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管理文献 > 质量管理 > 【国内生鲜供应链现状】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分析

【国内生鲜供应链现状】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分析

来源:质量管理 时间:2020-12-16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质量管理】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生鲜农产品的供需结构性矛盾愈演愈烈。本文从供应链结构角度分析了我国生鲜农产品现有的供应链模式,指出了供应链体系不完善、效率低下、质量安全等困扰生鲜产品发展的问题。以消费者、社会、供应链三方收益为原则,从供给源头、供应链节点、供给终端构建扁平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结构优化 供应链效率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发展现状
  (一)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概述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在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存在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等供应链成员,这些成员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供应链成员在战略、资源、能力等方面相互依赖形成了供应链网状结构。供应链中的各节点企业需建立合作信任的长久合作关系,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促进成员企业的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价值。
  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特点。生鲜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具有鲜明的难储存、易损易腐等特征。首先,生鲜农产品具有生产的分散性。生鲜农产品主要由单个农户进行生产,农户数量多,生产规模小,产品同质化严重。其次,产品鲜活易损耗。生鲜农产品质地鲜嫩,含水量高,在运输过程的放置、摩擦以及温度、湿度的改变都会使这些生鲜农产品降低品质,甚至失去价值。最后,生鲜农产品供需弹性小。生鲜农产品由于存在生产周期的局限和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成生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很小;在需求端,生鲜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因而需求弹性也很小。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现状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既存在“生产小农户、运输长距离、销售大市场、消费高要求”的旧有矛盾,又面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新要求和新挑战。目前,由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构成的生鲜农产品三级供应链结构是最为典型和常见的。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绝大多数生鲜农产品需要经过三、四级批发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流通时间较长,产品的品质难以保持而造成损失和浪费,价格也经常波动,各类风险成本较大。农超对接、生鲜电子商务等流通方式刚刚起步,所占流通比例还较小。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兴起,生鲜产品的生产供应环节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的出现也在倒逼着供应链成员的改革,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转型升级,冷链物流的助力正在打造新型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格局。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农贸批发市场为主导的供应链,二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三是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供应链。
  以农贸批发市场为主导的供应链。以农贸批发市场为主导的供应链模式是指以农贸批发市场为终端,生鲜产品从产地经由各级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到达消费者。这种模式可以分为四个过程:首先,生鲜农产品的生产者直接在产地批发市场出售,或者当地商贩直接上门收购再到产地批发市场出售;其次,农产品经纪人在各产地批发市场收购再运输到产地区域大型批发市场销售;再次,跨省经营经纪人从产地区域批发市场购买,长途运输到消费地批发市场;最后,在消费地批发市场,生鲜农产品被来自消费地农贸市场、街头摊贩或大批量采购客户分销。这一模式历史悠远,但对生鲜农产品而言,经过多次的集中分散,损耗严重,较多的批发分销环节,也增加了营销费用,提高了产品价格。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结构模式大多是“公司+农户”型的,企业与农户之间关于技术、资金、生产、收购等达成协议并签订合同,龙头企业处于整条供应链的核心地位。也有些公司自建种养基地,将生鲜农产品的种养、加工、销售合为一体,实现生鲜农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覆盖。该模式使农户按需生产,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整个供应链上下游连接较为紧密,提高了供应链的组织效率和安全度。但是,目前全产业链的生鲜龙头企业还较少。
  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供应链。以连锁超市为核心,连锁超市直接产地采购或批发地大批量采购这种模式也随着大型连锁超市的迅速扩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镇中连锁超市的大规模普及将引导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零售终端向超市集中。
  生鲜产品从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全国骨干批发基地或区域重点批发市场(如河北新发地等)直接进入超市的配送中心进行加工处理和包装,然后进入卖场销售,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产地直供,批发市场直供,可以追根溯源,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但这种模式对连锁超市的要求较高,其管理水平和运营成本会对整条供应链的效率产生严重影响。由于消费者采购习惯和运营费用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模式在我国整个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中所占比例还较低。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主要问题
  (一)完善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尚未形成
  首先,供应链成员发育不健全,规模小且分散。在生产环节,生鲜农产品的生产者还是以单户农户为主,虽然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但生产环节还是小农意识盛行,农户间的合作意识淡薄,生鲜农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等分类分级产品较少,品牌、质量、服务、产地形象等意识相当薄弱。在流通加工环节,各类批发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绝大多数从事生鲜产品交易的主体依然是个体经营者,而各市场主体基本不参与农产品的流通。我国目前农批市场主要以单体市场经营为主,行业集中度也比较低。其次,生鲜农产品市场信息化水平太低。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再到最后的消费环节,信息在供应链中传递不畅,影响了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也使得生鲜产品溯源困难,各种质量安全问题难以追责。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节点参与者经常变化,供应链极不稳定,不利于形成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联盟。最后,供应链诚信体系缺失。生鲜农产品的供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散性,而需求却是少量多频次的刚性需求,生鲜农产品在交易过程中价格容易出现急剧波动。此时,供应链节点成员在蝇头小利面前不惜撕毁合约,拒绝收购或出售,没有以价值链的思维方式衡量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不利于供应链价值叠加效应的实现。   (二)生鲜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终端渠道农贸市场问题重重
  生鲜农产品的终端主要有农贸市场和连锁经营超市两类,生鲜电子商务目前所占份额还比较小。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生鲜农产品在连锁超市经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从价格和便利性来考虑,很多消费者更多地选择到农贸市场采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农贸市场依然是城镇居民购买生鲜农产品的首选。但农贸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贸市场的农产品经营主体和流通环节的运输主体基本以个体经营为主,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人员流动性大,因此流通效率低下,不利于政府的规范管理。其次,流通中间环节较多,为了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良好的品相,在流通过程中经常会滥用保鲜剂防腐剂等,从而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最后,生鲜农产品在经过多个环节被多次集散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难以进行溯源,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责任主体缺失,导致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监管非常困难。
  (三)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生鲜供应链各节点成员内部效率不高。生鲜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三品一标”产品较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三者的关系还比较复杂,他们之间的协作也比较少。在销售环节,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改造还不彻底,市场内部作业流程繁琐,效率低下。其次,生鲜供应链流通效率低下。在整个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第三方物流还是自建物流都无法做到全过程冷链。最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分散,地区间存在一定壁垒,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较低。冗长复杂的生鲜流通渠道导致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信息凌乱、失真,信息反馈缺失,从而造成了流通的低效率。
  (四)生鲜农产品流通成本偏高
  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生鲜产品的流通费用占总成本的70%。由于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分散性和易腐烂的生物特性,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成本高于普通农产品。生鲜农产品的流通需要特定的运输和保鲜设备,由于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缺乏,生鲜农产品的保鲜、运输都是由供应链各自的节点企业自己操作,缺乏专业化、规模化,从而造成了农户到市场的高收购成本,批发到零售的高交易成本,产地到销售地的高运输成本。与�l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生鲜产品流通网络布局不合理,流通环节过多,流通体系不完善,供应链节点成员功能不健全等问题都直接影响流通的效率与成本。
  优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原则
  消费者受益原则。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对生鲜农产品品种多样化、物美价廉的需求。通过供应链结构的优化,质高价廉的“三品一标”生鲜产品成为市场供应的“主角”,生鲜产品的供应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助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
  供应链整体效益提高原则。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是有着各自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在追逐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利益冲突,使得供应链整体效益低下。因此,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优化必须要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使各经济主体达到多方共赢。
  社会效益原则。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注意供应链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流通过程中要注意到各环节的节能降耗,要注意生鲜产品的包装及腐烂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另外,在生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化学制剂对土壤、水的污染,注意土壤的休养生息。
  (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对策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从源头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当前,单一农户的传统农业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亟需向现代农业转型。《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龙头企业能够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龙头企业通过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紧密联结在一起,对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建立完善的购销机制,发挥龙头企业的积极作用。在生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过程中,龙头企业应参与到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为农民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投入品登记使用管理制度,建立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全过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提高生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其次,国家应积极支持龙头企业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和开展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能、节水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对符合要求的节能减排项目予以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政策,提高社会效益。最后,以产业化集群为核心,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各品类生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和商品化程度,实行产地分级分装,产地预冷处理,实现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农业综合效益提升和农民持续增收。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缩短产销距离,优化供应链结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传统的流通模式是“多对多”的关系,物流分散且规模较小,致使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下。第三方物流可以凭借其强大的信息化、专业化优势,保障物流渠道畅通,缩短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时间和产销距离,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作为对技术含量、设施建设和运作要求都较高的冷链物流,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第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在政策上给予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税费减免等支持,加大生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化平台的建设,积极培育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生鲜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以政策导向,强化落实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和运行规范。第二,第三方物流企业要积极培养专业化人才,引进现代化物流技术,严格操作规范,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
  加大批零市场改造力度,提高供应链渠道效率。批发市场是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大舞台,是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现代化的批发市场具有从批发交易到冷藏冷冻、集配中心、电子结算、检测检验等多功能的特点。生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供应链中拥有强大的协调能力,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各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通过对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可以形成新型的网络集成式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提高交易和流通效率。
  农贸市场是消费者生鲜产品采购的主要渠道,农贸市场的改造不仅仅要改变以前脏乱差等经营环境,更重要的是功能的改造,实现管理的标准化,功能的智慧化。通过政府的规划和引导,市场中的生鲜区应有相应的冷链设施,保证产品陈列、销售与运输环节形成的冷链不脱节。要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平台,加强新型农贸市场信息化建设,发展智慧农贸市场。要建立生鲜产品流通溯源体系,建立农产品快检制度,落实经营主体的安全责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贸市场的改造还要注重线下和线上功能的融合。通过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提供网上采购、送货上门等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连锁超市是一种先进的生鲜产品销售渠道,不仅包括传统超市,还包括“农改超”和专业生鲜超市等形式。通过连锁超市规模化经营,产地直采,形成产地直供,通过“基地统管”、“封闭供应链”模式,减少中间环节,保障产品的新鲜度,实现生鲜产品的安全可靠。但是,连锁超市模式的发展需要符合严格要求。首先,连锁超市要有规模,有良好的信誉和服务质量。其次,连锁超市要有自己的生鲜物流系统,对消费者需求能做出快速反应。生鲜连锁超市需要基地、供应链、物流配送、标准化等一系列支撑。另外,连锁超市应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能够实现线下、线上融合发展,通过信息化,挖掘终端数据价值,发现市场的真实需求,利用终端数据,定期向顾客推送周期性生鲜产品,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与挑战[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
  2.杨芳.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及展望[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7)
  3.李栋.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演化路径及动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6)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glwx/86428.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