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媒体广告 > 【电视是传播媒体】全媒体时代电视传播现状研究

【电视是传播媒体】全媒体时代电视传播现状研究

来源:媒体广告 时间:2020-12-08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媒体广告】

  摘要: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电视媒体所受冲击最大。本文着重对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传播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全媒体时代电视传播力的提升策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传统媒体;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电视传播力;电视新闻
  中图分类号:J9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46-1
  一、关于全媒体
  “全媒体”即“omnimedia”,源自美国一间名叫MarthaStewartLivingOmnimedia(玛莎�C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从狭义上讲,全媒体是指所有媒介载体形式的总和。而更为广泛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手段带给了我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新体验,这类新体验都可以纳入到全媒体的范畴中去。
  二、全媒体时代的电视传播现状分析
  (一)在传播方式上,新媒体的时效性和覆盖面方面超越了传统电视媒体;但电视通过充分吸收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得以转变为更快捷、更广泛的大众传媒。
  新媒体使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制作、上传和发布内容,与电视台传统的制播流程相比,在时效性上具有巨大的优势。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也使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与电视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电视传播方式。新的信息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跨越了接收终端,融合了网络通道,受众看电视不再局限于家中。与此同时,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始成为电视信息的传播中介,对电视资讯的快速反应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总之,新媒体的覆盖面、时效性与传统电视的公信力、权威性有机融合,使电视媒体实现了新的飞跃。
  (二)在收视方式上,新媒体削弱了传统电视的黄金时段,分流大量年轻观众;但同时也扩大了电视的传播空间。
  多年来电视台精心安排的节目时间表的重要地位日益衰减,传统的建立在频道与栏目基础上的黄金收视时段被削弱。同时,新媒体在教育程度高的受众中受到广泛欢迎,在30岁以下的年轻受众群体中占据领先地位,这代表着未来媒体受众的发展方向。
  但是,新媒体虽使部分观众从电视机前分流,却从未使他们离开电视节目。目前各种新媒体中的节目内容,绝大多数仍来自于电视台等专业机构。因此,新媒体在实际上把电视节目的传播扩大了,为电视节目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媒体形态和更多样化的收视方式,实质上对电视的依赖性增强了,提升了电视的地位和作用。
  三、全媒体时代电视传播存在的问题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媒界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新兴媒介(网络传播媒介、手机媒介等)对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构成威胁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反思,过去电视媒体以反映迅速、直观形象等优点抢占了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的上风,而如今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与电视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传播劣势凸显:
  (一)问题一:传播时效滞后
  电视素以新闻立台,新闻时效性十分重要。尽管传统电视媒体一直在努力提高信息传播速度,但比之于新兴媒体,如手机报、网络信息弹出窗口等不同形式的传播方式,尤其是网络没有时间周期,24小时皆可处在工作状态中,随时可提供实时滚动的新闻的优势,电视在传播及时性上相形见绌,其传播时效性、接受便利性远远不如新兴媒体。
  (二)问题二:覆盖范围有限
  目前电视媒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卫星传播和有线电视传播,接收终端以家庭电视机为主。受众受到收看空间与渠道的限制。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路径,使资讯获得大范围传播。
  (三)问题三:传播互动性差
  电视传播主体单一,观众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使传受关系得以变革,传者和受众的界限更加模糊,受众参与性加强,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的播送者,他们比在传统电视单向输出新闻时期更多地拥有了“话语权”与“知晓权”。
  (四)问题五:受众“夕阳化”
  根据CMMR(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2008年10~11月间策划执行的“2008年中国居民媒体接触及使用状况调研”显示(如图一),新媒体受众主要以20-34岁的年轻群体为主。与其他四类媒介相比,网络受众的“年轻化”特征更为显著。
  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的受众尤其是电视观众则主要是中老年人,这种趋势使电视受众呈现出“一高两低”(高龄化、低收入化、低学历化)的“夕阳化”特征,这对电视媒体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今天,各类媒体日益融合,媒体的发展趋势并非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那么简单,而是所有媒体都依照自己的特色按照不同的路线向全媒体的方向发展。冷静分析电视传播向全媒体发展的现状,是提升电视传播力的基础。
  作者简介:
  刘逸�z,女,四川广安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传播。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hyzl/84892.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