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教材教辅 > 文学 > 文学理论_《文学理论入门》的读后感10篇

文学理论_《文学理论入门》的读后感10篇

来源:文学 时间:2018-12-30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文学】

《文学理论入门》的读后感10篇

  《文学理论入门》是一本由[美]乔纳森·卡勒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4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一):文学理论入门第一章就讲理论不靠谱

  我读这书最服气的就是作者, 第一章就说理论并不那么靠谱

  这个解决了很多问题

  首先那些为一部小说争的面红耳赤的专家学者,立即就可以歇菜了.

  说到底, 什么精神分析,什么影像分析, 说到底都是个推测是个theory, 就跟lost大结局前, 有无数人给theory, 但是啪啪啪给打脸. 但是theory还是有价值的, 他提供了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方法.

  其次, 那些意识形态, 伦理争论, 洗脑人士也可以歇菜了

  不管后结构主义,还是结构主义都是一种理论. 他只是提供选择, 但是不能强迫选择

  最后, 总是想告诉你看法的人, 也洗洗睡吧.

  我知道你的看法就可以, 但是我不关心, 我不想知道, 因为如果我想关心, 我想了解, 这就没有底线了.

  所以怎么样呢?

  我感觉文学没啥用.

  《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二):做个读书笔记&摘抄什么的。《文学理论入门(一二四章)》

  【我看不懂德里达。求助!!卢梭那个例子看了好几遍也没懂救命啊啊啊啊啊啊!!!】

  一,文学理论是什么?

  “一个理论必须不仅仅是是一种推测:它不能一望即知;在诸多因素中,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件容易事儿。”

  以福柯性理论为例吧:

  福柯认为,性是那些力图分析、描绘,并且规范人类行为的话语的产物。性本来是自然地行为,但压制性行为的社会力量使它表面上要控制的东西(即性)成为真实的存在。也就是说,话语创造事物,虽然他们声称自己只是在分析事物。你越是声称你要解脱“性道德”的束缚,你实际上就在束缚之中了——你要摆脱这个概念的时候你首先认可了这个概念的存在。由此可见,我们用思考世界的概念框架行使着巨大的权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理论的意义了:它鼓励你怀疑那些被认为是自然的,先天给定的事物。文学理论实质上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考文本和话语的框架、

  但一旦理论陷入了怀疑,怀疑的怀疑,怀疑的怀疑的怀疑,很容易陷入无穷尽的质疑,从而走向虚无。(现在的理论是不是越来越危险了?)

  二,文学是什么?

  文学的产生其实是我们将文本视作文学,寻求隐含的意义。

  也就是说,文学是程式的产物,关注的结果。

  文学的本质:

  1语言的凸出foregrounding

  2语言的综合

  3虚构(提出陈述者所讲和作者所想是否一致的问题)

  4审美对象

  康德: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各部分协调去实现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作品本身,或者说是作品引起的愉悦感。

  5自反性

  三,文学的功能?

  为意识形态服务,却也是使之崩溃的工具。

  文学可能教人随遇而安趋于妥协,也可能让人在长久的麻木妥协中惊醒。

  这么说来我们唯一可知的是,文学与思想相关。

  四,索绪尔的理论

  索绪尔认为符号的最精确特点就是“它是别的符号所不是的。”差异性makes sense.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任意性本质

  1. 符号是一种形式(能指)和一种意义(所指)的结合。两者的关系不以自然的相似为依据。

  2. 更重要的是,能指和所指本身各自是声音层面和思维层面的程式化的划分。不同的语言对于声音层面和思维层面的划分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语言不是“系统命名法”。我们不是先有了这些东西,一一赋予他们名字,相反,命名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因此语言不是形式系统而是概念系统。索绪尔的论证方法就是,如果这些概念先于人类语言而存在,那么在所有语言中,每个事物都能找到一一对应的名称。而事实上不是如此。举例:比如cousin对应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堂哥堂姐堂弟堂妹;这说明英语语言社团对于亲戚称谓并不详细区分,这其实说明的是英语社团和汉语社团的不同思维方式。

  这就引入下一个话题,“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这两个人认为我们说的语言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再举个例子,有些语言社团是不区分第三人称代词的男女(汉语社团也始于“教我如何不想她”嘛),但he she的区别至少折射出汉语英语社团对于性别的不同态度。

  还是说回到文学上吧, 文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充分探索语言的可能性,并且让我们思索平常习以为常的语言习惯和背后的思维方式,并且试图挑战甚至改变它。

  诗学和解释学:诗学以已经得到的意义为起点,回到文本看看它是怎么得到的;解释学是由文本出发,看它能尽量阐释出何种不同的意义。

  【【【【但是麻烦你翻译的人不要欺负人好吧,speech和language的意思能都是“言语”么~!】】】】

  五,扯了半天,到底该怎么解读文学?

  到底什么是我们要挖掘的?

  作者的意图?

  但有时作者想的是一回事,写出来是一回事,是语言自身赋予了文本文学性,因此就该忠实于语言自身表的意义么?

  历史语境?

  读者经验?

  赞成恢复解释学的人力图还原作者意图和当时语境,然而问题是我们得到一个和我们关心的当下相去甚远的原本的话语,到底有木有意义?

  推崇怀疑解释学觉得“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利波特~”。但被攻讦也免不了——读者中心的解读会践踏文本的权威性。

  我所欣喜的是能看到这个问题的提出,我思考过这个问题。“历史的真实”未必是“思想的真实”,“历史思想的真实”未必能填满“当下思想的缺口。”但其实我们不用担心读者经验为中心的解释会践踏文本的权威,背离愿意曲学阿世的解释,难道真的站的住脚么?任何被接受的阐释,都必定有其合理性,而我乐于迎接合理的源于文本的阐释,而不是“我认为它可能就是blablabla”。

  最后以书里出现的一句话为结尾,

  “把立即知道结果的要求搁置一下,去思考表达方式的含义,并且关注意义是怎样产生的,以及愉悦是如何被创造的。”这个层面上的研究其实是技术活儿。

  《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三):理论将死?——就算它是自慰剂,那又怎么样?

  这本小册子,我读了将近15天,仍留下了一大半,做笔记是很痛苦的事情,但留下的感触很多:以下是摘录

  “理论的主要效果是批评常识;”

  “理论的不可控制性是人们抵制理论的一个主要原因;”

  “承认了理论的重要性就等于让自己不停的学习——生活的状态;”

  理论代表的似乎仅仅是“教授们的文化”,普通人为生活压力所累,不会有时间跟上理论日新月异的变化,李普曼在Public Opinion中也曾提到生活压力对民众判断力的消极影响。但是理论是透镜,是一种思路,是一种全局的理解观,它是现实规则的基石——因为人们对它敬畏。要多方面理解社会和我们所见到的事物,我们的印象,就必须了解理论。敬畏给普通人带来了距离,然而,即使不能掌握理论,我们本身的学习过程也是值得思考的。要更清楚的理解事物,除了现在很多人提倡的“冥思”,世俗的方式便是理论。我是俗人,理论于我便如眼睛一样,抽象化的东西在很多人看来也许不现实,我宁愿将它作为自慰剂,也要尝试去掌握。

  这本小册子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对各种理论有清楚和公正的介绍,更告诉我们理论的重要性和全局观的意识:我想,这是对当代中国左右派别之争和“畸形”解构(以一种唯一代替另一种唯一)的提醒和莫大讽刺——你们算鸟啊……

  每个人都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思考,如果因为理论离我们太远而把思考的权力交予“知识分子”们。那么理论的死亡之日也就不远了……

  《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四):校讎拾得 by xiaosheng

  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40

  旣然理論本身把哲學、語言學、歷史學、政治理論、心理分析等各方面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那兒理論家們爲什麽還要勞神看他們解讀的文本究竟是不是文學的呢?

  (喬納森·卡勒著. 李平譯. 文學理論入門[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19)

  “那兒”當作“那”或“那麼”

  《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五):多元多变状态的呈现与发疑创新精神的激发――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

  声明自己醉心于理论自然就表明对于无穷无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兴趣,有热情、信心、胆量去接受、分析、处置它们。 解构主义并非要解构意义,而是要对那些所谓的“终极意义”及其唯一性提出质疑。作为目的,解构主义希望通过上述行为激发学术质疑精神,消解更多的“理所当然”,在无疑处质疑,挑战被认为一向合理和正确的知识,营造平等对话、热烈讨论的活跃氛围。 这样以来,“文学”的定义不再是那显得坚硬笔直的、捉襟见肘的“关于语言的、审美的……意识形态”了,谁也没有资格和能力做一个定论。当有人再提出类似这种问题时,我或许可以说“来,我们讨论一下”而不是“这不很简单嘛,不就是……”。做理论的人好像变得很累,变得神经紧张,因为刚刚得出的结论睡了一觉起来就被推倒了,我想这其实也正是理论的魅力所在,它是活的,活的就有意思了。或许还可以想起那句诗: “哪里有什么胜利, 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什么是理论?理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是一种思考或猜测吗?它的特点是什么?作为文学体裁的理论如何体现自己的个性?理论的效果是什么?它能做到批判我们见怪不怪的常识吗……什么样的例子可以对某种“理论”加以说明? 一、针对通常人们持有的“历史上有些时期,尤其是19世纪,性一直被压抑,于是后来人们去努力解放它”的看法,福柯认为,“性”根本不是一种被压制的自然的东西,而是一种错综的理念,是由一系列社会实践、调查、言论和书面文字――“话语”,或者“话语实践”――制造出来的,所有这一切在19世纪共同制造了“性”。各种人――医生、神职人员、小说家、心理学家、政治家等的讨论――与压抑性行为理念一起,制造出来了我们称为“性”的东西…… 二、德里达讨论写作时认为写作是对言语的补充,而言语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补充了。被补充的事物(言语)需要补充完善是因为事实证明它与补充物(写作)有共同的特点,而人们原以为这特点只属于补充物(写作)……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理论涉及推测性实践。它们激励我们重新思考自己在研究文学时候的那些基本范畴。 所以再进一步讨论文学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尽情思考,热烈争论。文学是一种有着“超保护合作原则”的言语行为吗,它有固定程式吗?文学是以一种以特定的方式出现的语言组合和排列吗?还是一种由于得到了我们特殊关注而成为它自身的东西?又或者: 1、文学是语言的“突出” 2、文学是语言的综合 3、文学是虚构 4、文学是审美对象 5、文学是互文性的或者自反性的建构 …… ?…… 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如何解读文学中的意义?语言和思维有什么关系?诗学和解释学指的是什么,它们分别如何进行文学研究?读者对于文学意义和文学解读的意义在哪里?修辞学的话语建构能力如何体现? 情节、表述、聚焦、故事的作用…… 关于述行语言的争论和启示。文学如何影响个人行为、构建身份(让一个男人成为男人、女人成为女人、黑鬼成为黑鬼、同性恋者成为同性恋者)? …… 以上呢,权当是卡勒对一种问题讨论行为的引发和诱导,那么接下来呢?等你来。

  《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六):回忆与提醒

  大一上魏师的文学概论,纷繁的理论和漫无边际的延伸总让最后一排的学渣昏昏欲睡。

  阅读韦勒克&奥斯丁·沃伦的著作,发现语句零碎,在玻璃堆里挑选钻石实在是太麻烦--好吧,明明就是自己学习能力太差。不过相比而言,我发现这种薄薄的小书比较适合入门的小同学们,条理清晰,涵括内容比较广,作为低年级的本科生,这本书能够打开一个大门,即使目前不能完全消化,为以后的学习铺陈也是挺好的。

  关于文学理论的书籍,光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较好的使用方法应当是实际应用几次。魏sir亦提醒过我们,一定记得理论不是死的,如果只学习理论,那么永远不会有一种面对文本的解析,不过是死扣理论。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理论化为自己的一部分,通过理论的切入来反思自己的文本解析方式。

  《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七):笔记

  译文:

  语言并不是为先于它而存在的各种范畴提供标签的“命名法”,它生成自己的范畴。但是说话者和读者都可以被带进他们的语言环境中,透过或围绕这个环境看到不同的现实。文学作品探索各种思维习惯的环境和范畴,并且常常试图改变或者重新塑造它们,告诉我们如何思考那些我们的语言没有预见到的事情,迫使我们关注那些曾不假思索地用以看待世界的各种范畴。这样,语言既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是说话者据此而思考的范畴,又是对它产生质疑或进行消解的基地。

  原文:

  Language is not a "nomenclature" that provides labels for pre-existing categories; it generates its own categories. But speakers and readers can be brought to see through and around the settings of their languages, so as to see a different reality. Works of literature explore the settings or categories of habitual ways of thinking and frequently attempt to bend to reshape them, showing us how to think something that our language had not previously anticipated, forcing us to attend to the categories through which we unthinkingly view the world. Language is thus both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ideology - the categories in which speakers are authorized to think - and the site of its questioning or undoing.

  笔记:

  语言并不是像贴标签一样,比如像给化学试剂瓶上写上H2O一样简单,“它生成自己的范畴”(language generates its own categories),可能就是说,语言有自己的生命,像生物一样,会有触角,会有感官,会在其整个有机体内发生物理反应、化学反应,所以使用语言的人,以及阅读语言的人(读者只是其中一类人群),也加入了语言的各类“反应”中。通过参与了以语言环境(the settings of their language)作为背景的“反应”,有可能会制造新的语言秩序(比如词、语法等)。

  文学作品也起到了发掘语言中所没有预见到的事情(可能是主要作用),这种最终被预见到的事情可以分为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两种形式。可见的:比如新词、与以往不同的语法结果的出现;不可见的:抽象的情感或者意识。比如在小说中,作家致力于描述某种情绪(但这种情绪也许在此之前并没有确切的语词可以用以表达,或者说这种感情是不可见的,而通过语言实现其的可见化),可能就是对语言的新发掘。当然,这种对语言的新发掘,也有可能指的是语言的陌生化(?)。

  undoing,比如一些语言的退化,在语言的逐渐发展中,逐渐有了新的语法结果或者出现了新的词语。

  questioning,语言不仅在“它自己的范畴”里发生着变化,还随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继续生长着。(这可能是指语言自身强劲的生命力)

  《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八):笔记《文学理论入门》

  笔记做法:目的是给自己看,也让别人也明白。“【】”中是我的意见;没有加“”的话肯定不是原话,是我作的概括——毕竟没有自己的概括读书就成笑话了,因此也不是忠实原文的。在这样的原则下,我整理的就是我理解的,且力求简洁。有些章节极为简略,因为我不认为它们重要。

  译者:李平 译林出版社 牛津通识读本

  序言/作者简介: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 1949~)

  “欧洲理论在美国的权威阐释者之一”

  “没有将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截然分离”

  “是美国解构主义批评代表人物”

  序言作者赵宪章还认为:“结构主义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术质疑精神,即在无疑之处提出疑问,对一切被视为合理的和惯常的知识提出挑战。”

  理论是什么?

  撇开那种作为“定理”的理论,它应当是没有界限的,评说天下万物的,简而言之“它的影响超出自己原来的领域”。

  【作者强调,文学理论不是文学的禁脔,而不过是用理论来理解文学,它们更多地来源于广阔的思想领域。】

  理论的效果主要是批评“常识”,即对于意义、写作、文学经验的常识。它继而探讨可供选择的概念。

  作者举出两个例子来表明他所理解的“理论”:

  福柯“性不过是话语与话语实践的产物,没有所谓自然性,是社会历史建构出来的”

  德里达“用文字表达思想时,那种思想本身或事实本身并不存在,一切都在文本之内”

  两位理论家展示了现代理论的主要趋势——对任何被定为自然的东西的批评,并指出它们不过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理论的特点如下:跨学科(文学理论不是文学独有之理论)、分析性和推测性(不装作真理)、对常识的批评、自反性(self reflexive)(如文学对文学自己的思考)

  作者还很幸灾乐祸地添上一句:理论很麻烦、不可控制,够你学的。

  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

  “文学是什么”不重要,对“文学性”的理解才是关键。人类不是用科学理解生活的,而是文学叙事的理解模式;就像阅读历史,它由故事构成。可以说“文学性”广泛存在。

  回到“文学”(literature)的意义上,它原来不过指著作、书本知识(作动词,便是“写”)而已。文学的当下意义,是近二百年才有的理念,可以说文学就是杂草(weed),各地各时的分法不同。

  依照杂草理论,在文化层面上的文学涉及:文本、程式、语境

  【作者说的程式(convention),就是从读者反应上说的那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和京剧中的程式是一个意思】

  不同理论下文学的本质:

  语言的“突出”

  语言的综合

  虚构

  审美对象

  互文或自反性

  【作者先提到的“文化层面上的文学”所涉及的,然后又说到“不同理论下文学的本质”,我以为是为下面一章做一个先导,“文化层面上”是文化研究的视角,而“不同理论下”是文学研究的视角】

  这些本质无疑都是文学的特点,但它们都不是必要充分的。说回来,文学的矛盾和特征便是遵守又同时超越上述的程式。

  文学与文化研究

  简单说,文学研究已然是文化研究的一部分了,虽然文化研究是20世纪的新产物。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冲突在于,一个大众而一个精英——这也与它们的研究对象很有关系。

  它们争论于两大议题:

  什么是文学经典

  谁的分析方式更好

  区别是,文化的对象是错综的结构还是社会整体性的表征?

  【作者没有在精英和大众间站队的冲动,因此文学对象的选择问题一直延续下去】

  语言、意义和解读

  简论索绪尔的语言学,并把意义分为——词的、一段言语和一个完整文本的意义。

  意义与解读的关系,主要看二种进路:解释学与诗学

  诗学力图解释形式的涵义(形式即意义);解释学对意义的形成更感兴趣(分开形式与意义)。

  【可以说,诗学倾向于把“错综的结构”作为文学的对象,而解释学空间更大】

  修辞、诗学与诗歌

  “我们把诗学定义为通过描述程式和使程式成为可能的解读活动来说明文学效果的尝试。”

  【诗歌的产生先于小说,作者把对诗歌的论述当作下面“叙述理论”的引子】

  叙述

  叙述的逻辑与科学解释对立,但生活多是叙述的逻辑——因此叙述结构是有说服力的。

  【叙述是“文学性”的关键,这在第二章中已经提到了,但是叙述的本质仍然难以界定】

  在“叙述的诗学”(叙述理论)中,基本元素有:

  情节、表述、聚焦

  【叙述的主体问题特别需要注意:基本元素中,除情节只是“独立于语言形式外的一个结构层面”,表述涉及“谁讲?”——叙述人称、“谁对谁?”——接受者/读者的假定身份、“谁在什么时间讲?”——叙事时间、“谁用什么样的语言讲?”——巴赫金“复调理论”(不同语言=不同视角)、“根据什么讲?”——叙述可信性。聚焦涉及谁说与谁的看法的差异(比如全知视角,全知者不说但观看一切)】

  继之而来的问题是:叙事/故事如此有说服力,这是一种知识还是幻觉?

  【几乎是在认识论的层面上,作者讨论了情节、表述和聚焦:人们如何通过它们认识文学。接下来,从早已提出的“文学性”中,作者把叙述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知识还是幻觉”,既然我们用叙述理解生活

  这里的“知识”(knowledge)显然是福柯意义上的,与总体的社会权力有关】

  述行语

  【这也是作者对“理论”的一个实例的研究】

  话语即行动的,成为“述行语”,比如婚礼上的“我愿意”,就是一个切实的行动。反之,“我要进城”是述愿语,因为你不可能以发出这句话的语音的方式,“呲!”....就来到了城里。

  然而,进一步分析,任何语言在句法上都具有成为含蓄的述行语的可能,如“我兹说明/保证,我要进城。”

  至于文学,这种分析的意义就更为重要:文学可以理解为一种行动,它创造所指的事态;文学言语中的意义不是其中说话人决定的。因为述行语“所言即所为”,没有真假。文学也是如此,文学究竟说了什么,不由它自己决定。

  在此,关于“述行语”作者抛出问题让读者思考:

  “语言是说话人具体可控的行为,还是具有组织个人与世界关系的效果?”

  文学语言(文学)被社会程式决定还是文学在程式的空间中“创造新东西”?

  怎样认识语言说什么语做什么的关系?

  【从奥斯汀与德里达关于述行语的论争中,解构主义的母题再次出现:没有什么是自然的。接下来解构叙述背后的东西也成为必需】

  身份、认同和主体

  【解构这些叙述背后的东西时,文化研究的方法更加好使了】

  卡勒还写了个附录,题为“理论学派与流派”,对自俄国形式主义到现象学,直至同性恋理论分别做了简短的介绍,对此我难以概括的更短,或者说,我还不明了里头的系谱脉络,就不照抄了。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cjf/26212.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