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教材教辅 > 文学 > 第二次呼吸_《第二次呼吸》读后感10篇

第二次呼吸_《第二次呼吸》读后感10篇

来源:文学 时间:2019-03-14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文学】

《第二次呼吸》读后感10篇

  《第二次呼吸》是一本由(法)博尔戈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二次呼吸》读后感(一):不同阶级者的磨合

  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酩悦·轩尼—路易·威登集团(LVMH)下属伯瑞香槟公司的副总裁,法国两大家族的继承人,中年时在一次滑翔伞事故中四肢瘫痪。如此是人生变故,让如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上层阶级的一个如日中天的资产者如坠深渊。身体上的伤痛已经令当事人痛不欲生,作者在书里自述说:“从我的双肩到我四肢的末端,一种持续的火焰在灼烧,极常见的情况是越烧越旺。我说得出明天是晴是雨,因为我身体的灼烧感能使我做出预报——要下雨。我的双手、臀部、大腿边缘、膝盖周围和腿肚下方,都有一种强烈的被咬噬的感觉。 我的四肢被人拉开,希望这样能减轻一些我的痛苦。但是疼痛依旧。他们叫它是“幽灵之痛”。这个捣着我的……蛋的幽灵!我哭了,不是因为忧伤而是因为疼痛。我等待泪水使我平静。我等待昏沉过去。”

  更让当事人痛苦的事是早已患病多年的妻子也“舍弃”他而去:“事故发生后,千般思绪向我涌来。贝阿特莉丝去世后,则是万种痛苦。 从这些雪泥鸿爪中,一些晦暗如墨的回忆重现于我的记忆。在我以咖啡为伴的那些夜晚,残疾造成的灼烧感和缅怀的悲痛感使这些画面含混不清。 在我的内心深处,我重寻到故人的身影。我的安静让一些被遗忘的幸福时光又跃然而出。我的人生通过一系列连续的画面自行展现开来。”这些发自肺腑的伤痛,读来让人唏嘘!什么叫上天入地,这难道不是活生生的例子?!

  为了生命的延续,当事人必须雇佣生活帮手,应征者里仅有一名其同种族人士,然而却不合心意,于是作者与一位北非族裔男子结识。书里,作者如此描述这位护工:“‘碰不得的人’,这个词形容我们两个人,在多重意义上都恰如其分。北非血统的阿伯代尔在法国自感属于边缘人群——就像印度的“贱民”阶层那样;旁人不能‘碰’他,否则会有被猛击一拳的风险,而他跑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在他当烂仔的那段漫长历程中,那些‘条子’(照搬他的原话)只成功抓到过他一次。 对于我来说,在巴黎私邸环绕的高墙背后(阿伯代尔称这是我镶金的监狱),我因我的财产可以衣食无忧,我仿佛属于‘外星人’”,“他(阿伯代尔)将我们这些权贵阶层的生活看成是个外星人的世界,他了解的唯一现实就是大街上的暴力。但他还是很有爱心地照料我的儿子......”。两个阶级如此悬殊,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的人,就这样交集在一起了。

  阿伯代尔绝非温文尔雅的,可以说是具暴力倾向的人,不过作者却通过接触得出如此出乎一般人意料外的论语:“我在阿伯代尔身上感觉到一种个性,一种随机应变的智慧,还有一种近乎母性的东西。”真所谓人不可以貌相,此书可以令人对人是复杂的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二次呼吸》读后感(二):为什么电影和书差这么多?

  看了简介之后一直期待这个让人又爱又恨却让人离不得的“护身魔鬼”在书中的倾情演绎,他像一个咒语有一种魔力。悲剧的是,书中描述的内容却大都与“魔鬼”无关。

  书中用了大笔墨描述了滑翔伞失事瘫痪后,男主生活发生的灾难性的变化,以及在心理上对此变化的艰难接纳,在这个巨大变化面前,他的妻子与他温暖相伴,用强大的意志撑起他对生活的希望。身患重症多年的爱妻,她的坚强乐观、对生活的巨大热爱的能量激励着他,她的离世也令他伤怀不已。

  由此书改编而成的电影<Intouchable>取得了2011年度法国票房奇迹,在法国的朋友也评说此电影非常感人,是法国的电影历史上的奇葩。这么好的一部电影中国至今未能引进,在网络上也不能获取资源,真是遗憾死了。

  虽说电影与书内容差异较大,不过此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它告知我们世事无常,要有坚强的内心和强大的能量面对艰难和不幸,就像可爱的贝阿特丽丝一样。

  《第二次呼吸》读后感(三):第二次活着

  残疾和病痛是一道断层,也引发了种种退化。在人们感到生命大限的那些时刻,希望就是一种不断扩大的维持生命的气息;正确地去呼吸这种气息,就是第二次呼吸。看到这本书是一个因缘巧合,昨天想看一个喜剧,便到豆瓣上查了一下,看到了《触不可及》,简介很简单,来自法国“满满温情的高雅喜剧”。于是便打开,躺在椅子上,一口气看完。

  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若说这部电影剧情有多么多么坎坷崎岖,或者是各种包袱引人发笑,倒也不见得。

  电影剧情并不复杂,男主角出身贵族,自第二个颈椎位置截瘫,平日里不能做任何动作,连躺在轮椅上出行时都需要人给他用安全带绑住,否则整个人重心会不受控地往前倒去。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身份高贵,却失去了所有行动能力的男主角,却招聘了一个本来只是来拿失业证明,用以换取政府补助金的黑人小伙,来当他的护理员。

  两个人,一个是在常人眼中失去生命力却又高贵富有的“贵族老爷”,触不可及。一个则是不事正业,整天与帮派和犯罪打交道的黑人,同样也是触不可及。

  当两个触不可及的角色开始在命运的戏弄下互相接触后,让人不得不佩服编剧的头脑。

  很喜欢剧中的两段。

  一段是主角的好友问他为何要选那样一个有犯罪前科的黑人做他的护理员时,说道:

他们这样的人可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主角反驳道:“我就是因为这点而聘用他。”

  我突然想起自己在影片开始时看到其他应聘人员,为何总觉得有点别扭,看到这里,一下子全都明白了。

  很简单,因为其他人没有把主角当成是一个与他们一样活生生的人看待,他们将他看成一个展示自己同情心的工具。

  而“没有同情心”的黑人小哥却一直很耿直地将主角视为与自己无任何不同的人,神经大条的他刚开始甚至会时常忘记对方失去了行动能力。

  而这种遗忘,对于主角来说,却是最好的陪伴。

  还有一点也很有趣,影片的结尾,两人虽然不再每天相伴,但都有了相应的改变,主角在黑人小哥的帮助下能够坦诚地面对自己情感,同时黑人小哥也能与HR 畅聊萨尔瓦多·达利的名画《记忆的永恒》,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职位。

  更多的内容就不剧透了。

  《第二次呼吸》读后感(四):关于《第二次呼吸》

  1.关于书和电影

  无论你看的是《触不可及》,《不可触碰》,《无法触碰》,都和这本书有关,都是它,都是它。

  说到电影的译名,《碰不得的人》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方向,Intouchables,这样一个词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译错是正常的,但注意这个词的复数形式,虽然在法语中形容词也有复数,但作为标题,有复数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提醒,这个标题是个名词。

  2.关于书名

  第二次呼吸是Le second souffle,偏巧有部经典电影是Le deuxieme souffle,还被重拍过。非常遗憾,两者毫无关系。

  第二次呼吸,释义上来看,指的是长跑中越过极限呼吸重新畅通的过程,寓义新的开始。

  3.关于书

  这本书前半段是2001年出版的,阿伯代尔(就是片中的Driss)只在最后一个章节里提到,这本书当时也没怎么引起重视。在巴黎,也有读书会当时组织过这本书的读书活动,但主要话题是作者的社会主义思想倾向和他残疾后对社会的关怀。一般来说,人经历残疾后必然会引起思绪万千,同时与弱势群体的近距离接触,是很容易使他产生对社会的反思和关怀,这在《潜水钟和蝴蝶》里也可看到。

  电影导演慧眼独具,发现了这本书,但他们并没有拍书的内容,而是与作者联系,了解了他的近况,将他与阿伯代尔后来的故事拍上了银幕。

  在电影大火的情况下,出版社请作者写了续篇(就是“护身魔鬼”),与原作加在一起,就是现在各位看到的书了。

  另,“护身魔鬼”这个词,源与“守护天使”,天使变成了魔鬼,才会有这么多既温情又喜剧的故事。

  《第二次呼吸》读后感(五):真实情节的人生

  “to live or to die,that is a question”,拥有选择权时,选择才是问题。然而,在性命攸关的时刻,作为承担所有后果的当事人,往往却没有选择权。能够问出生或死的疑问背后是毫无疑问的生的巨大的、几乎无可置疑的可能性。

  脖子以下全瘫、神志清醒、思考流畅的脑袋,怎么选择自杀的形式?拔出呼吸机?不行,手不能动。拔掉鼻饲管?不行,脚也不能动。撞面条或者豆腐?不行,身体就像面条一样瘫软。以运动为主要业务的肌肉和骨骼丧失功能,思想却不能休息,愈发疯狂的在有限的空间里驰骋,各种记忆的碎片和思想的火花清晰、碰撞、融合,在无所事事的时间里思考、沉静、回忆、憧憬、幻想、寻找,尝试《第二次呼吸》。

  电影《无法触碰的人》改编自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的自传《第二次呼吸》,呈现了和原著不一样的整体氛围。电影像一曲流畅、轻快的舞曲,带领观众从旁边者的角度观赏病患已然适应新生活之后的状态,虽然无奈,更多笑对人生的自如和坦然,舞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书则不同,书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述说了作者瘫痪在床之后的所见所思所忆。受伤后,身体失去活动功能,成了承担的灼烧痛苦和心灵打击的双重不适的通道。只有脑袋和思想仍然存在,身体已遁形。作者能够重返生活,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深爱作者的妻子——贝阿特丽丝。原本身患重疾的妻子强撑着反过来照顾自己重伤的丈夫,不仅仅从生活和治疗上照顾,还要从心理上支持丈夫,帮助卧床的丈夫重燃生活的希望,安抚他挣扎的灵魂。“或者说,在你的周围有这样一种能量,能在你无法动弹时为你输入电流”,在妻子的帮助下,作者在日日夜夜辗转反侧中寻求呼吸的出口。

  书更像是电影的前传,作者经历了书中所述的种种之后,成为了电影中那个仍显睿智的大叔。不得不说,悲剧总是留给人更为深刻的印象。悲剧令人想的更多。

  瘫痪的打击让作者也萌生过自杀的念头 ,当意识到自己独自是在无法付诸实施后,在家人和帮助下,“当我想到那些没有说过什么,没有证明什么,没有希望过什么便在孤独中死去的人时,我无语凝噎。”终于还是勇敢的坚持下来,并且努力活的好好的。

  换言之,也就是作者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找到了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庆幸。

  虽然《第二次呼吸》在豆瓣上的评分不高,我仍然愿意推荐此书。许多读者表达了自己的失望,认为作品缺乏写作技巧和扣人心弦的情节。事实上确实如此,作者并非专业作家,没有大师们的高超写作手法,没有构筑戏剧冲突的创造力,亦不是充满激情的诗歌。那么,这本书看什么?

  书之所以能够得到一部分读者的青睐,并先被拍摄成纪录片,又被拍摄为电影,并成为当年法国最佳影片。所有的关注源于“真实”。不是后人的揣摩复原,亦不是旁观者的观察复述,或者高高在上的审判。作者克服了最初治疗期的各种痛苦后,痛定思痛,真实的记录的自已重伤后的心路历程。当我们以往大量接触加工过的历史、故事、事迹等虚构的人的历程时,《第二次呼吸》更加自然原生态,写实。这是没有被拔高的,没有被修饰,没有被评价的一种人生,或赞或贬,留给读者自己评价。

  《第二次呼吸》读后感(六):挫折与平和心态

  我基本没怎么看过只写经历苦难的作品,数的出来的也只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与地坛》。这还是小时候看的,没什么体会,既觉得可怜,但转眼也就忘了。至于其他的书,我觉得大多数都是无病呻吟,其中就包括各种怎么抵抗挫折,怎么高唱坚强,怎么努力化险为夷的桥段,在我看来都是鸡汤。但是这一本书并没有写怎样度过挫折——作者双腿截肢,显然不可能“度过”,也没有写“我要努力活下去,我要坚强”,这很和我的胃口。顺便提一句,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被书名吸引,要是我知道内容是关于苦难,我一定斜瞅一眼,弃之如履,丢在一边,当然这样也就失去一次看好书的机会了。

  这本书的作者——在我看来——也是个可怜人,尽管出身富庶之家,但是爱人身患绝症,走在自己前面,自己也失去双腿失去自由。煽情的话在这种时候也显得可笑,只有作者对妻子的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永恒。大多数挫折其实算不上挫折,只能算波折,因为最后一定会有一个结果,一定会慢慢好起来。但像是地震、恐怖袭击之类的天灾人祸,或者人生转折点上的彻底失败——是没有结果的,只有后果,就算有结果,也不会随着时间好起来,经历这些的人要么随着时间遗忘,要么随着时间变偏执。

  有时候我觉得我很坚强。我也经历过车祸,导致高考失利。但是我还是很乐观,依然在努力。有时候我又觉得我太脆弱玻璃心,或者说肥皂泡心。车祸之后我好像就没有顺利过,我想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成,想达到的目标一个也没有达到,包括大一转专业,大二大三努力保研,大四找工作……这些事情说出来也就一句话的事情,好像也没什么。有多少波折不会有人愿意耐着性子听,听了也不会信,信了别人也体会不到,就像小时候读《我与地坛》,读完就忘——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感同身受”。有时候我觉得实在熬不过去,想找个人说点,开口却又变了,也只有到这种时候我才会理解“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我以前一直说车祸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五年之后算什么呢?但现在也四年多了,我才觉得这件事带给我的影响有多么深刻多么巨大。

  一说就说多了,说多了就容易矫情。我正在努力学习不矫情,这两三年我已经基本不跟人提过去的事情了,也只有遇到波折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回味几分。忘记是谁说的“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只有一种处境和另一种处境的比较。惟有经历过最大厄运磨难的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乐趣。必须想到过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乐。”经历什么都是财富,幸福喜悦当然好,但无论是波折还是挫折,遇到了难免会恼怒,我这个人遇到问题会逃避、会沮丧,但是人非完人,我允许自己生气,难受,但绝不能允许自己一直生气,一直难受。如果看开一点,平和一点,不要自怨自艾,也许就能沉静下来,变得会思考,有思想,并且宽容,并且博爱。

  愿每个人都有一颗平和的心。

  《第二次呼吸》读后感(七):人性与自我救赎

  看完书,真心觉得电影拍得太过荒诞,很多细节都没有顾及到,当然,这跟电影时长也有一些关系。书中用很大篇幅描写菲利普与妻子的过往,当读到妻子几次怀胎未果,甚至孩子在母体中已成型却被迫流产,面对有强烈母性渴求的妻子,菲利普尽显无奈与心疼。

  记得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时间带给我一种不曾感受过的财富——宁静。在宁静中,是意识在做主宰,它决定着环绕你的氛围。在宁静中,一种无人感在统治。起初,某种恐惧侵袭着你,不会有任何声音将你带走,不会有任何感觉使你流连,芜蔓而没有生机的巨大荒原。必须使自己变得渺小,才能在这没有活力的一片荒凉中找到生命的元素。然后,你看见了微小的生物。

  对于有过强烈生命碰撞的而最终豁达走出的那些人来说,或许都有这么一段感受。尤其是与之前的生活有着巨大反差甚至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有如此境遇的人们,起初总是恐惧和荒凉的,虽时常有亲戚、朋友探视,但日子还长,终归一切都要平静。面对无穷无尽的时间以及宁静的周遭和残酷的事实,只能一个人自己面对。没有任何人能救你,只能自我救赎。如若整日深陷无穷尽的悲痛与抱怨,痛苦只能越陷越深,日子只能越过越糟。当你跳出病痛,你会发现就连空气中的尘埃都是活着的生命,那些动静皆宜的生命见证了你无法自拔的岁月与自我的救赎,最终你会豁达乐观地接受上帝带给你的这些美好的经历,体会到别样的人生。

  《第二次呼吸》读后感(八):法国式的人生哲理

  怀着诚意品读着这本书,原先只是猜到这是一部讲述一部上等人在生理残疾后对人生的第二次认知.

  文章中说到:残疾和病痛是一道断层,也引发了种种退化,在人们感到生命大限的那些时刻,希望就是一种不断扩大的维持生命的气息;正确的去呼吸这种气息,就是第二次呼吸.

  因此,可以懂得,那些在痛苦边缘的感官体验,触及到上等人的道德认知,使他在轮椅的余生中以新的角度聆听世界的不同.他对贝阿特丽丝的灼热思念,燃烧着他的躯体,使他于冰地中死亡的躯体得以延续温暖.

  但是,那仅仅是法国式的人生哲理.仅仅而已.

  这本书的前篇<第二次呼吸>在出版时并未得到重视,而是在电影的宣传下得到群众的第二次追捧."护身魔鬼"阿伯代尔没有像电影那样充满人性的回归,而是在现实中暴力,色情,充满性的饥渴,对金发女郎的留宿的故事更是体现他恶的一面,这种"魔鬼",更甚于中国传统中超越道德底线的恶人.如果说不是上等人那丰厚的薪酬带给他生活的满足,或者直言说夜晚的满足,我并不确定他会如此悉心的一直照料着上等人.

  为何称作者菲利普 波佐是上等人?看看他的生活吧,他只是以一个上等人的身份看待周围的事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他无法说服其他身患残疾的人重新渴望生活,换句话说这本书压根无法去激励其他的残疾人. 为何?因为他的第二次呼吸,身边尽是美女和无尽的生活享受,你能保证其他残疾人的生活不是每天面对着镜子无事可做的无聊与无趣?而对生活的极度消极和放弃自我往往便是对平淡的无法忍受.

  更何况,那哪里是对贝阿特丽丝的爱,那种爱早被无形的时间和思念软化成一种生活乐趣的替代.一个男人可以一边思念一个女人一边怀抱着一群美女,这就是法国的哲学,你无法否认这样的浪漫,你也无法从心里接受.

  因此,这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本,波佐家族给予我们用来消遣,给予上层人用来观摩的床头书.而已.

  《第二次呼吸》读后感(九):no zuo no die

  书名为《第二次呼吸》,描述了波佐在一闪滑翔伞事故中四肢瘫痪后的生活。

  波佐家里人都反对他玩滑翔伞,自己对家人的劝阻嗤之以鼻,最终他还是出事了,怎么样呢,后悔吗?

  当然,如果这是本忏悔书就没有意义了,虽自己身残,却并没有大肆呻吟,他对痛苦一带而过,重要的是他出事后的生活,他是如何怀念他的妻子,他如何面对家人和朋友。

  书中重要的角色阿伯代尔,一个性格与自己完全相反的人,书中也没有描述他对阿伯代尔的直接感受,无论出现任何出格的事情,波佐也都像平常事情一样叙述出来,阿伯代尔的世界是他所没接触过的,所以任何异常事件他都觉得新鲜,自己身不由已,就也不排斥深入阿伯代尔的生活了,他需要这样的声色环境来满足自己,满足自己对生命的渴求。

  看完后最大的感受是我很快乐,我是个健康的人,我所处的环境是健康的,我的父母是健康的,我的朋友们也是健康的,所以我是幸福的。那么自己就不要为了无所谓的事情来烦恼自己,所谓的知足者常乐,就是这个道理吧,珍惜生命,no zuo no die。

  《第二次呼吸》读后感(十):《第二次呼吸》—— 束缚和自由

  书页合上,不禁感叹,生而为社会的人,真是太悲哀了。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名门望族和非洲后裔的头衔被强加,而人,生来就不是平等的,被出身和眼界所束缚着,贵族和魔鬼都一样,只是谁被选中的地位高一点,谁就更幸运。

  如果瘫痪的不是波佐而是阿伯代尔,他可能根本不会有存活的几率,即使小命得以保全,也没有办法再体面的生活,充满暴力的身体和头脑是他一切的武器,可失去了健硕的身体,暴力的头脑更可能使他更早一命呜呼。更讽刺的是,我突然想到这个假设不会成立,因为,阿伯代尔,根本就不会有机会坐上滑翔伞来感受那片刻的自由。

  阿伯代尔的自由是肆无忌惮的自由。边睡边开车,看谁不爽就用拳头解决问题,在名门望族聚集的聚会上请赤身裸体的妓女跳肚皮舞,和快要结婚的美丽女子缠绵······多么自由而散漫纵情无赖。可如今粗鲁的自由,难道不是人生的前二十年的被边缘的生活所迫?

  而波佐,本可坐拥两大家族财产,路易威登酩悦轩尼诗,多少下层人挤破头想要拥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他身份的附属品,他可毫无顾忌地背上滑翔伞在一个又一个热气团中穿梭,感受自由的分量,感受重新活过。可那次自由的体验后,颈部以下的瘫痪使他跳脱贵族身份,跳脱一切繁荣和虚华,真正的感受到这凛冽和残酷的世界。我无法想象彻夜的孤独,无法想象必须忍受的痉挛,无法想象只能看着自己曾健壮的躯体被人随意摆弄而无丝毫直觉,无法想象不能获取爱,无法接受社会地位的巨大落差,无法想象绕到背后看世界的悲哀。

  人生来就不是自由的。

  天地不仁,总以万物为刍狗。你本来好好的活着,麻烦就找上头了。

  出身不是自由的,就连爱也不是。贝阿特丽丝年轻的躯体会伤痕累累,永远积极的意志会消沉,从内部腐朽的身体会死去。残疾的身躯会阻挡爱的发生,即使还会爱上年轻而漂亮的姑娘,即使姑娘也爱上你,可一个健全人,永远无法全心全意地爱上一个残缺的灵魂。如果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意志,一旦这个意志里包含了他人,就不可能再自由了,爱犹如此。

  写给克拉拉的信里说:“我自由故我不再存在。”自由,只能追寻,永远到不了终点。

  说说这本书本身吧,除去《护身魔鬼》是很棒很完整的一本书。我和被阿特丽丝重逢,相拥,是我喜欢的,痛苦消去,幸福美满的结局,完整,条理清晰。

  因为电影被人喜欢而写续集,本来就不是作者的初衷。护身魔鬼一续,又将我拉回现实,拉回作者多情而平庸的现实,拉回生活还要无奈继续的现实。可无论如何,最后还是归于了平静。

  请您不必再恨我了。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cjf/27976.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