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教材教辅 > 生活 > [呵护绿色和谐共生手抄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呵护绿色和谐共生手抄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来源:生活 时间:2019-12-27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生活】

梭罗说,只有人同自然有某种温柔的关系,生活才是名副其实的生活。这种主张把本是人类社会中与人为善、和谐共处的关系,拓展到了自然存在,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这和当下的环境伦理思潮不谋而合。环境伦理,将伦理对象扩展到自然存在,促使我们以最道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环境。这是人类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一种反思,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利益分配和善意和解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环顾当下,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全球充斥着大气污染、水质恶化、草原退化等种种生态问题,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身体健康受损,甚至生命安全遭到威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着人类幸福,关乎着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关乎着国家肌体健康。提倡环境伦理,是人类对自然的恩慈,也是对自身的救赎。

环境伦理,主张将伦理对象扩展到自然存在,在人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利益分配和善意和解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是文明的孕育者,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这即是说,自然万物和人一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万物平等,并行不悖。我们应该懂得,人并非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从自然中来,终归于自然。环境伦理就是需要我们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放下征服者的姿态,秉持“道法自然”的理念,心怀谦卑,最大限度地去适应环境。

遵循环境伦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民生福祉,促进社会蓬勃发展,还关系着生存家园的建设,人类文明的传承。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皆以自然环境为依托。诗人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们头上的天空,脚下的土地,清澈见底的河流,一碧千里的草原……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山川河海,对自然万物的关怀和热爱,何尝不是在为人类自身以及子孙后代谋福祉?所以,积极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用道德的力量去反思和约束自身行为,这是我们开创绿色生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靠一句空话、一段时间、一部分人的努力,而是应把它当作一个信念,化作一种行动,成为人类世世代代的坚持。对于个人应怀有危机意识,唤起生态良知,激发环保意识,行动起来保护自然。对于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更应把环境伦理观落到实处,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承担起责任,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政府践行环境伦理观,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遵循自然规律,坚持适度为原则,改变过去粗放式发展模式,合理利用资源。不难看出,“公地悲剧”频发的背后,除了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作祟,政府为追求政绩而放任监管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守住生态底线,转变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同时,也要加强环境监督和立法工作,对肆意污染环境的企业追责,严惩不贷。政府乃至全社会只有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愿景才能指日可待。

卡逊女士写的《寂静的春天》,控诉了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如今读来依旧振聋发聩。庆幸得是,人类终于开始摒弃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建立环境伦理,在反省和探索中补救我们的生存之境。惟愿当下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脚下的土地,绿草如茵;我们能听见流水潺潺,燕语莺啼;抬头,我们看见的,是一片天清气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手抄报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cjf/62066.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