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教材教辅 > 文学 > 法国著名小说|一部法国小说经典读后感10篇

法国著名小说|一部法国小说经典读后感10篇

来源:文学 时间:2020-04-02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文学】

一部法国小说经典读后感10篇

  《一部法国小说》是一本由[法] 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部法国小说》读后感(一):它依然高贵得令人感动(转发自《北京晨报》别水点评)

  这是本标准的法国小说,用自传的笔法描写一个社会的堕落,这种内视角几乎已成法国文学的传统——敏感、抒情、完整而感伤。作者用玩世不恭的眼睛看着撕裂中的法国,一方面是它的虚荣,另一方面它凝固与被伤害中,无法自拔。于是,标准法国小说的写法又出现了——失败的家庭、报复、嫉妒、自我惩罚与追寻归宿,而这个归宿依然是落入俗套的爱,至于主题,也依然如故:当世界沉沦时,还有我在挣扎。这种救赎一代代地展开,一代代地画上临时的句号。如果说本书的优点,那就是它有一如既往的法国腔,它依然高贵得让人感动。

  ——北京晨报2011/10/9,读家:别水

  《一部法国小说》读后感(二):我读了一部法国小说

  最近,我读了一部法国小说。 什么法国小说? 就是《一部法国小说》。 如果这只是一本纯粹的自传小说,那就不太值得推荐。毕竟这作者(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当时就是为了凑单就选了这么奇葩的书名)也不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样的自传真的感觉没啥价值。 抱着看看自传文学的心态读下去,发现此书还是挺让人惊喜的,我大概就总结两个方面。

  《一部法国小说》读后感(三):对自己很坦诚

  能对自己坦诚,有时并不容易。

  从小到大的经历中,有好多都被选择性失忆了,因为记忆有时令人很惊恐:它时而向你证明你是如何的万劫不复的地成为你自己,无法摆脱种种令自己厌恶的品行;它时而也展示出你是何等多面,令你耻于承认曾经那个混球就是自己。

  这本书很好读,语言诙谐幽默,冷嘲热讽,典型的一不高兴的法国人在喋喋不休,有些话很犀利,有些感受描写得真形象,不得不佩服。

  他幼年生活过的贵族区讷伊我曾经路过几次,不是伊甸园也属于世外桃源了,安静祥和、不切实际到令人恍惚。所以当他一被投到那些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身心落差是多么滴大啊。此君满怀着对资本主义的自嘲,为法国限制人民纵情欢娱的自由时大加讽刺,数落萨科齐和政府的种种蠢行,感慨国家和社会的衰落,使人们不得不选择颓唐。

  连法国人都在感叹人权和自由,我只能笑了,呵呵,哦呵呵呵。

  《一部法国小说》读后感(四):得奖不能拯救一切

  对书有个简单的分类:读得很勉强但最终能读完的,只算及格。

  这本便是。

  即使得了雷诺多文学奖,也不能改变我读它时一直皱着眉头的状态。

  何况,它还没差到有一次让我成功地昏睡过去。

  介乎读与不读之间的挣扎,让人很纠结。

  拿到书是直接翻读的,所以读到中途才明白,这似乎是一本自传小说。

  对热爱读自传的我而言,这本书要考验的是耐心。

  每一页里都有许多不断蹦出来的人名:法国(欧美)各个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名人。

  我很有耐心地去查阅每一条注释,当然,像布兰妮这样的也还算通俗易懂。

  但是,我明明读的,是一本小说,而非闲话法国现当代史吧?!

  当读到第161-162页那漫长的因各种怪癖而早死的长长的作家名单时,我开始想一个问题:

  如果剔除掉这些与作者本人毫无关联的列举,这本书会不会薄了一半?

  即使在最末一节的“跋”里,有父与女之间片刻的温馨和可能的和解,并有人以为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暗示,作者将从这一次的突发事件里重新开始人生。

  然后,我还算一个开明的读者,不去苛求主人公道德完美,但也无法同意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犯的错,都是时代和父母的错。

  不,不是这样。

  或者说不完全是这样。

  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我们无需为不完美而觉得有罪。

  但如果我们有罪,请自省。

  请诚实地告诉上帝(读者),除了你无法掌控的时代与他人之外,你的罪是什么,你何以无法自制。

  人都有修饰过错的本能,作家尤其如此。

  这便是读自传的有趣之处。

  在字里行间,去寻找所谓真相之下的真相。

  而对《一部法国小说》最深的失望是,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这只母鸡,真的很无趣。

  《一部法国小说》读后感(五):因为失忆所以回忆

  这部小说,如果光看书名的话,的确唬人,“一部法国小说”,以为又是一部像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全景式小说,但看了实物,才200多页,这个估计就开始打折扣了,等真正翻开第一页,看到第一句“我现在的年龄比我的曾祖父还要大”时,我竟不知不觉走了进去,而且三两个小时便看到了尾。

  这部小说如果要一句话说完也行,就是作家因为吸毒被抓进监狱后的胡思乱想。在这句概述里,重点便是胡思乱想了。但这胡思乱想其实并不乱,要是放在中国小说语境中,就是所谓的家族式小说,对自己的曾祖父,父亲,母亲和哥哥以及自己的生活进行了一次高度浓缩的回忆。这样的小说,不看也知道是有极其浓厚的个人自传性色彩,但他不像卡波特的特别的声音,特别的房间那样有种少年的忧郁,在贝格伯德笔下,人物的心思是成年的,话语风格也是成年的,因此他并不追逐少年的花花世界,而是以一种形而上的姿态慢慢铺开了叙述。在胡思乱想里,有个点要提及,便是失忆。作者说自己不记得自己的童年,这让他万分纠结,所以他渴望、努力通过自己的亲属的人生来完成对这份已经遗失的记忆的补充。作者特别强调了遗忘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这些记忆就像黄色电影里被打了马赛克的地方,只要找出马赛克其他地方的图像,那么马赛克下是什么东西便显而易见了。贝格伯德如此强调失忆的重要性,几乎就是要告诉我们,法国民族里被官方抹掉的东西不会消失。看了后记,我才明白这种东西是法国民族的自由,宁要自由生活也不要被约束的健康。

  贝格伯德几乎是一口气完成了这部作品,少见写作上的花招,就是直扑扑地跑到你面前。这样写,对于文本叙述有着严格要求的读者,或许提不起兴趣,但也许贝格伯德写这部书的目的也许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写作才华,而是要写下自己心中不吐不快的东西罢了。

  当然,对于这部小说,我也并不很满意,因为他跑到了后程,形而上的东西开始妨碍了我阅读的质感,我几乎被某个声音提醒着。。。

  看外国翻译过来的小说,都要说一下翻译,但翻译我真是十足的门外汉,仅以阅读感觉来说,这个小说翻译得不错,流畅舒服。

  《一部法国小说》读后感(六):短评论

  余中先先生在《新世纪法语文学十年概貌》中谈到,“法语文学,自从1980年代以来,应该说进入了群龙无首,各显神通的时代”,大师们相继去世,文坛再无领军人物;不过,“作家们各自为政,依然辛勤耕耘,在标新立异的道路上继续走着”,新世纪的十年中仍不断涌现优秀的作品。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Frédéric Beigbeder)的《一部法兰西小说》,获得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肯定并荣获雷诺多文学奖,使他从此跻身于法国当代著名作家之列。

  无疑,不论在作品还是在个性方面,弗雷德里克都是一个独特、尖锐的作家。他之前便被人称为“坏小子”“挑衅的作家”等。在这部作品中,他依然毫无收敛地批判法国的司法制度、人民自由遭受到的限制,甚至将笔锋直至巴黎大审法庭检察院警察官让-克洛德·马蓝。作者因在大街上公开吸毒而被捕,因而作品中最叫人惊异的大概是作者讽刺国家权力可以运用毒品,却阻止一个公民使用毒品仅仅满足自身的需求。弗雷德里克这些酣畅淋漓、甚至略显偏激的批评,的确会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但能否与读者处取得共鸣,不冒犯阅读者自身的某些基本的价值取向,却是值得怀疑的。

  这部作品带有很强的自传性,在监狱中,“我”回忆童年和我的成长经历。这些部分虽然故事性不强,却有效地调和了作品在批判方面的尖锐和凌厉。童年是一道豁口,须由特殊的机缘打开。童年,以至成长历程,因为其自身的单纯,往往会被带有政治性、时代性的倾向改装。作者描写的那些在海边的成长经历、在家庭中的尴尬处境、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总是能取得共鸣;因为,读者看见的,早已经不是一个家庭了,而是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国家的故事,这个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成功地吃了败仗却非要别人相信它打赢了,然后又成功地丢掉了它的殖民帝国却依然怡然自得,仿佛这丝毫也不能改变它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或许,从小说技巧来看,我并不会认为它做得很出色,但我还是喜欢它深刻、伤时、充满感情的姿态。

  《一部法国小说》读后感(七):小说回忆的两种方式

  在《一部法国小说》结尾(跋),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记叙到自己从监狱出来两星期后与女儿在海边散步的情景,这让他回忆起了三十六年前那个外公教他打水漂的下午。在这里,贝格伯德又使用了一个小说虚实的叙述技法,称这个下午为“唯一能回忆起的下午”,而整部小说就在回忆的真实与虚构间反复玩弄。

  这一段回忆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我甚至将其认定为全书最为动人的一笔——其原因在于这段回忆的写作方式与全书其它部分迥然相异。如果说贝格伯德在《一部法国小说》这部作品中是以吸毒被捕为契机、通过设置一个真诚的叙述声音来发展回忆的话,那么在最后这短短的几页文字里,却是以某种电影叙事的方式完成。它用的是叙述、描写、对话等形式,充满了画面感,使得那个童年场景重现于读者眼前。

  因而对于小说回忆来说,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站定在当下回望过去,挖掘记忆中的点滴往事,另一种则回到过去,随着成长将场景一一重现。前者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腔调,充满自我意识与思辨色彩,而后者往往站在全知视角的立场,将整个回忆建基在自我的个人成长上。可以说,前者的欧陆理性主义色彩恰与后者的英美经验主义相对照。

  在法国自传体小说中,多的是前者的自我剖析。自卢梭的《忏悔录》开始,这种传统已经形成。到二十世纪后半叶,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创作这种虚实结合的自传体小说形式,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阿兰•罗伯-格里耶的《重现的镜子》、娜塔莉•萨洛特的《童年》、菲利普•索莱尔斯的《一部真正的小说——回忆录》等均可归于这一脉络下。

  与这些小说家的作品相比较,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的《一部法国小说》显然更类似于索莱尔斯的《一部真正的小说——回忆录》。不只在标题上,两位小说家不约而同地将“回忆”(真实)认定为“小说”(虚构);在行文的书写上,贝格伯德快节奏、高密度的风格也与索莱尔斯快速流动的写作风格颇为相似。这是一种迥异于上述结尾“新小说”派大将精雕细刻的写作风格的。

  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将其人生回忆录取名为《一部法国小说》,别有用意。这部小说就不再仅仅涉及个人的成长经历,更是将整个法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的发展脉络给串联起来。通过对家族的回忆,这条线被拉得更远,通过通过记录自己锒铛入狱的遭遇和在狱中的所见所闻,这条线被挖掘得更广。我们见到的是一位作家直言不讳地揭露社会弊端,将矛头直指法国的司法政治。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对这两种回忆方式做过的最完美综合。我们既是站在了成年普鲁斯特的视角去回忆在他童年发生的往事,同时也跟随小说中的马塞尔一起成长。我们有了这样一种错觉: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好似也在不断地生成马塞尔,与他共同体验时间长河里的甜蜜与苦涩;我们好似也曾生活于贡布雷,有一个可爱的外婆,并曾爱上阿尔贝蒂娜……

  《一部法国小说》读后感(八):一部颠覆“印象法兰西”的小说

  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家是哪里?法国,第一个跳入脑海的答案。我去过几次法国,不论是傍晚游船游弋的塞纳河,还是午间咖啡馆林立迎客的左岸,又或享誉世界的波尔多红酒产区,还有薰衣草迎风绽放的普罗旺斯,到处充满了浪漫的情愫。如果有人问我,对法国的监狱了解吗?我必然大骇,除了在狄更斯的《双城记》里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士底狱有一些了解,对现代监狱生活毫不知情。原来浪漫法国的监狱也是一座人造地狱,这里我从一本《一部法国小说》里知晓的。

  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在法国可谓是大名鼎鼎。他不仅出身富裕,而且身兼数职,记者、广告人、主持人、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如此众多的身份不能不让人眼花缭乱。才华横溢的人大多都反叛,贝格伯德就有一副玩世不恭,凡事都极尽讽刺之能事的范儿。他以自己在广告界十年的工作经验,在2000年写就了讽刺幽默小说《99法郎》,凭此书入围龚古尔文学奖,并在2007年被拍成同名电影,是一部公认的佳作。天妒英才吗?2008年,他当街吸毒时被捕获,从此他的身份里又增加了一个称谓-罪犯。结果,老天仍然眷顾这个坏小子,他在狱中反省、自嘲、思考后,写出了这本荣获2009年雷诺多文学奖的《一部法国小说》。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但贝格伯德说,不要问他有多少真实性,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朦胧区域,才是他最感兴趣的地带。本书采用复式结构,双线并行,一面对个人的成长史进行回忆,一面描述现实的牢狱生活。他不断地说自己已经将童年的事遗忘,却又将一幕幕的过往挖掘得日益深刻。落魄贵族的母亲、情伤深重的父亲以及凡事优异于已的兄长,都在流光异彩中浮现,这个古老家族所传承给他的不仅仅是财富,而且还有打破束缚、颠覆现实的破坏力。对于他来说,现实与童年最沉重的联系是,“做一个被囚禁在患了遗忘症的成人身体里的孩子并不容易”,所以,他当街被捕时,他觉得自己是个患有失忆症的儿童。

  将雷诺多奖颁给贝格伯德,是由于评委会认为“是为了修正一个不公”,这无疑是以文学的形式为他平反昭雪。他是一位高明的公众人物,自由法兰西需要一个颠覆现实的文学斗士,他在书中控诉自己在拘留所里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以生动、诙谐的口吻对现实社会大加批评讽刺,甚至连萨科奇的几任太太都成了他笔下的尤物。作为一位捍卫自由正义的知识分子,他对法国现实如此评价,“假如我不在这里把这种罪恶写出来,那我岂不跟当局同流合了”。

  天才必有独到之处,贝格伯德的文字优美、流畅、富有诗意、蕴含哲理。全书的字句段落仿佛奔流不息的河水,时而巨石,时而山涧、时而湍流,时而险滩,随着阅读进度,心情起起落落。“简言之,人们要履行的义务是忘却,然后才是回忆”,“我住进了我的童年,在那里安顿下来,我有了张精神沙发”,这样的思维模型与句式,在书中比比皆是,你不得不随着他一起思考与回忆。

  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说,我一直把阅读当成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而留住时光的方法,则是写作。他通过《一部法国小说》留住了他的童年,虚构了他的故事,尽管这是一本意图颠覆法兰西在我心中美好印象的小说,但它仍不失为一本好小说。

  《一部法国小说》读后感(九):一段童年回忆,一曲尘世殇歌

  这是一部非典型性童年自传。它的作者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离经叛道,玩世不恭,吸毒、酗酒、淫乐样样俱全。一个人糜烂至此该是无语的,可他创作出了一部以小见大,充满忧郁又隐含嘲讽的小说,弗雷德里克的人生和当下法国社会简直是绝配,读后不禁为之感伤。沉浸自我却不忘振臂疾呼,那是怎样的情怀?透过矛盾体,是是非非在脑海盘旋,一边感觉,一边疲倦,选择怎样的路都有其原因,美好易逝,但痛总吹不散。

  触及刑法的狂欢被肮脏的囚牢锁住自由,沦入这所孤岛的人如梦般恍惚。无止境的等待碾碎骄傲,名声帮不上任何忙反到成了受攻击的目标。凄凉刹时涌现,一发不可收拾。时间仿佛停止了,怎么过都过不完。挫败蚕食镇定,疲惫无力。没人搭理,死寂里回忆澎湃。《一部法国小说》由此诞生。随着作者记忆更迭,童年的画卷展开从朦胧到清晰,过去的无力改变,吹痛了脸颊。呼吸,在自认为悲哀的痕迹里稀释胜败,颤抖,从前的模样不会再现。

  小说在牢狱中现出雏形。放浪形骸是弗雷德里克最佳的自卫武器,他靠着它逃避尘世的空虚、不公,麻痹自己,不去看,不去想,而今它被偷走了。心的螺丝松开,敏感的人都不笨,宁可颓废只是对自己残忍。空白时,理性和感性一起摆出造型,晃动脱离了秩序的风景,让它们醒一醒。

  首先出现在画面前的是作者那以身殉国的祖先,篇幅短小,但足以带来深思。我们身边有些看不见的东西,它们无所不能并总戴着光辉的帽子,俯首其下顺理成章。选择沉默,选择自我牺牲多数时间绝不是因为情操有多高,而是认命,知道自身的渺小。画面继续延展,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作者的一位位祖辈相继登场,家族人物逐渐丰满,一直到弗雷德里克父母及哥哥现身,文字开始集中关注。不健全的家庭:父母离异,自己同哥哥暗中较劲,好比光与影。关于父母离异,父亲、母亲各执一词,始终对子女闪烁其词。奇怪的家族,约束的情感,影响着作者的表达能力,爱与不爱含含糊糊,不敢照直说。幼年羸弱多病和外祖父住在盖塔利的日子成了最清晰的记忆。深刻的记忆无碍乎两种:一种比现在美好,一种比现在悲哀,均是对比后的产物。

  故事内容在作者童年岁月和监狱时光中周旋,保持着恒温。说它是非典型性自传源于弗雷德里克并没有虚掷童年记忆这个元素,他将其与时代前进中产生的问题有机联系在一块,密不可分。母亲的性格、父亲的生活、哥哥的态度以及自己的作风全带着显著标志。他表达忧伤,穿插冷幽默,然后踩紧油门发出反抗的轰鸣,从不放弃追求幸福快乐,只不过使用战斗力手法上偏离世俗所认同的正确方向。

  整本书层次分明,首尾呼应。反思年少经历,当时许多事徘徊在心门之外,觉得无奈,过得不好也不坏。缺少陪伴、缺少对话、缺少阳光,连幻想都显得虚伪。选择有很多,放下与放不下造就了条条不同的路,下车的那站可能早了,也可能晚了。总结那些爱自己的人给自己的财富,歉疚,别再让爱擦肩而过。小说最后画面定格于身为父亲的弗雷德里克协同女儿在童年海边传承家族打水漂的技巧,小小的永恒。

  《一部法国小说》读后感(十):故事在你的心里

  故事在你的心里

  ——《一部法国小说》的正义

  一部小说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我们很难讲清,因为我们很难去说,文字是什么,情感是什么;一部法国小说的意义,我们就更难阐明,因为对于一个浪漫的以文学为自己民族精神的根基的国度来说,我们更难去说明这个国家的作品的内在含义,更何况,对于文化传统不同的中国读者来说,我们可能更难读懂一个法国人的心。

  在长长的阐述和大量的信息堆积后面,我们在寻找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想要读的是什么?作者想要说的是什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会这样去思考吧。

  《一部法国小说》,用它优美的行云流水一般的笔触,在我们的梦想的行程上,寻找,发现,阐述,抱怨,打破传统的童年之梦以后,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更加现实的理想。在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自传式的唠唠叨叨和意识流版的自述之中,一个被作者试图遗忘的人生,一部小说一般传奇的经历,一场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在作者的二百多页文字当中,你可以体会,你值得感悟,你需要拥有。

  读到父母两人的情绪反应的时候,你会为作者恰到好处的比喻而感到惊叹:“就像我童年的连通器,一个升高,另一个就下降,一个春风得意,另一个就黯然神伤”,这个时候觉得,某些被称为经典的家庭类电视剧都黯然失色,40多集的家庭斗争,抵不过短短几十个字的描述,:精辟,简练,恰到好处。

  读到父母两人的爱情历史的时候,我们仿佛见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的过去:一切发生在过去的事情,都被装上了柔光镜,我们在这样的空气里,感受到的是被自己的大脑伪装了的童话,是被大人的言语改变了模样的过去的故事,我们读到的,是一句“在成为我父母之前他们是邻居”这样俏皮的充满了爱的句子。

  这本书是很短的,比起那些动辄百万字上下的长篇来说,不过是个零头,是作者“闭着眼睛,不用纸笔,在我的脑海里写着这些文字”写成的急就章,是有些粗鲁的把自己的思想加工过滤而成的感觉。我们会想,这个作者是多么自信,我们真的会喜欢这样的么?不是英国绅士的优雅,也不是美国牛仔的纯粹的狂放和简约,而是在浪漫大旗下面的法国剑客,有着贵族的灵魂,有着浪子的情怀,有着在拘谨和放肆之外的别样的自由的高卢人的独特的文艺腔——不屑一顾,却又才华横溢。

  这本书很长,似乎总也看不完,每一个字都值得你思索许久。“原来被我认为是遗忘症的东西就是自由。”“一个人可以忘记自己的过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要把过去从记忆之中清除。”“从此,我就一直把阅读当成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而留住时光的方法,则是写作。”在你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作者的每个构思,每场比喻,每次感叹,都是那样精彩,你会想到很多,而它确实拥有很多你值得去思考的地方,你在阅读,但又不只是阅读,你在思索,但又不仅仅思索。我们在找寻的东西是我们应该去追回的东西,我们想要拥有的东西是我们会去得到的东西。

  在第一章的最后,作者说:“我希望这本书可以让你和那天晚上的我一起逃离。”我想,这也是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意犹未尽的原因吧:作者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世界,这个故事在我们的心里,无论这个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我们的曾经有怎样的不同,但当真挚而坦诚的情感在我们的面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会被激起不一样的长远的而深沉的共鸣。在思想的大海里,此岸的感情,被彼岸的浪花惊醒。

  也许作者要的就是这些,也许不是这些。我们在这个忧郁而又偏执的法国男子的回忆里思索,抱怨,嘲笑,感叹,惊讶,崇拜,最后掩卷。而这部作品,是真的,又不是真的。

  但是亲爱的,故事在你的心里。

  以上,《一部法国小说》。

  y 林怿

  2011年10月13日星期四

  .m.1:11

  写于粮道街165#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cjf/69627.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