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教材教辅 > 考试类 > 【秋日奏鸣曲】《秋日奏鸣曲》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秋日奏鸣曲】《秋日奏鸣曲》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来源:考试类 时间:2020-05-01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考试类】

《秋日奏鸣曲》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秋日奏鸣曲》是一部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英格丽·褒曼 / 丽芙·乌曼 / 莱娜·尼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一):秋日,我思念我的孩子

妈妈

在你我成为母女的那一刻

无论我多么爱你

我已成为你的地狱

你召唤我来到你的世界

你爱我爱你的样子

你爱我

因为恐惧和忧伤

不是因为

你是我的母亲

妈妈,你从来不是我的妈妈

我出生时便已被你抛弃

你我的爱都是地狱烈火

互相炽烤着

将你我烧成同一个样子

在尖叫和崩溃的边缘

我克制着恨的颤抖:

“最初我和你一样

渴望一个母亲

后来我渴望成为母亲

妈妈,你从来不是我的妈妈

我出生时便成为你的地狱

后来我也成了别人的地狱”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二):音乐。

该片讲述了杰出的乐团钢琴演奏家夏洛特和她的女儿伊娃因为长期缺乏情感交流,而产生严重矛盾冲突的故事。标题开启了一种公然反抗电影形式的新视野,音乐在这部影片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片中大量的画外音使人们自觉地意识到观众的身份,同时运用了在伊丽莎白时期的舞台剧中常用的手法“发现场景”,而女主角夏洛特出场的镜头则具有油画般的质感。片中有许多平稳安定、令人难忘的画面,人物既复杂又清晰,通过许多发生在往昔岁月中的隐秘的细节,将人物性格清晰地刻画出来。该片的摄影技巧看上去很简单,几乎没有快速运动和摇动镜头,但巴洛克古典主义的风格却明晰而又严谨,柔和的色彩,油画般的影像,中长镜头的反复出现以及冷静的剪辑,成为了影片的主要特征。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三):some 记录:丰富的细节

母女不可和解的细节
1、伊娃篇:大女儿伊娃告知母亲(夏洛蒂),妹妹海莲娜在她家中疗养时,二人的争执。伊娃认为母亲若在信中得知莲娜在的话,母亲就不会来;母亲则说她会来的。(尽管在后来,母亲确实畏惧见小女儿,但她仍旧去见了)就像夏洛蒂自我揶揄自己在生活里忽东忽西,也大概是这种忽东忽西,忽而存在忽而离去的爱,让伊娃一直处于不断被遗弃中,母女不可和解的,揉成一团的情绪毛球。
2、夏洛蒂篇:见到莲娜的第一句话是,“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听起来像撒谎,可有一种感觉,家庭、两个女儿是真实存在的,是母亲夏洛蒂这个女人的一部分,是她除了音乐圣殿以外活生生隐秘的生活的一部分,是心的两面。因此,她在撒谎吗?是也不是。下一个场景中,夏洛蒂在自己的房间里,踱步、抽烟、神神叨叨中,已揭露了这一切,“她不想去想,但停不下的去想”(一边逃避,一边良心难安),这种情绪加深了她对巴托克奏鸣曲第二乐章的理解,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音乐上(唯有此刻,她能暂时的逃离),在后来的母女对话中,也重述了母亲这个人的存在,她道:“我唯有用音乐才能表达我的情绪”。
3、伊娃演奏肖邦篇:
      伊娃强制要求母亲(夏洛蒂)对她点评
      夏洛蒂:肖邦不是感伤的,伊娃,他非常富有感情,但是他并不自作多情。感情和感伤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你弹的序曲表现的是压抑着的痛苦,而不是梦想。应当平静、明确而严峻,气质是狂热的,表现则应果断而有截止,现在弹开头几小节。(用音乐表达自己)它使人伤情,但我不把它表现出来,然后有一个短暂的环节,但是它几乎立即消失了。还是一样的痛苦,不多也不少。自始至终都在压抑着,肖邦是骄傲的,嘲讽的,富有激情,备受折磨,激烈狂暴,而有刚强果敢。换句话说,她不是一个自做多情的老太婆。第二序曲应当演奏得近乎难听,决不能把它弄成取悦于人的东西,它应当象是弹错了一样。在整个演奏过程中,必须战斗,最后以凯旋而结束。就象这样。(弹奏整个序曲)
      伊娃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但他知道,母亲不予评价;她甚至有些愤怒的要求她评价,像祈求一位女神弯下腰来看看她。夏洛蒂不想做评价,她那么像肖邦这首序曲,必须骄傲的压抑着。她又无法完全无视女儿,在音乐内外割裂着。
4、艾力克死后,伊娃的悲伤转化成一种玄妙的灵魂沟通,就连身为牧师的丈夫都开始质疑上帝的存在,而伊娃仿佛得道了,任思想、情感自由交流,她指出思想和情感根本没有极限,只有那些胆小的人类才会在爆发的情感之中选择逃避(例如她的母亲)。伊娃说从未爱过,她的母亲从小没有教会她如何“爱”,而伊娃对艾力克,对莲娜甚至对她过来度假的母亲都给予了照顾,她渴望不再被遗弃“小伊娃”,因此后来她才会问夏洛蒂,“他(丈夫)真的这么说吗(说她没爱过)?”牧师在后来也提到,艾力克死后,他与伊娃之间那层灰色的雾霭变得更加黯淡,牧师的信仰被伊娃所牵引着。
5、长篇对话
       ------------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四):没有爱

世上没有第二个伯格曼。
我更喜欢把母亲和女儿理解成同一个人。因为她们其实是如此相似。
在伯格曼的电影中,那些敲击人心的台词总是被直白的说出来。但你从来不会觉得做作,因为画面是那么踏实,承得起台词的重量。
There is nothing going on.
There is everything.
关于爱和人性的讨论。总是很复杂。总是很悲伤。
我不觉得她们最后和解了。
只是因为不再会有交集,假装没有恨,假装都是爱了吧。
人类一切情感的本质来源是否就是自私呢?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五):做自己还是别人

看伯格曼的电影,不太像电影,有时会感到无聊和走神,但却真实如生活。前面看了婚姻生活,两部电影有一个交汇的主题,并且在这部电影里更加集中表现,那就是一个人要以自我为支点,不是活在别人的期许或者夙愿里,而是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看完审视自己,做真正真实的自己太难,只能做最真实的自己吧。

影片中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做自己的角色,她的女儿却是在母亲耀眼的光环下举步维艰。这样的一个冲突,一种顺从的爱和无爱的矛盾,成为了影片高潮所展现的部分。顺从会隐藏自己,并逐渐丧失自己,无爱的人是自私的一种最终表现,这样的两种个性配合母女关系,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必然。

现在,我看到的更多是为现象,并不存在好与坏了。这样的我不知道是该批判还是褒扬?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六):我的至爱,我如何爱(下):我的分析

上篇地址: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524846/ 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然后是我对它的分析: 有三个疑点,其一,是之前说过的,夏洛特对伊娃强调,她病重的老情人为她的成功而感到高兴——但夏洛特不是个真的很冷的女人,她怎么会真那么残酷呢? 其二,伊娃因母亲到来而变得活跃,维克多对她说,“你让我对你重新有了渴望”,他们便开展了文字游戏,“你真的渴望我?”“是的,是你。”“不,如果对我真有渴望,你就不会这么说了。”这段很绕,稍微深想,便觉,是伊娃在质疑甚至是讽刺维克多对她的感情,但他说他全心全意地在爱着她啊? 其三,夏洛特对伊娃说,她感觉自己从未出生,这显然是撒谎,心灵自己对自己的撒谎,我先来解释这点: 因为夏洛特并不如她所说的是一个不懂得爱的女人,更不是一个无情的残酷的女人,而是一个有爱有恨、有血有肉的女人。她并不曾冰封自己,她表现得很自私,但她正流泪。她定然受伤过,也已然完全出生了。但这句话,又显然是一种当事人曾切身感受过的情感。令我感到麻烦的就是,一颗心灵自己对自己撒谎时,那谎言用的却也是一种真真切切、完全真实的情感。怎样的情感呢?我仿佛是熟悉它的,就是在深夜里,看着黑夜中万家沉寂的世界,一切痛苦愁烦都在身外,心里那样冰冷蜷缩的自己就像拥有一个独立的躯壳,一堵墙,你感觉到那墙的碎裂,裂缝中你心中呼之欲出的是一种出生的欲望,你觉得,“不,如此痛,如此痛!可我毕竟还从没出生过,从没出生过啊!”那是种怎样的谎:它背后的就是两者,一是恐惧,一是祝福。真的心如死灰的人,不会说自己还没出生,会说自己是已经死了的。出生,正如被夏洛特所厌弃的那书中矫情的语句,“贞洁和落红”,意味着全然纯洁,也意味着自然而然地被世界接受,因为出生是不需要奋斗的,最起码不需要自觉意愿中的奋斗,是母亲将你生下来,你被动地被一种生命力给推下来,固然你是作为胎儿在使劲挣扎,但你还是不需要像你出生之后那样,为你的一切行为做决定,做自觉意愿之下的决定。而出生也意味着你天然就可以被世界所祝福、宠爱和接受——所以渴望自己是一个从没出生过的人,其实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祝福,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夏洛特从不表露出她沮丧绝望的一面,始终在奔驰,始终在投爱,始终在一个一个驿站之间飘摇,又始终在生命中一个个具体的目的——譬如“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之间尽力、奔波:因为她想让自己被生下来,她喜爱对于自己生命的祝福。 可是,渴望自己没出生过毕竟又是一种谎言。因为,人是一定出生了,而且已全盘出生,但要作为一个个体,去面对自己出生以后的一切,是很难的。希望我从没出生,就是希望自己从没那种责任,必须要去面对,就如夏洛特强迫自己去面对海莲娜,那个令她恐惧的孩子。在夏洛特心中,一定有种深深的意愿,就像是一枚花朵,在阳光下舒张开她的蓓蕾,自然而然地在空气里呼吸,被阳光彻底地接受和抚爱着,那一刻是一个人置身其中时,真正不需去奋斗的时刻,那也是全部的幸福——爱和被爱,还有自由。但事实是怎样的呢?你真的相信夏洛特的父母从没对她施加过影响力吗?不,一定是有的,说不定她的父母时常惩罚她,可她却宁可对其否认。但我还是觉得,她的父母未必体罚和训斥她,因为恨也是一种情感,在一个人的心灵里留下恨,也是留下情感的痕迹。而试想,一个孩子,怀着溢满胸怀的渴望,去向自己的父母讨要关爱,却被父母冷漠地拒绝的时候,那一定对她而言,比她想象之中的体罚和训斥的冲击力更大,因为她没被惩罚过,所以她不能切身体验惩罚的可怕,但她却一定明白,那漠视里的冰凉,这就好比一朵花绽开在阳光下,就在它自以为快要绽放时,那根柔嫩的枝却突然被人的指甲横加灾祸,硬生掐断了。这也就是她在成年后所面对的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一朵鲜花要盛开,却被掐掉,却被泼来迎头暴雨。 人的内心都是渴望纯洁的:与其承认,“我出生过,但这出生却不符合我的期望”,不如认为“我依然对我的人生保有着纯然的希望,我还从未出生。”这就是夏洛特的真相:她并不像她展现的那么洒脱随性,恰恰相反,她是个完美主义的人,从来不放松自己,那也是她从不松弛的背部痛极之因,她是一朵不敢绽放的花,她害怕被漠视,便要注重边幅,以使自己的每个细节都显示得没有错误。她说肖邦听起来像“错了的”,可她的钢琴就真的完美吗?一个漂亮、忧伤的悲剧英雄,却是处心积虑的,那情感虽是真实的,却真到冷酷,而不是柔暖的温和的情感,也不是波澜壮阔的热爱——听起来像是错的,却不是错的,并不是自发。 所以夏洛特开始不自信:她说着“贝多芬”“舒曼”“肖邦”的名字,可那只是别人的名字,而不是她的,她其实只有借大师的名字、大师的曲目,才敢抒发自己的感情。因为她害怕自发的感情。她的语言那么优美,是击倒曾为一个作家的伊娃的优美,决断、严谨、有张力,她在语言中发生的跳跃是真的跳跃,而不像伊娃的跳跃多少显得像是文字游戏,因此伊娃会被她那天性中强烈、优雅的表现力所击溃……可是,即便是这样美丽,那是不是就是她原生态的情感?我以为不是。如果夏洛特对她女儿,在她求援时,说的不是那么美的文字,“我感觉自己从未出生,我无法拼凑人脸的碎片”,或许伊娃就会原谅她。在这点上,那在病床上残喘的海莲娜,表达的爱意却是远比她那高格调的话语更真实。 “认知真实就是一种天赋”:真实一词再度出现。而之前,在婴儿房里,伊娃对夏洛特破碎地低语,“我跟孩子的亡灵在一个世界里,那是一个无限的世界,人们之所以相信有限是因为恐惧和自负,世界是没有界限的,人类身上有着一切崇高和卑鄙,人类就是上帝的缩影,上帝身上也有着一切崇高和卑鄙,所以真实,不是人能笨拙地感知的真实,而是在人心里交战着的各种势力。” ——“交战”,这就让我们能联系到本片的片名,《秋日奏鸣曲》,奏鸣曲就是一种交战,有趣的是奏鸣曲中的乐理却是横亘的,连续的一致性。再回到“真实”:伊娃的话很绕,动机却很纯粹,因为她想展示她自己的智慧,她母亲之前害得她“连独处时都不敢做自己、讨厌自己”,她现在是要击败她。尤其是“有限和无限”,更是直指母亲自以为她的演奏才是第一名的,这种心理本身就是恐惧和自负。而何谓“不是人笨拙地感知而是交战”?这句话我理解为,“真实,不是人通过感知和求证能力所获得的结论,而是在感知和求证过程中的人交战的思想和思想中对外界的映象其本身。”这句话的出发点,大概就始于伊娃对夏洛特一直改变的认知:她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否认母亲,但以母亲的视角自视却又会认同她。 那么,难道交战才是真实?就没有一种恒定的、唯一的真实?我不这么看。即便在奏鸣曲里,乐理也有一致性。而恒定的唯一之物可能就是无限。因为,交战的前提在于界限,有界限就有特殊性,就会交战,而个人全都致力于维持自己的特征,并为此而奋斗。再回到夏洛特身上:在这种时候,就会形成一个由孤立的碎片所组成的、无法聚合为统一形象的世界。个人在这样的世界里没有亲朋,哪怕是肌肤之亲、血肉之联也会在瞬间改变的新的印象中破碎、弥散和消失。个人在这个物质世界里失联,情感世界中便只剩下了自己的情感,和别人的情感在自己心中所留下的印象——而不是自己和别人之间的情感,或自己能感知到的别人的情感。因此可以说,仅就她的话而言,夏洛特既缺乏和他人之间有感情,又缺乏共情能力,那么,难怪她虽然是个好钢琴家,但无法成为一流艺术家,更因层次下降而被业界指责,这都是由于她无法感应到全部的真实、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感情世界,而因此她对自己的天赋有所怀疑,并很可能因此才像伊娃所说的那样,恨她的丈夫。 但这不是真相,这只是一种自我辩护。 夏洛特并不缺乏和人之间的情感也并不缺乏共情能力,否则她就不会表现得那么神气活现,那么迅速地去收获和攻击别人的情感。但她为什么总在攻击呢?因为她害怕。须知,一个人不敢停下来,听一听别人的心声,只是因为害怕,她会从中听到无数多的对自己的否认,而像夏洛特这样一个在孤独中长大的女孩子,在钢琴事业伊始,促使她成功的必定是无上的坚强,那么,对她自己的认同和热爱、对在钢琴中抒发出的她个人感情的怜惜,也必定,是她那时候唯一的慰藉。一个人很可能不怕别的东西破碎,但她不会不怕,对她而言是“唯一”的东西破碎。夏洛特最害怕听到的莫过于拒绝和否认。而她选择钢琴事业的动机也远非表面所看到的是功利心和虚荣心,而是她唯独借钢琴才能展现出她的真实情感,才能在琴声中爱人和为人所爱——她那美丽的冷冰冰的肖邦,正是她在求爱和爱人时的真实态度;也正因此,当她意识到她亏负家庭,实在不配做一个有情感的人时,她就退怯了,她怕的是整个人都被拒绝—— 不单是音乐界的拒绝,否则她可以展现得坚强;而是她自身情感世界对于她的拒绝,就像关上了一扇大门: “你看,夏洛特!你正是由于不被爱才热爱钢琴的,可现在你也不热爱别人,你伤害他们,还在钢琴中谈论着你的爱,可你压根就没有爱,那不是伪善和自私吗?上天都知道你做错了,所以才让乐评惩罚你。” 夏洛特怕了,她怕她对她的家庭犯罪,所以她回来了。女儿视她归来后的热情为恶意,而对她仇视,那是一个幼稚的小女孩的想法,而其中的真相是:假使夏洛特依然心硬如铁,这样的人并不是没有,她干脆离婚,也不顾家庭,那么,伊娃就连现在这一点在悲哀中咀嚼的幸福都没有,她将对夏洛特,是彻底的恨——而不是爱恨交织,正如她现在,这种甜蜜的悲苦的感情。她说夏洛特以自己的不幸为乐,这看似控诉,实则恰是伊娃的梦想,因为,一个人以你的不幸为乐尚且是在意你,而对老怕夏洛特甚至看也不看她的信的伊娃来说,她其实怕的是母亲根本就不在意她。 但夏洛特也错了:她以为自己是没有爱的,其实她是有的,而且远比她想象中的多。她用自己的自私来强调自己,她以为是一朵花热情地对外界舒展着花瓣、一只鸟对天空自由地舒展着翅膀,其实恰恰相反,那是她的壳,她怯懦地躲在一层名为“自私和骄傲”的盔甲之中,哪怕独处时,也在房间中絮絮叨叨地,延续这层盔甲,她怕的正是如果她不自私和骄傲,那她给别人的爱将是多么地不可观瞻。正如,当她发觉情人爱上了她的孩子,她痛苦地让他留在女儿身旁,做出一个看似崇高的选择,其实她心里就是想把情人残忍地拉回来,拉到属于她自己的世界里:这也可以解释我的第一个疑问,为何夏洛特要对女儿说,“他为我的成功而感到高兴”?而这时情人已是一个病得和人生绝缘的老头子? 不是因为残酷,而正是,因为她的爱。她害怕自己的成功对于情人而言是有罪的,出于逆反心理和纯粹的恐惧,她反而要强调自己的成功,这就好比一个孩子想要糖吃,故意偷了糖然后跟妈妈说,“妈妈,我把糖全吃了,你可不能怪我!” 这里也有一点点惩罚:好吧,既然你另爱他人,哪怕只是一阵子,哪怕你爱的是我的女儿,可我也要惩罚你,我也要看着你老去和痛苦,谁叫你不百分百地站在我这边? 夏洛特在怕,怕到最后,直到她终有勇气、或也是不得不对女儿展现她的爱时,她那热情洋溢的爱也不可观瞻,她丝毫不敢去展露她内心中那羞涩的、柔弱的一面,因此她故意要用自己的爱去侵略女儿,去改变女儿的人生,攻破她的安全结界。这是不为对方考虑的行为,但也是害怕为对方考虑,正如夏洛特所说,“我那时一直在害怕你”,她怕的是假使她去聆听伊娃的心声,她又会听到那可怖的事物,就是伊娃的拒绝。 说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对母女俩压根不像伊娃自己所说是身在地狱里、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关系,而正是两个克服着严重的恐惧去爱的人。女儿在母亲回家后,为了迎合母亲,导致自己浑身抽搐,直到现在一想起来那段时间还在瑟瑟发抖。可最后的结论还是,女儿远比母亲更有勇气——夏洛特从来不是缺乏“认知真实的天赋”,而是缺乏勇气,能将所有碎片联系为一张完整的脸的那能量叫做爱,爱可以化开界限,让人“更有力而温柔、变得更大、错误了、但显得更美”,夏洛特却怕,她怕失去界限,她又很矛盾地想要失去界限,想要一种外力温柔地融化她,使她被浇铸在那可人的愉悦里;但夏洛特却不知道,不花出代价是不能去爱的,哪怕是自己不在爱而被对方爱,也只会感觉到暂时的愉快和长久的、可耻的罪恶感,因为“知道我不爱他”这一认知事实上就是界限本身,而人,又如何能待在界限里沐浴阳光,却觉得自己不受限呢?不能为阳光所取悦的恰是在阳光下又在监狱里的犯人! 而伊娃,跟母亲不同,她没有母亲的天赋,这是事实,她太软弱、太犹疑,她的真实意图总藏在包裹之中,她老自欺欺人,就像她丧子的全部过程: 她想生孩子,一开始就想,可她却听妈妈的话堕了胎,只是为了展现自己对妈妈的忠诚和热爱——可为什么要生孩子呢?因为只有自己也有了孩子才能有资格去指责母亲,才能在心理上跟母亲一样强大,而如果“我比妈妈更称职,我就比她更强大”。伊娃是这种人,只有自己比对方更强了,才能去爱对方的这种人。 结婚后,她反而没跟维克多要小孩,导致两人一开始差点去领养孩子,因为她不爱维克多,她也处在界限之中。现在,她的问题不是她和母亲的问题,而是眼下她和维克多之间的问题,她无法逃避伦理:那就是利用她不爱的维克多来达成她战胜母亲并去爱母亲的目的。她做不到。 怀孕,有了孩子,夫妻俩很幸福。但我想,她虽不可能像夏洛特那样要么强硬要么冰冷,但她在爱孩子时也一定小心翼翼地去审视自己,她的爱是否就是完全自发的。这种充满恐惧和怀疑的审视,导致了最后她的爱,并不是真的母爱。如果她像一个真正的母亲爱孩子那去爱她的小孩,他死了她一定很伤心,可她并没有,反而耽于幻想。夏洛特的指责是凌厉的,“你是在妄想,而不是真的痛苦”。妄想什么呢?“我有了孩子了,我也不爱他,妈妈,我现在终于理解了你,我跟你心态一样了,我虽然没能做到更好并且战胜你,可我现在至少可以跟你平起平坐地交流。”但伊娃又怕自己的这种想象是丑恶的,是利用她死去的小孩,所以她整天强装悲伤。事实是,她爱她的小孩,但她更爱的是那种联系,那种冥冥之中有人理解、抚爱自己的联系。小孩对她渐渐地失去了作为一个活人的意义,他是一个灵,一个专属于她的守护神,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伊娃,正是因为害怕自己这种思维中的邪恶之处,所以声称,“不存在界限,世界是无限的。” 那为何在莱昂纳多去世之后,要把夏洛特召回家中?很简单,出于报复:自己的孩子死了,母亲却只知道演奏她的莫扎特,对自己的苦难和骄傲无动于衷。她一定要报复她。所以她收养了海莲娜,她对海莲娜很温柔,她可以爱海莲娜,因为海莲娜比她更弱小;可是,她仍然无法真的去爱海莲娜,因为她还是在利用她,正如在她只顾和她真正所爱的对象——她的母亲争执的时候,海莲娜再怎么哭,她也都不在意了。母亲被海莲娜刺激离开,难道伊娃就不愧疚吗?如果不,她不会把海莲娜交给她的丈夫,维克多并不完全听得懂海莲娜的话,这说明在之前维克多和海莲娜没怎么接触过,伊娃是在逃避啊。 而伊娃自己,对于之所以要召母亲回来,是这样说的:“我以为我长大了,我可以理解和原谅你,可以面对你和我之间的事,换一种和小时候不同的态度。”其实她的真实意图却是,“我长大了,我已变强,我经历了跟你一样的状况,我理解了你,虽然不能比你更强,但我想,终于是时候,我的爱人,我有能力原谅和惩罚你,我也有能力去爱你了。”伊娃特地挑了莱昂纳多之死作为召回母亲的时间点,可谓处心积虑,这证明了她正是要从夏洛特的心理脆弱处下手。而为何伊娃在我眼里却没有夏洛特可爱呢?因为,她表现得有些卑鄙和委琐,譬如在背后跟丈夫带着笑议论,“她背疼和失眠是上帝对她的惩罚,不然精力充沛的她是一场灾难。”那种笑是种丑态,是不庄重的,无法跟母亲所弹出的那也许有些刻意、却优美高贵得无懈可击的肖邦相比。所以伊娃说,她再次崇拜母亲了: 纵令母亲是个逃避真实的人,是个逃兵,是个叛徒,只敢借别人的曲目以取愉,但她表达情感的方式终究还是美的,像个英雄那样。而自己呢?自己却老是要遮遮掩掩,寻找借口,提防出丑。伊娃这么想并没有错,而问题的根源是,夏洛特的叛逃也恰是她面对真实人生的一种态度,也是场战争,夏洛特的所有面孔里都藏着她像个英雄那样对真实虽然不是百分百、但极其有力的认知,她从不避免承担被派到自己份内的痛苦。同时,她又攻击性极强地必须要找到她敌人在真实中的弱点,譬如去寻找伊娃不爱维克多的事实,作为攻击伊娃时的弱点,还极孩子气地故意强调自己喜欢维克多来刺激伊娃——一方面刺激伊娃觉察到母亲比她更有女性魅力,一方面刺激伊娃意识到维克多都比自己讨妈妈喜欢。 但伊娃却做不到当个英雄。伊娃唯一像英雄的时刻,就是她审判母亲的时刻。她表现出的肖邦是个“多愁善感的老女人”,她的文学才能也总是带有包庇和掩饰。因此伊娃嫉妒起了自己的母亲,她一定要报复,她这才喝酒。她酒后的抨击不得不说,是相当刻意的——如果不是刻意,怎会在一通愤怒之后骤然收起?这完全是戏剧,是在演戏。但她谈到妈妈时的痛却也是真的痛。这一幕就好比一个情人在向不爱自己的女人清算,同时,就如阿尔芒制裁玛格丽特时,预料到自己有全胜的把握。而唯独在揭示母亲的罪行的时候,伊娃抛开了她的一切造作,暴露出了她对母亲的全部思想: “我恨你,但我也爱你,之前我爱你爱到不敢去恨你,所以恨变成了痛苦的惧怕,而在这种惧怕中我也不能再去爱了;日后我为了找到我真实的感情,我去了解了你的一切弱点,现在就是我审判你的时刻,让我说出你的全部罪恶和痛苦来,为的是让我以后可以强于你了,这样我才能不再惧怕,这样我才有能力去爱。” ……故此,在电影最后,伊娃再次召回自己的母亲,她的信开头兴许尖刻,这符合伊娃的一贯性格,绵里藏针,含枪带刺,但这总比当个逃兵要好:是的,我的爱不光滑,不洁净,不优美,但我就是以这样的爱在爱你了。是否要领受,是你的事!而我为了爱你去承担了我的所有恐惧,尤其是被你漠视的,那种恐惧。 她依然还是在怕母亲不会看她的信。她把这一点在给她的信中写出,她在想,“好吧,接受我,既然真实的我如此渺小,但我既然爱你,我要你接受我。这样的我。” 最后,值得我提一笔的,也就是维克多。维克多真的爱伊娃吗?未必然。他对夏洛特说,“伊娃就是我信上帝的依据。”其实,话里的真实的意思是:“伊娃是我的一个观测对象,一个实验品,她就像是一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她的表现是否符合我对小说剧情的期望,就决定了我对上帝是否心存信仰。”而之前他们探讨的是伊娃相信灵魂的存在是否妨害到维克多作为一个牧师的信仰。依伯格曼的电影来看,这位牧师想必内心中是一位极度渴求有神论的虚无主义者,而维克多时隐时现的表现更像是伯格曼本人的化身。夏洛特问他,她是否伤害了他;而他却对夏洛特说,“不,我天性情绪易变,喜怒无常,这不是别人的事。” 这句话也像是伯格曼自己的话语,带着一丝自贬的哀愁:他其实是在承认,他被夏洛特和伊娃伤害了,却偏要说,我没有恒定的感情——他的脆弱使他,谦虚到甚至不敢承认他的心,而故作冷酷的样子,好像他是只关心自己的,好像他并不在爱。而这也是他和伊娃、夏洛特的共性:他们都是心怀极强烈的深情却困扰于去承认爱的个体。这也就说明了,为何牧师明知伊娃不爱她却要娶她,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的文字打动了她的心?又解释了,为何伊娃尖刻地讽刺牧师对他自己的妻子其实并不存有渴望,却要故意说出来“他渴望她”这种话,以及解释了为何伊娃最后很攻击性地把信交给维克多并说“你要看就看吧”——因为在这段婚姻关系中,他从没被爱过,他爱她的唯一方式就只剩下了观察,这种观察使他似乎感觉他比伊娃要强大一些,也使他敢于承认他对伊娃的爱情。但在伊娃的眼里,维克多就是一个很残酷的人,他说“他渴望她”也是实验中的一个步骤,要么是测试他的爱情能不能诱回伊娃对她母亲的爱意,要么就是测试别的什么,譬如夏洛特这么一个强大的生命体是否能带给他们家其幸福,而维克多又是否会在“情敌”所带来的威力下臣服。这样的人似是个委琐的人,他并不敢于真实地去爱,在伊娃看来,他是不爱真实的伊娃;而在他自己这里,他则是不敢真实地去爱伊娃:否则,他就会在夏洛特故意折磨伊娃时发难了。他太自卑,扮演女婿的角色不像女婿,而她也不真的像丈母娘。她其实就像一颗导弹投进他们的家中,他自以为默认这颗导弹带来的袭击才是一种尊严,正如他默认去承认伊娃的一切思想而不加以干预是一种尊严,可其实他在说“我渴望你”时,他真正的意思是,“看一看我吧!就看一看我吧!” ——就像任何一个小男孩那样。 写到这里,也就是全文的终结。我在看片之前即知这部电影并不是伯格曼自己所喜欢的,而刚看剧情简介和影评时我也发觉,换了是我会有一样的感觉;看完后,我被伯格曼那像托尔斯泰一样能真实地去呈现一个流动的世界的能力所慑服,也因他那像契诃夫一样藏在黑色西装里温柔的冷嘲热讽所激得发笑,就如伊娃造作地对母亲发怒却骤然收住那场戏,很悲伤,却是使我发笑的一场戏。看电影过程里我一直有种想哭却哽住的感觉,堵在鼻子里,令我羞愧于去承认。而那个躺在病床上、所有话哽咽在她的喉咙里、撕扯着她的可怜女孩海莲娜,是否也就是夏洛特心里那个“没出生的自己”其化身呢?但我还是要很简单地说一说我并不完全满意于这部电影的原因:其结尾是强而有力的,“我的爱未必足够好看,但我要以它来爱你”;但这些东西却跟海莲娜脱节了,仅把海莲娜作为一个富有寓意的人物、促使剧情产生张力发生转折的人物,多少有点造作,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说,这一人物却又缺之不可。然而这个设计,终究是刻意的,并且它让我感觉,全剧中真正最有力量最真实而强悍的那一刻——海莲娜和夏洛特相撞的那一瞬间,却黑屏了。这是留白,实用主义地说,不得不尔,但它并不强大。 然后,就是“奏鸣曲”这一主题,和时常出现的关键词“真实”,比较灵巧,也正如片首一片不变的黄红色抽象画上伴随着音乐声流动过的字幕,做得一点也不天才,但它是种表达,即相对于像从底部被抽出的直上的字幕,那黄红色抽象画看起来应该是如流的,却显得那么凝滞——也正如有病的海莲娜、凝滞的夏洛特、凝滞的维克多、凝滞的伊娃。这里有美感,有思想,但它却有一点设计感,所以跟全片的真实主题显得抽离;虽然,它一开始可能是导演的灵感来源,之后才有了人物和故事。那怎么将剧情的主控思想和导演所想表达的、高于剧情的内容融为一体?就比如,这个故事还有“真实”?还有“奏鸣曲”这一美学大主题?我的个人见解是,应尽力地将它们的界限打破,融为一体。所以碎片虽真实却不是最彻底的真实之物,化开后的真实才是真实。我有权力这么说吗?但是,一己之见。 在此再见。 17:50 2017/5/7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七):我的至爱,我如何爱(上):剧情复述

《秋日奏鸣曲》是一个关于至爱的故事: 女儿至爱妈妈,父亲至爱妻子,可身为妈妈和妻子的女人却更愿意扮演一个钢琴家,奔走于各大城市的演出之间,不时和情人同居,并无私地将自己的一切状况都汇报给丈夫,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这么做是诚实的,并写热情洋溢的信给他描述自己生活的幸福,直至终有一天,她的背疼导致她无法一如既往地优秀下去,那个夜,她和指挥家演奏完贝多芬之后,坐在餐馆中谈天,他突然问她,“你为什么要继续忍受贬损,而不是回家照看你的丈夫孩子?”女人惊愕了。夜里她不能入眠,打电话给自己的经纪人,谈了两个小时,决定是她将中断自己的音乐生涯,回家照顾丈夫和孩子。 时隔多年,她的孩子也有了孩子:大女儿嫁了人,跟妈妈的情况相同,这个男人说他会全力以赴地爱她,虽然她结婚时就说,她不会爱他,她是个不懂得爱的人。大女儿生了儿子,他们幸福地过了一些年,直到儿子在四岁生日前就出了意外,死去。丈夫悲恸至极,而她却似乎没有受悲恸的影响,她总觉得儿子还在她身边,就像幽灵一样亲抚着她。与此同时,她还把自己的妹妹接了过来,这是个自小患有疾病的女孩,她说话时总声嘶力竭,扭曲着整个面容,她的病就要加重。她尽心尽力照顾着妹妹,同时写了一封信,将母亲邀请至家里,因为,母亲的情人最近也死了,她将自己的家描述得比酒店更亲切,看上去是诚心诚意地希望母亲到这来;当然,她没提妹妹。 故事就是从母亲来到女儿家中住的时候开始的。这个女人,名叫夏洛特,由光彩照人的英格丽·褒曼饰演,自然大家都知道她的名字跟导演的名字只差三个字母,那时她已六十了,但仍然显得非常壮美,就像一抹晚霞,恢宏地飘进这片屋楹,她行走举动甚至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优雅,她时而说脏话,经常吸烟,举止间透着截然,她一来到房间放下行李就果断地坐在床上,更加果断地不顾女儿要说什么,像喷泉那般跟女儿倾吐起了自己的往事:她的情人,莱昂纳多,一个大提琴家,是如何在两年前就得知了他自己的癌症即将晚期,她如何时常挤出时间去看他,这里有一句很关键的话,令我费解许久,“他为我的成功而高兴”,以及在他生命的最终时刻,她是怎样陪他渡过的,在那医院里,她说那病房,白天窗外巨大的白光,和外面建筑房子时敲敲打打的声音,他们想换病房但已没房,而到夜晚降临,她终于敢把窗户打开,外面一股热气扑面而出,击打在她脸上,“不是一丝丝的,而是一大片。”女儿听着,始终带着默然的隐忍的神情。 很显然,女儿不美,而妈妈美。女儿叫伊娃,电影一开篇,就是一个画框般的场景:在房间门楹所构成的画框里,她在那坐着 ,穿一身鲜红的衣,正在写信,而女婿则在画框也就是画框外独白,接下来我们会知道他叫维克多,他说,他是教区牧师,最开始吸引他的是她的小说,她写,她的痛苦,如果有人爱她,她就会好,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极微——而他看到那小说之后,就想告诉她,他全心全意地爱着她。 接着伊娃出现,她戴着大大的圆框眼镜,长长的脸,看起来委屈胆怯,脸部像是油脂,或快化的蜡烛,显得拖沓和多情,这样的脸顶多算是清秀,但和绝美这两个字,至少是现在看起来绝缘。她写好信,拿着它走进维克多的房间,为她打扰他听音乐而抱歉,虽然他看上去完全不觉得她有必要道歉。他暂停了音乐,她给他念她的信。 信写给妈妈。 之后的情节我想叙述得快点:夏洛特来了,这风华绝代的女子,在跟女儿叙述完她情人的死之后不忘向她提示,她穿的是一件她来之前在巴黎特地买的秋水黄色的贵重风衣,她认为这风衣符合她的身份。但是,她的这种庄严很快就被另一个讯息打破了——她最害怕的人,她那有病的小女儿海莲娜也在这。看得出,她根本不想面对那个病孩子,并在知道消息的那一瞬间,认为伊娃在写信时不告知她真情完全是一种恶意,事实上也是的,但这一点我们之后说。最后,她强打精神,做到自持,说“我得负起责任”——我还有别的什么选择呢?她走进了小女儿的房间。 海莲娜是个漂亮的姑娘,像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即使病成这样,还是保留着油画似的诗意和美丽。她看到母亲来是这样热情,她像呕吐一般地激烈地说话,声音含混不清,所有的话都得借伊娃来翻译:她想让母亲捧着自己的脸。夏洛特这样做了,不忘像个艺术家那样注意到海莲娜那庄重的发型,并夸奖她的美丽。之后她甚至提出,要开车带海莲娜出去玩;可显然海莲娜很知道她给母亲带来的麻烦,她让母亲不要这样做。夏洛特如释重负地退出了,她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对着镜子独白, “我捧着她的脸时感觉到那被病菌侵蚀的颤抖的肌肉,但我却无能为力……哦,痛啊,痛啊,痛!夏洛特!” 剧情的微妙之处也由此而蔓延开:海莲娜并不恨夏洛特,而是那样爱她;可伊娃却恨她,尤其是,接下来,为了气一气给自己带来苦恼的伊娃,“她准以为我会像寡妇那样一身黑,哼,我偏不”,夏洛特穿了一身鲜红的轻盈的大袍子走进客厅时,伊娃对她的仇恨简直抵达顶点——与此同时抵达顶点的,也有伊娃自己的无力。伊娃给妈妈弹奏钢琴,弹肖邦,她并不专业,但她已为这一刻预备了很久。母亲听着,吸着烟,脸上的表情流露出感动,但这种感动很复杂,是夹杂着批判与不认同的神情。果不其然,弹完后,夏洛特表扬了她,伊娃说,“妈妈,其实你是不认可的,是吗?”她说,“各人有个人的弹法。”可她当然不是这么想的,真正的艺术家不会认为艺术是没有标准、各行其是的,所以,在伊娃的邀请之下,她骄傲地坐在钢琴凳上,像等待这一刻已久了似的,教师般、演员般,演绎起来,道出了她自己的真实意见: 她一点也不认同伊娃的演奏,因为在她心中,肖邦是个英雄,是个骄傲的人,他的音乐听起来不该像是个“多愁善感的老女人”,正是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伊娃。坐在夏洛特身边的钢琴凳上,伊娃沉着头,闭上眼睛,脸上显出痛苦到无力承受时的隐忍。 夏洛特跟伊娃示范正确的弹法,“肖邦不应该迷人,他听上去应该有点可怕,像错了一样”,顺势,她手指底下击出了浑然不似流淌的、而像是在人的神经之上来回错综着的琴声,那孤闭的痛苦的琴声,“肖邦是痛苦的,而不是妄想”,琴声左右,“这里会有一些稍微的解脱,但不过一会又回到痛苦之中”,那危险的、少年气的琴声从她手指下传出,真如一个少年英雄到来,眉目间阴郁吓人,音乐控制了整个房室。一曲弹完,她告诉伊娃,“这是我四十年来的心得。”伊娃像是被全盘击毁了,她做出的,是一个淡淡的还击,淡,但是恶毒: “妈妈,我小时候很崇拜你,后来我厌倦了你和你的音乐,现在我又开始崇拜你了,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 伊娃其实很明白,她会用怎样的语句,使自己那脆弱的母亲痛不欲生。 效果应验,是在妈妈背人的时刻。之前她当然又去报复女儿了,她在女儿强行要她留在亡儿的婴儿房里对自己倾述后,找到了女婿,跟她说伊娃简直疯了,让女婿注意伊娃;又在女婿告诉她伊娃其实并不爱他之后跑去找伊娃,向她强调,“维克多是个好人”,让伊娃不要欺负他。现在,她到自己的房间里,她确也是这样说的,“维克多真好,伊娃那个爱哭的小家伙真幸运,我羡慕他们”,随后她躺在床上,喋喋不休,说着她要给这对夫妻俩买个车——或干脆留给他们她现在的奔驰车的计划,对着摆在床头的老情人照片说着他给她留下来的遗产,那五百万元,示威般地对他说她会拿这笔钱在欧洲生活得很好,“你是走了,你从来不在意钱,却把全部烦恼留给了你的夏洛特”,简直是在哀怨地撒娇,接着她又翻书,念出声,“她的贞洁像红花凋落”,然后冷硬地嘲讽,“哈!真是傻瓜,亏他还为我自杀过。”之后她熄灯睡觉,时钟的秒针喀嚓、喀嚓,黑暗中一只手抚上了她自己,让我怀疑是伊娃站在她的床边——可那是她自己的手!随后她抱着自己的头咆哮起来,尖叫出声。 睡不着觉的夏洛特走到楼下,遇见喝酒的女儿,她对伊娃撒了谎,她对她说,她是做了噩梦,梦了什么忘了,可这哪里是噩梦呢?这是现实,百分之百的现实。 随后,女儿控诉起了自己的妈妈: 她从小那么爱她,她的妈妈出去巡演前她总祈祷发生点什么事让妈妈留下来,可每次都不成,当她妈妈笑容洋溢地抱完自己、头也不回地走了之后,她总抱住自己的身体蜷缩在儿童房里,浑身冰冷,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掉;她端详着镜子,不满意自己的身体,觉得自己是太丑了,妈妈才不爱她;妈妈不在家时,她总得陪着爸爸,他们一起念她那文采飞扬的信,向他们记述着她跟情人怎样快乐,她不得不安慰他“她确实是爱你的”,像两个白痴一样坚信妈妈和妻子无比爱他们;他们坐在一块吃饭,没精打采,沉默寡言,她不敢打扰爸爸,只好让爸爸回到他自己的房间里;她不在的日子里,他如何跟老朋友约见、下棋;她妈妈好不容易回家,得知消息时她就激动地发了烧,但她很怕,因为妈妈不喜欢病人,她见到妈妈时显得郁郁寡欢,妈妈还问她,“你见到我是不是不高兴”;妈妈一旦在家也总是关着门练琴,不容许任何人打扰她,而伊娃一直在门外等着,等到弹琴间隙,她给妈妈送咖啡,走进来,妈妈像刚从幸福世界里归来,松了口气,瘫在沙发上看报纸,注意到坐在钢琴旁一副邀宠状的女儿,不耐烦地“亲爱的伊娃,天气那么好,你干嘛不出去玩玩呢”,把她赶到一边……“你最可怕的是每当你愤怒时你都会微笑,你恨爸爸时会喊他‘亲爱的’,恨我时,却会喊我‘亲爱的伊娃’!” “伊娃,你夸张了,”夏洛特替自己辩解,“我是为了你们才放弃工作留在家的。”这时她那骄傲优美的轮廓也完全垮了,显出了老年带给这张脸的塌陷松弛,她满脸是泪,流进那些松软馅饼上的微小细纹一样的皱纹沟壑里;而且她已无法坚持坐在她上方,而是坐在她的沙发底下。女儿依旧无情地揭露:她放弃钢琴,才不是为了家庭,而是因为她背疼,音乐界早就嫌弃她了。母亲被完全击垮。女儿又接着说,当她留在家,那个夏天对她是怎样的折磨;母亲惊愕地说,“你不说那是你最快乐的一个假期吗?”女儿却直指,“不!那时我才十四岁,无力保护自己,我无法逃过你,你把你压抑的能量全都倾泻在我身上,我没法跟你说,你掌管着家里的全部语言,没有一个细节能逃过你的爱的能量,你改造我的发型、衣着、站姿!”……她怒吼着,语调如咆哮的河不停加速不停加强,突然像完全冷静下来一样,变得沉静了: “直到十八岁那年。”母亲说,“你遇到那个男人。” 她接着说道,“你逼我去打胎。” 这时,维克多刚好走到门后,他像个幽灵一样,听到这句话,停下来,身躯在黑暗里隐没了。作为丈夫,一个一直求爱的人,此刻才闻知妻子过去的恋爱真相,也许他早就知道,这是怎样的痛楚啊……但她们没意识到他的存在,依然在说: 原来,确实,夏洛特从未强迫过伊娃,但伊娃为了讨好夏洛特,还能做别的什么事呢?而若是夏洛特不插手,伊娃以为,他们自己能解决。而直到现在,夏洛特都在说着,“那个男人我一看就知道,完全是个白痴。” 所以直至现在,伊娃仍不幸福地过着,她和维克多,据他所说,在她怀孕时,她终于开心了起来,她不再那么敬业了,变得慵懒、松弛,直到孩子去世,幸福中断了,可他仍能发现妻子并不是真的忧郁,她的自我像是被打开了,她总是沉溺于想象。 那么,海莲娜呢?——她从一岁起就得了病,得知后夏洛特就想把她送走。后来,他们聚在一个小岛上,夏洛特的情人,那个大提琴家莱昂纳多也在那,他喜欢上了还是个孩子的海莲娜,伊娃描述道,“那几天他变得更有力而温柔,像被放大了,他喝醉了演奏巴赫,完全不对,可比任何时候都更美”。海莲娜也很爱他,她看上去很甜美,就像从来没有得过病。夏洛特意识到这点,她呆了三天就走了,留给莱昂纳多一句话,“你应该呆在这,海莲娜会因为你在而快乐的”,然后莱昂纳多就不安了起来,如芒刺在背,着急忙慌地给她打去了电话,两人谈了几个小时,最后莱昂纳多决定离开,告诉海莲娜,他还会回来看她的。 莱昂纳多离开之后,海莲娜的病前所未有地加重,连夜病发。 母亲被女儿说的这一切击倒了,她没法自我辩护,只是对伊娃解释: “我从小没有被父母接触过的记忆,爱抚、惩罚,都没有。我回忆母亲的脸能想起她的黑皮肤,她的高鼻梁,她的大眼睛,但却无法回忆起她的面容,只是一堆碎片,我不能将碎片拼凑在一块……你们任何人的脸,回忆起来,我谁也不能,你爸爸总说,‘认知真实就是一种天赋’……我心里的自己从未出生,我的肌肤身体却一年一年地老去,衰老给我留下的只是经验和记忆,我从不知道什么是爱,你可以教我,伊娃,我从不想当你的母亲,我只想被你照顾。” 伊娃坐在沙发上,光斜照着,现在她留着泪,湛蓝的眼睛和逆光中油脂般的脸,显得却像枝蜡烛,像个女英雄: “可我不能,我是个孩子。” 她审判起了自己的母亲,这是她期待已久的时刻: “你总对生命打折扣,你觉得你有特权,可你不是,你跟任何人一样有罪。你太有能量,你简直疯狂,为了防止你伤害别人,人们应该把你关起来!” ——这大概是全片直到现在,女儿说过的,最有力的话语。听到这话,母亲就如陷进了睡梦前的尖叫,痛不欲生。 再之后,海莲娜出现了,其实之前她就在哭,她们听见了她,却无暇管她。海莲娜很痛苦,从床上翻了下来,挣扎着,爬到了客厅。当时,夏洛特正在向伊娃求助,“教教我,帮助我,抱抱我,至少碰碰我”,而伊娃满怀仇恨,不发一声—— 海莲娜却来了,她匍匐在地上,对妈妈竭力喊道,“妈妈——来——这儿——啊!——” 画面一黑。 下一幕,我们看到的,就是夏洛特在火车上,对面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她的话快要睡着的老经纪人,“我小小地受了一个惊,都是因为海莲娜,这个病孩子,她怎么不死呢?我是个慷慨的音乐家,乐评都那么说的,他们谈论我弹奏的舒曼……” 伊娃那边呢?阴雨连绵,她在雨里的坟墓旁走着,“维克多留在家里,照顾海莲娜,我出来散步,我仍然能感觉到他就在我身边,他往我的脸上吹气,海莲娜没多久了,生活就是地狱,我害怕自杀,我不敢死……” 而在车厢里,夏洛特跟老经纪人坐在同一边,他安抚式地,将自己的手搭在她手上,但她很快就将自己的手移开了,她眼望窗外,“又快到黄昏了,那边家家灯火,我看到这一幕总觉得很惆怅,我想回家,可真回家了,我又发觉我想要别的东西……” 尾声是,伊娃给夏洛特写信,为她的一切行为道歉,开头,仍然是恶毒的,“我意识到我总在需要,从未对你付出过感情”;结尾却很真挚,“回来吧,妈妈,我会补偿。”她将信交给丈夫,冷冷地说“你要看就看吧”,然后就走了。丈夫阅读着信,想象着夏洛特读信时感动垂泪的容颜。

下篇地址: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526137/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八):“你喜欢我吗?”“你是我妈。”

这几天又重新看了一遍《秋日奏鸣曲》。其中有几处台词印象深刻。

夏洛特问伊娃:“你喜欢我吗?”

伊娃答:“你是我妈。”

面对应当回答喜欢与否的一般疑问句,伊娃抛出了一个令人禁不住继续追问的回答。“你是我妈。”

你是我妈,我是你女儿,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喜欢”这个动词得以概括的。“母亲与女儿,真糟糕的组合,其中夹杂了情感、混乱与毁灭。以关爱之名,什么都做得出来。”

夏洛特是成功的,从来不缺巡演的offer,身边也不缺甘愿为她献身的爱慕者。她是优雅的,不管是简单干练的裤装还是烈焰红色的长裙都能凸显她的魅力。她是坚强的,相伴十几年的伴侣的去世似乎也并未将她打倒。

这样的夏洛特在小伊娃心中的形象有种悖论的奇异色彩——明明是个几乎“不在场”的角色,但却存在感十足。

影片中,夏洛特在偌大的琴房中弹琴,而伊娃则在关闭的大门之外默默等待琴声的停止。琴声停止,说明小伊娃终于可以让得闲的母亲看看自己。她欣喜又吃力地推开琴房的大门,将茶点放在母亲休憩的桌上后,却以跪坐的方式坐在了离母亲两米开外的地面上。看上去就像小宠物一般的小伊娃令人心疼,而另一边的夏洛特却只盯着手上的报纸,让小伊娃出去了。

这一段,是稍醉的成年伊娃与母亲夜谈时插入的回忆。这个时候的伊娃借酒精的催化,向母亲说出了埋在自己心中许久的想法。伊娃是爱夏洛特的,而夏洛特也自称爱伊娃,但或许夏洛特不懂怎么爱自己的女儿,又或许她对事业的爱远远超出她对家庭的爱。

夏洛特在家庭中几乎是个不在场的角色,但她那成功、优雅、坚强的形象却成为了伊娃的憧憬。这样美好的形象成为憧憬是自然而然,但这种愿景对于小伊娃而言却成为了一种折磨。夏洛特时而不经意地批评或调侃小伊娃的衣着举止,令伊娃愈加觉得与母亲间距离的加大。这导致的结果也十分明了,伊娃陷入自我怀疑,对于“我”究竟为何物越来越看不清。对于伊娃而言,这可谓是混乱,甚至是毁灭。

单从小伊娃百般努力达到母亲的要求这一点来看,这似乎极为正常。子女会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而父母也会根据子女的表现给出反馈。但在影片,我们几乎看不到夏洛特的任何积极意义上的回应。夏洛特在不知觉中不断地向伊娃提出要求,伊娃也不断地努力达到,但却少了夏洛特对此给予肯定的回应。本应当是一个环形结构的关系,顿时失去了另一个半圆。在这种情况下,得不到肯定亦得不到否定的伊娃只能陷入混乱,既不知道自己应当是什么样,逐渐地也看不清自己原本的样子了。

这里或许还是需要引弗洛伊德关于原生家庭的理论,伊娃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使得她一直得不到母亲的回应,这种情况下的伊娃在自我之中迷失了。这种迷失在成年伊娃的身上仍然能够寻到痕迹——影片开头,伊娃写信邀请刚刚失去伴侣的母亲来家里小住,明明已经写了两本书(似乎也已出版),对于短短一封信却如此信心不足。除此之外,不想在母亲面前弹琴也是一样的心理,弹琴时因为太小心翼翼而紧绷的侧脸也实在令人揪心。看着母亲游刃有余诠释乐曲时,伊娃眼神中的情感也与这对母女关系一般复杂,其中有爱又有恨,这种奇异的杂糅之物在那一刻早已通过伊娃的眼睛传达给了观众。

我不得不承认,这里所写下的文字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对伊娃的同情和理解。这篇“影评”也绝对算不上所谓“客观”。(或许客观影评本来就不存在?)可能因为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尚未扮演过“母亲”这一角色,在观影过程中,很容易便自动带入到女儿伊娃身上。而影片周全的细节处理也极易让人在其中看到自己的镜像。

我心疼伊娃。正如影片开头伊娃丈夫念的那一段文字一般,伊娃也意识到自己无法审视自己、无法认清自己,这一点使得伊娃认为自己缺乏爱人的能力。与此同时,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丈夫一直在以实际行动肯定地告诉她,她是被毫无保留地爱着的,虽然丈夫从未将这句话说出口。

虽然之前已经说过,但写到这里我还是不得不重申一遍,这是一篇任性的“影评”。而且对于极少写影评的我而言,这次较为正式写影评的经历第一次让我明白写影评原来是一件如此“断章取义”的工作。在写影评之前,你知道自己有话要说。但写着写着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切割了一部完整的片子。在写夏洛特与伊娃的关系时,我察觉到我忽视了海莲娜,也忽视了夏洛特对伊娃的感受,而一股脑地将伊娃看作为一个“受害者”的形象,还不管不顾地自我代入。呀嘞呀嘞,真是不负责任的评论。但我仍然选择暂且把想说的说完。而这对母女组合之中暗藏的其他意味,也值得日后再慢慢品味。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九):探讨爱的能力

1.两个女主的对手戏,比演技;

2.三个男性扁平角色、抽象化、莱昂代表艺术

3.三个女人都没长大,伊娃没有爱的能力:死去的儿子与有病的妹妹,因为一直受到伤害,所以没能力,在父爱襁褓下对抗母亲伤害;夏洛特:不愿意,不懂如何去爱(爱得过强)

4.斯特林堡对伯格曼有巨大影响

5. 那双手:是海林娜的

个人看法:童年所受到的爱对成年后对爱的态度有很大影响,但又取决于如何去理解爱:母亲夏洛特将得不到的爱转向音乐与事业,没有对孩子的爱/或是爱的方法不对;女儿则是希望在自己后代得到爱!

闪回:回溯一瞬间(短暂)的镜头,表现人物那一刻的心理

电影是综合的艺术,把声音、语言、表演等综合起来!!伯格曼只有一个,这种室内戏只有伯格曼一个人拍得出!

爱需要表达,需要流动(有回应!!),需要包容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十):我们从未长大

高中时 找来伯格曼的《第七封印》看 因为当时年纪尚小 感觉很吃力 就没再感触碰他的片子了

一隔数年 今天终于又再度鼓起勇气 想要正面这个电影史上怎么都绕不过去的人

找来《秋日奏鸣曲》看 结果资源不好 画质虽高清 但音画不对位 懒得折腾 就这么看了 刚开始还有些躁 嗑着瓜子 但看着看着就被吸进去了 后来把瓜子扔到一边 不知不觉 竟泪流满面

故事很简单 母亲夏洛特的第二任丈夫去世了 女儿伊娃叫母亲过来家里一起住两天 全片几乎都是在伊娃的房间里进行 主要内容就是母女两的对话 但时空却在过去与现在之间不停地切换 在这样的慢慢叙述中一层一层挖到了人的灵魂深处

影片一开始 伊娃的丈夫对着画面主观叙述 这样的形式在电影中很少见 立刻想到了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原来灵感在这里 伯格曼老爷子够先锋 男主人公对着镜头絮絮叨叨说了一大段话 如果没有对故事有充分的理解 很容易忽视这段话的深意

他说在他一开始求婚时伊娃并没有答应他 但当进入他的家后 伊娃说真像是“家”的样子 就答应嫁给他了 其实 也许伊娃并不是有多爱这个男人 因为她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她只是需要一个“家”而已

在叙述中还可以得知 伊娃已经离过一次婚了 想伊娃这样在爱上有”缺陷“的人 注定会在爱上受尽坎坷 漂泊流浪其中 他还提到伊娃自己书里的几句话 很有意思 伊娃在自己的书里写道 自己一直不知道到底该如何生活 因为自己一直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也觉得世上应该不会有人真的会爱她

他的丈夫在念完这段话后说 他一直想要告诉她 其实有人在全心全意爱着她 只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她 用怎样的表达来让她相信 所以 其实不是世上没有人爱你 而是你自己不相信有人会爱你而已

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夏洛特与女儿伊娃之间的纠葛 母亲夏洛特一出场便可以看出来很强势 很久没有见到自己女儿了 但她并没有首先问女儿过的怎么样 而是直接拉着女儿絮絮叨叨开始陈述自己老公去世这段日子自己的悲惨 从这时就已经可以看出 这个母亲的眼里没有别人 她只关心自己

当她得知另一个女儿海琳娜也在这里的时候表现的很惊讶 压抑着不悦 她不想面对这个瘫痪在床的女儿 经过伊娃的劝说 她决定去看女儿 但从她见到海琳娜的那一刻 虽然显得很热情 但可以看出来那是在表演 在外人看来她是一个感情充沛很爱女儿的人 但只有女儿自己知道她的母亲是一个看似火热 实则冰冷的人 她不懂得爱任何人

谈钢琴的一段很精彩伊娃虽然已经是一个标准的成年人了 但要在母亲面前演奏还是紧张的像个小孩子 她演奏的肖邦很悲伤 母亲在背后看着她 眼神从刚毅慢慢变得温柔 但也只是一瞬 她只会在女儿的背后有这么短短一瞬的恻隐 一面对女儿她就又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了

女儿需要她的肯定 她又开始高高在上的教导女儿什么才是正统的肖邦奏鸣曲 她弹的肖邦 理性精准 拒人于千里之外 女儿坐在她的旁边 仿佛却离她很远 直勾勾的看着她眼神复杂

影片的高潮是母女两人的深度对话

伊娃喝了点酒 讲起了自己的过去 她的童年是在孤独与痛苦中度过的 在那个最需要爱的年纪 母亲却一次一次将她推开 小伊娃无数次照着镜子 流着眼泪 否定自己 她恨自己的长相 觉得这是母亲不爱她的原因之一 母亲总是离开家很久出去演出 她就孤独的与爸爸在家生活 母亲回来后 她怕自己表现的不好 母亲生气 紧张的说不出话 母亲在浮夸的表达完自己的爱女心切之后 看到女儿这么紧张 便说女儿不高兴自己回来然后就转身去做自己的事了 留下独自痛苦的小女儿

伊娃的一生都活在自卑以及渴望被爱的痛苦中 她越说越激动 虽然已经是一个胜过孩子结过两次婚的成年女人了 但这一刻 依旧无助的像当初那个孤独的小女孩 母亲看着女儿的痛苦 知道自己一直以来逃避的 终于还到面对的一刻了 但她已经病入膏肓 在这样无助的女儿面前 她没有去安慰和爱抚 反而显得比女儿更无助

聊了一夜的早晨 母亲才开始说自己的心里话 她说她不记得自己的父母与自己有任何肢体的接触 不论是殴打或爱抚 都没有 她感受不到自己的父母 觉得他们离自己很远 所以她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女儿 唯一记得是生女儿时的疼痛 后来 甚至连生产的疼痛都记不起了 她也想爱女儿 但她根本不会爱

一直都觉得 童年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那个时期如果留下伤痕 可能就是一生的伤疤 永远缠绕着自己

曾经在爱里痛彻心扉 爱到失去理智和自己 爱到已经不认识自己 一度很疑惑 自己怎么会这么没出息 很多年后 才明白 其实那更多的是怕 是极度的需要被人爱 遇到了这样的感觉便舍不得放手 怕失去

母亲从小的打骂与一直的否定 导致了我刻在骨子里的自卑与缺爱 它像一块伤疤 藏在血脉里 平时不显现 再度遇到相同的情景时 便会猛烈的爆发

今天看关于校园欺凌的文章 北京教育科学院研究员耿申说 在学术界 欺凌有“自陈欺凌”这样一个概念 指孩子本身认定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受到伤害即可认定为欺凌 200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进行了概念修订 核心是将欺凌的认定修订为学生自称 即如果孩子自己认定被欺凌 就将他划定在欺凌范围内 耿申很赞成这样的认定 他说欺凌会在心理和人格上烙下某种伤痕 甚至永久伤害 而永久伤害很难得到恢复

很多成年人粗暴的觉得小孩子的情绪无足轻重 都是小打小闹 时间长久忘了 但因为校园欺凌 自杀的孩子已经有很多 那些活下来的 也许一生都活在阴影中

父母对孩子造成的心灵伤害与校园欺凌不分伯仲 甚至更严重 毕竟 幼年时 相处时间最多 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就是父母

看过两部电影 印象很深 《深海》《我想和你好好的》 片中的女主角都极度的缺乏安全感 导致自己的男朋友被逼的窒息 爱情也必然毁灭 和多人可能会说她们就是作 年幼时我也那么想过 后来 却越来越同情她们 她们不是作 她们是太缺爱了 太怕失去爱了 一定与她们的童年有关

影片的最后 母女并没有达成和解 母亲再一次逃走了 在离去的火车上 母亲依然貌似深情的对友人表演着爱意 但却也不得不面对镜子中最真实的自己

女儿依旧悲伤的活在风景如画的乡下小屋 她又给母亲写了一封信 表示自己已经不恨母亲了 不想再失去母亲 这次一定要牢牢抓住母亲的爱

只是不知道 这份和解信到底是因为真的原谅了放下了 还是因为那永无止境的匮乏与需要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cjf/71476.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