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经济文库 > 经济著作 > 【人生的智慧哪个译本好】人生的智慧读后感精选10篇

【人生的智慧哪个译本好】人生的智慧读后感精选10篇

来源:经济著作 时间:2017-11-02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经济著作】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精选10篇

  《人生的智慧》是一本由[德] 叔本华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0.00,页数:2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一):幸福源自自身

  我大概是上个月初萌生了阅读叔本华的想法,在最近一个阶段的阅读过程中,我的视野中反复出现叔本华、萨特这些名字,但却对他们的著作和思想不甚了解。这让我产生了种莫名的紧张情绪,同时也很庆幸,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不断拓宽自己认知天花板的过程。这至少说明我的认知还没有停滞在一个横向水平面上,而是在纵向上不断提升的。

  我选取的这本《人生的智慧》据说是叔本华所有著作中最通俗易懂的一本,因为这书本来就是他晚年从自己的《补遗与附录》中选取要点,写给普罗大众读的,今天看来倒是有几分“科普”的意味。可与我以往阅读过的书籍相比,这本书的语言还是相对晦涩,需要你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去领会他想阐述的道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确收获颇丰,也第一次有了系统阅读哲学的打算。

  叔本华在这本书中以“幸福论”为核心,深刻论述了人生诸多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其中理论性的东西,我不可能三言两语讲明白,但对于他重点的思想,我倒是可以简单介绍。叔本华认为,尽管在人的一生中,他的外在不断变化,但人的内在性格却是始终如一的。他认为一个人获得快乐的方式,一开始就由他的内在性格决定。人生的常态是无聊,而所谓快乐的获得,归根结底就是“意欲”的满足,而追逐意欲满足的过程本质上却是痛苦的。由此叔本华说,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做类似钟摆的运动,而意欲的满足只是其中非常短暂的时刻。获得快乐的真谛,就是最大限度的规避痛苦。上述的内容,大致上就是他“幸福论”的核心思想。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叔本华对于“孤独”这个词的阐释。他认为只有孤独的思考才能酝酿出最伟大的思想,那些享受孤独的人往往精神世界十分丰富,所以他在独处的时候,才不会空虚、无聊。而那些乐忠于无聊社交活动、聚会的人,独处时是非常容易空虚的,思想上也很难有深度。这和我自己历来的想法有相契合的地方,同样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因为我自己就是那种享受孤独,深切厌恶无聊社交活动的人,这显然与多数人的偏好不同。我曾一度认为自己对“孤独的享受”是个消极问题,阅读了一些心理学书籍寻求解答,甚至曾陷入到自责之中。但半年多前阅读到一本叫《内向者的优势》的书后,我的想法有了深刻转变,这次读到叔本华著作里的观点,更是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人和人获得快乐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人需要聚会,需要物质和喧嚣获得快乐,而我从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快乐,这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人从来不应该被自己的天性所困扰,而要积极的适应它。

  当然叔本华有一些观点,今天读来也是落后于时代的。就比如他对女性显然有些歧视,这可能和他从小与母亲关系欠佳有关。另外他曾用大篇幅论述决斗对上流社会的危害,这些内容让今人读来可能有一些枯燥。但结合普希金曾因决斗去世,和叔本华字里行间展露出来的严肃态度,足可见沿袭骑士精神的决斗当时对欧洲社会的危害。

  如果要我总结自己2016年读到的最重要的两本书,我想一本是我年初读过的《月亮与六便士》,另一本就是这本《人生的智慧》。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当时读的我热泪盈眶,从根本上坚定了我追求写作道路的决心。而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则给了我看待人生的新角度,并真正引发了我对哲学的兴趣。曾听别人说起,“如果不读读哲学,是无法完全领会文学的。”我想自己在读书上,需要做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二):读过《人生的智慧》

  书名很像一碗鸡汤,如果它是马云巴菲特李嘉诚之流写的话,那就绝对是鸡汤了。叔本华和庄子有些类似的,都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财富,都是对庸俗且无力改变的社会绝望后,发觉还是出世,独善其身才能获得幸福。“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是叔本华哲学的精髓,庸俗的人通过各种低俗的社交,能够把所有人都拉低到同一个档次,所以尽量减少社交。不要追求美好的幻像,因为生活的本质是痛苦的,所以只需要尽量避免痛苦事情的发生就行了,只要会发生的不吉之事,就都有可能发生,他居然都有“量子力学”的理念,而且还有经济学上的“二八定律”了。现在网络上的各种鸡汤段子,励志故事成功学,都可以说叔本华早就说过了,比如说大部分人都佩服的马云,他的那些段子了,人生经历,什么某某大学的演讲了,我基本不看,因为他说得再多,都是个商人,巴菲特李嘉诚也一样,庸俗的人自然觉得他们的话都好有道理啊[doge]。哲学家基本都是反宗教的,因为他们不需要各种God 来拯救他们,他们自己已经是自己的God了,知道了生活的本质,尽人事就好了。因为马尔克斯,村上春树看了托马斯曼,然后因为托马斯曼看了叔本华,现在要不要因为叔本华,去看亚里士多德,歌德,贺拉斯,伏尔泰等人呢,没那么多时间啊,还有两本叔本华的书没看呢[允悲][允悲]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三):闲暇是人生的精华

  【之前发过一次,发现被删了,我再试一次,同时再回想一遍】

  连续两周每天下班后坐在书桌上阅读叔本华的这本《人生的智慧》,从第一章开始就再也放不下了,深感相见恨晚和爱不释手。

  叔本华出生于一个富商家族,这样的出身保证了他终生无需落于庸俗的讨生之中,从年轻之际他就开始思考深层次的问题。终生未婚也让他对孤独有了最深切的理解。

  这本书的结构就像他的叙述一样逻辑清晰明了:第一章简要提出了他认为的人生命运三要素:人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以及人向其他人所展示的样子。接下来三章分别论述三要素。第五章和第六章就像是叔本华的安静的告诫一样,告诉读者怎么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才是最幸福的和合适的。

  从这本书中可以简略总结出叔本华认为的人生的智慧是什么:是求诸自身的、通过独处以及有限的与人交往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的过程。思考就是智慧的来源,而独处保证了思考的独立性和免于庸俗,而要独处,一个人就必须拥有闲暇。所以我们应该在闲暇时做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看一个人在闲暇时的作为来判断他的价值。

  他说,一个人接受愉快的能力越弱,那他接受不愉快的能力就越强。

  他说,人的精神思想财富越优越和显著,那么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小,在独处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能返求自身,这个人的自身就会显露无疑。所以人们消磨闲暇的方式就展现了这个人的价值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闲暇就是人生的精华。我们只能从自身寻找从而获得幸福。

  他痛斥打牌,这点和我一样,认为打牌宣告了思想的破产,因为没有思想交换的时候人们才会去打牌。

  对于人所拥有的财富等身外之物,他认为我们应该把财富当做能够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与灾祸的城墙,而不是刻意寻欢作乐的许可证。并且认为相比于出生于富贵家族的人,出身贫寒的人们更容易倾向于奢侈豪华。这一点我也表示大致认同,观察一下发生在我周围的故事,也大致可以总结出来这点。

  他人的看法对我们的幸福本身来说无关紧要,除非这种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产生影响的时候。而隐居的生活之所以对我们很重要,是因为我们不用生活在别人的眼线里。

  虚荣使人健谈,而骄傲使人沉默,这是因为虚荣是尽力使别人相信自己拥有某能力,而骄傲是自己相信自己拥有某能力。我们进一步可以认为民族自豪感是最廉价的自豪感:只有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什么自豪的资本时,他才会对自己出生于某个民族感到自豪。

  叔本华也花了大量篇幅来说明名誉和声望的区别,认为名誉只需要保有就行,而声望需要争取:只要不做坏事,我们就可以保有名誉,而要获得声望,我们必须做出业绩来。

  他也对骑士荣誉展开了相当长的论述,总体上说这是一种易碎的、躁动的荣誉并不取决于自己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别人对他做了什么。叔本华之所以如此详细论述骑士荣誉,应该与当时欧洲盛行的决斗风气有一定的关系,而决斗在他看来就是骑士荣誉的演变。在骑士荣誉中,动物本性即纯力量代替了理性坐在了法官的位置上,它默认为强力就是公理。

  快乐的本质是否定的,而痛苦本质却是肯定的:因为快感的产生都是意欲受到的抑制得到解除,而幸福的生活应该是避免了很多不幸的生活。而事实上大众都是从无痛苦的幸福状态中受到诱惑而去寻找快乐,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无穷无尽的痛苦,孰知无痛苦才是最大的幸福。

  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到最完美的和谐,因此要学会承受孤独,孤独是幸福和安乐的源泉。从此,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价值成反比。不过孤独也有坏的一面:它使我们的情绪变得异常敏感。

  每个人都不可能看到除了自身以外的东西:他只会根据自己的思想智力去理解和明白事物和他人。

  他说,与人交往时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对于对方没有要求,不用依靠他们,并且让他们清楚这一点,所以不可以对朋友过于尊视和顺从,“不尊崇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崇”,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应该趾高气扬,而是说我们不可以依靠别人。

  一个人表现出自己的聪明和思想只能激起人们对他的憎恨和反感,因为这相当于在间接指责别人愚蠢和无能。而保持礼貌就是我们互相订了一条保持沉默的协议:互相忽略和避免责备对方在道德和智力上的缺陷。

  我们应该牢记时间的作用以及事物昙花一现的本质:对于任何正在发生的事情立刻清晰的想到其相反的一面。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四):不了解对方却常苛责对方,忘了“生活,也让别人生活”

  要在人群当中生存,我们就必须容许别人以既定的自身个性存在,不管这种个性是什么。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叔本华

  很多阅读,其实就是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共鸣,毕竟生活圈局限及交到知己的可遇不可求,阅读,无疑是寻找与相似的灵魂的最好最便捷途径。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好参加完大学朋友的婚礼,一个人在异地的酒店里,心想睡前看会书,能更好的睡眠。然后,一晃神就一路看到了天亮了~朋友的人生正展开新的一段,而我的自我修炼之旅也借由这本书,往前更走了一步~

  还记得朋友结婚前,我曾经跟她聊了颇久,聊了很多大学生活时候的各种囧事,虽然毕业这几年,我们也常常联系,但也只有到了一定阶段,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才突然醒觉,曾经因为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别人没按照自己预期的想法来做,就因此抱怨甚至怀疑感情。多年过后,想想因为如此的想法,经历了多少纠结和摩擦,想来也是好笑,颇为感慨时光的流逝,如今我们都各自散落在全国各地,陆续成家立业了。

  这五年,经历职场的各类磨砺,看透人性的各异,慢慢也懂得了带起面具,去迎合各色的荣誉和嘲讽。为了工作,有目的的去观察工作伙伴的脾性,以便更好的合作。慢慢都会在职场这个大熔炉里,去学会不了解对方的时候,先不要去苛责对方,而是尽力观察,量力分工,不带入感情,牢记工作程序和风险,寻求最佳的合作方式。这过程中,最能看透的就是自己,以人为镜,人人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在这种频繁且涉及利益的沟通合作中,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第三部分,我们对他人应采取的态度,无疑是讲得颇为透彻。

  在当我还是职场小菜鸟的时候,很多时候不了解对方却常常苛责对方,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没必要且浪费时间的情绪,甚至是经济上的损失。后面自己慢慢学会调整,学会观察,人性多种多样,尽量去理解和包容,可能我们成不了朋友,但在工作上可以成为好伙伴。

  所以那天参加完婚礼,颇为感慨。一路回到的路上,仿若时间倒转,这是毕业5年后我们宿舍这位好友的第一次见面。多年后的亲切,才真是让人恍然大悟,这些性情各异的小伙伴们,这一路的相伴,给了我多少的包容和鼓励。毕竟,纯粹的感情,我已鲜少遇见。

  人生不长也不短,需要太多的智慧,来认真过好每一个当下。特别幸运,在我20多岁的时候,遇见了这么一本书,让我的个人知识架构又完整了一些。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五):人生的智慧,只在自己本身

  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看了很久,其分析自圆其说、鞭辟入里,而且许多自然并恰到好处的引用、比喻,让我惊叹叔本华博学的同时,也让我对“悲观主义”的标签产生了一定的质疑。个人认为,所谓的“悲观”,其实只是一种分析手法,最终为我们呈现的是“人生幸福课”。

  ★ 人的自身与身外之物 ★

  ——身体与精神活动同样重要,这两者恰恰是决定我们人生质量的关键。

  叔本华在探讨人生之前,先精练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划分的条目,作为决定人的幸福感的三大因素,即:人的自身、身外之物和他人眼中的样子。

  叔本华认为,人的自身对一个人是否幸福起到了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这部分属于人的个性,若具有良好的素质,则是大自然的恩馈,包括高尚的品格、健康的体魄、愉快的性情、持续的兴趣等。

  而我们世俗中衡量人成功的标准,大部分都是财富的积累。叔本华对此也有论述,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的财富盈余,对人的幸福影响不大。人总是会不断提高对财产的满足要求,期待与实际的差距越来越大,也就会越陷入对财富的贪婪中。

  除了财富外,身外之物还包括家人、朋友等等,将自己的生活重心寄托于身外之物,不是长久之计,除了自己的本性,一切都是会变的,最终重心会在身外之物中不停地转换,期间产生的空虚会时不时地侵袭我们的身心。

  无论是追求财富的突然落马,还是一心扑在家人身上、失去自我的疲累与寂寥,都会让我们的生活遭受不幸。而我们自身的个性却可以陪伴我们一生,健康的身体为我们打好基础,对精神领域的探求为我们充实生活,面对生活的本质,勇气为我们破除不必要的担忧和屏障。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做不到全身心地投入到精神领域的探索中,其他一切都是多余的状态。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将生活的重心部分放在自身,部分放在身外,尽可能充分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符合这个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培养成业余爱好,持久地幸福下去。

  我们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就是什么样的。这句颇为形而上的唯心主义,却透彻地点出了我们人生的“命运”,追求什么,什么就会决定你的生活,也奠定了你生活的质量。

  ★ 以他人为镜,为自己而活 ★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他人的态度中生活,只要客观、适度看待就好。

  当有人因为别人的态度、语言等生气、伤心,我们总会安慰别人,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恰恰相反的是,我们会过多在意别人,以至于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关键。

  叔本华并不偏激地认为完全不要在意别人,而是正确、客观地看待,就能很好的生活。是否要去在意别人的看法的标准是,当他人的作为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时,你需要做出应对。

  不要过多展示自己的优势,这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嫉妒是最难消除的仇恨,我们不仅要避免心中怀有嫉妒,也要尽量避免引起他人嫉妒;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厌恶,对他人结下怨恨,愤懑不满,要知道人的本性如此,通过对方来反思自己即可。

  他人眼中我们的样子,具体的反映可以分为三类:地位、名誉和名声。叔本华曾以“汇票”来比喻地位,它的价值取决于颁发者和为其背书的那方,是一种虚假的感觉。名誉又根据其时代特征,分为公民荣誉、骑士荣誉、性别荣誉、公职荣誉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名声只是极少人才能拥有的,通常需要与众不同的资本来支撑。到了老年,做出成就之后,收获名声,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叔本华用“冬梨”来比喻它的好处。但不是所有有非凡成就的人都能收获名声,经典与畅销永远在大众面前竞争,有的不朽之作恰恰在出版后很长时间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博得身后名。

  不过,拥有名声自然是件好事,但我们不要把期待寄托于此。叔本华在读大学时,曾去旁听了当时一位著名哲学家的课程,但却失望而归。他认为,有的人以知识为手段,不是以知识为目的,只有当你以知识为目的时,才能真正专注地投入其中,获得真实的价值。

  只要记得,你为自己而活。

  ★ 童年的快乐与老年的安宁 ★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其神韵,都是我们珍贵的生命体验,没有好坏之分。

  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童年,当我们想到老年时,心里会引起一种悲凉。上学时曾有同学说过,自己活到40岁就不活了,不想去面对年老的自己,生命没有什么意义。而我们的人生真的如此吗?

  叔本华不否认童年的快乐,认知的新奇让世界的一切都显得美好。但更加肯定了老年的意义。当我们失去一种快乐,不会觉得痛苦,快乐仅仅是否定性的,年轻时的欲望也随着年老的身体消褪。

  青年时,我们以为幸福就在彼岸,只要我们找对路径就可以获得。而到了老年才知道,痛苦和虚无是生活的本质,我们的幸福仅是尽可能的免去痛苦和不幸。青年时,我们的认知零碎,冲动好胜;老年时,我们收获内心的安宁,认知也全面而深刻。

  如果无疾而终、寿终正寝,则是最后的福气;我们要尽可能的从青年时注意身体的保健,在老年保持健康的身体。青年时消耗身体,之后能迅速恢复还能盈余利息;而过了青年时期,消耗身体就成了高利贷,透支的时间,早晚会以高昂、无法承受的代价从我们身上讨回。无论是过度消耗体力还是脑力,都会不可逆地损害自身。

  但衰老最终会向我们走来,无需恐惧和担忧,衰老的过程让我们为死亡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果我们一直拥有专注投入的精神活动,在老年也能持续探索、研究、自得其乐,那将是最为幸福的日子。

  ★ 现时此刻,你在干什么 ★

  ——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在未来,活在当下才最真实。

  每个人的人生组合因素都是固定的,无论你处于什么时期,你都活在当下。

  我们常常会缅怀过去,到达曾经到过的地方,记忆也追随过来,穿透了时间;也常常为过去的事情而悔恨,如果可以计划周详,就不会有这样的失误,如果当初我们警觉而了解疾病的特性,亲人也不会过早离开我们……真的没有如果。叔本华将我们的命运比喻成一搜小船,我们努力地朝目标划,但一阵风就可能把我们吹回原点。我们也只能大致把握方向,却无法预知未来的一切。

  我们可以制定目标、规划未来,而计划能否实现还取决于运气。没有人可以计算到万无一失,任何人都会有错误和遗漏,我们轻易地过分自责,只能让我们浪费掉现在的时光,无助于更好的生活。而我们也不能轻易“原谅”自己,要用于承认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成长。

  在现在和未来计划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是智者避免过多忧虑的一种方式。关注现在,不要纠结过去和操劳未来,才能最真实的感觉到我们自身的存在。

  ★ 热闹与孤独,既对立又相融 ★

  ——喧嚣是寂寞的狂欢,独处是专注的盛宴。

  人是群居动物,社交是日常生活的一种必要活动。有的人喜欢在社交聚会的热闹气氛中活跃,善于在人际关系中游走;有的人喜欢离群索居,独自思考,享受安静的气氛。叔本华对于热衷社交的做法一直批评贬低,而更加赞誉享受孤独的人。

  我对叔本华的论点不置可否,外在的热闹和冷寂,往往与内心相悖。社交的弊端是要互相忍让、压抑、讨好对方,以期获得良好的氛围。聚会中,喝酒、喝茶、抽烟、唱歌……都是为了将大家的情绪调成一致。而聚完会后,我们残留的更多是空虚和无聊。独处的好处是人终归跟自己才能保持完全一致和和谐,挖掘内心的感受,独自深入思考,在专注中收获的何尝不是热闹欢乐的景象。

  在社交中,我们会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是我们脆弱的自尊心和虚荣、炫耀的排场的基础。一旦我们被表象所吸引,并沉迷于此,无论身处的环境是否热闹,内心都会像空壳般不断寻找寄托。

  热闹与孤独,在对立中相融,在相融中对立。喜欢孤独,就无从谈起忍受;喜欢聚会,也无从谈起失去自我。在各自的个性上发展,也没有错。但若除了感官享乐和社交之外没有了其他的乐趣,那空虚和无聊会缠绕着,紧紧不放。

  很多人都讨厌孤独,其实是讨厌与自己独处。安静的和自己呆一会儿,与不断从他人那里获得认可要可靠的多。

  ★ 哪怕世界全是痛苦,也有一条路属于幸福 ★

  ——痛苦和虚无是生活的本质,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

  “悲观主义”的名头恐怕就由这句话得来:“生活不是在寻找幸福,而是在避免不幸。生活的本质是痛苦和虚无的。”如果没有仔细看过叔本华著作的人,也会被这句话弄得压抑和感伤。就像叔本华的母亲对叔本华的著作非常不看好,她说:“我是在寻找生活的欢乐的,而你总让我压抑,严肃地谈论生活的痛苦。”

  叔本华直到离开人世也是一个人孤独地走了,终身未婚。然而,这个72岁的严肃老头却有着善良而热情的心。他每天都会到“英国饭店”吃饭,只要有人想与他聊天,他可以天南地北地聊。他乐善好施,身后将遗产捐给了受伤的士兵和家属。

  他生活在极其富有的家庭,并拥有聪慧的头脑,叔本华认为这是上天对他极大的恩赐,让他不用为了生存而奔波。为了对得起这份恩赐,叔本华竭尽所能,避免任何人世间的乐趣,专注地投入到研究之中,为后人带来不朽的名作,影响了大量的文学家。

  而叔本华是幸福的。他一直专注于自身,全身心投入到哲学之中,终身勤勉,临终也毫无痛苦地离世,获得了他认为“最后的运气”。

  生活充满痛苦和无聊,痛苦因为生存奔波而来,无聊则是在安逸的是生活中沉浸在感官乐趣中。我们总在痛苦和无聊中徘徊,似乎没有可以舒服一点的出路。但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一直贯穿着这样一种信念:“持续投入到高级乐趣中,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这种谆谆教诲激发着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目标,不断朝着目标而奋进,为目标奋斗的路不是成功的手段,而是幸福的目的。但结果总会与目标不同,我们或许会超越期待,或许找到了另外的好处,又或者我们抛却了目标的表面现象,收获了教训和营养。

  总之,在别人打发闲暇时光时,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向叔本华致敬。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纳为己用。

  这不是本逻辑性充实的书,大部分思想都没有按照论点、论据、论证这完整的逻辑来讲述,而是一味的陈诉观点,这个让我读起来实在很头疼。而且许多观点并不是客观的,而是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的,以我现在的视角来看,并不见得有多“智慧”。但是有些观点是我非常赞同的。

  这里我根据这本书里面的内容,折合我自己的思想,总结出更适合我,也可能更适合广大并不像叔本华那样拥有高贵的出身的同学。

  人生观: 人生追求论

  ========

  结论: 幸福感不一定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你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可有可无,这个应该由你自己来判断。

  1. 幸福感决定因素: 决定一个人 *一生* 是否幸福快乐的,是他自身的心性,而不是财富、名声与地位。

  2. 所以我们要追求心性,而不是财富、名声与地位吗?

  3. 不是。

  4. 因为人的一生,凭什么要以追求幸福为目标?

  5. 所以人的一生,该以追求什么为目标?

  6. 不以任何事情为目标,或者以什么为目标都行,因为关于人的一生该如何过,根本没有任何正确性可言。就像

  狗的一生,也根本没有正确性而言。因为正确性,全部都是人为加上去的。

  7. 所以,我们可以随便过自己的人生吗?碌碌无为,浑浑噩噩的过一生也可以吗?

  8. 理论上,都可以。无论你是好是坏,是杰出是平庸。

  9. 但是,人是有信仰的。

  10. 比如我的信仰是,我爱死了充满精神独立、拥有开放眼界和拥有“超能力”的人,我愿意用我这一生去成为这类理想的人。而不在乎,我这一生,是否是痛苦的一生。

  11. 所以,我并不把追求幸福感当做人生的追求,也不认为书中的追求幸福感的人生,是一种智慧。

  以下所有观点,都建立在我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上面的。

  ======

  1. 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是一切行为的源动力,适当调节自身的健康状况,多运动。

  2. 对自身的关注要远大于对外物的关注,表现在: (1) 多进行些提升自己的内核,特别是精神能力。(2) 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尝试追寻内心想要的东西,为他人而活的同时,也为自己而活。

  3. 财产是宝藏,拥有合适的财产能让生活过的舒适得多,不是财产带来的社会效应,而是财产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4. 别听叔本华瞎说,享受精神乐趣和享受物质乐趣一样有意思。关键思想在于,对于外在,有时候可以“知足常乐”

  5. 警惕家庭和朋友等周围的人给你注入的价值观。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价值观,譬如: (1) 婚姻观: 最好在30岁之前结婚,否则没人要了,却不知道婚姻更可怕的是后期维护。 (2) 消费观: 赚钱不容易,别乱花钱,却不知道太节省导致人生失去很多可能。

  6. 一切不足以让我死亡的事情,都不值得我太过烦恼。

  7. 人唯一值得恐惧的破产,是精神破产。

  8. 请不要被这句话迷惑: "财富犹如饮水,喝的越多越渴"。你现在的问题很可能是"水不够",而不是"越喝越渴"的问题,请先把你的水储存够你生存。

  9. 谦虚不是美德,但是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很好的挡箭牌。

  10. 请不要拥有民族自豪感、家族自豪感、程序员自豪感这种以群体归属感为来源的自豪感,唯一的自豪感是你对你做出的贡献/成绩的自豪感。

  11. 尊敬对这个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反对影响他人生存和破坏社会的一切行为。反对所有站在道德和哲学的制高点对他人的生活进行品头论足的行为,这是最恶毒的行为之一。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七):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以此为题,不仅因为逼格高,还因为作者对孤独的讨论贯穿了整本书,此书看下来,能100%懂的,我敬他为哲学大师,能掌握其60%要领的,我敬他为老师,反正我看完还是愣头青一个,所以不对此书做出评论,仅摘取文中醍醐灌顶之句以铭记:

  1、关于健康的讨论: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悦的脾性,以及活泼、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这得到自己年龄逐渐变大随之身体机能下降,以至影响精神思考力时,才能深刻领悟,不幸的是我已经察觉到了)

  2、幸福的两大死敌:痛苦和无聊是人类的两大死敌,关于这一点,我可以做一个补充:每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当中或强或弱地摇摆。这是因为痛苦和无聊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关系,一重是外在的,属于客体,一重属于内在的,属于主体。外在的一重对应的是生活的艰辛和匮乏所产生的痛苦,另一重则是因丰裕和安定产生的无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钱和有钱之后仍然痛苦的原因)

  3、关于闲暇和幸福的关系: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只有闲暇使人得以把握、支配自身,而那些自身具备某些价值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对于大多数人,闲暇只会造就一个无用的家伙,无所事事无聊烦闷,他的自身变成了他的包袱。

  4、骄傲和虚荣的差别:前者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突出的价值,后者则是尽力使别人相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价值;(好精辟的剖析)

  5、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条:快乐是否定的,痛苦是肯定的,即快乐是存在于我们生命中某个片刻式的愉悦,而痛苦则是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所以,理性的人追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悲观但好像就是这么回事)

  6、关于快感(快乐的感觉):每种快感的产生都只是一种需求的缓解,这就注定了快感所带来的喜悦都是短暂的。(这就好比食物之于饥饿,饱餐之后的满足感)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八):关于《人生的智慧》这本书给我的感受

  昨晚到今天,《人生的智慧》大体浏览了一遍。这一次有新感悟,而仍欠缺细致翻阅。下次吧!

  叔本华的思想,那“要么庸俗要么孤独”略显自命不凡,而他的确是有这底气的。他终其一生都在探究他的哲学人生,并且发扬光大,影响了后来的许多许多人。后来人或是承前启后或是汲取叔本华的思想进行文艺创作,不在少数。

  人类群星闪耀的一颗,一定有叔本华。

  哲学是爱智慧的,是自由的,是理性的,是不怕被推翻的。它也总在我头脑纷乱之际给予一些清醒反思的帮助。似乎回到了从前对哲学的饶有兴趣中。

  它的包容、百家齐鸣,是吸引我的。我很想看一看,究竟人类的精神有多大不同,每个人又是如何寻找存在的意义。

  哲学不要求读者将作者的思想作生活准则,因为那是作者的思想。作为读者的我,只将它作为了一个切点、窗口,窥见不同时期不同人们的扣问。

  《人生的智慧》最击中我的是它给予“个性”的空间。叔本华认为,人们应该合乎自己的个性去走自己的路,填充自己的人生经验。而不是模仿别人。

  没有觉醒的人,难以走到深远地带。人呐,总有探求内心的欲望,哪怕片刻。有需求就有行动,但行动也可能半途退回。还是需要锻炼定力。

  总有人探讨是做快乐的猪好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好。我既成不了苏格拉底,也成不了猪。但我愿意做那个问问题的人。

  当我看到《人生的智慧》最后部分,这段话是最触我心的,它说:“人生前40年提供了正文,随后30年则提供了注释。生命临近结束的时候,就犹如一场假面舞会结束了,我们都摘下了面具。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看清楚我们在一生中所接触的、与之发生关联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们也就看见了自己是什么人。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九):对真实人生的冷眼洞察

  托尔斯泰对朋友说:“你说过叔本华就某些哲学问题写过一些东西,并且还写得不错。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什么叫写出了一些东西?那可是反映了整整一个世界啊,那种清晰和美感令人难以置信。”

  能让这位大文豪用发现精神新大陆的迷弟口吻赞叹的哲人之书,果然对人生智慧的思考鞭辟入里,丝毫不丢这朴素的书名每一个字该有的分量,处处都是一针见血的洞察。

  毛姆年轻的时候接触到叔本华,进而通过系统阅读哲学、伦理学著作,24岁就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真是叫人羡慕:“ 探寻自身的快乐就是人生的目的,别的目的是不存在的,就算是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也不过是一种想象,觉得如果自己大方一点,就能变得快乐起来。未来充满变数,及时行乐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我肯定是与非仅仅是两个词,人们出于保护自身利益为目的,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就是行为标准。对于自由人来说,当他感觉行为标准对他的影响没什么了不起的时候,才有必要奉行这些标准。” 20几岁就明白了要过怎样的一生,可太酷了。

  我想叔本华这本书对世人的普适意义,也许就在于帮助我们去思考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吧。世界从来就不是公平的,以前不是,将来也不会是,但比起外在的固有差异,叔本华更进一步赤裸裸地表达了每个人内在的差异也决定了所能体会的乐趣和精神境界有所不同,以及在这样的残酷世界里,除了身体健康以外,我们必须遵循自己个性的方向,成为我们自己,才能获得幸福。

  “认识你自己”是个体最重要的思考命题之一,别逃避。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jwk/16054.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