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经济文库 > 经济著作 > [白银时代]《白银时代》读后感精选10篇

[白银时代]《白银时代》读后感精选10篇

来源:经济著作 时间:2018-10-24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经济著作】

《白银时代》读后感精选10篇

  《白银时代》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银时代》读后感(一):《白银时代》读后感

  一、关于故事

  这是一本早就该看的书,结果忘了。

  这两天烦躁,结果倒看完了。

  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说:

  但是我知道:任何阐释都有可能损害一篇神话的涵义,从而将其窒息。对于神话,切切不可轻率。最好让神话存于记忆之中,玩味其每个细节、多加思考,却又保持住对于其形象语言的感悟。我们从一篇神话中领悟的道理在于文学的叙事过程,而不是我们从旁对其添加的因素。

  卡尔维诺在《我们的祖先》中说: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要点之外,我不想再提供其它解释:因为读者必须以自己的意愿去解读这些故事──或许读者也根本不必费力解析故事,只要读了愉快就好──这样的读者反应,就让身为作者的我心满意足了。所以,不论这些故事被当成存在主义还是结构主义的作品,被马克思主义还是新康德主义的读法诠释,或者进入弗罗伊德还是荣格的方法分析,我都开心接受。毕竟,我想欣然指出:据我所知,光凭单单一支钥匙就想打开一切的锁,是不可能的事。

  对于《白银时代》或者说一切小说,我都抱以上的态度。

  我其实真想自己说两句很有意义的话。但有时候发觉你费尽苦心想了一堆好像很牛逼的话,其实有大师或前辈已经说过了。

  二、关于白银

  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

  这就是王小波的迷题。

  希腊神话里说,白银时代的人蒙神的恩宠,终生不会衰老,也不会为生计所困。他们没有痛苦,没有忧虑,相貌和心境都像儿童。死掉这后,他们的幽灵还会在尘世上游荡。

  未来的世界是银子的,在热寂之后,整个宇宙同此凉热,没有差别,沦为一片冷冰冰的、稀薄的银色混沌,这就是白银时代。

  这就是王小波的迷底。

  物理学上或者热力学上可以给个更精准的解释。

  历史学对于希腊神话对时代的定义也可以给个更精准的解释。

  用这么多把钥匙打开所有的锁。

  进入屋子的时候发现你其实本身就在那屋子中。

  看过《1984》的你还会认为那荒诞的一切只发生在未来,只发生在1948年乔治奥威尔的笔下吗?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到底谁控制谁,谁又被谁控制了,呵呵

  三、关于艺术的真谛

  什么是真正地写小说?这是白银时代的我另一个谜题。

  什么是艺术的真谛?这可能是全篇所有故事的另一个谜题。

  以我的文化水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再加上表达出的中心思想。

  就是一篇高分作文。

  艺术的真谛就是中心思想,就是王小波透过一切荒诞最想表达的那么一点东西:

  我知道,“棕色的”要做的事是:真正的写小说。要做这件事,就必须从所谓的生活里逃开。想要真正的写,就必须到生活之外。

  首先,她发现了自己不想死,这就是说,她是活着的。既然她是活着的,她有自己的意愿。既然有自己的意愿,就该知道什么是真正在写小说。但她宁愿做个吃掉大量习题的母蝗虫,也不肯往这个方向上想。我也不愿点破这一点:自己在家里闷头就写,不要告诉任何人。这样就是真正在写小说。

  我认为,艺术的真谛就在于这些话中,当我想表达的更透彻时,看到了以下的文字。

  于是我不说了,我认同Ashcrimson的观点。

  引用豆瓣Ashcrimson的文章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479421/

  白银时代不是一个科幻的时代,那是一个无菌的未来时代,什么都是用银子做的,什么都像盖上了利乐无菌砖一样干净、卫生、符合精神文明建设。所有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小说、戏剧、诗歌、绘画,都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而不需要创造,因为只要你无聊和无奈,会写字,人人都能写出作品来,公司根据无菌消毒的标准,对“我“的作品进行筛选,符合人民的需求,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可是白银时代的生活就是一场狂欢,那么白银时代,就是一个狂欢的年代。   

  ”我“喜欢卡尔维诺、喜欢卡夫卡昆德拉博尔赫斯马尔克斯。”我“知道博尔赫斯评价科塔萨尔,只用了一句”facinante“(迷人的),”我”想,在白银时代之后的白金时代,人们再重新回顾“我”的文字,会不会是“诚实的”呢?   

  艺术的真谛,大概就是真诚吧。

  以上为Ashcrimson的观点。

  我突然觉得卡夫卡的荒诞,卡尔维诺的清逸,米兰昆德拉的反对媚俗是不是都在贯彻艺术的真谛。而王小波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就是继承了他们的衣钵。

  那我曾经看的易中天于丹又算什么呢,呵呵。

  我再引申一下,如果人生就是一种艺术呢?那么人生的真谛呢?

  四、关于烦躁

  莫名奇妙的烦躁了两天,到此可以做个收尾。

  买画具,买相机,买书本来都是让人愉悦的事情。

  我却给他们赋予了太多的涵义和太多的期望。

  当一件东西世俗化了,模式化了的同时,也就脱离了其艺术的本质。

  其实自己在家里闷头玩就好,真的。

  真心谢谢王小波,给你鞠个躬。

  《白银时代》读后感(二):许一个未来,一定不在白银时代

  某天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书摊在搞“论斤”卖,我爱贪这种小便宜,于是淘来淘去,买了这本白银时代。

  听老师说过王小波这个人,大概是说他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作家。我喜欢"争议"这个词,因为这说明既有喜欢他的,也有不喜欢他的,而看两个阵营“掐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以前读过他单独装订的《未来世界》,但没读懂,现在才知道,原来只是《白银时代》的一部分。

  其实白银时代并不比现在好,,反而比现在糟。按作者的原话:“你别无选择,所以只好这样生活了。”而但凡有一点追求的人在白银时代就会被一个所谓的大公司抓进去进行思想改造。为什么?按作者的原话就是犯了错误。最严重的错误莫过于披露现在,影射未来,又或者是披露即将发生的未来,影射现在。我在想,这么有能耐的公司大概也就是社会了。

  在小说中,"我"的舅舅是一个艺术家,他早死了,但活在未来,他这一生大部分很神奇,而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思想教育,可教育到最后发现都是白教育,于是大公司不再教育他。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他不再伟大,与他有关的一切也变得平淡无奇了。

  而小说中的”我”曾一度迷恋舅舅,程度之深甚至达到公司的人误认为“我”就是舅舅而要把我抓起来,但“我”知道,“我”还不够格。所以在小说结尾,“我”依旧在思考艺术的真谛,它到底在哪里?

  而对于我,读完小说后依旧云里雾里,很多地方感觉无中生有,不知所指,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误读,可能我还不够格,所以不配读懂。但小说中的有那么几句话的出现还是稍稍给我指了方向,所以我好歹顺利翻完了页。

  最后一页上有这么句话: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但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高兴。

  我想他应该会高兴,哪怕是在棺材里。因为智慧的道路比以前宽了许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走在这条路上,形成了一种能够感动社会的正能量。他们活跃在各个舞台上,或许有的还在幕后,但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到台前,被人们看到。

  有时候我感觉“智慧”这个词悬得太高,所以我更乐意用“生活”来代替,它看得见,也抓得着,实实的。

  不过生活并非总是向着一个方向的路,有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变了,还是大变特变,而这种变化又不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随时还能变回来,有时候我担心这种变化是向着不好的方向,而且是不可逆的该怎么办,但后来想想,其实是瞎操心,因为这是他们的生活,我管不着。

  但当我想到自己的生活时,我又开始焦虑了,因为我在坚持一条好像并不属于我,但却是我喜欢的路。不巧的是,我不喜欢走回头路,所以只好就这么走下去。不过当我想到作者的那句话:当一切都“开始了”以后,这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可怕的事。所以我又不担心了,也决不会后悔。而且我相信,到了那时,我已经远远地把白银时代甩在后面,迎接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未来。

  《白银时代》读后感(三):未来的世界是银子的!

  希腊神话中,曾把人类的历史按金属的质地进行过划分,曰: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其中的白银时代,据说是“人蒙神的恩宠,终生不会衰老,也不会为生计所困。他们没有痛苦,没有忧虑,相貌和心境都像儿童”的时代。王小波的作品,也托着这些个幌子取了一系列相同的名字。“未来的世界是银子的,在热寂之后,整个宇宙同此凉热,没有差别,沦为一片冷冰冰的、稀薄的银色混沌,这就是白银时代。”王小波说,“金属里,白银的导热性是最好的,因此白银总是同此凉热,没有差别,白银时代在热寂之后。”热寂,物理学上说这是系统的熵最大的时候,也就是系统的混乱度最高的时候。白银的时代,这时代是银子般明晃晃的?还是完全平均毫无生气的热寂时代?

  小说前的短评说《白银时代》是一部反乌托邦的力作。乱猜的我,觉得这部小说也有点现实。

  白银时代里这样写道:

  “在‘棕色的’写作生活中,她在写着一个比《师生恋》更无聊的故事。她和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不会瞎编一些故事来发泄愤怒。因此她就去体验生活,然后被人轮奸了。这说明她很笨,不会生活。既然生活是这样的索然无味,就要有办法把它熬过去。这件事可不那么容易……起码比解习题要难多了。

  “实际上,她去体验生活确实是有收获的。首先,她发现了自己不想死,这就是说,她是活着的。既然她是活着的,就有自己的意愿。既然有自己的意愿,就该知道什么是真正在写小说。但她宁愿做个吃掉大量习题的母蝗虫,也不肯往这个方向上想。我也不愿点破这一点:自己在家里闷头就写,不要告诉任何人。这样就是真正在写小说。我不敢犯错误,而且就是犯了错误,也不会让你知道。”

  读着“棕色的”这个人物,眼前走来荡去的却是王小波的影子。“她要写真正的小说”,下乡去体验生活却被强奸,装傻把四个人指作八个人保全了性命。回了城大病了一场。做数学习题做得发狂。这些不就是王小波年轻时的生活吗?想改造世界的青年,上山下乡去做知青,受尽时代的苦,跟着狂热的偏执敷衍着违心的话,生了病,回到城市,做题考试进大学。看似荒诞的故事却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而那个现实,也许比荒诞的故事更加荒诞不经,而且在荒诞之外,少了故事的轻松,多了现实中信仰丢失年华荒废的沉重。

  老师在热力学课上不停地重复着“未来的世界是银子的”,现实中也有人在向我们描绘初级阶段过去后的宏伟蓝图。

  银子的啊,多么灿烂!

  《白银时代》读后感(四):由yy引出的道理

  这本书篇幅不长,很快看完,但是思维跳度很大,看完之后老实说我有点捉摸不透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已经打算再看多一遍了。现在只是说说自己第一遍的感受。

  一个身高两米多的很会解决数学题物理题之类的问题,却没有自己思维方式的大个子最后来到一家公司担任写作工作,描写师生恋,老师是大二热力学老师,世界是银子的?这句话到底想表达什么?世界是物质的?为什么老师偏偏是热力学的,难道是想说整个世界人们的内心在向物欲膨胀,热寂之后,世界都是银子的,因为银子热导性最强,恰恰是因为金钱的诱惑也很大吧!

  大个子不断yy,最后自己都分不清楚自己写的内容是真的还是假的了,小说可以虚构,那生活呢?自己本来就是生活的作者,如果将小说中的感受带到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其为生活的一部分,再写进小说,这样自然分不清楚了吧!棕色的为了写作而体验生活,但是用力过度,导致对写作只是机械般麻木不仁。生活本身不需要体验,因为不管你愿不愿意,时间的滚轮都会推着你往前走,被动的生活着。但每个人都在生活,而有的人却是体验生活,大概在于他沉醉其中,体会到乐趣了吧!

  《白银时代》读后感(五):我希望未来不是银色的

  世界终将是银色的,所以,世界终将热寂。一语双关,小波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衰。

  白银时代中,保安比停车的人横,劫匪比保安还横。而这劫匪什么人都有,横的,学生,玩的。。。在工作中,什么升高都管,家庭生活,夫妻生活,工作生活。。。还有所谓的两年下一次生活,而这竟可以用及时的生病所逃掉,而去下乡的却遭受了强奸(哪怕强奸是要判死刑的,但还是发生了)。一个卖花的小女孩竟会尾随王二一路,还问他是不是只鸭子,更讽刺的是王二 作为师生恋的作者,写了十一版,到头来却发现都是自己的幻想。他并没有雨老师发生些什么,而书中的老师也都来自于办公室的幻想,而发表,却要让小说时生活的,是需要老师签字的。老师竟然还签了。而十一般后,想想中的寝室变成了电影外景拍摄基地,而老师也再也找不到了。被称为天才,能解任何物理题,却做不出成果,为了生计一而再再而三的换工作。棕色的想写正真多小说却不会,或者说不被允许,最后成了刷题狂魔。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被荒谬化了的世界,但这样的一个世界,我想小波在生活中是经历了的。

  这是一个什么都要求体现生活的年代,这是一个人都知道怎么过的年代,但又不愿意这么过,一个人人都有避之不及的年代。但人们却必须过。这样的生活太无味了,因而每个人都是一头蓬发,每个人都生活在生活的枷锁中。正如书中所说:生活就是你不乐意他发生但却发生了的事。每个人都在眼睁睁呢的看着不乐意的事情在发生着。无奈却无可奈何。

  银色时代,是一个终将归于热寂的时代,是一个悲观的象征。正如文中所说,在剧痛中斯在沙漠里,也比回到白银时代要好的多。

  未来,我希望不是银色的。

  《白银时代》读后感(六):白银时代

  王小波在白银时代的开头写道: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

  他在第二段继续写道:老师说,世界是银子的。然后是一片意味深长的沉默。这句话没头没尾,所以是一个谜。

  在第一节的最后,他写道:我一直在老师的阴影里生活,并且总是要回答那句谜语:世界是银子的。

  看《白银时代》,我隐约觉得这是一个迷。我觉得我应该知道这个答案。

  原来在《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的里写到:在原子核内部,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力:一种是把各个核子约束在一起的表面张力,一种是核内各带电部分间倾向于把原子核分成好几块的斥力。波尔和威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在1939年对不同元素原子核的表面张力和静电斥力的平衡问题进行了精密的计算,他们得出一个极重要的结论:元素周期表中前一半元素(到银为止)是表面张力占优,而重元素则是斥力居上风。因此,所有比银重的元素在原则上都是不稳定的,当受到来自外部的足够强烈的轰击时,就会裂开为两块或多块,并释放出相当多的内部核能。与此相反,当总重量不超过银原子的两个轻原子核相接近时,就有自行发生聚变的希望。……应该记住,银的原子核是既不聚变也不裂变的。

  所以说,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

  这就是谜底。

  但是,还有很多谜不知道,例如,《白银时代》中大量充斥的性符号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白银时代》读后感(七):当他们写作时,到底想写些什么

  《白银时代》里面收录的几篇充满了知识分子的悲哀:写作写的都是自己恶心的东西,自己想写的永远都是不能写的东西。其实,即使是在三十年前,小波不也是一直在坚持自己吗?相对那个时代的高大上作品(例如《平凡的世界》,恩,同样的好作品!),王大大实在是太敢写了,而且也太有趣了!不为社会唱赞歌是他的坚持,而且一直贯彻的挺彻底的,所以现在才会被不计其数的文艺青年追捧吧!《未来世界》里“我的舅舅”也是死后才“火”起来的,小波的书现在也被各种出版社争相出版,仅《黄金时代》就有十几个不同的版本,如果他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那么,当他们写作时,到底想要写些什么呢?王朔也说过,为了进入所谓的知识殿堂,他把自己变成了“太监”。也有一些现在的网络写手抱怨说,不喜欢自己写的东西,不想要迎合读者。可见,即使在小波过世后二十年,限制还是存在的。也许,他们真正想写的就是“别人”不想让他们写的东西,作家都是敏感而叛逆的吧!

  真心希望言论可以更加自由一些,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也许到了那个时候,大家都开始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了!

  《白银时代》读后感(八):一点小想法

  隔段时间读读王小波,总能对生活重新拾起期待,尤其这篇末尾附上了小波和银河老师的书信往来,恋爱甜得不行,那个疯疯癫癫的王二,爱起人来却是如此专注热烈。

  小波的三部曲,黄金写现在,白银写未来,青铜写过去。白银时代又有三篇,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15。白银时代又是用作家写书与现实穿插的结构方法,塑造一个彻底的谜题——世界是银子的,而小波给出了答案,你说的是在热寂之后。希腊神话里说,白银时代的人蒙神的恩宠,终生不会衰老,也不会为生计所困。他们没有痛苦,没有忧虑,一直到死,相貌和心境都像儿童。死掉以后,他们的幽灵还会在尘世上游荡。也正是此篇的题中之意。

  未来世界则带着很重的1984的痕迹,小波在开篇就说了是向奥威尔致敬。但相比1984里的绝望,他嬉笑怒骂地让自己成了一个憋屈的老大哥,接受思想控制,最终彻底丧失了对艺术的渴求,也丧失了爱的能力。

  而2015就更讽刺了,用“数盲症”讽刺当时年代中许多荒谬的现象,赵家人共同层面的集体失语,比如先污染后治理的逻辑,比如享用特权与利益权衡,再比如领导的老婆都是工人们的坎肩。想要往上爬,就必须得数盲症,必须失语,成为尘世上游荡的灵魂。

  可能我自身的逻辑也很跳跃,所以不觉得文中意识流的转换有什么不妥之处。就像小波说的,我讨厌受真实逻辑的控制,正因为我讨厌现实生活中索然无味的一面。

  《白银时代》读后感(九):无法形容的王小波

  读完感觉王小波取书名的功夫可不怎么高。白银时代讲一群写小说的人,未来世界是以自己未来外甥的角度写自己的故事。话说未来世界不是科幻小说的名字吗?这名字起的可真不咋地。

  然而,王小波就是王小波,再烂的名字也没挡住他这文章闪闪发着王二式的光。是的,仿佛就是王二又回来了,不管他披着怎样的外衣,他依然是王二,如此与众不同,如此的无法隐藏。

  王二回到了城市,成了管事的,成了作家,成了电梯里死掉的我舅舅,但他依然在跟这个世界抗争。虽然没能大声呼喊,但他从未妥协过,他的不满与反讽就在这字里行间的戏谑中。

  感谢王小波,记录下这操蛋的生活。

  王小波笔下的人物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如此快意的描写自己n种可能的人生,一定很痛快。这一定也是很多人喜欢写小说的原因。

  是我也不是我,还有,自由。

  《白银时代》读后感(十):没有颜色的时代

  白银时代是一个没有颜色的时代,一个压抑无奈的时代。

  当整个世界与你相悖时,我宁愿痛苦的死在自己的世界,也不愿装作惬意的在这个世界迷茫。在大多数人的思想已经被侵蚀而找不到自我的时候,他们眼里的世界是银子做的,而一个正常人就像是走在一片沙漠中,干涸而绝望。那个白银世界就像是一场梦,一场编织着谎言的梦,里面的人充分的展示着人性的丑陋,嫉妒、猜忌、背叛、鄙视,他们喜欢惬意的看着别人痛苦,甚至鼓掌喝彩;而一旦自己吃到苦头,就会加倍地抱怨别人。

  每个人的言论首先是要符合党性的,这就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枷锁,所有形成文字的东西最后都要回归导向有利的地方,而不管其本质如何,所有的历史都要证明现在的制度、社会发展是比以前好的,若有不符,那段历史便是没有发生过的。如果对方明明知道你的想法但却装作不知道,那么即使你解释无数遍他也会不懂;如果对方不知道你想要做什么但你却认为他理所应当知道而已经做了有些事情,那么对方会更加强调自己是不知道的。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jwk/24586.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