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经济文库 > 经济著作 > 怪诞行为学|《怪诞行为学》读后感10篇

怪诞行为学|《怪诞行为学》读后感10篇

来源:经济著作 时间:2016-01-19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经济著作】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10篇

  《怪诞行为学》是一本由[美]艾瑞里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一):那些非理性告诉我的


        * 关于相对论
        1. 想想《经济学人》的套餐价格,不能不说确实如此,三者当中,其中一个为诱饵A-,那么由于有了比较,不仅显得A比其好,甚至也比本来各有所长的B要好。
        2. 建议一:不要轻易被人当做诱饵,也不轻易拿别人当做诱饵。
        3. 建议二:选择时候想一想,是因为诱饵的关系,还是真的喜欢。
        4. 在附录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可能在异国他乡,与某人相谈甚欢,但回国以后虽也保持友谊,但已无那种热情。
        5. 想一想陪领导出国,由于相处的人少,所以可以跨越级别的界限,但回了国就不要想着还能同在国外一般。
        6. 而如果用这种思维去想,和恋人一起旅游是很好的可以升温的方法。
        * 关于“自我羊群效应”
        1. 首次的选择会对以后的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2. 以至于以后的选择只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一致,而不是真正看是否喜欢。
        3. 从这个角度而言,养成一个习惯其实很简单,跳出一些习惯的窠臼,作出一些有益的改变是需要的。
        4. 建议:在做决定前思考,这是由于自我羊群效应的惯性,还是真的喜欢?进一步思考,这种特定的惯性,此时此刻还有没有积极作用,如果有就坚持,没有也不要因为是自己长时间的习惯而迁就。
        * 关于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
        1. 作者很聪明也很恰当地对规范进行了分类,这里的社会规范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人情世故。
        2. 在市场规范中,给多少钱干多少事,给的钱不够就会磨洋工。所以有时候,与其少给钱,不如不给,纳入到社会规范领域,但是这需要长期的培养。
        3. 作者揭示了一个特点:社会规范如果和市场规范冲突时,社会规范会退出,并且很难重建。所以不要奢望,两者轻易兼得。
        4. 因此,去了解并试着认同一些人情世故,毕竟改变自己的外部行为,要比去改变一个群体的习惯来得容易。
        5.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送礼要比送现金更适当。
        * 关于拖延
        1. 所谓拖沓:为了眼前的满足而放弃长远的目标。
        2. 拖沓既可以是不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也可以是做太多无益的事情。
        3. 可以主动设立分段目标。
        4. 懂得预防性工作的重要,虽然其往往效果在无形。
        5. 关于频频刷微信,相当于去拉老虎机。
        * 关于预期
        1. 很多时候,盲从的人们不是因为体验,而是以为预期对事物作出选择。而且这些预期甚至能对体验产生影响。
        2. 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比如看电影前,先告诉同伴评价很多高,再如即便是一份外卖,有时候摆放到家里的盘子里也会显得更有食欲。
        3. 建议:想一想到底是因为预期、环境、甚至是虚荣,还是真的喜欢?
        4. 有时候一些预期,比如对药物的相信,是支撑取得疗效的积极因素,那么可能不知,是一种智慧。
        * 关于免费
        1. 想想在网上买书,多少次为了凑齐满减的额度,买了其实没那么想看的书,束之高阁。
        2. 建议:断舍离,尤其是对于消耗品,如果买来后有较高可能闲置不用,再便宜也没必要买。即便是投资,比如房子,为了预防风险,也得考虑使用价值,这样在以后价钱不满意时,至少还可以住。
        * 关于激动
        1. 作者用了性兴奋来做社会实验,其实不用性兴奋,一般情绪激动也会影响行为。
        2. 建议:避免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决断;如果必须在那时行为,事先有所保障措施会好一点。
        * 关于对冲的概念
        1. 作者并没有明示使用,但是当其不止一次提到用看电影来冲抵用药的苦痛时,已经暗含此意了。
        2. 人这一辈子很难始终顺风顺水,所以做到居安思危以及不轻易放弃都很重要。况且,这样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心态。
        * 关于边际效用
        1. 作者也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在附录中关于AA制还是轮流买单时候已经透露出这方面的意思了。
        2. 每次AA制,每次都有付出金钱的不快。
        3. 而轮流买单,虽然轮到买单的时候,会有不快,但这种不快的数量随着金钱数量的提高,并不是正比例递加,而是趋向变小。
        4.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同长痛不如短痛,对于不快的事情,一口气做完要好一点。
        5. 这也类似于《怪诞行为学2》中关于适应性的内容。
        * 关于所有权心态或者依恋
        1. 会不愿意失去已经得到的东西或者状态,抑或是在出售的时候估价过高,比如房子,对自己而言,那是曾经的家,附加值很高,而对于买房,那只是一个商品标的,更有可能你所珍视的一些装修设计,在买房看来反倒是累赘,又怎么可能因此付出比毛坯高很多的价格呢。
        2. 建议:人这辈子总有一天要离去的,所以试着去抱一种不拥有的心态,可能会超脱一些,但要谨防由此可能出现的凡事都无所谓。
        * 关于留有余地
        1. 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留有选择的机会或者权利,但是如同破釜沉舟,又比如科比广告中说的“只要心够决”,在看比赛的时候,可以发现,在最后时刻有多种选择的球队,有时会犹豫会畏首畏尾,而倒是在最后时刻只有孤注一掷的球队或者球员,有时能够绝杀成功。
        2. 不把话说死,不把事情办绝,符合中庸的思想,但所谓中庸,或许也适用这一方面,在一些应当决断的场合,不要给自己朝秦暮楚的机会,确定目标,全力以赴,会体会到专注的力量和快乐。
        * 关于安慰疗法、心理作用
        1. 人的认知是很有限的,所以在还不知道心理作用到底几何的时候,不要武断对其说不。
        2. 也因为此,既然实验证明安慰疗法带来的心理作用对身体有益,那为何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以对自己常常进行心理治疗呢。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二):人不是理想的,但是可以预测


人不是理想的,但是可以预测
一直看经济学著作理性人的假设一直不怀疑,人人利己,但是知道这本书,我才发现我只看到一面,虽然非理性的一面我天天接触但是从来没有深度思考过,所以看到才惊奇,不过想想自己不一直是这样的吗
第一章:为什么喜欢攀比
人都是喜欢比较,但是有时候比较的结果是非理性的
应用:商家喜欢在便宜的物品傍边放置一个质量差不多但是价格很贵的商品,这样大家一比较很多人就购买了
但是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因为最贵的就是满足比较的心理(最贵的商品不是商家的诱饵,让人比较的)
本质:人的大脑只能比较相似的物品,差距太大无法比较了(A,B,C三个物品,如果A最好,但是B,C相差不多,但是B比较好,人就容易选择比较好的B,最好的A大多数人无法比较无法选择了)
约会时候找个比自己差一些的人,可以让自己非常吸引人
如何不去比较:知足,接受不完美,知足常乐,追求最好很难的,没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浪费时间(为了几万可以去比较,为了几十块钱比较有什么意义?)
--------------------------------------------------------------------------------
第二章:供求关系的失衡(人文制造稀缺)
人也是动物,买一个物品第一次多少价,以后这个价就是锚定价位了
以后买物品都会参考第一次购买的价格(这个很不合理的很不理性)
人是自我羊群,羊群效率都知道,但是人的习惯就是自我羊群了,第一次买什么,以后还是一直买什么,人的习惯就是自己一个个的羊排队罢了
改变体验的锚效果不一样,如果一件事锚定是快乐每次敢都快乐,反之,每次都不高兴,所以
快乐不快乐是自己主观的判断,但是事实是人第一次干这件事的体验,决定这件事是和快乐还是不快绑定了
应用,要培养什么习惯,改变自己的行为,就是吧正确的行为锚定快乐,不正确的锚定失败不开心.
每一个人的锚定不一样,所以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体验了
--------------------------------------------------------------------------------
第三章免费的代价-人对免费的不理性,付出更多代价
0是有特别的意义,一旦是0完全免费人就不理性了,经常为了免费付出更多的钱也没办法
付款1元购买6元优惠券
免费获取3元优惠券
明显付款的选择更好,但是因为第二个是免费的,所以大家选择2的非常多,但是第二个只有付费就是1分钱,大家的选择也会理性了
免费造成非理性的原因,人类本能害怕损失,免费真正的魅力就是和这种惧怕心里联系一起了,免费没有了损失的风险,不是免费都有风险了,这才是人可疯狂喜欢免费的原因,免费的情绪很难战胜.
--------------------------------------------------------------------------------
第四章社会规范的成本--各种友情,亲情,社会关系不谈论钱,免费干活的不理性
这个也不是不理性,只是社会规范的时候考虑的不是钱,而是各种社会关系了
但是社会关系很难维持,在社会关系大家可以接受金钱的损失,这个不重要,但是一谈到钱,社会关系就没有了
社会规范,市场规范,2中规范组成了我们的生活,
社会规范--友情,亲情,不看钱,互相帮助,大家更有爱,但是只要说到钱,就退出了
市场规范--只看钱,更理性
--------------------------------------------------------------------------------
第五章:兴奋的影响--人在兴奋时候选择都是费理性的
人在不同的情感状态选这不一样的,兴奋,生气选择完全不一样
人的两面性,冷静时候可以理性
兴奋时候更加感性(非理性)
--------------------------------------------------------------------------------
第六章:拖沓恶习,和自我控制的失败
经常因为短期冲动,偏离了长期的目标(为了短期满足,放弃长远目标拖沓.)
对付拖沓,严格的控制,严格的限制自由,人自空很难.
强制,强权对付拖沓最有效
简单的事情不容易拖沓,越是复杂的事情,越容易拖沓
随机奖励更加吸引人
--------------------------------------------------------------------------------
第七章:所有权的个性,我们认为自己的东西就是好的
自己的东西更好,就是二手也比别人好(对自己有特别意义就是好的,但是对别人没有,所以别人感觉就是一个二手没意义)
三大怪癖
1.总是迷恋自己拥有的,估价非常高
2.总数考虑我们失去什么不考虑,交易我们得到了什么
3.总是认为别人和我们看法一样,感觉好的,比人也感觉好
虚拟所有权:广告主要就是让人有虚拟所有权,更想购买,使用一个目的,人用了,就不想交出自己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了,销售目标完成了
解决办法;大部分无解,生活之上不下的,所以看待一个交易,最好保持费拥有心态,不要太在乎了,不然很难明智选择的
--------------------------------------------------------------------------------
第八章:选择困难症
不要浪费时间去保持自己过多的选择
选择太多也是浪费时间
--------------------------------------------------------------------------------
第九章:预期效应,你怎么认为自己的结果真是自己想的
预期对人影响很大,
认为自己数学不好,数学就不好了
考试写性别的时候,女性会认为女性数学不好,最后的数学成绩真的不好了
可口可乐广告好,所以喝的时候感觉很好,但是如果不告知人是可口可乐最后结果,可乐也没那么好喝
--------------------------------------------------------------------------------
第十章:价格的魔力,人买高价的,认为是好东西(安慰剂)
安慰剂的作用:很多药,和手术都没有作用,但是有安稳作用,吃了就让病人感觉好,实际没任何用
1.信念;感觉吃药就会好
2.反射吃药后,人的身体机能反射
人总是认为价格贵的药物,效果更好
安慰剂非常有用,人的非理性,其实还是人的预期,吃了贵的药预期就会好,所以安慰剂的非理性还是很好的,帮助人类更好生活了
--------------------------------------------------------------------------------
第十一章:人的弱点,不诚实
人不诚实,利益最大
防范的办法,引入道德社会规范,让人度誓言一类的还是有用的
--------------------------------------------------------------------------------
第十二章:企业的特权:金钱阻止人犯罪
设计的金钱人就更加证实自己的行为,更加不容易犯罪了
没有钱人更容易说服自己不是犯罪,道德上容易承受
--------------------------------------------------------------------------------
第十三章:什么是行为经济学
免费午餐在理性情况不存在(如果有免费大家都去吃了,马上没有),但是现实是非理性的(各种原因,大家不去,一直存在了)
社会科学很难,因为人会思考
所以行为经济学,人思考不理性怎么办了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三):《怪诞行为学》读书笔记

备注:括号部分为自己的YY
1相对论:人们的感受往往是从与周围人的比较中得来的。(这就是为啥爱攀比的人不幸福)
  详见【比较效应】【诱饵效应】
  应对:缩小比较圈,尽可能从当前的实际体验中感受。
2任意的一致:经历过的一些客观标志冥冥中影响了之后的决策,比如把自己的学号最后两位写成价格的形式,不同的号数竟会影响人们对商品的估价。
  传统经济学说我们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基于偏好或需求,行为经济学认为是基于对过去价格的记忆以及我们想与过去保持一致的愿望。(突然觉得抢占新产品市场是多么重要,至少在短期内可以获得令消费者接受的定价话语权。试想OMG炒酸奶一份10块钱?好像蛮好吃的样子,也并不太了解它之前多少钱,先买来试试看~)
  详见【幼鹅效应】【锚定效应】【自我羊群效应】
  应对:回到出发点,质疑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哈哈)
            尤为关注初次行为。(第一次总是使人印象深刻)
3免费:诱惑力巨大。比如1元钱到5毛钱跟5毛钱到免费,对很多人来说意义非常不一样;“无添加”“零卡路里”总是商家炒作的亮点。
   诱惑巨大的原因:人们总是希望得到而害怕失去,免费表面看起来是只受益而没有损失的。
   危害:没有损失只是表面而已。损失大概是得到了一个不那么需要的商品,却放弃了另一个更为值得和适合的选择。(为获取免费付出的时间成本也是损失之一)
   应对:慎对免费
4社会规范VS市场规范
  社会规范:一套道德情境下的运行机制,通常以非货币回报为激励机制。(礼物、表扬、内心的喜悦)
  市场规范:市场中普遍运行的机制,常处在市场规范下的人自我意识强,对金钱更敏感。
  社会与市场规范碰撞时,社会规范往往会失效。(想想那个故事:一群孩子一直在老人的花园踢球,老人看到后说每次给他们钱邀请他们在那踢,后来老人不给钱了他们也就不去踢球了)
  应对:在市场规范运行时合适地加入社会规范会有良好效果(感觉伊藤超市做得特别好。比如在卖时蔬的地方会贴出一些精致营养的菜品食谱和烹调技巧)
5情绪的力量:冷静与激情
  人们在情绪失控时的行动跟平时在理性环境中大不一样。比如荷尔蒙被撩动的男生对女生有更疯狂的性行为态度。
   应对: 充分了解非理性导致的后果;
             在被恶性非理性占据前先说“不”;(哈哈Ted的奶奶告诉他深夜两点前必须回家)
         
6人人生而有拖延:但借助规划可以有效地控制拖延
  应对:时间约束:给任务分段,设置截止日期;
          金钱约束:设定预算分布
          奖惩分明的个人控制行用卡不失为良策
7所有权依恋:人们习惯于——迷恋拥有的东西、更专注失去、假定别人看到交易的角度与自己一样;(敝帚自珍)
                       个中缘由还包括人们对独特个性的需求,自己花更多功夫完成的东西更珍惜。详见【宜家效应】
应对:用“非拥有心态”看待每一桩交易,把自己和所谓心仪的物品适当拉开距离(跟“断舍离”思想如出一辙)
8多样化选择:人们总是想留后路,保持尽可能多的选择。(多选1让人挣扎,2选1更让人挣扎)
  应对:无论大小抉择,果断舍弃应舍弃的东西(同样《断舍离》,整理房间的时候那些并不太需要的东西就扔了吧,别人的梦想不是你的就别太执着了吧)
9神奇的预期:心想往往会事成;预期形成成见甚至偏见。
  应对:想要事成,那之前先心想(自信的力量不是没有道理的)
          接纳、吸收新事物尽量放下已有认知偏见,有时可以借助第三方来实现。
           重视包装常常为本质增色(把美食装到精致容器里;给照片加滤镜更美哈哈哈)
10安慰剂效应(一些客观上无太大作用的药物常常具有治疗作用)
  原因:信念(人们对某人或某物的信任)条件反射形成了良好预期
应对:褒贬不一,应用有争议。(我个人觉得只要能使事物最终能友好生长,适当给一点安慰剂也无伤大雅吧。)
11诚实:非现金货币更容易促成人作弊且不自知(现代社会人人都是骗子或小偷,程度和方式不一样而已)
    应对:借助道德规范。(签署诚信规范书等形式确实有效)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四):不经意间的非理性

不经意间的非理性
《怪诞行为学》感想
整本书共十三章,可以说每一章都相当的精彩。全书并没有什么大道理,也不讲一些我们所不熟知的西方历史,而是通过做一些生动的实验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全书的文笔诙谐、幽默,读起来非常有趣,让人欲罢不能。
在第一章中,主要阐述了相对论,解释了人们面对一个未知领域时,并不知道一件商品的标价是否值得购买,而当对比出现时,差距就会产生,这时人们就会选择看似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都会掉入商家的陷阱。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说想要摆脱相对论的怪圈,则要学会把自己的圈子划得小一点,不要盲目攀比,知足常乐,因为人的欲望的无穷的,同时在面对三个事物相对比时也要保持理智,因为当三者中出现两个相似的东西时,往往会忘记第三个。同时,从这一个结论中也有可以运用到社交场合中,如果你想要别人注意你,,你则需要带一个比你姿色,谈吐差的人跟着你就行了,经过对比之后,你的优点就会立刻显现出来,别人就会更加注意你。(当然,你带你的同伴去的时候,绝对不能说出是因为这个理由,除非你想要友尽。)
在第二章中,讲了让人们渴望去做一件事情,只需要让做这件事的机会难以获得就行了。举例来说,就好比现在国产手机的抢购模式,并不是因为产能的原因,而是通过这种抢购的营销模式,让人们去渴望拥有这部手机。同时这一章也提到了“羊群效应”。即人们对一件商品的评价并不是商品本身的好坏如何,而在于别人是如何评价这个商品的。就例如最近比较火的三星s6与s6 edge,大多数媒体都说这是一部优秀的旗舰机。由此而产生的羊群效应就是既然媒体都说它好,那它就一定差不到哪去。但是这部手机在我看来就是一部烂机器,外观真的不怎么样吸引人,摄像头也是凸起的,苹果iPhone6的凸起的摄像头被很多人吐槽,三星的s6的凸起摄像头则很奇怪的媒体都没有吐槽。
同时,在这一章当中也讲了“幼鹅效应”与“锚定”的概念,即我们对某件商品的价值的高低,是从第一次看到这个商品时的价值作为参考的。例如我们第一次买可乐的时候是三元钱一瓶,在我们印象当中也就形成了这个锚,如果以后可乐涨价为五块钱我们可能就不会买了。同时,这个锚定也有哲学意义,苏格拉底说,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我们在过去某一时间所做的决定,并且把它建立在我们以后的生活基础上,我们应当想一想,这些决定是否是明智的,或者只是我们一时的冲动。我们做一切事情都应该进行自我训练,质疑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
在第三章当中,主要讲的是免费带来的巨大诱惑,但是这种免费也可能让我们更多的去消费。例如在电脑广场买电脑,商家说买电脑免费送电脑包、送鼠标、送贴膜。这样我们在买电脑的时候可能并不会在意电脑如何了,而是会更加在意免费送的东西。但只要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些免费送的配件,可能连电脑价格的零头都不算。反而让我们本末倒置,话费更多。所以当免费来袭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这种免费是否真的值得。
在第四章当中,讲述了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这两种规范之中。社会规范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而市场规范则是公私分明的。如果想让市场规范起作用,提钱就足够了。而且一旦市场规范与社会规范发生碰撞,社会规范就会退出,也就是说社会规范很难重建。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请你的约会伴侣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如果你提到了你花了多少钱,那就把这个约会彻底给毁掉了。
在第五章当中,主要讲述了人们在冲动的情况下的决策,与自己在冷静状态下的决策的巨大不同,我们应当亲身经历体验一下对可能的情绪的了解,学会如何弥补这一差距对生活中的重要决定。
在第六章当中,作者由美国的过度消费现象,提到了拖延症。作者给出的办法是要学会自我设定底线,而不要被动的拖延。
在第七章当中讲述了我们对所有权的依赖。本章介绍了人类本性中三大非理性怪癖:
1. 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迷恋到不能自拔。
2. 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会失去什么,而不是会得到什么。
3. 我们经常假定别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们一样。
同时,商家的试用促销与7天包退,30天包换这些看起来对我们有利的政策,实际上则是让你产生所有权的依赖感,让你把它当成自己的了,我们对它的珍视程度超过了其固有的价值。面对所有权依赖症,作者给出的方法是用“非拥有心态”来看待每一桩交易,把自己和感兴趣的事物拉开适当的距离。
在第八章当中,主要讲述了当我们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往往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想要抓住每一个都不放,但其实我们只要选择其中一个,集中精力,远比我们抓住每一个都不放带来的收获要多。
第九章主要讲述了预期的效应。当菜单上面的菜的名称写得非常诱人的时候,我们预期一定会想着肯定非常美味。看到网上对某部电影的评价非常高时,我们自己去看的时候一定会想着绝对很好看。这种预期也会被做成一种营销,例如雷军的微博上面转发了买了小米手机的好评,还带着图片,这样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小米手机真的很好。当面对这种预期,我们也应当冷静下来,看看描述是否真实。
第十章,主要讲述了我们很多买贵的东西,只是为了安慰自己,实际上一般的普通的有相同的效果。这一章主要用了大量实例,讲述了医学史上很多的疗法其实只是起到了安慰的作用,买贵的药的效果其实并不在于药的疗效,而在于心理安慰。
在第十一章与第十二章当中,主要讲述了人们的诚信,尤其是面对非现金作弊时,我们更加容易陷入其中。
最后一章中,主要是作者对全书的总结作者从本书中得出了两个重要的教训:
1. 我们都是棋盘上的小卒子,对棋局里的多种力量认识不多。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稳坐在驾驶座上,对自己的决策,对自己的生活具有至高无上的操控能力。但是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识,它反映的是我们的欲望,我们自身想当然的认识,而不是现实。
2. 尽管非理性司空见惯,当并不是说我们都无药可救。一旦我们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决定会在什么时间,起源于什么地方,就可以提高警惕,强制自己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重新考虑这些决定。
纵观全书,这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读物,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把商家的一些鬼把戏都告诉你,让你不再受骗。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本书中的一些方法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但是它教会了我们用另外的一种角度来看待问题,不失为一篇佳作。
人类是多么神奇的一件杰作!他的理性多么高贵!才能多么无理!动作多么敏捷,体形多么令人赞叹!行为像天使,悟性像天神!宇宙之美,众生之灵长。
——莎士比亚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五):书摘

第一章 相对论的真相:为什么我们喜欢比较和攀比?
Q(Question):相对论带来的问题----我们用相对的方法看待我们的决定,就近与现成的其他选择作比较。
A:(Action):这个道理我们都应该懂:人心不足蛇吞象;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打破相对论的怪圈。
第二章 供求关系的失衡:为什么珍珠无价?
Q:幼鹅效应与锚定
“幼鹅效应”:刚出壳的幼鹅们第一眼看到谁,它们从此就一直紧跟着他直到长大。
“羊群效应”: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以决定我们是否仿效。
“自我羊群效应”:这发生在我们基于自己先前的行为而推断某事物好或不好。
我们的初次决定对随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决定会产生共振效应。
A: 首先从质疑习惯开始。它是怎么开始的?同时,问一下自己,你能从中获取多大的快感。这一快感真的就如同你预期的那么大?········事实上,做一切事情都应该进行自我训练,质疑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还应该特别关注我们所作的首次决定,它在日后能形成一长串的其他决定(关于衣服、食品)。
(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第三章 免费的代价:为什么赠品反而让我们花费更多:
结论:零价格在我们决策中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
第四章 社会规范的成本:为什么我们白干活高兴,干活赚钱反而不高兴?
结论:1、我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其中一个世界由社会规范主导,另一个则有市场规范来制定法则。2、社会规范一旦破坏将很难重建。3、有效应用鼓励----社会性的鼓励和荣誉上的鼓励。4、多一些社会规范,少一些市场规范,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惬意、更有创造力,更充实,而且更有乐趣。
第五章 性兴奋的影响:为什么“热烈”比我们想的还热?
结论: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我们每个人都包含一个黑暗的“本我”,一个“自我”和一种能不可预测地从“超我”那里攫取控制权的兽性。
第六章 拖沓的恶习与自我控制:为什么我们信誓旦旦的事情却总是做不到?
结论:最好的办法似乎是给人以自设底线的机会,选择他们喜欢的行动路径。底线是什么呢?我们在自我控制上有困难,这种困难与即时满足与延后满足有关---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但同时我们面临的每个问题又都有潜在的自我控制机制。·····有很多可以使我们自我控制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诀窍是针对每一个问题找出合适的行为矫正法。把我们喜欢的事物与不喜欢的,但对我们有好处的事物关联匹配,我们有可能用最终结果来控制欲望---从而克服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自我控制问题。
第七章 所有权的个性:为什么我们会依恋自己拥有的一切?
Q:1、所有权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塑造着我们所做的事情。亚当斯密说过“每个人···都以交换为生,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商人,社会本身也随之成长为真正的商业社会。”
人类本性中的三大非理性怪癖:第一种怪癖,我们队已经拥有的东西迷恋到不能自拔。第二种怪癖,是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会失去什么,而不是会得到什么。第三种怪癖,是我们经常假定别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们一样。
2、所有权还包括“独特个性”的东西;其一,我们在某种事物上投入的劳动越多,对它的感情越深。其二,我们在实际拥有所有权之前就对某物产生了拥有的感觉。
3、所有权不仅局限于物质。它对人的观点,看法也同样适用。它转变为一种意识形态---僵化而且顽固的意识形态。
A:我们可以抵制周围随处可见的,那些让我们改善生活质量的诱惑。用“非拥有心态 ”来看待每一桩交易(特别是大笔的),把自己和感兴趣的物件拉开适当距离。
第八章 多种选择的困境:为什么我们希望所有的门都开着?
结论:手忙脚乱地去保持所有选择是傻瓜的游戏。它不仅耗尽我们的热情,也掏空我们的钱包。我们需要把有些“门”自觉地关闭掉。
第九章 预期的效应:为什么我们可以心想事成?
结论:1、预期可以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不要低估展示的力量。3、预期还可以形成成见。成见,说到底,是人们希望用来预测体验,对信息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大脑不能在每一种新环境下仅凭片段就开动,它必须建立在从前所收到过的信息基础上。成见并不是本质上就有害的。但是,因为成见给我们提供了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定的预期,它也可能对我们的认识与行为有不利影响。4、即使完全消除固有观念和现有认识是不可能的,但起码我们可以承认人人都存在偏见。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就可能接受,冲突的解决一般需要中立的第三方来制定法则。
第十章 价格的魔力:为什么我们喜欢买贵的东西?
结论:1、熟悉未必产生轻视,但它确能产生预期。品牌、包装还有关爱之人所做的承诺,都能使我们感觉舒服一些。2、价格偏见。
第十一章 人性的弱点:为什么我们不诚实?
结论:1、有了适当的机会,很多平日里诚实的人也会作弊。2、和我们的直觉相反,但更令人过目难忘,一旦在诱惑下作弊,作弊的程度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与害怕被发现有直接关联。
A:如果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尽力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
第十二章 企业的特权:为什么现金可以组织我们作弊?
结论:即使是好人也难免被自己的思维所蒙蔽,他们可能采取行动,在通往金钱报酬的道路上绕开道德准则。从根本上说,动机带来的刺激可能愚弄我们,不管我们是不是好人,是不是奉行道德准则。“如果一个人就是靠不理解某些事情来挣钱,那么让他理解这些事情是非常困难的。”
第十三章 啤酒与免费午餐: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哪里有免费午餐?
结论:1、人们有时甘愿牺牲消费快感来突出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2、人们容易受到来自周围环境中无关的情绪、短视以及其他形式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方法和政策,改善我们的决策过程,减少决策失误,以使我们心想事成。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六):看似矛盾实则有道理,有免费电子版,欢迎去领

很有趣、很有料的一本书,自己很久之前看过,解释了很多看似矛盾实则有道理的事情,很有趣,很有料,逻辑思维上有推荐,不过电子版都要23元。然后正好发现有个公众号有个端午节福利活动,可以免费领这个的电子书。以下是免费领的信息,拿走不谢!
2. 怎么领取:
很简单,转发至朋友圈,关注“亚信在线”公众号,回复朋友圈截图和您的姓名、电话和公司邮箱,我们将统一在6月8号17:00前将电子书发送到您的邮箱。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jAwOTkwMA==&mid=2651704051&idx=1&sn=3fdbab26b00a346cc9fecda348765bcb&scene=1&srcid=0607vEl6wR95ylmkjGkd1yEs&pass_ticket=XSEt8dneTnsj1M%2BYNPQ2FUSee6gkLBw0U2yYu6qdUI7cXqevwbLe8510bdpuotET#rd 拿走不谢!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七):怪诞行为学 -- 读书笔记

第二章:锚定效应
人会把一开始某事物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定价作为锚点,为其之后的一系列决策作为参考。很贴近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
下面摘自李笑来老师的文章:
高考英语词汇大纲,大约3600个词汇。我们被要求多长时间学会这些词呢?不算小学、也不算学龄前,只算初中高中,那么就是6年。相当于每年学600个词。一年多少天呢?365天。也就是说⋯⋯要是每天背2个单词,那每年还可以有65个休息日⋯⋯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翻译过来,就是:学外语很难的!你很笨的!就你这德行,一天能背下两个单词就好不错了!
不知不觉之间,我们信了。我们彻底信了,甚至,连它都成了信念之后还不相信自己已经信了。
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不好英语了吧?你都把自己“锚定”成弱智了,怎么还能指望自己学好呢?
第三章:免费让人失去判断能力
人们在面对免费的东西的时候,往往会趋之若鹜,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诉求,也不会做出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如果你是一名销售或者商人,捆绑一些免费的东西来招揽顾客吧。
第四章: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
你不能为他人的一些帮助和服务支付费用,也不要在约会的餐桌上提到价格。
第七章:人类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做了过高的估价
1-我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迷恋的不能自拔
2-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会失去什么
3-我们经常假定别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们一样
第八章:多种选择的困境
1-勇于关掉过多的门,他们会不必要的耗费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2-当两个选择旗鼓相当,不要纠结于细枝末节,而忽略了迟疑不决产生的后果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八):2014/11/7 17:55:08

1、我们对绝对值毫无概念,而总是被相对值所驱使。
2、锚定效应。
3、免费的力量。
4、社会规范VS市场规范。钱让人更自私,也更冷漠。
5、在性兴奋和情绪冲动下,人的非理性状态更趋向海德先生。
6、分时分段与公开性的强制手段是战胜拖沓最好的策略。
7、所有权依赖性:
一、对已拥有的东西迷恋到不能自拔。
二、我们更关注我们会失去什么,而非获得什么。
三、交易错觉:别人的观念角度与自己相仿。
8、被“选择”而奴役,是很可悲的。关上选择的大门,做一个睿智的平衡者。
9、预期——标签
10、预期——暗示
11、道不尽的诚实
12、现金时代的终结与舞弊行为的泛滥。
13、just be yourself!
abstract:
==========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美]艾瑞里)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905-909 | Added on Friday, 7 November 2014 05:48:39
多数交易都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免费使我们忘记了不利的一面。免费给我们造成一种情绪冲动,让我们误认为免费物品大大高于它的真正价值。为什么?我认为是由于人类本能地惧怕损失。免费的真正诱惑力是与这种惧怕心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选择某一免费的物品不会有显而易见的损失。但是假如我们选择的物品是不免费的,那就会有风险,可能作出错误决定,可能蒙受损失。于是,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就尽量朝免费的方向去找。
==========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美]艾瑞里)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1236-1236 | Added on Friday, 7 November 2014 08:57:03
金钱到最后经常是最昂贵的激励方式。社会规范不仅成本较低,并且往往更有效。
==========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美]艾瑞里)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1354-1355 | Added on Friday, 7 November 2014 09:06:10
用弗洛伊德学说的术语,我们每人都包含一个黑暗的“本我”、一个“自我”和一种能不可预测地从“超我”那里攫取控制权的兽性。
==========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美]艾瑞里)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1752-1753 | Added on Friday, 7 November 2014 11:05:41
我们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迷恋到不能自拔。
==========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美]艾瑞里)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1761-1761 | Added on Friday, 7 November 2014 11:06:20
第二种怪癖,是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会失去什么,而不是会得到什么。
==========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美]艾瑞里)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1767-1767 | Added on Friday, 7 November 2014 11:08:00
第三种怪癖,是我们经常假定别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们一样。
==========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美]艾瑞里)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2523-2527 | Added on Friday, 7 November 2014 12:46:25
对“什么是诚实”这个问题,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回答:“大自然在为社会创造人类的同时赋予他两种本质欲望,一种是取悦他的同类,另一种是不愿意得罪他的同类。大自然教导他对同类的幸福感到愉悦,对同类的不幸感到痛苦。”对此他补充说:“多数人的成功……多数情况下要依靠他们的邻居和同伴的帮助与善意,而帮助和善意在没有被人们接受的行为下是难以获得的。因此,‘凡事诚实为上’这句古老的谚语,在这种情况下,是千真万确的。”
==========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美]艾瑞里)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2801-2802 | Added on Friday, 7 November 2014 12:57:54
如果一个人习惯与非现金货币打交道,让他理解诚实就非常困难。
==========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美]艾瑞里)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3323-3324 | Added on Friday, 7 November 2014 13:24:20
亚历山大·蒲柏曾经写道:“不抱有期望的人有福了,因为他永远不会失望。
==========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九):生活中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例子,颠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叹为观止,装逼利器。
第一章 相对论的真相
报刊订阅套餐往往有三个,一个便宜一个贵一个居中,居中那个显得特别划算。因为人们很少不加对比进行选择,对比一下觉得很划算就会购买。
如果想要吸引异性,带外形不如自己的朋友衬托自己。凭相对因素做决定是我们自然的思考方式。
一个人对自己工资是否满意取决于身边的人的工资水平。富人嫉妒的是比自己更富的人。=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二章 供求关系失衡
解决:作任何一次消费时,我们都必须要反思,反思我们是否受到第一次锚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很深远的)。
第三章 免费的代价
 互为替代品价格下降同样比例,相对价格不变需求不变,但当其中一个价格降为免费,那么所有需求都会集中在免费品上。人们无法抵抗免费。尽量抵受住诱惑进行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章 社会规范的成本
市场规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社会规范:谈钱伤感情。一旦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冲突,社会规范会退出,而且很难重建。所以说感情一旦伤了很难建立。
第五章 性兴奋的影响:
解决:当情绪来时,不要以为自己能控制住,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停下来想想,冲动消费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倒是联想到男生在精虫上脑时会做出的不理想举动。
六、拖沓的恶习与自我控制
解决:延迟满足和利用工具,如在信用卡中加入“自我控制”功能
避免拖延症的最好办法是强制设定最后期限,次优办法是自主选择最后期限,完全不强制的效果最差。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十):《怪诞行为学》各章摘要

第一章
      当存在A,B两个选择时,如果想诱导人们选择B,则增加一个明显比B差的选择B-(书中称这个增加的选择为“诱饵”)
      书中举的实验例子:
      给100个实验对象提供下面两种选择:
      A.订阅《经济学人》电子版,每年59美元。
      B.订阅《经济学人》电子版+印刷版,每年125美元。
      结果68人选择A,32人选择B。
      怎么增加“诱饵”来诱导更多的人们选择B呢?
      给另外的100个实验对象提供下面三种选择:
      A.订阅《经济学人》电子版,每年59美元。
      C.订阅《经济学人》印刷版,每年125美元。
      B.订阅《经济学人》电子版+印刷版,每年125美元。
      上述的选择B绝对地优于选择C(相当于白送了电子版),选择C在这里就是“诱饵”,那么,在有“诱饵”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如何呢?
      选A的,16人;选C的,0人;选B的,84人。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诱饵”效应呢?作者对此的解释是:当A与B两个选择不好比较时,人们会难以作出抉择。当增加一个“诱饵”B-后,人们会意识到,B比B-更好。尽管A与B仍然难以比较,但人们却会更倾向于选择B了。
      可见,当人们难以作出决定时,给当事人提出一些明显更糟的对比选项,会驱使人们作出选择。作者又举了个例子:
      当威廉斯-索诺玛公司首次推出家用烤面包机(每台售价275美元)时,由于消费者对此产品感到陌生,不知道花275美元买这样一台面包机到底值不值。所以烤面包机推出后销量一直不怎么好。后来,索诺玛公司在营销公司的建议下,又推出一款个头更大、价格也要高近一半的面包机。这种新型号的面包机大而无用,性价比很低,索诺玛公司也没指望这款面包机能卖出去。但新面包机作为一个“诱饵”,让消费者在对比下感到了原来面包机的优点,于是原来的面包机就热销了起来。
      在讲完如何用“诱饵”来影响人们选择后,作者又举了个有趣的例子,来阐明我们对事物价值的感受,是在比较中建立的。例子是这样的:
      第一种情境:在一家文具店你看到一支不错的笔标价25美元,你正要买,突然记起同样的笔在15分钟路程以外的另一家店促销价18美元。你会为了节省这7美元而多跑15分钟的路吗?
      第二种情境:你在服装店看到一套很中意的衣服,标价455美元,你正要买,这时另一个顾客悄悄告诉你同样的一套衣服在另一家店里促销价448美元,那一家店离这里只有15分钟路程。你会再多跑15分钟的路吗?
      很多人在第一种情境下会为了节省7美元而多跑15分钟,而在第二种情境下则不会。
      这是怎么回事呢?7美元始终是7美元,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讲,如果你觉得跑15分钟路,节省7美元是值得的,那么两种情况下你都该做出一样的选择。但是,正因为人们对7美元价值的衡量,是在对比中作出的,所以在两种情境下,就会作出不一样的选择。第一种情境下,7美元相对于总价25美元而言,是一个很大的份额,所以人们会觉得节省下这7美元来,价值很大。而在第二种情境下,7美元相对于455美元而言,就显得价值很小。
本章点评:
       不愧是书的第一章,感觉干货满满的。通过用设计“诱饵”的方式,影响人们选择,方法很有意思,但是否真的有用,还要在实践中体会。而对于本章最后提出的“7美元的相对价值”事例,我则是深有同感:有多少人,平时买东西时会为几十元钱讨价还价。但到了买房子时,多花了几千元钱也无所谓的?
第二章
       这一章是讲“锚定”心理的。本章没有什么新东西,我以前在别的介绍行为经济学的书上已经看过了。
       直接套用百度百科中关于“锚定心理”的解释:“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本书中针对锚定效应所进行的实验是:
       将实验人员分为两组,让他们都听一段同样的噪声。30秒过后,询问第一组人员:“如果我们付你10美分,让你再听另一段噪声,你是否愿意?”询问第二组人员:“如果我们付你90美分,让你再听另一段噪声,你是否愿意?”
       两组人员作答后,再次询问他们:”如果让你们自己出价,你们希望听噪声的报酬是多少?“结果由于初始的锚定价格不同(一组是10美分,一组是90美分),最终第一组人员的平均出价是33美分,而第二组人员的平均出价是73美分。
 
点评:
       这一章的这个实验的设计还是很精巧的。实验者采用了一种还没有被现代市场经济定价的东西:听噪声的报酬。这样确保了实验者初次听到的价格(一组是10美分,一组是90美分)能够成为锚。
       但在这一章的后面,作者引申道:”我们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事实上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对过去价格的记忆,和我们想与过去决定保持一致的欲望。“作者还进一步断言,如果酒价降低50%,牛奶价提高100%,之所以会对我们的需求产生影响,是因为我们记得它们原来的价格,”如果人们根本不记得牛奶和酒类过去的价格,对奶和酒的消费就会保持基本不变,就像它们的价格没有变一样。‘
       对这个引申我完全不能同意。感觉作者有点引申得过远了。
第三章
       本章讲的是免费商品对消费者的超强吸引力。
       作者做了个在校园里卖巧克力的实验:
       情景一:高级巧克力,15美分一个;一般巧克力,1美分一个。每人限购一块。结果73%的人选择高级巧克力,27%的人选择一般巧克力。
       情景二:高级巧克力,14美分一个;一般巧克力,免费。每人限购一块。结果31%的人选择高级巧克力,69%的人选择一般巧克力。
       根据传统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法,上述降价应该不会引起顾客行为的任何变化。但是,免费商品就是能唤起消费者不一样的热情。
       作者对此的解释是:多数交易都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免费商品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安全感,让我们觉得,选择免费商品,是不会有损失的。
点评:
       实验中的“每人限购一块”,是关键。意味着消费者选择免费巧克力,是付出了机会成本的:不能再购买高级巧克力。但是在免费的诱惑下,就没多少人计较这种机会成本了。在很多人看来,免费就意味着白拿,是肯定不吃亏的。
       为什么免费商品的吸引力这么大?作者的解释是有道理的。我觉得除此之外,产生这种现象可能还和消费者的“心理账户”有关。付费商品和免费商品,对应着的是消费者不同的心理账户。付费商品所对应的“心理账户”里,消费者会考虑成本收益。但在免费商品的”心理账户“里,消费者就没什么成本值得考虑了。尽管机会成本也是种成本,但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jwk/369.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