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经济文库 > 经济著作 >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pdf|《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10篇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pdf|《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10篇

来源:经济著作 时间:2019-11-22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经济著作】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10篇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是一本由[英] 尼尔·麦格雷戈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6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一):文物笔记整理(已到36)

  3月底去北京看了大英博物展,暑期估计还会再去一次上海看同一场展。之前走马观花,感觉文物有些对不上号,再此先细读书目,之后观展归来,再看其实。

  ==============================读书分割线=================================

  第一部分:人之所以为人(公元前两百万年至公元前九千年)

  1、大祭司的木乃伊

  关键词:回溯

  不仅仅是图案,根据材料上的物质等内容,还可以推测出文物所处国度和他者的交流范围,获得更加详尽的历史。

  介绍内容没有涉及到一些神话传说,这些在国博的特展中有所涉及。

  对于散落在他国的文物,本国人的态度,这里我很认同:

说到底,埃及的方尖碑、石刻与雕像散落在全球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诚然,这会让我们想起殖民岁月,但同时,这也提醒了世界,这是我们的共同遗产。

  2、奥杜威石制砍砸器

  关键词:进化(begin)、制造、智慧

  奥杜威峡谷属于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人类制作工具的开端。人类与他们制造的物品之间那种爱恋与相互依赖的关系被开启。

  最早使用这些工具的人类大概并不是猎人,而是一些聪明的机会主义者。他们通过砍砸器得到营养丰富的骨髓,建立一个古老的良性循环。

你我都只是这个不断持续的过程中最新一代的产品罢了。人们太习惯划分不同的民族或种族,始终想找到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因此我认为,在我们逐步了解自己,互相欣赏,尤其是在了解我们共同起源的过程中,一定会慢慢丢掉过去的很多偏见。

  3、奥杜威石斧

  关键词:进化(finish)、语言、旅行

  不仅仅是研究石斧,从神经学的角度研究制作石器的过程,令人惊讶的是,现代人的大脑中制作石斧的部分与负责语言的部分高度重合。

  石斧是我们通往世界其他地方的门票。相当于一把现代的瑞士军刀。

  4、游泳的驯鹿(猛犸象石雕)

  关键词:艺术

  五万年前,全世界人类开始绘制用于装饰和欣赏的图案,他们制造物品的目的不是要改造世界,而是想探索这个世界呈现的秩序和模式。

为何现代人类都有创作艺术的冲动?为何世界各地的工具制造者最后都成了艺术家?他们需要建立真正紧密的社会纽带,需要仪式,需要宗教,而这一切都带来了艺术的繁荣。因为艺术的一部分就是对自然界发自内心的喜悦、欣赏和赞颂。你能看到人类正全心融入生命的洪流,让自己成为周围动物生命过程的一部分。

  5、克洛维斯矛尖(美国亚利桑那州)

  关键词:群体、灭绝

  可以轻松地杀死猛犸象,大量的出血让它变得衰弱。

生活并非不安定,只是还想去更好的地方:气候更温暖、生活更愉快的所在。也许这其中有某种精神上的因素,一种希望,认为自己终究会找到一片乐土。寻找天堂、寻找完美之地,这也许就是人类一直以来迁徙的根源。

  人类有两种故事:农民的故事和水手的故事。这里显然属于后者。

  第二部分:冰河时代后的食与性(公元前九千年至公元前三千五百年)

  6、鸟形杵(巴布亚新几内亚)

  关键词:食物

  之前讲述的是水手的故事,现在要开始农民的故事啦~世界探索得差不多,就要乖乖定下心来定居啦。

在中东,他们选择了一种特别的草——小麦。在中国,人们选择了野生旱稻,非洲选择了高粱,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人们则选择了含淀粉的植物块茎——芋头。

  用石杵捣碎芋头是女性的工作,为此她们得了较为严重的关节炎,捣碎可以使食物变得更有味道。

  7、安萨哈利情侣雕像

  关键词:性爱、心灵驯化

  解决了食物问题,接下来就是繁殖问题。

  这个雕像已经被岁月打磨得面目模糊,但是有意思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却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比如会像女人的乳房,会像男人的睾丸,会像本身要说明的那样——两个紧密相拥的小人。

这件特殊的物品,因直白地表现人类和人类性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巨变的一部分:人类开始驯化心灵,驯化自身,驯化社会。人们更专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野生动物,或者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8、埃及牛的黏土模型

  关键词:牛

  埃及牛已经灭绝,长得和现在的牛不太像。牛角水平向前伸展。

  牛对人类的重要性,类似于一个行走的食囊(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比如祭祀、耕地等等),当时几乎只有牛可以被人驯化。

  母牛被推崇为法老的创造者。

人们常说,我们所吃的食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也许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们的祖先克服重重困难学会吃的食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9、玛雅玉米神像(洪都拉斯科潘)

  关键词:宗教

  如果说牛只是一个影子,那么接下来由食物引发的宗教崇拜和宗教归属感就开始愈演愈烈了~

  玉米是中美洲的食物之神。

玛雅人相信他们的祖先来自玉米,而他们自己是用黄色与白色的玉米面团制成的。玉米神一方面表现了农作物循环的自然状态:播种、收获,再重新播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人类出生、死亡和重生另一循环的信仰。

  10、绳纹陶罐(日本)

  关键词:工艺进步

  对比之前“游泳的驯鹿”那件人类早期的艺术品,绳纹陶罐更注重实用性,材质也更“亲民”。

  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批陶罐来自日本,所以很有可能日本是最早使用陶罐的国家。日本在农业方面发展极为缓慢,因为他们主要依靠渔业为生,没事儿吃个小果子什么的,生活比其它地方的人应该都要舒适。在陶器方面的发展也遥遥领先。

  陶器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陶器也在与时俱进,现代日本人给这个陶器的内壁还贴了一层金箔作装饰,成为日本茶道仪式的一个水罐。

  文物到了如今除了考古依然存在实用价值,这样真好。

  第三部分:最早的城市与国家(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前两千年)

  11、丹王的凉鞋标签(埃及古城阿比多斯)

  关键词:政治、武力

  看名字可能会以为是像如今商场里贴了标签的鞋子,实际上的作用做相当于白领们进公司的门卡,属于陪葬品。丹王作为古埃及最早的法老之一,去往死亡世界的路上需要有身份认证的物件,这个标签必不可少。

标签上是人类史上第一张统治者的画像。在通知的最早期,统治者想要表现的就是征服敌人的总指挥形象,这一点值得玩味,但恐怕也让人有些灰心。这种最古老的方式,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当代的政治漫画。我想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一如世界各国的领导人从历史中了解的一样,对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而言,最具凝聚力的事莫过于团结一致对抗共同敌人,而敌人的真假其实并不重要。战争对帮助埃及人建立国家意识起到了关键作用。

  将内部矛盾嫁祸给外部矛盾。所以说,如果哪一天外星人入侵地球,我们是不是就会开始自称地球公民/世界公民,而不再是中国、法国、美国、英国公民了呢?

丹王的凉鞋标签是持久政治力量的高级课程的缩影。

  12、乌尔旗(旗帜存在争议,类似饰板)

  关键词:战争、等级

  大小如同一个小手提箱,也有点像一大条瑞士三角巧克力(反正实物应该挺小,说不定没图上大……)。看到现在最满意的一件藏品,有故事有内容,类似于三层长条状漫画。还有,真的是不能小看伊拉克啊,古老的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文明,这个展里有好多文物都来自伊拉克。

乌尔旗的两面极佳地展示了早期经济与军事之间的联系:财富之下常常掩盖着丑陋的暴力。一旦你富裕了,就必须不断战斗以保有财富。

  这句话,直至今日,依然适用。法律虽然是保障财富的屏障之一,但是世界在变化,同行之间的竞争无异于一种战斗,抢夺着彼此的资源与财富。

  13、印度印章

  关键词:毁灭

  印度印章目前无法破解其历史,因为其所代表的文明与城市都已经消失殆尽,几乎没有直接证据去解读它们。

当你面对一片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建筑不多、如同一张白纸的土地时,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画出一个个方格。你想要拥有它,而方格便是拥有它并建立秩序的方式。建筑能够给予空间秩序、和谐、美和韵律。这些伟大城市的彻底消失也是一种让人不安的讯号,它提醒我们,城市与文明有多么脆弱。

  城市与文明有多么脆弱,地球爆炸的那一刻,人类消失的那一刻,宇宙结束的那一刻。

  14、玉斧(英国坎特伯雷附近)

  关键词:欣赏

  选择英国的玉斧还不如用中国的玉制礼器作为参展对象(也许大英博没有?)。不过,对于英国也有玉斧作为欣赏的对象(貌似没有祭祀的功效),我还是很惊讶的。穿过了整个漫长的欧亚大陆,居然能达成某种不言而喻的默契,也是很难得了。

他们本可以从山脚轻松地捡拾到玉石块,却选择一直攀缘到云端,也许就是为了在自己居住的世界与神灵和祖先居住的天国之间采集一块石头(集天地之灵气啊哈哈)。因此这块石头受到了特别的呵护和礼遇,似乎带有非凡的力量。它保存得如此完好,表明六千年前的人们同我们一样欣赏它的美丽,我们对奇珍异宝的喜爱确实由来已久。

  15、早期写字板(黏土板)

  关键词:文字

你可以说这样的书写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字,而更像是一种记忆法,一种可以用来承载极复杂的符号集合。真正的文字上的重大突破,是人们第一次了解到一个象形符号,如写字板上的啤酒,不仅可以用来表示物品本身,也能表示与这一物品同音区别的物品。这样,文字变成了表音符号,所有的全新交流方式都变成可能。金钱、法律、贸易、雇佣:这些便是早期写作的内容。会计师掌握书写的年代远比诗人更早。文字在两个方面决定性地改写了整个人类历史。其一是复杂的思考能力,其二是创造了新的实体。文字是彻头彻尾的行政系统的产物。

  最后一句话刷新认知。

  第四部分:文学与科学的开端(公元前两千年至公元前七百年)

  16、大洪水记录板(黏土写字板)

  关键词:文学、存在

  大英博物馆有超过十三万块的黏土板(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楔形文字。证明了《圣经》中的故事并不是首创。

我们越了解《圣经》所反对的是什么,就越了解《圣经》本身。《吉尔伽美什史诗》是某种共同文化的起源。它的分支包括《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和《圣经》,我们的全球文化确实是一脉相承的。文字从一种记录事实的手段变成了一种探求思想的手段。它改变了自己的本质,也改变了“我们”的本质:有了《吉尔伽美什史诗》这样的文学作品以后,我们不只可以探寻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可以进驻别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得以体验他人的存在方式。

  17、莱茵德纸草书(埃及古城底比斯)

  关键词:数学

  古埃及最著名的数学手卷。古埃及考公务员(贵族或者有钱人)必备,类似于我们的考试用书,只不过很贵,很贵(相当一头小山羊的钱)。

  记录了一道数学题,数字很大,涉及到了乘法口诀和加法混合,反正第一遍我算错了……

每一个成功的国家,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需要数学人才。推动国家的运转。

  数学很重要哦!

  18、米诺斯跳牛飞人(希腊克里特岛)

  据说是大英博物馆的特藏品之一,个人不是很喜欢……

  失蜡法制成,米诺斯文明,人类与牲畜间最复杂的关系。

  19、莫尔德黄金披肩(威尔士)

  关键词:黄金、谜

  很难想象在英国威尔士能挖出这么精致的东西!要知道英国本土根本找不到公元前一千多年还存在的宫殿之类(除了巨石阵)。

  黄金披肩非常薄,工艺异常精美。如果熔铸在一起,只有一个乒乓球那么大。

  一八三三年从墓中被发现,此后一直以碎片的方式散落各地,大英博物馆费了不少心思收购拼接。

  20、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花岗岩雕像)

  关键词:个人崇拜、集体力量

  拉美西斯这个人感觉和斯大林有点像……擅长宣传自己,而且不择手段,比如撒谎。

我认为原料的材质反映了人类寿命的生物时间与永恒的地质时间之间的关系,是雕像能够长存的基本条件。人的生命易逝,而雕像永存。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埃及雕像都曾经与死亡对话,与另一个世界对话。雕像也包含了一些极为平凡的东西,它是人类集体力量的结晶。

  之所以说极为平凡,是因为这些雕像并非创作艺术,而在很多方面更接近于修建高速公路。(可见那个时候的想法也已经很现代了,历史从未被超越,只是在循环,或者用马克思主义而言——螺旋式的上升?)

  很喜欢最后的那首诗,拉美西斯的雕像成为人类所有成就终将化为虚无的象征。永远别说永远,尽管永远很远。

吾乃奥兹曼迪亚斯,万王之王,功业盖世,强者折服!此外空无一物,废墟四周,黄沙莽莽。寂静荒凉,伸向远方。

  第五部分 旧世界,新势力(公元前一千一百年至公元前三百年)

  中国建立大周朝啦!

  21、拉吉浮雕(石板,伊拉克北部古城尼尼微)

  关键词:亚述、拉吉、战争、难民

  存在意义有点像乌尔旗,但是比起等级,画面更注重于战后。亚述人打败拉吉人,将他们从自己的领土赶往亚述的其它边境,但至少没有屠城,甚至还让带着牲畜。比起斯大林把人赶到西伯利亚,路上能死一大半的策略,亚述人太“仁慈”了。

  人口迁移策略成为强权帝国的一个常用手段。

世间总有战争,总有死伤,总有难民。难民就像战争的残骸。战争结束之后,只剩下废墟与难民。

  22、塔哈尔卡的狮身人面像(花岗石、来自苏丹)

  关键词:文化融合

  尼罗河事实上并不能算属于埃及,因为它大部分流经埃及南部的苏丹。苏丹历史上普遍比埃及弱,但是也有反扑的时候——比如库施王国。塔哈尔卡王是苏丹的国王,他征服了埃及之后,进行文化融合,取长补短。所以这尊狮身人面像的特殊之处正在于脸上带有明显的黑人特质(我反正看图没看出来……)

  要和前文对照,库施王国的灭绝和拉吉、亚述人有关,库施的衰落在于和犹大国希西家(拉吉是其第二大城市,第一是耶路撒冷)结盟打击亚述人,结果犹大国被灭,自己也惹祸上身。

  23、中国西周康侯簋

  关键词:祭祀、天命

有一点差别极大:在中国,逝者会获得极大的尊重。

  反过来推理,在欧美,逝者是不是不会得到太大的尊重?不然,为何会将其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拿出来提呢?

  24、帕拉卡斯纺织品(秘鲁帕拉卡斯半岛)

  关键词:织物研究

刺绣的衣物对他们的意义,大致相当于同时期青铜器对中国人的意义。

  做工很精致,图案看似是可爱的小精灵,实则恐怖,小精灵手中挥舞着刀,抓着割下来的人头。到目前为止,都无法破解这是怎样的一种文明。

  25、克罗伊斯金币(黄金币、土耳其)

  关键词:货币

  一句谚语:“像克罗伊斯那样富有。”所谓的富有,事实上是吕底亚人掌握了解析出纯黄金的技术,有点像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但是吕底亚人的货币成为了本国和自己国家的标准,因此具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虽然后来被波斯人灭了国……

人民与统治者全新的自我定位。

  第六部分:孔夫子时代的世界(公元前五百年到公元前三百年)

  从这个时代开始,全世界的社会都开始清除表达自己与他人的认识,发明制定了一些“治国方针”。这一时代被称为“思想帝国”时期。

  26、奥克苏斯双轮战车模型(黄金模型,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边境)

  关键词:波斯帝国、国家政策

  波斯帝国的理念是外柔内刚。

波斯人的统治地位,如同一道清晨的薄雾,淡淡地笼罩着整个帝国。你能察觉到它的存在,却并不觉得突兀。

  这个比喻真是绝了!

罗马人采取的方式是让被征服者获得与征服者相同的身份认同,最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罗马人。而波斯的方式并非如此。只要你缴税、不造反,没有人会干涉你的生活。但是,政府如此辽阔的帝国不可能不流大量的血,若谁胆敢反抗波斯国王,必遭灭亡。

  罗马人和波斯人的治国理念不同:文化统一和文化融合。我好像更喜欢后者一点……

没有比波斯更能包容的民族了。譬如,他们穿米底亚人的服装,因为觉得穿起来更帅气。

  简直没有更帅气的理由了,突然开始喜欢起波斯来……

伊朗的历史中蕴藏着巨大的荣耀。在不同民族、宗教、语言的融合之下,形成了既复杂又宽松的文化,找到了让它们彼此关联、并涵盖、管理它们的方式。他们的政策既不过分松散,也不过于严苛,而是合理地将之结合起来。

  最后,忘了说,波斯帝国的死对头是希腊,我就说我怎么对波斯的印象那么差,原来是先学的希腊……

  27、帕台农雕像:半人马与拉庇泰人

  关键词:非人性、理性、政治策略

在古希腊人的世界中,凡事否通过争斗来解决。输赢决定一切。希腊人在世界上为自己定位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敌人”与“他者”都视作“非人”,这便是他们与自己征服或痛恨的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这尊雕像里,是人与半人马的战斗,印证了这种“他者性”的野蛮。这种对立性的思想说实话,我觉得不太利于世界和平……(不过中国古代好像也经常用吧,打脸)而且希腊人好傲娇啊,比如这句诠释:

我们不愿意生活在半人马的世界,我们希望生活在希腊的世界,雅典的世界。

  那是不是说到底,那种希腊荣耀在那时候,实际上是不是一种小市民的自我膨胀与满足呢?毕竟他们的“我们”只是一个城邦之中的一小部分人。

对雅典人而言,每个文明的城邦都需要战斗。理智的人们需要不断抗争野蛮的非理性。将对手非人化是危险的路,但如果你要发动战争,这会成为极佳的民众动员令。它所传达的信息是:要想避免混乱,就一直要用理性去战胜非理性。

  帕台农神庙可不是精明的希腊人的祭祀祈祷场所,实际上是他们的金库,是希波战争的军费来源,军费后来又变成了保护费。它的存在,有点像现在的埃菲尔铁塔,一开始真的是吃里不讨好,尴尬啊……

  雅典城内反对的人,认为它是在挥霍自己交的钱,还有人说它把雅典城装扮得像个妓女(哈哈哈哈,笑死我了)。雅典城外的人说“帕台农神庙是那种让人想往上吐口水,如果可能的话还要踢上一脚的建筑物”。

帕台农神庙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意义。继作为雅典娜处女神的神庙之后,它在好几个世纪内都是天主教圣母玛利亚的教堂,其后又成为了清真寺。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真的有点像妓女了……想起了战国时期的夏姬。

  28、下于茨酒壶(法国东北部摩泽尔河)

  关键词:凯尔特艺术、文化偏见

  北欧社会早期的关键研究物品。希腊人和罗马人的“落井下石”(现在啪啪啪打脸)导致我们对于北欧文明的态度还停留在蛮荒阶段,认为其落后。实际上,人家过得也挺好,这个酒壶就是最好的证明,艺术创造力非常独特,有古代汉朝的风韵。

  29、奥尔梅克石制面具(墨西哥)

  关键词:审视自我(墨西哥文化)

在亚洲和欧洲,很显然,人们自我定义的方式通常是找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有时也模仿,但更多时候是与他人对立。奥尔梅克面具展现出一种只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

  奥尔梅克文化是中美洲的母体文化,他们希望的头像玉米。奥尔梅克人和玉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现在已经没人知道奥尔梅克文化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化了。

  30、中国铜钟

  关键词:孔子、礼、和

  主要是在讲述孔子的言论,历史上都背过,不重复。

如今流传下来的最接近古代的演奏方式不在中国,而在朝鲜半岛。

  第七部分 帝国缔造者(公元前三百年至公元十年)

  几个大人物开始搅弄风云:亚历山大、奥古斯都、阿育王

  31、带亚历山大头像的银币(土耳其古城兰萨库斯)

  关键词:武力

今天毛泽东的头像发挥着与两千多年前亚历山大头像一样的作用。

  亚历山大的头像经常变,但是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公羊角。公羊角的象征意义在古代人尽皆知。公羊角代表宙斯-阿蒙神是希腊与埃及两位最重要神祇的结合体。因此银币有双重含义:其一、亚历山大统治希腊与埃及;其二、他既是凡人,也是神——“宙斯·阿蒙神之子”。

已故者的名望更稳固,也更容易操控。社会越民主,就越难盗用前任领导人的声誉。

  32、阿育王柱

  关键词:宗教、民主

  一条不怎么起眼的石柱,石头上刻有两行圆形文字,被称为“大头针文”。

石柱是一种广博系统,阿育王的公告或法令雕刻其上,通过这种方式传播到整个印度,甚至印度之外。据佛教文献记录,阿育王为王位“杀了九十九个兄弟”,这应该是一种比喻,但的确有许多兄弟遭到杀害。国家必须与一切宗教都保持距离。佛教没有成为国教,其他所有宗教都必须得到包容与尊重。在印度,政教分离并不意味着“政治事务不涉及宗教”,而是对所有宗教一视同仁。

  很先进的思想啊,沿用至今。

  33、罗塞塔石碑

  关键词:语言破解

  展览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展品!

在今天,石碑的重要性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将同样的内容用三种不同语言记录了三遍。其一是古希腊语,另外两种是古埃及语(象形文字),是罗塞塔石碑改变了一切,它戏剧性地将整个古埃及世界展现在学者眼前。

  罗塞塔石碑的来源:亚历山大→托勒密(五世:罗塞塔石碑)→埃及艳后→罗马帝国

  托勒密政府是亚历山大死后控制埃及这个地域的家族,托勒密五世开始,对于埃及的统治陷入混乱。托勒密五世十几岁继位,为了让埃及祭司支持自己的合法统治地位,就在石碑上写下各种优惠政策,罗塞塔石碑的内容基本等于现在的公文。

  34、中国汉代漆杯

  关键词:送礼

  这只漆杯是汉朝皇帝送给边境将军,被发现在朝鲜平壤附近。漆杯非常贵重,价格相当于十个青铜杯。

馈赠礼物是帝王建立影响力的一个主要方式,这是一种介于外交与贿赂之间的模糊地带的行为。给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的归属感是巩固帝国的重要策略。漆杯是工匠生产与官府管理相结合的产物。

  35、奥古斯都头像

  关键词:个人崇拜、政治

  奥古斯都也就是屋大维哦。他是基督诞生时期的罗马统治者。虽然搞个人崇拜的大人物很多,比如拉美西斯啊、亚历山大啊,但是只有这件事纯粹以统治者的个人形象来表现权威的。

  它给出的信息是:我很伟大哦,我是你的君主哦,我凌驾于一切日常国政之上哦。但是讽刺的是,它曾被敌军俘获,并且较为屈辱地埋在台阶下面……(意味着你得天天被人踩……)所以说,奥古斯都的荣光并不像他自己想象中那么完美无缺。

奥古斯都使用自己三十多岁时的相貌,直到七十多岁去世都未曾改变。他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政治家。如果要选十一位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理论家来组成一支球队,奥古斯都应该是队长兼中场球员。奥古斯都的一生成了统治者如何获取并保有权力的范本。经营自身形象是巩固权利的关键。

  第八部分 古代享乐,现代香料(公园一年至公元五百年)

  36、沃伦杯(耶路撒冷附近)

  关键词:性态度

  我能说我个人很喜欢这件展品吗……好变态,我喜欢……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二):我们一起走过的200万年

  历史如镜,史学家习惯由此照出人类的起源、信仰、迁徙、战争或文明进展的轨迹。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却非这样的严肃史家,他以自家眼光从800万馆藏中遴选出100件,以200万年人类发展的时间线穿起背后的文明演进。它们有的来自文明度颇高的欧洲,亦有刚脱离蛮荒不久的非洲地区,共享了“人类文明”这杯羹。

  普利策奖获得者贾雷德•戴蒙德谈到新几内亚迟钝的文明发展时说:“环境地理和生物地理影响社会发展,这并不是什么新观念。然而在今天,这种观点已得不到历史学家们的亲睐;它被认为是错误的或过分简单的,或被讽刺为环境决定论而不屑一顾……”显然,尼尔•麦格雷戈也注意到那些似乎是“文明的弃子”的落后地区。第63号“伊费头像”来自尼日利亚,以其无与伦比的美向世人证明:人类的文明形成得益于人们有所共识的史上文明大国(比如华夏文明),也得仰赖那些贫族弱国的文明奉献。

  很难说对海藏文物的取舍不带着尼尔•麦格雷戈本人的某种审美偏见,然而“伊费头像”似乎打破了另外的偏见。马蒂斯或毕加索眼里的非洲艺术表达是肆无忌惮的,到了“伊费”这里变成凝练、整饬和优雅的庄重表达。椭圆形的面部,由人面正中分散出无数条精密而对称的竖纹,既显出现代流水线作业的工整,又散发着手工艺才有的细腻。微凸的杏眼,半开的厚唇,圆长的耳垂,饱满的天庭和精秀的王冠,让“伊费”拥有不言自威的王者气,同时又不失佛陀般的静穆。虽无法亲摩,我还是感受到彩页里的伊费带来的强烈感官冲击。此外,伊费的出现还冲犯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种族主义潮流,让人信服文明绝非为“优等”白种人所独占。非洲的艺术之美不是唯一倾向于奔腾的、情绪化而感性优先的,伊费的理性和简约改变了太多人对非洲艺术的审美成见。

  第86号“阿坎鼓”,制于非洲发现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亦为我所喜。它令我想起故国的曾侯乙编钟,两件乐器体量、形制和材质上的巨大悬差并不影响它们共指出“音乐”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阿坎鼓的背景是爵士乐,诉说一种“愉快的反抗”的人类精神,曾侯乙编钟则是“金声玉振”,揭开两千年前王尊们精神娱乐的一角。曾经敲打过阿坎鼓的佚名者早已被历史淹没至无影,留下这只无声的鼓呆在博物馆寂寞一隅,唤起观赏者去想象人类的侵夺和战争,反思帝国扩张和奴隶贸易,亦可帮助部分现代美国混血人群进行自我身份的重新确认。可是,我更关心历史深处随着阿坎鼓鼓声跳舞的奴隶们的命运。大风大浪的海上,运奴船上的这只鼓暂时脱离了“音乐”,只为让奴隶们舞动,成了驱逐抑郁情绪,阻止奴隶们自杀和暴动的工具。然则,就是这样的音乐和舞蹈同时慰藉着奴隶们的内心,诞生出后来被称为“反对一切阻碍灵魂自由翱翔之物”的音乐新类型“爵士乐”。阿坎鼓的意义的纵深远不囿于“音乐”本身,后来的艺术家看到它是“故乡记忆的源头”,更是人类争取生存自由的象征物。

  史学家们谈述历史时,多数靠前人著述和遗址等现实存在作为凭依。尼尔•麦格雷戈鉴于馆长身份,视域自然从不甚擅长的野外转至熟稔的博物馆室内,从100件馆藏前世今生的爬梳中藉以其他艺术家和作家的灼见,试图全景式地廓清人类文明的各种历史成因。每件馆藏所独具的DNA中,原来竟埋伏着政治、经济、信仰、风俗以及离现代人并不遥远的精神欲望。

  所收的100件馆藏中,第36号沃伦杯与第97号霍克尼的《在平淡的村庄里》,可谓相映成趣。前者为两千年前制于罗马的高脚银酒杯,后者为一九六六年画家霍克尼的铜版画,时间长河中彼此遥望的两件作品的主题竟同一为“男同性恋”。诠释沃伦杯时,尼尔•麦格雷戈借《象鼻虫》的著者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概括当时罗马人对同性恋的态度:“想爱谁就爱谁,只要不是已婚妇女、寡妇、处女、年轻男性和自由民男孩。”然而,图中男孩一缕长发暴露出“自由民男孩”的身份,这件与世俗伦理意识冲突的杯子如何出现在贵族宴会上?又如何反照出一个推崇古希腊男同风气的罗马上流圈子?这些谜点背后让人看到:社会对性关系的关注度一直贯穿于人类历史,有时它会像沃伦杯般被置于大英博物馆中作为一件“永久公开藏品”,有时也会像东方的“春宫图”仅仅流动于私人收藏家的手中。

  “性”作为人类的大问题,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伴随摇滚乐和自由派的出现成为西方关注点。《在平淡的村庄里》着笔寥寥,倘若不是主题显豁也真是平淡村庄里的平淡画面。两个成年男人,挨首躺卧,右者侧转向左者,被子盖过腰际,这幅画较之沃伦杯露骨的性爱呈现显得含蓄不少。然而,他们裸露的上半身,浓重的腋下和胸毛,却都直指向“性”之本身。谁又能想象,这幅画作只是霍克尼向诗人卡瓦菲斯的致礼。这篇没有文字的“诗歌评论”,是霍克尼对卡瓦菲斯诗歌中醉人激情的另一种抒发。私密的性与爱,转达成公众视野里的艺术欣赏,以此表达人生相逢中的渴望与失落,虽触犯了大众的道德禁忌,却与根本的人权诉求合辙。文中此节末尾“四十年过去了,人权战线上的硝烟四起,世界远没有我们乐观想象的那样全球化”,这句话意味深长在让我想起隐于普通人里那些不见容于世的同性恋们,无论是他们抑或她们。

  八岁时初见的“大祭司的木乃伊”被尼尔•麦格雷戈选为100件中的启幕之物,随后他挨个讲述搜罗自全球风格各异的多件文物,终以制于2010年中国深圳的太阳能灯具与充电器收尾。人类文明的最近落点成了“能源和环境”,这一与众生休戚的命脉问题。这无疑是尼尔•麦格雷戈对绿色能源的期许,也让我们的视线回到“中国”——对自然界破坏尤甚的大国将如何重建人类的美好福祉呢?这个堪值每个中国人审思的问题。

  馆长尼尔•麦格雷戈曾打趣地强调:“《大英博物馆 世界简史》是a history,而不是the history。”他表明此书是一卷个人化的世界史,然而在这个博物馆馆长早已不世出的年代,这样的“a history”在英国BBS播出,一举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记录。继它被译成中文版后,读者们在豆瓣读书上打出的高分和个人愉悦的阅读感受,都让我无比服膺尼尔•麦格雷戈那跨领域的学养和笔底温情。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三):由展品想到的:用专注去活在当下

  麦格雷戈馆长以展品为索引来介绍世界史,既是展品介绍,也是世界史的串讲,内容涉及到人类的历史、政治、经济、文明、宗教、文化。在介绍宗教展品时,麦格雷戈发现宗教的主题是活在当下,他感叹:“人们常常认为宗教是脱离俗世的,仿佛真正的生活只存在于天堂某处。但如果你深入了解宗教的起源,你就会发现,世界上伟大宗教的主题都并非如此。它们的主题是如何活在当下,活在此处,成为生命洪流中的一部分。”

  “活在当下”是宗教和哲学的共同主题:1、哲学领域。哲学家戴维布鲁克斯在《品格之路》提出了“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的概念,并认为现代人往往追求简历美德而忽略悼词美德,追求事业成功而忽略内心平静。而坚定的信念、成熟的自控力、面对苦难的豁达、自我否定的勇气、爱的力量、反躬自省是品格之路的路标,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回到平衡的十字路口。2、宗教领域: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里介绍:佛教把心分为“凡夫心”和本性的心,凡夫心受外界影响,不停变换。本性的心又叫“初心”,不为环境所动。这个”初心“如此难以捉摸,以致《泛若不系之舟》的作者傅真在练习禅修时,发现“心如此独立不受控制”,“心的习性就是如此,每个人都是这样。然而这种习性让我们忘了当下,无法观察到自己实相的本质,因此必须被改变。”

  ”回到初心“是实现”活在当下“的方向,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学会专注。我们无法改变时间,但是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注意力。我们也会遇到无法改变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控制我们面对灾难的心态。李笑来提出了“注意力>时间>金钱”的公式,把注意力指数(专注程度)视为人最宝贵的财富。

  未来是信息与噪点泛滥的时代,每秒钟产生的数据远远超过100年前一年的数据。在数据的洪流中,过度的连接会让人无法专注。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提出了“数据主义”的预测:“数据主义认为,体验不分享就没有价值,我们不需要找到意义。我们该做的,是记录自己的体验,连接到大数据流之中,算法就会找出这些体验的意义,并告诉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按照这样的趋势,在未来,专注和思考会变得越来越难。而专注的技巧会成为稀有而珍贵的技能。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四):会讲述历史的人很重要

  这本书是看到严锋老师推荐买的,儿子先看的。我看到巨厚的三大册,心里先怯了,一直摆着。

  今年和这套书有关的文物真的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北京和上海展览。真的抽空去上海排队看了展。近几年走了一些博物馆,也看了些文物,所以看到大英博物馆的这些文物也没有太多惊喜,只是感叹他们策展的方式,把这些文物放在一起,脉络清晰的讲述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文物是一直存在那里的,端看你怎么看!

  回来后当然就是碰触这部书,读起来很舒服,作者博古通今,深入浅出,妙趣横生,从一件文物牵扯出文物当时的历史,地貌以及运输收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到底是大英博物馆的馆长,到底见识非凡,觉得我们的每件文物都这么讲述一遍才相得益彰,又不是专门的掉书袋,枯燥乏味。作者的学识实在佩服。读起来很顺畅,对照着图片回想下实物,也有些后悔没有早点读。一册一周,很快就读完了。

  看了这部书再去看别的博物馆一样收获得更多,不只是看他展出的这几件文物,而是可以从文物中感知什么?这些经历过时间的物件真的可以激发我们的幽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到哪里去?我们不缺文物我们缺乏会讲述历史的人。

  展览中的文物和书里的文物有些差异,同类的物件,这也显示大英博物馆的雄厚吧?

  我最记得是刘易斯棋子,海象牙的,挪威产,实在想不到,因为这种棋子在哈利波特中提到过。没想到是北欧产的,造型非常萌,表情感觉很逼真,也没想到这么小。

  展览的起始是一具木乃伊,后来在国博看到金缕玉衣,想一想,金缕玉衣是不是就是我们古代的木乃伊形式?国博的《古代中国》 展览也非常好,可能因为是常设展,所以不能引起话题,不轰动。观众还是要吊着点才肯参与。也需要博古通今高屋建瓴的人物来写介绍来推介,但是也许国博用不着如此,但是还是觉得可惜。那些美丽的物件沉默着,因为我们的愚钝。

  在大英展览里见到在阿拉伯地区发行的汇丰银行的信用卡也很吃惊,还有在秘鲁出品的山寨球衣。这些都是眼光的考量,展现现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的面貌。他们和讲述大洪水的泥板摆在一个展厅,真是感叹时间的流逝。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五):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大英博物馆

  个人喜好的藏品,乌尔旗,死者之书,罗赛塔石牌,沃伦杯,莫切武器陶俑,皮影戏偶。。。太多数不过来!! 周围人去大英博物馆, 都说去看看抢了中国多少宝贝,其实人家很公平, 是全世界的抢。。。 较为喜欢的却是更古老时期“幼稚”的艺术表现形式(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或者未开化的文明),虽然画的人都很幼稚,但是透露着对神的力量或者王权的恐惧,有种震撼感。 不得不承认,宗教让文化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单一化,而对异教宽容的案例少之又少。就像欧洲中世纪的画都是圣经故事题材,中国庙里的菩萨像也都差不多。而在宗教未传播开之前,每个部落都有他们敬仰的神明巫术,表现的方式也不一样。 但是从大航海时代开始,欧洲人几乎”灭绝“了五大洲的文化多样性,殖民是对文明的掠夺。虽然全球化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但是看到那些曾经发展几百年的文明,拥有完整社会体系的土著,被欧洲人一枪打死,最后都建起了教堂,而他们曾经的文明只能变成几件文物躺在博物馆里,太可惜了。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六):基于实物感触历史

  这几大博物馆,去之前都会先挑些书看看。冬宫是博物馆系列中的冬宫博物馆和俄罗斯史,大都会是那本官方指南,卢浮宫是艺术的故事,大英博物馆,这次选了这本世界简史。其实缘由还有一个就是最近炒的沸沸扬扬的100件展品全球巡展最后两站北京和上海。

  看展之前一直没来得及先看书,于是只能背着上册和中册去,想着分两次把这个展看完。借着展物前面昏暗的布展灯,挤在乌泱乌泱喧闹的人群里,按着展物、书、展物没看几个就放弃了。实际展品换了不少,远不如书里的精彩。这样也好,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踏踏实实的只看书了。

  这是一本大胆和有挑战性的书,大英博物馆藏那么丰富,挑100件来讲宏大的世界史,这个人必须对博物馆展品及世界史都既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又极有抽象的总括高度。而且用物品来再现历史,也必然会面临不可回避的局限性和质疑。再想想,又觉得这是一项奢侈的行为,毕竟能把世界简史串起来的历史实物,可不是轻易能触及的。——就在这些复杂情绪中,我开始读这本书。

  谈到公元前400年,大多数学者估计只会言必称希腊吧,谈到公元400年,估计大多数就是罗马、最多加一个汉朝的对比,但作者难能可贵的就是,在对这些大国文明详细论述的同时,也能顾及到同期非洲、美洲、澳洲这些虽然落后到极富特色区域的历史。翻看书籍最后几页不同时期文物的分布便能体会到作者的这番良苦用心。

  作者的语言功底很深厚,翻译也做的比较棒,生动详实的语言把文物放到了当时恰当的历史环境中,比干巴巴的纯文字让人印象深刻的多,或许这就是文物的魅力,也是我理想中参观博物馆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吧!这里忍不住再羡慕一下那些住在这些世界型博物馆附近的人,可以随便挑个时间去参观几个分馆甚至就是几个文物,去读读历史、做做临摹、甚至哪怕就是找找氛围发发呆,都是幸福的。

  这本书是和人类简史同阶段陆陆续续穿插读的,在西班牙入侵阿兹台克王朝等好几个地方都有交集,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下周就要去大英博物馆了,期待有新的发现和感触!这几乎应该是一定的吧~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七):如果有来生

  Veni, vidi, vici.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Julius Caesar

  100件物品,跋山涉水,经过千万个路口,前仆后继飞出历史的迷楼,来赴今生与你我的约会。它们有的华丽,有的质朴,有的残缺,有的奄奄一息。每一个物件都有很多话想对你说,又说不出口,关于它们自己,关于它的故乡,关于这一路上的沧海桑田和海枯石烂。站在它们跟前,隔着山,隔着水,隔着坟墓,隔着爱的灵犀一点。我很想一件一件触摸它们,就像匍匐于故乡,匍匐于时间。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一点一点的学习,就好像是在打造一架时光机,准备进行穿越世代的旅行。再次回到大英博物馆,凝视那些物件,好像练出了打通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时光隧道,在刹那的安静里仿佛听到时代的巨轮轰隆隆的驶过,时光之剑嗖嗖的射中帝王将相也射中蝼蚁蜉蝣。在亚述人猎狮浮雕展厅,几千年前的狩猎场面依然栩栩如生,被箭射穿头颅的巨狮仿佛还流着血,可是它的身体却已在几千年的时光里风化模糊。我们也会和他们一样吧,陷入生生不息的循环里。

  博物馆里不少物件是墓穴里的陪葬品,它们是用来帮助主人转世的,如今作为信使先到达了未来。现代人借助这些物件,像拼拼图一样去破解那些埋藏在历史长河的秘密。如大英博物馆馆长Neil MacGregor 在TED 的演讲2600 years of history in one object中所说:那些我们制造的物件有很多条命,也因为这样,考古学家需要很慎重的做出判断,有时又要不断的推翻之前的结论, 不断有新的发现。The things we make have one supreme quality-they live longer than us. We perish, they survive; we have one life, they have many lives, and in each life they can mean different things. Which means that while we all have one biography, they have many.

  那些英国本地出土的文物,还有大英从世界各地搜罗的文物,不论当初它们的身世如何,此生它们一起聚在大英博物馆,供万人瞻仰。从某种意义上说,此身此地此时就是它们天堂的模样。它们是人类从非洲开始漫漫征程上遗留下来的时光胶囊,里头收藏了人类从非洲出发沿陆路,海路迂回前进占领地球的过程。这种发展和扩张的动态平衡和盘旋上升,不仅表现在科技,文学和艺术,也表现在经济政治和宗教的方方面面。量变的积累和质变的发生往往当时不容易看透,如今借着这些文物我们管中窥豹,了解这变和不变中的因果,又因为这了解,一点点变得慈悲,轻轻的触摸那个叫做命运的东西。

  希望借着这本书,了解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也希望借着这一段的阅读建立一个框架,再去其它博物馆时看到相关的物品能有一些线索可循。最后希望我们可以在命运的洪流中“滚滚”向前,“喋喋”不休,各自精彩。遥远的拥抱,或以梦为马,如伊卡洛斯之羽将带我们穿越这命运的迷宫。也许我们不会一起到达未来,可是希望等年老时回忆这一生,你能和我一样心满意足的说:

  I came, I saw, I lived;

  I came, I saw, I loved;

  I came, I saw, I kicked its ass!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八):200万年就是我们的来时路

  在写这篇书评之前,我想先坦诚地陈述三点——

  第一,我是个历史盲。读书时,历史学得最差,不仅世界史背得一塌糊涂,中国史从鸦片战争往后就彻底不想学了。鸦片战争之前的,至今仍然记不住中国朝代表,只误打误撞地背下了清朝的十任皇帝是“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这和我一不小心从初中的劳技课上记住了食物烹调方法包括“拌炒爆煮烩烧炖蒸炸”是一个道理,只是碰巧。

  第二,我爱逛博物馆。至于原因,瞻仰伟大历史、感受灿烂文化、提升精神境界这些假大空的理由就撇去不谈了,说点实际的:其一,我买不起价值连城、精美绝伦的宝贝,去博物馆养养眼睛也是好的。其二,博物馆因保护文物的需要,安装有先进的空气净化装置,即使外面PM2.5爆表,里面也是安全的(不信你带个PM检测仪去国博试试),既能养眼又能养肺,何乐而不为;其三,近年来,为了向同我一样“不读史无以明世”的大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公立博物馆逐渐推行免费参观,拿身份证换张门票就成,中国国家博物馆如此,各省级博物馆也是如此。

  第三,我是个穷屌丝。虽然1769年正式对外开放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种类最繁多、藏品最丰富的伟大博物馆,且以“包括万象”与“免费向所有人开放”为宗旨,但姐买不起往返机票钱呐!

  所以,当这套《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简体中文版出炉的时候,我的心情,只能以“幸福”二字来形容。想想,只花108块人民币(打完折才六七十,没节操的网站敢给苹果三星这么打折么),就能不买机票、不挪一步、不请导游的听大英博物馆馆长通过100件馆藏展品,串讲200万年人类文明史,简直是VVVVVVIP级的享受啊。

  我,一介文史小白,以幸福指数最高值,把这套书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满足地说不出一句话来(此刻了解的世界史知识大概顺利超出人生最高阙值了)。为了正儿八经地写两句不被人怒扔臭鸡蛋的感想,又把这套书从头到尾再撸了一遍。

  以下,就是我想说的一些感想,如有剧透,您多担待——

  一、见微知著,见端知末,200万年就是我们的来时路。

  1650年,曾在大英博物馆附近布道的厄舍尔大教主经过精密计算,得出人类的起点是公元前4004年的伊甸园,时间精确到10月23日,一个星期天的傍晚(嗯,看来主教认为祖先天秤座的)。1931年,一位受大英博物馆资助的年轻考古学家在东非大裂谷偶尔发掘的一批石制砍砸器,却证明人类已有了200万年的历史。那柄简陋的砍砸器,是今天的瑞士军刀,茹毛饮血,启迪了人类最初的智慧。

  今天的我们站在罗丹和布朗库西的情侣接吻雕像面前,一定会慨叹爱情的动人,但早在1万1千年前,一双人类的手,已将一块历经冲刷的圆卵石,雕磨成了大英博物馆最动人的藏品,安萨哈利情侣雕像。

  这尊雕像看起来非常动人,不过凝视它的时候,我脑海里却自行出现了几句以前听过的打油诗,完全停不下来:“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轻轻地咬上一口,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真不容易,也是这几句打油诗让我记住了祖先的两个发源地,可是山顶洞人在哪里……咳,不好意思跑题了)

  我想说的是,最初的最初,人类不分地区,不分种族,都有过同样的起点,追逐过同样的事物。但当食物足以果腹、毛皮足以暖身,人类开始训化心灵、驯化自身、驯化社会。随之,阶级诞生,国家诞生。然后,征服伊始,毁灭与重建伊始……

  许多浩瀚的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仅剩下一些遗物,历经劫难,得以幸存,其中极少数能够重见天日,安安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角落里,与我们相见。我们前去参观它们,从它们身旁匆匆经过,却很少有机会驻足,去耐心倾听它背后的故事。《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和思维角度,见微知著,见端知末,200万年就是我们的来时路。

  二、谁为失败者发出他们的声音?

  活着的人们研究的历史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它应该不只是一篇篇客观的记载和一组组冰冷的事实,关于胜败、衰荣、文明更迭。流淌在历史里的,应该还有血脉相承的温度,古今无异的哀乐,以及支撑生命的信仰。

  即便是历史知识如我一般匮乏的人,也应该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知道汉莫拉比(如不记得,请听周杰伦《爱在西元前》)、亚历山大大帝、阿育王、恺撒大帝、忽必烈、伊丽莎白女王等等曾经众横捭阖的君主,知道丝绸之路、欧洲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拿破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可是,你未必听说过莫切文明,两千年前他们曾建立起跟欧洲文明不相上下的美洲文明,如今却只活在并不完整的考古记录里;你未必听说过阿兹特克人,它们是被西班牙人彻底征服的印第安民族,如今的墨西哥城建立在他们的废墟之上。谁替他们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馆长尼尔•麦格雷戈先生在这套书的导言里说:“……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

  虽然知易行难,可是馆长先生让这部以100件物品讲述的世界历史,虽然只是世界史的一部分,却是一部整个世界都参与其中的历史。在美洲,无论是神秘消失的莫切文明还是被殖民者捣毁的阿兹特克文明,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成为塑造南美洲现代民族认同的基石。

  三、在迷人的细节里感受历史的诗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对馆长先生产生了浓浓的钦佩。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渊博、学养深厚,还因为他的幽默风趣、浪漫有爱。你不能想象一部严肃的世界史会有诗人掺和其中,天知道他们是多么天马行空的人。但馆长先生严肃地告诉你:“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

  罗马帝国在英国的统治崩溃后,人们曾经深信,那时的英国进入了长达数个世纪的“黑暗时代”。英国诗歌的基石、盎格鲁撒克逊史诗《贝奥武甫》理所当然地被人们认为是虚构的,那是一个想象中的由武士的荣耀和丰美的盛宴组成的世界。然而1939年,一座公元7世纪墓葬中出土的物品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黑暗时代”的认知。原来伟大史诗中描述的英雄头盔是真的,那个时代的繁华与荣耀也是真的。

  也许头盔的主人是东盎格鲁的国王,然而他的尸体在酸性土壤中被彻底溶解,无迹可寻。历史不知道答案,诗歌给出了答案。《贝奥武甫》中有一节《最后的老兵》,部落里剩下的最后一个人将珍宝埋藏起来,说:待在这里吧,珍宝,你属于爵爷们,世界已经改变了。

  在不断改变的世界里,失败者被挫骨扬灰,胜利者也终成黄土。历史抹去一切罪恶、丑陋、虚伪,留下善意、美好、真诚。历史的诗意是什么呢?是1300年前,一位中国公主远嫁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以妙计将被视为国家机密的丝绸技术带给新子民。歌颂公主美德的画板在黄沙中掩埋千年,出土时,和田依然是一片绿洲,种养桑树,每年制造约一亿五千万米长的丝绸。

  这样的细节俯首皆是,它们令《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作为一部严肃世界史的同时,也闪烁着其他同类著作没有的温暖诗意。

  四、历史是庄重的,但有时也很搞笑。

  谈历史怎么能不谈八卦呢!我本来想说,历史是庄重的,但有时也很狗血,想了想,还是把“狗血”两个字改成了“搞笑”。

  是的,那些看似神圣的信仰,有时也许只是一套自圆其说的托词;那些今天的人会用的伎俩,古代的人们早已驾轻就熟;而那些活在伟大历史里的伟大人物,也有普通人的虚荣、鸡贼以及各种毛病。

  大英博物馆有一尊玛雅玉米雕像,清晰呈现了玛雅人的信仰。他们相信他们的祖先来自玉米,而他们自己是使用黄色和白色的玉米面团制成的。读到这里,我立刻联想起大学时代听过的一堂至今记忆犹新的课,在亚洲某个黄种人部落,人们深信人是由神拿小麦面粉烤制而成的。烤得火候不够的,成了白人;烤得时间太长的,成了黑人;烤得刚刚好的,就是黄种人。不知是我那位冷幽默老师的胡诌瞎侃,还是确有其事。看来有一点是对的,我们的祖先客服重重困难学会吃的食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早在公元前1550年,古埃及就以昂贵的来因德纸草书“发行”了当时的公务员考试应试宝典。和今天的成功学书籍一样,它有着粗红体字刻意突出的广告词:“通晓计算高招,掌握事务内涵,揭开一切秘密与难题。”

  统治古埃及长达66年的拉美西斯二世成就斐然,但并不骁勇善战的他不管战争是否获得胜利,都会勒令官方记录保持一致:拉美西斯取得了胜利!非但如此,他还将编造的胜利写在当时的facebook上——遍及埃及帝国的神庙上全是这句话,人们想不相信都难。

  至于奥古斯都嫌弃恺撒大帝骨瘦如柴又谢顶,便把自己三十多岁时的相貌刻在硬币上,并美化成一个目光灼灼、发型略显凌乱的美男子;倒霉的东晋孝武帝对张贵人开玩笑,说“你已经三十岁了,我该去找更年轻漂亮的女子了”,当晚就被彪悍的妃子用被子给捂死了;罗塔林基亚国王洛泰尔想和生不出儿子的王后离婚、迎娶给自己生了俩孩儿的情妇,却被两位心怀鬼胎的叔叔阻止,洛泰尔去世后,两位叔叔果然瓜分了他的王国……这些故事,都写在书中的文物里,那么生动鲜活,似曾相识。

  《道德经》中有句话:“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我以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句话也昭示了人类文明两百万年来走过的历程——

  我们从同样的源头里来,流经不同的区域,创造不同的文化,最终将丢掉彼此之间的偏见、歧视、矛盾、误解,百川归流,汇入同一片大海。

  最后的最后,再补一句我之所以爱逛博物馆的最重要理由:每当我被现实生活的林林总总折磨得焦虑万分时,来到博物馆里,我就会迅速宁静下来。

  比如有一次在首都博物馆里,我站在一块玉勾云形佩面前。虽然不知道一万年前的先祖为何要花长久的时间,打磨一块质地精良的玉石,但万年过后,这块玉勾云形佩温润的光辉照进我的心扉,提醒我,一切都不重要,请珍惜生命的美。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九):文物历史

  尽管我对作者在描述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段所发生的特殊事件时的轻描淡写和极尽主观非常不认同,我还是要承认本书给我带来的情感体验必须用震撼来形容。

  能试图将来自各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进行组合和串联来为读者描述一段历史,这本身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将历史讲得逻辑清楚、简明易懂,对文物的选择、涉及的历史的选取、语言文字的组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的体验是非常很好的。

  我认同作者在文中一直强调的,即文物在还原历史的过程中有特殊的作用,但也从作者的叙述中体会到,历史的讲述者对同一件文物的解释会有多么不同。若某些来自澳大利亚、尼日利亚的文物由当时被侵略的人民来讲述,想必行文不会这么轻松与诙谐,侵略的过程也不会被说成是轻松或有意思了。

  不管怎么说,本书是我阅读完后成就感最大和思考最深刻的一本书。感谢阅读^_^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十):熊猫外交

  周六下午跑去国博看漂洋过海从卢浮宫过来的一屋子展品。大冷的天去看一场高大上的展览,说不上来值还是不值。在心里自我安慰说:趁着雾霾暂退出来走一圈总是好的,文物就算走马观花,也比盯着手机对眼睛好些。一直以来,对于文物展的感觉,套用今年的流行词之一大略可以形容:不明觉厉。值得花一大笔钱(想必如此)万里迢迢运过来摆在国博里面给大家看,自然是公认的好东西。两块钱的地铁加上二十块的门票就能看到,加上披着文化传播者的外衣(被许多人喊老师,虽然什么也教不了人),不去转一圈简直说不过去。只不过通常看了也白看,展品旁边那几行说明文字几乎告诉不了你什么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而且基本上都很乏味,于是大多数时候你视觉上觉得它们老而丑,理智上觉得它们浮沉于一片混沌之中。

  结果我在一屋子的展品中看到了“罗塞塔石碑”。就像是在一群一句话说不上的外国人中间瞥见了一张同胞的面孔。真品在大英博物馆哦,那一大片古意盎然的字母其实内容很无聊哦,但是它背后的正史野史可是许多电影导演的心头好哦,埃及艳后是希腊人后裔哦,希腊人当了埃及人的王,根源是亚历山大这个希腊人到处征服,他手下的一个将领留在了埃及,成了讲着希腊语的埃及国王,所以石碑上把同样的意思用希腊语和埃及语各讲了一遍,罗马人不久之后就会过来,重复亚历山大征服世界的老路,把埃及纳入囊中。

  过去两个星期断断续续在回家的地铁上翻《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关于这块碑的介绍在第二册里面,三四页的样子。整本书都是一件物品连着几页文字,每日回家地铁里二十分钟,有时候能看完一个物品,有时候是一个半,然后就杵在站台上看完剩下的半个,收了书出站回家。当你看得见这些古远破损的东西后面那张无限延伸的网的时候,你才真的看见了它们。它们像是牵着风筝的线,压着帐篷的石头,让历史不至于虚无缥缈地飞上天去。要是你问我,没真的看见又怎么样,历史羽化成仙飞走了又有什么要紧?这我也没什么好答案。只是,每天花上十几二十分钟翻翻书,在增长知识之余,还能得一次恍然大悟这种纯粹的快感,比起其他许多娱乐,岂不是已经好出很多?

  再说一个例子:青花瓷。08年奥运的时候看见八号线的柱子上裹了青花的纹样,说实话,当时除了觉得毫无美感,还隐隐觉得那是一种媚外的行径。虽然对那几根柱子的观感仍旧没有改变。但青花瓷本身在我眼中已然多了几分厚重。青花瓷是在元代兴起的,而非明清;青花的纹样和配色并非出于我们自己的美术传统,而是源于伊朗,当时的国人在瓷器上绘上中东人喜欢的纹样,为的是将瓷器卖到那边去,从出口贸易这个角度看,那时候商人的做法和现在全无二致。

  讲一个好玩的来收尾。书里讲到一个做工精美的汉代漆杯,是汉代皇帝赏赐给某个驻守朝鲜的将军的。总结的文字简直让人忍俊不禁。“探索这只两千年前的漆杯能让我们更加了解现代中国:政府管控下的私人企业、尖端科技产品的大量生产、与朝鲜的亲密关系以及外交礼品的巧妙运用。中国人仍然清楚,最珍贵的礼物是别人无法送出的礼物。在汉朝,这样的礼物是丝绸与漆器。而今天,中国在建立与别国的亲密关系时同样能送出独一无二的礼物,我们称之为熊猫外交。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jwk/58766.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