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经济文库 > 经济著作 > 恶之教典2_惡之教典 (上)读后感10篇

恶之教典2_惡之教典 (上)读后感10篇

来源:经济著作 时间:2020-01-22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经济著作】

惡之教典 (上)读后感10篇

  《惡之教典 (上)》是一本由貴志祐介著作,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40,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惡之教典 (上)》读后感(一):评《恶之教典》

  作者本次发挥完全不及一年之后的《来自新世界》。

  总的来说,《恶之教典》是一本发泄小说,即不看重逻辑的通顺和可行度,一切为了把心中的画面、情感描写出来,带着作者发泄性质的劣质小说。

  在本书中,作者穷尽手段试图塑造一个与人类绝然不同的“怪物”,但莲实圣司这个“怪物”实在难以当此大任。他的人设是“毫无感情,专门利己,智商超群,行动力强”,但是,他在文中所展示的智商只能算中上,一旦遇到困难第一选项就是杀人,不是说杀人不可以,而是他根本想不出除了杀人之外更简单无后患的方法了吧。

  作恶是一种连锁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旦杀了安定环境中的第一个人,凶手就彻底改变了原本的环境。杀了第一个人后,第一个人的死亡引起了其他人的思考,凶手反而处于比之前更危险的境地。杀的人越多,就越容易暴露,凶手的境地会更不利。所以,理论上来说,杀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最优解。

  莲实圣司到后期明显已经玩脱了。

  作者应该很欣赏这种高智商单人型杀手,但是他所描写的莲实圣司其实有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旦遇到对自己产生阻碍的人就是杀,杀,杀,还自以为自己这种鲁莽粗糙是“不被人类感情所束缚”。他的实际智商真的比他的设定低多了。而他所选择的杀人计谋都很一般,后来被找出破绽也是正常的,应该说他能顺利杀了那么多人却完全没被发现才不可思议,恐怕只能用“主角光环”解释。

  作为主角的莲实圣司在设定上,是没有人性的怪物。但是,我觉得他实际上是非常的有“人性的”。只不过他所拥有的人性,是人性中的恶的极致,而不具有善意。他其实非常的像人,而且比起普通人更加符合“人”,因为他是个纯粹体,没有一般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的内在是纯粹的人性之恶。

  莲实圣司追逐金钱,权利,迷恋刺激,掌控欲强烈,追求享受,性欲旺盛,自我为中心,不在乎他人想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还不属于人?他简直是人之范本。

  书中的校园屠杀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剧情。为了掩饰两具尸体,而创作出一座尸山。藏木于林,这是一个非常有惊奇感的思路,总算让人意想不到。作者在集体屠杀中的剧情设计,人物描写都非常优秀,紧张感,画面感,代入感都很优秀。读起来会有种玩电脑生存游戏的感觉,有种又旁观又参与的平衡感。但是,校园屠杀在展现了莲实圣司不同寻常的思路的同时,也暴露了他智商一般的事实。他一直无法求得作恶后善后的最优解,杀人虽然简单便利,但不是最优解。他过度依赖杀人这个解决方式,没有好好锻炼智商。

  当然,在校园屠杀中莲实圣司的行动力还是很强的,智商体力双重在线,一一破解各个不同防御、陷阱、隐藏点、逃跑方式,简直是上帝视角一般的存在(当然,作者在一些部分的确把莲实圣司过度神化,让读者产生了“他什么都预先想到也太脱离实际了吧”的想法)。正因为他一路超神,他在最后的两个失误才那么莫名其妙:降落带里的2个尸体被当成活人再次射击,从而让正义2人组在地上伪装尸体活了下来;电击急救机里录下了他的杀人证据。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这个主角怎么一会超神一会过度愚蠢?

  这种不合理让小说的整体感下降了很多。

  最后莲实圣司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失误被关押,开始玩精神病游戏。作者留下了悬念,让读者猜测莲实圣司能否逃脱法律制裁。这个悬念真的太老套了。我倒觉得直接让莲实圣司逃脱法律制裁,住进精神病院,然后逃脱或者准备逃脱比较好,毕竟他都超神了,再厉害一次也不突兀。

  这样就能贯彻小说主旨了:极致的恶,战无敌手。

  《惡之教典 (上)》读后感(二):前1/3四分,后2/3三分

  我的感觉是上册四星,下册三星,和柚子的打分一致和豆瓣的平均分相反。

  蛮期待读这部,但同时也蛮有不安的。就是我之前提过贵志佑介作品的水准总像让人坐过山车,一部好一部差的,在日本评价高的,得赏的偏偏读来不咋的,不是最知名的反而有惊喜。

  这一部毕竟是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 10》的NO.1,是“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的NO.1,又是入围直木、吉川英治赏,所以读前存了忐忑。

  果不其然,全书大概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以莲实的视角,笔锋集中在目不暇接的学校事务的处理,学生问题的应对,各种可以为将来提供帮助的杀手锏的获得,个人感觉最好的恰是这一部分,让我读到一种蓄勢待发,看到老资格欧美犯罪小说里的布局与人设。

  我本来以为,以莲实的视野一直进行下去,不要告诉读者他的内心想法和他的过去,不要让那些有好奇的学生去挖他的底,就让他冷静的去籌划,像一个真正的行家那样去完成一项项工作。

  可是第二部分中毕业旅行阶段,作品已经令我很失望了,这个阶段的描写除了有一点点是莲实线,更多的是其他老师线和学生线,也许是要从侧面来凸显莲实的魔性,但个人觉得就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反而让第一部分被隐藏起来的东西在这个部分以减分的姿态出场了。如果说从单一视点到全知的多视点发展是为了叙事上交待清楚的方便,那我只能说这是作者的偷懒,单一视点处理得当,完全可以通过对话与逻辑判断知晓事情的全貌。

  当然这是各有所好,我个人比较喜欢单一视点不太爱全知模式来叙事,但并不是要否定后者,只是在一部作品里如果两种模式不断切换,则有点受不了。

  最可气的事,第二部分很明显的挂了“契可夫的枪“,杀死老婆的猥琐老师发出一定要让莲实好看的呼号时让人好期待,以为他一定会成为有戏的男二号,可是那么轻松就被搞掂。心理学女老师在莲实已经布完对于她的网后就再也没出现过,是留着演续集《沉默的乌鸦》吗?这是两处很扼腕的哑枪。

  第三部分就是大屠杀了,最不喜欢这个段落。手机频率干扰,监视器观查,外加一把散弹枪走校园,其实这已经是《捕猎志》,和犯罪关系不大了。而BUG却不少,莲实骗和学生搞基的老师来学校,他二话不说就来了,也没打个电话问一下自己的小男友真实情况,这时候手机还畅通啊,第三部分问题不少,但既使没太大问题也不会比《大逃杀》《肃清之门》出色。

  总之感觉是,前三分之一给人无限暇想空间,后三分之二渐次无法卒读,不是因为血腥残忍,而恰恰是口味太淡了。不是画面残酷一点就会让人好印像。另外把“尸体藏在尸堆里“的动机设置想法估计也只有兄手运用《ABC谋杀案》这种伪装连环杀手才有效,运用在大屠杀上真难以想像。大屠杀的成功率远低于伪造凶案现场吧?成为大屠杀的唯一幸存者还不如放把火加具尸体然后脱逃呢。

  搞不懂,刚刚赞过《上锁的房间》的五星,他又在一部作品里让我看到神作与垃圾的共存可能性。

  《惡之教典 (上)》读后感(三):老师,请放开那个女孩~

  从海南万宁事件开始,似乎中国的教育界让人突然间看不懂了。月余间,多起男校长猥亵女学生、男老师猥亵男学生、女教师侵犯男学生的网络爆料,震动了整个社会,就连远在日本海的苍老师和泷泽萝拉都举着牌子消遣中国人。被粉饰的灵魂工程师们,彷佛为了变现,早早地将灵魂以每斤五毛钱的批发价出卖。

  回想起自己得以苟延残喘至今的求学生涯,除了小学里被班主任当中踢过一脚,最后以母亲织了件毛衣作为教师节礼物收尾之外就再没有遭遇“热血教师”是多么的幸运;即使是在传说中恶魔频出的中学里,我同样幸运地发现某位数学老师只是喜欢搂着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女生在讲台上一起解题,作为直男,我只能目送他在数月后的家长联名抗议中黯然出局;在大学那散布着自由恋爱的浪漫氛围中,作为死宅一族的我,竟然也能倾听来自女生间关于某老师和女学生间的风流韵事,以至于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非常乐意毕业后留校任教。

  不过,遇到《恶之教典》里的莲实圣司那就是两回事了。作为来自地狱的恶魔,他所有的伪装仅仅是为了统治满是羔羊的乐园,如果有谁妄图打扰他所精心布控的上帝模式,等待“冒犯者”的一定是无情的杀戮。

  对于喜爱推理惊悚的掠食者,比如我,贵志佑介的《恶之教典》可谓奉献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血腥篇章,相对于传统推理文字工作者笔下的一天杀一人,又或者颇显矫揉造作的密室不可能犯罪(比如二阶堂那堪比世界七大奇迹的人狼城),莲实圣司手中的双筒猎枪无疑以惊天的巨响,震撼了进入晨光学院这个虚拟文字世界里的所有人。

  但真要我实话实说,被描述成地外生物的莲实圣司,因为过于超出常理的“艺术化”行为,让人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真实感缺失,反倒是诸如钓井、柴园之流颇有写实之味。

  对于已经被媒体踢爆的中国教育界,《恶之教典》洗去血痕之后难能可贵的像是一本警世恒言,对连人手一本《新华字典》都不能保证是正版的中国学生而言,谁又能保证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不会被写进现实版的《恶之教典》?

  炎热的夏天很快就会过去,在已经逝去的很傻很天真送贺卡时代,每年一度的九月十日,中国的家长们还是多多考虑一下,你们送出去的超市卡,会不会转手间就变成收银台旁的冈本0.03?

  《惡之教典 (上)》读后感(四):抓住人类弱点的“恶魔”

  听着电影的bgm看上册看到一半就受不了了,节奏诡异的音乐,阴郁的故事,看的心凉。最终还是关了音乐单纯的一口气读完上下册。本来是冲着电影的血腥大屠杀的描写去看的小说,的确小说比电影的细节更丰富。但是读完结局我有些空虚和茫然,作者写这个故事是想分享什么呢?

  为什么,也许很多人会有此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为什么被大自然创造出来?作者写书是为什么?

  无疑是反社会人格的莲实,在文中自己给予了他自己的行为的解释,“只是比普通人有更多的选择”。寻找他为什么要做这些的理由,其实是普通人为了寻找安慰和安心的心理行为,所以寻找理由并无意义。

  而大自然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人出现,“存在即是合理”,这个答案似乎也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丰富物种多样性。

  作者写书的目的不得而知,但是我想分析自己看书的心情,给我的感受,从而找出一些端倪。有些人书评写到,不管莲实点行为多么离经叛道,但是既然以他为第一视角,本以为可以看到莲实与对手相抗的画面的,看他谋划计策,部署陷阱,引诱猎物,实施方案等步步惊心的情节和紧张的画面,但实际上除了终局的血腥大屠杀,对于其他的犯罪并没有过多的描写,甚至莲实的过去(谋杀双亲同学被同事威胁)都是轻描淡写点到即止。而做了各种铺垫的其他人物,居然毫无杀伤力,对莲实的威胁简直小到可笑,轻而易举被玩弄在股掌之间失去性命。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些看似的威胁(更别提如绵羊般温驯柔软的普通人),都只是平凡的人类,有各自的缺点,与天生反社会人格无情又聪明的莲实比起来,真的不需要他花费过多的心思。决定杀了他们解决麻烦其实就跟决定今天晚餐吃顿大餐一样的并不是那么值得到处宣扬,或成为情节的高潮,那都只是莲实生活中的常态。有人评价说莲实直率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王国,他努力的去教育培养选中的人,而那些他费尽心思之后被失望的判定为不值得拯救的人们,就要被当作绊脚石而不得不除去,所以莲实只是一个偏执的过分而扭曲了的理想主义者。额,这种解读,是多么的圣母白莲啊。他想建立的是属于自己支配的,可以完全掌控的,用以达成自己欲望的完全为他服务的王国而已。那些有潜质的棋子们,他就花费耐心使用技巧一点点的培养和驯化,从这个角度讲,他真是一个“教育者”呢!即便如此聪明与无情,事前谋划谨慎行事判断果断反应灵敏巧舌如簧蛊惑人心,莲实还是被美国的上司赶出了美国,(然而上司的“仁慈”或者说过分自信,放虎归山,莲实将来会不会杀掉他呢,这也难说),他也还是百密一疏的被捕了,但是被捕的瞬间他就开始了下一个操纵人心利用社会制度的游戏。

  是的,他的确是一个恶魔。可文中死于莲实之手的人,并非完全都是100%死于恶魔的“魔法”,他们何尝不是死于自己的弱点,自以为是/暴怒/仇恨/轻信/鲁莽/盲从/习惯/酗酒/性欲/,甚至是善良。掌握人类弱点的恶魔莲实,看准时机一击必中。而是人类就不可能超脱与人性,由人所创和由人执行的制度也是如此,莲实已经做好准备利用这些弱点,再次出手了哦!

  如何看待/处理莲实,这是我们普通人的难题。而莲实自己未尝不是麻烦缠身。仅凭一本小说是没办法找到这类问题的答案了,而作者本身也无意着眼于此。他只是把纯粹的恶展示给我们(若看历史上的连环杀手犯罪实录,恐怕会有更纯粹的黑暗吧),然而小说的表现形式就没纪实文学那么沉重了,虚构这两个字总算给了读者退路和缓解之机。这是一本什么类别的小说呢,(总要分类和总要找理由似乎是人类的又一大恶习),分辨不出来。不过的确情节紧凑新奇,各类人物个性突出,冷峻的笔调描写着血腥残忍的故事,的确很好看呢!

  《惡之教典 (上)》读后感(五):匣子

  学校是个大舞台,学校是个小王国。在表面维持着它光鲜的外表,却在它离开众人目光时,显露出它真正的容貌。它更像小匣子,打开它时,似乎里面的一切净收眼底,谁知它还有一个夹层。

  《恶之教典》(莲实的课堂)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座学校,同学们之间的学校生活看似平静,但这平静背后,考试作弊,校园暴力.....这些在一个学校看来有损校风的行为时有发生。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媒体,学校,家长,老师一再强调这种问题,但有增无减。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书中的主人公莲实一出场就遇到了这些问题,作为一个问题学生聚集的班级的班主任,一般的老师遇到这些问题,一定会很头疼,难以去答应解决。但莲实却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而且很出色的解决了。但是,在解决的过程中,他恶的一面逐渐展现了出来。

  刚开始看到他完美地解决了柴原老师性骚扰女学生事件和解决园田老师的体罚事件时,真是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力,连我都有一点爱上了这个老师。我似乎被他的面具蒙骗了,当他为了让清田梨奈的父亲不再无中生有地来到学校发泄,他用一场大火烧死了清田梨奈的家以及他的父亲。更是为了除掉校园暴力的领导者蓼沼,激怒了蓼沼,使他对莲实挥刀相向,这样他自然就会被退学......之后,莲实做的事越发走向极端,为了自己完美的形象不被损毁,他不惜陷害他人,谋杀他人。

  莲实是个感受力极差的人,所以他不会体会别人的感情。他阅读了许多心理学书籍,所以对别人的交往都是在表演。他能用语言和自身的魅力掌控他人,还能看破一切心机。也许他是一个天蝎座,有极强的控制欲。将自己保持着神秘的姿态,除掉一个个看穿他的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除掉一个个对他形象不利的人。他也像一个匣子,只是夹层多一些。

  但上卷带给我的恐怖不是来自莲实,而是复杂的老师群体。这里面有真正的好老师。但也有表面光鲜,背后卑劣的。性骚扰女学生的柴原,与学生发生关系的润子,同性恋老师久米,最恐怖要数出场不多的钓井(电影里倒是不少),他实际操控着学校,他威胁着校长,是自己老师当得再烂也不会被开除。他首先怀疑莲实,悄悄调查着这位威胁着自己统治地位的老师。但被率先干掉,不知心里有种愉悦之感。最恐怖果然是匣子的最深处啊。

  《惡之教典 (上)》读后感(六):拟态如人

  关于《恶之教典》,我是先看的电影版,才看的原著。其实当时手上已经收到书了,但是抵挡不了三池崇史的大名,还是先看了电影版。事后发现是个错误,因为看书的时候伊藤英明的脸一直在眼前晃啊晃。我私以为莲实圣司应该是更英俊一些的,毕竟在高中女生内拥有亲卫队和粉丝团的老师,光有灿烂笑容可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小女孩眼光可是刁着呢。

  关于莲实圣司在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反社會性人格障礙)这个大命题下做出的种种行为,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相对于用艰深的心理学说解释,其实本书所讲的不过是高智商犯罪者最后功亏一篑的故事。关于缜密的计划性的布局,研究周围各人心理投其所好,合理的利用和控制身边的人,组成自己的集团笼络信息,排除打压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异己并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种种方面来说,都是商界典型的手段。只是现实中没有这么戏剧性,并不见血罢了。

  所以与其说将莲实圣司比作恶魔,我更觉得他像一部电脑。电脑不会理解你所输入的语言,但它自身的系统会将其转换为编码并整合的显现出来。由于他不能理解并对旁人的感情感同身受,所以对他来讲,别人的一举一动都是输入信息,他用抛除感情的绝对理性思维分析种种信息,来做出别人最想要的反映,已达到自身的目的。如果现在的销售员能学到他十分之一的皮毛估计都要乐翻天了吧。

  看到后面其实觉得莲实还是挺倒霉的,明明是高智商极端冷酷无情绝对适合美国金融界的高端精英,还是在利益争斗中惨败到被人赶出觅食场。就像书中所写的,一只虎头鲨却被人赶到小池塘,天天面对一群只吃淤泥的虾兵蟹将。稍微有点看头的钓井也不过是个狐假虎威的小鳄鱼,最后还被一口咬死挣扎都没有一点。相比莲实来说,我觉得他在美国的CEO上司倒是段数更高。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人家碾死他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为什么不杀他只是驱逐他呢?我估计主要还是怕麻烦而已。吃了你还是不吃你呢?算了吧,没这么饿,也怕塞了牙。

  关于后半本的大逃杀桥段,个人感觉一般般。毕竟高见广春那本对这种已经写的很尽了。我也能理解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亲手毁了自己一手建立的王国呢。但是前面一直在铺垫缜密设计,绝不“杀人之后才挖坑”的莲实同学,你明明杀人的最初目的就是搞死安原美弥和那2个知道你真面目的人。怎么能在最后连尸体断没断气都不确认,脸都不看一下就安心了呢?这么本末倒置的事情,估计只有可能是为了下部来埋伏笔了。毕竟在篇中到处都点缀着莲实很熟悉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最好骗”的观点。

  总而言之,值得一看。尤其封面上“那个有著阳光般笑容的男人不是人,是一个拟态如人, 实则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这句,真的很带感。

  《惡之教典 (上)》读后感(七):恶人和恶

  简评写不下了,放在这里。

  大陆版绝版了,台版又太贵,所以最后我看到的版本来自雪野麻衣博客上的私翻。读上半部的时候我对莲实圣司这个主人公还颇感兴趣,这得益于作者从一开始对其本质的遮掩;莲实圣司,一个表面上近乎完美,但内心深处存在着黑暗的男人。贵志老师将探索莲实本质的这个过程写的非常迷人,从一开始的乌鸦与狗事件,到纵火案,再到寥沼事件,还有两桩师生不伦案……学校是安静的池塘,莲实的烦恼像平静水面上涌出的气泡,他戳破一个小的,又迎来一个大的,这样来回往复,当他的耐心被消耗殆尽时,莲实告诉自己,这一切异常是池水沸腾的前兆。Game嘛,无法收场的话不如玩个大的。小说上部以暗示莲实决定逐步释放自己的黑暗作结,令人满怀期待,结果下部的黑暗来了,天才优雅的莲实老师也被黑暗吞噬了,一下子放的太开,反倒杀的人猝不及防。

  咦,莲实老师,怎么越往后读你看上去越无聊了呢?

  像另一个长评作者那样,我对小说的上下部分观感截然不同。小说的上半部是有趣的,值得玩味的,能反复推敲的,像一首精美的小诗,而下半部分却猛地放了一把烟火,把夜空中的星光月色炸了个干净。归根结底,这是因为作者让莲实对恶的把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上半部分的莲实是在忍耐着的,他精确地设计每一个细节,严格追求行为的艺术性,在理智和恶念间摇摆,在这个时间点,他是一个既可恨又可怜的恶人。可恨自不必说,可怜则体现在几个有趣的细节上。其中最关键和最动人的一个,是少年莲实与同桌女生那段堪称浪漫的往事。那大概是莲实圣司最接近人的时刻,在他握住女生的脖子,怎么也下不去手的瞬间。他的孤独,他的残缺,终于一览无余,叫人怜悯。可惜的是同桌女生的自杀掐灭了莲实变正常的最后一点希望,他最终一步步走向黑暗,走向恶,并最终成为恶在人间的化身。

  似人非人的怪物,这是台版书封宣对莲实的描述,一语中的。老实说,我觉得小说最有趣的部分就是探究莲实的本质,最好到最后都不要把他弄清,留下一点模糊的秘密。但贵志老师好像不这么想,他行文过半即把答案公布,也许是想打破读者对恶人残余的好奇与幻想,用纯粹的丑恶的事件来起到警世的作用?

  莲实由恶人转变成了恶。这大概是上半部与下半部最本质的差别,也是读者感觉到作品质量下降的关键。我们尚且愿意去挖掘剖析一个恶人,却不愿意去深入恶。下半部的莲实既然已经成为了恶,那他还需要什么掩饰呢?恶是自私、霸道、肆意而无情的,他的最终目的是摧毁,因而作者和读者都再难以用美学的范畴去约束他。恶的特质即是莲实的本质,读者找不到理由再去欣赏这样一个令人厌恶恐惧的主人公,于是贵志老师安排了一场爆炸性的大戏,恶把人间毁了,老师再把恶给毁了(还没毁干净!)。有豆友在下半部的短评里面写“如果不是以莲实圣司大获全胜告终,之前的铺垫不都没有意义了吗?”但我想,如果真是这样的结局,那也未免太绝望了吧。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jwk/62945.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