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经济文库 > 经济著作 > 【永不抵达的列车】《永不抵达的列车》经典读后感10篇

【永不抵达的列车】《永不抵达的列车》经典读后感10篇

来源:经济著作 时间:2020-03-14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经济著作】

《永不抵达的列车》经典读后感10篇

  《永不抵达的列车》是一本由杜涌涛 / 徐百柯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一):稿件集合而已

  就是一本集合了各种新闻稿件的书,没什么新颖的东西在里面,只不过名字好听罢了。

  曾经发生过的一些事情,比如像温州动车,其实就是时间的叙述,并没有什么附加的东西在里面。不是一本有质感的书。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二):名副其实的精选

  “给沉默的大多数以温暖、勇气和力量”这句话是这本书的精髓。本书是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精选了20篇极好的文章。每一篇的阅读都能触动你心灵深处最为柔软的部分,让你为之感动,为之伤心,为之难过,为之不平……一份好的报刊,一本好书应运而生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那是经过许多人用心地付出,用心去做方能完成的。

  开篇《失落的阶级》就带我走进八、九十年代那个距离我们并不远,虽不熟悉,但也并不陌生的时代。一个阶级就这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被社会所淘汰,甚至没有人记住他们,或者不想记住他们,因为已经成为过去。电影《钢的琴》带着我们重拾那段时间的往事!于是平凡的小人物在作者笔下登场,却不是闪亮,而且带着千般无奈的愁绪。

  知青的故事读过不少,精神病院里的知青你了解吗?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他们的生活如何?是成为众人心中的重要人物了,还是已经沦落为劳苦大众中的一员?他们的命运为什么如此悲怆?是什么造成?在探究这些根源的同时,为什么觉得探究的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了。

  那一个个故事,用心地读者,你不得不用心,因为它在吸引着你,它在告诉你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你想去了解,想去关心这些人物,哪怕是给予他们精神的同情。

  中国青年报,冰点故事,虽说是冰点,可每个故事都是那么有温度。在那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老人、孩子、看到了那些昔日的知青,他们经历的命运。

  渴望有这样一个平台,把这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记录下来,他们的故事是真实的,是一个时代历史的见证。我们没有理由对他们不闻不问。像这样的故事,希望它越来越多,多到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三):冰点,一块招牌

  《码头春秋》的豹尾。牲畜一样的工人,把生命和青春埋在高楼下面。这个结尾呼应前面听歌,这次听得是《社会主义好》

  《码头春秋》里面的一段。一面是被拒,一面是无法施以援手的无力感,其实是很常态吧

  太佩服赵涵漠了!这篇《生命的礼物》行文如海浪,一波接一波。结尾这段照应了开头,也照应文章中很多处地方,这几行字就像灯塔一样,一下子照亮了地图上还不清晰的角落,让人对全局一下明了了。情绪又蕴藉克制,就像太极最后一招打完后,余韵不觉,风声在耳。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四):冰点不冰

  写不下短评我就写在这里了。这本书就像在开篇的前言里说的那样,“关注那些被忽视,被遗忘,甚至被屏蔽的人与事”,收录的是中青报冰点栏目的经典文章。一个社会的好坏,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准就是看社会低层人士,边缘人士的生活状态和政府国家为他们做出的保障工作和对待这些底层或者边缘人群的态度。赵涵漠在《伤逝》里写下岗工人,“整整一代人背负了命运为发展牺牲”和文章最后“这一切都过去了”的对话作出鲜明而讽刺的对比。不得不说,这样的开篇已是一记重锤。从以《钢的琴》为线索的国有企业工人失业关注开篇到上世纪水库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移民问题的聚焦,这里面有被历史遗弃的老革命,江边的挑夫,普通美国人对美国政府执法的亲历,温州动车事故的关注,写的非常细致入微。有人说,太过煽情偏离新闻的客观性,说想要切身体会和理解对方新闻人是不可取的,有失偏颇和客观,甚至这是不可想象的,不同的背景和生活让你无法彻底的去理解对方的本质。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有道理,但是有时候这样的新闻写作方式存在是为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报纸这样的深度的挖掘来贴近被采人或者事件亲历者的真实生活,不求理解,只求体会和看到,在我们每天平静生活的外面,有人经历你不曾经历的黑暗或者伤痛。就像家国辑里写到被采人所说的“我不指望北京人吃水的时候感激我们”。那么社会的发展或许也会朝着有温度有人性去前进,不得不说现在社会发展问题重重,冰点这样的专栏存在是必要的,这是好几年前的书了,我觉得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事故频发和微博上疯狂爆出一些令人惊叹而且无法理解的黑暗存在的此刻,甚至就近也有北京城郊大火等事件,非常值得采访和思考,如果能够重新更新和编辑,我想会看到更多优秀的新闻人对事件细节的关注和写作。虽然去实习过的我知道,今天的新闻审查制度越来越严格,很多时候我们在写的都是命题稿件,但是我相信,一定仍旧有优秀的新闻人,坚守在这样社会良心的岗位上。另外,徐老真的非常令我敬佩,如果以后能有机会在三联实习(做梦)一定要好好看看他老人家的照片。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五):深度

  冰点周刊是中国青年报享有盛誉的品牌栏目。我记得看过李大同主编的冰点特稿集萃,大约是05年吧,书名大概是《冰点03’》。如今,又见冰点精选——《永不抵达的列车》,本书是2010-2011年冰点周刊特稿精选。

  冰点是深度报道,长篇通讯。它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一些故事耐人寻味。挖掘出来的真相,直击人的心灵。冰点特稿的篇幅都很长,好几千字的篇幅,但是很好看,耐看,愿意看。在这个速读时代,是不容易做到的。冰点对准的焦点既有公众事件,也有落满了历史尘埃的故事。与本书名同名的《永不抵达的列车》这个特稿,显然是甬温线动车出轨事件,算是重大事件。可以说,此前,中国铁路高速发展,算是中国速度,也算让世界瞩目。不过,这个事件改变了中国高速铁路的高速发展模式,改而求稳,求安全。围绕这个事件的是与非、真相与谎言、生与死……纷纷扰扰。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关于这场悲剧的真相还未必那么清楚。对于这件事的处理、对死亡乘客的处理也未必尽如人意。记者选取的角度很奇特,基本上是2条线,一男一女,两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分别坐上了相撞的两辆动车,他们从坐车以及在车祸中死亡。一个一个的生活细节,逐渐还原。从他们美好的年华,他们信心满满的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放暑假了。他们在路上还更新着微博或者人人网上的个人主页,还和朋友联系着。他们都热爱生活,他们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是他们都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乘坐的动车永不抵达。他们的朋友在他们出事后,到处寻找他们,最后找到的是尸体。死了那么多人,可以写的人很多,可以写的角度很多,作者就是从这两个普通人来写,他们生命的泯灭,多么让人心痛。

  还有一些被人逐渐遗忘人或事,甚至是不愿被人提起的,被人刻意隐瞒的事情,出现在冰点周刊里。比如,下岗工人。比如知青精神病人。让人知道了更多的历史真相。不少事,就是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当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就是要看到他们的苦与悲,忧与伤。看到落泪,也思考这些普通人身后的一群人。也希望他们能获得公正的待遇。

  冰点周刊,有深度,耐读。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六):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冰点,讲的是有温度的故事。然而这里的故事却让人无奈苦痛与愤怒。

  《永不抵达的列车》事关一群普通人,尤其是不那么显著的弱势人群,序言中《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创刊意在“从城市和乡村的每扇门背后寻找动人的故事,并从中萃取这个时代经典意象]阐释这个时代的演进逻辑”,冰点的新闻,“能让人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另一些没被压倒的、也不可能被吞噬的价值”。

  夜里读完了这本书,一晚上都在做梦,早上起来觉得很累。对这本有沉甸甸重量的书真不好写什么,说什么都显得特别轻飘飘,只能借第三编家国里《人民用脚投票》里的一句话“真实,才是最重要的”P234来表达。全书的故事,无论是下岗工人,被革命的革命者,知青,丧失精神寄托的草原人,返乡战士,动车事故遇难者,挑砖工人,三鹿奶粉与高温疫苗的受害者,两套教育,没有出路的政治课,暗无天日的矿工等等。这些故事作者们的叙述都极为收敛控制,并不骟情,可是慢慢读来仍是让人抑郁。扉页之上有书“给沉默的大多数以温暖、勇气和力量”,为什么是“给沉默的大多数”?为什么沉默,为什么对沉默,原因大概有这些词可以参考,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常见的诛连,清算,打击,报复,扫地出门,断子绝孙。。。醒过来抗争了又如何,会丢掉一条命,为了活着,只能沉默和忍受。所谓的呐喊也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作用。

  被社会抛弃的一代人,被社会放弃的一批又一批的没有犯过错的人,对他们也总有种兔死狐悲之感。为了国家,为了和谐,我想也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因素在里面,是,为了面子,当贫困变成不值得同情,当贫穷变成无能力,无本事的指责,当主流媒介们拿各种价值观轰炸,除了一致性地保持着沉默,一致性地缄口,除了这样保持一点自尊,又还能怎样?如果没有这些报道和记录,一切慢慢就像大雪掩盖一般慢慢消失踪迹。若问如今最让人尊敬的人,其中之一应该是有良知的记者。因为他们的努力,让这个世界一步步走向正义、公正和良知。

  书中间或插入一些外国的经典案例,“柠檬水事件”,“批评官员的尺度”等都非常有启发。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七):一地顺民

  我不敢说《永不抵达的列车》不是一本好书。原因有二,一是豆瓣上的评分颇高,各种欢呼;二是它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特稿精选,冰点周刊向来以有温度的报道自居,也就是拥有所谓的媒体良心。在中国,做媒体人容易,做媒体人不易。

  我读这本书的过程很堵心,根本没有阅知真相的痛快淋漓。也许现在去读2010-2011年发生的那些大事,已经太没有视觉或者感观的冲击力了。2012和2013年接力般地发生了更加震撼人心的大事,曾经的迷惑、痛苦又为新的焦点热点所覆盖。那些过去的,渐渐尘封在人们的记忆里,何必再忆起,痛过之后何必再痛。这正是我觉得此书无意义之处。

  就像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本书所收集的事件有点碎。从一个阶级讲到一个个体;从一群知青远离故土讲到大坝边的农村为国迁徙;从打了坏疫苗的失去生命的农村儿童到接受正规教育却斥之为填垃圾小学生。国人的痛好像是千万只小蚂蚁,无孔不入。在书里,你可以读到身边的你、我、他。那些似曾相识的人和事,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默默地接受了事实,抗争是有限的,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除了在沉默中日渐老去,我们好像不再做新的选择。冰点里的温度也仅仅是让事实浮出水面的温度。在中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自秦皇汉武,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就是臣服。我们,规规矩矩地卧了一地。

  我在东北长大,所以书中所描述的沈阳铁西区和黑龙江佳木斯的知青我都很熟悉。时代造就的错在哪里都一样,美国的越战韩战老兵不是一样孤独终老,我们如何去痛斥国家的忘恩负义?国家是什么? 国家是一群又一群的人,这群人要否定另一群人,关键你站在哪一群里?所以,书中的第三辑《家国》,基本上是扯淡。

  书中有两篇非常值得读,一篇是讲美国小姑娘卖柠檬水的《柠檬水起义》,另一篇是有关美国司法的《批评官员的自由》,评议何帆翻译的《批评官员的尺度》。在这两篇里我看到了一丝反抗争取的微光,但那都是亮在外国。《一个矿工的两个世界》也是篇好文章,那里有一个人的抵抗,不论输赢。

  我也是一地顺民里的一员,我瞧不起我自己。所以,我不评价别人。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八):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需要有尊严的生活

  我对《中国青年报》和它旗下的《冰点周刊》有着很深的感情,只是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工作以及生活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的原因,最近几年越来越疏远了。

  “在不放弃社会‘热点’、‘焦点’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尚不那么显著的人群和事物,更多第去关注普通人旳生存状态与想法,更多地发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创刊词里这样写道。

  其实类似这样的创刊词我们读到过很多,但是说实话,如冰点一样能够在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市场化冲击的窘迫现实中,做到真正意义上地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需求以及发表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的纸媒还是有点少见了,尤其是作为《中国青年报》,它不仅是国家团中央机关报纸,还是在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都具备了重大影响的全国性综合报纸,这样的身份无论从哪个方面考量,都令它的《冰点周刊》的存在以及坚持具备了弥足珍贵的现实意义。

  《永不抵达的列车》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2010-2011年度的特稿精选,我是非常仔细认真并满怀虔诚地阅读它的,说实话它也确实没有令我失望。我发现 “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现状和书写普通人的真实故事”已经一如既往地成为了每一篇特稿的全部写作要义,还发现 “让普通人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每一篇特稿的根本创作主旨。透过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冰点为我提供了一次旅行,一次不断地与昨天与悲悯、同情、宽恕和自由不断邂逅的旅行。

  在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市场化冲击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人间世相已经越来越被喧嚣所淹没的时代背景之下,《冰点周刊》依然对这样的关注丝毫不改初衷的态度令人赞叹。可以说,它不仅仅是彼时一些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具备了一定的代表性的社会现象和事件的完整记录,更是一个时代演进过程中反复出现却不为人知和不为时代所关注的珍贵记忆。它所记录的基本都是彼时的我们曾经共同经历过的社会故事,但是非常惭愧的是,我们早已将把它们忘记了,而《冰点周刊》恰恰葆有了这许多。

  我感觉任何一个对过往有所怀念的人,都有必要读一读《永不抵达的列车》,因为它会帮助你重新拾起一些感同深受的记忆,虽然我知道,重新辨识那些记忆曾经带给我们的苦亦甜,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已经没有什么实质上意义了,但是从保留和记忆的角度讲,还是具备了留存的价值,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需要有尊严地活着。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九):《永不抵达的列车》破冰而出引深思

  相对于以往比较枯燥乏味的时事政治类书籍,《永不抵达的列车》这本汇集了《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特稿精选的时政书作却是那样精彩纷呈地脱颖而出。它的精彩不仅仅在于内容之上的绝对深度;它的特色更在于给沉默的大多数人以温暖,勇气和力量;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属于中国新闻界的“冰点高度”精汇,它的引人更在于书中涉及的诸多话题其实就是那么地近在我们的身旁。

  因为曾经听过类似的新闻报道,因为曾经感受过相关的影响,因为曾经感同身受般地为着这些发生过的事件唏嘘不已,再次地捧书之时收获得不仅是真实,更是真实背后的那些无尽深思。

  对于这部作品,个人以为它的出版是相当地难得可贵的。相比以往的歌功颂德之类的书作,我们在这里可以读到的是更多的关于现今阶段(2010年----2011年)发生的令人引发深思的时事政治。而且这里面很多的事件或许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抛却某些的阴暗面的阻碍,将新闻事实的真相还原给大众,以发自肺腑的真心来唤醒一切有着两只,正义,自由,悲悯---的民众。破冰而出的同时,不仅给予我们平常大众一次真实再现某些社会现实悲哀的沉痛深醒,更是让我们今日的世人可以不忘曾经的经历过社会创伤而坚强前行。也许,这也就是本书出版的真正用意所在了。

  《永不抵达的列车》一个属于本册书中的某个报道,带领着我们重新又回到了那个雷雨交加的雨夜温州动车相撞的现场。这是中国铁路史上一场令众多民众心痛的过去。相信哪怕是时至今日也还有不少的人们沉浸在丧失亲人的伤痛之中。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多的人们或许会将这样的悲剧逐渐地遗忘。但是我个人以为通过文字的重温来再读当时的故事还是相当地有必要的。这不仅仅是一场属于社会的伤逝,这更是一场值得众多机构和部门关注的血一样的惨痛教训。永不抵达的列车带来的更是媒体发掘现实真相的任务没有终止。以《永不抵达的列车》为题不仅仅回忆的是那个曾经的悲剧,更是暗示着新闻媒体的有关“破冰”引深思的任务尚未终止,依旧任重而道远-----

  事实上,本书中以三大板块,不同的形式一一讲述着众多的社会伤痛面。第一辑伤逝,第二辑世相和第三辑家国。其中涉及的内容诸多,保罗了中国的知青,下岗工人,英雄的定义,物种的消逝,百姓的被牺牲,毒奶粉事件等等话题。尽管这些话题很是敏感,但是却都可以非常公正地被一一用文字的形式摆放在了我们的面前。书外的读者不仅重新深刻地看到真实的中国历史事件,更可以透过这些问题获取着真相背后的深思和探究。非常地发人深醒,非常地引人入胜,非常地值得阅读和探讨!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十):一本有温度的书

  我有时候会翻阅一下《中国青年报》,在周三的那期报纸中,常常可以看到《冰点周刊》,有时候也会会花点时间读读周刊中的特稿,感觉这些文章很有温度。这本《永不抵达的列车》中的文章就是从2010—2011年《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特稿中精选出来的。

  《失落的阶级》由财经作家吴晓波观看《钢的琴》引入。这部电影里的男主角陈桂林是一个下岗工人,原妻改嫁了一个商人,自己独力抚养女儿。但喜爱弹钢琴的女儿提出,父母中能送给她一架钢琴,她就和谁一起生活。陈桂林在废弃的车间中,竟然奇迹般地用钢造出了一架“钢的琴”。这部电影直面下岗工人的生活,让人感动,让人震撼,吴晓波写的影评题目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让人唏嘘不已。那代下岗工人为中国国企的转型发展做出了牺牲和贡献,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张猛导演拍了这样一部电影,为这批人留下了珍贵的影视的资料,让人肃然起敬。

  《一个老派的共产党人》让我们重新“发现”了一个可以和顾准相提并论的经济学家——徐雪寒。他的学历不高,大致与初中相当,却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他的文章很质朴,没有什么花哨的东西,经济学的文章中也没什么数学模型,当然可能他也不擅长于此道,但他的文章常常可以直指当时的经济热点,并直指要害。他为人很“直”。明知自己的意见和领导不合,也是很负责地提出来。他对官场规则不太懂,200元的额外奖金硬是不要,还当着相关利益人的面,毫不留情说这是肮脏的钱。现在像这样的为共产主义理想和抱负奋斗不已,而又为人耿直的 “老派共产党”实在是凤毛麟角了!

  读罢《永不抵达的火车》,让人仿佛又回来了那个令人疼心的日子,那些悲惨的画面。那些活生生的、充满朝气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了,让人窒息而有遗憾。让人有产生一些疑问和联想。是不是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命和安全,“中国的速度”可以慢一些,不光光是高铁。

  《一个矿工的两重世界》让人见识了一个既是矿工又是摇滚歌手的独特生活。他在《两只老鼠》唱到:“两只老鼠,他们消失了,消失在黄昏,消失在黑暗中”。让我震惊、感动、敬佩。祝所有这些“老鼠”们一切安好。

  一个一个带温度的故事会让你感动,生活需要有温度,阅读这本书可能启发你思考,可能让你流泪,可能给你一次精神的洗礼,可能……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jwk/65304.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