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金融财经 > 货币 > 货币战争|《货币战争5》经典读后感10篇

货币战争|《货币战争5》经典读后感10篇

来源:货币 时间:2019-11-19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货币】

《货币战争5》经典读后感10篇

  《货币战争5》是一本由宋鸿兵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货币战争5》读后感(一):《货币战争5》有感

  透析历史看未来。书中从美国梦、罗马梦、宋朝梦最终逐步走向没落,为中国梦提供那些有价值的经验呢? 整本书看完后,我觉得本书已经从金融上升到对人性、历史、社会的思考,着实今我震惊不已。

  罗马梦、宋朝梦、美国梦的破灭很大程度上源于无节制的贪婪,造成贫富差距拉大、土地兼并、导致盛极则衰, 当少数人的财富占有达到极高的比例的时,多数人就丧失财富创造的基础,经济会逐渐丧失活力,政治开始变得黑暗,而人民将会失去梦想。 最终,少数人凭借法律与国家机器的保护,而肆意践踏多数人的利益,当疯狂瓜分社会财富时,随之而来的将是革命和暴动。

  通过这些经验来防范未来。知道中国梦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不是中国梦。 一个豪强当道、精英贪婪的社会,不是,中国梦。一个财富兼并、贫富分化的社会,不是,中国梦。一个税负不公、财政亏空的社会、不是、中国梦。一个货币贬值、资产通胀的社会,不是,中国梦。一个民力枯竭、内忧外患的社会、不是,中国梦。如果中国能顺利的避免这些教训,那么中国梦,将不会是再是梦。

  终于顺利的看完了。其实多数内容我还是无法叙述的。我本来就是个门外汉。 关于黄金、股票、回购市场、利率市场我只能大概了解一点点。 剩下的通过作者的妙笔生花,我只能断章取义,以己之见来写了。

  《货币战争5》读后感(二):这个世界不过如此

  用了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翻完了四和五,这套书带给我的感觉是震撼,震撼的是我长久以来摇摆不定的价值观以及长久以来所难以确定的价值观。这种震撼许久没有,带给我的思考也就变的弥足珍贵。

  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把它带给我的震撼发到了微博里,一个学习金融的同学遂与我激辩,句句不离此书之糟粕,一口一个阴谋论,说其不是,但我问之何为QE何为影子银行,一无所知,我便笑而不语。末了,她来了一句,闲聊而已,为何较真?求胜心如此之强?

  是的,我就是求胜心强,蛮横的精英专制主义是我目前所迷信的观点,我也是一直相信,这个世界和社会只有靠精英,真正的社会精英才能推动,才能发展。遗憾的是,这本书与我的这一想法不谋而合,而我却没有发表整理。更加遗憾的是,这辛辛苦苦筹建起来的精英集团,所作所为竟不是推进社会进步,而是合谋分配资产。

  我也有思考过精英者的功力心里,他们当然没有义务做一个真正的慈善家,也没有义务为社会进步做出什么,但我至少没敢想,他们真的会利己主义。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换句话说,我自己其实就是一个阴谋论者,所以我甚是喜爱着书中所整理的资料,和所揭露的野史也好,真想也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上不只有正面,也有翻面,这个世界上也不只有光鲜,更多的是人心的险恶,人性的凶险。乐观主义者会嘲笑我们的杞人忧天,但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中,却是真的少了那么多的美好,多了无数的鲜血。

  阴谋也好,阳谋也罢,我们无法去判断这个世界上发生的前后因果,正如我们无法证明书中孰是孰非一样。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个世界并非那么简单。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错,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人们为着人性中的弱点互相残杀,于是,贪婪无度,色欲迷墙,尸横遍野。

  出国两年了,回国之际也是带有着些许迷惑和迷茫,不知道两年之后的这个国家变成了什么样子,不知道他还是不是我的故乡。更可怕的是那些在国外耳濡目染的见闻,它会让你渐渐遗忘这个东方文明的好,而助长中华民族的恶,我开始也是没有发觉,直到回到了这片土地,我才深深的感受到那种耳濡目染的触目惊心,和那种近墨者黑的浑然不觉。

  货币战争第二本的封底上写着,书中的三个预言都已实现,而在这本货币战争五中,更多的真相伴随着历史的影子被一点点揭开,所有现象之下的本质都被一点点发掘着,这个每天都在变化的世界不会再等待我们的改变,山雨欲来时我们措手不及。

  于是,道指毫无征兆的来到了历史的最高点,美联储终于退出了QE,并即将加息,中东的炸药桶终于点起来,法兰西沉浸在了无比的伤痛,而欧债问题还在谈判之中。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货币战争5》读后感(三):续集又来了

  一直持续关注宋鸿兵的书,货币战争系列的书均是第一时间买了阅读,也许他的热度没有第一部书出来的时候那么轰动,每次的预测也和当时国际、国内的情况并不能够温和,但是我们得支持这种持续性的有深度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观察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阅历的不断增多,这个世界的变化总是很快,大家向往着生活充满着希望,每天都能够比昨天更好,但是现实并不是如此,大多数的时候理想总是要向现实妥协,n多的数据代表着都是别人家的生活,而其中的冷暖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

  不断高涨的物价,不断缩水的salary,怎么样让我们的生活不受到影响,怎么样对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有个合理和理性的判断,也许这个系列不能给我们判断,至少根据作者对古罗马和北宋时期的独特分析,让我们有个借鉴,有个参考,那么也就够了,活在当下,活在我们所不能选择的时代,做一个能安静读书的人也不失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货币战争5》读后感(四):货币的实质 ——读《货币战争5》有感

  货币本身毫无价值,如果买卖双方不认可这张纸的实际价值,那么交易将无法实现。曾经各种物品都能作为货币使用,经过漫长的演变后,人们赋予货币可供通用的价值,这是从实体走向抽象事物的第一步,随着金本位的出局,货币的真实价格从市场转移到政府手中。但当货币甚至不再以纸币的形式出现后,它变得越来越抽象,它变成账目上的一个数字,变成各种投资组合,在无数的转抵押产品中不知失落何方。

  毫无疑义的是,货币赋予人类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小部分的富人利用手中的财富掌控大部分没有或拥有少量财富的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华尔街上以钱生钱的游戏不会停止,反而种类越来越繁复,因为人只要欲望不断膨胀,便会滋生满足其需求的行为。本书透视美国的经济现状,深度剖析,并纵向以古罗马和北宋货币文明的兴衰作类比,揭示了财富分配和转移的过程,包含不少对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议题。对我这个经济学门外汉来说,对以前的一些事物有了拨云见日之感,如政治战争下隐藏的货币之战的实质、金融衍生品下货币的腾挪之术,量化宽松政策下不可挽回的颓势等。

  美国富人们肆意地玩弄金钱游戏,造成社会失衡,2008年的金融危机遗留的问题并未解决,而财富分化的根源愈加严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逐利是人的天性,贪婪是进步的源动力,然而,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作者为这个“度”下了一个定义,如果10%的富人阶层席卷国民收入超过50%的临界点,他们的势力将强大到足以阻挠任何改革的程度,制度性纠错机制将会失灵,国家的命运将处于兴盛和衰亡的拐点附近。

  这是相当值得人警醒的,而当一个视图扭转财富不公分配的制度不了了之时,这个国家已经处在危险的边缘了。贫富差距在中国也不是新奇的话题了。中国人将房产视为财富的一个标准,房产的财富分配令人触目惊心。房价从2000年以来不断上涨,普通老百姓无力应对这样的趋势,30年的房贷顺势而出,不少人沦为“房奴”。然而,有在房市中苦苦挣扎的工薪阶层,也有占据大量空置房的“房姐”、“房叔”,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房屋的存量并不短缺,但流量少了。2008年房价本可以软着陆,却催生出一个更大的泡沫,贫富差距的沟壑加深了。目前房产税经过两年的试点,启动了杭州模式,增量抽税,房价超过均价2倍,则税率加倍,为0.8%。然而房产税能否起到抑制房价、纠正财富分配不公,我持悲观态度,房产税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因而调控房价的作用也很有限。

  货币是种狂热的信仰,它让某些人能够凌驾于另一些人之上,掩藏的是贫富差距下的巨大冲突,当经济保持强势增长时,普遍繁荣可以缓解财富与工薪阶层的矛盾,然而一旦经济未能保持预期步伐甚至探底时,这种矛盾就会加剧。长期不见复苏的情况则会进一步恶化双方冲突,被富人敲骨吸髓的穷人在仇视心理的驱使下,对富人发起的复仇,也终将让富人自食恶果。

  因而,正如作者指出的,中国梦需要的不是人对财富的向往,而是扎根于实业,用专注和定力实现繁荣的决心。千百年前《群书治要》里就指出: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这话说的就是财利是天地间万物赖以生存的资源,若要将其独占,祸患无穷。秉持这样的信念,我们才可以看到货币利益光环下的实质,财富向少数人转移的趋势和贫富差距的必然结果。

  《货币战争5》读后感(五):宋鸿兵《货币战争5》自序

  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和五花八门的观点,人们的思维能力往往会陷入瘫痪。关键数据被噪音数据所淹没,重要细节被细枝末节所混淆,深层病因被表面病症所迷惑,核心推理被琐碎逻辑所牵绊,分析丧失方位,判断走入迷途。最终,幻觉置换了真相。

  经济领域的困境尤其如此。

  2008年金融危机结束五年之后,对未来世界经济走势的观点仍然是众说纷纭。美国的量化宽松究竟有无效果?全球的货币超发到底是福是祸?金融市场是渐趋安全,还是越发危险?经济复苏是稳步向前,还是昙花一现?

  简而言之,世界是在逐步远离上一次衰退,还是在加速滑向下一轮危机?

  矛盾的市场表现,冲突的经济数据,荒唐的解读方式,纷杂的观点态度,争议的政策措施,欢迎来到当今世界混沌而喧嚣的复苏现场!

  人们不能深刻认识经济活动的本质,源于缺乏更深层次的统一的逻辑框架。人类不是在高度理性的状态下参与经济,而是在充满欲望的强烈情绪中追逐财富。人性,尤其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贪婪,从来就是驱动经济运转的根本性力量。

  人类有史以来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永远围绕着两件最基本的工作而展开,一个是创造财富,另一个是分配财富,其他活动均是其衍生之物。无论是创造财富,还是分配财富,人性的贪婪自始至终都是它们终极能量的来源。

  贪婪中的“好逸恶劳”,驱动着节省体力、减少时间、降低强度、增加愉悦的各种技术进步,从而带来了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使得财富创造更加蓬勃。但是,贪婪中的贪得无厌,则会激发巧取豪夺、投机欺诈、急功近利、奢侈靡费,进而压抑生产率的进步,导致财富分配畸形,降低社会的经济活力。

  本书的重点就是以财富分配作为解剖经济活动的手术刀,把当今的“美国梦”与历史上的“罗马梦”和“宋朝梦”,进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为未来的“中国梦”提供历史的参照系。

  本书的前六章内容,是用显微镜来观察美国经济的现状,从黄金市场透视美元,从股票市场分析经济,从债券市场了解资本,从回购市场探索金融,从利率市场窥测危机,从房产市场洞察泡沫,从就业市场甄别复苏,归根到底,是从财富分配来解读贪婪。

  2013年4月的黄金价格暴跌,被解释为美国经济复苏良好,因而黄金的避险需求下降;而经济良好的证据就是股市屡创新高,但如果深入分析股市上涨动力的根源,就会发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行为,其实是推高股价的主导力量;股票回购的资金又是源于债券市场的融资,而债券市场的火爆正是货币量化宽松的结果。因此,金融市场的非正常繁荣,全赖QE政策所形成的超低利率环境。

  QE导致的货币泛滥,真的促使实体经济复苏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公司的销售增速在递减,扣除通胀之后,实际上已陷入了负增长;企业的资本性支出在萎缩,这解释了就业市场的长期困局,导致实体经济的核心资产显现出严重的“老龄化”症状,随之而来的就是劳动生产率出现快速滑落;房地产的价格复苏,无非是华尔街炒房团的杰作,就业机会的减少,造成年轻一代被大量挤出了潜在的购房队伍,房地产的后继乏力已成定局;美国主流中产阶级的高薪工作岗位复苏之缓慢,在2025年之前都很难恢复到2000年的水平。

  QE政策没能拯救实体经济,实际上,廉价货币不是在促进经济增长,而是在摧毁资本的形成。

  如果说QE已被5年来的经济实践所证明是一个失败的政策,那么退出QE的道路却绝非坦途。退出QE将会触发利率火山,而继续QE将迎头撞上回购冰山,两条道路的终点都是金融危机的再度爆发。美联储在QE进退之间的彷徨与犹豫,既陷实体经济于无望之境地,又置金融市场于危险的边缘。

  利率能否被无限压制,这是判断下一轮金融危机的风向标!

  美国已经走上了一条仅施惠于极少数人,却殃及绝大多数人的道路,根源就是权贵与富人集团的过度贪婪,导致了财富兼并的恶化趋势难以逆转,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困境的无法自拔。

  本书的最后三章,将观察的视野扩大到2000年的尺度,从对美国经济的近距离观察,延伸到把握历史脉络的审视;从罗马盛世和北宋繁荣的兴衰拐点切入,逐步展示出一个高度近似的衰亡过程的慢镜头:贪婪兴,则兼并起;土地聚,则税负畸;国库空,则货币贬;民力竭,则内乱生而外患至!

  “美国梦”“罗马梦”“宋朝梦”的破灭,并不能告诉大家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梦”,但却可以提醒人们什么必然不是“中国梦”。

  如果未来的中国能够避免重复这些历史的教训,那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中国实现其强国富民的复兴之梦。

  《货币战争5》读后感(六):《货币战争5》仍然是这5本书中最建议首先阅读的一本

  “阅读是一场马拉松”[微笑]

  2016年6月20日~9月20日,今天《货币战争5》看完了,也宣告这三个月的“货币战争马拉松”落下帷幕。这3个月一共看了8本书,当然这中间插了另外3本书进来,《全球风口》、《乌合之众》以及《魔鬼逻辑学》。

  本作是货币战争系列的第5本,前4本都有一个特点——龙头凤尾。唯独这一本例外,只有龙头,没有凤尾。

  本书总共9章,每一章最后都会有一篇“申论”,而第九章,从内容上看应该属于前八章的“申论”。第七章讲古罗马,第八章讲中国北宋,内容是不错,可是个人认为恐怕不应该出现在这本书里,凑篇幅的嫌疑巨大。因为前六章都是在讲现代美国,突然转到古罗马和宋朝,难免让人觉得哭笑不得。

  但是不得不说,前六章真的是是无比精彩。黄金、影子货币、QE(货币量化宽松)、利率掉期、华尔街炒房团、美国梦的破灭。这一个个话题真是解答了我之前很多的疑惑。虽然后半部分略显不足,也无法掩盖前几章的闪光点。

  个人建议,《货币战争5》仍然是这5本书中最建议首先阅读的一本,其次是第4本。本系列1~3本可以打乱顺序任意阅读。

  《货币战争5》读后感(七):无与伦比的专注

  作者在后记和正文中两度提到过霍元甲的故事:不会游泳的霍元甲掉入水中后没有费力挣扎,而是沉入水底,抱着一颗大石头一步一步走上岸来。我想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幕也将激励我专注与冷静。

  “利之所在,势无由止”。在商场中,贪婪的人性理所当然并且无可避免。社会不可能盼望趋利避害的商人做出无条件为社会贡献的事。唯有用法规控制商人过度敛财,同时又保证经济正常发展,才能维持国家机器的高速运转。如果世界果真如书中所言,而又没有战争来为美元升值,美国正走在末代的辉煌中。当黄金不断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可见的是东方国家的崛起。希望中国真的能如书中所言再一次走向强盛。

  因为不是经济专业的学生,看这本书时时常会有矛盾感:我不过是想看看未来全球经济走势,决定将来是否要在国外工作,书里却提供了太多更深刻的思考。我常常沉浸于书中的经济知识,读完既感叹这一领域的复杂与其中的智慧,却又心生惶恐,感叹还好没有以此为专业。因为出生于工科家庭,父亲总是希望我学一门实业,以后老老实实赚点小钱,不要踏足金融。现在即使是在美国留学,我也选择了工程专业,而不是如今炙手可热的金融。即便以后学一点商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我多半不会踏足银行业。然而听着身边的人总是说学金融将来很能赚,心中免不了有一点犹豫。要不要换个专业呢?我是很少有喜恶的人,对两个专业的热情其实差不多。既然读工程这么辛苦,我也不比人家笨,为什么要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呢?这样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从小被教育的淡定与坚持会让我静下心来继续学习。

  所以读货币战争5的最后一章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虽然这一年在美国的学习也让我更加淡定于自己的专业,但那是因为美国人常常不顾金钱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使我意识到我并不需要很多钱就可以过得很开心,我真正在乎的很少,但其中有一样是安定。货币战争中说中国实业的强大需要长时间无与伦比的专注。想想如今中国大企业的匮乏,我希望将来,我能用我趋于安定平和的心态为这份专注献一份力。

  另一件想要感叹的事。虽然只是读完了大一,但已经有同学感叹第一学期学的东西到第二学期就忘了。确实如此,我在第一学期学得很辛苦很认真也学得挺好的心理课,仅仅过了一个寒假,已经忘了过半。学的时候觉得真有用真有道理,学完不用便真如过眼云烟了。这时再结合如今世界经济的各种混乱与不可测,果然大学真的学来有用的就是语言了吗(笑)。既不怎么会忘,对将来来说也算是买了份保险。毕竟万一英语国家都倒下了,我总有背后伟大的祖国母亲和多出来的那个语言嘛。扯远了扯远了。

  《货币战争5》读后感(八):多数人看到现象和结果,少数人洞悉逻辑和因果。

  看到发生了什么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会发生很难。经济学是一门众说纷纭迷雾般混沌的学问,所有的理论方法机制模型都不像自然科学般颠簸不破,百用百灵。对同一个现象可以有诸多解释,也许都对也许都不对,看似相同的环境,同样的药下去结果却大相迳庭。在这个信息饱和的年代有太多种解释世界的说法让我们无从选择,无所适从,但总有那么一种思想像闪电一样劈入你的脑中,当你看到它时,对许多事情的种种疑惑瞬间迎刃而解,那些不同环境不同方面的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开始变得闪闪发光。你知道了事情为何发生,也许就知道了以后将如何继续发生。我们积极的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只是为了更好的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也许最后透过厚厚的纸堆我们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有同样的因果,所有的因果都源于同样的人性。

  《货币战争5》读后感(九):揭开重重迷雾下的金融面纱

  我是国际关系专业出身。在我们这个领域里的研究人员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研究理论的,一种是预测现状的,一种是研究“史”的。在我上学的时候我的老师跟我们调侃说,60、70年代是预测现状的人吃香,吃香到国家领导来到某些研究机构的办公室等待专家们对国际事件的预判结果和对策,因为从前的信息渠道是封闭的,能够掌握的资源很少;现在预测现状的专家们掉价不少,因为哪怕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门口的看门大爷都能跟你侃上两句中美关系,没准你花几万字才能分析清楚的事情,人家几句话就说明白了,那么你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的价值在哪里呢?更不用说某些专家学者遇挫愈勇,预测一次错误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他的分析更像是在观看一场娱乐活动。

  宋鸿兵先生在他的自序里也提到了这种困惑,“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和五花八门的观点,人们的思维能力往往会陷入瘫痪。”“矛盾的市场表现,冲突的经济数据,荒唐的解读方式,纷杂的观点态度,争议的政策措施,欢迎来到当今世界混沌而喧嚣的复苏现场!”对未来金融发展趋势的把握,是一项远比天气预报更加复杂的工作,但是宋鸿兵先生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某种独特视角的解读。《货币战争》一书面市的几年来一直热度不减,直到现在还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引用书中的某些观点来判断某些经济现象背后深层次的根源。作为一名读者和一个评论者,你可以否定或者不屑于宋鸿兵先生的某些观点,但是谁也无法否认这本书的影响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争议声不断中,《货币战争》已经完成了第五本的写作,我始终相信,行动是对质疑最好的答复,甚至一时的对错也并不重要,只要能够坚持并不断地进行理性的修正,你的工作终究会取得相应的价值。我们都明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者越多越有利于经济的活跃,而垄断会造就模式的僵化与创新速度的减缓。在思想领域同样如此,也许不同的观点越多,争论越激烈,越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事情的本来面目。

  本书的跨度更加的宏大,在微观地用六章的篇幅对美国经济进行分析后,作者将视野伸展到2000年前,横跨了罗马、北宋等货币经济高度发达的历史时期,从经济的角度探讨了决定王朝衰落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未来中国的崛起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尽管我并不是完全同意宋先生的某些带有道德评判性质的表述方式。在我上学的第一课里,学到过汉斯•摩根索先生的现实主义六原则,其中的两条是:政治是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的。还有一条是普遍的道德原则不适用于政治领域。我想这两条原则对经济同样适用。国家也好,市场参与者也好,所有的主体都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理性个体,普遍的道德原则并不在他们思考的范畴之内。可以说他们每个人都希望在风险最小的前提下最大化收益,但是用“贪婪”这个词描述他们并不恰当。经济问题最好立足经济的角度来分析,牵扯进道德之类的内容很容易导致方向的错误和混乱。但是我仍然尊重他对美国当前经济环境的解读。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早上,美联储迈开了逐步缩减QE额度的脚步,蝴蝶翅膀带动的风暴究竟将如何的影响市场的发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答案。

  最后的最后,请允许我分享一个不吐不快的小故事:

  前一阵,我家的一个亲戚卖房子,我有幸听他讲述了房屋过户的流程,在前往银行办理贷款的路上,陪同的中介一路很熟练地向买房人传授秘诀:你的工作情况要这样这样写,你的媳妇不能写成无固定工作,收入最好写成多少多少。办理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显然跟中介打好了招呼,一路绿灯,顺利办好贷款,买房人获得了房子,卖房人获得了资金,中介赚到了佣金,银行职员又多了一笔业绩,皆大欢喜。事情不大,可是却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终于近距离地观察到了什么叫做“次贷危机”,因为这个买房者根本是个没有固定工作的打工者,他媳妇的经济收入更是有一天没一天没有任何保障,如果为这样的家庭进行风险评估,他们断供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我是个悲观主义者,不太相信这个银行职员的行为仅仅是他的个人行为,他的上级领导有可能出于利益默许他的行为,或者他们仅仅是整个利益链条中的一环。但是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他们也承担着断供坏账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对自己不利的风险,通过某种中国特色的次级贷方式把风险转嫁出去,一定会成为他们的选择。我的亲戚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小小的三线城市,帮着办理贷款的中介有可能连次贷危机的名字都没听过,但是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有利益的驱动,总会让我们看到某种历史的相似。

  谁也说不好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姑且让我们大胆地进行推测。

  《货币战争5》读后感(十):感受下自己的未来有多悲剧

  若干年前,在堂哥家里看到货币战争1还是高中生, 那时候草草翻了几眼,因为讲的近现代的内容,并不感冒。时过境迁,以前还是正太(误)的我都已是大叔,唯有这本货币战争还在连载,恰逢佳楠提起,我就买了一本,你别说,太久没看纸质书,这一旦静下心看起来,真实的,非常的,明显的觉得,我的天啊,困死哥了,睡前来几页,简直睡得爽翻天。所以看前半本真的花了一个月时间,后半本看得略快些。

  一句话点评,中产阶级就是待宰羔羊,想知道自己以后会有多悲剧,可以买这本书来看下。

  要说让我感到后怕的,就是这个上层建筑里的人,转移支付的能力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关键还是不会违法,这本书里的租房帝国这一章让我印象深刻。前面的章节有说,债券可以抵押给第三方作为资产,抵押权又可以被逆回购回去做债权人,逆回购的资产又可以再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卖给别人,既然如此,所有产生交易的行为实际上都可以打包成金融资产,成为可以流动的融资融券产品,最后打包了多少层,有多少受益人,债权人是谁,从公开文件上根本看不出来。

  于是乎,有现金流的租金可以打包成资产,那可以这样说,就连我每个月的分期信用卡还款金额也是可以的被打包成金融资产的,因为这和租金是一样的,信用好的人一般不违约,每个月有固定现金流,为啥不能作为一种融资产品打包卖出去呢?但是,就有些人办了十几张信用卡轮流套现,月薪才3、4K的普通收入,一旦下个月多吃一顿饭,多唱一次K分分钟还不起,这个不就是次贷危机的小微版本。

  有点小钱怎么办?这么多的金融投资产品,统统都是转移支付的一种体现,为什么货币宽松无法惠及中下层阶级?因为上层已经把这部分吃完了,银行拿了钱他会努力想办法找更多的优质投资项目?还是说产生更多的金融投资产品,左右倒右手,利息轻松入袋,为何需要苦苦筛选合适的放贷人? 货币越宽松,就会让这金融资产的转移游戏永远持续下去,体现在不同的金融资产的利息,你买我的,我买你的,利息付一下,财报喜报不断。但根本不会有多少有效资金流入中下阶层,这就是这两年在发生的造富神话,而且谁富了还不知道,也终将不会被知道。

  今年赚了几万怎么办?虽然在我国存款,有老大兜底,银行绝对不会破产,但是谁都没有办法阻止存款的贬值,这每个月的CPI涨幅稳步向前,表面上宽松的货币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贬值压力迫使有存款的人投资,这一投资,左边是房地产,右边是A股,中间还有莫名其妙的互联网金融创业和危机重重的制造业之类的实业,前三者收益最大的依旧是上层建筑,他们手中的钱越多,就越有资金空间投资融资融券产品。这通胀已经是一架停不下来的马车。只要你不投资,就是持续贬值。

  还有一个方向是制造业,不久之前,曾有人说,5年工资到那个时候要人均翻一番?现在半数时间已过,真心希望这个计划流产,当然这个计划是可能实现的,只要工厂的订单一样多,工人聘请少一半,增加机器设备效率翻番还有可能,可是买设备的钱谁来出?转型阵痛谁承受?再这么涨下去,物价什么时候能稳定?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回龙铺还有不少工厂,现在那一带好一点的地段都已经成了新楼盘新花园了,那就是未来吧,就如某某山花园入住率一直悲剧,晚上灯光昏暗,人烟稀少。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买房(误)就像一座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去,而围城内的人已经睡了,晚安.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rcj/58154.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