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金融财经 > 银行 > 银行的秘密通道_《银行的秘密》读后感10篇

银行的秘密通道_《银行的秘密》读后感10篇

来源:银行 时间:2020-03-30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银行】

《银行的秘密》读后感10篇

  《银行的秘密》是一本由默里·罗斯巴德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银行的秘密》读后感(一):虽然料不多,但写的比较清楚

  介绍了一下货币的历史,中央银行的运作制度,货币的扩张体系。

  知识点不多,和教材没法比,但胜在写的清楚。

  可以一读。

  豆娘,写完了,没有了,真没有了,真的真的没有了。

  短吗?真的短吗?真的真的很短吗?

  好吧,是很短。

  《银行的秘密》读后感(二):期望过大难免失望

  买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看看罗斯巴德如何评说美联储,坦率地说,比较失望。关于美国央行的沿革,尤其是美联储的运作机制,描写过于浅显,(包括上半部分的商业银行准备金制度,也是如此)。

  要透彻理解奥地利学派,不如读《货币生产的伦理》;而要想了解跌宕起伏的经济帝国之央行史的,还是《金融之王》更有趣味。

  《银行的秘密》读后感(三):直指欧债危机本质,揭密通胀根源——罗斯巴德《银行的秘密》值得一看

  看过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感觉他写的东西时时融入自己的观察,虽用笔俭省却真心诚意,带着与读者探讨式的平等与友善。

  “直接的、公开的税收导致民怨积深,通胀式的货币供给增加则可能愚弄公众长达几个世纪”、“一举废除美联储和美国铸币厂,将国家黄金储备私有化,建立自由银行体系,每家银行都拥有100%黄金储备的稳健经营基石”……

  《银行的秘密》读后感(四):矛盾

  虽然我觉得罗斯巴德在很多方面是比较武断。但是我非常喜欢他的写作风格,我的很多观点其实是与之不同,但是更多观点是受到他的影响。可以说我的自由主义入门就是由他的《美国大萧条》和《自由的伦理》而起。

  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奥派宗师。是奥地利学派的对世界发生影响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买这本书也是对他的再度欣赏和缅怀。

  《银行的秘密》读后感(五):深入浅出剖析货币的秘密

  罗斯巴德,这个追求自由的学者,终身教书,却从未被任何名校聘用,也从不曾拥有任何权力。实际上他利用他的教职来反对应用权力,并成为激进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在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这个深爱自由的人于1995年去世。自此以后,他的思想传遍了整个世界,他的全部著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热卖,如日中天。《银行的秘密》是罗斯巴德很有代表性的一本著作,其思想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不卑不亢,娓娓道来。译者翻译得也非常好,文字很优美,非常值得推荐。

  《银行的秘密》读后感(六):为什么会出现劣币逐良币?

  根据史实记载,某国王(好像是西班牙的)因国库亏空于是想通过让货币里的含金量减少来囤积黄金。这是劣币逐良币出现的第一个前提。

  或者这么看,假设旧币原本一个等价于1克黄金,而现在国王通过0.5克黄金做出了一个新币,通过新币等量换取旧币,就用0.5克赚了1克黄金,如此,市场上肯定很快就没有旧币了,因为不是给国王大量回收(这本来就是初衷),就是给机智的人抢先囤积。当然也不会有黄金了。为什么?因为法定一个新币内含1克黄金,肯定可以换到,但卖出黄金方如果知道新币的真相,肯定不肯换,因为这样就亏了。那你高价换,又违法,那只能私藏。这样,黄金也是同步被囤积的。

  那如果都不肯换,这个体系岂不是瞬间崩溃。我想,这里国王肯定会开放给市民用新币兑换黄金,而且汇率符合法定。到了这里,就有点类似银行了。这新币已经不全是硬通货,而是半含信用的货币。如果所有流通新币同时兑换黄金,国王肯定要违约,因为他回收的黄金肯定因为之前国库亏空,拿去填债了,库存根本不够完全兑换。

  所以本质上这和国家印钞还债没有区别,就是超发货币。

  另有一些观点是把这个过程引申到其他社会现象,比如企业员工吃大锅饭、贪污之类的,当然也是可行的。我们再把上述过程稍微提炼一下,实际上就是掌权者以次换新,这个交换多出来的利益就被他收入囊中,这也是继续保持并完成这个过程的激励因素。举个例子来类比,国企里关系户现象,有权管人力的收取一些灰色费用,让关系户入主,这种情况不遏制自然会形成真正人才的流失。这里似乎假设了关系户一定是质劣的,其实不是假设,事实如此。道理很简单,如果关系户们真有实力,自然不必靠走关系来得到职位。

  如果再继续深层次的挖掘其内涵的话,我觉得和物理中的熵增原理有点类似,系统总是走向失序的。调控?也许必要,也许无意义。

  《银行的秘密》读后感(七):《银行的秘密》

  日期:2016·07·17 书名:《银行的秘密: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 作者:默里·罗斯巴德

  这本书在书架上躺了很久了,也曾翻过几页,却始终没有继续看下去。前两天完成了一篇关于银行业的稿子,文章虽写完了,但是发现自己对于整个银行系统,包括银行业的发展,其实根本就不了解。我又是一个不但要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的人,所以就补补课,翻开了这本银行的秘密。

  说实话,初看这本书的目录,很难勾起我的兴趣。没有《牛奶可乐经济学》那么有趣,倒像极了大学的教科书。不过,既然决定要读,当然不能就这么被吓到。

  书中的前五章,大概占到四分之一的篇幅,讲的是货币起源,价格决定,货币供给与需求等基础理论,经济学学得好的朋友可直接略过咯。我是属于出了大学门就把所有的知识还给了老师的那种,所以就乖乖从头看起了。

  罗斯巴德给出的结论是: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而掌握在政府手里的货币供给扩张才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前半句不用多说了,对经济学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重点在于后半句,这是这本书也是罗斯巴德的核心观点,前面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得出这一句话;而后面旁征博引、费死巴力的说来说去,也都是围绕这一句话。

  第六章正式进入银行业的系统介绍,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点是,书中一直用罗斯巴德银行来举例子,把复杂的理论形象化了,也更容易理解。第六到第十一章的论述最终也是在说明一个问题:在中央银行制度取代了自由银行制度下,才会发生长期的、加速的通货膨胀。

  首先,通过分析罗斯巴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贷款银行是一个促进生产性的,而非创造通货膨胀的机构;存款银行体系中,如果各银行的的确确是作为真正的钱仓在运行,则其依然是促进生产性质的,并没有创造通货膨胀的效应。

  但是,在存款银行家实施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时,存款银行家相当于变成了贷款银行家,差别在于他不是利用自己的储蓄或是借钱来给消费者和投资者放贷,而是用存款者的钱放贷。在这种制度下,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信用票据扩大了货币供给,凭空创造了货币。因此,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和政府发行法定纸币以及伪造货币一样,都具有诱发通货膨胀的效应,而且帮助一部分人在他人损失的基础上获利。

  虽则如此,但如果市场是自由的,即在自由银行制度下,由于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存在,对银行信用扩张会有制约效果,一国银行数量越多(即市场越自由),抑制效果就越好。但是,中央银行制度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种制约,即前面所说的,在中央银行制度取代了自由银行制度下,才会发生长期的、加速的通货膨胀。

  如果说前面都是对整个银行系统的论述,那么,第十二到第十六章则详细讲了银行制度的发展,讲真,这也是我最喜欢读的部分。(我读书一直是喜欢读历史沿革和历史发展之类的,尤其是中国古代历史,绝对是最爱。)

  也是读了这部分,我才知道,最早的中央银行出现于17世纪后期的英格兰,是濒临破产的政府和利欲熏心的金融集团之间肮脏交易的产物。在18世纪和19世纪前半叶,英国的银行业一直为通胀、周期性危机和恐慌以及数次暂停黄金兑付所困扰,而不受英格兰银行管制的苏格兰银行业,却在自由银行体制之下,享受着平稳和谐的发展。看来,苏格兰银行业也是我们研究自由银行制度不可忽视的。

  作者用了十二到十六四个章节,详细地论述了美国的中央银行。包括它的起源,在19世纪20年代到内战时期的发展以及国民银行体系和联邦储蓄体系,对美国银行业发展感兴趣的朋友,这一部分是值得仔细研读的。

  总的来说,罗斯巴德这本《银行的秘密》,是一本偏学术性的书籍,是需要深阅读的,不太适合趣味性阅读。不过,文中的理论也并不艰深,只要仔细地读也都可以理解,无需过于担心,抱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心态去翻开它,把它当作一本增长知识的书即可。

  读完这本书,相信你会对整个银行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回事,知道银行家究竟是怎么玩的,包括对银行业的发展,也能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不过,虽说大道想通,毕竟各国的国情还是不一样的,如果想要了解中国银行的发展,还是建议再找一本国内的书来读。

  《银行的秘密》读后感(八):打破信用货币发行权垄断:读罗斯巴德的《银行的秘密》

  几乎没有什么发现比那些揭示了观念根源的发现更令人恼怒的了。——阿克顿勋爵

  作为二十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两座高峰,用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篇首的引言来形容罗斯巴德的《银行的秘密》是再恰如其分不过的了。“直接的、公开的税收导致民怨积深,可能引发革命;通胀式的货币供给增加则可能愚弄公众长达几个世纪”、“一举废除美联储和美国铸币厂,将国家黄金储备被私有化,建立自由银行体系,每家银行都拥有100%黄金储备的稳健经营基石”……尽管已尘封二十八年之久,在中央银行理所当然地享受崇高地位的今天,这样的论断依然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而这正是罗斯巴德的魅力所在!

  初看起来,《银行的秘密》只是一本货币银行学教科书,前十一章介绍货币理论,后六章描绘中央银行体系的变迁,语言平实,波澜不惊。然而与时下流行的大部头教科书不同的是,罗斯巴德并没有将一大堆或无甚联系、或彼此矛盾的理论罗列在一起,辅以复杂的模型和数理推导,让读者无法卒读,难以消化;相反,他在写作中时时融入自己的观察,虽用笔俭省却真心诚意,带着与读者探讨式的平等与友善,恰似安徒生童话里的小孩,对国王的新衣好奇端详、仔细揣摩、如实书写,写作于他就像一项简单而纯粹的精神散步。

  罗斯巴德自有其资本:天才的写作经历和大师风范使他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游刃有余;广阔的政治、历史、社会视野帮助他在构建支配现代金融和货币体系运行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时打下深厚基底;哲学思辨与勃发灵感使他在铺展论述时能纵深掘进,形成一针见血的一家之言。罗斯巴德的《银行的秘密》就如中世纪的哥特建筑,根基深厚,高耸入云,于朴实中见细腻,看似只言片语,却力透纸背,看似冷峻犀利,实则意蕴悠长。

  《银行的秘密》哥特式风格首先建立在他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敏锐的经济学洞察力上。他不为其理论之塔拓展方圆,延绵万顷,而仅圈出一小亩地打地基。他对地基的选择是随意中的苛刻,信手拈来的严谨,拒绝华而不实,但求能够承载参天建筑。例如,罗斯巴德几乎未借助任何高深的数学和计量模型,仅用简单的货币供需曲线就阐明了通货膨胀的原理:“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而掌握在政府手里的货币供给扩张才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又如,对“现代部分准备金制度是一个骗人的游戏,或者说是庞氏骗局”的证明,建立在详细介绍存款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原理基础之上。这些原理本身并不难以理解。因此《银行的秘密》给人的印象是在理论的全面和高深上力所不逮,但却能深入一两个疑点,于他人见正常处别开蹊径,深挖猛掘,从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表面上看,罗斯巴德惜墨如金,其实他也热衷于阐释,只不过他阐释的方式是呷一口咖啡,以漫不经心的笔触阐释于不知不觉之中,最终水到渠成地让读者为他的结论震撼不已。

  《银行的秘密》哥特式风格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高耸,直入云端,因为它的目标不是与低矮的屋宇为伍,不以俯视蝼蚁众生为荣,而是直指天空,向着最根本的制度安排刺出利剑。当传统教科书屡屡将危机归咎于商业投资者、消费者或工薪阶层的不良消费习惯及非理性预期,将荣耀归功于中央银行应对危机的各式高超技巧时,罗斯巴德却在梳理中央银行创建、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尖锐地指出背后的意识形态与利益动机:创设英格兰银行的目的在于发钞以填补连年征战导致的巨额财政赤字;美联储的信用扩张政策也源自“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当所有受过教化的人对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历史使命深信不疑的时候,罗斯巴德却面带微笑地提出:“谁是美联储的受益者?”这本身就是对美联储合法垄断信用货币发行权的质疑,而这样的质疑无疑是不受欢迎的。无怪乎该书的出版命运多舛。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不受欢迎,才使得《银行的秘密》得以穿透时代迷雾的遮蔽,成为流传的经典。

  阴郁、黑暗、神秘已经成为哥特式的固有标签,哥特主义自诞生起便傲然屹立,不见天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中央银行敢于采用罗斯巴德的政策建议:解散自身,重回金本位或100%准备金银行制度。事实上,正是因为见不到阳光才渴望阳光,《银行的秘密》代表的是一种反式思维,一种以拒绝代表争取、以冷郁反观热忱、以独处促进融合的态度,从科学的、理性的外部着手,拨开现象的层层外壳,努力接近本真,发现消极背后的积极努力,崩溃背后的重建决心。

  阅读罗斯巴德的《银行的秘密》是一种享受,因为手中的文本毫无废话连篇、逻辑混乱,却处处闪现智慧的灵光和思辨的力量。一旦进入,着实是惬意的精神旅行;欲想抽身,却也容易:罗斯巴德不需要争锋相对、极力说服,他只需平淡地论述、表达观点,读者便沉浸其中,欲辩忘言。在这过程中,他的哥特式风格翘然傲立,如同丰碑。

  《银行的秘密》读后感(九):欲练神功——对《银行的秘密》的个人理解

  作为一本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著作,无须翻看内容就可以将其观点以一概之:政府是坏的,自由市场是好的,又或者用上扉页文绉绉的词句:“指望政府救市的理念和措施,不仅无助于市场的完善,甚至会拉长经济危机的期限。”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一个观点——恰恰这是国人最常用到的“政治正确”,那么无异于对自由的反讽,因此我也乐于与你分享关于自由的逻辑思考。

  《银行的秘密》在美国初版时(1983年)可谓生不逢时,这时正遇上美联储治理通胀初见成效。当然,我们也很难说在现在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就能受到多少礼物。今年的诺贝尔奖就给了两位宏观经济学家,奖励他们在对宏观变量与经济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然而在奥地利学派看来,如果经济政策真的有用,那么也不会发生现在的情况。因此在翻开《银行的秘密》之前,让我们还是先回顾或者预习一下奥地利学派。与主流经济学不同,奥地利学派将关注点放在个人上,早期的门格尔、庞巴维克提出人的主观需求和估值是判断商品价值的主要标准,换句话说你认为值多少就值多少;而之所以有贵贱之分,则是由于稀缺性,或者说边际决定的,所谓沙漠之水贵于油。其后,罗斯巴德的老师米塞斯更是开创性地将个人分析运用到货币理论当中,提出了货币需求、供应量与购买力之间关系——货币需求量增加,物价总水平下降,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总水平上升,将原本独立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统一起来。

  在《银行的秘密》前几章,罗斯巴德很好地将其恩师的理论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一遍。简而言之,货币不是国家命令或者社会契约,它产生于自由的市场过程当中,而货币最初就是用于交换的贵金属,因此维持货币的稳定就跟我们需要明确度量衡单位一样——要知道最初的英镑、法郎等就是重量单位——是不言自明的。因此,在古典经济学和米塞斯看来,货币供应量是多少并不重要,它都能同样地执行好交换功能。然而假币或者说劣币的渗入则不同,因为它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点进入经济的——较早使用假币的人在交易中以真币的价格获得利益并引起货币供应曲线的变化。

  而罗斯巴德认为,政府脱离金本位、滥发货币就相当于制造假币,通过发行新货币为赤字融资,政府和较早获得新货币的人——往往是国营企业,牺牲了后获得或者根本没有获得新货币的人的利益而得到好处。当然,政府滥发货币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只是在战时,因为滥发货币只能导致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增加,最终实现灾难性的贬值,这无疑是自毁长城。那么政府怎么在货币发行中获得利益呢?那就是银行。

  文章写到三分之一才正式进入正题——银行。在罗斯巴德看来,现代的银行功能复杂,如果将其简单区分,那么大致可以分为借贷和存储功能。借贷不并影响货币的供应量,它的本质就是基于庞巴维克时间偏好原理的现货换期货——人们总是喜欢“有钱花”和“随便花”,因此一鸟在手不如一鸟在林,而债权人就是将自己的现货给债务人进行消费、投资,而获得利润。而存储本身只是一种保管功能,然而在发展过程中,银行被荒唐地赋予了全权委托权,乃至将存款变成了一笔投资、借贷,因此银行家就可以利用本来属于储户的钱进行再投资。

  罗斯巴德的这个观点多少有点与我们的常识不符,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被教导储蓄是有利息的——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早期,因此我们也会自以为是地以为储蓄也就是借贷,现货换期货。但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思考:如果我有一个钱包,放在口袋里,这个时候有人从我的口袋里将钱包拿走,那么自然就是偷了。那么如果我把钱包放在我的办公桌上然后去上厕所了,这时候有人拿走了,那算不算偷?自然也算,因为这种观念的占有强调的是占有者随时能回来控制占有物。同样的,既然我能随时要回我存在银行的钱——大不了不要利息,那么为什么就成了借贷,或者被银行全权代理了?

  了解银行作为“小偷”的角色后,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罗斯巴德对部分准备金制度的批评。在自由市场下,银行通过悄悄霸占储户的财产进行再次借贷,由于存在同行竞争,以及储户随时兑换的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银行只能利用自有资金和储户资金进行借贷,此时的准备金率只能是100%以上。然而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银行不需要用全部的(自己的和储户的)货币进行借贷,比如甲银行只有一块钱资金和一块钱储户的存款,那么它可能开十块钱的票据给A公司进行投资再生产。很显然,傻子也能看出这是在开玩笑。那么,是什么给予了银行以权力去创造新的不存在的货币呢?答案是:政府。

  对政府的批评向来是奥地利学派的强项,与其他领域一样,自由带来竞争,而政府消弭竞争,因此也就出现了失衡。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自觉为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因此也就存在了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可能。一旦发生挤兑,中央银行就有了所谓救市的举动,为商业银行背书。虽然看上去部分准备金制度是为了商业银行滥用信用进行资本扩张,然而在实践中,部分准备金制度并没有很好地对市场信息作出应有的反应。比如我现在存了20万元进入银行,按照奥地利学派的理解,这说明现在不需要那么多货币量,但是当我存入银行以后,按照部分准备金制度,银行的现金增加了20万元,如果假设准备金率是20%,那么意味着银行反而能够更多地扩大贷款和新设存款账户了——总票据不超过100万元,反之亦然。如果说这还只是制度失灵的问题,那么更为严重的是,在中央银行制度之下,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等手段,使得银行准备金总量增加,并在此基础上派生贷款和活期存款,在各商业银行的扩张效果下,最终加速演变成货币体系的毁灭性灾难。这也是米塞斯所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

  因此,正如奥地利学派一向高举的自由旗帜一样,罗斯巴德认为要解决经济周期的根本性问题,只能是坚持自由竞争和回归货币的硬通货本质。而为了以史为鉴,罗斯巴德还特意花上五个章节来回顾中央银行的制度演变,其中不乏对苏格拉自由银行制度的溢美之词。不过即便如此,罗斯巴德也承认,在当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中央银行制度。“支持国会续签特许状的主要势力是商人、商会和大多数周丽银行,这不禁让人深思。商人们发现第一合众国银行以低利率扩大信贷,缓解了货币的稀缺问题。”这不禁使人想起了部分经济学家关于适当通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言论。但如果为了解决货币稀缺性问题又或者其他内质性问题,而产生一个哥斯拉式的怪兽,那无异于“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即便自宫,未必成功”。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rcj/69005.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