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技术资料 > 产品手册 >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pdf|经方使用手册:薏苡附子败酱汤与案例分析,一个会给你奇迹的方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pdf|经方使用手册:薏苡附子败酱汤与案例分析,一个会给你奇迹的方

来源:产品手册 时间:2018-08-22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产品手册】

【方剂组成用法】

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经典原文汇要】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建议处方】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10份,附子2份,败酱草5份。 杵为末,取6~9克,水400毫升,煎200ml,分三次服。

【方意解说】败酱草与薏苡仁合剂,为肠痈专治剂。附子大量,虽含有麻醉毒,但制用则毒性大减,今且用其少量,故有振起身体内细胞机能的作用,中医每用于慢性衰弱无热性疾患。本方为专供慢性阑尾炎之适剂。

薏苡附子败酱散证之病理,与大黄牡丹汤证之病理刚好相反。

大黄牡丹汤证之病理,为肠热出血,致血瘀于肠,久而为肠痈;

本证则为肠虚寒而出血,血瘀于肠而为肠痈。本病证每见于患阑尾炎之后,久服寒凉之药致肠出血而瘀于肠部成痈也。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药理:

方用附子促血运以温肠,用薏苡仁排脓利湿,用败酱草辛苦微寒行肠静脉之血运、清肠之虚热,并行瘀排脓。

胡希恕先生根据皮肤甲错及痈脓之条,活用本方,以治手掌红肿、皲裂、含脓之重症鹅掌风,其效颇佳。

【适应标的】

《金匮要略》云: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肠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临床经验附识】

1.阑尾炎腹痛,腹拘急,按之软,无抵抗,或皮肤甲错,体衰,脉弱数者。

2.四肢,或头面,肿痒流黄水者。

3.脐部流水者(加苍术)。

4.右少腹痛、压痛,属阴证者。

5.鹅掌风、皮肤甲错、鱼鳞病,每到秋季发作或加剧者。

6.阑尾炎,手足冷、恶寒、脉沉弱或迟者。

7.肌肤甲错(可见于双手、双掌、四肢、肩背等处),患处皮肤肥厚、起屑、粗糙,可伴有瘙痒、干裂,或因干裂而疼痛者。

8.带下稀薄,腹软弱,脉沉弱或数者(加海螵蛸)。

9.鹅掌风、汗疱性白癣,年久不愈,干燥而起鳞屑者。

10.硬皮病、疣、指掌角皮症,属阴证者。

11.胃、肠、胆、子宫等脏器之息肉(随证合方)。

12.皮肤病,皮肤干燥、痒,腹力弱,右下腹轻度抵抗、压痛者。

13.身甲错,腹皮急、按之软、如肿状而无积聚者。

14.右下腹压痛,腹力弱者。

【薏苡附子败酱散腹诊图】

经方使用手册:薏苡附子败酱汤与案例分析,一个会给你奇迹的方

此证腹肿似胀满,其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软。甲错者,如錾错碍手而粗也。此证世人间有之,若方证相符而不攻之,则积年累月缠绵不愈。

昔浪华谷街某妻,年二十六七,患此证,三年未愈,众医束手无策。后延余治,往诊之,腹满体重如孕,虽不至卧床不起,然亦心烦不能行步。是时因余未精腹诊,故误为腹满,以大承气汤攻之,不效;因与大柴胡汤,凡半年余,亦如故不变。病家以其无效,遂怃然而谓曰:“足下素出大言,然今未验,如此他医焉能治之?终生将成废人无疑。鸣呼,实堪悲夫!”余闻之,愧己言行不一,告于吾师鹤泰荣先生。

先生乃往诊之,重责余曰:“汝未精古医之术,如有病者,必先告我,而后悉以教汝施治之法。然汝弗听吾言,自以为是,不审其腹证,妄投如此峻剂,以苦病家,不慎修术,侮师之罪大矣!世上有似汝之拙技者,大乱我古医之道,可恶可哀甚哉!”因教曰:“此证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软,薏苡附子败

【前贤方论撷录】

《金匮要略心典》:今腹如肿状而中无积聚,身不发热而脉反见数,非肠内有痈,荣郁成熟而何?薏苡破毒肿,利肠胃为君;败酱一名苦菜,治暴热火疮,排脓破血为臣;附子则假其辛热以行郁滞之气尔。

《中医实践经验录》云:“外痈,发于外,尚有外形可见,唯内痈,更宜留心。故无论胸胁腰背,皆要按其痛处。若按之知痛,每夜发寒热,要防内痈,以其外不现形,最能误人。故知咳嗽、胸痛之肺痈,胁痛、寒热之肝胆痈,能食、胃痛、夜间寒热之胃痈,腹痛、脚不能伸之肠痈,还有身痛寒热、将发流注、腿痛、内溃之附骨疽等,皆须细心辨证,防生内痈。辨之明确,治以温通气血,忌用寒凉药遏伏。”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名医医案选录

一、胡某,女,60岁。

患慢性阑尾炎五六年,右少腹疼痛,每遇饮食不当或受寒、劳累即加重,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经运用青、链霉素等消炎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考虑年老体衰,而要求服中药治疗。

切诊时呈慢性病容,精神欠佳,形体瘦弱,恶寒喜热,手足厥冷,右少腹阑尾点压痛明显,舌淡苔白,脉沉弱。患者平素阳虚寒甚,患阑尾炎后,数年来久服寒凉之药,使阳虚衰而寒愈甚,致成沉疴痼疾,困于阴寒,治宜温化为方。处方:熟附子15克,薏苡仁30克,鲜败酱全草15根。水煎服,共服6剂,腹痛消失。随访2年,概未复发。(《经方发挥》)

二、林廷玉,右侧小腹疼痛,右脚不能屈伸,扪之灼热,按之痛甚,身无热,舌质红,脉沉涩。肠痈已成。淡附子6克,米仁30克,败酱草30克,枳壳3克,生大黄9克,桃仁9克,冬瓜仁24克。二诊:泻下多次,腹痛减轻。败酱草3克,淡附子3克,生米仁30克,归尾9克,枳壳3克。三诊:已瘥多。皂刺60克,禾米一杯。四诊:将愈。党参9克,赤、白芍各9克,冬瓜子15克,甘草3克,半夏9克,陈皮3克,茯苓9克,枳壳6克。按:肠痈包括今之阑尾炎、阑尾脓肿等。《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均为先生治肠痈之常用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偏于排脓消肿,多治肠痈脓已成者;大黄牡丹汤偏于泻热破瘀散结,多治肠痈未成者。民间有皂刺60克,煮糯米为粥,食之,用治肠痈,也有良效。(《范文甫专辑》)

案三,塚林平学,年六十余。少腹凝结,觉微痛,小便不快通,步行则小腹挛急,出苦汗,身无寒热,饮食如故。村医以为寒疝,或以为淋毒,医治数旬无效。余诊之曰:肠间有一种累累而凝固之物,然非疝块,非积聚,按之濡,似为肠痈,宜先温和,以观其进退,因与归芪建中汤,兼以温罨脐下。阅四五日,脐中忽突出成赤色,是夜脐中喷出白脓一合余,即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投之,二三日而脓尽,小腹之肿块若失。(《橘窗书影》) 按:此系脐部腹膜间脓疡,故知本方可主治一切慢性化脓病。

小编按:

此方证的抓手应该有五点:

其一:慢性病体质虚弱;

其二:阳虚内寒证;

其三:疾病由实转虚,由热转寒;

其四:有湿邪,从现代医学去看乃各种分泌物、渗出液为特点;

其五:肌肤甲错;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szl/23089.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