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教学课件 > 大学课件 > [我的奋斗]《我的奋斗1》的读后感10篇

[我的奋斗]《我的奋斗1》的读后感10篇

来源:大学课件 时间:2019-09-28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大学课件】

《我的奋斗1》的读后感10篇

  《我的奋斗1》是一本由[挪威]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5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奋斗1》读后感(一):生活与奋斗

  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的六卷本自传小说《我的奋斗》第一卷中文版主要写的是作者的青春期和父亲的死亡。由于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克瑙斯高被誉为挪威的“普鲁斯特”。

  从没见过这么“絮叨”的作者,把平凡日常生活的琐碎描写得如此细致入微。写新年前夜他如何偷偷买酒(那时还是未成年)、如何和同学顶着暴风雪去参加派对,以及派对上发生的种种,足足写了70多页;写到自己点起了一支烟,思维又漂到窗外的车辆与行人,然后继续发散,20多页后作者才抽上这支烟。虽然如此絮叨,只要你在读的时候投入一点点热忱,愿意尝试着跟随作者的思路一起飘荡下去,会体验到身处其中的“临场感”。

  作者有不俗的体悟力与笔力,但更令这本书与众不同的是,作者克瑙斯高毫不留情的自我揭示。他在书中没有粉饰自己,也没有粉饰他人,生活就这么直愣愣地呈现出来。少年时代的克瑙斯高过分敏感,有些许骄傲,又有些许脆弱;一方面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又不想显得过于格格不入;他早恋,喝酒,抽烟,玩乐队;他怨恨父亲,但同时在心理又敬畏着父亲。

  书的后半部分写的是父亲的突然死亡。酗酒的父亲最终将自己喝死了。克瑙斯高对此的描写更是赤裸。堆满了酒瓶的家,地上散布粪便和尿液,他的父亲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同祖母一起生活,直到有一天躺在椅子上再也没有起来。同父亲一起生活的祖母在父亲死后,还是会坐在同一张椅子上,看着电视,无论里面在播放什么内容。只有酒精能让祖母找回往日的些许活力,而喝完酒后,祖母会毫不知觉地尿在裙子上。克瑙斯高一遍又一遍洗刷各个房间,似乎如果能洗掉过去的痕迹,也就能洗掉自己的无力与愤怒。虽然作者描写的都是日常琐事——如何用橙汁和雪碧对沃特加,用哪种洗洁剂刷洗地板瓷砖等等——在字里行间我感到的却是苍凉。无需大漠落日般的场景,也无需跌宕起伏的情节。也许,生活本身已经足够波澜壮阔,只要如实的记录,就足以惊心动魄了。

  自我剖析总会带来不适。拿我自己打比方。写日记的时候,我多少都会感到不自在,因为敞开内心总是会带来不安全感。而且,多数日记还是经过修饰的,即使是写给自己看的,也会不由自主的为自己找借口和理由。而克瑙斯高没有,他直白的可怕,真诚的可怕。作者在接受《纽约客》的采访时,说自己“不会妥协,不会取悦读者,如果书读起来无聊,那就无聊吧”。这也解释了书的名字(书的名字来自作者的好朋友盖尔,克瑙斯高每天都会给他打电话,朗读自己当天写下的内容)。克瑙斯高承认,书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向读者说“fuck you”,这是“我”的奋斗,与你无关。但事实上,每个人似乎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谁的青春期不敏感焦虑呢?谁面对死亡的时候不恐慌无措呢?所以,有书评人称,“读《我的奋斗》就像是打开了别人的日记,并从中找到了属于你自己的秘密。”

  这本书对作者来说也是种洗礼。克瑙斯高坦言,自己当时太绝望了,状态糟透了(so fucked up),才会写出这本书。确实,如果不是和自己死磕,将虚饰自己的一切一层层剥开,也写不出如此震撼的作品。他剖析的是自己,燃烧的也是自己;不给自己留任何余地,也没有给他人留余地。在书出版后,克瑙斯高的叔父准备起诉他诽谤;在一封登在当地报纸的公开信上,他的14位亲戚联合署名,称他是“犹大”。他的妻子因书中内容患上忧郁症,不得不住院治疗。而如今,他说,“每次谈到这本书我都会感到悲哀。”

  悲哀的也许是生活本身。我自诩看过不少日本致郁系电影电视剧,但都没有HBO去年的4集迷你剧“Olive Kitteridge”来得致郁。这部剧描写的也是在平常不过的生活,但真实得像掐住了你的喉咙,让你喘不过气又无处排解。

  也许,生活本身就是如此残酷,不论是谁的生活,都无法接受如此细致的考量。

  《我的奋斗1》读后感(二):克瑙斯高的文学自杀:打字还是写作?

  “这不是写作,只是打字而已。”

  这是卡波特对凯鲁亚克作品的评价,后者仅花了三个星期便写出了垮掉派文学的奠基作品《在路上》。

  关于《在路上》的文学成就的争议至今仍未消停:有人认为此书“文化价值大于文学价值”,有人而将《在路上》视为圣经。

  这些争议将我们引向这些问题:写作和打字之间有没有一条界线?如果有,界线究竟在哪里?

  新世纪以后,挪威作家克瑙斯高带着六卷本、长达三千多页的《我的奋斗》横空出世,再次扰乱了书评人们的神经。通过平庸无奇的文笔,克瑙斯高在书中展示了一生的真实经历,书中充斥着其日常生活和成长经历的隐私细节。和当时轰动一时的《在路上》一样,《我的奋斗》出版后引起追捧和热议,被视为《2666》后被议论得最多的文学作品,而这套小说的第一卷中译本也终于在今年被引进中文世界。

  在创作思路上,这本小说和《在路上》的极为相似——和凯鲁亚克一样,克瑙斯高放弃了传统文学创作方式,追求更为一种直接、快速的写作。

  在他的书中,没有传统小说中的情节,也没有精雕细琢的语言,更“可恶”的是克瑙斯高似乎分不清事情的重点,以描写乏味和无聊为趣——凯鲁亚克至少会对所写之物有所过滤,他为读者呈现的是意象和俚语的盛宴,是醉酒后和流浪中的狂想;而克瑙斯高却热衷于全盘交待生活种种琐事,比如买一罐可乐的过程(克瑙斯高会将其分解为主角路上的所见所想、主角进便利店、主角拿可乐、主角付钱、收银员收钱、主角拿好钱、主角回家的所见所想...)。如果读罢第一卷,读者会发现作者对于描写冲咖啡的热情不亚于描写父亲的死亡,至少两件事占据了同样的篇幅。

  那么,这种毫无保留的写法究竟是毫无技巧的打字还是激情洋溢的写作?

  作者本人承认,书中绝大部分的段落都算不上出色的写作,只是“不做修改的快速记录”(“write very quickly and not edit”)。但通过这种达不到标准的写作,克瑙斯高却搞出了自己的文学实验——“文学自杀”。所谓“文学自杀”,即祭出自己的生活隐私和文学名声,从而以反文学的方式结束自己的文学生涯,或者单方面宣判文学的死刑。

  作为一个曾经满怀理想却处处受挫的作家,克瑙斯高饱受生活和自我的折磨,他早早就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此地安眠着一个人,他万事能忍,最后他被挤压得粉碎。

  在克瑙斯高的成长中,父亲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从新闻中那张人脸开始,克瑙斯高和父亲之间不信任的隔阂已经开始出现,直至到其长大成人;他甚至不隐瞒希望父亲死去的想法,却得知父亲的死讯后数次情感奔溃。克瑙斯高对父亲的爱恨,正如其对文学的态度一样矛盾——他难以得到文学的成功,又害怕复制父亲的失败。在父亲死后,克瑙斯高不遗余力地清扫死亡现场,就如同完成这本书一样,他用绝对的自我(整本书都是关于“我”的)去清洗回忆,去迎接父亲/文学的葬礼。

  与其说克瑙斯高是在记录生活的流水账,不如说是生活的流水账逼迫克瑙斯高谋杀了自己的文学之路。

  情感的缺失是书中的另一个主题:在第一部分的青年视角中,克瑙斯高尚对世界保留极大的热情和好奇,他研究不同品牌的吉他,对文学和作家满怀崇拜,尚于发现生活之美;但在第二部分,克瑙斯高显露出了对外界的疲态,逼迫自己去观察自然,去挖掘自己真正的“情感”。

  对克瑙斯高来说,缺失情感的现象不仅发生在生活中,在文学及艺术中也是如此——他不止一次描述了自己与文学的距离,并暗示了自己对现代文学的厌恶和排斥。

  在回忆早年的学院生涯,克瑙斯高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进入“更先进的文学世界”,并坦承自己并未真正吸收现代文学的精髓,若离开了它们,自己的“直觉力和情感就更强烈”。好的艺术是什么呢?对克瑙斯高来说,不是布朗肖也不是莫奈,而可能是某幅不知名的但却能唤起他情感的荷兰风景画。

  就像人人都会读到关于死亡的报道,但很少有人会接触到死亡——在充斥着概念和思想的世界中,克瑙斯高选择反文学之道,用最不文学的方式剖析自己的生命,以真实向虚构告别。

  尽管《我的奋斗》着力书写了死亡和厌倦,但背后却满溢着生的欲望。在《我的奋斗》第六卷的结尾,克瑙斯高发出了对文学告别的声音“我不再是一名作家了”,但在《我的奋斗》后他亦有新作面世。

  他的自杀表演没能成功判定文学死刑,而是用文学的方式拯救自己。

  《我的奋斗1》读后感(三):从想象到真实,从平凡到非凡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颠覆了我对文学作品的印象,通篇肆意野性的笔法,无处不在的真实又无聊得可怕的细节,同时充斥着他疯狂的个人思考,一个人能借由文字将他的精神世界如此平铺直叙地展现出来,不能不让我觉得惊讶万分。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的奋斗1:父亲的葬礼》中有着过于真实的表达,这种真实并不是指对细节的刻画,虽可见克瑙斯高深刻的观察,但一些细节的高度逼真反而可见其再创造的成分,我想说的真实在于作者对他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的坦诚披露,他与父亲难以琢磨的关系、他对音乐与写作的热爱、他与兄弟相处时的微妙感觉、他情窦初开与性冲动时的自我表白,这种原始而又难以琢磨的特质才是这本书不同于其它传记的地方。

  文字天然具有修饰的作用,在自传体性质的文学作品中也仍然能看到这种自我梳理和美化,但克瑙斯高似乎要打破文字本身带来的桎梏,大段大段的描写,突如其来的自我分析,断断续续的叙述节奏,对于真实而平庸的生活常态并不避讳,高低起伏都见诸于琐碎的日常中,但最让人迷惑的是,这些看似无趣的内容中能让人读出疯狂来,吸引人继续往下读的疯狂的魔力。

  开篇克瑙斯高就把我拽入了对死亡的思考中,我们对死亡的想象和真实面貌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不如此不足以说明我们为何一方面对电影中的死亡趋之若鹜,另一方面又对真实死去的躯体怀抱恐惧。克瑙斯高在上半本书中描写了他对父亲既渴望接近又拒绝的矛盾心理,然后突然从回忆的片段中抽离,回到了刚接到父亲死亡消息的当下,他将面临死亡最真实的感受描摹出来了,那就是不真实,死亡是如何被排除在人们的认知之外,这种描摹让人胆战心惊。

  对于父亲的死亡,克瑙斯高的叙述是很震撼人心的,先用倒叙详细描述父亲死后的模样,随后回到刚接获消息的一刻,他和哥哥来到祖母家,面对这个脏乱不堪的家,祖母是第一个发现他父亲去世的人。这时他的内心是迷茫的,在对过去的回忆和当下的现实中混乱地思考着,因为祖母对当时情景讲法的前后矛盾,他甚至怀疑父亲还活着,感觉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但这种心情也并非喜悦,而充满了恐惧。

  克瑙斯高的父亲究竟为何有这么大的转变,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从书中来看,仿佛与克瑙斯高相处的是他青年时期的父亲,而后父亲脱离了他的生活,改名换姓,成了个酒鬼,肆意糟蹋着自己的生活。他强烈地恨着自己的父亲,期盼他的死亡,但愿望成真后,这个现实看上去有点恍惚了,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无法自制地哭泣。短短处理父亲葬礼的几天,克瑙斯高用了大量篇幅来跨越想象与真实的距离。

  这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让人忍不住想继续探究下去,这确实是克瑙斯高的奋斗,疯狂而引人入胜。这也是我读过的也许是最真实的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从最平淡的琐碎中延伸出了对生活的超然认知。

  《我的奋斗1》读后感(四):局内人的奋斗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火了。他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奋斗》在人口仅500万的挪威售出了50万本,一些当地企业甚至定出“禁谈克瑙斯高”的规定,以免员工情不自禁占用太多工作时间。

  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当然不是克瑙斯高的独创,但坦诚到没朋友的写法真算是独此一家,被媒体称为文学的自杀。砖头般厚度的六册书定下了不同主题:死亡、爱情、童年、工作、梦想、思考。这些人生大事在克瑙斯高笔下却由细密琐屑的小事交织而成,他用放大镜观察生活,作为局内人,像电视真人秀一般呈现真实人生的美与丑。这场奋斗过于激烈,作家掏空一切最后不成其为作家,同时众叛亲离——亲友们指责他过度暴露隐私。

  作品第一卷《我的奋斗1:父亲的葬礼》从死亡谈起,是令人措手不及的开诚布公。克瑙斯高认为死亡是最真实的,真实到让人竭力掩盖:“我们对死亡想象的画面如此强烈地刻印在我们的意识里,以至当我们看到真实的死亡展现时不仅感到震惊,同时也会试图用所有的手段去掩盖它。”唯有打破遮掩,才有真实的基础,这是克瑙斯高刻意的安排。

  小说中,克瑙斯高反复强调死亡的真实,譬如午夜梦回仿若前尘的映照,譬如穿插待产孩子的对比。最鲜明一例,是他和哥哥筹办父亲葬礼的过程中,突然对父亲死亡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坚持要亲眼看到父亲的遗体,不是听别人说或者白纸黑字的文件来印证,必须眼见为实。“当人们意外成为一则死亡事故或是谋杀事件的目击者时,总是说同样的话,‘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虽然他们的意思正好相反。”接受赤裸裸的人生,然后尘埃落定。类似的场景在加缪的小说《局外人》里正相反,默尔索被安排进停尸房见母亲最后一面,他说他不想看,究其原因是“说不清”。无关感情,这大概是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差别吧。默尔索要待到星空的默示方得领悟,克瑙斯高却主动捅破这层纸,坦坦荡荡自己看个明白,窥见生活的真实。

  真实本身未必令人愉悦,可探索真实是必要的开拓,克瑙斯高选择艺术家蒙克作为开拓者的代表。在蒙克的画里,人首次占据了所有的篇幅:“蒙克画笔下的人物是创造者,他们的内心世界用外在形式表达出来,让世界震荡。当这扇门被打开之后,剩下的世界就是造物者:蒙克之后的画家让自身有了色彩,有了形式,不是出于他们的想象,而是饱含激情。”蒙克也多以死亡、爱情为题材,挖掘人的内在情绪,试图将之真实地外化。然而对他作品的观感绝对称不上赏心悦目,一如我们对人生的思考。痛定思痛之后像是打开另一扇门,豁然开朗。

  所谓的奋斗,不是向着成功一马平川,也要伴随不安于现状、不惮于未知、种种真实的不确定。克瑙斯高的创作本身即是奋斗,且不论他自杀式的大胆创作手法,作为四个孩子的超级奶爸,忙碌的日常可想而知,要挤出时间完成煌煌巨著本就是个挑战。起早贪黑的飞速创作,有赖于强烈的奋斗欲望。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结尾,主人公断然抛弃名利,拥抱真实的世界,局内人克瑙斯高何尝不是trueman,无论真实世界的美丑,都向往着广阔的天地。诚如斯,何愁死生有尽头,何愁决裂还是告白?

  ——丙申年读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我的奋斗1:父亲的葬礼》

  《我的奋斗1》读后感(五):这样写小说是要跟文学永别吗?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ård)为自传体小说取名为《我的奋斗》时,就已经做好了声名狼藉的准备。不过与元首希特勒同名自传的踌躇满志相比,克瑙斯高的“struggle”更像苦命挣扎。这位挪威六零后用深度自曝的手法将自己打从记事起的人生经验和盘托出,洋洋洒洒写了六大卷三千五百页。在挪威据说有不少公司定下“禁谈克瑙斯高日”,因为员工总爱在上班时聊《我的奋斗》,太耽误工作。

  虽然是自传体,但所有文学评论都将之归入小说类。因为克瑙斯高说自己记忆力不佳,而且年轻时经常喝酒喝得不省人事,根本记不得书里呈现的那么多逼真的细节。《我的奋斗》是小说,是一位作家以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对早已模糊的过去进行再创造。有人说克瑙斯高是“大小孩”(manchild),他写自己的恶劣想法时也带着一种孩童般的无辜天真,让你不知道是好气还是好笑。

  莉迪亚•戴维斯、扎迪•史密斯等名作家都说读《我的奋斗》如被催眠般陷入失控状态根本停不下来,这也是为何克瑙斯高要说这书是“文学自杀”,他恶狠狠地掏空了他自己,以至于他写过的一切——童年、在学校调皮捣蛋、暗恋女生、性成熟、宿醉、父母离异、父亲过世等等,都诚实得可怕,许多作家写作是为了躲避或隐藏真实情感,很难比他在赤裸裸的自我剖析上走得更远。他从小受父亲的斯堪迪纳维亚小镇价值观的压抑——包括不出风头、循规蹈矩、反个人主义、要面子等等——几乎达到窒息的地步,这种压抑刺激他走上了文学的叛逆之路。同时他又极度在意父亲的存在,父亲难得表现出丝毫赞许或支持都会让他心花怒放。他毫不讳言“我长期以来就巴望他死,自从我明白他的生命很快就可能完结那一刻起,我就开始这么期望。当电视里报道有关他居住的那一地区的死亡事故,这可能是火灾或是车祸,在树林或是海洋里发现尸体,我立刻觉得有了希望:或许那是爸爸。”然而当父亲因酗酒过度真的去世时,已成年的他却哭了许多日子。在去安葬父亲的飞机上,“为保持住剩下的一点点价值和尊严,我唯一能做到的是,自己不要发出一点声音。不要有一声哭泣,一声叹息,一句怨言,一声呻吟。每一次对爸爸死亡的醒悟又达到一个高潮时,便只有流淌下的泪水,和脸上各部位都不停扭曲着的扮鬼脸。”在最近几次访谈中,他承认至今仍未能彻底摆脱父亲的笼罩。写作,可能是他试图去理智地分析自己的情感以期驾驭之,也可能是彻底的宣泄,宣泄完了即与自我和解,可以继续前行。

  不过《我的奋斗》的出版,在现实生活中引起了种种麻烦,克瑙斯高的叔父要起诉他诽谤,前妻怒不可遏地发誓要写她的版本的回忆录。据说在《我的奋斗》三、四、五部中作者不得不收敛了很多,导致读者有些不适应,“他怎么变nice了!?我们要看那个既没心没肺又多愁善感的克瑙斯高!”据说要等到第六部才会回归本色。英译本已出到第五部(2016年4月即将出版),简体中文本第一部才刚刚问世,由林后从挪威语直接译出。

  评论界对克瑙斯高可谓两极,爱之者赞他为“挪威的普鲁斯特”,将日常生活之重复琐屑写出了跌宕起伏;恨之者说他文字简单粗暴,情感泛滥,故作夸张,好比文坛的真人秀明星,把自己生活的一切细节暴露给公众,求关注和名利;更多的人把读他的书比作嗑药,不做价值判断,就是让你醉生梦死,不断想再嗨几回。读者看这样的书很容易被嗨到,沉醉其中又不确定是否真的好,能时刻保持禁忌带来的新鲜感和剧烈感;评论家却很警惕这种“文学自杀”,作家采取如此极端、竭泽而渔的写法,是在向文学诀别。

  《我的奋斗1》读后感(六):生也好,死也好;人生易老,努力趁早

  文/吴情

  文学作品中,我们总热烈赞美青春、讴歌生命。仿佛,只要生命能够存在,世间便有了意义。殊不知,与生命相伴而行的死亡,也值得同等对待。或许是受到人类趋生避死的本能驱动,或许是因为文化观念的约束,我们总很少谈论死亡,哪怕死亡近在咫尺,远较生殖更真实。而二十世纪,存在主义者、文学家萨特将死亡作为文学和哲学的重点表现对象或研究对象。在他的笔下,死亡被剥去了惊心动魄的面具,呈现出与人生意义和价值相关的平常一面。

  《我的奋斗1:父亲的葬礼》,挪威著名小说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以死亡为主题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第一部分的开篇立即掷地有声:“对心脏而言,生命的意义再简单不过了:它将尽可能长地持续跳动下去,然后停下。早晚会有那么一天,这个扑通扑通的、有节律的心脏搏动会自动终结。”心脏的跳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可独立自由的存在才是其精神根基。然而,居于家庭和社会中的人,哪里就那么容易找寻到个人独立自由的存在,实现人生意义?

  《我的奋斗1:父亲的葬礼》为自传体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有限叙事,主要书写了“我”自童年而入青年,直至成家立业人到中年的成长历程以及家庭变故。高中一年级学生的“我”,“未来的理想是做一个独立音乐人但又不具备音乐素质”,因而在自由乐队里做节奏吉他手,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交甚欢。与此同时,“我”的家庭在表面的平静下逐渐掀起波澜,父母亲离婚,“我”和哥哥英韦也分开甚远各自求学、工作、胜过,以及不久之后父亲去世。

  对“我”而言,父亲虽然真切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但他的存在近乎缺席。他为人沉默寡言,缺少幽默智慧,对待工作虽然兢兢业业,但在家庭上未能付出足够的心力,也未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哥哥与“我”,多半是家庭希望的客观载体,而非有灵魂、有喜乐、有情感的主体。为此,“我”在恭敬顺从之余,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个性化音乐——进行反叛的实践。“我的反叛来自音乐,我只听那些非商业的、先锋派的、决不妥协派的乐队,是他们造就我成为一个反叛者,不接受这存在的现状,要为改变它而奋斗。”不过,与青春相交织的类似反叛,实在微不足道。

  在反叛几近无效的情形下,塑造完整的自己或许才是王道。而完整的自己,以父亲为献祭。只有“杀死”父亲,你才能最终成长。当然,这里的“杀父”并非实指,而是强调摆脱父亲的深远影响是一个人找到真正自我的关键。但是,现实之中,这样的尝试何其艰难!生父,给予“我”身体的大父亲!”“杀父”之前,自得观察。但在“我”看来,“观察爸爸是行不通的事,他总是时时戒备且滴水不漏,什么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总是能事无巨细尽收眼底。”有这样一个父亲,似乎,永远无法找到自由和独立。毕竟,这一切,“我”都无法完全控制。

  那么,不妨寄希望于如命运般的外在力量?命运外在于人,不可捉摸,不可扭转,令人惶惑。而与母亲离婚后与温妮结合的父亲,似乎已被命运诅咒:酗酒成性,最终因酗酒意外猝死。在此之前,“我”曾一度希望他走向陨灭。是“我”个人意志在冥冥中发威?还是父亲自为?以这样的方式走向人生终点,对一个为人师尊的父亲来说,岂止无谓,更多的只怕是荒诞。

  在某种程度上,“我”和父亲之间的心灵隔膜,象征了挪威新一代人与旧一代人间的距离。一种主要基于心理和文化层面的时而亲近、时而远望的距离。在小说中,“我”曾感叹道,现今的挪威,是“我的时代,我的经历与历程。啊,全新的时代。我站在新时代的一边。”相较之下,无论在服装上,还是在政治主张上,父亲都较为保守,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人。

  哥哥英韦青年时期比我优秀,也比我更讨大人喜欢。在内心的无意识中,“我”总拿他对比。人到中年,“我”成为一名作家,而哥哥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在社会地位上远不如“我”。可惜,父亲已经无法看到这一切了,看见“我”的努力奋斗。“我从没有去想过控制处理,只要是我喜欢的事,我就去做了。”当下,面对父亲的悄然离去,“我”其实早就无能为力。

  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在成长的旅途中一直追问。作为父亲,他算不上称职,对“我”关爱不多,但这不能消除他作为人的全部价值,他还有属于朋友、属于社会的面向。于公于私,“我”都应试着理解他。“我理解我自己,理解我周围的环境,理解环绕我的社会,要是有一种看上去不明朗不清楚的现象出现,我知道该怎样做才能弄明白它。”对亲生父亲,“我”也必须同等对待,而非一概否定。可是,“多年以来我试图写我的父亲,但没能做到”,“他来自我们当中,他曾经就是我们中间的一员,现在他依然在我的心里,像是覆盖在死亡上的一缕生命的面纱。”他渗透进“我”的血液里,也渗透进“我”的记忆中,无法抹去。

  认真说来,父亲就是父亲,也是“我”自己。也即,他可以是一切人,却又同时什么都不是。他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普通的生灵,既有微不足道的悲欢离合,也有百转千回的爱情情仇。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做对了许多事,也做错了不少事。他曾坚持,也会后悔,最终选择撤退。与其对他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进行消极否定,不如持哲学家尼采所谓“乐观的悲观主义”态度,肯定他作为常人五颜六色的的平凡一生。要知道,肯定现实,往往要比否定一切更需勇气。理解父亲的时候,我们何尝不是在认识未来的自己,一个个似傻实愚、似聪实讷的男男女女?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我的奋斗1》读后感(七):《我的奋斗——父亲的葬礼》 | 平凡人的生活悲歌

  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所著的自传六部曲《我的奋斗》,初识是在理想国网页,被书皮封面的文字所吸引“对于心脏而言,生命的含义再简单不过了:它将尽可能长地持续跳动下去,然后停下”,这大概是对死亡的冷静剖析吧,不带一丝情感的喃喃自语,却稍显睿智与超然物外。

  初读的那一天,被他冷静无情的文字所折服,就如同一抔带有湿度的冷冷土壤,轻轻地敷在你温热的心脏上面,土壤的湿度与冰冷,反衬出跳跃缓慢的心脏的活力。这不也跟生活很像吗?平平淡淡的每一天,承载着不凡的生命意义,但是很多人却在忙碌与昏庸中忽视。这本书所承载的,是他从童年到中年的生活细节,不似狗血青春的絮絮叨叨,每一个细节都如同发生在你我身旁的频繁、平凡,但是却在他的笔下结出朴实的寒梅,虽傲,却也美啊。

  小男孩的成长历程,伴随着童年的稚嫩、少年的性成熟以及青年的反叛。他大概不喜欢这个世界,或者把世界,或者把自己当成格格不入的傻瓜,一面内心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一面外表平淡地学会在世界与自己中找到平衡点,让自己不那么孤僻。这样的一个他,仿佛看透了生命,仿佛自己的生活就是别人电影,略显愚蠢但却也不可逃脱。他似乎是一直以这样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直到得到父亲去世的时刻到来,或者是潜藏在内心中的情感驱使,让他开始对生活有点所谓了。

  他与父亲的关系,较像冬日里的河水,就算未结冰,也是冷冷地缓慢流淌,但比英韦与父亲的关系更缓和些。据他所称,父亲曾经一度想“拯救”(“亲近”)他,但父子的关系还是不如母子。在他印象中,父亲一直是一个刻板的、显少表露情感、一直自我克制的大男人形象,但是父亲与母亲离婚后,与温妮结婚,与温妮离婚,在一段不知名的时光里,走向了放纵与不堪。在最后的生命岁月里,父亲将自己交给了欲望,自我节制的灵魂早已不知去向。父亲死前的时光,大概是每日酗酒,不修边幅如野人,只有祖母在一旁照料,直到死亡来临,这对母子的世界才破冰被卡尔·奥韦与英韦渗入。

  卡尔·奥韦在成年的时光里,企图忘记父亲的存在,但这一切都被父亲的死亡所击破。人的死亡,就如同物品的遗失,不常见的人,是被遗忘的物品,只有当消失后,被提起,才会感觉自己原来曾拥有过,不舍的感觉才会替代平常的无视汹涌而来。曾经温热的躯体,带有人的象征,背负着我们的情感所在,死后成为无法言状的物体,所承载的情感意义消失,皮囊只是反复提醒,灵魂已逝,生命终结。人是不会死的,人活在人的记忆中,但是当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消失了,你也就彻底消失了。我们期待,却又害怕,令死亡越发神秘。

  《我的奋斗1:父亲的葬礼》大概是卡尔·奥韦冷静无情地自我剖析,将细碎混沌的情感从身体之中掏出来,放在阳光之下,它们不会消失的,它们只会越发清晰地彰显:你是你的存在。

  《我的奋斗1》读后感(八):收录鹿鸣之什微博短评

  读起来有种清冷的理性,作者确实读过来《追忆》吸收经验,作者将生活细节大量引入小说,为着写出生活的难,这不是一部小说,这是一部战史啊!当他有了孩子后,他意识到生活最重要的是忍耐,他能写出对孩子的讨厌,并不是样板。在超市里躺着不起来,干嚎时将他们像马铃薯袋子一样扛在肩上。在阅读中,有时会产生一种倦怠情绪,因为作者写得流水账啊,生活,学习,恋爱,和父亲的关系,就这么平淡地发生了。我们要怎样才能在生活中获得启示?每一刻都是打开生活闸门的途径,因此这些应该随时发生。六卷分别是六个主题,作者是否真的完成了一个宏大布局,像《追忆》一样?会感到有时候对作者生发出一种莫名的期待,倒是想跟着作者的生活一起去看看,时不时他会产生一段普鲁斯特式思考,时不时他的生活内容让我产生共鸣,时不时他玩乐队、性启蒙等会让我觉得有趣,他是多么详细地写自己和一个女孩的初次性体验啊,拉开内裤,伸入手指,摸到黏黏的液体... 第一部分有些流水账,作者回忆青年时光,故事一次接一次地发生,很快。但到了第二部分,普鲁斯特性就立显!你可以看到他在乘飞机葬父时一瞬间的思绪和回忆,也能读到他对艺术的见解,和街道的观察,众人就这么来来去去,只有他的目光穿透的时间。他固定下瞬间相遇的人,从中寻找意义。在父亲的死亡之下,叙述沉重了很多,这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战史,他努力让自己和生活协调,他不愿每一刻流失,因此写下一本覆盖他生命的作品,但这是浮士德的灵魂交换,他写入太多真实,他们都活着,难免有危险,自爆隐私,被诟病为谋利,这是艺术的底线和道德吗?抑或是另一种狡诈?作者描写自己生活的片段真吸引人,和哥哥采访挪威著名作家,结果太自信不记笔记录音,全凭脑子。但采访完甚至没写下要点,过了好几天才拼凑出支离破碎的片段,借着补充提问为名打电话给作家,这次倒是记下了,满以为稿子挺好,结果满是作家疑问的红笔,还建议不要在任何报刊发表。读完第一卷,却不知第二卷何时出版?很大一部分章节都是作者如何与父亲的死亡这件事建立认知,他和哥哥来到祖母的屋子,打扫并筹备葬礼,这每一天都是琐碎烦人的,祖母身体又不好,同时负载着他对父亲的回忆,那画面像浮沉在水中,一会变得清晰,一会开始陌生,距离遥远,不知其所。书里用长长的文字,将对父亲的记忆封存,他努力榨出意义,虽然他知道这并没有意义。父亲没有启示他什么,他也未曾做出理解的尝试,父亲的身后只留下一间凌乱的房子,这房子就是《追忆》中凡德伊的乐曲,在普鲁斯特的时代,是艺术,在现代,是乱糟糟的屋子,高雅不存在,直面凡俗平庸吧。家庭是遮蔽现实残酷的穹顶,年轻的作家只要和朋友喝啤酒狂欢恋爱就好,他不会想到未来自己也要奋力撑起生活的重压,他根本不知道,祖母多慈祥,谁知道未来她会在一座废弃的房子里成为游魂,父亲会酗酒而死?他们高大,坚毅,仿佛什么都搞得定。这是对死亡的懵懂。《我的奋斗》本身就是用文字析出意义的行为艺术,作者写作时自己也不知道意义埋藏在哪里,更何况他还遭遇了几次意义失落的重大打击,阅读时就不得不跟着他一起忍受这些生活,有时候意义灵光乍现,读者也充实了,大部分时候就是一次次摆荡着,在哪里?作者自问,不能漏掉每一个细节。纯白色写作风格,流水样实录下去,没有什么修饰和花招。这样又长又啰嗦的小说,居然酿成了现象级的畅销,并不偶然。因为在阅读中,读者不经意就会被克瑙斯高的叙事节奏吸引,好像游走在他的意识中。克瑙斯高的写法糅合了极简主义(虽然他不喜欢这个标签)和普鲁斯特式对意义的提炼。完全实名写作,但是在博得大名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交换灵魂的浮士德,对亲人隐私的暴露掀起轩然大波,让他深感痛悔。当虚构侵入现实,尤其是尚在世的人时,克瑙斯高的书写就成为放肆的侵犯。虚构的界限在这里被思考。但不可否认的是,克瑙斯高的诚实坦白让这部小说很好看。

  《我的奋斗1》读后感(九):生活就是奋斗

  以父亲的葬礼为名,最后在和父亲的最后一面戛然而止。这样的自传太真实,但也太冗长了。书本身非常的有趣,长度实在不适合一个嫌自己阅读量不足如我的人,所以也不会再读后面的几本了。

  作者热爱观察一切,又有些不乐意被人观察到,总在意着周围的视线。他对周围的一切感触颇深,对学校、对酒精、对乐队、对妻子、对哥哥、对祖母,对父亲。对死亡。对父亲的死亡。父亲一度是他不喜欢的父亲,在离婚之后父亲酗酒无度,还拖着年老的祖母。很难想象来到父亲生前最后生活的地方,看到满屋的污秽是怎样一种心情。然而到了离别之后,他仍感觉父亲就活在他生前在的地方。

  祖母常用说不清F音的口齿说生活就是奋斗,生活就是奋斗,即使她有些痴呆了,也继续念着这句话。奋斗到底是什么,是有些敏感的活着,是日常生活的每一部分,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我的奋斗1》读后感(十):死亡是需要清洁的黑色名字

  “今天,爸爸死了。我努力去想它意味着什么,可更恼怒的是茶壶里的水还没有开”。

  当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接到哥哥的电话时,他这样告诉自己。不情不愿地,为了筹备葬礼,他踏上了返乡之途。这一段旅程,暗暗地拉开了他追索意义的帷幕。

  父亲将自己交付给无意义的堕落,因此克瑙斯高要用文字与无意义缠斗,实录下生活中最琐屑的细节,不加文采添饰。每一个生活细节的记录和重现,就是用语言强攥住意义的努力。克瑙斯高目睹父亲的自毁并竭力避免重蹈覆辙,生活是一个太复杂的谜题,需要在语言中整理出它的答案。这答案,就是克瑙斯高书写的3600万字、六卷本的《我的奋斗》。《我的奋斗》也是每个人的奋斗,关乎生命、死亡、爱情、工作、梦想等每个人最平凡又最难解的主题。第一卷名为《父亲的葬礼》, 标示出“死亡”这个黑色的、大写的名字,因为他要用一整本书理解父亲之死这个沉重的命题。

  《我的奋斗》开篇即是死亡的沉重足音,克瑙斯高诉说着对死亡的理解,生命总会走到尽头,他的语调理性但不冷漠,而是充满饱和度的黑与白,似乎已经在生死之关历练过,这些理解,要读到最后才能接续。父亲的生活昭示出克瑙斯高的未来。他步入中年,逐渐意识到生活是一场战争,不是那种史诗般的战争,却是无法对抗的战争。没有观众赞赏这位英雄,无意义感暴风雨般涌来,积聚在他的生活里,他疲于应付,尤其在他与孩子的关系之中。当他们吵闹、哭喊,还有什么能够拯救濒临崩解的自己?“我真希望能说自己的行为举止是明智的、有分寸的,但很遗憾我不是这样的人”。意义并非不存在,但当它们在文字中向它招手时,生活却为他筑起了一道障壁。

  死亡的身影初现于他八岁那年。当三十九岁的他开始回忆时,已经比当时的父亲大了七岁。克瑙斯高看到电视画面中的报道,死亡以一种略显诡异的方式向他呈现出一闪即逝的面容。克瑙斯高的父亲在此出现,和所有的父亲一样,面对儿子,他具有经验和能力,是引导者,与儿子若不是亲密,也是可堪信赖的对象。年轻的父亲支撑起家庭,为他撑起了生活的穹顶,少年的克瑙斯高来到新学校,满心关注的是如何融入集体,和心爱的女孩表白,以及跨年夜的联欢,藏起啤酒的小心思。当父亲说出“我要和你的母亲离婚”,克瑙斯高的心正被新鲜感充溢,还来不及去想其间的意义。只有当他来到父亲的聚会,发现他居然不认识任何人,对父亲过往的陌生感使他感觉荒谬。

  生活的光度在此刻变得歪扭,穹顶开始出现裂纹,虽然分手依然友好,但克瑙斯高发现父亲和他的亲戚、朋友是那么陌生。第一部戛然而止在克瑙斯高的不解之中。在父亲的离婚里,克瑙斯高看到了无意义的渗透。父亲的离婚让婚姻戛然死亡,没有原因,只有空洞的一响。

  在第一部第二卷里,小说家克瑙斯高成为寻找意义的职人,生活已经稳定,小说正在进行,孩子即将出生,克瑙斯高可以望着窗外思考瞬息与永恒的关系,可以在艺术中解读成为人生价值的密码,因为这就是他赖以生存的必须,也即是他成为小说家的凭证。他熟练地解读艺术、生命和死亡,因为他已经看过了这些。

  自从父亲离婚,又过去十几年,父亲被他埋在记忆里。“他庞大的身躯像只桶,虽然皮肤依旧是棕色的,但它黯淡、委顿,就像上面罩上了一层失去了光泽的膜,加上胡须和头发还有懒散邋遢的衣衫,他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野人在那里四处搜寻酒喝。”

  直到有一天,克瑙斯高接到哥哥的电话,告诉他父亲死了。他极力想为父亲的死亡寻找意义,却发现更关心茶壶的水开了没有。面对父亲的死,他坠入了巨大的失语和空白,父亲的身形整个被急躁地撕裂,边角粗糙,粗暴地展现在那里。没有原因,已经是死亡的沉寂。父亲不在了,“不在”就是永远不在,没有解释。意识处于失语的疯癫,只有独唱的理性残存。总要应付这件事才行。

  “死亡”是什么意思?

  死亡就是必须去直面父亲的黑暗过往,和父亲达成和解。克瑙斯高在即将迈进三十岁时见到了父亲的尸体“想着这是第一次我可以毫无困难地审视这张脸,几乎令人无法忍受。感觉像是我在猥亵他。同时又感觉到我是如此饥饿,有某种贪得无厌的需求”。克瑙斯高的回家,就是对父亲死亡这一事件意义的寻找之途。父亲的生活是一个谜题,死亡的幕布揭开,逼迫克瑙斯高用双手去清洁这个黑色名字的污垢。克瑙斯高和哥哥英韦驱车回到祖母家,祖母已经被父亲折腾得老态龙钟,无法自理的父亲谈何照料自己的母亲。他用了三百多页书写如何和哥哥一遍遍清洁祖母的房间,找到旧日的物品,引起往昔的记忆。在清洁中,克瑙斯高的记忆渐渐变得清晰,遥远和陌生的父亲,被酗酒堕落埋葬的父亲,曾经的温情从符号成为清晰的显影。想到它们不再,克瑙斯高的心揪紧了。和哥哥的劳动,也让克瑙斯高重拾与哥哥在一起的日子。

  在整理清洁中,克瑙斯高让自己与父亲的过去一次次相遇,和第一次在殡仪馆厌恶地看到父亲不同,再次看到父亲,克瑙斯高的心中已经原谅了他的离开和堕落。这终归是值得同情的选择啊,父亲无法把握自己,克瑙斯高也许是他的复制,也许不是,但父亲用他的生命教会他生活,这生活的暗礁沟壑,就在于无意义感可能随时会让生活覆灭。

  克瑙斯高选择了用写作紧紧握住意义。“我写出了一本给我父亲的书。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事实如此。这本书就是为他写的。我第一次明白了我写作,确实是为着什么的”。

  克瑙斯高在《我的奋斗》里完全实名写作,但是在博得大名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交换灵魂的浮士德,对亲人隐私的暴露掀起轩然大波,让他深感痛悔。当虚构侵入现实,尤其是尚在世的人时,克瑙斯高的书写就成为放肆的侵犯。虚构的道德应该被思考,但不可否认的是,克瑙斯高的诚实坦白让这部小说很好看。

  《我的奋斗》的写作是纯白色风格,流水样实录下去,没有什么修饰和花招。这样又长又啰嗦的小说,居然酿成了现象级的畅销,并不偶然。因为在阅读中,读者不经意就会被克瑙斯高的叙事节奏吸引,好像游走在他的意识中。克瑙斯高的写法糅合了极简主义(虽然他不喜欢这个标签)和普鲁斯特式对意义的提炼(他确实阅读过普鲁斯特),在平质化的叙事里,随时插入一段抽象的思考,普鲁斯特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决定要付出生命的余力建造这座城堡,他认为艺术可以赋予生活意义,让平庸的生活借助艺术的镀炼获得价值,让生活产生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共存感,克瑙斯高在这点上和普鲁斯特有相通之处,只不过相比普鲁斯特在意义上为生活乐观地建筑纪念碑,克瑙斯高更像是在无意义的废墟中抢救生活的残骸。这工具就是文字。我们太容易忘记一切经验,需要文字将它们记录下来。文字不仅仅是记录的工具,还是保存意义的唯一途径,这种意义的坚固,就是文字的解释力量。

  这或许是北欧作家的共同底色。他们沉入漫长的冬日黑暗,描写孤独、沮丧、幻灭、绝望,认为世界不会更好,人们不会获得理解,但是并不放弃寻找意义,在黑暗中大笑。

  再次看到父亲的尸体时,克瑙斯高已经把死亡这个黑色的名字彻底清洁,与它达成了和解。“这一次我有思想准备,知道是怎么样的一个场面等待着我,因为人只是在所有其他形态当中的一种形态——如造物世界一再显示出的那样,不只是当其有生命的时候,也包含那些什么不再的物质”。死亡是生命的一个部分,它是不可避免同时很重要的部分,死亡让一个人成为“物体”,当心脏不再跳动时,它就归属为死亡,这理解,在小说的开头被解释完成,形成了无始无终的环形结构,仿佛《追忆似水年华》的结尾与开头。克瑙斯高理解了父亲的死亡,便重新拾起对父亲的理解“我第一次明白了我写作,确实是为着什么的,不仅仅是为了我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是装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理解在小说的开头延续。当他清洁了死亡的黑色名字,便也清洁了对父亲记忆的污垢,让父亲在死亡中安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xkj/47794.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