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教学课件 > 大学课件 > [陈丹青 无知的游历]无知的游历经典读后感10篇

[陈丹青 无知的游历]无知的游历经典读后感10篇

来源:大学课件 时间:2019-11-15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大学课件】

无知的游历经典读后感10篇

  《无知的游历》是一本由陈丹青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知的游历》读后感(一):有知的游历——读《无知的游历》

  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古时有个秀才,胸中文墨不多,写文章急的抓耳挠腮也写不出几个字,秀才娘子看见了,说“看你们写文章比女人生孩子还难”,秀才说“女人生孩子是肚子里本来就有呀,我写文章是肚子里没有,更加难”。若以题材的有无来衡量写文章的难易,游记是很好写的,即便无甚文采,这一路车马颠簸,风土人情,甚至花费几何都是可入文的素材。但或许就因为写来容易,写得好反而不易。写得好的人不止要眼中有风景胸中也要大有丘壑才好,幸好陈丹青两者兼顾,《无知的游历》是本很丰厚的书。

  陈丹青的书名总是取得很谦虚:《荒废集》《退步集》《草草集》等。这次干脆以无知命名,虽然已经因为前几本书名和内容的反差有所心理准备,可是看书的时候,也会想,这要算是无知,那我等岂不是要划归史前蒙昧?老人家,你就是知道的太多了,所以这本书的确是“游历”而不是“游记”。你带着一肚子的学问和记忆,去探访,去追寻,去完成历史和遗址的反复印证,把你记忆里的大师们放回他们的故居,重新瞻仰。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记载下来,平实,丰富,而感情充沛。

  陈丹青的文字好看,是重剑无锋,不花哨不卖弄,就是太丰富了,怎么说都是冰山一角,所以即使幽默也是沉稳的,加上敏锐的洞察力和彪悍的表达描述能力,不能说字字珠玑,但放在那一字是一字,是上好的玉石镇纸,兼具沉稳和光华,是现下为数不多的值得买来看,且一看再看的书。

  陈丹青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俄罗斯,和他记忆里的苏联,和《战争与和平》。想来一切对俄罗斯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的读者,如我辈,感觉都是顺着他的脑回路走了一遍而不是去俄罗斯走了一遍,随着他近“乡”情怯,随着他感动莫名,看他把托尔斯泰奉若神祇,看他饱含感情的去接近和表述列宾、苏里柯夫和那一幅幅画。(想起他哪本书里说过他读书是“慢”,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战争与和平》,开始怀疑自己战争与和平看一半放在那看不下去也许是打开方式不对,这样的书一定是有我不能领会的伟大)。

  书读一遍,书里书外都是一个陈丹青,陈丹青的记忆,陈丹青的视角,陈丹青的托尔斯泰和李斯特,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陈丹青已经足够丰富,而我的思维这么容易被涵盖,是因为,也只是因为,我才是足够无知的那一个。

  (外)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

  摘抄一段印象深刻的:

  我大约记得托尔斯泰与小他十五岁的列宾的对话,话题是为那幅《库列斯克省的祈祷行列》。如以赛亚准确地形容,托尔斯泰,这位想当刺猬的老狐狸,疑惑而严厉地问道:你究竟什么意思呢?是谴责这些教徒的愚昧,还是欣赏他们?列宾,笑眯眯地答道:

  不,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

  多好的回答!多么正确!在托尔斯泰最妙的段落中(这些段落简直数不清),如列宾所言: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结果托尔斯泰怎样描述这次对话呢,他写道:我不明白这位画家的回答,可是他脸上的表情分明是对我的愚蠢表示怜悯。”

  “不,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我表达不好我有多喜欢这句话和这种态度,我们的环境,包括我们从小的课本,遍布着一种愚蠢,一种非黑即白的愚蠢,一种贴标签的愚蠢,我们忙不迭的站队,表达立场,忙不迭的活得庸碌而狭隘。我多么希望自己具备这种态度,淡定而诚实,不必取悦任何规则,对任何事不必急着表示欣赏或谴责,对有些事情只要笑眯眯的说“不,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或许因为这,列宾才伟大,我不求伟大,只要平静和不疾不徐。

  《无知的游历》读后感(二):并非《无知的游历》

  并非《无知的游历》

  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正好京东有活动,就买了,陈丹青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不仅仅因为我也学过美术,更因为陈丹青的文字很朴实,没有太多的玄虚和术语。书名“无知的游历”当然是一种谦虚,不过现在很多土豪,竞相走出国门,游遍世界,却是真正无知的游历。而且这种无知往往还要打扮成一种曾经沧海的傲慢,到一个地方漫无目的游逛,不去景点,窝在青年旅舍里喝咖啡,就过了一整天,然后奚落那些做了好多功课,拿着LP和打印出来的攻略一个一个地方去走的人。

  的确走的地方多了,就会发现人多的地方没有风景,风景越有名气,越容易引起失望,越是偶然的发现越能够打动心灵。可是这一切都不是不做功课的理由,做了详细的功课以后,依然可以率性而行。甚至可以走得更加自由,忽略也就忽略了,功课已经做足,去不去也无所谓了。记得二十岁的时候在银川,本来都买好了到兰州的火车票,就因为在汽车站里看到了一趟前往武威的汽车,就决定改变行程,因为我更喜欢西北的客车,一路上可以在很多地方停留。所以做功课并不妨碍你的旅行,就好像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里面其实写的是历史,当你走过承德,走过敦煌,走过苏州,你为什么没有相似的感受?那是因为你的功课没做够,如果你为一座城市做了几年的功课,那么你再做在它的青年旅舍中喝咖啡,你的感受绝对不同。

  打开才发现这里面的文章曾经看过,原来就是陈丹青为《华夏地理》写的三篇游记,我常年订阅《华夏地理》,当年在杂志上看到陈丹青的文章时,还挺意外,陈丹青的风格比较感性和《华夏地理》不太搭调。看了书前面的序言才知道,是《华夏地理》原来的编辑安排的这三次旅行,由编辑部出资,陈丹青完成游记,原来是“公费”旅行。原本准备去更多的国家,可是因为编辑的撤换,这个项目提前终止了。书里面还提到有读者写信给陈丹青,说他的游记里面地理的成分不多。其实《华夏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的中文版,国家地理的内容绝不仅仅限于地理,不过整体的风格却很理性,强调知识性,并不是那种《世界知识画报》的风格,也不是《旅行》。所以纯粹的游记在里面出现,的确有点与众不同。当然我还是喜欢陈丹青的文章,也喜欢《华夏地理》,只是觉得两者放在一起,并不搭调而已。

  陈丹青的三次出游,一次去的是土耳其,一次去的是俄罗斯,一次去的是德国。其中陈丹青最熟悉的应该说是俄罗斯了,那个年代长大的人,沉浸在俄罗斯的文化和绘画当中,能够亲眼目睹青年时期的梦想,当然会有很多感受。不过像我这样的七零后,对俄罗斯的感情就没有五零后那么痴迷。

  三篇中最喜欢的是土耳其,看过几本关于土耳其的书,土耳其虽然不大,但是却是一个旅行的好去处,热气球、蓝色清真寺、以弗所、棉花堡、爱琴海……风景迥异,从古希腊的文明,到石头山的荒凉,从爱琴海的蔚蓝,到清真寺的奢华,让你总是会感觉到很惊讶。喜欢土耳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和巴黎铁塔,英国塔桥相比,土耳其并没有那种世人皆知的名胜,可是当你去了,却会美得让你目瞪口呆,所以去土耳其的感受往往很棒。另一个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土耳其的消费水平很低,在土耳其旅行,和在国内旅行消费差不多,而且机票也比去欧洲便宜很多。十天的自助游,算上机票不到一万也可以下来,和去一趟海南差不多。可是风景要比海南好不知道有多少倍。看了陈丹青的书,更向往土耳其了。多做几年功课,以后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无知的游历》读后感(三):陈丹青的无知与真性情

  断断续续看完了陈丹青的《无知的游历》,时间上的间隔并不影响对这本书的认知,大概是因为书的类别的缘故,你对上一章节的记忆并不影响你对下一章节的理解,一切都是新的,在淡白色的纸上铺陈开来,将你的目光引向那世界的更远处。

  游历中的陈丹青只描述了在四个国家的见闻:土耳们与苏联这个国家千丝万缕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我本想在书里大肆欣赏一番陈丹青的绘画作品,毕竟其,俄罗斯,德国和匈牙利。其中,俄罗斯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作者给予了最多的关注,还有回忆的最深的牵挂。这大概是陈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共同点:他我早先知道陈也是以他"画家"的身份开始的,而且这也是本书的卖点之一:内含陈丹青旅行过程中创作的多幅速写作品。没想到这个"多"就是指书中的几页版面而已,我对绘画作品向来了解不深,肚子里仅有的几个描述画画的形容词也不过是"真好看"和"真像"而已,当看到他那几幅速写时,我忽然意识到,"画得像"要远比"画得好看"下更多的功夫,因为你所看到的是不可更改的,而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是不受约束的。由此看来,陈丹青对于艺术的热爱足够真切,有时候你都会觉得傻得可爱。

  陈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你能从他的叙述风格中很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他并不是所有都想到什么说什么,在某些敏感的节点,那些必然要顾及自己言论的节点,你会感到他隐隐的愤怒,失望与无奈:在面对土耳其那些遍地皆是的历史的遗迹的时候,你会疑惑同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的我们,那些过去都变成了书本上的文字,而真正留下来的可以触碰的见证都不见踪影;在俄罗斯,更确切的说,在他的挚爱托尔斯泰的故乡—雅斯纳亚·波里亚那,他回忆起那段他开始接触并热爱上文学的青葱岁月,也正是文学作为"毒草"不得见天日的时期;在德国

  透过陈丹青的眼光,你会看到这世界上,那些真正留存于世,留存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不是权力,无关政治,,他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映着湛蓝色的天空,"才离北京,欧洲的天空过于蔚蓝澄澈,简直罪过",他意外发现的山脚下的一座不起眼的小村落—梅宁根,居然是许多音乐家—巴哈,李斯特,勃拉姆斯的常驻之地,"多少中国小城的历史与光荣,被埋葬,被遗忘,今时的骄傲,顶多是乡镇企业或工业园区吧";在布达佩斯,站在"匈牙利事件"纪念馆"恐怖之屋"前,他看着那些布满好几面墙的遇害者的小小照片,"越过他们的脸,看见那排遗像,那尊绞刑架,内心是对匈牙利人的伤痛与尊敬,还有锐利的,带着苦味的嫉恨—我只能称之为嫉恨—这小小国家能有这样一座纪念馆,我们没有,什么也没有。"唯独对美的热爱,和无尽不懈的追求。

  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眼光,去看看这个世界 。如果没法理解,那么只是欣赏与驻足亦足够。

  《无知的游历》读后感(四):NOTE

  3

  我又想起贝托鲁奇的准确描述:那种前消费时代的淳朴的表情。

  20

  越是古早的宗教画越是风神凌然,拜占庭画中的耶稣与徒众个个是一副拯救世界的狠劲儿,眉目胡须莫不标出断然革命的神情。镶嵌的石质使这刚硬强化了:以碎石拼图,不可能出现流利的曲线与婉转多变的形。

  22

  是的,科学与进步意谓信仰开始分心。在拜占庭时代,艺术全心侍奉宗教,文艺复兴的伟大——或者劫数—— 是宗教开始委身艺术。

  41

  现今我们都是旅游者,自当随俗:来回班机,全程的旅馆,走访地点,一律早早预定。真的旅行是漫长的辛苦,人与马徒步跋涉,一路迎向未知的经历。

  92

  北欧人肤色大致相类,但从油画的观点看来,百丽泛红如盎格鲁--萨克逊人或雅利安人,并非最美,而是俄人的莹白而泛紫,间杂如象牙般内敛而高贵的微黄。白肤中尤为莹白者,并不闪烁,而是吸光的,如所谓凝脂美玉般,最宜纯色,花色与灰色的衣装。撞见肤色最白的男女,连这金白的头发与睫毛,给银闪闪日光照耀着,全脸周身有如过度曝光的照片儿。

  155

  所有西方人对铁幕后的人与生活怀抱尖锐的好奇:压抑,孤绝,本身便是文学。然而中国哪来优雅的喷泉屋,单是窗外的花园即可缓解自杀之念,或者,索性自杀。

  185

  复活 片段

  你们过得好不好呀? 聂赫留朵夫说。

  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呀。我们的生活糟透了。

  那你们吃什么?

  吃什么?我们的吃食很好。头一道菜是面包加克瓦斯,第二道菜是克瓦斯+面包。

  205

  讲托尔斯泰

  终其生,他的苦恼与优渥同等奢侈,雅斯纳亚波里亚那是一份活的证明:伟大的良心和长篇并非于财产无关。

  230

  纯粹是写得好。

  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有灰云静静移动着的天,没有别的了。多么静穆,安宁,严肃啊,完全不像我那样地跑。

  262

  印制李斯特肖像的广告布幅贯穿上下5层的楼道,每上一层,劈面李斯特。

  281

  在布达佩斯的恐怖之屋纪念馆。

  看见那排遗像,那尊绞刑架,内心是对匈牙利人的伤痛和尊敬,还有,锐利的,带着苦味的嫉恨,这小小国家能有这样一座纪念馆,我们没有,什么也没有。--种性与历史是什么关系呢?中国迄今尚且谈不得1957年,年轻人谁晓得远在布达佩斯的惨剧和内伤?

  301

  法国大革命的遗泽-或曰后患-之一,是推送欧洲进入这样一个时期:末代王孙与正当勃兴的再次集结幡然醒悟,不在亏欠当世的天才。“亲王过去有,将来也有,贝多芬只有一个!”

  《无知的游历》读后感(五):“无知”的游历

  陈丹青,一个讨厌游记的人,认认真真,走了,看了,写了:美术与宗教的拜占庭土耳其,画家与文学的俄罗斯,音乐的布达佩斯与拜罗伊特。 所谓”无知”,对应的是先读导游册与掌故文,直奔主题的按图索骥;而作者要的是未知的探索,印象的撞击,作者自陈是画画的”写生法“,写过没写过生的人诸位,有兴趣吗? 作者的野心可谓大矣,美术、文学、音乐,拜占庭、希腊、俄罗斯、布达佩斯、魏玛……却是他的情结所在,思绪绵密深沉,萦绕文字,让你赶不及的一路顺下来,花枝照眼,遗珠良多,还可一而再,再而三的一路捡拾。 走进伊斯坦布尔,扑面而来的是市井与面容,那古代胡人的样貌,与现代经济人对应的前消费时代的淳朴表情。作者并不是宗教信徒,却迷恋寺庙与教堂,宗教艺术最是耐看。蓝色清真寺,起建于明代,圣索菲亚大教堂却正当北魏,作者的笔一开始就勾连故国,打通世界,连接时空,全然的排列:金刚的凶煞、耶稣的惨痛,东正教画像的刚正而悲悯,皆非严厉,惟伊斯兰之不设偶像,是真正的严厉。天主教的重重物象重重言说皆指引,惟伊斯兰以无艺术,卸除感官,让你匍匐。 不得不说以艺术家的审美和缜密的思维选择的图片,一样没有喧嚣,只有沉穆壮美,让你对应感受。 这时,作者轻轻提起了一支引线——希腊的荣光,以弗所——又轻轻放下,继续言及索菲亚的种种: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改造,与敦煌发生的一样,可是皮相能换,骨架却不能拆……渐渐脱落出来的镶嵌画,这早期的宗教画风神凛然,对应的耶稣是断然革命的神情,与湿壁画比较,色彩犹如神迹,因艺术全心侍奉宗教;而文艺复兴是伟大亦是劫数,宗教开始委身艺术。 一路看下来,心神跳荡,陈丹青,仅仅是个画家吗?他掉的并非书袋,说的是他经年累月洗炼出来的判词,当然并非全然正确,却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感官,不乏真知灼见的闪光。 回到市井,见老人安坐读经,一千七百多所寺庙的伊斯坦布尔每天祈祷五次,而北京的一千多所寺庙还余多少? 回到本业,教堂的每一角度,每一时辰,每一结构都是美丽,却并 不好画,惟画到老树,石柱,手顺了,作者狂喜。 作者不喜参观,只爱游荡,皇宫也好,博物馆也好,皆是劈面遇见,印象 新鲜震撼,刚刚还在拜占庭时空,又突然到了希腊时空,不了解西方艺术的看着热闹,图片给你对应的直观了解;知道的当然更是兴味盎然,历史在这里实物呈现。 提起了之前的以弗所线头,开始文明的转换,阿尔忒弥斯神庙,所有读过希腊神话的读者总该是心心念念吧!而圣玛丽亚,赫拉克利特都长眠于此完整的希腊城邦,你想看看吗? 最后一章作者留给心神动摇的一瞬,我只能告诉你,有关苏菲,有关舞蹈。 被土耳其缭乱后的我们,来到俄罗斯托尔斯泰的家乡,大地沉郁辽阔,《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七册旧版老书躺在作者的行囊……克里姆林宫与我们对应的存在,红色时期,俄罗斯绘画,列宾画的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的故居陈设,都轻轻荡过,因我们还要来。 圣彼得堡、冬宫、滴血大教堂,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阿赫玛托娃,看看一个画家眼里的文学家,看看一个画家从故居里看出来人文学家……回到列宾,回到画家,回到苏里柯夫,最后回到托尔斯泰故居的庭院,那泥土的坟,嘻戏的学生。 最后是音乐的盛宴,当然 一样不仅仅是音乐,略提几笔:布达佩斯的李斯特,拜罗伊特的瓦格纳,以及魏玛,魏玛的歌德与席勒……呃,呃,要说本书的缺点,那就是太扎实了太扎实了,写到这里,我的头都要炸了,看看封面那三位大使:土耳其、俄罗斯、波西米亚,蛮可爱的,你要开卷吗?

  《无知的游历》读后感(六):一窥上海作家

  读陈先生作品,读着读着,读出了某种张爱玲的感觉,再读,似乎读出了某种王安忆的感觉,再读,甚至余秋雨也跟着来了。还继续读,屋里哇啦,一大堆的上海作家纷至沓来,将原本看似优雅的、克制的一本书,变成了一本记载着上海作家特点的杂文集。

  那不然就来说说上海作家群体好了。

  我又知道多少上海作家呢?或者说是江浙沪文化圈内的作家呢?全算上,那也不少,随便说几个:鲁迅、茅盾、巴金、郭沫若、夏衍、郁达夫、丁玲、沈从文、施蛰存、张爱玲、萧红...说实话,没一个喜欢的。共同特点:把事情想到最坏,把中国人想到最坏,把社会想到最坏,典型的是鲁迅,骂天骂地骂社会,见谁怼谁,这不是我们见过的汉唐气象,魏晋风骨,这恰恰是西方对中国的冲击之后,中国人的极端不自信产生的结果。另一个显著特点:鸡毛蒜皮,守成趋稳。不知道是不是江南的烟雨润化了人们的心眼,小的如蚂蚁缝。比如大家一直追捧的张爱玲,我就一直看不了超过10页。格局小,气量小,就是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让他难过半天,芝麻大不了多少的事情就可以长篇大论地说个没完。

  这似乎是上海人的特点。当然有好的一面,上海的经济发达,物业兴隆,可不是因为上海人在商言商的性格。但什么都不能全占,就像周立波原来说上海人最大气,最男子气概,全国人民都笑了。占了一个经济发达有钱就行了,还想什么都占了?那未免是太贪心了。

  最早在锵锵三人行见过陈丹青,在我还是个愤青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他的人、言、理论都深以为然。他骂的国,他吵的架,他愤愤不平的心,都深以为了解。随着年龄渐长,阅历丰富,看的事情也多了,对历史对文化也了解的多了,我胸中的块垒早已放下。可遗憾的是,这位陈先生还拿着当年那种语气愤愤不平着。那未免有点折煞世人了。丘吉尔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激进,那是他没有青年人的激情。一个人在中年的时候还激进,那是他没有成长过。

  可为什么,上海(江浙沪)群体总是将中国贬化,将他国美好化呢?原因我都理解,得欧风美雨之先,在中西碰撞的最前沿,每日所见,不过零星来航的欧美精英,和眼前苟且的贫穷的国人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啥民国时候去美国的都成了大教授,去日本的都成了革命者?就是因为真正去了美国的,去了向往之地的人们,看到美国平民的生活也不过如此,甚至还不如他的家乡,但美国精英的见识和智识让人感动,所以要做精英。而在上海的或者去了日本的这些读过一点书的人们,只能见到精英的欧风美雨,却无从想象,在欧美的广大腹地,真正的大多数群体的平民生活是如何?

  这是一种悲哀,文学的,或是文化的,甚至政治的。老子早就说,阴阳相抵,万事万物,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坏的一面。如果只看到好的或者坏的一面,就容易偏激,为啥古人追求中庸?中庸不是平庸,是一种中和。就是知道了这个好坏相抵的前提,一切都不过是一种不可逆转的选择而已。而一旦选了,就不抱怨。

  虽然书中观点有问题,但文字还是美的,语感还是美的,那种凭吊伟大时代伟大人物的心还是美的。特别是看到书中对于俄罗斯的感念,怀想那个年代,多少人唱着苏联歌曲长大,激情洋溢,浪漫是主旋律。你喜欢的姑娘穿着布拉格长裙从工厂窗前走过,留下一束火红的玫瑰。你因此怅惘流连,整夜辗转。痴情、专情、理想、幻想,全民的时代,只能追忆。这也正是我们人类美好的一面,我们共同创造时代,如果将过程中的争吵、放弃、泪水,都用岁月的佐料晕染成一圈粉红色,回忆起来就是这样美好。

  话说回来,文字优美不能作为伟大作家,文字只是工具,没有背后的宏大思想,敲动激荡人心的铿锵,那文字只是累赘。就此看来,从民国到现代,中国文坛也真的是一片孤寂——除了林语堂、沈从文、王朔、《白鹿原》、冯唐,真的是我没一个上心的,没一个我看得上的。看不上看得上不是非得有知名作家、权威评委来评才算数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至于看得上看不上,人人都有资格评论。

  《无知的游历》读后感(七):1/3

  陈先生新近三书中最喜欢一本,有字、声音,更有图和照片。无知,自是类似“退步”、“荒废”的修辞,无知也比大多数有知得多,不枉俺跟着行一程路、读一本书。无知,也是一种王朔似的策略,我是流/文盲我怕谁?其实流氓活泼严肃,文盲也骄傲、雅得紧。无知,更是两百年来弱势种群知识分子对现代性追索而不得的“游历”路上本能放低的身段。陈先生站在土耳其亚洲一侧,向往希腊,没蔡国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侧向着对岸打水漂儿来得潇洒。俄罗斯文学之旅,被歌唱的是悲壮、辽阔、笨拙,现代文艺等级之第二级台阶上的景观与爱恨情愁(德法第一、中国第三)。无知,或自卑中的骄傲,多好的品质,俺期待读陈先生书,能沾染一些他的习气。

  《无知的游历》读后感(八):游记写作之难•何为好的游记

  慧子/文

  什么样的游记才是好游记,是我这两天在阅读过程中浮脑海的一个问题。一般认为,好的游记需要文笔、见识与情怀的完美融合,也需要作者本人的真诚与热情。但是游记之所以吸引人们去写作、去阅读,其核心灵魂又似乎具有一种区别于一般散文的特性。这种特性是什么呢?

  手头的两本游记,一本是陈丹青写的《无知的游历》,一本是冯骥才的《西欧思想游记》。这两位作者都大名鼎鼎,但是写作游记的经历却很不同。陈丹青在序言中表示自己最不喜游记,这是应朋友力邀之后第一次尝试。而冯骥才倒是写过不少本游记书,尤其是介绍欧洲的。

  可能正是由于这两位写作姿态的不同,他们对写游记的想法也颇有差异。陈丹青在序言中坦言,“游历的胜境,异国的想象,原是自己的事,归来看照片,彼时彼地的那份真意,其实消失了——游历中最感动的经验,也写不出来的,难免是选择性追忆,且为文句所编排,转为专供阅读的稿面了。”陈丹青的言说倒是很真诚,他道出了游记写作之难。那种当时行旅中感受与体验的丰富性,很难在日后用文字表达出来。

  冯骥才也感受到了陈丹青所提出的这种游记难以传达的困难,但他用一种更为积极的“行旅同步游记”的写作方式去实验,去克服这种游记写作之难——边游边写,保持旅途中的即兴感。“记录一时的发现、心得、情怀、感悟与灵动;也带着那些时间与空间的美妙与鲜活。”但是这种写作对于作者的笔力、见识与情怀的要求非常之高。否则就会成为流水性的记录,虽然很直接,很即兴,但少了那种经过深思熟虑和遣词造句后的文字之美,使得读者在阅读时感觉含美量不足。

  陈丹青与冯骥才所呈现的这两种样态的游记写作,都指向了游记写作之难。即还原彼时彼地旅行途中的丰富与灵动的困难。但这种困难的核心其实是在于文字本身的局限(或者,即使图片也亦然),即庄子早已发现的“言不尽意”的无奈。

  然而,笔者认为,文字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是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文字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去创造、构建一个与现实既有重合,又有超越的意义世界。

  这个意义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多贴合,取决于作家的纪实笔力;对现实世界有多超越,取决于作家的情怀、感受、思想,还有想象力。从某种意义上,这种文字所呈现的意义世界与现实世界越不同,它的价值就越大。因为它只存在于阅读后的想象里,是一种有想象参与的创作。

  而纪实性的游记只是带领读者体验作家所经历过的一切,少了激发读者的创造性想象的可能。

  那种能够激发读者无限想象、旅行与探索世界动力的游记,那些能够让读者在头脑中构造出不同的图景和不同的意义世界的游记,那些用文字生成、激发一种新的无尽的想象的游记,才是真正的游记。

  如此说来,好的游记的生命是常新的,因为它邀请每一位读者赋予它新的生命。

  《无知的游历》读后感(九):因为无知而渴望游历

  一直喜欢陈丹青。因为他不象其他艺术家那样只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意见,他走出来用文字和大家交流,他的随笔和访谈棱角分明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不对现实妥协。我曾对比他和王小波的随笔录,同样是对现实的批判,王小波善用反讽暗喻,而陈丹青则是直白的愤怒。如他们的照片里一样,一个嘴角眼角挂着超脱的讽刺的笑,一个是眼神直勾勾的能瞪到你心里。 而这篇《无知的游历》却让我看到陈丹青的柔软,其实他的柔软和愤怒都是出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于真善美的东西他臣服,对于假丑恶的东西他抗争。 开篇的土耳其游历带我走进拜占庭和伊斯兰教的千年冲突留下的痕迹,圣索菲亚大教堂脱落的墙面露出的古老基督教壁画,以弗所废墟被两千年风吹日晒的希腊石柱石棺把岁月定格,最后一段对托钵僧舞蹈的刻画如此震撼,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陈丹青不愧是一流画家,他用语言也能作画。 第二篇的俄罗斯游历我跟不上,能感觉到陈丹青所受到的俄罗斯文化影响很深,而我却因为对此的陌生而无法体会他所说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和带着西欧烙印的认真而笨拙的俄罗斯绘画。于是我感受到了好的读后感,旅游文学,甚至是对食物和酒的点评,在对体会的描述中因为带着个人的人生经验文化烙印,读者需要有足够的准备才能和作者交流,否则便无法走近。我需要补不少课。 第三篇充斥着音乐符号,就像德国匈牙利人的小镇充满着李斯特和瓦格纳,带着李斯特的荣光,小镇的生活是不是可以岁月静好不惧流年呢。而那游历中突兀着匈牙利事件记念的恐怖印象,象伤疤一样提醒世人警醒珍惜。 《无知的游历》名字起的好,陈丹青觉得自己无知,而我也看到了更多的自己的无知,就像苏格拉底说的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陈丹青在文中说知识既引导观看也阻碍观看。而无知,却燃起我们对游历的渴望。

  《无知的游历》读后感(十):讀萬卷書,再走萬里路

  09至11年間,《華夏地理》編輯葉南邀陳丹青撰寫特稿,每年就一主題,去一地,寫一文,無所限制。地點可任陳選擇,寫成後一字不刪在雜誌刊登。

  葉某的初衷是「促成中國人看世界的旅行文學,但並不是中國人如何印證西方人已經發現的世界,而是寫出中國人自己的眼光」,而「討厭遊記」的陳丹青是葉所認為理想的人選。他們還希望將來可以凑够八九十篇,集結成書。這更像是葉南和陳丹青分別做的一次試驗,但與傳統雜誌的思路似非相符。後經費愈難獲准,至葉離職,項目終止,留下三篇長長的「遊記」,算是這次令人嫉羨的試驗的成果。

  這本集子則是我與陳丹青文字的初見。確與一般遊記有別,陳極少著墨於遊歷的經過,更重所感所思,或稱抒懷。中國古人寫了不少好遊記,多有「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的意味,而陳遊記的精神與之暗合。文字上,也透出一股「雅」氣,而且還不是靠書袋堆砌出來的。行文則少廢話,是有骨可立的。現在不常見人這樣寫字了,怕年輕人讀起來會稍覺晦澀吧。

  文字之外,藝術家對美醜善惡的敏感也讓人印象深刻。發現美或靠直覺、天賦;而懂得欣賞,則可能需要更多,比如知識、閱歷——而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準備,如同釀酒。游記里提到的很多知識典故,多數旅游手冊都能提供,但把山看到若有若無,則是功夫。書上得來終覺淺。換句話來講,若此刻把我扔到《蒙娜麗莎的微笑》的真跡面前,怕也不過是暴殄天物。

  土耳其是第一次旅行的目的地。亞歐文化、歷史的交匯點——伊斯坦布爾、塞爾丘克、以佛所;拜占庭、奧斯曼;東正教、伊斯蘭——浮光掠影。而俄羅斯的那次旅行,更像一次朝聖,向偉大的俄羅斯文學與藝術、偉大的托爾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列賓、蘇里柯夫……以及年輕時的情懷與記憶。我想中國人——尤其是更早的幾代人——對蘇俄的感情或是奇特的:崇拜又嫌棄,厭惡又感激,親切又疏離,因爲我們各自以及交會的歷史。去土耳其像是拜訪一位朋友,而在俄羅斯則如同探望一位親戚,一位師長。與師長自有交心之談,這或是在土耳其所不能體驗的,甚至是一般游客在俄羅斯也無從介入的。

  第三篇時,著者已經游刃有餘。以李斯特誕辰兩百周年爲契機,走訪了奧地利、匈牙利以及德國。從拜羅伊特、魏瑪、梅寧根、布達佩斯到瓦特堡,李斯特衹是誘因,走過的是精彩的19世紀——音樂家的黃金時代。這篇文字讀起來是最愉快的,不像土耳其時那麽遠,也不至於像俄羅斯時如此近。

  陪同走完這一趟旅程,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俄羅斯的那幾篇,甚至讓我對蘇俄文學複雜的情感有所釋懷,我重新燃起了讀《戰爭與和平》《靜靜的頓河》這些大部頭的興趣。

  最後,怎麽説呢,作爲葉南的一次有趣的試驗,陳丹青應該沒有完全辜負雜志社的那些銀子吧,我想。

  -- 2016年3月24日於上海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xkj/57434.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