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教学课件 > 大学课件 > 【拖拉一点也无妨 pdf】《拖拉一点也无妨》经典读后感10篇

【拖拉一点也无妨 pdf】《拖拉一点也无妨》经典读后感10篇

来源:大学课件 时间:2019-12-06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大学课件】

《拖拉一点也无妨》经典读后感10篇

  《拖拉一点也无妨》是一本由[美] 约翰•佩里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一):本质还是要战拖

  佩里教授这本小书,豆瓣很早就红了。我记得那个的时候是“拖延症”一词开始流行,也是战拖云云疯狂涌现的时候,当然不晓得现在的战拖小组成员们是否还在时刻努力呢?反正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大半年没看什么正经书了,时间一直都被用在了例如考试论文这种耗费精气神的东西上。结构性拖延得甚是厉害。所以,佩里教授的书给了我很好的一剂自我解嘲和安慰,,吼吼。

  拖延癖好大概是人类最普遍的吧。小的时候,我们要等等再吃饭,等等再洗澡;长大一些,等等再做作业,等等再睡觉;再大一些,“不好意思,您稍等”“抱歉,这件事我一定在最后截止日前给到”……拖延很可能会一直贯彻到你我的老死。生命有限,一天24小时,面对的还是花花世界,难免有些事情就只好“等等再做”了……

  这本书基本复原了拖延患者的内心世界,我们为什么拖拉,大多情况是不愿意干那件事,取而代之就找来其他事情做。而实际上放到平常,那件所谓“其他的事情”可能我们本来也不情愿去做,但就在这个档口,被当做了不想去做某件事情的借口。如果按一般逻辑,作者接下去的脉络肯定就是如何让读者认识到这样的危害然后给出对策方案,但佩里教授反其道行之,反证了这样的好处。这么一来,我们就能把一直不愿意洗的衣服洗了,把一直不愿意收拾的房间整理了,把一直不愿意写的书摘写掉了。。

  以上种种,就是结构性拖延带来的美妙之处,时间不是花在这里就是被用在了其他某些事情上~凡事的两面性体现无疑。但是等等,回过神来,这件事的关键,仍旧是作为普通人类的你,如何能不把“结构性拖延”当成又一个借口呢?

  所以,还是简单点回归本质吧,安排好时间表,学学耐克,just do it!

  1、烂的开始是完成的一半。

  2、罗伯特本奇利:只要某件工作不是某人当时本该做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他都能够完成。

  3、代办事项清单里,应该包括“要做”,也要包括“不要做”。

  4、即便拖到明天我也照样不愿做。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二):“追求完美” 是做事的敌人

  这本书比较早了,后来又在逻辑思维里听罗胖推荐过,再后来才决定看一看。

  看之前已经知道大概内容了,这个老头儿的角度还是挺有意思也挺实在的,看看没有坏处。

  老头儿说“不必追求完美”,只要“完成”或者“比完美差那么一点”就可以了。个人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例子,深以为然。拖延症之所以在学术圈里更加明显,想必和一个个“完美主义者”,总想着自己的工作能独树一帜、领风骚数百年不无关系。而实际上,现实点儿看,掂掂自己几斤几两,想在贵圈混下去,该水还是得水啊!(当然不能一味鼓励水论文,针对拖延症而已)

  想想自己,“唏嘘不已”。无论是学习、看书、做作业、做项目、做实验、写论文,还是个人的一些其他爱好,总是不停地做白日梦,想着自己能学得多么好、做得多么好、写得多么好,能有多么大的影响力。而实际上,名副其实地白日做梦啊!如果去年就听别人建议,做点儿东西写个论文出来,也就不至于如此被动了。所以,现实点儿,先把自己的分内之事完成了,要什么完美,要什么影响力,完成任务才是优先的,而且可能也不那么差。更何况,总想着这件事多么多么重要,想着多花点儿时间酝酿,然后搞个大动静出来;而实际情况是,真到了后来,兴趣指不定又跑到哪里去了,还想把当初那件任务做完美?倒不是说朝三暮四,而是在任务压着的时候,有时根本看不清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所以,再重复一遍,还是先完成了再说吧。对此我是深有体会!

  还有这招应该挺管用的:一定要把一个任务拆分得小而又小。其实这也是为了完成一件事,不然面对一个“庞大”的任务哪能不拖着。做着一个个的微型任务,虽然显得有点儿机械化了,但这对进度肯定管用。比如软件开发,有的团队把大项目拆分成一个个小块,每块保证在45分钟可以完成,这不就是一个好方法吗?再想想看,体力劳动者不那么拖延吧?

  还有就是,有啥对付拖延的措施,一定要在之前就备好,不然一旦拖起来(比如刷网页),就再也拦不住啦!

  以上这些写给自己,其实都是大白话,早就能想到,听到别人说出来会更舒坦点儿,感谢这个萌老头儿。像罗胖说的,有的时候,人就是得跟自己玩儿心眼儿。再一次告诉自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务实点儿,不要搞完美主义。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三):有时候拖拉和“拖延”无关

  现在好多的人都认为自己有拖延症,一遇到延后的事情就认为自己错在严重的拖延现象,几乎都快成为了一种习惯性地表达。究竟这样的想法是不是真实和准确的呢?这本书给了另外一种思考的角度:拖拉并不等于拖延。

  理解一个事物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它的定义出发去理解,拖延也是不例外的。严格来讲,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可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拖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拖延症。其一,后果一般比较消极,不立即做的话就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其二,这样的消极后果本事可以避免的。

  所以判断自己是不是有拖延症,不是立即下定结论,而是观察自己的行为。如果自己的如果自己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的延后某件事情,但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不应该成为拖延。至于出于什么样子的考虑,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可能是当下条件的局限,也可能是某件事情本身没有那么着急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拖延一般和个人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人大脑的运行机制喜欢做简单的事情,对于难的事情就往后拖。这其中一个典型就是,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可能是造成拖延最为常见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好多人都属于完美主义型的,完美主义型的人往往想要一个梦幻般的开局,也就是所谓事实万事俱备才开始着手,问题是,还多事情不可能万事俱备的,这样的现实条件是的拖延者无法适应,所以对于稍有限制的事情就一拖再拖,期待一个好的开端。另外,追求完美主义者希望把任何一件事都做到完美,可能由于担心自己做的事情不够完美也迟迟不肯迈出第一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其实解决完美型带来拖延的办法非常简单,只需要问一问自己几个问题家可以了。比如:把这件事情做到完美的意义究竟有多大?比起“蛮好”的结果,“完美”会更有用处吗?比起“一般般”又如何呢?再如,在这件事上,我真愿意做到完美无瑕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完美与否对我来说有多大区别?对别人呢?回答完这几个问题之后就自然明白了其实好多的事情没有必要做到完美。此外,尝试说服自己去完成初稿,然后再做修改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当然,即使遇到了完美主义的情况,还得回到拖延的定义上来,如果这件事情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自己拖拉一下也能在Deadline前完成,那么拖一拖又何妨呢?比如,你的目标是一月排20天的锻炼时间,本来按计划是今天去锻炼的,但是今天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去健身房,如果明天再去也能保证你最终的计划顺利完成,自己自己觉得合适,那么拖一拖也是没有关系的。是没有必要给自己贴上一个消极的标签的。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四):轻松愉快的阅读经历

  几个月前读过这本书的英文版,是一本读起来很愉快的小书。观点其实也不新,就是说拖延症都是完美主义者。要从根本上克服拖延症其实很难的,因为这其实是人的性格的一个具体体现。既然不能克服,那我们就试着减轻拖延症带来的危害。作者建议,把要作的事情按照重要性递减的方式排一个序,拖延症患者往往会去作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事情,而迟迟不肯作第一重要的事情,这是因为拖延症患者其实是心理上在逃避第一位的事情。他们想把最重要的事情作到完美,但是又往往害怕做不到完美。针对这个现象,作者提供了一个小技巧,就是在这个排序的最顶端,加一个看似重要,却并不重要的事情,比如说”学习一本书“一类的,那拖延症患者就会从第二位真正重要的开始做起了。本书原著英文简单易懂,又幽默可爱,一看对语言的运用就挺娴熟的,不愧哲学系老师写。

  不过我自己却觉得这个方法并不管用,因为你其实骗不了自己,你心里还是知道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拖延症的克服本质上还是要克服自我,就是要专注与要完成的事情本身,而不是我自己怎么完成才快乐,我怎么才能够从里面学到比较多的东西。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五):拖延是病可以治

  有些读者似乎对本书没有提供详细的、系统化的防拖方法相当不满。不过,所谓系统化方法是什么呢?是指手把手、按部就班地指导一个人如何做事吗?事情因人、因时而异,岂有通行天下的指导方法。想要一劳永逸的得到指导,恐怕只有自卖为奴这一条路了。

  另一些读者,似乎得到某种“和我一样也可以”的慰籍。不过,如果看到作者身为拖延症患者还把哲学教授当得风生水起就心有戚戚焉,恐怕对改善自己的拖延症也没什么好处。 只是得到情感的麻醉罢了。

  所以说,与其把本书当作工具集或安慰剂,不如看作对拖延的理论阐释(谁让作者是哲学家呢)。据说人的行为和思考模式皆受到基因、教育和自我意识的三重影响。基因是不能选择的,教育是很难选择的,唯有自我意识在人的掌握之中。而犯有拖延症的人(不论症状因而而起),必定在自我意识上有些分裂,即对应为和欲为存在认识上的错位。精神分裂固然难治,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任何裂缝,都存在某种观察角度,令人可忽略其存在。作者提出的结构化拖延法,就是要通过自我催眠或双重思想弥合应为和欲为的差异。这种方法不见得对每个人试用,不过它至少说明消除错位是可能的。有了这个理论基础,各人就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发展自己的防拖方法了。关键是,相信自己能做到。

  就我而言,结构化拖延法还算是有用。在计划里加上MOOC课程后,虽然工作效率没有提高,却成功地上完了两门课。这或许不算大成绩,但总比刷豆瓣来得好吧。

  :媳妇最近也宣称遭受拖延症困扰,于是,我推荐她看这本书,并简要介绍了结构化拖延法。结果,

  她:这算什么?“要事先做”难道不是顺理成章的吗?做不到这个可一辈子都当不上高效能人士啊。

  我:你这样也好意思说自己有拖延症?

  她:确实是这样啊,以前我会把一周最重要的事放在周一早上做,现在却经常到周五早上才做,这还不算是拖延症吗?

  我彻底黑线~~

  :这篇评论是我在“事项提醒”中列出的一大堆事项中第一件完成的事。打勾的感觉真好。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六):悦纳自己

  首先是不要因为拖延而否定自己吧!~

  所谓的结构化拖延就是不想干这事就干另一件事。总有一天那件不想干的事情会因为别的事情的出现变成你想干的事情,如此往复,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但是无论如何,还是觉得一些问题是要靠时间积累的,就像减肥,运动你不做一直都没办法减。

  所以最好是将每天必做的事情列出来,挑最想做的先做。

  另外还有三点,

  1.不要将明天可能会消失的事情今天做了。也就是如果能明天做就明天做,可以避免劳动力的浪费

  2.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就是说目标管理罗,把你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3.用音乐使自己愉悦,用闹钟是自己清醒。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七):拖延者自助手册

  你的生活有没有陷入过这样的模式?有10天时间去完成一件事,前8天你都在东搞西搞,实际什么都没做。倒数第3天你开始恐慌、自责,事情稍微推进了一点点。最后1天大限将至,你用“火箭般”的速度完成所有,然后长叹一口气——早干什么去了!

  决定写这篇文章前,我正在为找一个令人兴奋的选题而焦灼,微博、豆瓣和天涯,刷得要反胃了,结果一无所获。事实上,除了找选题,我手头也有别的事要做,比如和出版社沟通一下最近的新书,比如针对某作家拟一份采访提纲,再比如,把杂乱的衣柜整理一下……这些都是之前嚷嚷蛮久的事情,但是,我都没有做。

  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拖延症的表现,为了做得更好而不肯开始,结果连好坏都没的体验,只剩下满满的空虚在心里。好在这样的人不止我一个,在豆瓣,有关拖延症的小组有99个,人气最旺的小组成员超过98000名;在亚马逊,有关“拖延”的图书信息有101条,卖得最好的一本有500多条评论。

  这么看来,拖延已不单单是个习惯,它更像一种现象,一种打破地域、种族和阶层的心灵召唤,它在你倍感孤独的时候爆发能量,告诉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眼下,这种能量又有了新的注脚,一本由美国当代哲学家、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佩里先生写的《拖拉一点也无妨》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作者用风趣幽默的方式分享了他的“拖延理论”,然后得出结论——没事拖一拖,生活乐趣多。

  拖延的乐趣是什么呢?按照佩里先生的说法,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很多人就是放着一篇报告不写,宁愿削削铅笔、整理一下文档,做一些看似逃避,又略微有用的事。

  而在“结构化拖延法”里,拖延者的这种心态恰恰可以利用起来,调整待办事项清单,办成许多不那么重要但也挺重要的事情。比如,第一项,学外语,第二项、翻修厨房;然后你就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做完了第三项,遛狗。

  可能有人会说,那最重要的一项怎么办?佩里先生挺有想象力,他提供了一种了自欺式的“营销本领”——你要让自己相信,这些事情既重要又紧迫。

  这本书看到第二章,我的心情就好多了。他为我奇慢的写稿速度和找选题节奏提供了解释——拖延者对自己要求太高,总是幻想自己把事情做的十足完美,至少,要极为出色。

  这会导致什么呢?我为一篇稿子的开头想了两个小时、两天、甚至两周,写作还是没进入实质阶段。它在我的脑海里愈发完美,但在现实中一字未写,后来实在耗不下去了,匆忙写完却发现,它离想象差得十万八千里。

  于是,佩里先生告诉我,要对自己网开一面。一件无须做到完美的任务,只要肯拿出一点自律精神,把事情做到“蛮好”,也比坐等任务过期强得多。至于广大拖延者在“战拖”中犯的一个巨大错误:以为手头事情越少越容易对付,这实际违背了拖延着的基本天性,也破坏了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坦白来讲,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的“战拖”书。相比市面上各种提出“应该怎么做”的心灵课程,佩里先生像个慈祥的长辈,哄孩子似得说,拖延没什么大不了。一件事拖得久了,没准还有额外福利,比如在你开始之前状况有了变化,任务已经消失了。

  更为有趣的是,佩里先生也在身体力行当一个正牌“拖延症患者”,比如他拖着学生的论文不看、教科书的订单不填,却跑去海边跳绳。这本不到十万字的小书,他老人家从酝酿到完成,拖拖拉拉用了15年。

  所以说,拖延不是罪,拖延者也不是窝囊废。你看,佩里先生当上了哲学家,发表了100余部哲学作品,17年前写了一篇《结构化拖延法》人气爆棚,还在2011年夺得“初看引人发笑、细想令人深思”的搞笑诺贝尔文学奖((The Ig Nobel Prizes)。

  不要小看这个看起来有些山寨的荣誉,这是一项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至今已有22年历史。每年十月、诺贝尔颁奖前一至两周,搞笑诺贝尔就会在哈佛大学举行,它的主要目的是奖励那些“乍看起来让人发笑,但是随后发人深省”的研究,颁奖者中有一些还是货真价实的往届诺贝尔获奖者。

  看到佩里先生的成功,“拖延者们”或许可以原谅自己,比如在挽起袖子寻找战胜拖延的完美工具前,先试着接受自己是个结构化拖延者的事实。如果有一天,我们像佩里先生说的那样,把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仔细盘点一番,把它们视作美德,所谓的“享受人生”,也就该实现了吧。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八):妥协也是种前进。

  我总是认为,只要围绕人的心理顺着进行激励,总是会让一个人主动且乐意地去做一件事。

  这本书就是不断讲述这一理念,与其利用手段与工具强制解决“拖延症”,弄得人苦不堪言,为什么不可以退后一步,借力打力呢?

  “只要不是现在必须要做的事,人肯定是很乐意去完成它。”

  我经常为了逃避做某事,而选择去打几盘DOTA,现在,只需将打DOTA替换成其它有意义的事情即可,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小明对小强说:“你小子,最近怎么补刀越来越好了?”

  小强说:“妈蛋,你只看到了我游戏上的辉煌,可曾想到,每天因为没交作业上课被罚站啊。”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九):这么多年了终于为自己的拖延症找到了理论武器

  作为一个专注拖延二十年的资深拖延症患者,很想吐个槽理性克服拖延症的方法,一方面是用各种励志文章来激励自己、另一方面反复提醒自己拖延的后果来恐吓自己,以此克服自己的懒惰;也很想吐槽在deadline前的焦虑中,利用各种战拖小组、贴吧打卡、拖延症qq群来慰藉自己。什么拖延症,拖延狗都别装叉,丫就是懒。

  懒是一种无药可救的病,然而我们的人生不是天天过山车、我们也不是钢铁侠007没事拯救世界玩玩,要是连deadline这种东西给都失去了刺激我们的力量,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想要从痛苦中拯救自己,面对自己的问题,懒的人有什么资格矫情。

  要是想骂我,这本书推荐给你。

  让我们在拖延的苦海中自得其乐。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十):共鸣太过强烈。拖拉一点真的无妨

  刚读完约翰•佩里的《拖拉一点也无妨》,拖延到现在都没有睡的我觉得有必要来写一篇读后感。

  正如作者在后记里说的,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让拖延症患者改掉拖延症,而是让他们感觉好一点儿,当然包括他自己。

  作者就是一位重度拖延症,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拖延症气息让同为拖延症患者的我感同身受,浑身中枪中到烂,简直每一句都想给他点个赞。虽然他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本书却并不生涩难懂,反而异常生动幽默并简单易懂。

  作者把我们这一类拖延症患者称作结构化拖延者。大概的定义就是:此类人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往后拖。但这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反而他们(我们)会做很多无关紧要的事。

  结构化拖延者有很多共同通病,在这里我就不去翻书里各个章节分散提到的各种特征,凭记忆简单总结一下,有负面也有正面的特征:

  1. 会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2. 是完美主义者 有时一件事没有开始往往是我们想要将它做得更好,但要做得更好难免要去做很多准备。就在想到要做这么多准备的同时我们就已经感到厌烦与恐惧,进而一再拖拉,迟迟不想开始。

  3. 结构化拖延症往往比别人更懂得享受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及时享乐。

  4. 会因为自己的拖延对自己和对别人(尤其是对非拖延者)造成的困扰非常愧疚自责,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5. 实际上,结构性拖延者在拖延正事的时候往往做了很多其他事情,并得到很多意外收货与成就。

  6. 有时候会因为拖延意外得到一些福利,简单来说就是本来以为要做的事情不知不觉解决掉了(被别人或是自动取消),卸下了负担。另一种说法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本来预计马上去干会是很复杂的事情因为拖延时间,反倒在拖着的时间中渐渐清晰,变得简单。

  7. 结构化拖延者大多是平摊型。

  作者很形象的把我们这类结构化拖延者对待要处理事情和文件方式称为平摊型。看,我们的书桌上的东西是不是总是摆放杂乱成一堆呢?就连电脑桌面上也放满图标和文件。而做事不拖拉喜欢马上归类的人就是叠放型。

  为什么结构化拖延者不会把要处理的文件整整齐齐的放在层叠式文件筐呢? 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放进去了那就再也不会去看一眼了呀w 想想自己,考过试后的考卷与笔记基本都会放进那里去然后永生再也不见吧。堆在床头还没看的书和漫画,这些也算是典型的平摊型,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会找时间来看。

  虽然作者在发表结构性拖延者理论的十五年后才完成这本书,但他毕竟是个哲学家。书的前面大部分章节在用非常有趣的语言与例子来描绘结构化拖延者,但最后几章回到了怎样用哲学思维来解释拖延症,也非常通俗易懂。

  从哲♂学角度剖析拖延症的源点与本质——人存在的本质与时间。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是不是一个?昨天承诺过要完成任务的我对今天还没完成任务的我感到懊恼,而今天的我也感到羞愧。

  时间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所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并未发生这些哲学上模糊的理论和辩论。这一部分很有趣,作者引用了很多哲学家的语言,却并不隐晦,又引起深思。

  最后,作者推荐和反驳了现存的一些对抗拖延症的书籍和方法。反驳的部分很有趣,他说如果你真的是结构性拖延者的话,那么现今很多对抗拖延症的书籍你根本就不会读下去,但也存在一些不错的理论和书籍。

  结构性拖延者的生存方式不是罪恶,却有不少值得赞赏之处。这里作者讨论了人到底是理性的,还是被欲望支配的。

  人是很复杂的,理性的我想要不拖延完成正事,而遵循欲望的我却希望多睡一会,多看些有趣的东西,进而拖延。大概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悖论,但历史证明自发形成的组织往往比被控制的组织更加高产有创造力。

  比如说人类语言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又比如很多有创意的事情你会在毫无约束的环境下做成,而在被规定与限制的环境下完全不会成功。

  所以说,这本书真的很棒,值得拿到手仔细品读,尤其是对于身为结构性拖延者的你。读的时候给作者点个大大的赞,再给自己举个大大的蜡烛。

  从拿到书后不到24h读完的我这次反倒没有拖拉,这同时也意味着为了读这本书和敲这篇读后感的我自己在逃避很多其他需要做的事情。但是又如何呢?身为一个典型的结构性拖延者,认清并正面接受自己,并慢慢改掉拖拉的毛病,心里也会舒坦得多吧。

  .才发现此书是7月刚刚在国内出版的,从知道这本书迅速下单到拿到才短短几天,这算不算是在拖延其他事情事又完成其他事情呢。(*´艸`)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xkj/60527.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