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教学课件 > 大学课件 > 留住手艺_《留住手艺》经典读后感10篇

留住手艺_《留住手艺》经典读后感10篇

来源:大学课件 时间:2020-03-11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大学课件】

《留住手艺》经典读后感10篇

  《留住手艺》是一本由盐野米松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留住手艺》读后感(一):怀恋吧!那些没落的

  我们所看到的那新被称道的手艺人,那些“工匠精神”,他们当初只是人们的一种谋生手段。而这些手艺也在不断凋零直至绝迹,从而成为博物馆里的观赏物,也成为现在商业社会里盈利的手段甚至是噱头。从农业社会到商业社会,同样是被用来盈利或者是谋生,但在商业社会中的那些手艺和工匠精神,真的就是那原本的工匠精神吗,恐怕是噱头大于实质吧。

  我也怀恋小时候村里的那些编竹篓的大叔,玩皮影戏的老爷爷,那些挑着货郎担从这一村到那一乡,给人缝缝鞋子,补补锅盆的流浪者……对于他们而言,那些手艺不仅仅是吃饭的营生,更是陪伴一生的挂念,手艺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部分,我相信他们是有工匠精神的。

  然而,和很多其他农业社会的传统事物一样,这些手艺最终也会走向消亡,和他们一起消亡的还有那些真正的工匠精神……

  怀恋,那些行将没落的……

  《留住手艺》读后感(二):我们自古以来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正慢慢走向死亡。

  从前的时候,人们总也耐得住性子。

  用惯了的东西,总舍不得丢掉,修修补补的成了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匠人的活计里,那细微的一雕一琢都充满了感情。

  如今,在追求效率至上、统一规范的现代化社会里,有性格的、与众不同的反而要被处理掉。于物如此,于人也是一样。当“修理”的习惯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充斥着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再无温度可感。时间的艺术,是否还值得玩味?过分追求廉价和效率,让我们都已忘记,作为人本来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盐野米松采取“听写体”由匠人们亲述他们的一生。那里面蕴藏着这个民族(也包括中国)自古以来的智慧和功夫。

  本书记录的人物,是日本的最后一批手艺人。他们延续着千百年来的传统,取法自然,用树皮织衣,用藤蔓编筐,他们深信“越是依赖自然,越要懂得成全自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那竹编的笸箩、手工的鱼钩、航行千里的木船终将无处安放。

  我们自古以来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正慢慢走向死亡。

  《留住手艺》读后感(三):无形的遗产

  衰落,是手工艺在面对现代化浪潮时不可避免的命运。机器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商品,迟早都会逐渐取代原先手工制造的同类产品,而现代化不可逆转的推进,又会带来社会整体生活方式的剧烈变迁,从而使依赖于原先那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的手艺也随之消逝——当现代人习惯于抛弃旧物的生活时,修鞋匠或补锅匠自然也就丧失了存在理由。这些传统手艺的逐渐灭绝,在每一个国家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阶段都在不断重演(中国近年来也是如此),作为东亚最早完成现代化的国家,日本在这方面的记录,或许也将是中国明天的写照。

  日本完成现代化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1970年代,那正是人们热切追逐现代商品而手工艺急剧没落的时代,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谈论“徒劳的GDP”,质疑单纯的经济增长能否给人带来幸福感,许多人转而寻找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手艺,而盐野米松开始有意识地倾听和记录日本各地匠人的生活也是始于此时——所有这一切并非偶然。实际上,没有衰微就不会有“留住手艺”的愿望,因为常常正是这类传统的式微,才激起了人们保存、珍惜并复兴它的兴趣,犹如《传统的发明》中所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往往那些抱怨衰微的人就是带来复兴的人。”

  或许人们会遗憾直到手艺濒临灭绝才“发现”它们,但事实上更早“发现”它们是不可能的。正因为现代化在臻于全盛之际迎来了人们对它的不满和厌烦,才能使留住传统手艺成为一种社会心态,并引起普遍关注。1970年代民歌被搬上电视后曾在日本一度风行,而盐野米松自1984年写出《树告诉我们》以来,已出版了20多种与传统手艺相关的书,这本身就是这一社会现象的证明——同样的书如果早二三十年发行,恐怕就不会如此畅销了。

  传统手艺,与所有其他传统一样,在传统社会仍未完全消逝之前,人们事实上是很少会对它有什么特殊依恋的。正如我们住在家里时也觉得一切都属平常,只有出门在外时才想起家里最普通的那点点滴滴何其珍贵且无法取代。盐野米松承认,书中介绍的这些业种,在四五十年前的日本“几乎是随处可见的”,但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就几乎都成了绝响。尽管“留住手艺”从字面上意味着希望能原封不动地保存,但即便手艺本身不发生任何改变,外部世界的巨变也已使它存在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门职业,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遗产、一种爱好、一种艺术,甚至一种象征。

  为何要“留住手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对手艺人本身而言,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手艺本身就是其生活的一部分。但所谓“留住手艺”,本身就是手艺人之外的社会其他人的想法,对他们而言,那就意味着太多东西了。幸存的传统手艺此时已具备了文化价值,成为了对现代生活不满的替代和反抗,甚至是某种精神的化身。

  确实,细读书中那些手艺人质朴的话语,常使人能有一种莫名的感慨。他们所有人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非常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材料的习性,因而他们看到的世界也是丰富而存在千奇百态差异的世界。这是与现代化工业生产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因为现代批量生产的关键就是实现标准化:不但原材料和零部件要无差别地同一化,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只有少数规格——尽管有高矮胖瘦各种人,但衣服时常只有S/M/L/XL寥寥几个尺码,因而那意味着人要去适应产品而非相反。工业产品的主要弱点之一就是它没有个性,而这恰恰是现代人对商品越来越强烈的要求。

  现代人往往对原材料和世界的多样性早已丧失了敏感。木材就只是木材。然而在书中的宫殿大木匠小川三夫看来,不要说不同树种的木材不同,即使生活在不同山地环境下的木材也习性不同,用的木材还要保持它生长时的状态。船匠山元高一也强调“如果是一棵离群索居独自生长的树,一定会有裂缝……这样树一般都很弱”。手编工艺师长乡千代喜也指出“蔓条由于受生长地带日照的强弱和土质的贫沃等条件的影响会有很大的不同”。在他们眼中,所有树木、藤条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他们则要识别出来,将之用到最合适它们的地方。实际上,他们对待这些材料和植物的态度,与其说是对待一堆无生命的原料,不如说更像是对待一个个不同个性的活着的生命。大概也正因此,刮漆匠岩馆正二才说,刮漆树时要注意树的体力恢复,雨天时它恢复起来会慢一点;刮的时候不能太狠,要给树留下一口呼吸;他甚至说:“我们……是靠着成天折磨漆树、伤害漆树来让自己有饭吃,所以,我们平常都会在自己的心里供养漆树。几年前我们还曾经搞过一次大的法事来祭祀漆树的亡灵。”

  他们的工具都极其简单,他们说:“工具少,但是我们可以使用自己的身体,因为手和身体本身就是工具。”小川三夫强调除了磨工具之外其它任何信息和想法都是多余的,并举一个连除法都不会的孩子为例,认为他虽然笨,但正因为心思单纯,却是工具使用最好的,他“只想工具,从不考虑其它”。山元高一也说“船匠一般没有能说会道的,会说的都不是好船匠”。木盆师平野守克虽然知道坚守下去有种种困难,但他说,“这工作很有意思,说到底我还是太喜欢跟树木打交道了”。筱竹编手艺人夏林千野则强调学东西要无任何抵触地虚心学,没有一点私念踏踏实实,而且“一直做一种才能做到最好,因为我们是靠手来记忆的”。

  所有这些话,都表明了一种匠人精神——简言之就是为了做好一件事而做好它,不考虑其余。桑内特在其《新资本主义的文化》和《匠人》两书中曾对现代社会提出尖锐批评,认为现代文化正在危险地侵蚀匠人精神,因为基于短期交易和不停更改任务的机构并不提倡这种“死心眼”的精神,这种企业文化惩罚钻研,“而这种钻牛角尖和全情投入的精神实际上是匠人所需要的”。匠人精神最大的优点就是专注,而“专注需要封闭,放弃各种机会,因为只关注一件事情”,但专注可能导致落伍,现代社会给个人施加了巨大压力,要求他们不能落伍,这就使得只有少数人能抛开一切去钻研,并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来实践。

  吊诡的是,这看起来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矛盾,但却又正是它不可或缺的,没有这种精神,日本的精密仪器是不可想象的。为什么要留住手艺?因为这些手艺的失传,将不仅仅只是失去几只簸箕或几条木船,更重要的是那些无形的遗产——那种对材料的尊重和丰富性的认识、那种对工艺品个性的强调,以及那种为做好一件事而做好它的精神。

  ――――――――――――――――――――――――――――――

  校译:

  .14:一个名为“斑鸠舍”的木工技术中心:疑此处“鸠”与“鸠工”有关,而未必是“斑鸠”之意

  .18:我们管这个叫“板筑”:当作“版筑”

  .126:就连华盛顿的白宫附近都爬满了藤蔓,可是,美国人把藤蔓叫做“猪草”,他们好像不太喜欢这种植物:藤蔓应是“葛藤”

  .289:我只听说我的祖先是个叫“大前”的望族,他们是打败了萨摩成为望族的。后来败在了岛律的手下:当作“岛津”

  .301:大城正喜(1962年4月29日生):按p.314记是1994年采访,采访中老人自称“做鲨舟已经四十几年了”(见p.304),则至少是从1950年代初开始做的,决不可能出生于1962年,或系1926年?

  《留住手艺》读后感(四):树木和工具在这些人看来都是会呼吸的

  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一些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留住手艺》这本书是作者对一些日本民间拥有独特手艺的人采访后,做的一个合集。

  在盐野米松的书中,他为我们讲述了这么一群以手艺,诚实劳动而谋生的人。

  有建造寺庙的,有制木盆的,还有造小舟的,等等。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对木材的习性了解的非常透彻,可能在他们的眼中,树木被砍伐后,裁成木料,但生命仍然没有停止,它们的状态会随着时间慢慢变化。

  这群人的手艺非常诚实,他们为人也够坦诚。

  这本书中对每一位被采访的人都标注了出生日期,总的来讲,大多数是1910到1930这个年代生人。所以从这一点看来当时的日本手工业还是非常流行的。在民间存在着一批以手艺活吃饭的人。

  这本书真的需要仔细的品味,因为在里面你能知道当时的日本社会现状是什么样,以及日本的制造业。最重要的是,从里面学到一些如何思考一些事情,如何做人,如何去铸就自己的精神世界。

  真是一本好书,我刚刚读到一半,就来不及和大家分享了。所以我还要踏实的去读完余下的部分,各位书友再见。

  《留住手艺》读后感(五):纷繁中的安心读本《留住手艺》

  《留住手艺》

  著:盐野米松 译:英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

  简介:盐野米松三十余年走遍日本,倾听和记录下了不同业种的匠人们的生活。这本书记录的人物,或许将是日本最后一批传统手工艺者,他们和他们的祖辈千百年来取法自然,用树皮、藤条、筱竹等天赐之物编织布匹、打造工具、维持生活,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这些精巧的手艺濒临灭绝,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终将无处安放。

  作者说:手艺人的工作其实就是他们人生本身,那里边有很多自古以来的智慧和功夫,甚至包涵了这个文化的历史

  (看到盐野米松的笔记本和他出版的书籍,也非常佩服他的耐心专注,他大概采访了300多位日本的老手艺人,还在2000年来到中国,寻找日本手工艺的根源,因为日本手工艺很多都是由中国传过去的,现在还保留着传统的技法。)

  推荐理由:

  1.这本书适合喜欢手工艺、喜欢民俗文化的人读,也适合一个人想安安静静读本书的人读,或者某一段时间生活感觉压抑,情绪无处宣泄的人来读。

  2.书籍装帧设计很好,黑白色干净简洁,如同手艺人给人的感觉,纯粹。大小厚度合适,文字大小、行间距都很适合阅读。

  3.手艺人口述,如同面对面聊天,平实易读不累。

  4.可以体验一种不同现代社会的生活状态。

  :日本的年代名号好有诗意,飞鸟时代、白凤时代、室町时代,好美的感觉。

  不足之处:图片颇少,黑白图片精度也不是很高,影响观阅。

  内容概略:

  书内一共有18位手艺人的采访,16种手艺,其中有一对夫妇和同种手艺的两位不同师傅。16种手艺有同类的,比如利用了不同材料的织布,不同区域的渔船,不同原料的编织手艺。最高大上的应该是第一位专门修缮寺庙宫殿的宫殿大木匠小川三夫了。每位手艺人的年纪都已经很大了,有些是最后的传承人,有些在采访过后过世了,这些都已经成为非常珍贵的资料。

  “做手艺活是一件讲究的事”,每一种手艺看似简单,里面包含的学问却很多,工序的繁琐、时节的掌握、材料的选择等等。一个真正的手艺人必是具有敬畏心、耐心、虚心、平和心、专注心,并且注重实践的。

  注意:引号里的都是引用的书中原句。

  敬畏心:“手艺人的工作日程不是就合人,而是就合自然。”手艺人靠着自然养活,所有的材料都来自自然,要根据时节安排手艺的工序。取材的时候也要注意树木、藤蔓的生长,维护自然的和谐。“因为懂得山对于我们的重要,所以我们自然地就会考虑,既取材于它又怎样不使它毁灭。”

  书中还介绍了不同树木、不同材料的特性,读起来也非常有趣长知识。

  耐心:学手艺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需要有耐心,可能两年、三年都无法独自做出什么,只能打杂。“椴木织从树的状态到织成布一共需要22道工序”。如此繁多的工序,“(很多)都是需要靠人的手工来完成的,同时也很需要时间。”

  虚心:“学东西最关键的就是虚心……不要有任何抵触,也不能嫌麻烦”。“真正想学的人是那种没有一点私念的踏踏实实的人。”有时候书读多了反而把心读大了,不容易静下心来做事。

  平和心:“欲望一大就容易失败”。“一百根芭蕉的茎才出一匹布”,相对于付出,成果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工作,并且做到细致,做成艺术。其实手艺是让人心静的,所以手艺人不会考虑很多外界的诱惑,大多过着清贫朴实又简单的日子,很多时候还要做其它的活计才能养活全家。

  专注心: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敷衍。“我觉得一直做一种才能做到最好,因为我们是靠手来记忆的。”

  实践:“干这个不是说想做就能做好的,必须自己亲自去看,去实践"。

  这几点不仅对手艺人很重要,其实对我们也很重要,特别是在这个浮躁的单一价值观,金钱本位的社会,不一定要做个手艺人,但可以学习保有一颗手艺人的心。“当我们对人生道路产生迷惘时,可以去认识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人生态度,对劳动的认识,以及他们在手艺上的气质,也许那才是人本来应该有的活法。”

  最后:

  想来我也是和手艺有些渊源,大学在云南认识了做民族服饰的忘年交,专门收民间的旧衣、绣片和首饰。

  也曾参观过扎染的作坊,印象最深的就是用板蓝根做染料的染缸,靛蓝的染后废水从每家作坊的门口排出,一直流出去,不知流向哪里。最喜欢的是还没有染色,扎好的素胚布,很美,如同一团一团开放的花朵紧紧簇拥在一起,布纹很安静,已经是一件工艺品,可惜我没有收一件。染后拆掉线,布上还有一个一个极小的针眼,提醒你它的制作过程。

  还有在丽江看到的织布机,密实的丽江织布围巾,就是那样一下一下经纬线交替织出来的,听着古老的织布机的声音,会有种穿越的感觉。

  喜欢看那些手绣的花纹图案,饱满润泽,即使年代久远,绣线已经断了,但是仍然能感觉到是有魂的。而机器绣的虽然更为平整,却冷冰冰的非常僵硬。在武汉绣坊看到绣画的人穿针引线,那画也仿佛活着,花明艳,佛庄重,人娇美。

  除了老的手艺人,年轻的人也在探寻手工艺的传承与多种发展可能,有在豆瓣上分享木质家具制作的,有开了一片山做竹子器物的,还有国外很多人都喜欢的拼布。于我是很喜欢绣花、手缝,未来也会一直坚持做下去,就当是温暖自己吧,因为手艺是有温度的。:)

  其他作者书籍:

  《中国手艺师》、《树之生命.树之心》、《刻在顶梁柱上的家族百年》、《手艺思想的消失》、《日本的渔师》、《树告诉我们的》、《最后的手艺人传》、《关于英国手艺人的话》、《宇治茶香》、《清酒之魂魄》

  《留住手艺》读后感(六):打磨时光的人

  他们是手艺人,终日相伴的朋友是草与木、陶与火、藤蔓、树皮、木头或铁板。有人以攀缘茎编簸箕,有人用椴树皮织衣裳,有人用木料之芯制造最棒的船,使它能轻快地逆江而行...

  身体与工具磨合,与植物对话,竟在一丝一缕,一刮一敲中相知相融。

  时间从他们手上流过,那是极慢的,极认真的。俯下身细细凝视,沉淀的是本真的模样。

  以手而绽放的艺术,直抵内心的质感。它们那么那么朴素,对“效率”、“机械”、“科技”、“营销”的时代,岂是不理不睬?是不在意。温度,情怀,你的无言之美,我唯有惊叹。

  那大概是一片片桃花源,悠悠地编织着生活。书页行行静默,我禁不住也生发一丝乡愁,对静默的,对虔诚,对纯粹的心与境。

  我也想成为打磨时光的人。

  《留住手艺》读后感(七):聆听、观察、讲述手艺人

  想看这本书很久了,就因为讲的是手艺人的故事。刚开始还不太习惯叙述的方式,看完附录才知道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把手艺人的对话直白的记录下来,编成文字,让读者自己来感受。诚然,每个篇章里,那些手艺人朴实无华的讲述他们的经历,以及毫无保留的吐露手艺的技巧,可以深深感受到他们的谦逊与不平凡。这样的叙述方法虽然读起来别扭,但着实感觉让读者跟笔下的手艺人距离近了那么一点儿。

  当然,每个篇章的开头,也还是有作者的旁叙,为了让大家更快的理解故事主人公的背景,这实在是个很聪明的方法。关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手艺的课题,作者也在字里行间里提到了些许,虽然没有大篇幅的文章来给出答案,但相信对有兴趣维护传统技艺的读者们,一定能找到一些启示。

  好书,强推,希望有朝一日也有我大中华的版本,到时候一定要好好拜读。

  《留住手艺》读后感(八):专注的能量

  这本书不看内容就买了,国内太缺少这种题材。看过冯骥才的《明间灵气》,非常好的集子,但是专家从他的视角在看手艺的变迁和珍贵。这本书则是访谈、是记录,用匠人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现他们的个性,对手艺的热爱和理解。

  昨晚还在聊一个话题“匠人文化”。在日本和韩国,木匠非常受人尊敬,从韩剧中也可见一斑。而在中国,木匠还是和水电工一样是个只有到装修房子时才会想到的工种。虽然这两年工资走高,但是匠人并没有因此得到足够的尊敬。没有尊敬就意味着难以得到更多人的融入,从事的人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到匠人的级别。

  我一直很想学习做木匠,和爸爸。家里的全套家具,舅舅家的全套家具,都是爸爸年轻时打出来的,从设计到刨料,打榫子,上漆水。这么多年来看着父母家中的家具还是说不出的欣赏,家具的形制还有明代家具的简洁和典雅,在工业化的现代很难体会到的私人定制。爸爸年轻时话很少,只是埋头做他的东西,弹线、据材料、刨花,我最有印象的是自己捧着个铃鼓,里面盛满了刨花,坐在爸爸打得大衣柜里晃来晃去。我有我的快乐,他有他的。爸爸获得他工作上的进展,不是靠这么手艺,但是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和专注是相通的。

  这本书的很多口述者说的故事都发生在偏远的乡间,匠人们起初是为了生计,最后为了热爱。人在贫穷和一无所有的时候不会有太多杂念,什么可以让我过上更好的日子,我就做什么;在偏远的乡间,没有做其他事情的可能,也保持着专注一事的可能。

  一样物件,倾注着你足够的心血,能不闪闪发光么?

  书里有很多种手艺,编东西的,造船的,让我想起上小学时的那条路。虽然我们那个小学叫“花街”,而这条路可以叫竹路,满街都是用竹子加工出来的器具,晒东西的匾子、买菜的竹篮子、竹簸箕、竹筢子,打衣服用的竹针,琳琅满目,非常有趣,和书里记载的编制者做的是一样的工作。真高兴有人可以把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记录下来,替这些人,哪怕是由异国的人做出的整理。现在这些东西,基本上都被塑料制品替代,颜色更丰富,可是缺少了些自然的味道。

  路口打铁的也热火朝天,一个人拉风箱,然后你一锤子我一锤子做出一个火钳,或者其铁勺子。现在想起来仍历历在目。这些东西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了么?植根于生活中的智慧和乐趣,最后还是被社会化分工和工业化替代?当我们想保留一些生活的温度时,可以从这本不厚的小书中读到点什么。那些最朴素的观念,最平和的温度,不需要多激烈,就给人带来平稳的幸福感。

  但愿快速的社会,四通八达的沟通可以从我们身上少抽走一些——专注的能量。

  《留住手艺》读后感(九):手艺人

  做船的人都不是怎么会说话的人,那些能说会道的是做不出好船来的。

  最近,几本关于日本的书在手边,日本的社会和文化和我们有太多的相同之处,看他们或许也能从中看到我们自己的一些影子。

  手艺人不多见了,每一种事物的消失不是一定要立碑立传的,可是这些手艺人应该是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带来的改变。在时代的交替中,这样的改变、选择让人难过,是尽可能的保存,即使没有生气;还是任其自然消亡。作者的做法可能是温暖的。

  我觉得,日本对传统有一种认同,对工艺,或是工作(劳动)有一种崇敬,所以会有人说,日本有种“职人”文化,我在想我们的呢……这种文化直接的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对自然的近乎膜拜,对所从事工作的专注。

  ……

  《留住手艺》读后感(十):我喜欢时间积淀里的用心和诚意

  有一句很矫情却很动人的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看完全书,愈加相信时间的发酵总是能带来诚意和美好,就像窖藏的美酒,像写过的日记本,像书中的手艺人和他们的精致作品。

  人们对于历史总是有一种向往和好奇,人们对于成长过程中消失的东西总是有一种怀念和执着;就像怀旧牌的青春电影总是赚足眼泪和槽点,每一个都不能写出曾经青春的独一无二。就像奥特曼和还珠格格,就像再遥远一点的街头叫卖;就像作者写这个是因为小时候常常见作坊里的手艺人,“在一个小孩子眼里,那些匠人的形象就像英雄一样高大。”

  宫殿(木塔),木盆,高濑舟,铁制农具,鱼钩,葛布,芭蕉树织,主编,qi树条手编,刮漆,椴树皮衣裳,筐,柳编,葡萄藤簸箕,鲨舟,平田舟。这些工艺品,还有那些满满都是故事和历史的手艺人。还有筱竹,椴木,漆树,芭蕉,松树,藤曼,竹子,丝柏,山樱,罗汉松,杉树这些大自然的赠与。我想读完这本书,即使再读一遍,我还是不能够记住所有的工艺品,所有的手艺人,以及所有的故事。但是那些工艺的描写,那些从备料到制作,从学习到熟练,从鼎盛到没有继承人,都记得流淌在时间里的用心和诚意。

  仿佛看到一个老人,身上脸上带着所有苍老的符号,皱纹,瘦弱,慢动作,发白,但眼神坚定而有力,手上的活儿不停。我喜欢作者做的这件事情,让更多的人用另外一种方式看到这些工艺品和他们的故事;我喜欢这些手艺人和他们的工艺,因为喜欢那一份流淌在时间和亲手做里面的用心和诚意。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xkj/64552.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