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社会科学 > 历史 > 中国现代化历程读后感_现代的历程读后感10篇

中国现代化历程读后感_现代的历程读后感10篇

来源:历史 时间:2019-09-11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历史】

现代的历程读后感10篇

  《现代的历程》是一本由杜君立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2.00,页数:8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的历程》读后感(一):历史无情人有意,千秋功过在机器

  杜君立先生呕心沥血、伏案六年的鸿篇大作《现代的历程》终于读完了。掩卷遐思,不禁对个人、群体、国家、人类和世界百感交集。

  人类发展到今天,好像在万丈悬崖上走过了几千年的钢丝,步步惊心、处处为难。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类的生存史,一部和大自然作斗争到征服大自然,再到和自然做朋友的历史。从最早的手无寸铁的原始居民到如今上天入海的准星际移民,这其中经历太多的沧海桑田和世道轮回。

  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风口的后现代居民,应该如何面对先辈留下的遗产,如何体谅历史的艰难,如何珍惜当下的机会,如何为人类的明天做好准备,这是一个既宏大到关乎宇宙洪荒又狭窄到个人安身立命的话题。杜君立先生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他凿开了历史的冰山一角,带我们深入到了历史的深处。在他的笔下,我们了解到了世界的过去发生了什么,今天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未来我们可能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一部几千年人类文明史,就好像散落在大海的珍珠,而人类利用世界的工具则好像串起这些珍珠的丝线,一路引领着人类的进程。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是王公贵胄,亦非英雄豪杰,而是机器,成了历史的主角。机器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不可磨灭和替代的中流砥柱作用。机器,也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从夜观天象制定历法的观天台到精确记录时间的机械钟表、电子秒表,人类终于建立了度量时间和制度规范的标准;从羊皮纸到印刷纸,从活字印刷到古登堡革命,人类文明有了大规模记录和传播的机遇;从青铜时代、木器时代进入黑铁时代,再进入钢铁时代,人类能够从繁重的体力中解放出来并建立无坚不摧的现代钢铁文明;从人力、马力进入风力、水力,再到蒸汽、电力,人类利用自然的能量效率上千倍的提升,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环境生态;从奴隶制、封建制再到君主制、民主制,人类走过了无数金戈铁马、彼此征服的厮杀岁月到今日的全球一体化。我们在杜君立的笔下看到了历史的画卷在一幅幅地展开,当面对它真实而又血淋淋的一面时,我们却感到不寒而栗。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都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匍匐前进。曾几何时,失去了道德约束和人性感情的冒险家和政治家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利用机器去屠戮生灵、开疆扩土;即使到了近代,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资本家也在利用机器无情地盘剥着社会底层的工人。谁成了机器的主人,谁就掌握了开动历史火车的钥匙。在这波文明的发展浪潮中,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原帝国终于在机器文明的铁蹄下被蹂躏和征服。

  人,究竟是什么?是大自然的杰作,还是大自然的失误?无数忧伤而残酷的历史故事里,人类为了自我生存而走过无数歧途险境,但是凭借着高于自然的智慧和闪现内心的良善,驱动着历史这架马车不至于偏离正道。然而, 在我们跌跌撞撞的岁月中,终于驯服了庞大的机器为自身服务时,却来到了一个资本横行、人性堕落的年代。在这里,机器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却束缚了人类的思想。曾经靠着智慧战胜老虎、战胜自然的那颗头脑,如今却被用来消费和浪费。失去了独立自我的人类,也失去了承载希望的根基。杜君立先生在这里发出疾呼:珍视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条件,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现代人,做一个不被机器奴役和控制、充满人性关怀的智慧人。

  全书旁证左引,妙趣横生,言辞犀利准确,犹如一位充满浩然正气的老者将历史的进程婉婉道来。我们能看到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对世界和中国的发展不无忧心,愿天佑中华,天佑人类,今人当珍惜无数先辈智慧和斗争换来的现代文明,重新走上更加辉煌的文明。

  《现代的历程》读后感(二):机器进化中的现代历程

  机器进化中的现代历程

  ——评杜君立《现代的历程》

  本文发表于10月5日《凤凰周刊》三地书专栏。

  陶 林

  一、一本好书是一场灾难

  一本好书是一场灾难,这句话出自于古希腊诗人卡里马科斯,原话是“一部大书是一场灾难”。这句格言流传了两千多年,深得英国哲学家罗素欣赏。曾几何时,又因王小波先生的不懈传播,这句话已成为当下人们对一全书最崇高的赞语。一本好书貌似润物无声,但过后看来,却往往是一场意识观念的风暴,一次使世界观天翻地覆的灾难。“一全书,如果我们读了之后,却没有头上被猛击一掌的感觉,那我们读它何用?”卡夫卡的这句话堪作一个精妙的注脚。

  杜君立先生就是一位不动声色的“灾难制造者”,他煌煌八十万言的大著《现代的历程》就是在无声无息之中捧出的一本令人拍案叫绝、三观全改的好书。论学术出身,杜君立既非历史专业,也非中文专业,写作于他纯属业余爱好。与许多“文学爱好者”不同,他曾是一位职业机械师,甚至接受过两年机械科班训练——这也是其最高学历。或许,正是这种职业天性,使杜君立能够别开生面,饶有兴致地探究这些一般人不太关注的“历史的细节”,比如马镫、轮子、火药、弓箭和船。在人类历史上,这些貌似简单的器械和装置,无一不造成颠覆传统秩序的“灾难”。对待历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或许就是一部机械师眼中的历史。

  一本真正的好书,往往是顺乎自然的,但又出人意外。在中国当下,任何一个关注现实的普通人都会意识到,社科与历史本身都需要全新的历史,来说明现代世界的社会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并且以此来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当下社会以及我们自身。

  要做到这样,除了应有的野心和努力之外,还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整合碎片信息的能力,更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探索的勇气,以此来完成一种历史言说,或者说描绘出一种接地气的历史场景。只有这样,历史才能真正地站立起来,自从14世纪人类进入现代时间以来的光辉历程都将历历在目。在这一点上,杜君立令人惊奇地做到了。他以其洞隐烛微的思考和陋室孤灯的坚守,为我们打通了历史谱系中从古代到现代的任督二脉。

  二、机器与文明

  《现代的历程》延续了《历史的细节》那种细致的梳理和思索的兴趣,以极其丰富的素材写作了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杜君立巧妙地将诸多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置放于一个由机器文化构建的整体框架中,使人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这既是一种对历史的重构,又是一种对历史的颠覆。因为有了机器这条主线,全书更加完整和紧凑。作者在叙述机器发展进程的同时,触类旁通,切中肯綮,时不时地刺破历史史料的表皮,露出现代文明的真实血肉。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考量现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机器。

  全书从时间机器(钟表)开始,经文字机器(印刷机),效率机器(纺织机),力量机器(蒸汽机),至智能机器(计算机)结束,构成一个完整的机器衍化史。作者以其庞杂的涉猎,思接千载,旁稽博采,历史知识与科学常识纷然胪列;借助机器的演化进程,将现代文明历程全面而清晰地呈现出来。

  从日晷、沙漏到机械钟,到骡机、水力纺纱机到珍妮纺织机;从蒸汽机、内燃机到电动机;从来复枪、马克沁机枪到AK47;从雕版印刷到谷登堡印刷机,最后到伟大的互联网……不同的机器,如同现代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标志和镜像,以这种“曹冲称象”的工科方式,来精心勾画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足迹,可谓独辟蹊径,在当下历史写作和阅读中是一个“另外”。

  当然,杜君立并不只是对史料简单地编辑整理,而是进行了全面和系统地分析与整合,夹叙夹议,既有史实也有史论,这使得全书在诸多方面都显得独树一帜,从而超越一般技术史观,许多具有创见性的发现和观点令人茅塞顿开:

  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引发了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但全书却提供了另一种诠释:印刷机实现了书籍的大量生产,带来阅读热潮;近视眼的激增刺激了眼镜制造业,镜片加工技术突飞猛进,放大镜、望远镜和显微镜随之诞生。正是这些貌似简单的器械,开创了现代天文学和生物学,同时引发了军事、医学、地理、物理和化学等领域的巨变。如果把历史看做一场游戏,那么技术进步往往会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以致于人们常常用“革命”、“爆炸”,甚至“灾难”来形容新技术的粉墨登场。

  现代文化有两个典型标志——机器与资本。资本来到这个世界,每个毛孔都沾满了血淋淋的罪恶,马克思这句名言其实是想说:现代是一场灾难,将“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如果说中国的现代历史始于鸦片战争,那么现代的到来对中国确实是一场灾难,至少也是从一场灾难开始的。

  书中讲到这样一段历史:晚清时期,洋务运动虽然炙手可热,但人们却对火车坚决拒绝,“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随着现代军工厂建立,煤炭、钢铁、蒸汽机日益普遍,迫使清廷最后不得不接受火车,然而,不久后,天朝便亡于一场铁路股权的风潮。正如有了一双新袜子,就得有一双新鞋,接下来还会有一身新衣服。所有的历史都是推理史,机器逻辑就是这样神奇,不经意间主宰了历史逻辑。

  三、机器的逻辑

  在世界范围内,传统时代的人们都将“现代(文明)”视为洪水猛兽,但在一场接一场的“灾难”侵袭下,人们最后仍不得不接受机器。一旦机器取得合法地位,“现代”这场灾难必然会无远弗届地席卷整个社会。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场机器带来的“灾难”其实并不那么可怕,甚至是那么可贵——它并不比一本好书更“灾难”。

  “灾难”一般源自以传统观念来看待现代,因为观念的改变比技术的改变要难得多。机器并不只是一种冰冷的工具,仅用“工具理性”来诠释现代文明无疑是狭隘的。机器的“泛滥”,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创造财富的效能,更重要的是解放人本身。至少有一点,没有汽车,人只能风尘仆仆地步行,而拉犁推磨和背负运载的绳索仍会套在人身上。机器最大限度地消解了人对人的奴役,使自由和平等成为现代文明的最大特征,让暴力和奴役成为前现代和野蛮的代名词。

  人们常常将历史比作滚滚车轮,机器与历史其实是同构的,它们的共同逻辑便是进化和进步。当一部机器的效能提高一倍的时候,它就绝不会向后倒退一步;相反,它会以加速度的方式进行自我更新换代。这种机器逻辑在电脑时代被称为“摩尔定律”。其实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有人发现了这种“加速度”法则。马尔萨斯预言之所以在现代失效,就是因为加速度法则的出现。

  在机器逻辑下,人类财富以加速度积累,现代二三百年所增加的财富,远远超过之前几千年的财富总和。支撑机器逻辑的,是人类持续改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带来了关于人的解放、自由、平等和富裕。现代文明的辉煌背后,有许多这样超越宏大叙事的细节,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深思。

  对现代人来说,对历史的理解常常被一些象征物代替。正如那个经典画面所展示的,一把石斧被抛出,瞬间变成一艘飞向太空的飞船。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他的故事,那么每一件工具、每一台机器背后,同样充满无穷无尽、惊心动魄的历史,这些往事并不比我们津津乐道的宫廷权谋或帝国兴衰逊色。甚至说,当我们静下心,去检讨历史的真谛,或许会发现,那些用权力和战争编织的历史,其实只是一种话语快感上的意义。真正圣贤大德的历史,往往在于人自身之教化,以及智力的创造,如黄帝造车,如大禹治水。

  四、历史的真正主角

  军事史学家富勒在《武器与历史》中写道:“技术,或者说武器,只要能发明出那些有威力的武器,就构成了胜利的99%。战略、指挥、统帅、勇气、纪律、补给、组织以及战争中其他所有的精神与物质要素,相对于武器的巨大优势而言,都不算什么。它们最多只构成整个可能性中的1%。”就人类历史来说,武器对于战争意味着胜利,机器对于文明则意味着进步。机器的意义远远超乎人们想象。

  每个人内心都有建设与破坏的双重冲动,不幸的是,传统历史观常常将暴力—权力、战争-政治视为主旋律。历史书写的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征服和杀戮,而不是人们在破除愚昧无知和迷信方面的成就。几千年来,人类在暴力争斗中消耗的财富和精力,足可铸成一道黄金之墙,绕地球数周,而用来创造和建造的付出却少得可怜;即使如此,人类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就,仍足以让所有的英雄、暴君和独裁者黯然失色。

  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说,科学技术的历史虽然只是人类历史的一小部分,但却是最本质的步伐,是惟一能够解释人类社会的进步的那一部分。正如暴力体现了人的野蛮和愚蠢,技术传递的是人的文明与智慧。特别是对今天的每一个现代人来说,科技已经无处不在,须臾莫离。任何工具和机器都是人的延伸,甚至说是创造者灵魂的永恒结晶,正如“苹果”构成乔布斯遗留在人间的“魂器”。今天,那些无法拒绝的机器正以其雄辩的逻辑,改变着历史,改变人们愚顽的头脑。

  如果现代意味着文明,那么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应当不再是一部暴力史,而是一部技术史。人们将从暴力精英的阴影下走出来,走向历史的前台;在他们的历史中,真正的主角是谷登堡、是哈格里夫斯、是瓦特、是富兰克林、是爱迪生、是乔布斯。乔布斯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台机器,还有历史的慰藉;他让人们相信,现代信息技术将使“1984”走向终结。

  从人猿叩别的那一刻开始,人就依赖工具而生存。百万年来,人类的进化是何其缓慢,正如机器的进化是何其神速。一部进化史,仿佛是机器在挽着我们前行,机器拯救了我们的生存、满足了我们的欲望,也重塑了我们的文明。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完全是凭借机器创造了历史,特别是现代史,“石磨创造了封建地主的社会,而蒸汽机创造了工业资本主义的社会。”作为人类史的一部分,中国文明同样起源于时间,起源于轮子,起源于文字,中国甚至以“四大发明”开启了现代世界的铁门。

  无论是政治史、社会史,还是技术史、经济史,最终都是思想史。在历史经过的道路上,全书用机器作里程碑,为我们标示出了一条醒目的路径。从古老的日晷到苹果手表,所谓现代的历程,就是人用机器寻找到自身自由的历史。机器如同人类的影子,没有了机器,人类或许还在,但现代文明肯定将不复存在。

  杜君立著 《现代的历程》 2016年7月第一版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现代的历程》读后感(三):一部关于现代文明的全球通史

  这次亚马逊买100减20活动买的,原书已经6.4折,这样算下来等于半价了。这样一部世界史的新书,精装,80多万字,800多页,彩色插图,超大16开,3斤多重,才30多元,简直便宜得不可思议。这本书可以用来放在书房里镇宅了。设计装帧都是一流的。还好书角都没有任何磕碰。

  从内容上来说,这是一本很有野心和想象力的书,作为一部以现代文明为主题的全球通史,作者选取的叙事角度非常独特,机器确实是现代文明中最典型的象征物,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绝对比文学和艺术对人类的影响改变更加强烈,更加显赫。奇怪的是,好像从来没有人从这个角度写过,虽然技术史科学史和机械史的书也不少,但鲜有将其上升到文化和文明形而上之的高度。这部书有些地方与《人类简史》有些像,但又更加深刻和具体,毕竟有机器这一主题支撑,关于中西文化的互动,《人类简史》一带而过,这书写得非常详细。大致看了一遍,觉得有思想史的色彩。看过同一作者的《历史的细节》,觉得这本书已经超越其很多。当下写历史的人很多,但写这种通史——特别是世界通史的人很罕见,我想不外乎三点,一是笔力不够,二是思想贫乏,三是找不到角度。从这一点来说,这本书都做得很出色。文笔很节约,信息量很大,知识点也很多,同时加注了很多相关书目,为读者想得很周到。

  《现代的历程》读后感(四):“草根才子”的蜕变

  初识杜君立是在2013年年中。那时候的我正在一家新兴出版机构做人文社科版块,他的《历史的细节》刚刚出版。出于一个编辑的职业嗅觉,我买了一本,抱着考察市场备查的心态。一看之下,大为惊异——这是一个如此独特的人,就像是野地里长出来的麦子,色泽金黄,与周围的一切都不太一样。从语言文字来看,还比较不够成熟,啰嗦、累赘、不知如何剪裁、处理材料,历史写作新人常见的问题他都有。但是,这些依然不能掩盖这个人身上熠熠发光的东西:他不像是这个时代的教育体制规训出来的人,倒像是许倬云先生所说的五六十年代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熏染出来的,有着大格局、大眼光,当下少有的通识意识。好像是在微博,我跟他联系上了。读完书那个下午,阳光温暖,我对这个人充满了好奇心,就给他打了个电话算作采访。后来,我给他写了一篇书评,被时任北京青年报副刊主编的陈徒手老师,以《“草根才子”的自由写作》发了出来。

  这个题目是编辑给改的,可能是为了吸引人眼球,原来的题目我也忘了。就是留下一个感觉:“草根才子”这个词用在这个人身上,很快就会不再恰当了。老杜出身草根,但这个人所关心的,绝不仅仅是所谓“草根”阶层关心的问题;用才子来形容他,似乎也不太合适——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用时间打磨作品、打磨自己的人,他会不断往前走。

  没想到,老杜对这篇书评很认同,引为知己。有新的想法或者写作、出版上的问题,我们都会聊聊。好像是14年底,我们约了见面,一直到15年下半年,我才去了一趟郑州。在老杜铺满书和旧报纸的房子里,聊了差不多一整天。这个人和我想象得差不多,离群索居,性格坚毅甚至倔强,有着一往无回的劲头。他跟我讲过去的经历——很早就出去工作,也挣过大钱,花天酒地都经历过,并非媒体所描述的底层的悲苦人生。只是后来发现这一切都没劲,才蜗居到早年别人抵债的这幢房子里,闭门读书。一开始写博客,连基本的语句表达都没那么利索,后来慢慢的摸索,写博客、网络专栏……《历史的细节》一开始转了很多家出版机构,包括我的某些朋友都看过这部书稿,无人问津。碰到现在的出版商,磕磕碰碰出来,没想到一鸣惊人,成为当年度这个领域的畅销书。

  老杜有着关中人的仗义。虽然和这家出版商合作不太顺利,有诸多问题,但是第二部重头作品《现代的历程》,依然还是坚持给他们——我们见面的时候,这部书稿已经编辑了一年多,几度编辑离职,似乎出版机构也不太热心。就这样,我各种威逼利诱之下,老杜依然不动声色。当时就觉得,这个人值得交朋友,我要帮他。那次聊了很多,出于职业习惯,我给他提了个建议:做减法。他对近现代历史的整体把握,宏观上已经建立了认知,也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但在处理和消化材料上依然不够精准,这样会导致书特别厚,影响读者的消化和吸收——删繁就简三春树。当时还草草读过一部分《现代的历程》样稿,从机器与社会的关系,来勾勒整个现代文明的发展史,有着鲜明的“杜氏风格”: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融汇中西。我做出一个判断:这本书,有可能是他真正的“转折点”。这本书出来,他早年身上“草根”“写手”的标签,应该就可以尽去,得到媒体甚至学界的认同了。

  我们还聊到许倬云先生,他是我和老杜共同的偶像。恰好近年来我和许先生常有来往,抱着想得到一两句赞语的心态,把这个“粉丝”的作品发给了他。未曾料想,一两个月后许先生发来一篇序言,题为“现代人的天问”。这是我和老杜都始料未及的。这本书出版后,屡获大奖,也收获了很多赞许。其中最中肯的,可能是刘苏里在这本书当选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奖时,评语里的两个词:责任心,和野心。这让我想起多年前读完《历史的细节》的那个下午,我跟他的感受如出一辙。

  《现代的历程》读后感(五):现代的历程:矛盾的人

  时下,国内图书市场上,通史类书籍格外卖得火,尤其作者是西方人的。正如,有国内人言,就中国某些方面,国人虽然处于这片土地之上,但真正研究透彻的更多的是西方人。所以,一些西方的汉学家格外受到国内读者的追捧。其实呢,就刚过去的2016这一年,就国内通史类书籍的上市,倒真有一本书值得在这里与各位分享一下。这本书就是颇有些传奇色彩的四五十岁开始写书却能凭借《历史的细节》(两本)走红的杜君立先生历时三年写就的《现代的历程》。

  坦言之,笔者这人有些怪,怪到很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何处此言呢?他人送我出版的书,我一概是拒绝的。所以,一见《现代的历程》上市,趁着打五折就立即入手了,将书拿到手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本定价72的打五折仅36元的八百多页的书真可谓是一个实打实的“大砖头”。杜君立先生为此打趣说,五折36元纯粹卖纸钱。在笔者看来,有两种书最难写的,一种是像马基亚维利写的小册子《君主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最少的文字向读者传递最多的信息,令人掩卷思之叹之,反复阅读;另一种则就是像杜君立先生的《现代的历程》这般,如此大部头,勾连往复,大有气吞山河,笑傲群雄之势,跟文学上的荷马史诗或电影中的史诗大片有一比。

  如此“大场面”的《现代的历程》,究竟想向我们这些读者传递怎样的讯息呢?既然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们每个人眼中的《现代的历程》一书也是各有千秋的。下面,笔者就简单涉及一下自己眼中的这本书。尤其对于作者杜君立先生,下面的观点若有偏颇,也实属正常,算提供一种角度,仅供参考耳。

  对于《现代的历程》,在笔者读罢,提炼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矛盾的人。像杜君立先生应更侧重工具改变人的观点,即如钟表、印刷机、纺织机、蒸汽机与计算机这些工具对人类的前期利大于弊,中期矛盾凸显,后期弊大于利。呈现在笔者脑海中的画面就是,人类一直在转一个大圈,一番努力之后,又回到原地。如此说,可能还有些抽象。下面,就针对简单言之。

  钟表创造时间,矛盾的人。在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人类没有具体的时间观念,可能多凭借太阳的东升西落,在眼里与心中有个面上的时间观念。经过长期摸索后,人类终于造出了钟表。如,早上七点吃饭,八点上班,中午十二点吃饭,下午五点下班,起点吃饭,晚上十点休息。人类每日的行动瞬间被冰冷的致于日复一日的钟表之上。这时,人类中那些危机意识强的,便开始努力挣脱钟表对于自己的禁锢。如此,钟表的便利与束缚,催生出人在时间领域的矛盾。

  印刷机引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矛盾的人。印刷机的出现,标志着手抄书的终极与知识的普及开始,生产出铺天盖地的印刷书。此时,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政客,还是百姓,都平等的有机会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开拓眼界,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但是,跟钟表危机一样,随着人类热衷于印刷机所生产的实体书,人类中那些危机意识强的,又抨击印刷机的罪恶,言有了印刷及其相关配套的打字技术,令世人越发少写字,没了昔日抄书可牢固记忆的魅力,变得越来越浮躁。如此,印刷机的便利与罪恶,催生出人在印刷领域的矛盾。

  纺织机与蒸汽机撬开工业革命的大门,矛盾的人。纺织机的出现,令人类整体上告别之前只能穿动物皮挂树叶遮挡身体的尴尬时代,省时省力的提供铺天盖地的布匹,令人类有五颜六色的衣服穿。但是,纺织机的出现,也促使大量昔日手工作坊,甚至如中国古代家庭男耕女织退出历史舞台,碾压纯手工技艺的继承与生存,倒逼出各种手工艺的消失。如此,人类中那些危机意识强的,面对纺织机,又开始不断高呼,保护各种手工技艺。至于蒸汽机,则衍生出汽车与火车,乃至如今的高铁。确实给人类出行提供了很大方便,但随着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类越来越少走路。甚至为此,对应衍生出徒步旅行之类的专门强调走的活动的出现。甚至,有些危机意识强的人类,悲观的预言道,人若再长期压倒性依赖各种代步工具,双脚迟早要退化。如此,纺织机与蒸汽机的便利与束缚,催生出人在穿衣与出行领域的矛盾。

  至于计算机,则将地球升级成地球村。实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但却又将人类束缚在冰冷的机器之上。如,人类长期使用计算机,视力很容易变差,腰容易驼背,身体处于欠活动状态。而且,计算机跟印刷机所附带的弊端一样,因为人类对打字产生越来依赖,手写的次数会越来越少,长期以往,致使提笔忘记的危机日益严重。所以,就国内,才催生出各种手写节目,如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央视的《中国汉字拼写大会》。如此,计算机的便利与束缚,催生出人在各种领域的矛盾。

  如此可见,人这种动物其实在现代的历程中,其实应是始终处于纠结的矛盾的状态之中。我不看钟表,不知道现在的时间,看了钟表,又怕对其产生依赖,至于印刷机、纺织机、蒸汽机与计算机,则更是如出一辙。因为,面对现代发展的矛盾,这是个大问题,所以杜君立在书中,只是就论证三步走,即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做,完成了前两步,至于最后一步,答案就在各位看完此书做出的选择。

  人嘛,是要有担当的。既然走到了现在这步,出现各种矛盾点,其实既是危机,更是机遇。关键看你,是想竭泽而渔,还是有所顾忌呢。

  李玉广写于纵横斋。

  《现代的历程》读后感(六):短评写不下

  非常棒的一本书。作者写了很多小事件对历史的影响,比如螺丝钉“在欧洲整个机械发展史上,有一个东西——螺丝钉,为中国所无。而这小小螺丝钉,却可决定我们的火力、武器的发展与否。”这样的细节源源不断。另外,技术的发展很多时候是互相促进甚至相辅相成的,阅读过程中,我脑海曾浮现类似达芬奇一样的天才,他们在笔记上设计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东西,当他们想付诸实践的时候,发现总是有阻碍,而这个阻碍是他这个时代没有办法突破的。

  “当机械效率达到一定程度,动力源便成为一种无法逾越的制约。”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目前宇宙星际探索的瓶颈吗

  本书与之前读的“大历史”类书籍最大的不同就是详细揭示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竟然是如此之紧密。

  说到中国在工业革命上的落后,作者有一句话特别贴切:在传统时代,技术本身并不必然能改变历史逻辑;反过来,技术逻辑常常要服从于社会和历史逻辑。

  这本书我觉得作者引用太多,更像是作者自己说的“用一串精彩的书单写成一本书”。“一部好的作品是用别人的页边旁白写成的。”“英国诗人塞缪尔约翰逊说,引用古典语录乃是全世界文化人的说话方式。”

  《现代的历程》读后感(七):登堂入室 由厚到薄 ——《现代的历程》书评

  《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是杜君立先生又一大作,也是他正式出版最厚的一本图书。凭着这本厚书,杜先生应该堂堂正正地进入中国史学界了。

  大约在数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他的博客,他总是从细节入手来解释历史,这与我所受的传统教育一直强调的历史必然性的解释大相径庭。经过多年的潜伏,他终于爆发了,2013年《历史的细节》正式出版。传统媒体开始关注,譬如此书被很多纸媒、网络媒体评为年度好书。

  不久,又出版了《历史的慰藉》一书,该书主要是关注人文世界的发展。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解构来说,《现代的历程》或是《历史的细节》的延续。纵观杜君立的写作史,套路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手法更为娴熟。博客时代的他以素材的铺陈而著名。铺陈也是一种水平,因为他的铺陈找到了一个历史的逻辑,并且是你无法辩驳的。《历史的细节》和《历史的慰藉》莫不如此。

  他坚持“百科全书派”的路数,厚厚的《现代的历程》这是他坚持的结果。

  细读《现代的历程》,这种铺陈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容更聚焦,更有层次感。他以“时间的开始”作为第一章,来开启全书序幕,接下来循着现代的历程,一一梳理下来,这就是杜君立眼中的现代史。

  这很容易让我想起了当下最火爆的以色列学者赫拉利的名作《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这本书也是以文明演进为顺序,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以独特视角进行展现。赫拉利坚持的一个观点是,人类的历史是被虚构出来的,因为在所有的物种里,只有人类能够虚构,并且将虚构变成现实。

  就《现代的历程》而言,杜君立坚持的是技术视角。如果没有现代网络技术,作为草根阶层的杜君立纵然史才、史识、史胆了得,也不可能被已经越来越科层化的学术界认同。

  在现代社会,每一次媒介革命都会带来社会的变革,实际上,推动社会变革的不是媒介本身,而是利用这些媒介的传播者。杜君立就像现在微信时代的公众大号一样,以其视角与见地独树一帜。同样起于网络,但是杜君立与那些微信大号又不一样,首先他没有像咪蒙、罗辑思维等大号一样,为了适应快时代碎片化与快速化的阅读,用团队运作的方式去写作。其次,他没有像所有的公众那样为了热点而写作,相反他总要走进历史的冷辟处,孤寂地思考。

  经历了近十年坚持不懈的写作,杜君立终于入了史学大家的法眼。许倬云先生为《现代的历程》作序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读许倬云先生的历史著作与杜君立的历史著作,有一种同样的感觉;说的与人家不一样,从来不拾人牙慧。

  大约在这个世纪初,我读到的许倬云先生的《西周史》等著作,他的对历史解剖的手法与杜君立有异曲同工之妙。杜君立用技术立场解释历史,许倬云先生从人类生存资源的视角来解释历史。关于商朝的频繁迁都,以往的历史没有任何结论,许倬云先生从青铜器的研究得出在冷兵器时代,铜矿的占有和现在拥有核一样重要。根据古代铜矿的采点的分布对照商代的迁都,许先生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商人频频迁都其实是为了占有铜矿来取得时代的话事权。这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

  近年来,许倬云先生的书写得越来越薄了。书薄了,没有失去生动。读书,有一个将读由厚读到薄的过程,写书也一样,大师级的书不一定要写得厚,《老子》五千言就够后人读一辈子了。

  很期待不久后,杜君立先生能够把书由厚写到薄。 文/谷正中(深资媒体人)

  《现代的历程》读后感(八):既是勋章,也是苦难

  既是勋章,也是苦难

  ——杜君立《现代的历程》读后

  文|杨林柯

  早就知道君立在写一本“大书”,当这本书真的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惊了:一寸多厚的书,820多页,拿在手里好沉,放在电子称上,竟有3斤重。他终于写出一本可以“当枕头用的书”(陈忠实语)了。

  写书不为稻粱谋。君立早过了名利观,不为物欲所惑,也早看开了生命,但他并没有因为生命意义的虚无而放弃自己,反倒更加认清了自己。他说,40岁后才知道应该去写作。

  写作,让他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尊严;理性的清明,使他和这个世俗世界保持距离;精神的敞亮,使他看淡了身外的一切。他说写作是“为自己写遗嘱”,这种生命意识的觉醒让我想到海德格尔的一句话:“语言是存在的家。”写作,让他找到存在的家园,也成为“永恒存在”的一部分。

  有人说,一本好书就是一场灾难。我不知道,作为灾难制造者的杜君立先生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灵灾难,我只知道,为了这本精神的“结石”,长时间的静坐码字让他的肉身也经历了一次痛彻心肺的结石,不得不住进医院。

  作为读者是幸福的,我们只用很小的代价就可以欣赏到他用六年时间倾情打造的杰作,享受到一个边缘化的生命在斗室里开放的生命之花发出的馨香。

  《历史的细节》是杜君立曾经走俏读书市场的一部著名作品,也是近几年罕见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马镫、轮子、弓箭、火药、船和机器六个部分,从六个方面切入,梳理历史,放大细节,让历史从宏大抒情的国家主义、政团主义的记功文册中走出来,通过中性化的“细节”让读者触摸到历史的血肉。

  本书可以看作是《历史的细节》中“机器的塑造”一章的3.0版,而它的体量和含金量又比《历史的细节》大得多。作者通过对钟表、印刷机、蒸汽机、电脑等机器的发明引发的社会变化及各种机器的进一步发展,用绵密的针脚勾画了人类文化史和文明史、尤其是现代史的发展进程。

  在作者看来,席卷全球的工业狂潮带来的现代历程恰是全球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机器进步带来的社会进步也在瓦解固有的价值观,带来普世文明。

  我个人偏见,评价一部历史作品不仅仅看这本书的文字好坏,应该有这么四个标准:一是知识信息含量,二是思想价值含量;三是作者的历史情怀和精神担当,四是这本书的逻辑架构。

  本书依然延续作者的一贯风格,信息量大,知识密集,有许多我们一般人看不到的“猛料”,值得称赞的是作者精细和严谨的求实精神,在援引资料上比《历史的细节》做得更好,使用学界确证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注明出处,这就使该通俗历史著作的学术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因为历史是求真的,历史写作的资料也必须是可靠的,由此建立的历史价值观才是靠谱的。

  书评人陶林说杜君立《现代的历程》是一部“令人拍案叫绝、三观全毁的好书”,之所以这样说,不仅因为书中有大量“新料”,更有作者在摆事实基础上的独到发现和大胆议论。比如在道德家那里,金钱常常遭遇批判,而在杜君立看来,金钱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金钱意味着自由……

  钱,是人类最能接受的东西,比起语言、法律、文化、宗教和社会习俗,钱的心胸更加开阔。再比如,他把中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归因于全球化,几乎可以完全说是“拜西方列强所赐”,这是不是不符合“主流价值观”?他用具体资料和数据显示,30年多来,日本是中国最大援助国,占中国所有外来援助金额的60%以上,这让那些仇恨“小日本”的爱国流氓情何以堪?他用事实证明,一个“崛起的大国”,有数量巨大的媒体,而全世界却听不到它的声音。

  “世界之大,没有中国”,汉语实际上也不过是一种部落方言,因为全世界85%以上的电视频道、国际组织、电子邮件、网页都是英语。即便是每章开头的名言引用,也给人耳目一新的价值冲击。

  ——不蜕皮的蛇只有死路一条,人类也不例外。若是抓着旧思想的皮不放,人便会从内部开始腐败,不仅无法生长,还会迎来死亡。要脱胎换骨,就必须让思想也进行新陈代谢。

  这是第七章开头引用的尼采的话语,自然引发读者思考技术创新与思想创新的关系。像这样启人心智的话语与新颖夺目的“干货”遍布全书,让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赏心悦目。而且作者在写作中将感性叙述与理性思辨水乳交融,让我非常享受阅读的快感,时不时带来新的价值冲击。

  杜君立不仅是著名作家,也是真正有历史担当和责任感的公民。在过去许多篇随笔和杂文写作中,他的公民意识已经有突出的表现,在本书中,他稳定的风格与突出的个性依然有增无减。犀利的文笔后是他尖锐的思想,纵横捭阖的历史穿越中有他对人类大问题的关注和焦虑。

  如许倬云先生所说,他虽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却是有关怀的知识分子,“比专家们关注更大的问题”,这种“大关怀”正是生命格局的精神表征,正是这种大关怀使他才有持续的热情和顽强的韧劲写出这样一部“大书”。这本书虽然很长,却架构明晰,有一气呵成之感。作为读者,阅读该书的过程也是欢乐的,始终是精神饱满的。

  本书不同于一般历史书的单线结构,或简单的经纬穿插,而是采用双坐标结构,一方面是中外历史的时空坐标,一方面是器物进化带来的技术冲击在东西方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社会变化和精神辐射。作者虽大量占有材料,但呈现出来的作品却不是材料的组合,而是用思想之线把那些散落时空的珍珠精心串连起来,形成错落有致的逻辑框架,书写自己对历史的独到发现。

  杜君立说,我们常常误读历史,以政治和国家为核心,而淡忘了机器所带来的跨越国家和民族的自由意志。在一个老旧的传统社会,我们的历史也需要“现代化”。

  他说:“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将那些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当作历史的主角,他们必将引领人类走向智慧和文明;相反,如果把那些权力阴谋家和暴力征服者视为历史的主宰,只能将人类带回野蛮无耻的原始丛林。”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历史,也需要重新建构历史,刮掉涂满油彩的杂色,还原超越国家意识的历史本相,就此而言,这本书是非常难得和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它既是作者历史写作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近些年华人历史写作的重要收获。

  《现代的历程》读后感(九):从科技视角切入历史

  科技与思想观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与它们相比,政治、经济等不过是自然的衍生物。而科技与思想观念之间又呈现出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科技进步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的迭代,而前瞻性思想往往能直接触发科技进步。

  中国传统思想既缺乏政治自由,又缺乏科学思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主张人们深入地认识自然,由此阻碍了科学思维的产生。因此,世界重大的科学发明几乎都源自基督教文明而非儒家文化圈,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也并非原创性的发明,严格意义上讲那根本不能称之为科学发明,只能算是技术革新而已。中国传统思想的先天不足是导致中国近代历史悲剧的深层原因。

  更可悲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学热发展到了非理性程度。在这一轮国学热中,中国古代社会被一些人虚构成了尽善尽美的黄金世界。加之民族主义的泛滥,时论颇有中国可以自外于世界之势,而完全无视现代性在中国尚未完成的客观事实。

  对中国人进行科学启蒙是有必要的。从最浅的层面说,一个缺乏原创科技的经济体是无法长期增长的,更不能引领世界经济潮流。从较深层面说,科学思维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科学思维的特点是独立、自由、平等、理性、不盲从,这是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也是前现代社会最有效的消毒剂。独立、自由、平等、理性、不盲从的国民才称得上是现代国民,而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只能由现代国民来建设、来保卫。从现实的层面说,在中国当下,提倡科学思维是可能的,因为它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中国有着悠久的写史传统,历史就是传统中国人的宪章,因此中国有“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观念。不过,我们的史书历来是帝王将相的家谱,科技进步历来不在史学家关注的视野范围内,这不能不说是绝大的弊病。事实上,真正改变历史进程的不是政治、军事、外交,而是科技与思想。因此,我们需要有见识的科技史著作,以此改变中国人的观念,养成科学思维。

  独立学者杜君立新著《现代的历程》正是这样一部苦心孤诣以现代文明为主题的历史著作。作者从机器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出发勾勒了现代社会产生的逻辑链条。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主张历史演化论,这种演化之所以可能,很大原因在于科技的进步是不可逆的。比如,电灯发明以后,人们就不再用油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后,电报基本上已经成了历史词汇。从这个意义上看,科技史并不只是一种专门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思想史,甚至可以说它是历史中的历史。

  一流的史书绝对不能只靠材料的堆砌和剪裁,它一定是作者思想体系的外化,所以大史学家都是思想家。文史哲三门学问如果不能汇通,著文者易患上“浅”病,著史者易患上“狭”病,而好哲之士易患上“空”病。即便只是泛览《现代的历程》,不难发现,此书是一部史论结合的著作,论出于史,而又高于史。作者继承了中国“经史互参”、“文质彬彬”的传统,只是其中的“经”已不是“十三经”之类的古典,而是现代性。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的现实关怀,也可以说《现代的历程》是一本忧思之作。

  在现有的学术生产体制下,这样的书基本不是学院派能写出来的,非不能也,是不愿也。好在近年来中国社会产生了一批思想个体户,他们不在学院体制内,也就没有门户顾忌和现实利益考量,他们是真正的独立学者,写作只是出于个人兴趣,也就更容易接地气,更容易有所创见。所以我要说,史失求诸野,史在民间,学在民间,希望也在民间。(本文发表于《广州日报》2016年12月28日 )

  《现代的历程》读后感(十):现代史的另一种叙述(《新京报·每周书评》)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这是一个愚蠢的时代”。一百多年前狄更斯的名言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脚。从蒸汽机的出现到今天的人工智能,从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所描绘的大机器生产到今天互联网中的虚拟现实,从“飞鸽传书”到今天手机、微信的普及。人类文明的进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日新月异。

  机器或者物质正在快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人们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和电脑、手机、交通工具打交道,一切在我们看来正常不过的选择、行动在上个世纪甚至几年之前都是难以想象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塑造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是什么造就了所谓的“当代人”?杜君立《现代的历程》一书中给我们提供了某种理解当下的可能方式。

  说明:本书评原标题为:现代史的另一种讲述 人的历史?机器的历史?发表于《新京报》之《书评周刊》2016年11月5日“历史书评版”。特转载于此。http://news.163.com/16/1105/01/C52Q9SC1000187VI.html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shkx/44784.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