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社会科学 > 哲学 > 【京瓷哲学78条读后感】京瓷哲学读后感6篇

【京瓷哲学78条读后感】京瓷哲学读后感6篇

来源:哲学 时间:2020-05-14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哲学】

京瓷哲学读后感篇1:活法读后感

【篇一:活法读后感】
稻盛先生说:人生就是一幕戏,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我们不只是在演出,更是这幕戏的创作者。对,稻盛,他就是写这本书的作者,他叫稻盛和夫,是从一个在社会上可有可无的小企业老板,成为了创建了两个世界五百强的成功人士。
回顾这几年的历程,79岁的稻盛和夫总结出了他的创业历程。他说,人活着是为了以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当然,人活着更是为了幸福。现在有许多人抱怨自己不够幸福,实际上,幸福是靠我们创造出来的。我们只要认真努力,就会更幸福。
结合到自己的学习里想一想,做题不也是这样吗,只要努力,就会全对。认真地对待,是一种走向幸福态度。
人生的目的在哪里?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或者浅显点:你为了什么活着?再浅显点:你相信什么?记得在小些时候,曾有一个答案让我为之振奋:相信自己。对!有时,自己的做法也许会有错,但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分析失败的原因,下次就会做得更好。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自己去反思,其中包括做得对的和不对的,做得好,就去总结好的经验,做的不好,也要想想为什么做的不好。要成功,首先要“想”,要敢于去想,要想出色彩来。但在想的过程中,有人会把现实想的狭小无比,如果有阳光大道,我们应该走阳光大道,何必去走小道呢。
只要我们敢于去想,认真去做,走阳光大道,就会成功。
【篇二:《活法》读后感】
我终于把《活法》阅读完了,《活法》是日本作者稻盛和夫所著,整书语言朴实厚重,但还有的地方我看不太明白,书中没有什么太多的废话,一针见血很实在,此书写得非常非常好,介绍了一些让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灵魂修炼;
稻盛和夫先生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修炼灵魂,我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我比较消极,我觉得人身到头来就是一场空,而稻盛和夫给出的最好的活法就是,人活着就要不屈不挠,勤勤恳恳工作,专心致志,一心扑在日常最重要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工作,坚持劳动,扎根于内心,陶冶人格、砥砺精神,才能达到更高境界,人生自然而然得到磨炼。
二、做事原则;
通过看这本书之后,我联想到自己的公司。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中一直强调做人原则,稻盛和夫书中的很多东西就是我们应该所要遵行的原则。我理解的原则就是,一个人要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身在其职,应尽其责,做事不投机取巧,做人诚信正直, 尽管我一直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但是我常常会感到迷惑,有些时候当你为别人着想的时候,别人不一定认为你是为他好,同样,当别人为我好的时候,我也在一些时候怀疑别人的动机,在工作当中应该是常碰到事情,可处理不好,反会被人误会,有时心中确实郁闷,不过现在已看得比较开了,也许是看了这本书的缘故吧。
三、目标方向;
人生单纯而又复杂,工作中我们无法避免困难之事,人生就像一滴水,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枯?答案是让它流进大海。我们的目标既然已定,要做就是在进入大海之前,寻找到正确的路途,清晰自己的流向,而不是在找到大海之前,就蒸发了的那一滴水。
四、磨砺心智;
对世间万物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利他人之心,有爱心、不懈努力、顺应宇宙潮流就能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与其相对,憎恨、仇视他人,只顾利己之人,其人生将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因此人生须要磨砺自己。磨砺心智所需要的六个精华。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戒骄戒躁;
3、每天自我反省;
4、感谢生命;
5、行善积德;
6、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
最后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知识不是力量,运用知识才是力量,很多时候我们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重要的是把这些道理贯彻到我们的工作中去!这样才有意义!《活法》不是要我们一味去寻求该怎样去活,而是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今天才会比昨天更美好。
【篇三:《活法》读后感作文】
说实话谈到日本,我还是带有不少民族情绪的,因此平时不太感冒日本的事物。然而稻盛和夫这个日本人,以及《活法》这本来自日本的书,却能让我由衷地敬佩。
了解了他的思想和经历,你会觉得稻盛和夫不愧为经营之圣,实在是世界第一等的人才。他也是我目前知道的唯一一个亲手创建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人。任何一个人,在有生之年能创办一家世界500强,也不枉此生了,何况是2家不同领域的企业!
这本书很多地方都让我颇有感触,其中映像最深的是2个地方:
1) 人生公式 = 思想观念 * 个人能力 * 努力程度
2) 人生经纬线 = 命运 + 因果循环
这两个总结我不在此处多说,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看书,个人觉得真是够精辟、够简练,时刻用它们来参考自己的人生,必将获益匪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观全书,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思想跟中国古典中的精华部分是传承的,是一致的,甚至有些地方作者都在直接引用中国古籍。就此又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实在是一个宝库,有时间了大家可千万要去淘淘金啊,免得都被外国人学去了。
稻盛和夫老前辈忧虑日本社会的现状,忧虑日本的年轻人接受西方太多的糟粕,中国又何尝不是面对同样的问题呢?我觉得是时候放下我们的傲慢和虚伪,去虚心向圣者先贤多学习学习了,经营之圣都为之叹服,况且你我?
【篇四:活法读后感】
常常照着路线走,偶尔绕上一绕,换换角度走,是一件多么新颖的事。回让你感觉到一种由配角脱颖到主角的幸福。你的心情、思想……也就会开辟另一片更美丽、更广阔的天地。
生活不是一块煮熟了的肉,不能把它禁锢在几桌规定的菜肴之中。无论欣喜或是悲伤,只要还有阳光,一切艰难险阻都无所畏惧。农民,生来就与土地结缘,一辈子在泥巴里打滚,只为在土碗里盛满米饭而传承生命。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是如果他们能够换一种活法,带给我们的又何尝不是一种欣慰。时常说:“命运注定……”,“今生……”的人是最没出息的人。我想他们是因为在现有的生活中疲惫了或厌烦了。如果已经这样了还再继续坚持的话,那样的生活不能算生活只能算活着。当我用双眼将心紧紧地闭在胸膛时这样感觉过:“一个少年从十多层的高楼跳了下来!”啊!
换一种活法为的是感受人间之宽广世界之精彩人生意义之重大。当一个人在一种生活中觉得无味或活得很累,那他完全可以换一种活法。不过,这样做还要靠自己怎样换,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换了一种活法,结果成了世人的笑柄。而班超、鲁讯等却成了美谈。
勇敢地走自己认为正确合理的道路。这样的人如果不再迷路,那一定会成功。但,如果再次迷路,那他最多只能成为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的确,美好的东西总是难以持久,于是需要我们去呵护。我们不仅需要有“换一种活法”的心里,而且需要懂得“珍惜”的意义。
当日子瞌睡在懒懒的季节,苍凉交淡。我才忽然明白:换一种活法,真的很好。可是我同时也懂得了换一种活法需要有非凡的才能及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时候,不是看透了人生似的放浪形骸而是更加自律与洁身自好。
温柔的阳光穿过寂寞的人生隧道,柔和地洒落在人们的心田。用手温柔地抚摸着丛生的万物,流淌着闪亮的诗歌。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的气味,充裕着我的心灵。记得在你很累很累的时候要还一种活法。
阳光的心里映着一棵开花的树。对我讲述着:一个真正求学的学生不该轻易地换生活,要坚持再坚持。但是,这“坚持”之中必须有自己的人生意义、思想及趣味……
换一种活法固然很美,但,前提是:你累了、又累了、不能再累了……
【篇五:活法读后感】
态度能决定一切。正如《活法》二所说,我们无法彻底免于痛苦和担忧,但是,即使是在人生最低潮时,也不要失去愉快的心情和对明天的希望。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困难、压力无处不在,嘈杂的环境,复杂的社会,总是感觉与我们格格不入,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但只要坚定信念,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踏实肯干,那么,再大的困难也不会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
爱你的工作。现在的我们可能正在想:我要辞职不干了!老实说,入司一段时间,由于不太习惯这种工作模式和极大的压力,觉得自己完全枯竭了,但是一想,辞职并不代表从此就能过着天堂般的生活。要是真辞职了的话,大概过不了几天,又得急着找工作了。所以,我觉得只要学会享受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你就能从工作中找到无尽得乐趣的!
我时常在想,人这种集天万物之灵气的生物,造物主在创造时一定煞费苦心。你我能成为人,机会实属不易,那么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自己的价值,活出人的精彩。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实现自己理想和人生价值,只要我们少一些抱怨,努力把握现在,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来,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我认为,坚忍不拔,勤勤恳恳是做事的起码原则。无论事情多么简单,多么不值一提,都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上面,认真地完成它。如入司时主任一直提倡我们要学会做小事,通过做小事不断感动客户,提高我司人员的素质一样,有些小事在别人面前看来简直是不值一提,往往这就是忽略小事的心态,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当我们做小事时,给别人的是一种态度和信任。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此刻付出的努力,将来一定会有所回报的。
上天眷顾某些人,自然有上天的道理。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我们最大的筹码,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珍惜现在的工作,做好身边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勇于开拓进取,相信自己,这才是实现成功的途径。
【篇六:《活法》读后感 】
读了不少励志类的书籍,这些书籍片面的教导别人要有野心,野心是成功的动力,没有野心不行,我对此深信不疑。当读完稻盛和夫的《活法》后,才知道那些励志书籍是误人子弟。字典中野心的意思:(1)心性放纵,不可驯服或心怀叛离之心,不安本分;(2)指喜好闲散、隐逸的心绪。野心: 对领土、权利或名利的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可见野心并不是好东西。稻盛和夫用“强烈的愿望”来代替“野心”这个词是非常恰当的。在字典中:愿望--对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设想与期待。稻盛和夫认为,成功的基础是强烈的愿望。不仅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产生某种强烈愿望,希望这样或是希望那样,而是在大脑中反复进行模拟实验,心中推演种种迈向成功的过程。如此锲而不舍,反复思考,成功的道路就好像曾经走过似的“逐步清晰”了。
在《活法》中稻盛和夫指出了成功的要素(修炼灵魂的方法),强调人生的意义,认为人生在世,直到终要咽气的那一天止,都是在体验各种各样的苦和乐,在被幸与不幸的浪潮冲刷中,不屈不饶地努力活着。把这个过程本身当作“去污粉”,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性,修炼灵魂,带着比初到人世时有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这个世界。人生的目的除此以外别无他求。修练灵魂必须要有“正确的生活方式”,砥砺自我的心灵,做到六种精进: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戒骄戒躁;3,每天自我反省;4,感谢生命;5,行善积德;5,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参悟“六波罗密”,即为了磨练心智,提高灵魂不可或缺的修行,即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我认为灵魂是存在的,当人死后,他会去到另外一个空间,但前提是灵魂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所以正如稻盛和夫说的人生的意义是修练灵魂。
稻盛和夫认为人生受两只“看不见的手”驾驭。第一只手是命运,人确实受到某种力量支配着,它不受个人意志或思想所左右。它不顾人类的喜怒悲乐,像奔流不息的大河,贯穿我们的一生,一刻也不停地把我们带向大海。还有另外一只根本上掌握人生的无形巨手,即“因果报应的法则”。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所有这些思想和行为成为原因,产生结果。对这个结果的反应又转变为导致下一个结果的原因,因果定律无限循环又是支配我们人生的天意。所谓天意就宇宙的道或规律。
稻盛和夫一切的哲理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信仰。我认为信仰可能是宗教,可能是美好的事物,但不能是邪恶的东西。
【篇七:活法读后感】
《活法》一书,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对他的生命哲学的讲述。我一口气读完,身心踊跃。书中的句句都从呕心沥血的实践中来。文字平实无华,但是撼动人心。
可以感受到,稻盛先生是一个在生命的实践中努力贯彻佛教智慧的模范。由此可知,佛教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要精进创造“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业。稻盛创立、壮大企业的过程,就是他秉承孜孜完善人格的宗旨,在为人的基础上做事、在人生的每一刻体验佛教智慧的历程。
一个实践伟大事业的人,其实在心灵深处,有着最简单的人生观。稻盛和夫认为,为人就是要坚持做人最基础的规范,坚持行善。对身边人,对社会,扩大到对整个世界心存利益之心,并且孜孜不倦、不畏艰难地去实践这种善意。生命的价值就在这种实践中展现。企业经营之道很简单,“不是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对社会或人类是否有益”。尽管资金十分充裕,但是他拒绝投资房地产赚取浮财,因为“只有自己辛苦赚取的钱财才是真正的利益”。
乃至大到国际事务,也是“大道至简”。日本不能就侵略他国做诚实的道歉,就是因为带了太多复杂的想法。做了罪恶,就应该真诚道歉,这是简单又合乎最基本情理的表现。这样直心去做,一切都很简单。世界各国出现贸易争端,那是因为有国界,于是有了在此基础上的国与国的争夺。如果统一货币和政策,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国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稻盛和夫崇尚“化繁就简”,这是禅意的表现。
稻盛认为,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三个基本素质。有厚重沉稳的道德,一切努力的方向都不会偏差。其次,有锲而不舍、废寝忘食的激-情。最后是能力。他认为,思维方式是根本的。那就是,始终把稳立身的基本道德。黄光裕们不是缺乏经营的热情和能力,而是最简单的方面被忽视了,那就是,做一个有道德有正义的人。
在他的书中,可以读到一种真正谦虚和清净之心。作为全球两个500强企业的创始人,稻盛和夫仍然自我约束,个人享受保持在最低。并且时时在反省自己,“是否还有些许的私心”?他认为,能力和智慧,是用来利益社会的,自己小小的身躯,能享受多少呢?这种实践,就是小我与大我既有分别又有完美的合一。
稻盛主张在现实人生中,实践佛陀教导的六度: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般若。保持纯正的利他之心;抑制自己的贪婪、怨恨、傲慢等种种习气;全心全意地应对任何事情,不让一日空过;对任何的苦难,不屈服,不逃避;在纷纭浮躁的事务中锤炼风雨不动的佛心;在生命的种种努力中,体悟佛智。从他的实践历程可以看到,他是在努力如此要求自己。
如果因为崇拜经营之圣的光环而去读稻盛和夫的书,还不如把他作为一个在人生中实践佛理的普通人的书去读。每一个人,都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分子而已。但是尽自己的心力发光发热,在每一个当下升华自己的灵魂,每一个小分子,都能创造伟大的生命。一个所谓“成就大事”的人,只是日复一日地把细微之处做得精益求精、在每一刻每一处毫不放逸地自净其意,而自然成就了博大的影响力。不仅是经营企业者或者其他所谓做“大事业”的人,任何希望在人生旅途中寻找到生命真谛和精神家园的人,都可以从稻盛的人生体悟中得到受益。
书中举了一个叫做二宫尊德的农民的例子。二宫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毫无学问,他所坚持的只是日复一日披星戴月地耕田劳作。由于他的精进,一个凋敝的农村成为富裕的村庄。因为他的事迹,后来他被德川幕府任用。虽然二宫没有学过任何礼仪,但是在宫中他的举止言谈自带威仪,让人敬佩。这是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升华生命的例子。二宫通过专心进行田间的精进,陶冶了人格,生命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篇八:《活法》读后感】
稻盛和夫是两大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公司和日本第二电话电信公司创始人,是日本唯一在世的“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曾经是一个坏运气缠身的人。从小患肺结核,差点丧命,考中学两次落榜,考大学也落第,只好进了一家免强算得上大学的县立大学。大学毕业时参加就职考试次次失败。他去买彩票,希望一夜暴富,但无一次中奖,而紧挨着他彩票号码的彩票几次都赢得大奖。绝望之中,他在一个黑社会“总堂”门前徘徊了几个小时。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加入黑社会、做一个“有知识的恶棍”的念头,进了一家濒临倒闭、由一家银行托管的公司。在公司里他学非所用,努力工作得不到赏识。
在被勒令辞职后,与七个辞职的同事歃血为盟,创立了京瓷公司。公司渗淡经营,徘徊在破产边缘,他数次卖血给工人发工资,但还是阻挡不住工人纷纷辞职。他以出让多得惊人的股份为筹码,把最后一批工人挽留了下来。困难仍然接踵而至,但他凭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精神(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还在给员工们讲他的公司有朝一日能成为“世界最大的陶瓷公司”),让京瓷从一家“乡村公司”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
1984年,功成名就的稻盛和夫在52岁时再次创业,成立了日本首家民营电话电信运营公司kddi,在资源严重不足、处处受到国营电话运营公司nttdocomo的排挤、围堵的情况下奇迹般成长起来。
最近读了稻盛和夫的《活法》,他做人的哲学激励了我。很多事情我们都了解,可是却没那么做,只是一念之差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小时候课本里读到的与人为善,多为他人着想,看似简单的道理,我们却忽视没有做到。看了《活法》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审视自己呢?你对人生的态度,对工作的热忱,对生活的希望,是否该有所改变呢
诚意推荐此书,希望读它会给你的人生以积极的态度,给予你生活得希望和积极的动力。理出此书对我有感触的激励我的真言与您,我的朋友分享:
1、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就会实现180度大转弯。
2、人生的方程式,成功=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方程式关键在于乘法。他举例说,有的人头脑聪明可以得90分,但他炫耀自己的能力骄傲自满懈怠努力,只发挥了30分的热情,那么乘积只有2700分。另一方面,中等智力水平的人只有60分能力,而通过努力来弥补,以超过90分的热情投入工作,结果乘积是5400分。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3、孜孜不倦、默默努力,脚踏实地度过每一天,坚持积累每一天的力量。
4、做人贵在沉着中藏着精明,在面对纷繁的头绪和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视线始终不偏离他真正想要的。
5、要有极其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和渴望,全身上下从头到脚都充溢着这个愿望,就好似身上划破后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愿望。”因为“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就不可能靠近自己”。热爱是点燃工作激情的火把。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事的人。稻盛和夫在52岁,别人已经考虑退休的年龄时,又创办了kddi公司,因为他深信劳动的喜悦是最大的喜悦,人在工作中可以不断成长、提高自身修养、丰富内心,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6、有倾听食物声音的能力,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7、生命只有一次,万万不可浪费,要“竭尽全力”、真挚、认真地或者——继续这种看似朴质的生活,平凡的人不久也将旧貌换新颜,变成非凡的人。
8、成功的两大因素:缜密计划和前期准备
9、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就是指有意识地加以注意。有目的地、认真地、把意识和神经集中在对象上。在任何情况下,对细小的事情,都“有意图地”凝聚自己的意识。所谓有意注意,就比如类似使用锥子的行为。锥子是一种通过力量凝聚在最前端的一点上,高效达到目的的工具。这个功能的核心就是“集中力”。无论是谁,只要像锥子一样,集中全部力量在一个目标上,就一定能成功。
10、“六个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戒骄戒躁
3、每天自我反省
4、感谢生命
5、行善积德
6、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

京瓷哲学读后感篇2: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

【篇一:《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
阿米巴是每天有听马丁在读。然后也听马丁解释阿米巴经营模式的特点,自己也有大略的看一遍。
马丁觉得,我们曦蕾国际将来有一天也可以运用阿米巴的模式,但是目前,可能还不行。我对阿米巴模式的了解是这样的:
1、每个部门都有独立的核算,包括支出和收入,都是独立计算的。
2、并且每个部门都可以独立完成部门的业务,和独立寻找业务,来赚钱。
3、每个部门可以实施企业的理想和方针,和企业共同发展。
就像马丁说的,目前我们的公司只靠销售部在赚钱,那其他部门可不可以赚钱呢?我想一想,是可以,无论是技术部,还是培训部,将来有一天都是可以出来赚钱的,技术部,可以为我们公司创造利益的同时,也一样可以为其他公司创造。培训部为我们公司进行培训的同时,其实也可以招纳其他的公司和我们公司的员工一起培训,但是这些是需要整个架构模式的。我的理解是这样子。
不过这本书里面,稻盛先生对这些年轻的员工说过一翻话,我是受益匪浅的,他是这么说的:“你们如果有勇气离开公司,那为什么没有勇气相信我呢?我用我的生命作赌注,为了大家我会去维护好这个公司。如果我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杂念经营公司,你们可以砍死我”非常佩服稻盛先生的承诺,最终稻盛先生也没有令这些青年失望,看到这里,我想起了老大问过的一句话:你打算跟着我多久?”然后我就说:“我打算跟一辈子。”其实当时说这句话,我是真心发自内心,我觉得,我是那种,其实我有勇气离开公司,但是我更加有勇气相信老大!
所以,老大,你要加油,一定要将自己的事业做到发光发亮,完成你的3年,5年的目标,相信你可以的!
【篇二: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
稻盛和夫在《致中国读者》中写道:所谓阿米巴经营是一种经营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把组织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团体,通过独立核算制加以运作,在公司内部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实现全体员工参与经营的全员参与型经营。
这就让我想到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所推行的“划小核算单位”、“内部模拟市场制”、“内部银行核算制”等经营方法。我们现在听不到这些经营创新方法,好像寿终正寝了,追其原因有三:第一,那是政府行为在推行,而不是企业自愿或自创;第二,当时国有经济占主导,企业领导归政府指派,一朝天子一朝臣,推行此经营方法的领导一换下一任领导又要用自己认为好的管理方法;第三,核算量增大,都压在财务部一个部门,他们会迎合实施效果不佳的部门一起找各种借口让企业中止这项工作。
我们回过头来看稻盛和夫给阿米巴经营的定义,该经营办法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和“全员参与型经营”。这就让领导能提高素养,员工也能参与经营,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是模拟市场,而是让人人面对市场;不是模拟核算,而是独立核算。没有避风港,没有借口,这是培养经营者的沃土。
稻盛和夫在序言中还讲到:“如果缺乏像‘阿米巴经营’这样精细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业将很难取得长久的发展。”管理会计就是管理者的会计,没有难懂的会计科目,没有苦涩的会计准则约束核算,都是显示的是跟经营决策相关的及时数据,能够支持决策。大多数企业都按照国家规定成立财务机构,由会计人员按照国家规定核算出纳税报表,这些数据对未来的经营决策意义不大。企业各个单位都应该像记家庭流水账一样对自己的收支了如指掌。不用管核算的形式,只要能反映自己的经营结果就好,这就是管理会计的出发点。
老先生指出要把“追求正确的做人准则”当作实施阿米巴经营的基矗他所要表达的做人准则就是“3岁小孩知晓,80老老翁能做到”的做人道德规范。不用长篇大论,不用过分渲染,就像我们强调的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去做,这个社会就会好得多。
【篇三: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作文】
昨天到稻盛和夫(北京)管理咨询公司,与两三年没见面的郭红波就在咨询客户中推行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进行了探讨。回来之后,我又把读过两遍的《阿米巴经营》拿出来,看到自己在书也中随手写下的感悟,就想在自己的博客中整理一番,以便对该经营模式的再认识。
稻盛和夫在《致中国读者》中写道:所谓阿米巴经营是一种经营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把组织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团体,通过独立核算制加以运作,在公司内部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实现全体员工参与经营的全员参与型经营。
这就让我想到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所推行的“划小核算单位”、“内部模拟市场制”、“内部银行核算制”等经营方法。我们现在听不到这些经营创新方法,好像寿终正寝了,追其原因有三:第一,那是政府行为在推行,而不是企业自愿或自创;第二,当时国有经济占主导,企业领导归政府指派,一朝天子一朝臣,推行此经营方法的领导一换下一任领导又要用自己认为好的管理方法;第三,核算量增大,都压在财务部一个部门,他们会迎合实施效果不佳的部门一起找各种借口让企业中止这项工作。
我们回过头来看稻盛和夫给阿米巴经营的定义,该经营办法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和“全员参与型经营”。这就让领导能提高素养,员工也能参与经营,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是模拟市场,而是让人人面对市场;不是模拟核算,而是独立核算。没有避风港,没有借口,这是培养经营者的沃土。
稻盛和夫在序言中还讲到:“如果缺乏像‘阿米巴经营’这样精细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业将很难取得长久的发展。”管理会计就是管理者的会计,没有难懂的会计科目,没有苦涩的会计准则约束核算,都是显示的是跟经营决策相关的及时数据,能够支持决策。大多数企业都按照国家规定成立财务机构,由会计人员按照国家规定核算出纳税报表,这些数据对未来的经营决策意义不大。企业各个单位都应该像记家庭流水账一样对自己的收支了如指掌。不用管核算的形式,只要能反映自己的经营结果就好,这就是管理会计的出发点。
老先生指出要把“追求正确的做人准则”当作实施阿米巴经营的基矗他所要表达的做人准则就是“3岁小孩知晓,80老老翁能做到”的做人道德规范。不用长篇大论,不用过分渲染,就像我们强调的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去做,这个社会就会好得多。
【篇四: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先前看过稻盛和夫的几本书,都是关于其经营人生的“哲学”思考。这本书却不同,说的是经营的“实学”,即为介绍具体做法的一本书。虽然为了让读者易于理解,书中也尽量把具体做法背后的哲学思想进行了些介绍,但总体来说,大部分篇幅说的还是具体要如何去做的事情。因此,要想从这本书中获得比较好的养分,最好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能有所实践,或者是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
阿米巴经营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积极主动性、充分形成集体合力的经营体制,它把组织细分成一个个强健的独立组成单位,通过对每个单位进行独立核算,把企业每一个组成单元都打造成具有良好盈利能力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在所有单元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机制以解决冲突、形成互补,进而形成公司整体的强大竞争力。可以说,是一种非常优秀、非常精干的组织形式。
书中详细介绍了阿米巴这种组织应该如何去构建、如何去协调、如何去管理,尤其是重点介绍了作为其核心的单位时间核算制,这些内容对广大想要提高企业业绩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来说,无疑都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然而,但凡经营机制,都是其形易效,其神难仿,直接拿几个工具过来用用很简单,真要想把握到此机制背后的精髓,充分发挥其效果,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行。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支撑阿米巴经营的“神”之所在,乃“无私”或者说“利他之心”这种道德层面的东西。稻盛和夫自己也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指出,阿米巴经营对于领导者的道德要求非常高,如果没有这一层面的内涵,阿米巴经营是难以发挥预期之效果的。按照现在的行话来说,这些应该是属于“企业文化”层面的内容了,需要在学习时也多加留意。
最后,综合评价下:此书篇幅适中,内容实用,描述清晰,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篇五: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
《阿米巴经营》是被称为日本的“经营至圣,人生之师”的稻盛和夫的力作。作为日本的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由独到而务实的见解。
所谓的“阿米巴经营”就是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订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通过这种做法,让第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稻盛和夫先生在最初创建京瓷公司时,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件事:招收了10名刚从高中毕业的新职员,他们在工作了一年左右,开始熟悉工作的时候,突然跑到稻盛和夫那里要求改善待遇,而且还写了血书,提出了强硬的要求

京瓷哲学读后感篇3: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篇一:《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阿米巴经营》是稻盛和夫一本讲述经营实学的书。作者是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圣,人生之师”,作为日本的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有独到而务实的见解。他用40年的时间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阿米巴经营是稻盛和夫自创的一种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通过这种做法,让第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当然,实行阿米巴经营需具备两大前提条件:一是企业经营者的人格魅力。经营者必须具备“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并为社会做贡献”的明确信念;二是所谓的“哲学共有”,即共同的经营价值观和哲学。各个“阿米巴”之间及其内部每一位成员,在为自己和自己的“阿米巴”的业绩考虑时,都需考虑为别人、集体、整个利益着想。
随着市场环境因素的改变,每家企业都会受于其自身发展的速度、规模等变化所带来影响,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的也将受越来越大的挑战。从《阿米巴经营》中,阿米巴经营是一种经营模式,也是一种经营哲学。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其企业的健康发展显然需要建立一种正确经营哲学的经营管理体系,以确保经营者与员工齐心协力,使得企业能够持续稳定成长与发展。
对企业来说,需要建立科学的组织,规范流程,合理分工,积极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公司的发展靠什么?公司的发展不完全依靠高级管理层的远见卓识,更是需要依靠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努力积累。科学规范的组织经营管理体系,能够让每一个员工发挥热情与能动性,以使企业才能够真正的强大。《阿米巴经营》告诉我们的就是让员工都主动参与工作,亲身感受到生产、营销和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从而激发员工的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来,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同时要使每个员工把企业看成“自己的公司”,员工与企业发展共存亡、共发展。在我们现实企业中,有很多基层员工看不到他们自己的工作效率与公司整体商业利益好坏的关系,所以他们工作永远无法自主地去做,所有的工作是等待公司分配。这种情况造成的状态就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责怪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没有奉献精神,工作人员认为工作太沉闷和枯燥,没有归属感和成就感。而《阿米巴经营》告诉我们,良好的经营管理体系能够让企业每个人感受都是团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给予每一个员工一个应有的责任感,不断激发出他们工作的激情与热情。因此,我们企业需要像阿米巴经营一样,建立属于自己经营哲学的经营管理体系,并由此形成以流程为核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潜力,推动企业经营效率与效益的提升。
【篇二:读《阿米巴经营》有感】
读了《阿米巴经营》后,稻盛和夫先生简单、直观、精辟的语言让我受益良多。这是一本看似简单实际却博大精深的书,类似于截拳道,书中的很多精华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来真正的领悟。对于书中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重复,很多同事都已经举出,我想从其他方面谈一下我的读书心得。
一直以来,稻盛和夫先生都以“敬天爱人”的理念构建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空间以及一种成就员工、解放员工的途径。我想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组织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使命,例如共产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因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了行事的准则。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是打造百年老店的头等大事,稻盛和夫先生将“敬天爱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发挥到了极致,正是这样才成就了稻盛和夫先生的伟大,不仅仅在数字上,更在于心灵上。
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更在于我们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我们每个人的素质毕竟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搞一刀切主义。程序的设立、目标的数字我们可以学习,但信念上的影响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也正是我倍感压力之处。一个好的企业必定有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领导,才可带领企业走出一条辉煌之路。同样,作为片区甚至于办事处的领导,怎样才能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带领好自己的团队?我的答案是以公司新的价值观为明确的信念,身体力行,下属不是看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说与做达到一致才能让员工信服,才能最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有可能真正的学习到阿米巴经营的精髓,带领自己的团队达到预期的目标。
【篇三:读《阿米巴经营》有感】
《阿米巴经营》是被称为日本的“经营至圣,人生之师”的稻盛和夫的力作。作为日本的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由独到而务实的见解。
所谓的“阿米巴经营”就是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订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通过这种做法,让第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稻盛和夫先生在最初创建京瓷公司时,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件事:招收了10名刚从高中毕业的新职员,他们在工作了一年左右,开始熟悉工作的时候,突然跑到稻盛和夫那里要求改善待遇,而且还写了血书,提出了强硬的要求

京瓷哲学读后感篇4: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篇一: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一代大师王蒙,虽年逾七旬,但却是“心儿不曾老”的老人,历四年之功,以雄健的笔触、渊博的文化修养、深邃的人生底蕴,去总结、回味、反思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感悟,去探索提示人生苦乐的大道至理,在自己的人生金秋为我们奉上了力作——《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这是一本坎坷人生的智慧之书,是经历曲折的经验之书,也是给我们的启示之书。笔者在细细品味、慢慢回味这本书后,感慨万千。书中用杂文随笔的艺术形式从各种角度感悟人生的艺术,诠释道与德,诚与诈,智与愚,真与伪。谈人生哲学,其实不容易。而王蒙却从其历尽沧桑之后道出了“无术、无谋、无名、无功”的真谛。作者完全充当了一个普通的人来分析,让我们通俗易懂,新意昂然。在叙述这些人生哲学时,没有空洞的说教,也没有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而是以亲身经历现身讲法,一切从面对人生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阐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真实的力量透彻纸背,发人深思。
王蒙先生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写出成名作《青春万岁》。他的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走过了中国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尝过酸甜苦辣种种人生滋味,而他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他的人生也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他将自己近70年人生经历积淀下来的真实情感,经历种种磨难而又超越苦难的人生经验和感悟,在顺境和逆境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通过伴随终身的孜孜不倦的学习成为学养丰富的人,谈自己如何迎接人生的种种挑战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而王蒙先生的“人生哲学”的实质,却是低调、宽容、学习、有为无为……说不上石破天惊,说不上深不见底。这些道理,没有多少人完全不懂,但能体味颇深且付诸实践者也确实不多。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一个学习不够、修养不到的问题。王蒙先生的“人生哲学”为解决这个问题开了一剂良方:在逆境中,在几乎什么事都做不成的条件下,你至少可以学习;在顺境时,在一片颂扬声中,你千万不要忘了学习。将这剂良方换句话表达就是:学习不仅是谋生的技能,更是人生的享受。要说王蒙先生的“人生哲学”有什么深奥,我想恰在于此。
正如本书前言中所说的“只有走过人生广阔领土的人,才有资格谈人生的真谛;只有满怀坦诚的成功者,才会给我们以真正的人生教益;只有亲历过人生苦难的人,才能跳出苦难看人生;只有用理性知道自己人生而又不惮躬耕实践的人,才能讲出人生的理性。”这段话我也是作为警句勉励自己。王蒙作为一个领域中屈指可数的领导性人物,没有夸夸其谈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也没有以经历坎坷人生标榜自己的伟大,而是以非常谦卑的态度,以:我是学生来自居,强调学习是生命的主线。这让我非常羞愧,虽然近几年来我也为了工作看过很多类的书籍,却没有真正做到以读书为乐,不知其所以为乐,也谈不上学以致用。现在读了此书方有豁然开朗之感,进一步提升了对读书的认识。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学习,并不是读书才是学习,一切经验体验都是学习。学习是一种不知不觉的生活方式。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你的老师。也许是一个政府官员,一个小商贩,一个农民,甚至一个罪犯,你或者认为他们是庸俗低下的,但是,很可能他们身上会有某种闪光的东西,是你所不具备的。从他们身上我得到了知识,我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我是学生”并不是作者的一句空话、大话,这是他平时实际生活的行为准则,又是对自己一生的客观评价。书中,作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佛学禅理,寓言故事等一些寓含哲理的寓言小品来阐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在顺境时,不断的学习让王蒙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使有所建树,也不自命精英,自我膨胀。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都以谦卑的态度,在读书中,生活中,把每个人当作老师,每个地方当作课堂,每个时间当作学期。在逆境中,不断的学习给予他力量,自尊,快乐,生的希望。王蒙在上世纪那场浩劫中,也从未停止过对新知识的追求,充分利用发配边疆16年时间读了个“博士后”。“你可以不准我写作,不准我吃肉……然而你无法禁止我学习。”越是逆境,越要沉下去,越要戒浮躁,越要踏踏实实。在逆境中学习,更要顶得住压力,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对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持之以恒,必将水滴石穿。
王蒙是誉满天下的著名作家、诗人,却以平等的心态在与读者倾心交流,在娓娓而谈中讲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悟的真实。他绝不放弃人生的哲学睿智与理想境界,但亦绝不高谈阔论,无论小事、大道,都说的是人生至理。这种细腻,周到的人生哲学就像大海卷起层层叠叠的浪花来拥抱着我们的思想灵魂。现在社会生活的琐碎,工作的紧张,常使人感觉压力巨大,精神紧绷。然而精神极度紧绷之后常感觉空虚无聊。而读了这本书,正如一场及时雨惊醒我尘封已久的求知欲。感佩王蒙学习识见之余,我将重新调适自己的“精气神”,多一些“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紧迫感,惜时敏学,在无为与有为之间成就自强不息的人生路。读这本书,在你我的人生之旅中,在不断创新的前进道路上,有一个信念的支撑,找一个倾诉的知己,写就一个异彩纷呈的人生。
【篇二:《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我的人生哲学》一书充满了真诚坦白和哲学的睿智。作者王蒙以讲故事的形式,节奏缓慢的讲述了他的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哲学。他的人生坎坷而辉煌,平凡而高尚。
打开书本,仿佛走进伟人的内心世界。经过人生广阔的领土,王蒙无疑是有资格谈人生真谛的。王蒙一生大起大落,亲身经历了中国20世纪后半世纪的风波和动荡,在最灰暗的时刻,也没有停止对美好理想的梦想。他的生活经历,使他从许多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经历了人生苦难,然后跳出苦难来了解社会,研究人性然后将自己的思索和感悟表达在文字中。就是这样一个大师级的伟人,经历坎坷,经历风浪。不到14岁就参加地下党组织,在中国文坛里驰骋了半个世纪。他的一生也和我们一样,只是他对生活,对工作有着更深的理解。
作者在近乎闲聊中,谈到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存和学习,但学习却始终贯穿在生命运动中。详实写着内心的真实感受,当写到“可以剥夺我控制我的人身,却无法限制在闭目养神背诵唐诗宋词英语十四行。”既使是在彷徨而无助时而对学习表示疑惑,也会变得豁然明了。他认为,只有学习才不至于使人自吹自擂,勇于自查自律,不仅仅关注一时一地的得失成败,只是将这种失败看作是一个学习的契机,学习是漫长过程的一个环节。这种无限延伸的学习概念,纠正了有些人一谈学习就讲条件讲环境的错误思想,使学习者有了更灵活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有了更宽泛的求知空间。
王蒙以其满怀坦诚的胸怀,给我们以真实的人生教益。他在书中将自已定位为学生,说的很真实,很切要。说的很坦诚,这种谦逊好学的态度,无疑给那些有了稍许成绩就关在小屋里称王称霸的人一个警示,让他们无地自容。想到我们身边有些同志在休闲时间的喝喝应酬,醉生梦死,看到此书后,定会感到惋惜,感到痛心。其实换个思路在思考,社会进步了,住房可以拿贷款,买车可以套现金,试问青春和生命可以透支吗?
王蒙的“无为”境界读完后,由仰幕变成敬佩。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有所不为。在人际关系上,不搞结盟,不要投靠某位领导,而不奴颜婢膝溜须拍马,其实这是哲学中道德范畴,有时高尚是无需有所为的。这里不仅仅是作者在写作了,而是用生命,用思辩,用心血在打造我们人类的灵魂。过高的估计自已而低估别人,知人之明知已实属不易,因而有所行动的求别人的真经,不如自已在思量自已的过错。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高智商,一种理想化境。当我们遇到一些待遇不公,苦差或上司故意刁难时不如言传身教,意在大局,以实际成绩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搞无谓的泄愤、表白和发威。这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的履践。
用杂文随笔的艺术形式从各种角度感悟人生的艺术,诠释道与德,诚与诈,智与愚,真与伪。谈人生哲学,其实不容易。而王蒙却从其历尽沧桑之后道出了“无术、无谋、无名、无功”的真谛,让我们耳目一新。在为自已的工作,职位,职称,住房等活动中,争取有影响力的人支持自已,结果远远胜过有真才实学但羞于活动羞于为自已启齿的人,这样的事例作者对其作出了深刻的区别分析,活动也是有高尚与你下的区别,而正是有这些别,才体现恶心与鲜花的区别。在这里,作者完全充当了一个普通的人来分析,让我们通俗易懂,新意昂然。在叙述这些人生哲学时,没有空洞的说教,也没有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而是以亲身经历现身讲法,一切从面对人生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阐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真实的力量透彻纸背,发人深思。
王蒙是誉满天下的著名作家、诗人,却以平等的心态在与读者倾心交流,在娓娓而谈中讲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悟的真实。他绝不放弃人生的哲学睿智与理想境界,但亦绝不高谈阔论,无论小事、大道,都说的是人生至理。这种细腻,周到的人生哲学就像大海卷起层层叠叠的浪花来拥抱着我们的思想灵魂。
【篇三:读王蒙《我的人生哲学》有感作文】
最近,又读了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我的人生哲学》一书,与其中许多内容观点产生了较强的共鸣,感触很深,写下送于大家交流共勉。
从生命的个体来说,我们能够经历的不过几十年,然后再无第二次机会。对于人的一生来讲,这才真叫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个人丢了一百元钱都会心疼,丢失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每一次机会更应心疼。
青年时代谁都愿意投入生活,投入学习,投入事业,投入社会,投入人间,此后,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有的有所作为,有的光阴虚度,有的浑浑噩噩,有的奋斗不止,有的怨天尤人,有的胡作非为。
我觉得既使生活还相当艰难,学习的道路还相当长,社会还会明明暗暗,人间还有许多不如意、不走运,你也要投入,你也要尽力、尽情、尽兴,尽一切可能去努力争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和事业。
因为你积极,你还可以改变现状,可以更好的享受成功和快乐。因为你消极,你能得到什么?只能更不快乐。
也许你不能名垂青史,但你至少对得起自己这几十年;也许你未立功、立言、立德,但你至少发掘了自己一生的能力;也许你教书未成才,学业未成名,但最后你“结帐”的那一天,你至少可以说我尽力了,你的失败如楚霸王垓下之战,“非我之罪也”。
我始终不赞成以成败论英雄,但我的心里至少认为,你已选择了正确的道路,终因条件不具备,机遇不够是一回事;你上来就不成样子,无志气,无作为,不学习,不努力,不操心,意志薄弱,心胸狭窄,企图侥幸,却愤愤不平,终一事无成,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你是前者,你无悔,人有情,世有眼。如果你是后者,谁能纠正,谁能弥补,谁能同情。
也许你爱教育干了这一行,也许你干了这一行才爱这一行,也许你现在还不愿从事这一行,我都希望你努力,你只要尽力了,你就会享受到尽力本身带来的乐趣,得到一种充实感、成就感,你也就赢得了,必然赢得了,首先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自尊、自信和满意,即使没有达到目标,也有一种“天亡我也,非我之罪”的悲壮感、英雄主义。
人生是一个过程,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过程。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质量提高也是一个过程。我愿大家都能用心投入这一事业,为自己,为家庭,为孩子,也为县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教育局一班人,将尽力为大家提供创造更多的竞争平台。
【篇四:《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我的人生哲学》一书充满了真诚坦白和哲学的睿智。作者王蒙以讲故事的形式,节奏缓慢的讲述了他的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哲学。他的人生坎坷而辉煌,平凡而高尚。
打开书本,仿佛走进伟人的内心世界。经过人生广阔的领土,王蒙无疑是有资格谈人生真谛的。王蒙一生大起大落,亲身经历了中20世纪后半世纪的风波和动,在最灰暗的时刻,也没有停止对美好理想的梦想。他的生活经历,使他从许多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经历了人生苦难,然后跳出苦难来了解社会,研究人性然后将自己的思索和感悟表达在文字中。就是这样一个大师级的伟人,经历坎坷,经历风浪。不到14岁就参加地下组织,在中文坛里驰骋了半个世纪。他的一生也和我们一样,只是他对生活,对工作有着更深的理解。
作者在近乎闲聊中,谈到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存和学习,但学习却始终贯穿在生命运动中。详实写着内心的真实感受,当写到“可以剥夺我控制我的人身,却无法限制在闭目养神背诵唐诗宋词英语十四行。”既使是在彷徨而无助时而对学习表示疑惑,也会变得豁然明了。他认为,只有学习才不至于使人自吹自擂,勇于自查自律,不仅仅关注一时一地的得失成败,只是将这种失败看作是一个学习的契机,学习是漫长过程的一个环节。这种无限延伸的学习概念,纠正了有些人一谈学习就讲条件讲环境的错误思想,使学习者有了更灵活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有了更宽泛的求知空间。
王蒙以其满怀坦诚的怀,给我们以真实的人生教益。他在书中将自已定位为学生,说的很真实,很切要。说的很坦诚,这种谦逊好学的态度,无疑给那些有了稍许成绩就关在小屋里称王称霸的人一个警示,让他们无地自容。想到我们身边有些同志在休闲时间的喝喝应酬,醉生梦死,看到此书后,定会感到惋惜,感到痛心。其实换个思路在思考,社会进步了,住房可以拿贷款,买车可以套现金,试问青春和生命可以透支吗?
王蒙的“无为”境界读完后,由仰幕变成敬佩。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有所不为。在人际关系上,不搞结盟,不要投靠某位领导,而不奴颜婢膝溜须拍马,其实这是哲学中道德范畴,有时高尚是无需有所为的。这里不仅仅是作者在写作了,而是用生命,用思辩,用心血在打造我们人类的灵魂。过高的估计自已而低估别人,知人之明知已实属不易,因而有所行动的求别人的真经,不如自已在思量自已的过错。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高智商,一种理想化境。当我们遇到一些待遇不公,苦差或上司故意刁难时不如言传身教,意在大,以实际成绩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搞无谓的泄愤、表白和发威。这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的履践。
用杂文随笔的艺术形式从各种角度感悟人生的艺术,诠释道与德,诚与诈,智与愚,真与伪。谈人生哲学,其实不容易。而王蒙却从其历尽沧桑之后道出了“无术、无谋、无名、无功”的真谛,让我们耳目一新。在为自已的工作,职位,职称,住房等活动中,争取有影响力的人支持自已,结果远远胜过有真才实学但羞于活动羞于为自已启齿的人,这样的事例作者对其作出了深刻的区别分析,活动也是有高尚与你下的区别,而正是有这些别,才体现恶心与鲜花的区别。在这里,作者完全充当了一个普通的人来分析,让我们通俗易懂,新意昂然。在叙述这些人生哲学时,没有空洞的说教,也没有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而是以亲身经历现身讲法,一切从面对人生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阐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真实的力量透彻纸背,发人深思。
王蒙是誉满天下的著名作家、诗人,却以平等的心态在与读者倾心交流,在娓娓而谈中讲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悟的真实。他绝不放弃人生的哲学睿智与理想境界,但亦绝不高谈阔论,无论小事、大道,都说的是人生至理。这种细腻,周到的人生哲学就像大海卷起层层叠叠的浪花来拥抱着我们的思想灵魂。

京瓷哲学读后感篇5: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一:《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直是一本经典的世界名著,我读后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经典之处。哲学,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十分枯燥的,读罗素的书我感觉是相对浅显易懂了,虽然许多地方我还是需要逐字逐句慢慢理解。罗素对于哲学是理性的,他对哲学的论述总是力求清晰,他试图将原本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样的意图下,难免会有一些对精华的学问的偏颇或是遗漏,但是这对于我们这种处于哲学的人来说却是最好不过的了,它不会将我引入一个庞大难懂的圈子中去,或使我进入无止境的思考,或使我就此对哲学失去兴趣。罗素的哲学无意识很能帮助人的,若是能用心体会其中,相信一定能使自身的境界提高。
罗素的哲学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这与许多哲学史是有所不同的,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文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他不是单纯的将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是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哲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独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以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这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做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篇二: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我读完这本书得感觉,正如培根所说的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不同的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东西,多方涉猎,才能让人博学多闻。”
从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以及每个人的自身看,哲学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东西,他与生活中的所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自成一派,深邃而令人思考,回味却无法触及真谛。哲学真的是世界最美妙的东西,但是但凡有所诚者,必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物了,他们真的是人类思想的指引者。
作者波特兰·罗素,真的是如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他是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的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
这本书所散发出的美感,超出了我看其他任何书给我的感觉,虽然有的东西晦涩难懂,却也让我爱不释手。
希望大家也能涉猎广泛,多多读书。
【篇三: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作文】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篇四: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著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篇五:《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篇六:《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著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著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篇七: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诚之中呐喊世界是一团不灭的火焰,可以听到荷马在疯狂之中演唱神与英雄们强大的力量;而到了苏格拉底,人类就开始冷静思考了,思考着人类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种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静的理智浇灭了,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诗人的力量可以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柏拉图的已经观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是诗人:他用冷静的理智来反对酒神的迷狂,却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与其说他的“理念”是一种单纯的哲学,不如说他创造了一种关于美的意境,天地万物都可以归服于“理念”的名义下,这何尝不是人类意识中那种最纯粹的、统一的关于宇宙初生之美的体验呢!美在第一双眼睛看来是不可言说的,而柏拉图却说了出来!在无意之中,柏拉图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终究只是接近。在苏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则是和上帝融为一体的,他们就是神。可以说,柏拉图是最后一个体验到古希腊那种酒神的迷狂的人,而柏拉图之后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种冷静的理智,仿佛再也听不到诗人那疯狂的呐喊了,仿佛再也没有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体验了。
与其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科学家,因为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自然万物那种朦胧之美变得清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以上所说的人类意识中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三种认识方式中,科学的认识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开始被确立了起来,这也表明人类自身的分界变得明显了。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的原因,这种差别何其之大啊!从此以后,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开始统治人类的意识,诗人的激情在机械的碾压下变得微弱,最终也熄灭了。那第一双眼睛看到的纯粹的美似乎消失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人类的文明的历史到底是向前推进的还是后退的?这其中蕴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方式,一种是科学的,一种是哲学的或宗教的。我想,之所以会请出那位全能的上帝来统治一切,是因为人类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这种混乱从哪里来?从可见的方面来说,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道德衰落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的自身出现了分界,即那三种认识方式的正式确立。人类的意识不再是和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了,但是人类的却在不自觉的做着种种努力。上帝是什么?或者说神是什么?他不再是人类的童年时期那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神秘存在,上帝不是水,上帝不是一团火,上帝也不是数,而是上帝与自然万物分离,已经超越于自然万物之上了——是上帝创造了一切,甚至,柏拉图的“理念”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这可以说明人类与外部世界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分界,因为上帝是人创造的,上帝并非是在自然万物的宁静中向人显现的。上帝只是人类企图回归自然万物的努力的假设。此外,上帝也变成了一个“人”,他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善良美好的情感和美德,以及自身中具备的产生“恶”的因素。让我们再回想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的科学假说,当人类科学的和哲学的认识方式不能推出那可以无限回溯的宇宙万物的成因时,人类便假定了一个静止的第一原因,这表明了科学和哲学已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了。于是人类便假设有一位超出了人类的经验和理性的上帝,这便是宗教信仰。可以说,人彻底的从自然万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但是又落入了这位创造自然万物并又具有人的品质的上帝的“奴役”。
【篇八:《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中国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白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中国式思维。
罗素接着说,哲学象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启示的权威。这里传统的权威是指国家机器的强力,启示的权威则是指神学中的教条,上帝旨意之类。既然哲学和科学一样理性,那哲学存在的必要在哪里呢?罗素认为,科学回答不了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而神学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经不象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令人信服。罗素举了好多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问题,个人认为远不如这三个直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当然罗素的问题层次较高。象这三个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说,神学家的答案已经失去光辉。而哲学恰好来钻研这类业务。可能有人要问,那进化论又是什么?个人认为进化是白鱼黑眼上的一点,我在上面提到,科学的一个特点是重复性,到目前为止,碳水化合物还不能合成出灵性,简单地说是细胞,也就是说进化的源头还没找到。
我们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无聊的问题上,罗素认为一是历史责任,二是面临的宇宙孤寂的恐怖感。宇宙中有几亿个恒星,而我们人类只是一颗不起眼行星上小小的爬行物,我们是无助的,还是宿命的?面对浩瀚的星空,孤寂啊。罗素说:“在显明的希望与恐惧之前而不能确定,是会使人痛苦的;可是如果在没有令人慰藉的神话故事的陪伴下,我们仍然希望活下去的话,我们必须忍受这种不确定性。”罗素认为忘却问题以及声称已经找到了确凿答案都是无益的,如果我们忘记了我们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我们会对许多重要的东西麻木不仁;而神学的武断,说我们对无知而具有知识,则会产生对宇宙的狂傲感。个人觉得无神论的狂傲是无知,神学家的狂傲则是误知。
我们再回到罗素这篇绪论的开头,来谈谈哲学的特征。罗素说,“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就科学这个词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同时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但也确实如此。心灵往哪里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挥,只有你的心灵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烙印问题。
【篇九: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前部分我有认真的阅读,确实不错!买了本盗版的书籍,影响了阅读的心情,后期的阅读是通过天涯读书完成的。作者见解独到而深刻,同时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罗素的烙印。就结构而言,主要以那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为线索,脉络不是很清晰,阅读的过程需要极强的注意力才能够很好的吸收。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真正的真理,真理是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而言的。读完之后对战争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大乱方可大治。对于五千年文化史的中国,在古代未曾经历真正的外邦的征战是幸也是不幸。下面给大家摘录几段我认为精彩的地方:
1、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指的可以是下列两种事情中的一种,我们可以指:“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指:“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目的论的解释,或者说是用最终因来解释的;对于后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解释。
2、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末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扩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品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3、浪漫主义观点所以打动人心的理由,隐伏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极深处。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来补充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而割弃现在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烦腻,所以炽情一激发起来,社会行为上的种种谨慎约束便难于忍受了。在这种时刻,推开那些约束的人由于内心的冲突息止而获得新的元气和权能感;虽然他们到末了也许会遭遇大不幸,当时却享受到一种登仙般的飞扬感,这种感受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知道的,然而仅仅有平凡德性的人却永远不能体验。于是他们天性中的孤独部分再度自现,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这自现必定披上神话外衣。神秘主义者与神合为一体,在冥想造物主时感觉自己免除了对同俦的义务。罗素的哲学史更像是写给自己的读后感。观点十分可观,同时并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厌恶,例如对斯宾诺莎的推崇和对尼采(尼采的章节十分精彩诙谐,强力推荐)的蔑视。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接受了对他人思想观点的一种客观评判的阅读方法。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最近看这本商务印书馆出的哲学科普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

京瓷哲学读后感篇6: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篇一: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他的哲学是“现代哲学的源泉”,同时也是“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历史上的转折点”,也就是说,从康德开始,人们对理性进行批判所遵循的“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个“哥白尼式变革”。从这一点来看,康德可以说是现代哲学的鼻祖。我们肯定知道康德的三大批判,而且这三大批判都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但是只要一步一步地去看去理解,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就我本人来说,看了《纯粹理性批判》以后就其思路作以下说明,这样会更有利于去理解这本书,这里当然有一部分还是其前言部分的文字。
这本书有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这一点非常重要,注意这一点也就把这本书的脉络给把握住了。
当然,这本书的思路非常清晰。它分成两大部分即“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先验要素论”也就是人类认识能力中的先天要素,“先验方法论”也就是在这些先天要素基础上建立形而上学体系的形式条件。这里应该分别加以说明:首先,因为人类的认识要经过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有从感性到理性的条件与形式。因此,在“先验要素论”里面要分别论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认为人们要认识事物必须要通过先天直观形式,也就是空间与时间,这种先天直观形式可以去整理由物自体刺激感官而引起的感觉材料,这样才能获得感性的知识,其实康德就是认为人类的认识就是建立在感官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先验逻辑”则包括了两个方面即“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在“先验分析论”中,康德在对知性的探究中发现了知性的十二对先天的纯粹概念即范畴,而知性从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出发,运用范畴去综合感性提供的经验材料,这样范畴在经验中是有有效性的,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概念分析论“。但是知性如何去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到现象上去呢?康德在“原理分析论”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到现象上去要有一定的法规,也就是说它要依照范畴表把知性先天原理的体系用“直观的公理”、“直觉的预测”、“经验的类化”和“一般经验思维的公设”去构成。值得注意的是,知性先天原理只对现象有效,而对超越现象的物自体或本体则没有有效性。在“先验辩证论”中,康德认为理性要超越现象去认识超验的本体是不可能的,它最多也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它是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所以这样就容易使推论因主观的需要而产生有关无条件者的概念,从而把它看作了有客观实在对象与之相对应的主体概念了。这样人们对无条件者(如灵魂、世界整体和上帝等等)都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这些都属于假知识,如关于灵魂作了含有“四名词”错误的“谬误推理”,关于世界整体则陷入了“二律背反”,关于上帝则推出了一些无客观实在性的“先验理想”等等。
其次,在对感性、知性及理性作了分析和规定之后,作者就对在此基础上建立形而上学的形式条件作了说明,这也就是“先验方法论”。他认为纯粹理性的理论使用没有法则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的方法加以训练,从而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这样就不会让纯粹理性的使用扩展到经验之外,这种做法就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或现象的“内在的”自然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另外,它又说明了纯粹理性在实践方面的应用,这就说明要建立一种超验的道德形而上学是可能的,从而为《实践理性批判》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有,康德又从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出发,来说明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的总体构成。
【篇二: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很早就想写这样一篇小文了,可是自己一直都不知如何下笔。我读的很累,总是读不完,读的异常艰难。说我读了此书,其实我感觉和没有读过一样,我只是收获了一个历程而已。
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只有当你读了真正的哲学著作你才会明白。饱受了许多年虚假哲学的蒙骗,你才突然明白自己当初是多么肤浅。哲学绝不是我们被应试教育所传递给我们的枯燥无味的一种假象的认知,哲学不是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三言两语就能说一个大概的,我知道了我以前一直的学习是那样可笑,我庆幸自己没有拿去炫耀,否则我是多么肮脏不堪和暴殄天物。
康德其实很渺小,可是他的思想却比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人伟大,我们这个时代里是一群停滞思考和怀疑的满面浮华和虚伪包装的假人,我们从不承认自己的渺小,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一个笑话之一。康德如此谦虚,从没有豪言壮语和大言不惭,他没有想过改变世界,而是在思考认识自己。他总是无限看好我们这些后来之人,他相信我们能够走上人类的康庄大道,可是到现在来看,康德误会了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如此没落。
我们太需要思考自己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愚昧就是妄自菲薄,我们被没有知性、感性、理性的物所摆布,我们在走向迷失的不归之路,可是我们满不在乎和不去察觉。思辨的理性光辉才是照耀人类文明前行的灯塔,可是当下我们却愿意让其熄灭,我们却乐意让自己自甘堕落,我们在走向下贱的低俗,可是我们无所作为去挽留我们的思想窒息。
言过其实只是为了警醒自己,我想成为一个思想的生灵,我不想被这个无知的世界随意欺骗,这就是我读康德此书最大的感悟。
【篇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作文】
初中水平读《纯粹理性批判》,难啊。读的这么费劲当然要拿出来臭显摆一下下。
读的是邓晓芒版的。
主要是康德自己造的概念太多,不过没边沁得多。难不成先被概念?以下说的不对的请大家随意虐。
“先验”理解了就好。先验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不停的先于经验的动悟或者至少是同时,不知道动悟这个词用的对不对?看到老有人说“先验”,其实是比较唯心的。尤其是时间和空间的先验还有因果论。先验是哪来的?先天的,差不多就是天生的意思。就是说每个人先天就有的。还是有点玄玄的,怪不得有人把哲学叫玄学。
它的认识论麻烦。就是“统觉”——人的杂多意识的统一的认识论。
说的从“经验”开始,我老觉得翻译的不应该是“经验”。不停说超出经验就无真理,可是它的目的就是超出经验,就是最后的本体论——自由客体。
最让我觉得好的就是时间空间的先验,这爱因斯坦的狭义论的时间空间统一的意思差不多。
先验加经验就是康德认定的所谓真理。超出经验就会造成二律背反,比如论宇宙的限度,既可以推出它是有限的又可以推出它是无限的。如果人类还没去过月球或看过月球的话,我就可以推出月球有人居住又可以推出月球没人居住,二者谁都无法辫倒谁。
我觉的康德是个怀疑论者,尤其是对上帝的存在,最后只好还是休谟的利益即:有的话,信了我就上天堂喽。没有的话,信了也没啥坏处。其实是赌一把的感觉。所以一直说把道德和幸福挂钩绩效——迷信点的说法就是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还有实用点的说法就是信上帝可以维系人的道德,这个说法好多人说过,不知是否是康德最早提出的。
还有围绕因果,论范畴等的系统的统一,西方的所谓体系,就是不管啥理论都要求要一统多,比如要求对世界的万事万物要求有一个绝对的解释,那就是上帝呗。
不能再讲了,再讲就要露出马脚了。
前面300页读的我头大,差点放弃。后面越来越轻松,还想读第2遍吧,再过几年在读第二遍。读的模模糊糊的。
我建议想读《纯粹理性批判》,最好先把前300页读2遍,再读后面的。
【篇四: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哲学是在近代大学的学术坏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思辨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纯粹理性批判》,最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学究气的一部作品。许多试图读懂康德体系的人都半途而废。不得不承认,康德思想尤其是其思想中的精华:形而上学思想确实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但是我们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或不屑一顾,也不必视为畏途,望而却步。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通过我们锲而不舍的钻研,我们必定能进入康德哲学富丽堂皇的大厦,观赏到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启发心智的思想艺术品。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一遍读完《纯粹理性批判》,确实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更何况写读后感了。遂又耐着性子读了第二遍。顿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能说是大彻大悟。但至少这部经典的教育名著让我欲罢不能了。我只能说若是还有充裕的时间我一定读第三遍第四遍。根据我所能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我将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背景,结构,思路(内容)及评价。以下我将一一阐述。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他所提出和讨论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是全新的。从其历史背景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的历史条件,就是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运动。它带来了法国启蒙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德国启蒙运动。而《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这些思想运动的参天大树上结出的一个硕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首先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叛逆精神。例如康德在这部著作的序言里,就以法国启蒙学派的大无畏精神宣布:“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时代。”
其次,以牛顿和伽利略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产生为其提供了理论基奠。我们都知道,康德从青年时代道奇哲学思想成熟和创立时期,一直都处于自然科学的强大引力之下。
最后便是以卢梭为首的人文科学的诞生,为《纯粹理性批判》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在康德看来卢梭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牛顿相提并论的人,他们是各种领域——自然领域和人文领域的巨人。
关于这本书的结构,我是按照目录来分的。整本书虽然层次明显,但若刻意把他们分散确实有点差强人意了。康德则依据《纯粹理性批判》在其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所要解决的任务和问题,将它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先验要素和先验方法论。而先验要素论又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其次,先验逻辑由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构成。最后,先验分析论又分为概念分析论和原理分析论。另外,从《纯粹理性批判》的这种结构来看,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似乎是一种静态的解剖和分析。故这部经典名著我想更适合称它为:理性的解剖学。但是,《纯粹理性批判》并不只是发现和判明了认识能力的结构,而主要致力于判明由诸认识能力的结构所制约着的诸认识能力的功能,判明它们各自在知识总体和相互关心中的地位,功效和作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者一条思维主线,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通性和必然性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
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
由此可见,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思想性质,虽然属于一般形而上学,但是,本身并不就是形而上学,而是形而上学的入门式导论。
《纯粹理性批判》的思路大致围绕三点来解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的开头就写道,人类理性在哲学或形而上学这种知识里“有一种特殊的命运:它被一些它所不能回避的问题纠缠着;因为这些问题是理性的本性向理性自身提出的,但它也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它们超出了人类理性的所有能力。”人类理性的本性总是要究根究底,要一直追问到水落石出,不容再问,不可再追。因此它要求建立起形而上学,去探求一切存在物的最后根据,以建立起绝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那,什么是纯粹理性批判呢。对此,康德写道:“我所谓批判,并不是批评各种书籍和学说,而是着眼于理想有可能不依赖任何经验去追求的一切知识,来批判一般理性能力,因而是判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否可能,并确定其源泉,范围和界限——所有这些都是从原理出发的。”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康德指明了批判的对象,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出发点,批判所涉及的范围以及批判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显而易见,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质上是理想的自我批判,即康德所说的理性的一切事业中最困难的事业——自我认识。
最后,怎么办。对此,康德提出,哲学应模仿自然科学走上科学之路。综上所述,康德的“批判”的主要作用是消极的,它警告人们不要把理论的理性运用到经验以外的本体界去,亦即排除了理性的误用;但这种对认识范围加以限制的消极作用马上就表现出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恰好留出了一个余地,将它交付给了实践的理性。
【篇五:《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总算把《纯粹理性批判》读完,虽说在读的过程中,不时出现一些磕磕绊绊,但还是忍住枯燥乏味,深奥难懂,坚持读完它。有一点我感到很是抱歉,文章中有些地方不能理解,但是,毕竟看完一本书,多多少少有些自己的感悟。
《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所写的,伊曼努尔·康德,出生于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代表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其中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出版奠定了其在哲学史的地位。他被后世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在我看来,《纯粹理性批判》相对于康德其他的作品来说,其的流传的广度和影响的力度是最为突出的,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它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三大批判”。在这部西方哲学奠基式的著作中康德尝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接合起来,并以此反对大卫·休谟彻底的经验主义。《纯粹理性批判》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纯粹理性批判》一共可分为序,导言,先验原理论,先验方法论。对于里面的内容,我就不加概括了。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
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考察,研究。在整本书中,康德很少举例,目的在于不使论述显得“通俗化”,可以说整本书,在某种意义上达到“纯粹”直观。
本书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来展开,该观念的提出弥补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不足之处。
康德的哲学是批判哲学,康德认为一切分析判断都是先天判断,就是先于经验不依赖于经验的判断。也就是说先天判断包含分析判断,它们的共性就是普遍性和必然性。但是我们丰富知识又是依赖于经验,只有通过经验才能够扩充知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经验主义也是主流的。
康德认为分析判断不同于综合判断,并且,有一种判断既是先天的,又是综合的,这种判断叫“先天综合判断”。在他看来,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认为一切综合判断都是经验的,一切先天判断都是分析的。但康德认为这样的结论是有些偏颇的,便有了“先天综合判断”这一观点,只有先天的,才有普遍必然性;只有综合的,才有经验性;只有二者相结合的,先天综合判断,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
在康德之前,科学的方法论分为独断论和怀疑论,笛卡儿、沃尔夫是独断论方法的代表,休谟是怀疑论方法的代表,康德认为这二者都是片面的。只有批判哲学之“先天综合判断”才是全面的。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的先验方法,划清了数学、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它既肯定了分析、综合方法的作用,又给哲学的研究扩展了很大的空间。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的认识论,具有调和、折中的性质特点。把两种主义的合理部分(在他看来)相结合。它包含很多合理成分和因素,他肯定概念、判断、范畴在认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虽然康德的理性认识阶段最后陷入了“二律背反”的尴尬境地,但是它包含着许多辩证法的合理成分,后来被黑格尔批判地继承了。
“先天综合判断”的提出,对后世具有较大的意义,这种“为真理而真理”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并且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个较为有影响力的指导。但是在我看来,康德的“批判”的主要作用是消极的,当然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只是比较少,它警告人们不要把理论的理性运用到经验以外的本体界去,亦即排除了理性的误用。
以上便是我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一个整体感知,由于阅历的有限,很多内容的理解都是只停留在表层,或许我的一些理解较为片面,肤浅,对此,我感到抱歉。
【篇六:《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通篇读完康德的这篇《纯粹理性批判》以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书中描述的关于逻辑、知识等方面的观点。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我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只能收肠刮肚的用自己的浅薄学识来认识这部著作。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要被理解为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与创造模式,它涵摄认识领域与实践领域。柏拉图认为,理性的人处在世界与理念二极之间的张力关系中,既有属神的超验理念本质,又必然地生活于大地之上。希腊精神经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康德。在康德那里,人的理性特质更加突显,而且那种张力色彩依然是思想的必要前提。不过,康德的伟大在于其综合精神。我们不好使用“折中”、“调和”等词汇来纠缠康德,而应积极地体会他那深邃的创造思想。在康德那里,质料与理念、现象与本质空前地统一,存在因而获得完整的根据,这根据显然不在传统意义上的超验理念中,不在彼岸——那人迹难至的永恒的空虚与黑暗中,而在我们的思想概念、在我们的理性理念中,在理性本身。而且,人只能生活于自己的理性中,而不能生活于生命之外的超验理性之中。在倡导主体性哲学的康德那里,理性只是人的理性,理性不仅是人类的能力和工具,更是人的本质、源泉、依据和目的。人类因理性而为的,不是去探求身外的别的什么东西和奥秘,而是对自己理性本身的自觉,自觉其作为人以及人的整个世界之源泉、之模式、之理想的身份及尊严、这种自觉即自由,乃是人类的起点与终点。
关于逻辑的完整的叙述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我们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在这本书中,康德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类学与逻辑学作了区分。这本书里给出的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我一直没能看懂。
康德在这本书中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方面是指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
中心主义的,康德的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符合的是仔细体味古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恰恰是限制人的力量的,因为这一切是神的安排,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稳定的,不求变化的。近代科学则是一种工具理性,是要追求控制的,是不稳定的。康德哲学也有这种味道。可是康德也有限制人的思想。可见问题异常复杂。绝不能简单化。另外,康德也许不知道数学的逻辑的方法在近代科学发展中至关重要,中国人也重视经验可就是缺少数学的抽象。这里康德的思想很深刻,很能与证伪主义合拍。假设先行,而不是观察先行。可是康德的并没有把这个过程讲清楚,按照他的体系,他恐怕没有体会到证伪主义的思想。这是康德论及经验科学的地方,也就是康德的科学哲学。可以引发思考的地方很多。可惜康德没有详细展开,因为康德关心的主要是形而上学。也许康德是明智的,因为科学不需要这么多哲学说明自己已经可以很好的发展了。科学哲学很象个累赘。也是因为康德时代纯哲学还没彻底衰落,我们的时代应用哲学大行其道了。
康德是个符合论者,只是传统的符合论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知识与对象相符合,康德把他转过来。康德的论证却很成问题,他说如果不这样就不能说明先天知识是怎么可能的,这是把先天知识的存在作为预设了。康德反复说经验知识用经验可以检验,超验的哲学不能用经验检验。显然他认为经验可以证明知识是普遍必然的,只是不能说明这种普遍必然的原因。但是我们现在知道经验不能证明全称命题是必然的,康德这里说了现象界与物自体的二元划分。感观和悟性所经验的对象是现象,理性的对象思维对象是物自体。
另外,虽然理性之外,康德存而不论,但康德还是对“物本身”、对“上帝”等概念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思辨理论领域,人由于自身的局限,关于物自体,除了意识到它是经验世界的绝对的基础和界限外,别无可言。这既表明人类认识的漫长与艰巨,又表现出康德朴实的思想风格,他不愿意离开人的经验去奢求无法对象、虚幻飘渺的东西。再者,把物自身如此“悬置”起来,正表明康德对它的重视。康德将尝试以其他的方式对待它。关于上帝,康德在本书多次论及,他严格地固守着理性,让上帝只通过理性,即实践理性呈现出来,呈现为理性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前提,成为人的自由本性所必须的设定。纯粹理性批判说做的实际上是纯粹思辨理性批判,目的是形而上学革命,也就是哥白尼革命。这段说明他预示着一个形而上学体系。但没有说只有实践的是可能的。这里再次强调了批判的体系性和由此对未来形而上学的好处。这里明确说理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但着重说的确是在何种意义上批判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为实践形而上学的建设扫清障碍。这里凸现了康德关注的另一个问题:自由的问题。
康德将知识限定在经验领域,可是并不是说对于物自身我们就毫无作为。我们不能认知物自身,却可以思维物自身。这里有一个注释来解释这里的认知与思维。认知要证明可能性,思维只要不矛盾有可能性就可以了。这里有两种可能性,逻辑的可能性和实在的可能性。这无疑表达了康德对于认为如果是逻辑上矛盾的那么连思维都不可能,但只要逻辑上可能即便没有实在的可能也可思维,有意义。这种理性的主观的立场表露无疑。
康德说我们要有道德所以不能否认自由,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道德呢?抱定了为信仰论证的目的其论证还可能是不偏颇的吗?莱布尼兹就致力于维护信仰,康德也是。不过康德是道德先于宗教的,并且不会想莱布尼兹那样在论证中搬出
上帝帮忙。批判不会使人类之关心事项受到损失,但会使学派的独占权受损失。这其实是不反对上帝存在等信条但反对传统的论证。这很与宗教改革的路向相一致。反对教会但不反对上帝。但是很多人都是这个态度,休谟也是。传统的学派是无用的,一是繁琐,二是对公众不起作用,当然还有不正确,所以抛弃它不会有什么可惜的。可是康德接着说批判绝不能通俗化,也没必要通俗化。对我们来说就是哲学的通俗化没有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是说康德自己也承认自己的理论是一种新的权威。所谓权威就是不懂还不敢说它是错的,老实说是懂了也不敢说是错的,要装出不懂的样子来。唯有批判不遭批判这大概就是康德的意思。可是如此说来上帝存在也可以批判了,批判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否定它的存在。当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存在主义者面对着没有上帝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状况时存在主义哲学就诞生了。康德却避开这个问题,不愿意认上帝存在。康德也许觉得上帝不存在象孩子没有母亲一样荒谬。可是应该看到这里面也有理论考虑,因为没有上帝道德的确岌岌可危。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这方面的确欠考虑。
通篇读来可以看出康德是一个虔诚的人,这表现在:(1)对人类理性的推崇与信念;(2)仅仅从理性、从道德的意义上确定神以及对神的信仰。康德始终坚持从人自己、从人的自由、从人的道德理性这唯一的角度,自觉地走向宗教,而排除其他的信仰方式(主要是经验实证的方式和启示的方式)。在此意义上,康德坚持人类学的立场。正像柏拉图在上帝与道德之间的抉择一样,康德选择了后者。但这并不能消除他在人与神之间所表露出来的那一丝迷茫,这迷茫使他坚持在一个哲学家的立场上遥想上帝。
【篇七:《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人类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人的知识是怎么得来的,一直是哲学家人讨论的主题。文艺复兴以来的的哲学家大致有2派的观点。一派是认为只有依靠人的自身所具有的认识能力就可以认识这个世界,考察内心就可以获得知识,笛卡尔,卢梭就是这类唯理性派的代表。但是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知识来自于观察来自与经验,我们所获得的对世界的认识来自于经验的累积。
这两种说法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唯理性派认为经验是不可靠的比如凭经验认为斜插在水中的铅笔是弯曲的但实际上不是。唯经验派认为喂理性派是闭门造车,所的的结论是无本之木不能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这个争论被康德解决了,康德认为人要凭借着自身的认识能力来分析观察得到的材料才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
本文的绝大部分的结论都是从康德的巨著《纯粹的理性批判》得来。
首先要提出个概念,康德认为物自体是引发我们感觉的基础,是一种已经存在但是不为我们所能探求的概念“作为我们感觉对象而存在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是知道他们的现象,也就是它们作用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产生的表现”(《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认为我们的认识能力不能超越经验。
康德把人的认识能力分为3种:感性,知性和理性。
康德认为感性能力得到直观感性知识。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整理经验使它成为数学知识。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感性直观有两种形式,就是时间和空间。这2个概念先天就有的不能通过外部的经验的来的经验概念。“因为为了使某些感觉与在我之外的某些东西(也就是与我所在空间的另一空间的某些东西)发生关系,以及同样为着能把那些感觉表象为互相在外,互相靠近,从而不只是彼此不同的地方“这样就一定要一空间观念为前提的所以空间不能从外部的关系里根据经验获得啊,正相反,这外部的经验只有通过我们所设想的空间观念才能成立。物自体只能给我们个原始感觉,而这个感觉只有感觉之外的某个东西结合才能形成经验。时间也不是从任何经验所的来的经验概念,因为要是时间不是作为前提先天的成为同时或者继续的基础,那么同时和继续也不会进入我们的知觉。只有在时间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表象许多东西在同一时间存在(同时的或不同时的(继续的))所以经验要有时空观念为前提才能存在。
康德认为时间因素和经验的结合诞生了代数,空间因素和经验的结合诞生了几何。拿代数来说,比如1+1=2这个代数知识,先是有个1,然后在加了个1(时间上继续加1)结果和2等价了。这个时间上的增加加的结果才是代数存在的基础。同样的比如几何知识上的空间的2点直线的距离最短必须有空间的量度所以我们有了空间在个概念的前提下才可以成立。因为时空这个概念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数学知识也有普遍性和自然性。
康德认为知识的一切作用归于判断,因此知性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判断能力,又因此,知性是一种思维能力。
康德认为,在知性中,并不是一般概念而是不含任何经验的纯粹概念才是思维的根据。他称这种纯粹概念为范畴。这些范畴分为四大类,每类包含3个范畴:量(统一性,多样性,全体性)质(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关系(个性,偶性,原因及结果及交互性—既主动于被动之间的关系)样式(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存在性与不存在性,偶然性与必然性这3对)这些范畴都是纯概念与经验无关的是先天性的“与感觉无关”人可以通过这些范畴来解释自然,给自然立法。所以说康德认为人类发现的自然规律不一定就是客观规律,可能是有偏差的。这也可以用人类在科学上的不断进步新的概念不断的修正代替旧的概念来佐证。“法则不是理智从自然界的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来形而上学导论〉〉)悟性实际上是自然的立法者我们所了解的知识一种现象,对于本质是什么,我们一无所知,不可能知道物自体。
理性是什么康德首先说“我们的一切的知识然后进达知性,最后终止于理性”理性是一种想超越现实世界去把握彼岸世界(与我们现实的客观的表象的此岸世界相对的,这是个绝对的无条件的概念)世界及自身的欲望。可是我们是不能认识和把握它的,在这方面探索就是形而上学。我们日常的常犯两种错误,一种是把一种属于现象的东西加上物自体才有的属性使之符合物自体。比如很多国家都认为宣称自己的制度是最理想的,这就是一种绝对化的说法,事实上也是主观的不是能被检验的。另一种常犯的错误就是直接去追寻彼岸世界想去探索物自体,这就是形而上学,比如探求灵魂,世界的本质和上帝。灵魂是一切精神现象的最高统一体,本质的世界是自然物质世界的最高统一体,而上帝是一切之中的最高统一体,是最高的物体和理念,是存在之物的最高范本。这三者都是我们所不能考察的,因为前面说过了要考察现象就要用到知性,而知性只能考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畴里的事物,但是灵魂,这种精神现象的最高统一体则不能被考察到。所以所以康德就说过不能否认上帝的存在但是也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这些彼岸世界的事物是我们不能探求的。
强行的探求世界的本质的话就会引发二律背反,也就是说一种事物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也是成立的。比如下面的四个经典的相对的二律背反。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单纯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反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单纯可分割的部分组成。正题:世界存在着绝对的自由。反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受因果必然的制约没有自由。正题: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绝对的必然的存在。反题:世界上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必然的存在。
这四个背反都是可以被相互驳倒的。比如如果说时间是无限的那么在此刻以前肯定有个无限的过去,但是如果过去是无限的,那怎么会有现在的时刻呢。因为不可能经历无限个过去到达现在啊。如果说时间是有限的,那么时间就有个开端啊,那么时间是怎么产生的?开端以前是什么?这也是无法回答的,时间也是不可以无中生有啊。所以康德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纯粹的理性的所有一切辨证之尝试的结果不仅证实了我们在先验论中所证明的,即我们所有自以为是以为能够引导我们超越可能的经验世界之一切的结论,都是欺人的而没有根据的而且进一步告知了我们人类的理性具有超越这类界限的自然倾向”。
【篇八:《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Kategorischer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篇九:纯粹理性批判哲学书籍读后感】
本人曾阅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可说是读后感,也可说是笔记,现供你参考: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学术界对于这两个版本的重视几乎是等同的。在出单行本时,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第二版为基准,本人阅读的就是第二版单行本(译本)。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对哲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康德著作的汉译,有多个版本。目前社会上流通的版本,以韦卓民先生的汉译本较多,是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校订版。同时,也有李秋零先生的汉译本和邓晓艺先生的汉译本,常见于书店内,除连接词有些不同外,整体内容是一致相同的,可以理解为是康德原著的含意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具创造性的哲学名著。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思考与观察,以便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这样才可以既避免独断论,又避免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书中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论的纯粹推论进行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定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为信仰留下了地盘。
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确实费心费力,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那康德式的语句非常拗口,其涵义要连贯性的去理解才能懂得康德的原意与思路。由于是作为一本在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作为爱好哲学的研学人,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阅读、去理解,反复又反复的思考,花去的时间比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多至三倍。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者一条思维主线,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通性和必然性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
由此可见,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思想性质,虽然属于一般形而上学,但是,本身并不就是形而上学,而是形而上学的入门式导论。
康德所谓形而上学的道德哲学,是指一种纯粹的道德哲学,他排除了一切可能的经验,而将此种纯粹认为是先天已阐明的一种道德原则。在此基础上,康德提出了绝对命令的道德原则,所提出的道德法则具有了绝对必然性。绝对命令是无条件的,而且把这种行为本身看作是客观必然的,与其他目的没有关系。如果随着这种道德法则的普遍性,那么,这种法则就具有客观实效性了。
可是,康德又认为:“绝对命令只有一项,即是仅依据你能同时医院它成为一项普遍法则的那项准则而行动。”故此,这里又提出了一个自由的概念,这也是绝对命令可能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当个人成为理智世界的成员时,超脱了感性的束缚,用自由的概念来指导行为,即服从自已的原则,那么这种道德规律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所以,黑格尔认为康德的绝对命令是建立在毫无道理的假设之上,充满着矛盾,这种先验性哲学不过是一种虚幻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shkx/71688.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