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宠物 > 我在大理寺当宠物_《我在现场》读后感10篇

我在大理寺当宠物_《我在现场》读后感10篇

来源:宠物 时间:2019-10-24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宠物】

《我在现场》读后感10篇

  《我在现场》是一本由黄盈盈 等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6.00,页数:3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现场》读后感(一):那些被侮辱与被伤害的人们

  很沉重的一本书,关于“性”研究方面只听过李银河在香港做的关于虐恋的分享会,也没产生兴趣,但本书涉及话题是性工作者。我想我不会成为一个社会学研究者,缺乏对陌生人的好奇,因友人推荐,才会读到此书。但掩卷之后,觉得需要记下此刻所感,在石子激起的涟漪消失前。

  我们都深知这个世界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但这个社会对“小姐”的污名化却是根深蒂固,性并不那么坏,钱也不那么坏,为什么两个连在一起就变坏了呢?这是将性和道德绑在一起,我不歧视,但对这个群体却也毫无好奇心,这是否是一种潜意识的歧视呢。

  对于去污名化的称谓“性工作者”,像警察医生厨师设计师,真正的工作是不需要工作两字标识。而且用了性工作就标志没有对她们的歧视了吗?“小姐”也曾经是个美好的词。如果没有处理歧视的根源,任何词汇都会变成歧视的字。

  关于“小姐”有坏习气的问题,这是事实,但哪个社会人没有或多或少的灰暗面呢?对于自己灰暗面可以冠冕称之为生存之道,却如此苛求小姐。

  还有对性的认知,“小姐”到底“卖”得是什么?书中提及,所谓出卖性,其实“小姐”极少在性交易活动中获得快感,甚至连基本性反应都没有,往往需要借助辅助工具。从男客角度,他们买到了性或性快感,但在小姐认知却并没有卖了自己的性,只是身体的暂时租用权和相应的劳动而已。如果只是以性器官接触定义性,只是将性局限在生理层面,没有看到性的情感、心理。而认为小姐“淫”者,也只是自以为她们在其中获得快感。女性在性活动中往往需要更多前戏和甜言蜜语,才会产生快感。可哪会男客会满足小姐,在调研中从未听闻。摘录249页。这里得出了一个性社会学与性别研究的理论:性行为并不简单按照男女性别来划分,也可以按照快乐与否。

  书名所说田野调查也是第一次接触,也就是“入住式调查”。书中记录下很多失败的调研经历,值得共勉,其实这不仅对“小姐”而已:“我一定要帮助她们”之类的帮教思想;当别人给你看了她的伤痕,你陪着哭,说你好可怜,这真的有意思嘛?还有高高在上的所谓善意关怀。这些让人非常反感,那样一副拯救者姿态,实际上是一种歧视,纯粹满足自己的道德感。所以如何与之同处,切忌想当然,需要做到“自甘堕落”,同等平常之心对待,别拿她们来满足你的道德优越感。其实在不能非罪化环境下,过度关注可能危害到小姐现实生活质量,她们所真正需要和期盼的是“默默生存”。那么调查的意义又在哪里?其实就是呈现这样一种边缘社会群体的状态和真实现状,进而形成主体构建视角。所以小姐不需要怜悯同情,只需要看着同理心理解接受即可。就像谁是风景呢?也道不明究竟谁观察谁,谁更加需要帮助。

  有限的生活阅历教会我,底层的人不可怕,他们可以默默知足以自认无害方式生活在这个社会,伤害不可逆的是在各领域可掌握社会资源的人。生活复杂性远超所想。

  此刻,凌晨三点,窗外喧嚣也已隐去,落地灯下,酒精已经让我微醺,提笔最初想写什么,也无甚记忆,忽想起今天看到木心先生一篇文章,春天不是这样轻易来。借以此句结束吧。

  《我在现场》读后感(二):可读书中的感性部分

  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情感的真实性,或者说,一反于社会学著作的客观(也就是不带个人感情)性,这本书里写的都是16位调查者对自己所从事田野调查的心得和体会。

  这本书还涉及一些社会调查的方法论问题,这里就不去论述了。

  我所说的“情感的真实性”,不仅是我读完这本书所体会到的,更是作者想借此传达的:

  本书的各位作者,都参加过性社会学的实地调查。可是,在大家写出的学术论文里,几乎全都是调查所获得的知识,似乎“我”并不在场,似乎那一切都与“我”无关。

  实际上,他们每个人在调查过程中都获得了刻骨铭心的体验和感悟。他们都觉得,这才是最有意思的,不但对他们自己的人生最有意思,对于学术发展,其实也是最有意思的。

  于是潘绥铭教授在他退休之际,他的那些学生们都提出应该共同写这样一本书:

  不是学术专著,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心路历程;

  不仅仅是描述被调查者的情况,更是呈现我们自己的人格升华;

  不寻求中规中矩,而是实话实说、真心告白。

  想来也是,社会学,特别是这里的性社会学,不等同于理工科,比如就跟数学很不一样。因为数学研究的是一个个字母符号组成的方程,一个个概念逻辑得到的框架。而这本书相关的性社会学所调查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些被研究者和你我一样,会有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这就导致研究者在研究他们时,特别是对他们做面对面交流以收集对研究有用的相关信息时,你不能不、也很难不,不自觉的投入自己的感情。于是,调查者在调查时所付出的不仅是理型思维,还有感性思维;所得到的,不仅是客观的学术著作,还有主观的心路历程。

  ——————————————————

  下面说说我对这本的所得。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便是这些调查者在自己的笔记里都有意无意提到的:把小姐(更普遍的说,是性产业工作者)当人看。因为他们只是普通人,他们和别的劳动者没区别,只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沾了一个“性”字,便受到道德和政治的压迫与危害。

  究其根本,我认为,一个因素在于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始终对“性”讳莫如深,不仅压抑自己,也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别人的行为准则做出正确与否的判定;

  另一个因素便是我们所受教育的单一性和唯一性。单一性是指我们从出生到步入社会,所受的教育,或者说被动接受的教育,都只是一些生存技能,而缺乏必要的素养和思考。而唯一性便是从开始有点个人意识的6.7岁到不得不把自己当成大人的22.23岁,这16年左右的时间我们都是待在学校这个象牙塔里的,我们只经历过这一种生活,于是我们的经历和思考几乎就局限在这一种生活里了,我们便会以为全世界的人类都是这样生存的,这就导致一旦遇到跟我们的生活出入很大的人,我们就很难理解。当然,准确说来我们不需要理解所有人,我们只需不对别人对判断便可。

  ——————————————————

  另外一点,便是这本书里很多调查者所提到的,怎样才能真正平等地对待小姐呢?只有四个字,就是“自甘堕落”,就是让自己的一切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光环”彻底休克。

  不仅这本书的调查者,也包括我们这些读者,在对这些性产业工作者的生活和心路历程进行调查和阅读时,我们会下意识的带有优越感: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们“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是上帝派来的拯救他们的。

  这样想也很正常:单一的价值观和是非善恶,导致当我们遇到不能理解的东西时,我们是善与对,那自然对方就是恶与错。

  但如果我们想要去了解他们,那就必须放低自己所谓的优越感,用他们的思维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体会他们的心路历程。

  《我在现场》读后感(三):“红灯区”的想象与真实

  当听到“红灯区”这个词,你会联想起什么呢?它是一个地下场所,也是一个边缘群体。它就像黑夜笼罩之下一个神秘的所在。它的面目如此模糊,那么你会联想到什么呢?它经常被视为“藏污纳垢”之地,那些负面词汇不说你也能想象得到;而有人则抱以同情,会用“可怜”“走投无路”“弱者”等词汇来描述“红灯区”里的“小姐”。

  但读过《我在现场》这本书之后,也许你对“红灯区”的认识将会改变。

  《我在现场》是合著,作者大多出自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其荣誉所长潘绥铭教授从1998年开始进行“红灯区”调查,之前就出版过《存在与荒谬》等相关专著。他的学生黄盈盈,是研究所现任所长,也是本书作者之一。

  从1998年到2010年,研究所的师生团队持续对“红灯区”做追踪调查,前前后后一共接触了一千多名“小姐”。他们将这场时间跨度十余载的调查过程写进书中,透过文字,可以目击他们进入田野的曲折经历,同时去领悟令他们刻骨铭心的感悟与反思。他们就像从远方回来的人,为我们讲述是如何与那个陌生世界互相渗透的,通过这种“现场感”的讲述,我们得以穿透想象与表象,仿佛真的和那里的人近距离相见了。

  等待与驻扎:“调查不是一问一答”

  为了实现真正的“在场”,而不止是“到场”,作者们都付出过长时间的等待和驻扎。等待是为了让陌生群体慢慢放下戒备接纳自己,驻扎是为了熟悉之后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1998年,潘绥铭教授第一次实践“红灯区”调查,在那里待了47天。他说:“时间比较长,这才能够了解到一些东西。因为我是在人家的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合、非工作关系中接触这些小姐,这样才能看到她们真实的一面。……我是想了解人。”

  要了解人,那么除了她们的生活,还要了解她们的想法、情感、内心。这不是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做几次问答访谈能办到的。所以在问卷调查的方法之外,潘教授还长时间地和小姐们一起聊天,很多最真实、深刻的生命状态就是在日常聊天中流露出来的。到后来,小姐们也都把潘教授当作可信赖的人。潘教授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此外,我也许是老糊涂了,所以还尽可能多地陪她们呆坐、打扑克、逛街、吃饭,哪怕这些对我的研究毫无意义也罢。因为我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她们的生活中那深不可测的枯燥、乏味与寂寞,还因为她们中的好几个人都说过,还从来没有一个男人和“外人”这样对待过她们呢。结果,有一次下雨时我要出门,在场的四位小姐一起帮我到处找伞借伞,令我十分感动;因为她们自己没有伞,也从来不用伞。”

  其他作者为进入田野,也都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和煎熬,那个世界才为他们开启了一个入口。因为只有当调查对象从心里信任和接受了调查者,才可能对他们真正敞开自己。比如潘教授的“元老级学生”黄盈盈,她的第一个重要的被访者,就是她“百无聊赖”地趴在窗口等来的。还有张楠,作为一个没有收入的学生,他陪小姐们打牌,但因为牌技不佳,有时输了“还得去银行贷款”……这样的故事在书中有很多,而作者们常称之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他们以真诚去化解被访者的防备乃至排斥,然后获得了最宝贵的回报——倾听到被访者真实的心声。

  平等与尊重:“必须融入他们的文化”

  潘绥铭多次和他的学生们说过这样的话:“我越来越发现,都是共性,越来越发现她们都很普通,越来越发现它跟别的行业,他们跟别的人越来越没有区别了。不是真的没有区别,是差距没有我们原来想的那么大。”

  这种体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作者们的平等精神。

  黄盈盈文章里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性,那是她第一次做田野调查时,一位NGO组织的发起人和她说的——“你要自甘堕落。”这句话对当时刚20岁出头的黄盈盈来说,“乍听多少有点掉下巴”,但事后她说:“(这句话)实实在在影响了我的治学与做人,至今感激。”“自甘堕落”如何理解呢?它意味着“让自己的一切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光环’彻底休克”。

  “不平等”往往由社会、文化建构而成,在社会成员的意识里不自觉地发生着影响。例如该怎样看待小姐?无论歧视还是同情,仔细体会,其实可能都是一种“不对等”的视角。“大多数底层人,生活很简单,世界很狭小。”然而,底层人的世界虽然狭小,却要承载来自其上广阔世界的各种“不平等”,这不值得反思吗?

  所以《我在现场》的一个研究视角上的突破,就是凸显被访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呈现被访者自己的“主体建构”过程。展开讲就是,“尊重被调查者对于自己经验的主体性建构……以被研究者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研究者的认知)为基础,更加侧重去挖掘被研究者的声音,研究被调查者自己建构过程的诸方面。”换句话说,就是去了解被访者怎么看待他们自己和周遭世界。

  于是可以看到潘绥铭这样写:“我所见到过的所有小姐和妈咪,虽然都表示自己愿意离开性产业,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有什么‘前非’可以去‘痛改’,也没有一个认为自己现在做小姐就不是人,非得重新做起不可。因此,她们没有一个人相信什么‘拯救’或者‘收容教育’。”

  可以看到王昕这样写:“在我们穿上厚厚的衣服,走出场子,奔向一间小饭馆的路上,这位姐姐对我说,你看,我们的红色羽绒服多像啊。我穿成这样,也没人看出来我是做‘鸡’的吧?……结账的时候,她们坚持要付钱,我记得很清楚,那位姐姐说:‘你是学生,你不挣钱,我们虽然挣的钱不算干净,但我们自食其力。’”

  可以看到张楠这样写:“田野调查的经历也彻底转变了我对小姐的看法。之前我一直以为她们是弱势群体,她们背负着传统道德的压力,躲躲藏藏地生活在社会中;同时,还要承担各类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刚入田野时,我甚至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帮助这群人。但当我真正进入田野后才明白,在这里,我才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若没有小姐的帮忙,我在这里寸步难行。”

  这不禁令人反思,除去外界加给小姐的种种“偏见”,她们与我们,真的有很大不同吗?

  《我在现场》还让我们看到,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调查者自己认识的改变是社会学最令人尊敬和最具价值之处。本书作者们通过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不断用被访者的真实经验刷新自己的认识,扩展自己的感知。而借助书中作者的视野,读者仿佛也会经受一场“生命的洗礼”。因为它让我们摘掉惯性的眼镜,看到真实,那种冲击力仿佛可以击碎生命,再为其重新组合出一个新的疆域。也许就像书中一位作者说的:“眼睛里看得见角落,心里才会有全局。”

  合上这本书,我们对“红灯区”的认识将会改变,结果却可能发现,那个群体与我们并没有多少不同。

  《我在现场》读后感(四):特殊行业的那些研究者们

  特殊行业的那些研究者们

  “红灯区”“小姐”在中国一直是有些敏感的词汇,游走在法律和伦理的边缘,不能见天日,但确实已经成为了社会现象,也走进了社会学家的视野。因为特殊,研究这类社会现象要比起别的研究课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花费更大的代价。这种经历有时候看起来还有点传奇的,这不,一众研究者叙述自己如何进行性社会学研究的文集《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也很有兴趣让人读下去,就是因为有这些独特的经历。

  “边缘人物”身份特殊,在灰色地带生活,自然对人尤其是陌生人充满了警惕,要走进他们的生活,去深入研究其群体的规律,除了深入地接触交往外,也无别的好的办法。但是这个工作在中国太特殊了,做起来难度可想而知。几乎所有研究者一开始都遭到了拒绝碰壁的情况,“小姐”们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愿意透露自身的真实情况,对于研究者的探访自然也是很排斥的,这真是对研究者综合能力的一个严峻考验。作为性社会学研究者,如果不能深入地去和研究对象沟通,得不到第一手的真实材料,这研究是无从说起的。好在他们都是锲而不舍,耐心细致,从情感关怀方面关心那些研究对象,真正去和他们交朋友,渐渐也能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访录到比较真实的信息。人心毕竟都是肉长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故事写下来确实也非常的感人,让我们了解到隐秘世界的一部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也为疾病防治等提供了一些材料支持,功莫大焉。

  书中各个研究者都写到自己碰壁的经历,比较起来,女性研究者出于同性别的优势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更加容易取得被研究者的信任和支持,所以研究者中女性数量也更多。而男性这方面就存在很大的困难,不容易取得研究对象的真正信任。如果假扮角色太深,容易让同行认为你的研究缺乏客观性,这都是比较困惑的,也是性社会学研究特殊的地方。

  书中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文章有赵军的《义行江湖:警察、兄弟、小姐之间的学术游走—“入圈考察”十年随笔》,这篇文章写到了基层社会非常真实的场景,作者当过警察,现在作为专业性社会学研究者,对于基层非常了解,知道如何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让人读了也是很有收获。象这样接地气的优秀文章必须具有丰富现场经验才能写得出来,也确实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底层社会的真实情况。

  做研究都是不容易的,但是特殊的研究对象也容易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使研究者的成果也更容易得到推广,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那也是对研究者的最好回报。虽然辛苦,也就值得了,这些研究者虽然经常碰壁甚至被人非议,也是无怨无悔的。

  《我在现场》读后感(五):关于性工作者去污名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己本科接受过基础的社会学教育,对该学科基本的讨论核心与学术分支有些模糊的认知。所以接触到《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并不感到陌生,甚至有些亲切。归根结底,自己的专业与社会学同属社会科学,研究手段均需借助社会研究方法,虽说“入住式”之类的田野调查不常用,但基本的实地走访、问卷调查都是如出一辙的,因而书中那些研究者迟迟未能推进研究的焦虑,遭人误解与拒绝的尴尬,读起来真是身有同感。除此之外,得知本书作者是潘绥铭、黄盈盈,一种遗憾之情也随之而生。自己大学四年浑然不察,没能听过他们任何一节的课,未能做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当然,更深的遗憾恐怕就是没能选择社会学,这或许是自己人生中众多错误选择之一。

  《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作者是由人大性社会学研究所的师生,基于十余年对中国“红灯区”实地调查所撰写的笔记,这些笔记可以算得上是学术论文完成后,对其的回望与反思。这些学者带着坎坷与激动进入边缘人群的世界,又从她们的世界带回研究的发现与更多的疑惑,而这些发现与疑惑或许就是这本书诞生的缘由之一,即我们所做的这些研究能对社会带来怎样的效益,难道只是知识分子的“自娱自乐”?面对中国这般环境,以及风起云涌的社会实践运动,我们这群做学问的教授该怎么办呢?专著于自己的学术研究,究竟是专业知识分子的操守,还是犬儒主义的生存?潘绥铭教授对此也诚恳地表示没有答案,自己所做的仅有“善始善终”。因而这本兼顾故事性与方法论的通俗学术读物,就是后继者们尝试着通过自己的曲折经历,把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真情实感呈现给社会大众,以期起到社会观念更新、推动性工作者去污名化等实践的进展,来证明自己研究存在的价值。这条路或许是艰难的,但也是值得的,“治学为民,立学报国”才能以此让更多圈外人士有切实感受,虽然这也一直是研究者们所践行的。

  “如果你是我,你会选择做小姐吗?”面对这个问题,你会怎样回答?一方面,若真的“我成了你”,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只看到了小姐的悲情,而忽略了她们的自主选择。对于她们来说,做小姐虽然不是唯一选择,但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呢?但另一方面,“小姐”这个职业社会污名化实在太过严重,短期内并没有能够得到消解的可能。所以“不知道”是目前对这个假设最稳妥的答案吧。在具体的情境下,她们如是问,研究者们的“不知道”回答不仅掺杂了担心受访者产生误会的顾虑,还有田野过程中有关研究伦理落地的纠结,更还存在着研究者回归为一普通人面对另一(群)普通人身处困境寻求社会支持时的热切回应,却又担心这样积极的反馈在性工作者处境越来越艰难的背景下反而会使她们越陷越深的左右为难的考量。这类反复的辗转与自我怀疑的滋味,是做定性研究的学者无法避免的难题,解决途径只能是越挫越勇,提高修养。

  当然,亦有读者批评书中随处可见居高临下的怜悯,但我想说的是关怀怜悯之情未必就有错。社会地位悬殊是不争的事实,任何对底层人群的关注本质上都是怜悯。只是我们需要甄别的是这种怜悯是基于关注者自身利益,如为塑造道德形象牟利的工具怜悯,还是真心希冀能为关注对象处境问题的解决起到帮助的情感怜悯。若是连情感怜悯这类研究动机都被剥夺了,反而是理想主义者又一“好心办坏事”的误伤。我在阅读过程中也时刻警示自己切忌不要把这本书当作地摊文学式的猎奇偷窥,如何将这类好奇八卦转化为伦理道德上的支持,如何做到永葆关怀之情,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欢迎关注书评公众号,周六见!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shxx/53027.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