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学术论文 > 博士论文 > 森林迷案的读后感_执迷的读后感10篇

森林迷案的读后感_执迷的读后感10篇

来源:博士论文 时间:2019-12-23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博士论文】

执迷的读后感10篇

  《执迷》是一本由(美)苏珊·福沃德博士 / (美)克雷格·巴克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阳光博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0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执迷》读后感(一):有一种情感暴力,叫执迷不悟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汉乐府民歌里的一首情诗,用一件比一件离奇,一件比一件荒谬,几乎绝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来层层进,展现出了爱的浓烈,爱的深厚,爱的至死不渝,爱的无以复加。

  而看到这样词句,我们不但会感动还会喟然长叹道,这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真爱啊,可这种爱上了就死也不与君绝的爱,真的就是让人感动不已的真爱吗?

  年初的江歌案,仿佛还历历在目,先不论令江歌致死的好友刘鑫的做法,是如何的让人齿冷,但案件的而经过十分简单明了,简洁的说,就是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不能接受刘鑫的分手要求,于是各种挽留,各种争取,甚至各种威胁。案发的前一刻,还在恳求与刘鑫一见,感觉到不安全的刘鑫,约了同租一套公寓的好友江歌结伴回出租房,不料,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就在出租房附近守候着,见到刘鑫,他就冲了出来,刘鑫先行一步躲进出租房,并把门锁上,而留在门外的江歌,便成为陈世峰的泄愤对象,就这样,江歌香消玉损。

  悲伤之余,却也不能不为刘鑫前男友陈世峰的这种爱感到恐怖,这与爱的至死不渝又何其相似,但遇到这种不可理喻,死缠烂打的对方,我们不会说这是真爱,只能感慨自己遇人不淑,遇到了渣。

  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别的人能遇到温润如玉的翩翩美少男,我们为什么就总会遇到“渣”呢?难道我们自带吸引“渣”的气场?

  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苏珊·福沃德的著作《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一书,就从执迷的爱恋者、容易被执迷者爱上的三类人以及如何才能挣脱执迷爱恋的牢笼三个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有事实,有真相的深入剖析这类人群的心理。这本书就是献给所有被过度激情控制、捆绑甚至伤害过的人们,有着深重的现实意义。

  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拥有20年情感咨询的职业经验,她接到过无数痴男怨女的求助,这些人在苏珊的陪伴和支持下,绝大多数都修补了的感情的创伤,走出了爱的迷潭,重新获得了身心的自由。

  如果说前文所提到的刘鑫前男友陈世峰的做法是特例或者很决绝的少量人群时,那么《执迷》一书中列举的案例,就几乎是我们生活中实例的真实再现,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来源于生活,来源为情所伤,为情所困的千千万万的痴情人。

  001 执迷狂热的爱恋者到底长什么样?

  健康的爱情,是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而执迷的爱,是一种占有,是一种渴望,它需要索取更多的关怀、更多的承诺、更多的安全感以及更多的爱,而这种爱的本质的就是贪得无厌。

  我的一个朋友晓朵,就给我讲过她的一个故事,在学校,在同学聚会时,很偶然的遇到一位学长,看着温文尔雅,又十分健谈,总能不动声色的照顾她,关心她,而且,又能适时的把话题引到她的方面,让晓朵感受到了一种重视和被关心的满足感,顺利成章的二人成为一对恋人。

  成为恋人是很幸福的事,可是对方渐渐对她管束越来越多,随时查看她的手机、她的行踪,不许她和其他男生交往,还美名其曰是爱的深沉、爱的执着、爱的唯一。

  晓朵开始的时候,还很幸福,觉得对方是全身心的去爱她,慢慢便觉得被限制住,大吵以后闹分手,男友捧了一大簇玫瑰,在宿舍楼下,单膝跪地,恳请原谅。

  这只是执迷狂热爱恋者中最常见的一种,一旦陷入进去,就会非常投入,心心念念全是自己爱着的那个人,对爱的那个人要求越来越多,只希望对方无时无刻的陪着自己,恋着自己,对方一点点的不合乎要求,就会情绪崩溃。可仔细想想,这是爱吗,这样桎楛自由的爱,你敢要么?

  爱是给予双方的自由,而不是一种占有。

  002 为什么我们会成为执迷爱恋着的目标呢?

  有因必有果,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以,当我们被渣男瞄上的时候,先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成为渣男的目标。

  还拿晓朵的事举例,其实,男友有这样的行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晓朵下定决心分手,也有很多次了,但每次又回回到原点,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晓朵沉迷于对方的这种爱恋当中,每每二人因为这个事争吵后,男友总是无限委屈的说,“我这是爱你啊,我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法离开你,我不愿那些臭男人,跟你说话,跟你在一起,我怕失去了你。”

  多么感人,多么情真意切的话啊,晓朵每每听到这些话时,都感动到无以复加,然后,开始反省,认为对方这么爱自己,自己是不是有点过分,是不是做错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正是这种分分合合,摇摆不定的态度,成为执迷爱恋者的协同者,让对方越发认为自己的爱是对的,是为对方好的,对方就应该这样接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最早一部反映家暴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中的主人公安嘉和就是以爱为名,多次施暴女主人公梅湘南,而且几乎每次暴力过后,都是倾情的道歉,都是醉人的情话。就在这样一次次原谅中,梅湘南被深深套住,最后想解脱都成为及其困难的事。

  003 如何挣脱这种执迷爱恋者修筑的牢笼

  这种控制欲望极强执迷之爱,就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依恋关系的一种破裂,有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有社会层面的原因,《执迷》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就追本溯源去深挖这种执迷行为是如何习得的,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设计相关的治愈课程,让执迷者尽力去关闭“执迷系统”,让爱良性发展,去寻找和获得真正的爱情。

  但是,从对执迷的爱,所困住的目标,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受害者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执迷者都会认为自己有错,去寻求帮助,去看心理医生,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先要保护好自己,让对方不要有可乘之机。

  首先,就是一定收起圣母心,要牢记,自己永远都不是谁的救世主,自己只能是自己。

  在爱的过程中,偶尔帮助对方是可以的,但如果只是你为存在的问题而努力,对方没丝毫的担当,那就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烂好人。

  我曾经去戒毒所,给戒毒人员做心理疏导,其中,又一个极其清秀的小姑娘也在其中,一问之下,情节很常见,也很狗血,爱的很深的男朋友的骗财、骗物,追查下去,才知道,男友偶然的机会染上毒瘾,无法戒除,面对男友痛哭流涕的忏悔,小姑娘心软了,她以为她能救的了男友,先是帮着凑错资金,然后,就想自己先吸食一点,然后,再戒除,做个表率给男友。结果,很可悲,就是这种圣母心,把自己退让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其次,一定要设立底线意识,千万不要一时心软,让对方产生爱的错觉

  其实,不仅是在爱情里,在现实生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都会因为没有底线意识,最后,狼狈不堪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视剧《欢乐颂》的樊胜美,明知道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哥哥就是个吸血鬼,采用各种方式,骗她的钱,每一次欺骗的得逞,都让她暗下决心,下次绝不再去帮助,可是,当下一个谎言来临的时候,她又忍不住想,自己如果不去帮助家人,他们就没有办法生活了啊,所以樊胜美的底线一再被突破。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她的这种做法反倒是在鼓励对方的变本加厉。

  所以,在遇到这种执的时候,拒绝的态度一定要果断,坚决, 不能拖泥带水。些许的自责是有现实意义的,能够鼓舞我们努力做出改变,更好的生活,可多次的犹豫自责,就会把这种不良情绪变成生活的主旋律,进而会让自己慢慢的失了自信和自主意识。

  最后,对暴力,不要心存侥幸,要坚决说不。

  不可否认,在这种执迷的爱中,会遭遇到暴力,这是不可回避的丑恶现实。曾有一个心理机构做过一个调查,得出一个结论是,一次暴力,终身暴力。在《执迷》也这本书里,也举出了实例。

  女主萨莉和丈夫哈利,丈夫哈利就流露出了的执迷的端倪,只要下班回来,发现萨莉不在家,就会摔东西,之后,就越来越严重,开始因小事,砸家具,摔东西,但萨莉始终都没有认为,哈利会打她,直到她怀孕。

  怀孕本来应该是件很高兴的事,可惜丈夫哈利,竟然害怕孩子会分走萨莉对自己的爱,在萨莉偶然的一次晚归,哈利怒火中烧,动手打了她。萨莉很坚决的离开,去法院申请离婚,并申请的了一个限制令,也就是说哈利被尽职与她接触,或者靠近三百米以内。

  一个月后,哈利极其诚恳的给萨莉打电话,希望能见一面,其实,这种犹豫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萨莉也一样,她对哈利还有感情,最重要的是她认为她的肚子里,还有哈利的孩子,于是,她突破的防线,破坏了限制令,与哈利见了一面,可就这一面,让她后悔终生。

  见面后,说了没多久,哈利就忍不住越来越暴躁,最终还是大打出手,萨莉不但失去了孩子,还差点送了命。

  例子似乎有点极端,但有的时候现实远远比例子更残酷。

  而《执迷》这本书就是通过大量的事例,告诉我们可以去爱,也可以去被爱,但一定要给自己保留安全的退路,我们相信天长地久,同时也应该承认世事无常。古人说,开卷有益,这本书就是愿我们大家都不必为爱所伤,为情所困。

  《执迷》读后感(二):爱得死去活来,并不一定是真爱!

  

爱得死去活来,并不一定是真爱!

小宇XYZ

  从古至今,红男绿女们相处的方式,一直在变。

  古时候,人们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两口结婚前,基本没什么培养感情的机会。

  几十年前,中国处在从保守向开放过度的转变期,拉拉手、接个吻,已经是婚前亲密接触的极限。

  而现在,“婚前试爱”愈发流行,除了房子、车子、票子,学历、工作、长相,这些一直在“门当户对”框架中的条件之外,人们更加关注“爱”这种感觉本身。

  “爱情”这个磨人的小妖精,熟悉36计,精通72变,像雾像雨又像风,有时让人心生欢喜,有时又让人愁肠百结。

  但是,除了需要探讨“真爱”这个命题之外,更要拆穿一个戴着真爱假面的“小婊砸”,走出越爱越伤的迷雾。

1 执迷背后隐藏的是强迫

  有些人关于爱的信条是:轰轰烈烈、死去活来的爱情,才是真爱。

  紧迫盯人、礼物轰炸,成了追求的仪式;苦苦哀求、威逼自虐,成了挽回的定式。

  也许TA心想:我的执着,够浪漫,是真爱!

  但事实上,这种病态、给对方造成困扰的执迷,不是爱,而是一种渴望,是一种强迫行为。

  有这样行为的人,被称为“执迷者”,TA会:

  ● 满脑子都是自己的恋人,或想要得到的那个人。

  ● 对执迷的对象有着难以满足的渴望。

  ● 已被对方明确拒绝,或者得不到: 要么肉体上得不到,要么精神上得不到。

  ● 被拒绝或者得不到后,自己的行为开始失常。

2 为什么会执迷?

  父母之爱是唯一以分离为最终目标的爱。但是,执迷者在原生家庭中,被恐吓、虐待、忽略、拒绝,分离的过程被扰乱了,自信心和对他人的信任都受到了破坏。TA表面上看起来越来越独立,但是在内心深处却感到非常害怕。于是TA不顾一切地渴望重新获取那种绝对安全的依恋关系,这种行为被称为为“连接强迫”。

  于是,当TA遇到似乎可以重新让他依恋的人之后,TA开始了疯狂地追求。当TA被拒绝之后,儿时的噩梦开始重演,但这一次TA觉得自己能够胜利。TA把恋人当成“象征的父母”,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回安全港湾”的斗争。

3 如果成了执迷者的目标

  在执迷者热切渴望一个得不到的人,挫败而痛苦时;执迷者的目标面对他们的百般纠缠,则困窘焦躁。

  下面是一些摆脱执迷者的方法:

  ● 斩钉截铁地告诉对方你的决定,表达你的拒绝。比如:“我想让你马上离开,你不要再回来了。”“别打电话,别让我看见你,我不想跟你再有任何联系了。”

  ● 采取果断的行动。比如,不接TA的电话,或者干脆换电话号码; 把礼物原封不动地退回去;如果你的前任不请自来,不要给TA开门。

  ● 换工作、搬家,甚至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来逃离执迷者。

  ● 向执法机构求助。记住,不要羞于向你的家人、朋友或者执法机构表达你的害怕,在被威胁或遭遇暴力的时候,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4 执迷者如何收获爱与自由

  执迷者要明确一点:真正的治愈之路,不是追到或挽回恋人,而是让自己悬崖勒马。

  为此,可以先从转移注意力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可以给自己放个“情感假期”,在一段时间内离开“恋人”(没追到的、在一起的、想挽回的),停止追逐。当你因为想“恋人”想到焦虑时,可以记录下这六个问题的答案:

  1. 是什么触发这个想法的?

  2. 我想了些什么?

  3. 我有什么感受?

  4. 我想做什么?

  5. 我做了什么?

  6. 结果怎样?

  然后,告诉自己:我并非只有“执迷”这一条路可走,我还有其他选择。

  此外,还可以走出孤独的状态,多和朋友、家人接触;发展新的兴趣爱好;在每个似乎要重新陷入“执迷”的时刻,去做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比如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

  当执迷行为得到控制之后,就应该去面对这一切的根源——被拒绝的童年。写一封信,给当年的父母,再对那个饱受折磨的自己说声“抱歉”。

  待走出“执迷”的漩涡之后,自信地追求真正的爱。

  * 以上这些过程,在必要时,请寻找职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写在最后

  以上所有内容,男女统统适用。

  真爱并不完美,但执迷和强迫并不是真爱。

  如果你身处类似的情感困境,无论是自己有执迷倾向,还是不幸成为执迷者的目标,都希望这本《执迷》能帮助到你。

  《执迷》读后感(三):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如果你从媒体上看到离婚后丈夫驾车撞死妻子,分手后丈夫杀死妻子娘家人,还有经常被提起的家暴。当然还有隐藏在媒体之外的类似的情节。那么你就接触到了身边的某一类人群,日常生活工作中他们和我们平常人一样。但是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指向一个方向,畸形的爱恋。

  心理学家暂且把这种心理叫作执迷,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强迫,类似于一种爱情关系的强迫症,爱情使他们失去理智,就像溺水者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浪漫和关心都是为了怕失去这个关系。一旦关系破裂,他们就会凶相毕露,爱越深伤害越大。

  这种情况可以说经常出现,只是有情节轻重之分,还有就是没有被发现。执迷的爱恋里有两种部分,一是执迷者,特点就是死缠烂打,控制欲很强,有自残和报复倾向。另一个是被执迷者爱上的人,特点是在爱情里感觉压抑,透不过气,感觉像被控制,没有个人空间。

执迷是一种畸形的心理

  这种心理会给爱恋双方造成困扰乃至于伤害,伤害的触发点就是分手。那么这种可怕的畸形心理是怎样产生的?我们难道对它束手无策吗?不,《执迷》这本书的作者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给处于感情迷茫期、脆弱期的人们开了一剂良药。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分析执迷者爱情的特征。我们很容易就可以通过这些实例看出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情况存在。

  这种执迷心理从根源上来源于童年依恋关系的不完整,一个家庭氛围不和谐的环境里尤其容易滋生这种心理。他们在爱情里异常自私,得到的就要完全控制,得不到的就要破坏掉。所有童年感受到的失落他们都想要在爱情里寻求弥补。但是这种心理能不能被治愈呢,作者很明确地表明,答案是肯定的,能。

  通过切断执迷的行为,一项一项地停止曾经近乎疯狂的做法,通过培养自身的其他兴趣来转移注意力,让执迷者从执迷的困境中慢慢理智地看到自己,而不是控制对方。

  通过这些练习,执迷者开始正确认识正常的爱情,而避免了相爱相杀的局面。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放手就是彼此尊重对方,彼此信任,而不是彼此困扰。而且即使最后实在难以相处,还可以和平的分手,而不是纠缠不休。

  《执迷》读后感(四):执迷者的爱情

  每个人都很享受自己的恋人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关心爱护,眼里面永远都是“我”。但是爱情与世上任何事一样,恰到好处就好。可是没有人意识到爱到极致会成为执迷。 《执迷》这本书会告诉你有人过分的关心爱护你不是甜蜜,而是泥沼、漩涡,甚至是恶梦。 《执迷》是美国苏珊·福沃德博士针对爱情执迷者编写的一本情感治愈书籍。本书一共三部分,十三章。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她接触的实例对爱情执迷者进行分析研究,把执迷者分为四类:疯狂追求真爱执迷者、情感绑架执迷者、得不到就想毁掉执迷者、对方越坏我越爱执迷者。 在看到“对方越坏我越爱”这一节时,看到有“救世主情结”的执迷者给贪得无厌的情人透支经济、付出感情却得不到回报时,我真的特别愤怒。真不知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什么样的环境能培养出这样的傻子。 而在“得不到就想毁掉”这一节,让人提心吊胆,这一类爱情的执迷者有很强的暴力倾向,他们被爱人拒绝时,就会迷失自我,行为失控,采用暴力破坏的极端行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安全都不能保证,还有爱情吗。 书中还介绍了一类人“协同执迷者”,他们是执迷者的恋人。当他们发现执迷者的变态的爱恋行为时,不能当机立断的结束他们之间的恋情,而是犹豫不决,给了执迷者错误的信息造成执迷者更加疯狂。 如果你正在经受一段感情的折磨,不知道何去何从时可以选择阅读这本书。你可以通过阅读和回答书中的问题,以及对比书中讲到的案例,判断自己是不是一个爱情执迷者或者协同爱情执迷者。 《执迷》这本书中苏珊博士分享出很多在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方法,用实例告诉读者:执迷是可治愈的。但是需要你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勇气、决心和耐力。 以前在咨询中经常看到小朋友受到伤害,接受心理咨询师的疏导后恢复欢笑开朗的性格,总觉得很玄乎。当我阅读到执迷者治愈那一部分,对里面提到的方法很认同,它不仅可以用到执迷者治愈,对于正常人在出现感情纠葛或者遇上难于释怀的事时也可以试试。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专门用一个章节分析执迷恋情的根源。归根结底是来自原生家庭,来自父母。我们经常看到被溺爱的“熊孩子”,很少去关注那些在家庭里被父母漠视、抛弃、拒绝和忽略的孩子。他们在成人后的恋爱中把这种失去的情结淋漓尽致的发挥到自己的爱情里。不仅给自己带来痛苦的延续,还把这种痛苦强加给了爱人。 这本书内容不仅浅显易懂,容易让人接受。印刷也很赞,留白处很充裕,可以随读随写感想、笔记。但是书中穿插了许多实例,人名比较多,在每一章中都会出现,读到最后搅到一起不知道谁和谁是一对,也不知道他们是哪一类执迷者,有点判断疲劳。 总体这本书不错,两天就读完了。

  《执迷》读后感(五):执迷,那些可治愈的爱与痛

  “我一天24小时满脑子都是她,根本无法专心工作。” “我那么爱她,她也应该爱我。” “离开了他,我感觉痛不欲生,仿佛死才是唯一的出路。” “他竟敢背叛我,我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的。” 如果我们自身有这样的想法,或者身边的朋友说出这样的话时,那么很不幸地,你们已经进入了执迷者角色。 何为执迷者呢?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苏珊·福沃德,她在《执迷》一书中给出了答案:执迷是人在原生家庭中所遭受的际遇而种下的创伤情结,害怕被抛弃。在恋情中通常表现得自卑、偏执,甚至暴力。 《执迷》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书籍,是苏珊·福沃德博士给处于感情迷茫期、脆弱期的人开除了一剂良药。 苏珊博士在书中引用一部分典型的真实心理治疗案例,将执迷者和协同执迷者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以抽茧拔丝的方式作出深度的解剖。还循序渐进地采取缓慢、小心而且尽量减少痛苦的方式制定课程,教导执迷者走出困境,学会如何正确地爱与被爱。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苏珊博士分析了四种执迷爱恋者的特征:疯狂追求真爱、对恋人情感绑架、得不到就毁掉、对方越坏我越爱。 “执迷的恋人往往走不出痛苦和恐惧的阴暗,拼命的死缠烂打。被抛弃时候,绝大多数执迷者选择了自罚和化愤怒为痛苦,但随后便进入了伤人的阶段。” 这些执迷爱恋者通常都是童年时期遭受过原生家庭的创伤,敏感、脆弱、自卑,渴望被人爱。 当他们遇到心动之人时,若得不到回应或受到二次伤害时,便会将他们内心的创伤扩大化,从而对爱人更加偏执,一直陷于自欺欺人的世界里,甚至会做出暴虐的举止。 那么,究竟哪一种类型的人更容易吸引执迷者呢? 在书中的第二部分,苏珊博士详细地剖析了容易被执迷者爱上了三种人群:协同执迷者,犹豫不决的“目标”,遭受暴力胁迫的“目标”。 “实际上,这些‘目标’本身也有一些潜在的执迷情节,追求激情和刺激,害怕被抛弃,内心极度空虚,我将这类人称为协同执迷者。” 在现实生活里,有一部分人总是忍受着恋人的控制欲或某些不合理的行为,觉得这是恋人对自己的深爱。殊不知正是这种容忍不合理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鼓励恋人的执迷,从而使彼此之间感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其实,他们的内心和执迷恋人一样空虚。他们在执迷恋人极端的行为下,还是会犹豫不决,没有勇气做出改变。所以执迷者才会得寸进尺,对协同执迷者更加执迷,更加疯狂。结果是反复恶性循环,双方都受到伤害。 “目标”们需要从执迷恋情中解脱出来,正如执迷者也需要解脱。所以,书中的第三部分便是苏珊博士提出了如何挣脱执迷爱恋牢笼的解决方法。 苏珊博士拥有20年情感咨询的职业经验,接受过无数痴男怨女的求助。在《执迷》一书中,她引用了一些典型的案例,提出许多治疗执迷情节的方法和步骤,循序渐进地辅助执迷者治疗。 例如,在控制个人执迷行为时,苏珊博士提倡执迷者写日记,将每天的感受、想法、行为记录下来,再帮助他们分析这些行为感受,从而教会执迷者放慢执迷系统中行为这个齿轮,识别并转移执迷的想法,最终粉碎执迷想法。这些循序渐进的心理辅导方法,会让读者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理咨询。 在这个浮躁而焦虑的社会,人的执迷情结更容易被激醒。读一本《执迷》,跟着苏珊博士深入浅出的心理分析和治疗方法而走,你会发现心灵仿佛被洗刷了一遍。心理垃圾被倒掉后,人也会轻松了不少。 “放弃执着,并不意味着放弃激情,而是放弃痛苦、焦虑、混乱、屈辱、嫉妒和占有欲。如果你能走出这些羁绊,就能解放自己,发现亲密关系中最深层次的快乐,最终获得一份真正的爱情。” 《执迷》, 一本不可多得的通俗易懂的心理辅导书。它告诉我们:执迷,是可治愈的爱与痛。

  《执迷》读后感(六):那些触痛你神经的爱恋,阻挡了你的爱情吗?

  世间对美的事物一向趋之若鹜,爱情带着世间最美的面纱,更是引得尘世间的人们不尽的神往。其中一些人,他/她们总能在交往中,把“浪漫”发挥到极致,对待爱情是倾力付出,将伴侣视为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部分,让异性难以抵挡这样的爱意。但是随着被爱的一方发现,浪漫之下还包裹着些极端的生活方式,渐渐地疲惫不堪和难以招架的感觉,就充斥着他/她们的生活。

  被执迷的恋人限制自由、干涉异性交往、被跟踪、被骚扰,更甚者以生命相要挟不能分手。就像琼瑶阿姨的爱情故事,生死纠缠、相爱相杀。那些触痛人们神经,虐心的爱情故事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那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不合理行为,而是一群人的,我们需要去了解背后的原因!

  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和影视编剧兼制片人克雷格•巴克一同合著的《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可以给我们解析那背后的原因。无论是你身处类似的情感困境,还是想给自己打预防针,这本《执迷》都能给你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还能带你遇见真正爱情健康的样子。

  除了《执迷》,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还合著过多部作品,如《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金钱魔鬼》、《对天真的背弃》等。到目前,这些作品已经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执迷》中,不仅将执迷者和执迷者的“目标”存在的问题详尽剖析,揭示根源的层层关系,还将执迷者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之间的转化,表述得通俗易懂。她还分析了几个经典案例,从症状、根源到最后治疗过程,让我们阅读的过程就像体会一次心理咨询一样。

  执迷的爱:一种矛盾的存在

健康的爱情需要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和相互尊重,执迷的爱恋则恰恰相反。它只不过是一种渴望,渴望一些自己没有的东西。一位执迷者即使身处一段恋情之中,也还是不满足,总是想要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更多的承诺、更多的安全感。执迷爱恋的本性是贪得无厌,对方终究会受不了无休止的索取,选择离开。”

  当对方选择离开时,执迷者感觉被抛弃,而执迷爱恋的引爆器就正是“被抛弃”。执迷者拒绝接受,更是想要抓住对方。执迷者相信自己的爱足够真诚,只要穷追不舍,对方还是会回到他/她们的身边。可是当屡次遭拒,执迷者不免由爱生恨,并怀疑对方和其他人在一起了,便更急迫的想知道对方的位置和谁在一起。执迷者会频繁的给对方打电话,还会悄悄地跟踪对方。更严重的执迷者会有自虐或报复他人的倾向!

  如果在恋情中,你也会频繁的出现以上的想法和行为,那就建议你马上去找心理医生,寻求专业的帮助。又或者你是执迷者的目标,不过你也不要紧张,只要你明确要结束恋情,坚定要离开执迷的恋人,那事情处理起来会相对简单些。

  你需要做的是,斩钉截铁的告知执迷恋人,你要分手的想法,行动上也要一致!归还对方送的礼物、书信等,并通知你们共同的朋友,只要对方在的场合,就不要再邀请你,防止执迷恋人的纠缠。不再接听对方的电话,不能给对方一丝希望,不然执迷恋人会理想化你的行为,再继续纠缠你。

  要注意一点,当执迷恋人对你经行恐吓,你不能以对方从未对你动粗,而不在意对方恐吓的行为。相反的,你要戒备起来,告诉你身边的家人朋友,利用一切保护措施一同防备,防止自己沦为受害者。

  说到执迷恋人的情感暴力、破坏财物、身体暴力等报复行为,不管是什么形式,那都是害人害己的双刃剑。哪怕只有一次施暴与人,执迷者都必须马上接受心理治疗,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在爱情中,成年人的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包括:l 基因决定的人格特征l 体内生化失衡影响情绪和性情l 与兄弟姐妹的关系l 童年时与小伙伴的关系l 青春期的感情经历以上任何一种因素都能够极大地影响我们成年后的爱情模式。”

  执迷的根源

  大部分执迷者成长在不健康的家庭里,他/她们从小就经常感受不到关爱,感觉被父母抛弃。在孩子的眼里,爱的来源只有一处——父母,可每当他/她们越是渴望得到父母的爱,越是被冷冷的拒绝。如此的恶性循环,极度渴望的连接强迫就在他/她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并延续到成年。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抛弃,那就来自父母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盼,父母否定的声音一直伴随着孩子的童年乃至成年后。总是达不到父母的期许,孩子就越感到羞愧和耻辱。长期如此会让孩子萎靡不振,这种负面的感受必然会扭曲孩子的人格,害羞、自卑、敏感的孩子常被同伴排斥,孩子的交友能力就受到了影响。

  作为成年人,执迷恋人遭到“目标”拒绝时,那便是揭开了他/她们童年的伤疤。在成年的执迷者眼里,自己已经不再像年幼时那般无能为力,能做更多的事情去改变被抛弃的事实,才会苦苦纠缠。

  制定治愈课程

  执迷是可以被治愈的,不过需要执迷者拿出足够的决心、时间、精力和耐力。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书中提供了一些特殊的练习和技巧,可以帮助执迷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

  执迷者首先要做的是,把注意力从恋人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不想再让恋人变成你痛苦的操控者,就必须把自己找回来。苏珊•福沃德博士写道:“我想要你全力以赴找回错位的尊严、自信、自我价值感以及好好恋爱、享受爱情的能力。”

  然后是“给自己的执迷记本帐”。想要摆脱执迷,就要先弄明白执迷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是怎么影响执迷者的。这就像航海日志对船长的价值一样。当执迷者满脑子都是恋人,或为此感到焦虑的时候,就重点记录下来。

  每条记录需要写明日期、具体时间和以下六个问题的答案:

  1. 是什么触发这个想法的?

  2. 我想了些什么?

  3. 我有什么感受?

  4. 我想做什么?

  5. 我做了什么?

  6. 结果怎样?

  需要重点提一下,我们的意识里,常常分不清想法和感受,而改变行为的核心因素正是想法和感受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把两者区分开。

  这里举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我觉得我的恋人爱上别人了。”

  想法:我的恋人爱上别人了。

  感受:害怕、妒忌、生气、屈辱。

  关闭“执迷系统”

  这是摆脱执迷痛苦的唯一出路。通过日记,我们分清楚了执迷的想法、感受和行为,这三者就是“执迷系统”的组成部分。想要达到关闭的效果,我们就必须破坏它们的循环规律,就像你停止了一个齿轮的运动,相关的部件也会随之停止。

  在此之前,执迷者要给自己安排一个为期两周的情感假期,还必须是在远离“目标”的空间里。

  在三个组成部分里,行为是最容易识别的,所以我们要截停的第一个“齿轮”就是它!执迷者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受控制的,当他/她们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有选择时,那就开始从执迷系统中夺回自己的控制权了。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书里还介绍了几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如“给你的行为划出底线”、“设置视觉警铃”、“找一个情感之锚”等等。书中有很详的细讲解,想了解的请翻阅本书。

  这一番辛苦努力,不仅为了执迷者能摆脱痛苦,获得新生,也为“目标”能放开执迷者造成的情感伤害,开始新的感情生活,都勇敢的走出那些羁绊,解放自己,重获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也是苏珊博士著写《执迷》的初衷!互敬互爱,就四个字,但是也包含了许多,正常地爱与被爱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相互尊重对方的个体权利,爱才能一直保持在爱人之间。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xslw/61227.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