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管理文献 > 招标投标 > 《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我读》的读后感10篇

《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我读》的读后感10篇

来源:招标投标 时间:2018-01-30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招标投标】

《我读》的读后感10篇

  《我读》是一本由梁文道 主讲 /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 编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6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读》读后感(一):梁文道的节奏——冷眼的大俗大雅

  文/勤

  挑灯看书的节奏一般在秋季瑟瑟的寒风夜里有种痛快的安静,没有白天的匆忙和急迫,没有路上的拥堵和燥人,没有一日三餐的定律和死板,就像暖阳下的慵懒,有种淋漓尽致的发挥,不用在乎收获何种武装大脑的积累,就如习惯般冷不丁摸起一本床头书。

  梁文道的语言倾泻的时候,是符合他本人一种出世的豁达。把那些书评搁置起来,发现惯常的角度总是在评价别人的不是或是,前者占多数的时候,很难说不影响读者的态度,但是,梁文道评论起来有种跳出圈子的思维,哲学出身的他看待世间百态的道行远远胜于普通市侩的意识。这大概和他读尽天下书的渊博分不开的,令人钦羡不已。一个全局的视角如果和一个狭隘的井底之蛙相比,“博而精”怎会不是一枚特色的标签?

  一个好的作家在常人思维中,总是深居简出的,默默地描绘他视野里的世界。譬如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鲜有接受采访的心思,聚光灯一下子刺破了作家们的默默无闻的常态,手足无措便情有可原。与其说梁文道是为作家,倒不如说他是社会行走者。有些晦涩的作品对于一般读者而言,遥不可及。生活的快节奏说什么都不可能允许有半盏茶的时间,步入昏黄的灯光下,进入铅字的世界里。他的文字能让你有种慢下来的可能,不急不躁缓入生活中的荆棘。

  那个时代香港出生的人多少都有中西文化背景的熏陶,地理优势和时间优势赋予他们洞察世界的棱角。梁文道读的书很多,涵盖天文地理科技人文,却不是一个只顾埋头默默码字的人,他参与了一些电视节目,走近银屏,和窦文涛在公众话题上侃侃而谈的潇洒,越发彰显一个理性睿智的社会行走者绝不仅仅是文弱书生般抒发感慨。他的文字时而挟泰山而超北海,时而一语中的击中要害,时而情绪兴起嬉笑怒骂,时而感时伤怀忧国忧民,你永远猜不到他对读书的界定是怎样的。

  在梁文道看来,“世界一切皆学问”是有道理可循的。他可以对内地强拆的无奈痛陈,也可以对香港圈地维持繁荣直抒不悦,更可以像柏杨一样直面国人的固守的劣根性。生活本来是一面丑陋的镜子,他的叙述就像镜子中的自己,没有任何遮掩的必要,他只是令读者更清楚认清自己面目,好生在生活里过活精彩。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出身的社会实践者,越发有种博而精的出彩。剑走偏锋,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也比中规中矩印象深刻,他便有种这样的气质,从浑浊中梳理出清澈的本质,从复杂中透露出简单的道理,从宏大飘渺的宇宙中折射细小微茫的永恒。

  微博上积聚着一群社会观察家,有的自视甚高不可一世,有的语出惊人死不休,有的唯恐天下不乱戾气肆虐,但仍有一群鹤立鸡群的人物的冷静思维令人称许,譬如梁文道。不随意发表意见,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不自视意见领袖,不参与网络论战,用通晓古今的书香辐射个人魅力的人,恐怕为数不多,他占一席。正是其放任四海的儒雅,透过一副黑框背后的眼睛,从他书里看到的世界有种洗礼般的清丽淡雅,从拿手的文学领域蔓延到晦涩的科技领域,他总能令人发现另外的境界。

  2013年10月14日星期一

  《我读》读后感(二):我读《我读》——梁文道《我读》读书笔记

  我读《我读》——梁文道《我读》读书笔记

  本书是道长在凤凰卫视的电视节目《开卷八分钟》的文字版,分“读书这件事”、“文艺进行时”、“思想杂草”“万象”“知客”五辑。道长自认这不是他的著作(他正式出的是《读者》)。我也一直没买。

  但是这次看下来,很好啊。浅显流畅,精短扼要,就像有个智者、前辈、朋友在跟你谈心交流,分享智识,让你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关于阅读,道长在代序文中坦言,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是不幸的。(P3)他引述,读书首先要有一种谦卑的态度,懂得什么叫读书,什么是学习。(P 4)应该为不同种类的阅读选择恰当的速度。阅读可分四个层次:略读、简式阅读、分析性阅读、主题阅读或比较阅读。主题阅读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阅读。像学者那样给自己设定目标,依此搜集相关或不同层面的书籍来阅读,道长把这样的人称作“业余学者”。 (P 9)

  道长在读过很多人的狱中笔记后发现,这些人都很喜欢读历史和人物传记。(P22)但他告诫年轻人,在你事业落败时绝不能读太多励志书,以免钻进死胡同。

  梁文道提醒阅读张爱玲的时候心中要有历史感,就是要把她的文字置身于乱世的背景中,看那些人在乱世中踯躅、浮沉,这样你就会有一种李欧梵所称的“苍凉”感。

  道长介绍的多是好书、有趣的书。这是因为他认为,人生短暂,一本不好的书实在浪费时间,就更没必要来评价一番了。——但是我倒觉得,对容易误导人的一些书(甚至是畅销书),也可以拿来简要评论,以免更多的人上当。比如这本书里,他就批评了《货币战争》是存在歪曲事实的抄袭之作。

  读书读的是世界、是人生。道长说:“阅读更能巩固和丰富我们的道德想象力,通过阅读我们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种不同的人,有那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你要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投入进去,想象你就是他,感受他的欢喜和悲伤”。(P186)比如英国查尔斯•兰姆出生贫穷,虽天资聪颖仍不得不早早辍学谋生,还要赡养老父亲、照顾疯姐姐,以致自己一生未婚。但他乐天、达观,在《伊利亚随笔集》一书中展现出穷人的美德。又如被温家宝推荐的《沉思录》,系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人生格言录,教人怎样为人处世,面对逆境怎样保持达观,如何面对生死病痛。

  道长也介绍了一些有趣的书。如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的Purity and Danger(纯洁与危险),这本书研究的是社会禁忌问题,提出一个规律:所有的禁忌都能够反向折射出一个社会或一个文化的宇宙观。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博学的三大人文学者之一的乔治•史坦纳的《大师与门徒》,则谈到教育的本质是爱欲,因为知识不是中性的,它无法离开人和人的身体独立存在。跨学科学者堂娜•哈拉维的The Companion Species Manifesto(伙伴物种宣言),提倡人类正视与我们共生共存的那些伙伴物种。比如自从人类开始养狗,才得以在晚上睡觉时可以放松警惕,从而有机会去发展人体的其他机能,包括语言系统。

  值得借来阅读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私人阅读史》《卡萨诺瓦是个书痴》《丈量世界》《在春风里》《一个人的电影》《伊利亚随笔集》《八十年代访谈录》《提问时记者的天职》。

  2011年8月19日午后 于绍兴

  《梁文道:我读》,凤凰卫视出版中心编,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月第1版,32元。推荐指数:★★★。

  推荐篇目:《如何阅读一本书》《灰皮书、黄皮书》《查令十字街84号》《王小波》《金庸》《在春风里》《伊利亚随笔集》《八十年代访谈录》《七十年代》。

  《我读》读后感(三):开拓阅读的视野,书荒时的粮草

  开篇推荐的第一本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让我对本书平添了几分好感和信任。

  抓紧所有时间,终于在一天内读完。虽然看得有些匆忙,但仍收获了14本书;而其它没有收入书单的作品,也通过介绍增长了见识。

  对《小团圆》的介绍让我对张爱玲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及时行乐的态度要放在战争背景下看待。

  对王小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有了重读的参考方向。

  对金庸的武侠小说又多了一层了解。

  还有,《Purity And Danger》里的作者玛丽·道格拉斯总结出一个规律:”所有的禁忌都能够反向折射出一个社会或一个文化的宇宙观,可以从中看出它怎么去分类万事万物。 “(P189)为我提供了一个新奇而有趣的观察角度。

  准备以后书荒时,把剩下的几本看完。

  《我读》读后感(四):这是一个坑

  这是一个坑。本以为是梁文道写的,结果发现完全是《开卷八分钟》节目的讲话出来的一本文集,完全的电视节目的话语,一种被骗的感觉油然而生。当然,书上关于这一点还是写的很清楚的,梁文道“主讲”;并且在出版絮语中也明确的写了这一点。自认倒霉吧。

  对于这本书分为了读书、文艺、思想、万象以及知客五个类型。但是每个类型下的十数篇文章,讲述书籍。或有思想、或有地位,也有畅销书。但是类型内部也没有太大的关系的。每一篇都是在介绍一本书,讲书、讲作者、将事、将那个背景等等,但是,给我的感觉这样把电视节目结集成书,读起来很恼火。

  首先,每一篇之间关联不大并且每一篇不长,刚对讲述的事物有了些许认识,这一篇也就差不多了,该转换到下一个几乎无关的话题。

  其次,讲述者在每一篇中的讲述,很少介绍这本书的主线,讲了如何一个故事、表达一个怎么样的观点,而是从书中摘取讲述者看到的闪光点,可能是一件事、一个观点、一句话,然后讲述几句。断断续续,不成篇幅。感觉是随意从书架上游走而得的一本书,无意识的塌开一页而在讲述。

  对于此,我想梁文道的功底是深厚的,我不知所云,收获几无的原因在于:《开卷八分钟》本身时间短,能讲述的不多;我的自身了解太少,背景全无了解有关。所以,非了解该领域的这类短文集还是不要读的好;这本书对于我这样阅读量有限的还是束之高阁的好。

  .s. 该书前三和后三篇是彩印,其他是黑白印,有点蛋蛋的忧伤感。

  《我读》读后感(五):看书人的情结

  看书人的情结

  评《我读》

  你在窗边欣赏月亮,我在这欣赏你。欣赏月亮是一种心情,而品味欣赏月亮的人更像是一种情结,这就是我对《我读》的最大感受。大凡喜欢读书的人,一般和书都会有一定的情结;读的书多了,慢慢地养成了自己的读书习惯,找到了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书,喜欢和不喜欢的人,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书评来表达,而我们在《我读》里面,就能读到这样的情结。

  读书时孤独的,一盏青灯,一支笔,一本书,也许这就是所有读书的全部,在喧嚣的尘世中,走进一个狭小的空间,寻找一个全新的空间;读书也是快乐的,我们可以暂时忘却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作者营造的一个新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寻找另一个自己,就像在人生的路途中偶遇到一个熟人,一个曾经认识的事物,哦,原来你也在这里。所以说读书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有人说:喜欢读书,这也是一种福气。

  看书的快乐,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收获和思想上的升华,还有就是交流上的快乐,邀几个书友,围一个圈子,就所读的书,所喜欢的思想,或者只是书中短短的几句话,甚至是当时看书的一种情景,当时读书的一种情结,说出来和大家分享。遇到有共同的想法的,引起共鸣的,慢慢地成为知己,成为人生路上重要的伙伴,同样也是自己在读书上的一种收获。《我读》就是把“道长”漫长的读书路上的所看、所感,结集成册,呈现在我们眼前;他的见闻和感想,同样可以让我们去欣赏,去评判。

  既然是评判,就会有共鸣,也会有不同意见。书中对于于丹的《论语》解读过于功利的这个看法,我是赞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于丹的解读也正好满足了近年来国内很大一部分人重拾经典、回顾过去、分析现在的需要,这也是为什么进来“国学热”愈演愈烈的原因吧。另外还有作者说的“人生的挫败时不宜看励志方面的书”,这个观点我倒不是很赞成。如果从未来方向性来说,多看励志书可能会导致人“偏激”,这个观点也不能成立,为什么看励志书就会让人在某个方面上会有偏激情绪,这难道是书的问题么?看书的人是不是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话说回来,当你挫败的时候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信心,或者是一种理想或信念激发出来的力量,而励志书能给予人的就是这种对于失败在心理上的安慰,和对于未来在信念上的激励。

  《我读》读后感(六):电视媒体倾向的书

  作者认为自己的朋友该得大奖而不是莫言真是可笑,理由竟然是他的朋友小说没写完和他差钱。他写完了就一定可以得吗?得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没有莫言的小说和他朋友小说的对比支撑?而是主观的认为一些没逻辑的事,写书写成这样不是误导读者吗?认为王小波对港台语言歧视就是文化歧视,那香港人不是还嫌广东话土吗?我不认为王小波说得有什么不对,大陆主持人不好好说普通话学什么港台腔,请不要忘掉自己的语音。我也为自己感到不幸才来读这本于丹都比不上且不热门的口水书。

  作者认为因为查尔斯•兰姆是个大散文家,就比如今那些鸡汤划算的观点我也呵呵了

  先贬后抬 先抬后贬 反正一开始就是要和主流观点作对,也是为了节目收视博眼球吧

  《我读》读后感(七):《我读》,所以劝你也读——读《我读1》

  一直很喜欢看凤凰卫视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这个节目从07年到现在,每天坚持8分钟介绍1本好书,未曾间断。细数来,到现在已经有1800多本书了,这是何等的阅读量?道家庄先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不知梁“道长”是否想穷一人一生之力来证明古人的话有时候也不靠谱?

  快餐式消费的社会,什么都是讲求快节奏,包括信息的接受及消化,注定电视这种“热媒体”无法有深刻的思考。梁文道虽然阅读量惊人,毕竟《开卷八分钟》无法含有深刻的洞见。1800多本书,要每本都讲得透彻,实在是难为地球人,我想就是梁文道推崇的博学大家乔治·史坦纳也未必能讲彻。但这不能否认《开卷八分钟》是个好节目。人生苦短,杂事纷扰,难得内心平静的时候,有长者为你开具书单,掌握一种趣味和技巧,能够鉴别什么样的书是好的,什么样的书应该拿去填粪窖。比起那些毒舌”、“煽情”、 “绯闻”的娱乐节目,我想这是《开卷八分钟》最有价值的地方。

  《我读》准确说来不是梁文道的著作,而是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主讲的收录集,因此书评未经过前后审稿,当中有几篇存在前后矛盾的地方,但这不影响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好感。原因是,梁文道说:人生那么短,时间那么少,如果我看了一些很不好看的书,干吗还要浪费时间重新把它说一遍,让大家去关心呢?不如集中精力介绍些好书。

  咬牙切齿,同仇敌忾地大骂一通坏书,往往是书评、影评人最擅长的手段,以此证明自己高深,却不想骂者神清气爽,读者视同瞌睡,对于道行尚浅的我,宁愿多看些他人推荐的好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我读》介绍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可以视为阅读《我读》的说明书也可以当作一生看书的指导指南,梁文道为这本书概括了读书方式两种:一种是从阅读里面获得和一些原先熟知的事物相类似的新资讯,一种是以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基础去读书,力求达到与作者相当的程度。在读书速度上,梁文道理解道:阅读速度取决于阅读目的,他举了琼瑶言情的例子,同样一本书,如果是娱乐休闲可以快速翻完,如果是研究主题,很可能是要做笔记,画线,甚至是钻进去。可惜我们往往钻不进去,更多时候是钻在厕所里和课桌下摄取知识的,有时候也会被要求用一顿大便功夫整个报告什么来着。

  对《读库》的书评中,里面的《八月的乡村》一文,梁文道做了一番停述,很应景的谈到了奥运冠军拿奥运金牌的事情,梁文道说:这让我想到,全国有多少拿到奖牌的运动选手?如果拿不到奥运奖牌的话,他们的家庭是不是就要这样子继续过下去?当运动员的前途又在哪里呢?奥林匹克上的体育强国,应试教育枷锁下的体育活动课虚设,以及中国人传统观念里“成王败寇”,“只问结果,不问付出”的鄙陋观念——近期沸沸扬扬全民探讨的话题,原来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梁文道已经发问过一回了。

  《查令十字街84号》讲的是两个远隔重洋的爱书人书信情缘的故事,书评的末尾,梁文道感慨:每当看到这样的书店,这样的店员,就觉得应该向所有明智的女士们提出一个谦卑而且大胆的建议:与其选择一个富翁,不如选择这样一个书店的店员。我只能说,80年代的文艺命太短暂了,现实的物质已经取代了各种诗人、各种才情,如今说你有“文艺范”,其实是把你当成“文艺犯”。

  当然还有《八十年代访谈录》、王小波《黄金时代》、张爱玲《小团圆》、李零《丧家狗》等一些书评,都很精彩。不过我总觉得这本书最凌厉的一段话,应该是梁文道自己的:“我总告诫年轻人,在你事业落败的时候绝不能读太多励志书籍,读励志书有时候会把一个人读傻的。因为此后你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确,即便偶尔遇到失败,也会视其为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可怕的。”呵,好家伙,多逆袭的命题。

  作为普罗大众、并不以深刻性见长的《我读》,没有伟大的价值意义,只有启蒙和引导意义,不教你人生大道理,只教你怎么阅读一本书,很适合初读者看,究竟梁文道还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挑选了几本好书介绍。所以,“我读”劝你也读。

  《我读》读后感(八):梁文道的读书之道:人文沙文主义与其他

  因为这是一本文集,所以槽点不太集中,我分开来说。

  1.我们不难发现,某些“高端”的人总是或多或少地鄙视那些“低端的人”:读卡尔维诺的看不起读倪匡古龙的,玩WOW的看不起玩劲舞团的,高帅富的看不上穷丑矮的,墙外的瞧不起墙里的,何必呢?大家还不都在同一座围城中桎梏着么。

  梁文道说得好:“我想提醒大家一点,一个人,他看不懂任何更深入的学术著作,他只看于丹的书,只看易中天的书,这不是一种错误,更不是不道德,这很可能只是一种不幸。读书读得越多,越发现真正要读懂我们心目中所谓的经典名著,可能要有一点运气。比如你要生长在一个不错的家庭,有挺好的家庭教育,小学、中学都受到不错的教育培养。你慢慢走过这样一条幸运的轨迹,透过教育的养成培养出一种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帮助你读到很多人没办法读进去的书。这时候你可以回过头,看看那些在读很浅、很通俗书的人,你会觉得他们鄙俗吗?不是,他们很可能只是不幸,他们不具备这种阅读能力。即便不具备,也要鼓励他们读下去,倘若他不能一上来就读《论语译注》,当然是读《于丹〈论语〉心得》。”

  理性之中,还透着一颗清冽的慈悲之心啊!

  这一种慈悲,是可以推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在大多数可比较的方面,我们都没必要自卑或者自傲,因为这些结果皆缘起于资源的不平衡罢了。

  2.这个世界太聒噪。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大抵是“思”得太多,乃至“学”得太少罢。有空闲扯淡不如再多读几本书罢。

  3.萨德侯爵的故事真乃传奇哉!

  萨德侯爵,全名当拿迪安·阿尔风斯·法兰高斯·迪·萨德

  (Donatien Alphonse François,Marquis de Sade,

  1740年6月2日出生于巴黎,1814年12月2日逝世于巴黎附近)

  是一位法国贵族和一系列色情和哲学书籍的作者。

  他尤其由于他所描写的色情幻想和他所导致的社会丑闻而出名。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901.htm

  4.梁文道很注重人性中微小的闪光点(催泪点,大雾)。可能我神经太大条了?╮(╯▽╰)╭

  5.妹啊,切格瓦拉浪漫骑士的形象就这么被毁成一个偏执狂了QAQ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觉得过去种种如此荒谬,今儿摇身一变为犬儒主义者QAQ

  6.胡适真乃仁人也,不过离圣人还是有距离的,毕竟缺少深谋远虑。

  《我读》读后感(九):一本好的读书指南

  这是一本个人的书籍清单,间或书评。看完后。,似乎快速的浏览了梁先生推荐和精心挑选的这十几本书。不经意的记住了一些小故事和语句。

  “人生失意的时候,不要读励志书,会把人读残的。”第二次听到这样的论述。自身也有深刻体会,失意的那几年,很是读了些励志类的书籍,后来发现,所有美妙的言语,与现实都脱离的太远。很多失意的人往往是不会缓解压力导致的,各种趣味性的书比起让读者一遍遍重复思考自己忧伤的读本来说,应该更有意思和更有积蓄力量的作用。

  “如果30岁前,你不相信社会主义,那么你是一个无可就要的人;如果30岁后你还相信社会主义,那么你是一个无可就要的人”,在写切.格瓦拉传这本书的评论时,作者写道。有些道理,在这个30岁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年轻人很多的时代,这句话读来尤有些分量。

  最喜欢里面的讲村上春树的那本,《当我们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一个60岁的人,作品深受年轻人喜欢,这与他健康的生活方式分不开吧。每天跑10公里,专业运动员级别。能把作家当的那么好,也能把身体养的那么好,真是很令人佩服。佩服那些积极健康生活,并创作出优秀作品的人。不崇拜天才,只崇拜勤奋辛苦工作的人。

  还喜欢书里介绍的一个德国年轻人写的书,似乎是以高斯和洪堡两个人物为原型写的小说,探讨一种对知识求索的方式、方法。手法很独特,于是,想来读一读。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提到的几个人,木心等,也许在文学这个广阔的领域里我只是一个门槛级的菜鸟,作品不太读得懂,不过,也多少认识了一些这个领域的人、事与坐标。

  电影的二三事,喜欢看电影,也喜欢看影评,很多描述有种历历在目的感觉。我生活的那个时代也有。

  “普普通通的愿望,竟付出生命的代价”,书中提到的北岛的一句话。这句话隐隐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

  还有一个英国文学家的散文集《伊利亚随笔录》,光听了介绍的那个扫烟囱小男孩的故事后,就觉得很温馨,比心灵鸡汤还心灵鸡汤,无怪乎作者描述为“以及心灵创伤的止血良药”。

  看完这本书后,读书清单里面又多了数本想读的书。

  《我读》读后感(十):关于年轻和理智——我读我读

  读罢道长这本书评,怎敢再写书评的书评,只是对于一些东西的小感触罢了。书评谁都能写,但就如同“知客”那部分关于《大师与门徒》的结尾写到的,“知识不是中性的,同样的书,同样的知识,由不同的人体现,构想甚至描述出来的时候是不同的,那些只是无法离开任何人的身体独立存在。”读书,读的是一个人的灵魂,书评,写的就是自己了。需谨慎。

  知识就在那里,选择看或者不看,说话的人就在那里,选择听或不听,更或者选择怎么听。读书人,确实有种恶习,“人文沙文主义”,还好,我读的书并不多所以对于大部分作者的敬畏还是有的,尽量不道听途说罢了。即使本身厌恶于丹以及宋鸿兵,但没有资格谈论他们的作品,因为没有认真拜读,就如同我不能放肆地去谈论孔子。保持客观,不是真正的理智,而是有些无奈的选择,oh, I have nothing about it, then what should I do but shut up?

  这本书最喜欢的一部分是“万象”,这里关于政治和历史,关于令人感兴趣的年代和职业。GRE的题库里有这样的题目:学习历史是为了明白我们今天和历史没有多少不同。真是奇妙,这道辨析题其实包含的深意更多,我很认同但没办法表达而已,往往写着写着就浅薄了。把一个好题目变成了高中试卷里的扯淡答案,充满着混蛋逻辑。其实历史就是告诉我们,你们这一代其实没什么special。你们一样的,聚在一起扯些杂七杂八的,某些热血的揭竿而起一下,像死亡诗社里那群充满理想的文艺小青年一样,在某些还有着些许未燃尽的理想主义光芒的captains的感召下,午夜的时候聚在一起重复着艾略特的汲华精华的句子。你们一样的,维护真理般维护着那是所谓的敢于说真话的报刊杂志,写写年轻人才能明白或者才能装作明白的东西,关于这个国家,关于这个大部分人都自认为了然于心的政治,年轻人在哪个年代都要有挥洒胸中一腔热却的渠道,否则谈论什么,估计只剩下女人了,那似乎太狭隘了。无论70年代,80年代还是现在,都没有多大差别。不过现在是通过网络,话语传播速度快了,可也是同过去差不多的广度,口口相传似乎还要比现在更有深度一些,打压的力度要大一些。但纸包住火的可能性低一些。人心,只能收买,无论在什么年代,收买好了,这些小火苗们自己就熄灭了,只是收买的代价到底是越来越高了还是越来越低了,我真不敢说。毕竟,这是一个更加公益且更加功利的年代,孰占上风未可知。

  年轻,就是一个认为自己什么都明白,但实际上什么都不太明白的时候。加上有点浮躁,有点热血,有点胆怯,于是就特别容易被洗脑。所以,想到《before sunrise》里女主说I hate that the medias trying to control our minds, it’s very subtle, but it’s a new form of fascism, really.想洗脑我们的哪里只是简单的媒体呢?我们的父母,作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我们的师长,作为固执己见的人文沙文主义者。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枕边书,我们的电视剧——一旦放松警惕,那些不客观的东西便趁虚而入,一旦和周遭的某些状况和我们大脑中某些被先期植入的观念结合,便再难除去。根深蒂固,我们于是也变成了传道者。所以保持警惕是多么重要。前天读了一篇长文,关于基督教的历史。其实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佛教,都是本质上略高于传销组织的洗脑,前者是为了得到幸福,是为了为善,而后者是为了经济利益,仅此而已。宗教利用了人们脑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编织了美丽的神话,其实相信这个神话我们可以过得好一些,心理安慰一些,未尝不是一种好事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更加极端一些,尤其是伊斯兰教。信仰一个主,他带你走进天堂,或者在现世发现你的天堂。而佛教更加平和一些。其实有些时候,使我们甘愿被洗脑,有些愿望,有些冲动,有些力量,无论来自于哪里,也好过行尸走肉,毫无信仰。甚至曾经鄙视的禁欲主义或犬儒主义也未尝不是一种可以尝试的选择。当然,不被彻底洗脑洗成植物人的前提是逻辑,抱持着一种清醒的自问自答状态——我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呢?最终是带来社会的好还是自身的好?什么才是好?有什么矛盾的么?我想做一个有意义的人么?(我勒个去,真该去好好学学伦理学再过来扯淡)——只有问明白了这些事情,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们才不会成为别人手中的枪反过来刺伤自己最深爱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同胞们。

  还有不能忘记历史,其实被主流媒体洗脑的严重后果之一便是漠视历史,对于人性的认知增加不代表可以宽容历史上的罪行。有一种逻辑:人都是有故事的,他们有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可能是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事实上人性本善,是社会上的不公造成的,所以樯橹灰飞烟灭了为何还抓住仅剩的几根鸡毛不放呢?还有一种逻辑:自从上帝七天造人,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以后,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赎罪,人性本恶,所以世间的一切罪恶自有其源头,自有上帝的公断又何必自寻烦恼呢?前者是唐僧和柯南的逻辑,慈悲为怀。后者是宗教因果的逻辑,早已万劫不复。都有些道理,但是因此而念念不忘是不对的,但是遗忘却又是一种罪恶。想想中国台湾和日本政治当局的洗脑行为,想想罗马封圣,情何以堪啊。之前见到一篇谴责中国人遗忘上山下乡运动的文章,即是这个道理,多少人尤其是上山下乡二代们脑子里满是电视剧里,小说里那种自然风光,兄弟情义,哪里还有这场运动背后的疯狂逻辑。其实不是忘了,而是歪曲了,最终结果是比忘了还可怕的美化了。

  《before sunrise》里女主还说,I hate that 300 kilometers from here, there’s the war, people are dying, and nobody knows what to do or they don’t give a shit. 深有感触,人们遗忘了很多东西,也忽略了周围存在的很多东西,道兄写《道德情操论》的书评时候说到狄德罗讲的一个故事,如果一个在法国穷凶极恶的凶手跑到遥远的中国去了,你会不会为那边的中国人担心呢?亚当斯密在这本书里说如果一个有人性的欧洲人听说中国有场地震,那么首先他为之神伤,然后思考意义所在,再接着思考贸易会被如何影响,最后回复正常的步调。——好还是不好呢?只能说正常。对比起来,我做的很不好,当日本地震后,第一反应中丝毫没有对于普通民众生死的担忧,反而有些想到了贸易,进而政治,我的同情心说明我的人性和良知被埋没了许久,所以,只能翻出来,在太阳底下晒晒,看看还剩下多少?脸红了。很喜欢,这段后面的话“你要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投入进去,想想你就是他,感受他的欢喜和悲伤。”对于苦难中的人如此,对于身边的人又何尝不是呢?试着去理解他,试着宽容,试着接受周围一切的不尽如人意,我想这就是成长吧。

  道长讲到这么多的书,除了“文艺进行时”里面的一些,都还没有机会拜读。最感兴趣的两篇其实是《purity and danger》和《the companion species manifesto》,好奇怪,都是英文版而且都是女作家——似乎我对生物的兴趣比我想象中还多一些,嗯,从《物种起源》开始读起比较现实。第一本书的作者是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她的理论挑战了我的思维方式——关于干净与不干净,是有文化作用在里面的,一个东西干净或者不干净取决于它的空间和位置。一个东西的定义要看它的位置在哪里?——其实这不是相对论么?不过文化的引入简直神奇,这让我想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的背后都有一只叫做文化叫做习俗的手,我们倒是一直忽略了它,直到有些东西contradict it。现实的例子很多比如苍井空和舒淇。第二本书的作者哈拉维简直是个女超人。她说人和动物之间的各种关系都是不确定的,不同的关系决定了我们怎样看待动物,这种关系的不确定要求不能被一种关系所垄断。“我们常常认为把狗好好养起来是最好的状态,其实这是一种人类自我中心的投射和想法而已。”嗯,我们何尝不是认为把自己最好的给予别人就能换来信赖换来好评呢?说到底都是自我中心罢了,人还是自私的动物,和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挑出来正视这一问题。掷地有声,值得思考。

  说到底,意识到这些已然觉得自己不再那么年轻了。网上有个心理年龄的测试,半年前做是27岁,现在做是40岁,幼稚度有所下降,成熟度有所提高,而老化度更高了,我想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结局,有些事情想明白了,离成熟更近了,相反更多了一种世事淡泊的心绪,也便离热情远了,离老化近了。事难两全——当然,是否真的成熟了,也有可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向来在人情世故上成熟的比常人慢半拍的节奏还可能使自己再多摔些跟头,不过能有现在的状态已经满足。

  突然想到两句话,和成熟和年轻有关:当年轻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光荣的死,当年长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卑贱的活,这是《麦田守望者》里的一句话,这概括了两个年代,和两种状态。我仍属于前者。但是我又想,人或许本就是热血的和圆滑的两种,为理想牺牲可能并无关于年龄,无关于成熟。四世同堂里的老大或许性格里就有不能牺牲不愿牺牲的因素,而把其归结为现实家庭压力上来了,也未可知呢。不过,不管怎样,看多了甄嬛传,便学会了这样的逻辑,有理想——“那便总也是好的。”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glwx/18188.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