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社会科学 > 文化 > 新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意义_新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新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意义_新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来源:文化 时间:2024-03-08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则肇始于2002年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所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宣传当代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以打入国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为主,充分利用市经济手段和现代传播方式,树立当代中国的崭新形象,把我国建设成为立足亚太、面向全球的国际文化中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逐步完善“走出去战略”,直至《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文化“走出去”战略进行了明确界定: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采取的重大措施有: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
  随后,文化部出台的《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推动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其中之一就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十八大报告中,针对文化领域着重提出的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文化领域,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个口号鲜明、响亮的提出,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做了最好的诠释和铺垫。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基本内涵
  中国文化的内涵很宽泛,既包括语言、书法、绘画等具体的符号或形式,也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无形而抽象的内容,甚至中国人际关系的相处模式和生产方式等,也都构成了中国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概括来说,中国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自中华文明诞生以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指自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经过理论探索、实践检验和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在中华大地上激荡交织,共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将我国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推入国际文化市场,深入参与国际文明的对话与切磋,把中华文化的理念和精髓传播至世界各地,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所占份额,在获得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通过文化产品这个良好的载体,让国际社会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①究其实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走出去的是中国人的价值观理念以及“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大文化胸襟。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出台,与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多种文化体系的激烈竞争。当今世界在科技的创新推动下,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提高,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复杂局面。在生产力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人类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时文化作为产业的意义便凸显出来,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对象。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文化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是国家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先后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国的构建离不开经济实力做后盾,而经济又呈现出全球化的姿态,也带动了文化领域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发达国家在建设文化强国时,除了满足国内的基本需求,也把目光投向国外,希望能够在国际文化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目前,发达国家都对本国的文化产业投入巨大的关注度,并先后将文化建设和战略构想细化考虑。
  文化作为一种“软权力”,已成为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各国都不可能杜绝与他国的联系,在独立和隔绝中发展和生存。多种文化体系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成为世界文化领域最显著的现象。尤其是在无线互联网迅猛发展,将世界各地无缝链接之后,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变得更加直接和迅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即使不想参与,也难以独善其身,与其被动地被裹挟其中,不如主动出击,积极筹划,力求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谋求将来的主导地位。
  西方文化体系的弊端凸显。在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改善了人类衣食住行的面貌,在世界各地赢得广泛赞誉和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历经几百年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消失,出现波折和困难,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步入困境,尤以2008年在全球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后,人们对资本主义文化语境逐渐产生怀疑和质疑,深入挖掘出现经济危机的实质,则指向了美国式文化体系中的极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学者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失望的情绪蔓延扩散,引发全球性的道德信仰危机。在重新建立全球道德信仰时,必然渴求不同文化形式的崛起和救赎。学者们开始重新认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甚至有学者发出了“东方文化拯救世界”的断言,也使大家对我国文化产生好奇和探求。可以说,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学界舆论的引导,为我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社会转型期的内在需求。当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进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转折期,国家各领域都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进入深入推进和攻坚阶段。但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尤其需要的是全体人民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渡过难关。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反映时代、凝聚人心、具有较强感染力和整合力的文化价值体系,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进。中国文化亟需整合和调整,以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将作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行业,转化为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强。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崛起,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普通民众共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成果,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将这种自信心延伸至文化领域。同时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引发了国际舆论对于中国发展模式、文化传承的巨大兴趣。对外汉语热和孔子学院的筹建便是这种情况的突出表现。国际汉学热的兴起对于促使民众反思本国文化的特点,间接推动人们增强了对于中国文化认识的觉醒和认同。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可以树立和维护良好的中国形象,顺利搭建具有中华文明背景、加强中国文化话语权力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与世界各国增进共识,和谐发展。在这里,文化“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部署的层面,对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改变文化贸易逆差局面,取得相对优势地位。文化贸易是国家之间进行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很多西方国家已经成功地把本国的文化产品出口至别国,并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而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文化产品,导致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和经济实力已经超过日本,居于世界第二位,但是文化对外贸易方面却是非常薄弱的,与我国作为全球领先经济实体和出口大国的地位形成鲜明反差。大力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我国来说具有独特的经济意义。在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资源使用限制颇多,工农业生产提升空间有限,房地产业泡沫严重的情况下,中国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平稳发展的经济态势,需要在包括文化在内的第三产业下功夫、做文章,把以文化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做大做强,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驱动轮”,并将其打造成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②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今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文化产业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且具有在不良经济环境中“逆势而上”的产业属性。因此,很多国家都把加强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做法,将文化产品的出口看作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当前,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完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外文化开放水平,是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领域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要达成这个目的,就需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扶持重点媒体瞄准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新鲜资本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等。采取以上多种措施和形式,将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文化精髓和思想理念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对外传播,营造东方文化语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可持续发展。
  对抗外国文化侵入,保卫国家文化安全。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主题时,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便成为一个极具杀伤力的隐性武器,被发达国家利用,将本国文化“合理”地输入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国家,借以扩大本国影响力,进而在他国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全球化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文化的趋同性。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借助其先进的科技力量和传播媒介,向中国源源不断地进行西方思想文化的输入和渗透,对我国年轻一代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的渗透。
  另外,我国在逐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经济、技术管理理念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将西方文化也引入国内,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形成破坏和隔断。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中国文化日趋式微,难以在青年一代中引发共鸣,从而危及中国文化的安全。这时,消除外来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主导,重新梳理国内统一的文化价值体系标准,是相关部门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全球激烈的文化竞争和渗透中,我国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要同时应对来自西方的异质文化和来自东方的同质文化的双重竞争,在双重竞争中突出重围,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从重塑文化自信,使中国文化走出去。
  提升国际文化领域话语权,维护国家形象。当今国际社会,依旧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牢牢控制着话语权。话语权的获得,除了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外,文化因素是一个最容易利用且不容易用好的东西。就世界范围内来说,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比较弱,仅仅局限于东亚地区和周边的一些国家。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僵化的形象和符号,不理解其价值精髓。文化的弱势,就造成了中华文明语境在国际社会上的失语状态。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要为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争得一席之地,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华文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能够有机会客观公正地展示我国的国家的形象,为我国争取更多的东方文化语境和话语权,发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主导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大繁荣。在世界范围内,多种多样、风格迥异的文化并存,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承认人类产生、发展的历史。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上,正是由于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才使得当今世界的文化呈现出蓬勃繁荣、丰富多彩的面貌,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正如生物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生物链。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人类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基础和源泉。没有这个丰富的精神家园,人类的心灵世界似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将无处栖息。想要维持世界的繁荣和稳定,必须要保证文化的多样性,它关系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的问题。
  文化虽然是多元的,但每种文化都具有某种独特性,鲜明地代表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与文明,不可替代,无可复制。文化之间的互融共存,一起推动了世界在年轮的轨道上,顺应历史的发展,滚滚前行,呈现出多姿多彩、精彩绝伦的文化大观园景象。
  自20世纪以来,中国优秀文化一直在处于“闭关自守”和“全面防御”的状态中,究其根本,还是缺乏一种走出国门时的自信。21世纪初,我国逐步确立了文化强国、文化“走出去”的治国方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主动投入世界文化发展和竞争的潮流中,勇于面对未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既有利于自身兼收并蓄,在传承中创新,也有利于为世界提供另一种东方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人类自身和赖以生存的世界。
  (作者为安阳工学院思政部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CKS014)
  【注释】
  ①杨明辉:“美国文化产业与对外文化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5期。
  ②杜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
  责编/张蕾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shkx/109942.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