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经济文库 > 经济著作 > 《浮生六记》_《浮光》读后感10篇

《浮生六记》_《浮光》读后感10篇

来源:经济著作 时间:2019-06-11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经济著作】

《浮光》读后感10篇

  《浮光》是一本由渥丹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80元,页数:312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光》读后感(一):悬浮的斑斓

  ——谢谢这样源自生的本能的爱·献给脉脉的《浮光》

  我很怕水,窒息的感觉只有在水里才真的可以从每个毛孔侵入身体,溶解在血液里成为化不开的恐惧。

  我对“浮光”这个词的所有理解,却源自水。

  绝境酿造的往往是一生难以忘怀的印象,就像那年我整个人落入水中,看见不断上浮的气泡,一片浑浊的蓝色,以及切割成一簇簇的斑斓光斑,在水里我抓不住一切,就像是抓不住自己肺部里的氧气,渐渐偏离生的轨迹,走向死。

  生或者死,从来不是个难题。

  这个故事,并非关于生死,而是“生”,两个人的“生命”、“生活”。

  谢明朗是个摄影师,言采是个演员,他们在演戏,一个随着作者高兴可长可短,可有可无的戏剧。如果有可能,他们或许就这样一个在台上一个于台下错开。

  言采终究没能错开谢明朗。

  有人说这两人相遇得牵强,感情开始得也牵强,但是后来的一切却莫名地顺其自然。这点似乎带着一点《甜蜜生活》的影子,像岳江远和唐棣文,他们的开始源自于一夜情,然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去消化那一夜留下的情。但言采和谢明朗终究是幸福的,他们最后成了两罐子骨灰,不知道埋在哪一棵树下。

  突然想到这是一份怎样的感情,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他们还是愿意同彼此埋在同一方土地,中国人相信落叶归根所以所有事情都尘归尘土归土,一个人最后的归宿必定是大地,是否是拥抱着大地就如同拥抱着自己过往的岁月,自己所经过的那些时间,那些爱,和自己的爱人。

  在这个世界的行走中,我们其实离着本来的道路越来越远,越来越不明白到底何为真实。有人靠精神而餍足,有人用物质堆砌人生。何为真实,又凭何论?

  我冷静自持地游离在人与人之间,有的人天生带着几种面孔,他们不一定做演员,但却是最会伪装自己,真的骗从来都是从骗自己开始,他们在各种空间里将完整的自己剥离开,原本的自己就慢慢变成了一堆散乱的碎片,支离破碎再也拼凑不能。我也将自己拼凑不能,我也不知道自己将以哪一个碎片面对你们。拼命否定的感情和规则,渐渐地代替了原本的生活。后来想到,或许就是认命,很多人到最后无奈地认命,但却依旧活得很开心。开心地活着成为唯一的路。

  感情从来不看性别,它来了便来了,去了也就去了。多少的坚持才能成就一辈子,而你在经历这个“一辈子”之后亦不会觉得后悔或者白费?这个问题太难。我看《浮光》的最初,是没有看到一辈子这个结局的,它的正文止于两个人终于坦然一起面对将来的生活,以至于到后来的番外出来时心中猛地一纠,我看不惯生死,总不能释然,但是所有的结局都避免不了生死,这让人觉得悲伤。我看《蜘蛛女之吻》的小说(因为言采出演过《蜘蛛女之吻》的舞台剧,我特地去找了《蜘蛛女之吻》的电影和小说,可惜电影到如今也没能看到,耐着性子读了一点小说的内容),对于其中一句话相当喜欢,大概大家都有这样的心情——莫利纳说“我感到难过,因为我对影片中的人物已经有了感情。而现在故事讲完了,就好象他们死了一样。”突然不知道我到底喜欢他们就死在作品里还是等作品结束直接死在心里,不可避免的死亡与结束。

  我一直觉得谢明朗所看见的世界与言采有很大的不同,这样的不同来自于很多方面,家庭、职业、年龄等等,最简单而直白的各种不同凑在一起。他们能在一起仿佛是因为最初一个大胆的决定,决定他们将有一个开始。我对演员言采的生活有一定的兴趣,可惜我不能与他同步去感受,所以我最后选择去看谢明朗。他是一个摄影师。

  我们偏执地喜欢着“生”的东西,谢明朗透过镜头看见的,大概就是我通过眼睛看见的,我同年轻时的他一样疯狂地迷恋着人,他总是拍人物,拍他们的动作、表情、情感或者只是肢体,通过眼睛看见的东西太有限,却忍不住想要去透视出更多的。他浑身散发的对“生”的喜爱,所以他的镜头留给总是给人,不同的人,与他有关或者仅仅一次遇见。有人总喜欢着身边的人,有时是源自某些原因,有时仅仅是单纯地对“人”有着莫名的执念,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感情,就如同我自己也对着“人”保有着的真实的感情。因而这样出现在镜头的人总是很直率,直率地喜爱、直率地看不通透这个世界和他人。我发觉被此所吸引,迫不及待把它写下来。

  在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故事里,看到另一种感情的生长,情这个东西,从来不是一个定数,放上太多的期望,最终剩下的或许更少。

  爱,是什么?是激情,是疯狂,是欢乐,是陪伴,是相依,是信赖,是不离,是不弃,是绝不轻轻言放弃却又不能忍痛妥协,是坚信以前不是错误而今后也不会不堪回忆?

  一下开始写排比句还真不习惯。

  悬浮在水中的斑斓。五光十色的世界。

  谢谢,我爱你。

  ———————————————————————————————————————————————

  后记:

  我似乎总是这样,开始和结束时的心情完全不一样,就像我写下这些的时候已经抱着完全不同于开始的愿望。决定写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刚完成不知是第四次还是第五次的阅读,本想带着对小说的爱和理解将这个东西写完,实际上从去年11月开始写到如今的4月已经过去了很多个月,我终于不负所望地将小说的很多东西忘记,然后拼凑出这样一篇东西面对自己。

  我真不知道自己将以哪一个碎片面对你们。我甚至不清楚这上面有多少东西源自我本身,只是我觉得,当我们觉着自己其实很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到底有多么地卑微。

  是的,卑微。

  在生命面前,在时间面前,在欲望,在爱,在很多很多看不见摸不到的事物前,我们之所以没有被那些强大摧毁是源自于我们更加卑微的坚持。

  我狂热地爱着如此卑微而不摧的我们。

  2010.11~2011.4.3

  《浮光》读后感(二):淡淡的情感

  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写得很淡。

  两个人一起旅行,一起度假,可以不说话,就能够非常温暖的度过每一天,从刚开始就是这种状态。

  他拼图,他拍照。他抽烟,他酗酒(他们间的玩笑话)。大雪封路的别墅里,异域风情的埃及。这样的相处很温暖,很温馨,这样的两个人能碰上彼此,真是上苍的恩赐。真的好想去拥抱一下他们,告诉他们,你们真美好。

  彼此之间又是那么在乎对方,某人一定会去看某人的戏剧,某人也会去某人的画展捧场。当听到言采进医院了,谢明朗紧张得连得什么病都不敢问。谢明朗车祸了,言采在医院守了很多天,独自承受着外界的压力。

  谢明朗手抖了,言采一夜无眠。

  他们那次的分手,是因为他们太在乎对方的想法,很怕不能给对方想要的生活。

  他们主动公开关系,言采说:不知道摄影家的聚会要不要正装出席呢? 太爱这句话了。

  番外虽然写到了两个人的去世,但是正是由于番外,这个故事才更加格外的美。相守了一辈子,真好。

  爱情无关性别,找到对的人就好。如果相爱,请好好爱。

  《浮光》读后感(三):性冷淡与理想主义者的恋爱指南

  《三段式》之后终于又看到了一篇这样的文章,我要用我最喜欢的说法形容它:克制。

  这个故事本身和人都有种过尽千帆的坦荡,五光十色的圈子里,他们的相遇普通极了,连撩拨和亲吻都是冷冰冰的。

  是深夜的人影,不咸不淡的问候,是拼图;也是你自顾自走远了说抱歉时,他站在树下烧完了最后一只烟,没有走。

  细节刚刚好让人忽略了对话的意味不明。

  作者很会淡化冲突,看不出是否有意的。在看惯了戏剧感十足的故事后,细枝末节有序地洒落,魅力也四两拨千金。让吵闹的情景变得像云而不是火,这毫无疑问是女性化的手笔;但又只是这样记叙,不引征,不议论,客观得可怕。

  及:想展示一个角色的地位,可以写他久处其中的熟练,也可以写他在对立身份的不耐烦。

  但更好的是向作者学学。别人争抢,他却逃,说起在意的东西,表情过分的礼貌。

  又及:作者要比任何人坚信自己下笔的力量。要至少说服一个人,比如自己。

  又又及:简洁,细腻,老辣,轻快,看这想那,羡慕这个羡慕那个,都想占全了,蠢啊。最应该学着大方。只把一个风格发挥出自己的特色,也不错。

  《浮光》读后感(四):艺术无价,同性无错

  在闪光灯和镜头前习惯戴着面具的他们,在自己的生活里能否还能摘下面具?这是我对演员一直以来的疑惑。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哪个是戏里的我,哪个是真实的我?晋江里有人总结这归根结底是identity的问题,我认同。但是退一步讲,不止是演员,芸芸众生有多少人能认清自己的identity呢?

  先是被封面骗了,以为是个狗血恶俗的同人小说。但是豆瓣评分2500人打出8.5的高分,让我心怀好奇地翻开来看。刚看前几章也没觉得什么,只是没有什么狗血剧情而已,味道甚是寡淡,脑子里picture出的言采的形象也是类似黄晓明的霸道总裁。直到看到对《蜘蛛女之吻》舞台剧的描述和评论以后,忽觉作者头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看到后面言采在《尘与雪》里的演绎,更是惊喜于作者的有心,言采的形象也更加丰满和莫测起来,时而梁朝伟,时而张国荣,更多的时候很模糊。番外三《日影飞去》让我更是眼前一亮——从来未曾见过的言情小说番外写法,用了一个多年后第三人的视角,来追述正文两位主角的后半生。我承认作者对于感情描写的手法并不纯熟,很多铺垫也没有自圆其说,最后谢明朗出车祸的桥段略狗血,但是这些毛病因为有了上面的优点而暗淡了许多,也就无愧于8.5的高分了。

  再说几句关于同性。对这个话题很介意的书友,奉劝还是不要读了,文中很多描写还是蛮露骨的。我对这个问题,经历了从厌恶到惊讶到慢慢接受,最后坦然面对的过程。最初的厌恶和惊讶是因为不了解,不熟悉,所以习惯性地反抗。但后来改变看法是因为得知身边很多亲近的朋友是同性恋,他们有的结婚生子(一对男couple,一对女couple,那对女couple还生了两个孩子),过着非常平淡正常的生活,当然也有的依然在纠结和徘徊,为着家人的忧虑和世俗的挑剔。

  我欣赏《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的作者的母亲的态度,当她得知她的儿子是同性恋的时候,回信中说,她承认刚知道的时候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和不安,但是接着又气自己为什么会生气。她说结婚并有自己的孩子是她最大的快乐,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女都能获得这种快乐。但她知道在这个充满歧视的社会,作为一个同性恋意味着他们将面对更为艰难的人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艰难的人生。她和父亲对此都能接受,他们依然爱他。我相信没有人能不为这样宽容体谅的母亲感动。这本书塑造的两位主人公也都非常值得尊敬,虽然身为名人,但都和蔼谦逊,作者也没有多在两人的感情戏上耗费笔墨,更多描写两人的日常,以及对艺术的贡献,这种平视的眼光很难得。

  《浮光》读后感(五):原来是关于一辈子的故事

  看《浮光》人设的时候我差异的一下,或许还有撇撇嘴表示不屑什么的。但我庆幸没有因为最初对人设的理解而错过了这本书。

  这是演员和摄影师的故事。

  这更是关于一辈子的故事。

  正文结束的时候,我看到结尾的话——浮光散去,就应该是人生了。

  我以为这是最最美好的结局了。

  但其实不是。

  番外给了我们另外一个视角,完整的描述了言采和明朗两人的一生,而之前的分分合合,喜怒哀乐,在生命结束的一个点上,都轻飘得成了空气。

  有人说浮光是BE的,呵呵,也许只是这样一个一辈子的故事放在心头过于沉重了,但言采和明朗两人的故事那么长,停在任意一个点上或许就完全颠覆了故事的悲喜,所以——我妄自地揣测——脉脉因此给了我们两个人完整的一生。

  没有看喜剧后的喜上眉梢。

  也没有看悲剧之后的痛哭流涕。

  也许是喜喜悲悲交织在心头,无力微笑,也流不出眼泪,但恍然间忽然明白,也许,这就是一辈子了。

  《浮光》读后感(六):再说《浮光》

  回忆起一本小说,我先记起来的是看完那本小说当时的感觉。

  那时候,一宿舍的人都在各自忙着,没有人在意,你因为一本小说而伤感或快乐,甚至,坐在床沿就这么看着她们各自弄着电脑的背影,我有一种刚刚从别处穿越到此的惶然陌生的感觉。突然觉得这个世上,没有可以依靠和归依的地方和人,满目荒凉,内心怆然。悲凉。我想笑,可是笑不出来,想哭,却没有哭点。我想做点什么,可是不知道要做什么。

  看完《浮光》,我突然失了方向。茫然无措。

  真真是,现在想来,莫名其妙。

  这是四个月前,今天,我看了《浮光》的番外,近五万字。

  我一向喜欢看番外,看番外没有压力。不是有一句歌词这么唱麽,让他们共享甜蜜番外篇。

  想来也是我浅薄了。每个作者对待番外都是不同的,因而,番外不一定是甜蜜的。

  《浮光》的番外,一部分是以言采和谢明朗“走”以后的旁人视角写的,没有多余感情的旁人。一部分是续车祸以后的事情写的。

  看完,用作者的话来说,对这文的感情不复当初,我想,我也是一样的。我现在脑海里与番外交织的记忆,属于《奢侈品男人》和《小明星》。一向引以为傲的记文功力,在我把这三篇文搞混的当下,极大的讽刺了我。我把言采想象成了坐在电视机前面不停看着自己年轻时作品的落魄明星,还穿越的把谢明朗和他搬到闪光灯下一起手挽手的走红地毯,我想我是错乱了。

  我丝毫不喜欢言采的落魄,就像谢明朗无法想象言采成为落魄流浪汉的样子;但同时,我也希望看到他们两个人正如我错乱的那样,堂堂正正的走在红地毯上,不遮不掩。想来言采是无所谓的,只是明朗脸皮薄了点。

  看完番外里小璐视角的这个部分,我突然就想到了段奕宏在接受采访时回答的一个问题:你认为最浅程度的伤害是什么?遭人八卦。最浅程度的伤害也是伤害吧,人们总是通过八卦来拉近与明星的距离,不管这个“拉近”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但是,除了当事人,还有谁会知道事实到底是什么呢?

  最后小璐问意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事了?

  意明答得很好,他说,他们知道。

  是了,套句高连长的名言那论吨装的谣言它还是谣言。真正是怎么回事又与我们何干呢?他们知道就好,无需讳言。

  《浮光》读后感(七):浮光散尽,婆娑成影

  这本应该是个狗血而称其令人一笑而过的故事。

  普通摄影师和娱乐圈当红演员,强大而神秘的小攻,平凡却熠熠的小受,各种第三者与背后知情人陆续登台露目,花边新闻成为两人之间最大的屏障与阻扰,虐心虐身天南地北疑似在自己家后花园式的追逐与欲罢还休的放弃,我方唱罢你方登场,热闹异常。直到最后作者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悲怆收尾,所有故事落幕,主角终成眷属,或是天各一方。

  这是多少写手乐此不疲反复借用过的白烂桥段。而作为消遣时光的读者也似乎同样乐于接受如此戏剧性的安排。

  本应该如此的。

  然而《浮光》终究不同。

  这是第一个让我直到所有结束之后才爱上的故事。因为它是那样缓慢,如静滞流淌的河水,一切消无声息地发生,又安然落幕。

  那样的几十年,言采与谢明朗经历了最初的相遇与最终的相守,中间曾经有过的相知与相爱,相伴与想弃,在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似乎变得模糊而遥远。就像是一场年代颇久的老电影,磁片在放映机上呲呲地转动,屏幕上的色彩泛着古老的黑白与淡黄,故事中的人低低垂首,安静诉说着什么。

  你看着他的神采,却不知悲喜。

  现在重新去回忆这个故事,才发现很多东西都已经记不清了,那些留下的离开了的人物,那些唱罢了闭幕了的演出,那些悲喜与欢愉,它们似乎都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久到一切都变得那样不真切。

  一直以来,在我的脑海里都无法准确地描摹出言采和谢明朗的样貌,甚至就连卫可,潘霏霏,沈知这些人都像是老电影中看不清五官的过客,张阖着嘴唇念着无声的旁白,镜头一晃,什么都没有留下。

  对于言采,唯一的记忆大概就是他最初在谢明朗镜头下的那张脸,眼角和额头都有着些许皱纹,并不年轻的样貌,却得体而风度。哪怕后来文中多次提到言采的长相多么讨喜,我都一直没法把他和一个当红偶像明星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唯一一个,在我看来并不年轻英俊的角色,却意外地喜欢。

  而对于谢明朗,于我而言一直挥之不去的是这样一幕场景:不算太大的老剧场里,周围黑漆漆的一片,只有谢明朗一个人坐在观众席中间偏后一点的位置,安静地注视着前方,舞台上言采无声地演着一出独幕剧,眼神专注,并没有看远处的谢明朗。就这样,一场剧,一演就是一辈子。

  渥丹这个写手我并不熟悉,但她的文风却意外地令人惬意,或者说是沉溺。

  与很多文不同,《浮光》里的感情是隐晦的,因为没有人去点明,渥丹只是忠实地作着她叙述者的工作,将故事还原在读者面前,从不多言语一句。甚至没有大多数作者习以为常地以一个高处者的身份挑明和剖析人物的内心,也没有借用某某路人一语道破主角的情感迷障,所有的前因后果,所有的人心浮浅,全部隐而不宣,那样内敛和精致,一不小心可能就会错过一个决定故事中人们去从命运的细节。

  书中最过精彩的也许就是作者大量镜头式的描写,我想如果可以,渥丹一定会是一个好导演,因为她能够仅用一个镜头就把戏与现实纠缠。

  在拍《尘与雪》时谢明朗曾对言采说,你入戏太深,你一直都在里面。

  而其实《浮光》的故事一直都是很难分清戏里与戏外的,《蜘蛛女之吻》中的莫利纳,《小城之春》里的礼言,谁能够说清,他们究竟是不是言采?

  渥丹另一个令我感叹的地方在于对梦境的刻画,那是比对电影情节描写更令人招架不住的重量级炮弹,无限接近平淡与现实,却能够抛却一切纷杂和俗扰,就像是那年谢明朗和言采的埃及之旅,回忆下来,只剩美好。

  最前面说过,这是一个我读到最后才爱上的故事,当我看到谢明朗与言采携手一起走上红地毯的时候,我以为这便是结局了,谢明朗微笑地注视前方,他知道,这些浮光散去,就应该是人生了。

  而其实,所谓谢明朗所看到的人生,我想,便是言采罢。

  一切恰如其份地告终,已经足以令人潸然泪下。

  然而,我还是错了。

  番外《无始之终》算是解开了正片中谢明朗一直以来对于沈惟的芥蒂,而《日影飞去》,其实才是《浮光》真正的终结。

  对于言采和谢明朗后半生的故事,渥丹选择了大多数作者都爱用的借用第三方视角揭开过去故事真相的方法,然而再一次,《日影飞去》又是不同的。

  很多这类文章大都是作者借着第三方的眼睛和嘴巴去替读者寻找和解说主角们身后留下的秘密,我也同样以为,渥丹换了第一人称,想必那些在正文中含蓄而模糊的情感在这里该被正面放大了吧。

  可事实上,《日影》与《浮光》的叙述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依旧内敛,依旧隐而不宣。

  意明是知道有些事情的,然而他对言采的偏颇终只能成为他个人的一面之词,戴隐芙同理,她对谢明朗的刻意贬低,已经不足以去真实还原言谢那几十年的光阴。

  而小璐又是一个真正的旁观者,只是出于好奇和兴趣,偶然间翻开了那段已经逝去的过去。

  我一直以为沈知会是那个诉说真相的人,可直到最后,渥丹都不曾安排她出场。

  于是再一次,我只能从各种只言片语的线索中收集在正文结束之后言采和谢明朗后来几十年的生活。得到的结果却是,就像是最初的那几年一样,谢明朗继续他的摄影,言采从电影转向了戏剧和制片,多多少少有些改变,又其实从未真正颠覆过什么,直到谢明朗去世那一年。

  一直以来我都说不太清言采对于谢明朗究竟是怎样的感情,因为最开始他们走在一起太过自然,所有的感情过渡都在我还没有完全消化之前就已结束,我看到的,只是在那样两个人都光芒万丈的年岁里,他们从未分开。

  所以我也从来不会像过去看小说一样假想如果谢明朗走了,言采会怎样?

  他们唯一一次分离是三年,事实上那三年里似乎谁都没有怎么声嘶力竭过,言采继续接他的戏,谢明朗在非洲大草原上捕捉最原始纯粹的生命迹象,他们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有条不紊。直到三年后的重逢。

  在三年前分手之前谢明朗曾对言采说过,这些年来,我一直最害怕的不是我们闹到不可开交从此视彼此为路人,而是分开之后,再见面,还能坐在一起若无其事笑着喝杯茶,说你新拍的片子如何如何。

  这也曾是我最害怕的,可在真正重逢后,一切真的如谢明朗说的一样,他们在晚会上看见彼此,客气地打着招呼,坐下来喝杯茶,说,好久不见,过得还好吗?

  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偌大的无力感,我以为就是这样了,这便是结局了。

  可是有什么依旧在这三年中悄然改变着,我看不清楚,他们却最自知。所以在谢明朗车祸后言采的那句“那这次换你来教我吧。”现在我重新去想,才发现,才是真正该有的结果。

  重新绕回一开始的问题,因为即使是分手,言采都能够如此坦然地接受和挽留,所以我无法想象,在谢明朗去世之后,这个一贯淡定自如的男人会是什么样子。

  事实上,言采不愧是言采,起码表面上,他依旧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着谢明朗的身后事,然而,还是不同了,谢明朗走了,这一走,便再也不会回来。

  谢明朗去世的两个月后,言采也相继离开人世。

  两个月,多么微妙而意味深远的时间跨度,两天太短,我还处理不完你离开后的那些琐碎,两年又太长,我无法想象我该怎样度过那些没有你的日子,所以,两个月,一切都刚刚好,他便就这样随他去了。

  这是我第一次正视言采对谢明朗的感情,也这才发现,他们之间那些我看不到的情愫与羁绊,其实就像是这个故事本身,老电影一般地缓慢回放,听不太清剧中人们的声音,也看不明屏幕上泛黄笼统的五官,一切都仿佛被刻意放缓了时间,只剩下剧院里空荡荡的碟片呲啦的回响,如同一场分不清真实与梦境的漫长旅途。

  在《日影飞去》的结尾,小璐问意明,“这两个人的事情,再也不会有谁真正知道了,是吧?”

  意明的回答令我有一瞬间的惊诧,惊诧过后便是长久地无声地哭泣。

  我想起最开始谢明朗见到那个叫做言采的男人时的场景,想起他们第一次接吻和拥抱,想起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一走便是好几年,想起那次埃及之旅中神庙下他们被夕阳染红的金色背影,想起他们分手后那空白的三年,想起最后他们牵起对方的手,说着前方便是人生。

  所有我在一开始没有留意和不甚在意的情节全部扑面而来,直到最后留下两张依旧面目模糊的脸庞,他们在所有声销喧哗中安然驻足,面对浮光散尽的尽头,看婆娑成影纷飞缭乱,之后,宣告着故事的终结。

  意明说,“他们知道。”

  是啊,他们知道,就足够了。

  ————————

  文中最喜欢的三个片段(仅摘抄)

  lt;1>

  言采与谢明朗的梦

  后来的某一天,言采做了一个梦。

  他看见谢明朗走进那片草丛深处,只留给他一个穿白衬衫的背影,和那个早已熟悉的举相机的姿势。不知名的野草在夕阳下深深浅浅地绿着,微风拂过,泛着金光的草浪一层层低下去,野花的香味却在同时浓郁起来。而谢明朗被这些茂密的植物包围着,自在又安然。

  言采忽然想到,曾几何时,凝望的那个人,换作了他自己。

  倘若梦与梦之间可以跨越,而他又可以走进此时已经在飞机上的谢明朗的梦里,应当是别一番情景:那是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两边都是麦田,野罂粟点缀其间,一条路笔直伸向前方,好像印象派画家笔下的世界。阳光明媚,只谢明朗和言采两个人。他们有一盏式样古旧的只合出现在西部片里的帽子,这倒也罢了,偏偏上面还簪了一朵红花,阳光下鲜艳得近乎张牙舞爪,直能灼伤人的眼睛。他们谁也不肯戴那顶帽子,又要把想方设法把帽子扣在对方头上,牵着手的一路上,就见那顶帽子交替出现在他们头上,很快把头发都弄得乱糟糟了,好像被大风吹过的麦田。

  最终谢明朗忍无可忍,一把把帽子拽下来,握在手里,这时两个人一起大笑,没心没肺一样。

  这真是无限接近平淡现实的梦境。

  lt;2>

  言采给顾雷的信

  谢谢你的来信。我很感激。

  最近家里多出很多人来。他们不放心我,找了很多看护,自从买下房子,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几乎每个角落都是,这只是让我更不方便。现在朋友们常来看我,想法设法让我振作一些,只可惜我无法让他们如愿了。晚上的时候我会从一个房间逛到另一个房间(就是脚不太好用),这样倒是能让我好过一些。

  最后的时刻很可怕。我们在医院频繁地出入,但这都是无益的折腾,其间我也病倒了,虽然很快好了,但这对此时的我们还是有雪上加霜之感。最后谢明朗说要回家,我们就回来了。所有的止痛剂此时已经没有任何用处,我就看着他在受罪。有几天他的精神不错,本来决定挑时间再去医院复查一次,直到9号早上,他忽然在我面前倒了下来。

  他说不要来宾众多的葬礼,也不要什么仪式,我就和他的家人把他的骨灰埋在了山里的一棵树下面,将来我也准备这么做。

  我必须面对没有他的生活,这么多年了,还真是有些艰难。

  不知为何,近来我怀念着过去,近于思乡一般。

  lt;3>

  言采给谢明朗的生日贺卡

  这一生中的“灵机一动”或是“忽然兴起”让我吃了不少苦头,但那天晚上带你回去大概是唯一让我至今想起依然庆幸幸亏如此的举动。你给了我一辈子,我希望这些年过去,你不会觉得后悔或是白费,因为我已经再给不起任何东西。生日快乐。谢谢。我爱你。

  《浮光》读后感(八):(没想标题,随意吧)

  浮光给我第一印象,便是里面完美得体的社交礼仪。

  人与人之间,即使是言不由衷,也维持体面的礼貌,理智而体面,为彼此留有余地,一方面是不愿意得罪人,另一方面,倒也是毕竟是各自私事,又何必咄咄逼人,外人都无资格,即使是最亲近的伴侣。

  于是大家都在装,即使知道什么,也是礼貌而平静,隐晦地询问和打探,大概就是所谓的社会人,所谓的成熟,所谓的八面玲珑

  也因此,里面的爱情、关系,相处,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这种礼貌的疏离。

  那些针锋相对的话语、试探,大量的隐晦和留白,言辞间你来我往的拉扯,还有那些猝不及防的甜言蜜语,生活细节。正因为彼此深深了解现实规则,遵循现实规则,把自己打磨的圆滑光亮,其中一闪而过的感情,才更显珍贵和稀罕,极为偶然的自我暴露,因为羞耻不适而颤抖,即使很快又会被惯性掩盖,却依然是,如同闪闪发亮的瞬间,

  当言采牵着谢明朗的手,出现在公众面前,正文结局以这样戛然而止,我第一念头是:作者依然给予这个真实到接近残酷的笔下世界,一个童话结局。

  并没有什么撕心裂肺,要死要活,却看得不能自已,觉得世间深情,大抵如此。有一个平淡无奇的开头,伴随着彼此的不平等,拉扯、抵触、拒绝和不能自已,到最后甘愿接受,开始了拉拉杂杂琐碎的日常,爱情并没有伟大到让两人从此变得翻天覆地,非你不可,言采再一次言中:“我们各自的个性,在相遇之前,就已经定型”,生活一如既往,但多了一个存在,难免有变化和波澜。谢明朗虽不愿意言采帮忙,但言采还是愿意给予,所谓的“年长者的智慧和经验”,给予资源和提携。不是没有暗涌,两个个体,又怎么可能全无龃龉?但这才是真实的关系啊,没有所谓完美的关系,最完美的关系是没有关系。两人之间,你来我往,维持张力和某种平衡,有时会被打破,但这是为了建立更加坚固的新平衡。在彼此说出的话中,未说出的话,内心的想法中,看到这个人的某些本质。相处中的细节,或是隐秘的小习惯,或是一年一度的仪式,或是甜蜜的抱怨,或是真实的恼怒,最后都会,在已回不去中的回忆中,闪闪发亮,醒悟到最好的日子,其实早已过去,只是当时,浑然不觉。 “不知为何,近来我怀念过去,近于思乡一般。” 这是言采在谢明朗病逝后不久,写给友人的书信里的一句。两月后,言采逝世。

  有写情,却不是直接写情,相处的细节、营造的氛围,还有一闪而过的告白话语,让人动容。

  逝世后的传记风波,外人跳梁小丑般的行径,乃至后人偶然探寻前辈们的故事,从另一个视角,窥探当年情景,从曲终人散后的遗迹,试图拼凑还原一个真实的过去,一切已然发生,已然过去,即使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斯人已逝,此间是是非非,各自有限的视角和看法,都是后人的另一场戏了,已与他们无关。“这两个人的事情,再也不会有谁真正知道了,是吧?” “他们知道”。他们知道,也就够了。

  “浮光散去,便是人生”。其实,我一直觉得,正文,尤其是正文结局,才是“浮光”。正文结局,太过美好,以至于和“浮光”一样不真实,而番外那些之后的故事,才是平淡真实到乏味的,又暗藏汹涌和无奈的人生。

  说浮光是好文,因为里面太多太多可以细究探讨的东西了,感情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本来不想写什么,私人感受和情绪太过鲜明,下笔反而无法触达,加之功底不够,最终下笔也是随心,并无章法,到底不吐不快,更何况,这部书稿,陪伴我近十年,多次重看,随着自身际遇和心态的变化,常看常新,最终是为记。

  《浮光》读后感(九):他们

  这两日的睡前,在重新看渥丹的《浮光》。这个故事是好几年前就看过的,然而每次翻开重读,都会有不一样的享受感。我们初中时代就开始学习,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我觉得其实在这三点中,故事是最容易的。一个灵感,就能带来一个好的故事。环境描写则是写作功底的体现,也是一部小说作品是否能够脱出业余爱好者之藩篱的重要评判标准。然而只有人物才是一部小说的灵魂,也只有通过人物,你才能够直接接触到创作者本身,碰触到他/她的人格与人性。所以一个会写书的作者,可能能够写出一个带劲儿的、让人肾上腺素激升的故事,但只有一个内心世界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家,才能够塑造出一个在许多年之后还能够被人记住的人物。

  这是一个小说越来越廉价的时代。有那么多的时髦又叫座的连载,每天都在更新的各大网络文学平台的VIP,但是那些让你释卷之后拍案叫绝的奇文,又有多少是三天之后你还能记住主角名字的?我其实很喜欢我们这个时代,因为阅读通俗小说对我来说是排在首位的消遣,然而你不能不承认,无数的糟粕里才有一部成熟有趣的作品,而无数成熟有趣的作品中才有一部值得让你怀着伐下树木的不道德感也愿意看见它付梓的上上之作。当然,一本书,一个作者与一个读者之间,都必然有一种独特的频率震动,共振还是消减自是因人而异,所以蜜糖砒霜,无需勉强。

  说回《浮光》。前两天翻看别人的书评,说言采就是渣攻的典型,不禁失笑。言采当然不是什么绝世好男人,但谢明朗又何曾是圣母受呢?一个作者的悲哀,在于他/她塑造出的人物,直接就可以被人归于某一类,譬如蓝淋,譬如易人北。但渥丹写的,不是任何一种攻/受,她只是在写言采和谢明朗。不知道有没有谁与我有同样的感受,越多的回味着《浮光》,有时候就会越觉得这两个人是真实存在着的。然而他们又仿佛不存在于过去、当下或者未来的任何一个现实中,他们可能真的生活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那个世界有一个叫做言采的、早早被人定性为影帝的男人,和一个大概小他十岁的摄影师(摄影家)谢明朗。——这种感觉和《宁静路系列》很像,谁都知道香岛仿若香港,但它又的确是林紫绪虚拟的。——言采那个男人,他天赋绝佳而又光华四射,他热爱着表演,他对过去已经成型的道路已经轻微的厌倦而又苦无出路,他想要在他的事业中走得更远于是开始新的尝试,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谢明朗。他最初当然不是有什么认真的意愿,而谢明朗也不过是为他的外表所迷。但就是与这样一个貌似完美到不真实的男人比肩,谢明朗却从不会让人觉得黯淡。他是如此的聪慧,清明而又真诚,他具备着一个让人欣赏的成年人所必须的独立感,又有着完善的自我意识,使他能够不自卑亦不自负的在这段爱情中自处。我在读着这本书的某一个瞬间,曾经想到了剑与鞘的比喻,随后立即自鄙于那种总是想要将所有事物贴上标签的心理定势。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此不易被标签化的两个人物,也就是这部作品如此值得回味的关键吧。

  所有喜欢《浮光》的读者,相信都会对《日影飞去》这个番外有着某种迷恋。我们看着他们走了那么多的路,却总是觉得想要再多知道一些事情。那段让人意犹未尽的故事,被渥丹用这样独特的第三人称的视角收笔,反而更是悠长。

  很多评论《浮光》的文章都会提到,渥丹独特的叙述方式,使得这部小说有了一种仿若电影胶片一般的画面感,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在深夜里,一字一句的细细读着他们的人生,然后仿佛那两个人的剪影就从黑暗里慢慢浮现,你可以听到言采低沉磁性的声音,甚至体会到谢明朗每每被言采吸引时的心跳。有人说谢之于言并不如言之于谢那般重要,这大概是粗心误读。一部小说,除非是像剑走偏锋惯用的那种分章使用不同人物视角的写法,否则哪怕是第三人称叙述,也必然只有一个主要视角。在《浮光》里,我们其实是在用谢明朗的眼睛看着他们的世界,于是我们知道了他是如何爱着言采,却只能靠着他的只言片语的体会——要知道谢明朗其实也是个钝感大条的男人——来想象言采对他的感情。更何况,我们并不是他们,又有何立场去猜测他们的爱情?

  只可惜,这样的美好,无法在现实中找到任何实体来投射,而现实如此的纷乱无趣,也许反而是刺激着作家们创造虚拟乌托邦的缪斯吧。

  言采在谢明朗去世之后写过,”不知为何,近来我怀念着过去,近于思乡一般。“这是我见过最哀戚的情话。

  《浮光》读后感(十):浮光犹自流转,相爱已成刻骨

  言采是我欣赏,或者应该说是憧憬的人。这已经不是对于一个异性的感情,而完全出于某种无上期望和终极理想。他是真正只存在于笔墨之下的完美无缺的人。当然,他有缺点,可他连缺点都是美的,无可指摘的,缺点只让他更迷人。

  温文尔雅,进退有仪,待人谦和,事业有成。这样的人,天性里大抵有种冷漠成分,因为漠不关心,所以永远都能全身而退,对感情的拿捏总能恰到好处。令人分不清是真情假意。他身上有强烈、却诱人的不安全感。

  我喜欢言采,但是心底却偏向谢明朗。也许是我从一开始就觉得,谢明朗注定会是感情中付出的更多,也是受伤害更深的那一个。言采他防备的无懈可击滴水不漏,凭着优雅至死的腔调,凭着似假还真的暧昧技巧,只给三分真心就能让谢明朗无处可逃。我还非常抗拒他那不动声色的提携者的姿态。像是变相的为一响贪欢付渡夜资,摆明了两不相欠,随时抽身而退的样子。

  谢明朗也是优秀的,但是相比之下更坦诚与简单。他的纠结、顾虑和欢愉,从一开始就很明确。有一次两人谈话,谢明朗说“恐怕都是你先离开别人”。言采则肯定的回答,“如果我们分开,那一定是你先离开我。”尽管我也对言采着迷,但还是在心里想,鬼才信他。就算谢明朗先离开,那也是在更早之前,言采先从心里推开了他。

  就是抱着这样“有罪推定”的心态往下看的。就算看到两人之间的温情戏也觉得惴惴不安。只是没想到后来真的是谢明郎先离开。他承受不了,于是选择了逃避。放弃了两人的感情。言采则始终静默,看他退出,看他远走他乡。看他自己折腾。也忍不住想,言采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呢,是爱的太深,已经不愿计较结局,还是如他一贯作风,他从未付出过他该付出之外的哪怕一丁点。他的人生这样精确,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又好像都不是。

  看完之后再回头想,忽然觉得谢明朗也许更幸运。在最好的年纪里遇见爱人,得以保留一份年少的纯粹。不像言采,繁华都过去了,财富名望都有,年轻时的痴狂只留了满身的意兴阑珊。言采对谢明朗说”我不在里面“,我在过后才体会到其中酸楚。他是骄傲的人,这么多年不肯吐露一点,最终说出来了,也只是这么一句话。他想要个体面的告别,也不过是个自嘲而已。谢明朗回他”我倒希望你在里面“。他是心疼言采,希望他在还没有遇见自己的过往里,被人爱过。真是个温柔的人。

  其实往事的阴云在这时候就已经散了,他们之间再没有什么障碍。我那时迟钝,提着一颗心,看他们分开,还觉得万念俱灰。到后来剧情一转,两人终于在一起,真是又惊又喜。

  其实通篇里言采整个人都显得有点云遮雾掩的,连谢明朗有时候都看不清他,更别说些局外人。无怪在《日影飞去》那篇番外里,明朗的外甥坚持认为言采其人虚伪和滴水不漏。替自己舅舅报不平。我有时候也被他那些不动声色的姿态带得身心俱疲。唯独有一次,他们从埃及回来后被媒体发现,两人一个月后见面,言采冷言说,“我为什么要出柜,我一辈子靠演异性恋赚钱”。这话里却是有十足的赌气意味了,甚至有些孩子气。他是介意谢明朗之前在媒体面前那句“我什么都不知道”。看完了再来想,反倒觉得很温馨,甜言蜜语宽慰人心,在言采那都不需花一分力,他何曾说过这样失态的话,也就是对着谢明朗。

  《日影飞去》那篇番外也写得很好。虽说悲伤,但是再一回味,其实圆满的很。果然是谢明朗更为幸运,明明言采比他年长,最后却是他先离世,留言采承受生离死别。也算是能者多劳吧,言采反正一颗心已经千锤百炼,至少让两人之间有一颗心柔软如初生。这样安排很好。那句终篇两人都没说出口的“我爱你”,也在最后,在故纸堆里被翻出来。

  但是我到底是开始心疼起言采来。他临终的那句,“我最近常常思念过去,犹如思乡一般”。我大概再也忘不了。

  原来他们这样相爱。虽然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jwk/30423.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