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社会科学 > 政治 > 2019法考考试大纲_2019考试大纲思想政治考纲详解之时事政治部分

2019法考考试大纲_2019考试大纲思想政治考纲详解之时事政治部分

来源:政治 时间:2018-09-07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政治】

※ 【期中特辑】2018-2019学年高三政治期中考前指导
※全国18-19学年高中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汇总
※ 【4月重点】2019年4月高考政治重点专题汇总
※ 【4月特辑】2019届高考政治4月学习指导
※ 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热点专题汇总
※ 【全程指导】2019高考政治全程复习方略(4月)
※ 全国各地2019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汇总

  【考纲原文】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预测视角】

  视角1改革开放40周年

  【例题1】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2018年12月18日上午,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隆重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和10名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引起了热烈反响。

  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毫不动摇的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们必须坚持的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答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例题2】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经验之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经验之二,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经验之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材料二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愿景,共同应对共同的危机、共同的挑战,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党的哪些知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性。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保证。②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南。③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世界潮流,致力于争取和平发展,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坚持“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有利于加强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增强综合国力。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基本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解析】本题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背景材料,考查党的知识、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等。

  (1)本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说明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党的哪些知识。从材料可以看出,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总结了三条成功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保证。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南。我国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可结合材料,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方面,说明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所体现的党的知识。

  【例题3】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作出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发出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上奋勇前进的豪迈宣言。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这体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并说明为什么要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答案】(1)关系:①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民族精神历久弥新、与时俱进,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③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2)原因: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开放精神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②弘扬改革开放精神,能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量,发挥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的精神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本题以中国的改革开放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文化生活所学知识,设问指向改革开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并说明为什么要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第一问考查改革开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解答时把握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历久弥新、与时俱进,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第二问是原因类试题,实际是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要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角度入手思考,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例题4】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隆重召开。

  材料一大会回顾了中国40年来的各项改革成就。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突破口,又是基础和重要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改革突飞猛进,2012年率先在上海启动逐步在全国推开的营改增,营改增进一步完善流转税制度,消除第一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由于税制不同导致重复征税等问题,促进了三次产业之间的税收公平,激发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营改增之后,国家又出台了中央和地方财权支出责任划分的相关制度,国家围绕创新创业出台了多项财税改革措施,比如提高加大研发费用扣除力度,提高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标准等。在个人领域,2008年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将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标准,同时启动综合税制改革,建立六项费用专项扣除制度,为降低个人税负、促进税收公平调节产生重要影响。

  材料二大会表彰了100位改革先锋,其中黑龙江省科技兴油保稳产的大庆“新铁人”王启民荣获改革先锋称号。王启民始终用“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从事科学研究,敢于挑战油田开发极限;坚持“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信念,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创造多项世界纪录。他主持研究并提出了“分阶段多次布井开发调整”理论,其中表外储层开发利用打破了国内外认为不能开采的禁区;主持的油田高含水后期“稳油控水”项目研究,为大庆油田实现27年5000万吨以上高产高效持续开发作出重要贡献。他是一代石油人的杰出代表,为“铁人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相关知识谈谈“新铁人”王启民的事迹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答案】(1)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财税制度改革能够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激发第三产业发展,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财税制度改革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2)①应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应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王启民创造多项世界纪录,为大庆油田的高产高效持续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②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王启民秉承“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从事科学研究,敢于挑战油田开发极限。应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坚定理想信念,攻克技术难关,实现理论创新。

  【解析】本题以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隆重召开,大会回顾了中国40年来的各项改革成就以及大会表彰了100位改革先锋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本问要求考生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相关知识谈谈“新铁人”王启民的事迹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本问属于启示类主观解析试题。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归纳为什么要这样做。故本题着重可以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视角2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例题1】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世界级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桥全长55公里,被外媒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三地资源流动将更为便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尤其是专业化服务和人才方面可有力的促进澳门、珠海乃至珠江西岸的经济发展。有人甚至提出:“珠海是一座风景迷人的海滨城市,澳门是世界闻名的国际旅游休闲中心,香港是国际知名的自由港,港珠澳大桥将三地贯通连接在一起后,打造一个集旅游、休闲、购物、商务为一体的大湾区中心极。未来,珠海人完全有条件率先实现在珠海居住、澳门休闲、香港学习和工作的美好愿景。”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案】经济意义:①有利于降低粤港澳三地互通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有利于促进粤港澳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有利于实现粤港澳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社会意义:①提升了粤港澳三地的交通运输状况,加强港澳同内陆地区的交流联系,方便两岸人们生活,促进文化交流。

  ②有利于巩固一国两制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展现了国家实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例题2】2018年10月24日,备受瞩目的国家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4年,创造了“一年十管”中国速度,“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最终接头毫米级偏差”。

  港珠澳大桥的奇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如此庞大的工程得以顺利完成,背后是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全体建设者的默默付出,14年,几千个日夜……可以说,全体参与设计和建设的人员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汗水,攻克了无数的技术难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工兼总工办主任高纪兵,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优秀青年代表在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就曾提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难度是罕见的,整个大桥的建设一路充满了坎坷”。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全体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正是这些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粤港澳三地能够成功共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原因。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1)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粤港澳三地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前所未有的迸发出来,推动我国走在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前列。③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④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2)①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发挥中国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②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勇于攻坚克难。③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④弘扬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解析】本题以备受瞩目的国家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为背景,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与运用。

  (1)本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粤港澳三地能够成功共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本题,首先要审好设问的知识范围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并熟悉相关的知识内容;其次,要注意理解材料信息,把握其中的关键语句,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两个角度分析作答。解答时,可从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角度分析说明粤港澳三地人民有共同的文化认同,促进了跨海大桥的建成;再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角度分析,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同心同德促进了跨海大桥的建成,

  【例题3】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长41.6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自此,香港、澳门和珠海形成了两小时经济圈。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超级工程”大桥。其中,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可抗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这种支座不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还能吸收地震能量,大大降低了地震对大桥的破坏力。港珠澳大桥还是一座有“颜值”的“生态”桥。三座通航斜拉桥——“中国结”、“海豚”、“风帆”各具特色,兼顾了人文与自然的融合。为不影响白海豚的生长环境,施工前就对白海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观测,施工过程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立于大桥上,可见白海豚水中跃起,白海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申请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造出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世界最大规模钢桥段建造、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生产浮运安装等技术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1)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2)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修建港珠澳大桥为什么要创新?

  【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认识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港珠澳大桥的修建,不仅事先充分考虑了对港珠澳三地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对超强台风、地震、生态等各方面因素做了前瞻性的设计和规划,充分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选择性和创造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通车后,港珠澳将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广阔的伶仃洋,将由天堑变为通途,充分展现了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想事情,办事情只有从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必须发挥创新精神,反对因循守旧。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与客观规律相结合,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析】本题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知识。

  (1)本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从材料可以看出,港珠澳大桥的修建,不仅事先充分考虑了对港珠澳三地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对超强台风、地震、生态等各方面因素做了前瞻性的设计和规划,充分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通车后,港珠澳将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广阔的伶仃洋,将由天堑变为通途,充分展现了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可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等方面,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视角3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例题1】2018年11月5日至10日,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办。中国进口博览会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引了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超过1000多家企业参展,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个重要支撑。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彰显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责任和担当。

  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进口博览会吸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此次博览会吸引了22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来自各国的展品多达5000余件,有3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首次发布,集聚了世界各国优质“土特产”,颇受消费者青睐。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举办中国进口博览会对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意义。

  【答案】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②分享中国庞大市场机遇,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③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中高端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④各国相互合作搭建公共平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⑤为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

  【解析】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针对材料中国进口博览会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考生可从有利于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引了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超过1000多家企业参展,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个重要支撑,考生可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进口博览会吸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考生可从分享中国庞大市场机遇,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中高端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进口博览会吸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此次博览会吸引了22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来自各国的展品多达5000余件,有3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首次发布,集聚了世界各国优质“土特产”,考生可从各国相互合作搭建公共平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例题2】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各国应该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各国应该超越差异和分歧,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包容发展,携手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材料二进博会的标识由中间的地球、外侧的浅蓝色圆环、进口博览会中英文名称和英文缩写(CIIE)等部分组成。中间的地球寓意进口博览会广泛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地球上的绿色中国,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图标外侧为浅蓝色圆环,寓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紧密的团结合作。图标中进口博览会的英文简称“CIIE”中间两个字母“II”形似一扇打开的大门,字体颜色选取中国红,象征着中国热情好客,欢迎世界宾朋。

  (1)习近平主席表示,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二,说明进博会的标识设计是如何体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

  【答案】(1)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存在差异和分歧,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但各国可以求同存异,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又具有同一性。②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各国的交流合作、包容共赢以各自的差异和分歧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分歧就没有合作;各国在合作中又要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各国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包容普惠才能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2)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二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进博会标识是一个整体,地球形状、周围的圆环、中英文名称、英文缩写及各自的颜色是部分;标识作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备各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各部分都是服从且服务于进博会标识这一整体的。②整体与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进博会标识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地球、圆环、中英文名称、英文缩写等部分构成的,离开各部分,标识就不复存在;各构成部分及其颜色都影响标识这一整体的内涵和寓意。各部分若离开标识这一整体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2)解答本问,首先要审设问,本问知识限定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进博会的标识设计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本题也属于小切口的题目,解答的关键在于分层。体现类的题目要准确找到材料信息落脚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层可以划分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基本原理分层表述准确后,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进博会标识涉及中的整体与部分,分析其区别与联系。具体来讲,整体与部分的区别在于,进博会标识是整体,形状、圆环、名称、缩写、颜色是部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在于,进博会的标识由地球、圆环、中英文名称、英文缩写等部分构成,地球、圆环、中英文名称、英文缩写离不开进博会标识。

  来源: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shkx/23478.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