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社会科学 > 文化 > 做诚实的自己读后感|诚实的手艺的读后感10篇

做诚实的自己读后感|诚实的手艺的读后感10篇

来源:文化 时间:2019-09-17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文化】

诚实的手艺的读后感10篇

  《诚实的手艺》是一本由美帆Sauser Miho著作,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016-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诚实的手艺》读后感(一):诚实和极致的美,是世间的亮光——真正的匠人精神

  文/陈垦

  【诚实和极致的美,是世间的亮光】

  第一次见到美帆是在一次饭桌上,她的笑容特别好看。她一笑的时候,眼睛就眯着。她的中文很好,听和说都没问题,而且英文也很棒。这在我的日本朋友里是很少有的。

  她曾带我穿过东京的水泥森林,到街头巷尾寻找手工艺店,到各类陶艺艺术家的店,涩谷的Hikarie 、青山的杉本博司设计的餐厅。我并不认为设计和创意就能彻底改变世界,但这种新的美却是值得的一种生活。

  (与日本手工艺设计师柳宗理合作的中井窑)

  《诚实的手艺》读后感(二):编辑手记

  一年多前,Kevin对我说,你关注生活美学,应该去看看《生活》杂志上美帆采访日本手艺人的文章。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美帆,带着强烈的好奇心。

  美帆曾是日本版《Esquire》杂志的副总编,出于对中国的喜爱,现在她作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为国内多家媒体供稿,同时被《生活》杂志聘为特约编辑,访遍日本各地,持续进行着手工艺专题的采访。这本书正是这些高质量的专访结集。

  美帆早年在上海留过学,她的中文得体而流利。但为求准确,她坚持用母语撰稿。自身谦逊温和的性格和专业的素养,让你很难在美帆的叙述中看到情绪性的表达,“我”很少跳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对工艺的扎实介绍和匠人生活的忠实记录。唯一一次袒露自己的态度,是在本书的后记里。美帆这样写道:

  “互联网的时代让我们身体的感觉在各个方面被不断削弱的同时,反而让人更想要回到那个生活所需之物都依赖双手制作的时代,那个身体、生活和物品更紧密联系的时代。可以说,我们对手作之物的偏爱来自一种本能,因我们不希望丢失那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记忆……当我们想要重拾传统,必须要感谢那些在继承和保留传统文化第一线的手艺人们,是他们将那些带有泥土气息的茶碗、蕴含木纹肌理的盘子、能让人感受到涓涓流水的纸张,以及仿佛听得见敲打金属之音的器皿带入了我们的生活。”

  《诚实的手艺》是美帆专为中国读者而写。手艺人身上大多有这样的气质:拙于言词也不爱夸夸其谈,他们更惯于用手发声,以作品说话。也正因于此,手艺人不免有孤高避世的特质。但当对方听说美帆是受中国杂志的委托前来探访,都非常友好地接待了她。他们崇敬中国文化,也欣慰有中国的年轻人愿意了解日本的手工艺,并表示,中国在文化上像日本的哥哥,根是一样的。另一方面,美帆作为日本人的身份,也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从而能更深入地与他们沟通。这些优势看似微不足道,其实最难能可贵,也是这本书与市场上其他日本手艺类图书的最大区别。

  美帆很喜欢中国,她自己也很难解释其中原因。中文让她觉得亲切,“虽然我的中文还不够好,但我说中文和说英文的感觉完全不同。说中文的时候,我不觉得是在说外语。”美帆是连接中日文化的一座不可多得的桥梁,而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过日本匠人文化和他们日常的可贵路径。

  当然还要感谢《生活》杂志,是他们提供了最初的平台,让这些探访成为可能,故事得以被讲述。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在喧嚣都市之外的这些安静造物的人。

  比如二十多年前从东京搬入熊野深山,将松烟墨以古法复兴的堀池雅夫先生。他是日本目前唯一一位制作松烟墨的人。因为没有继承人,也可能是最后一位了。这项技术繁杂而耗费年岁,他却把自己浸润在一片寂然里,孤身一人探索着古老工艺的复兴之路。

  又比如封面上这双因劳作而苍老的手,来自冲绳一位九十多岁的制作芭蕉布的“人间国宝”奶奶。在讨论封面设计的最初,我们就坚定封面要出现“手”的元素,因为手艺之诚实,必定是源自造物的那双手。当美帆给我们看这张未被收录在书里的照片时,我们一致被它的美触动了。只有被真实的生活润泽过,才会让苍老也美得如此熠熠生辉。《生活》的夏楠告诉了我一件有意思的事:在日本的农村,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就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她的权威性越强,这个家族就越稳定。而手工艺就是从农村地区发展起来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从年轻一代手艺人对传统的颠覆与革新上,看到了手艺的活力与未来。书里有一章“手艺的新生”,介绍了京都的“GO ON”团队的成员,他们由百年老铺的新生代组成,将传统手艺与现代生活结合,并积极与国际品牌合作,为传统创造新的可能。这些案例带来希望,于我们也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制作这本书的过程,无疑也是一次手艺活:将杂志文章重新编排设计,统一措辞,完善表达,更新照片,确定书名、打磨封面——每一个细节的磨合都是在让这本书不断地成为一件带着善心的“善良品”(黄永松语)。同为编辑,美帆的专业和敬业让我钦佩。但印象最深的,是她在成就下依然保有着谦逊而善解人意的姿态,以及极强的分寸感。在与深泽直人的访谈中,她以自己只是“采访者”而非“对谈人”为由,执意隐去自己的名字。甚至在封面的设计上,也要求尽量淡化她的标签。记得一年前第一次与美帆和《生活》团队探讨这本书的构想时,我们将它暂定为“美帆的手艺现场”,希望为她打造个人品牌,美帆当场表示自己出现在书名上很“不好意思”,也并不想出名。(其后书名经过多次反复,这个名字却作为我们微信讨论的群名沿用至今。)但当我以宣传的名义希望她接受视频拍摄时,为人低调的她却欣然答应了。美帆总是淡化她自己,首先为他人考虑,这很可贵,非常打动我。

  还有一个细节,在讨论文案的时候,我们原想用民艺大师柳宗悦的一句话作为引语:“好的手艺当具有谦逊之美,并具有诚实之德。诚实之性和坚固之质,才能保持工艺之美。”一向温和的美帆在这时表现出少有的坚决,她在微信里给我们写下长长的留言:

  “其实我很喜欢柳宗悦,但还是过去的人。赞扬过去的大师,过去的艺术工艺品是很简单的,但我一直觉得,现在,我们的时代也存在很多不亚于过去的伟人。很多人以为过去的人很厉害,可能有些部分是对的,但很多人不太考虑从一百两百五百年以后的人看,我们也都是过去的人,那现在这个时代也肯定存在和唐代、宋代的文人一样有才华的艺术家,拥有和五百年以前的名人同样的技术美感的手艺人。提到传统手艺这种东西时我们常常说“以前的东西很好,还是那个时代的东西我们比不上”,这是不对的。我们的眼前有很多很有价值的,五百年以后的人也肯定赞扬的东西。我在这本书里要说的也是这个事情。”

  这段话当即打动,并说服了所有人。

  一如书名,以及封面上这双劳作的手,这本朴素而安静的书,讲述的是一件古老的事。手艺与快速变化并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或许是因它经过了沉淀,它的丰盈源于自身,带着恒久安详的气质,所以可靠而值得信任。

  美物抵心,美好的人和文字也是。识万物而思考,劲道才绵长可靠。

  《诚实的手艺》读后感(三):有些故事只能说给懂的人听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用来形容日本秘境和歌山里的堀池老人恰如其分。他可不是卖炭翁,幸福地从事着一份烟火缭绕却又是最没有烟火气的职业:墨匠。这么多人选择廉价机制墨和墨汁,堀池不为所动,他坚信,墨的好坏自有人懂。

  堀池是现今日本唯一古法松烟墨匠人,此外还有其他人数急剧减少、老龄化后继乏人、坚守各种传统手工的民艺匠人。不为利往、精益求精是他们的共同点,也是美帆《诚实的手艺》访问集的由来。在匠人们看来,手艺本身是有灵魂的,取材、创作的过程无异于一场对话,倾听物质的心声,根据它们的特性和愿望来塑造,方能不欺人、不自欺。

  与物交流倾注了匠人的青春与情感,这样的作品才是好物。制砚匠人山口光峰挑石头的秘诀就是触摸、敲击来揣度石头的心,在打磨过程中发现石头内心和想象一样会倍觉欣喜。指物(不用金属配件,单靠木材自身拼装的木工制品)匠人木村正在工作闲暇爱摆弄收藏的原材料辨其性格,若是碰到很棒的原木,立刻构思以尽其用。制帚匠人细致到将帚草一根根归类,按粗细、长短、卷曲程度分为15个类别,用来制作不同扫帚,光是收集一把珍贵的长帚帚草就得花上十年。

  有人认为,手工艺品难免有瑕疵,真正的匠人却不以为然,有些东西只有手工才做得出来。倘若每个环节都认真把控,像养育孩子一样悉心照料,天然的痕迹会成为特色、不可测的变数会生出妙趣、长时间的守候会品味出情感。调皮的孩子依然可爱,父母不觉得不完美,真心爱着他们的独一无二,匠人之心大抵如是。瓷器世家的第六代掌门返璞归真放弃瓦斯窑,反而在噼啪作响的传统火窑中领悟创作的真谛,乐趣总和尽心竭力相伴相生。

  除了传播美,美帆在访问途中也意识到传统手工艺的困境。有多少人沉得下心欣赏手工制品的独特美感?有多少人耐得住寂寞守护传统?“身边的弟子从未间断过,但他们大多只能坚持两年。”木村的无奈是许多手工匠人的共同担忧。新时代的匠人们努力寻找出路,一方面保护传统技术和原创,另一方面又要符合现代生活需要,注入新的生命,譬如唐伞的传人将伞结构运用到灯具中。

  传统工艺的美不仅是肉眼所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好比松烟墨的美,在于它不只是漆黑,还有木材燃烧中混入不同物质的灰,渐变的青灰延展在纸上,墨色的微妙变化才是审美的情趣,这远非工业用炭可比。台静农说:“一个人能够将寂寞与繁华看作没有两样,才能处繁华而不没落,耐寂寞而不热衷。”如斯美好,再苦再累匠人们都甘之如饴,静待懂的人到来,哪怕只是驻足倾听。手工制品有它们的语言:生命讲求缘分,珍惜即是幸福。

  ——丙申年读美帆《诚实的手艺》

  《诚实的手艺》读后感(四):每一件艺术品都有温度

  对于每个学艺术的人来说,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是已经变成一种本能,这种“本能”让我们去捕捉美好的事物,不管是电影,手工艺,绘画还是摄影。当你看到每一件作品的时候,仿佛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它有温度,它有光芒,它有自己背后的故事。

  记得专业课老师和我说过,日本的工艺背后是一个家族,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专注一件产品把东西做到极致。正如大家所知的寿司之神,可是看似极致背后却有着的压抑。每一位工艺师,甚至是整个家族从事这项事业的工艺师来说,对自己作品都保持这一种极高的专注和耐力,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将自己的手艺做到极致。他们都是“匠人”用这“匠心”将每一门传统而古老的手艺传承下来。在这个快节奏的今天,日本的匠人还用着传统的方式进行这对艺术的追求。

  “China”对于中国来说是瓷器,那么“Japan”对于日本来意义就是——漆器。美丽的漆器成了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书中向我们介绍一种上乘的漆器背后的故事。现在的日本98%的漆都中国的舶来品,而国产漆中最上诚的漆液80%来自岩手县二户市的净法寺町。漆器最初的发源地在中国,然而,短短几百年间,日本的漆器很快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要完成一件漆器并非易事,从一开始割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割漆只有在夏天才能进行,除了用镰刀或是刮刀以外,连手机树液的桶都是工人自己做的,每天早晨和晚上割出来的漆的品质都不一样,季节的影响也很大。八月成为“盛漆”品质也是最高。看这一章的时候,想到以前有个漆器的首饰盒,上面是贝壳的雕花,手感的真的太舒服了,像摸到光滑的玉,但是比玉又有木头的质感。后来我专门搜了漆器方面的资料,一个漆器的碗先要有一个木胎做底,然后抹灰,抹灰之后还要一层一层的刷漆,最后才能形成一个漆器。而决定一个漆器好坏的最重要的就是大漆和匠人的手工,因为一个好的木胎也是决定优劣的关键。净法寺的漆器,表面会有一层致密柔和的光泽。书中有图片,那有这样一层层树墩上,安静摆放着一组漆器杯和碗,上面的颜色有种令人很放松的色泽,我想如果能触摸到,那一定是一种有着手工温度的工艺品。作家谷崎润一郎曾说漆器给手的感觉是轻、柔,近耳旁亦几不出声,我手捧盛汤的漆碗时,掌中承受汤之重量与温暖的感觉,甚感欢喜,正如支撑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的肉体,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日本人对漆器的感受与认知。

  日本匠人将生活中的普通用品设计成极具美感的工艺品,那就不得不提到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柳宗悦提倡的将艺术大众化,实用化。他认为的美一方面体现在艺术之美,代表个性之美,而工艺之美则体现了自然之美。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然后普通而平凡的生活充满了艺术的味道。就好像很多日本电影中日本人的生活那样,生活中的普通的用品都透露着对生活的态度,温暖而平和,细腻而美好。书中讲了关于他儿子刘宗理的故事,他的公司让我觉得很厉害——天童木工,日本国宝级的家具设计品牌。蝴蝶椅就是他们设计制作而成的。天童木工在日本不只叫好更是叫座,集合机能、设计、美学与质量,让日本、甚至全世界的木家具爱好者无从挑剔。蝴蝶椅呈现出来的线条美,放在现在看来也是不逊任何现在工业设计,这样经典的设计和包豪斯灯一样,不论过了多少个世纪,都散发着经久不衰的美。

  最后说一点,如果日本有用之美学,那么中国的传统设计也丝毫不逊色。

  推荐中国纪录片《手艺》http://kejiao.cntv.cn/special/shouyi/

  《诚实的手艺》读后感(五):诚实的手艺,匠人的情怀

  英国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人威廉.莫里斯曾经说过,“若是有人问我,要使艺术诞生,什么事最重要,最令人向往的,我将回答,是美轮美奂的家。”

  美帆的这本《诚实的手艺》,用朴素的笔触为我们记录下了日本民间的手工艺人们对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这样的手艺既是艺术,更是生活中离不开的美好。

  昔日的日本都城京都,似乎已经风光不再,但是这座被称为日本人故乡的古城仍然拥有着一千多座佛教庙宇与神道寺院,走在京都的街道上,似乎隐约听得见院墙里的吟唱,僧人的祈祷或神道祭司的击掌声从街角传来。

  日本对于唐朝文化的尊崇和保存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京都与奈良作为逃过战争浩劫,依旧保存完好的城市,其文化传统中处处可以见到唐代遗风。唐绘、唐织、唐纸、唐绢、唐琴、唐衣、唐墨,这些物品都被统一冠以“唐物”的雅称。

  《诚实的手艺》读后感(六):诚实的手艺,匠人的情怀

  英国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人威廉.莫里斯曾经说过,“若是有人问我,要使艺术诞生,什么事最重要,最令人向往的,我将回答,是美轮美奂的家。”

  美帆的这本《诚实的手艺》,用朴素的笔触为我们记录下了日本民间的手工艺人们对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这样的手艺既是艺术,更是生活中离不开的美好。

  昔日的日本都城京都,似乎已经风光不再,但是这座被称为日本人故乡的古城仍然拥有着一千多座佛教庙宇与神道寺院,走在京都的街道上,似乎隐约听得见院墙里的吟唱,僧人的祈祷或神道祭司的击掌声从街角传来。

  日本对于唐朝文化的尊崇和保存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京都与奈良作为逃过战争浩劫,依旧保存完好的城市,其文化传统中处处可以见到唐代遗风。唐绘、唐织、唐纸、唐绢、唐琴、唐衣、唐墨,这些物品都被统一冠以“唐物”的雅称。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shkx/45748.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