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研究报告 > 教育 > [香港制造豆瓣]《香港制造》读后感精选10篇

[香港制造豆瓣]《香港制造》读后感精选10篇

来源:教育 时间:2020-03-31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教育】

《香港制造》读后感精选10篇

  《香港制造》是一本由魏君子 / 苹果猪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港制造》读后感(一):插图太弱了

  刚拿到书,封面设计不错,徐克题词,尔冬升作序,内容还行,几十个作者,几十种对香港电影的看法,不同的感悟道尽香港电影的种种。不足的地方就是里面的剧照都是黑白的,且很小,黑乎乎的一片。要是弄成彩色的就好了。

  《香港制造》读后感(二):封面设计的一点BUG

  《香港制造》这本书的设计是仿照录像带。显然设计人员对这种载体并不熟悉,所以才会有封面标签设计颠倒的错误。看过录像带的人都知道,写有片名的标签面朝外的,也就是书脊是朝外的。封面上标签的“this side in”显然是个错误。

  《香港制造》读后感(三):香港制造续集

  03年有一本书叫《香港制造》,作者都来自网易香港制造论坛,里面的文章也基本都在论坛发过。八年后,《香港制造》再次出版,可当作续集来看。在这八年的时间里,这几位作者事业蒸蒸日上,从专业的影迷变成了圈内人士,对香港的心从未变过。书里收录了他们曾经写过的文章,也有近年来的心路历程,如果没有香港制造,他们可能现在还一无是处。

  我很荣幸能在当时走进香港制造,在那里又结识了很多朋友,通过看他们的文章更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他们甚是敬佩。年少无知的我,那时还在上学,闲来无事成天看片,竟也照猫画虎,写一些看似影评的文章,印象中还有几篇加进精华,虚荣感倍增。而后又与志同道合者一同申请了版面,当上了版主。记得开版当日,广邀网友前来庆贺,场面热闹非凡。

  一晃就是八年,虽然论坛早已破灭,但血仍未冷。九月十七号的香港制造一梦十年聚会让我终身难忘。感谢作者,感谢组织者。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友谊能维持至今并不容易,只因大家身上都有香港精神。兄弟,义气,在香港精神中从来不是贬义,从来不会害人,哪怕是损友也是最佳。

  《香港制造》读后感(四):《香港制造:一梦十年》

  lt;香港制造:一梦十年》:现在,当你坐在影院里戴着3D眼镜看大片的时候,你或许不知道,在十年前的今天,还有一种叫做录像厅的场所。也或许你隐约记得,只是印象已模糊了。那里通常黑漆嘛乌、乌烟瘴气,观众不得不挤在长条凳上,闻着别人的臭脚丫子味,而面前的屏幕和电影院比堪称袖珍。那是黑暗的、温暖的,可能还有点臭烘烘的观影体验,是大家可以一起大骂烂片或昏昏欲睡或亢奋或安静的集体记忆。那也是香港电影称霸的年代,很多人就是在录像厅看到他们的第一部香港电影——《猛龙过江》、《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蜜桃成熟时》……第一次知道这些人——刘德华、吴镇宇、叶玉卿、周星驰…… 有时你很难判断年青时的经历会对自己以后的人生影响多大,因为“一梦十年”,醒来时我们已老了,记不清年青时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在这本书里,原原本本这些文字也许谈不上有多绝妙的文笔(十年前的那些甚至确实很幼稚、很装逼,那是青春期特质),却贵在情真意切。这不是任何一位成功人士的回忆录,不是单纯的影评集,也不是来自导演、演员的自我剖析,这是关于你、我,每一个普通的曾经历或向往过录像厅时代、在港片陪伴下长大的普通人的记忆,我们有缘得曾在那个最好的年代相聚,又相忘于茫茫人海。

  地忠实记录了同一个人,在十年前后留下的文字,这些都是关于香港电影、关于录像厅、关于青春和记忆的文字,他们在看到自己十年前文字的时候反应都很逗“啊,太装逼了,矫情……”有趣的是,从他们的叙述里却分明可以看到那曾经的装逼与矫情怎样影响了他们后来的人生轨迹……有时,一直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最后就成了所谓的“实现理想”。

  《香港制造》读后感(五):《香港制造一梦十年》想当年,我们正年少

  文/闻道不群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才发觉原来我们一起混网易电影论坛的日子,已经那般遥远了,所以心里更多想到的是感动,我也有过少年,我也在录像厅里呆过,也在录像厅里众人的吆喝声中感受那脸红心跳的成人仪式。我也和他们一样在论坛中寻得慰藉,云飞扬,魏君子,果猪、李祥瑞、木雕禅师,这些熟悉的名字再次被忆及。在金庸武侠小说里有一种说法是天下武功出少林,而今的影评界也有一种说法,天下影评出网易,这话说得不假,那些混迹网易电影论坛的人,想当年正年少,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写文字排遣内心的不满和现世的困惑,这一切皆因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就是在哗变和喧嚣声中长大,所幸能在茫然无措的尘世中寻得那一块温暖人心的桃花源地,于是便在这里耕耘。而今这些当年的泛泛青年,也早已在业界取得不俗的成绩,云飞扬是著名影评人、诗人、专栏作家,常年在各大报纸上发表文章。魏君子现为新浪电影宣传策划总监,其它人也在电影领域里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土地,默默耕耘,始终如一,执着青春与梦想。

  看这书的时候,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怀,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当年文字少不了抒情为主,不似现在人们大有娱乐至死的态势,将人生癫狂本末倒置的一面进行到底,那时我们正年少,正在青春热血中饱受困闷和苦乏,唯有在电影中书写方能舒怀。现在看来,以前的文字有一种岁月积淀的痕迹,现今,我们在感怀青春的同时,也感谢上天的恩幸,让我们得以有这样的时光聚在一起煮酒论剑,或闲话家常,或大吵大闹,板砖鲜花满天飞,你来我往,嬉笑谩骂,好不快活。

  只是有一天,一夕忽老,少年已走远。回头望去,我们都还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久违的感动,看到了自己的青春过往。久久不能自己。

  《香港制造》读后感(六):访问梦境

  有些东西是不能全然靠回忆佐证的,点播什么的时代曲,就会泄露一个人彻底的底细。回忆不时尚,携带着一种隐忍含泪的酸苦气味。

  小时候看电影,仅次于节日的隆重,提前做了晚饭,一家人换了衣服,黄昏还是有些亮光的,电影院的门口便聚集了赶早场的人。不便透露那天放映的是巴士奇遇结良缘,1977年的港产电影,现在回头去看,演员表里还有李燕燕,方平的名字,导演是张鑫炎。抑或是审妻,冗长乏闷的古装剧。我全然不记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下午场的电影院要比日常随意松散,不时有人掀开遮光的布幔,那束强烈的光把这个黑白的梦境逼得无处可逃。那一个十年是繁乱无序花样百出的,如同解禁的深夜街道,刹那间汹涌呈现出时光交错的喧哗。

  这一本《一梦十年》,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段情,就像是卡带、随身听、CD机,轻易被时光抛弃的旧科技名词,可是在空间上,他们的十年居然不惜包租下一间黄金地段繁华街市的寓所,铺陈罗列,枝蔓纠葛,有一点试图一网打尽的意思。我和香港制造做过一些时日的邻居,在网易,以梦剧院的半青春期面目。

  大多数的青春以及与青春有关的回忆,都是不值得过于大声赞扬的,佶倨,困顿,衣着不整,满脸痤疮,连带着写下的文字也是夜梦过多,阴雨连绵。我想这本《一梦十年》一定也是悄悄毁灭了众多形象气质不佳的证据,精挑细选,存留的必定是回首时不那么情何以堪的羞涩记忆,激情燃烧过后用来镇静的半支烟。设想封页那卷录像厅时代的录像带,磁粉剥落,可是光影明暗中应该保有最初打动人心的小细节。

  这本书上名字都是熟知的,依靠文字甚至可以推测捏造出一番形象。韩大刀理所当然是个壮汉,冷笑对刀锋是嘴上稍嫌刻薄的瘦子,苹果猪一心想走小可爱路线,江南偏南是个偏执的文艺青年,文艺青年是对那十年的颂扬,比肩于如今让人心头一紧的小清新。我还说王家传这个名字真好,写下来就一个虚构家族的小说。

  做邻居的益处就是可以将自己处于阅读者的阴暗位置,我的梦剧院早已经灰飞烟灭,香港制造还在制造。韩大刀把这本书寄给我,收到的时候居然有些不安,从前邻居们的生活坐实到了一本精装版日记,从目录翻到编后记,原来我也爱过香港电影。

  《香港制造》读后感(七):《香港制造:一梦十年》:江湖一刹,挚爱十年

  文/家钥

  如果我是一叶孤舟,那么香港电影就是一个江湖。

  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就如书中第一篇文章的标题:寄一封给港片的不完全情书。是的,港片曾经,现在或者将来是无数人的挚爱,是几代人割舍不下的情意结。然而电影和爱情不一样,爱情的规则是只能爱一个人,而电影远比爱情宽容,海纳百川,我们足可以在光影的世界中畅游翱翔。

  我是2006年1月进驻网易香港制造论坛的,当年版面上几乎都是精华帖。江山代有才人出,那时候高手林立,坛里一时间热闹非凡,我则有幸见证了香港制造论坛的最后辉煌。从银河映像到天王巨星,从警匪黑帮到文艺爱情,各种类型与角度的评论层出不穷,让我大开眼界,从此迷上了香港制造论坛。当时下课一回家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制造,疯狂翻阅着关于港片的点点滴滴,每天都能接收到巨大的信息量,获益良多。于是,看着大家的文字不仅心生敬佩,也加深了自己对港片的认识与热爱。

  孰知在耳濡目染之下,与此同时,自己的影评写作生涯竟也悄然开启……

  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叫这个ID,其实是因为当时很喜欢《监狱风云》这部电影,于是索性把里面的角色名改头换面取了个谐音,当初只是随便一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ID后来成为了我最为人熟知的一个标志,如今再想改也就难了,因为这不止是一个名字一个代号,而是一段珍贵的回忆。或许是在港片江湖中浸淫已久,5年时间里,我从一位论坛的旁观者,逐渐成为一名得以有机会与众多高手过招的论坛成员,开始用文字记录下观影时光,也因能够成为其中一份子而感到无比荣幸。2006年的我,刚刚步入大学。2011年的我,早已踏入社会。不变的是,对港片的那份热爱与支持。香港电影陪伴我度过了青春年华,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港片一直陪在我身边。这一路上或喜或悲,却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依旧抱着打不死的希望。

  徐克说: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如今,时日如飞一去不返,很多人很多事只可追忆到,想追追不到。庆幸的是,我们如今仍可以在泛黄的胶片和这本名为《香港制造:一梦十年》的书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欢笑与感动,忧伤与快乐。以及深情款款地怀念那些曾经无比真实却在记忆中渐渐模糊的身影。

  于是,他们影影绰绰,我们一梦十年。

  《香港制造》读后感(八):《香港制造 一梦十年》去书里,看一段时光

  文/ 鱼为

  《香港制造 一梦十年》书出再版,恰似故人,恰似回首,恰似东风昨夜又起小楼。

  非是百科,也非是考据,字里行间只是一群人慌乱年华中对光影的依赖与迷恋,有的只是情怀,有的只是情结。书里书外,戏梦交织,马蹄声急,昨夜已匆匆远隔了十年,于是有人把这放不下牵挂,写在了纸上,是对旧日的追忆,也是对今昔的抚慰。

  录像厅作为第一个追忆的场景出现在书的开场,十年前,每个热爱电影的灵魂都在那里出没,在那个充满烟味、脚臭,永远看不清地面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其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刀光剑影,也见识了无数场的香艳痴缠,银幕有多大,心就能走多远,那里是梦想的启蒙之地,也是窥探认知崭新世界的窗口,那是一个有着特殊况味的江湖,每个人都是自己心中的浪子和杀手。只是尚未成名。

  那个时代,银幕里好像甚少忌讳,那是港片的黄金岁月,江湖片、黑帮片、情色片、文艺片各出奇招,也各擅胜场,无一不深深撼动银幕前的少年,让青春变的忐忑,也变得沸腾。那也是个银幕里英雄辈出的年代,许多年后,有人说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像那个时代的演员一样,整整影响几代人。书里自然就有对那个时代明星的追思,有对人物戏份的解读,也有对幕后人或事的盘点,没有新闻,只谈旧事,所有情绪源自那个时代的特殊环境,一如书中所述,那是闭塞太久之后的对迎面而来的新奇一种猝不及防的迎纳,继而变的痴狂。

  了解了这些初衷,也就能进入到那些充满江湖味的特殊时光里,像是老友叙旧一样,看那群人如何点评一个时代的光影。而从录像厅走出来的这些人,也带了自己旧日的影子,我至今记得有初中同学跟我逃课去邻县看了一场“三级片”之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迎风骑车三十公里,再次孤身前往的背影,萧瑟而决绝,那不是傻,那是……对欲望的一种坚持。现在已经很少人会为了自己的一点情趣而甘于吃那么大的苦受那么大的罪,所以,当这些人开始在电影相关行业里就职之后,录像厅里长大的一代,也开始收获电影给予的最大乐趣。

  书的最后,是对友情岁月的一场感怀,也像是一场十年光景的盛宴,酒兴正浓,永远有人加入,永远没有吃完的时候。

  《香港制造》读后感(九):一晃十年梦,香港电影痴情难改

  第一次翻开《香港制造 一梦十年》的时候,恰巧在听孟庭苇的《野百合的春天》。“仿佛如同一场梦我们如此短暂的相逢你像一阵微风轻轻柔柔吹入我心中……”一时的情绪起伏,回想起不饶人的岁月带走的那些与电影有关的时光,心中百般的滋味难以言表。

  年少时观影的激情至今犹存,而偏执却少了许多。工作的压力常常迫使人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完成有些不甘愿触碰的事情。当再度拾起电影时,猛然发现自己对电影是那样的痴情不改,回忆与电影有关的点点滴滴,存留在心底的是一份份的感动。

  终于在有闲时得翻阅《香港制造 一梦十年》,满腔顿生羡慕嫉妒恨。这些与我一样爱着电影的人们,已经用自己的文字在社会中与各种人群分享那如梦的十年,属于录像厅和香港电影的十年。

  如没误会的话,《香港制造 一梦十年》应是取意网易论坛一个非常著名的电影版块“香港制造”。当年魏君子在网易申请了这个论坛,以香港电影为主要讨论对象,一时间吸引了许多港片迷的关注,论坛内人声鼎沸、盛极一时。而当时在论坛中的魏君子、苹果猪、江南偏南、冷笑对刀锋等如今虽淡出了论坛,却在港片这个圈子里成了腕儿级的人物,为不少后来者追随、敬仰。

  喜欢魏君子的文字源于一次与影评人崔汀的争执,对港片的不理解致使在讨论时显得人尤为笨拙,也由此一番争论后,负气去关注香港电影的发展。而魏君子正是诸多朋友推荐的影评人之一。后有幸得其专著《香港电影演义》一册,细味品读,沉溺于那行走江湖般的洒脱、畅快,也对港片有了较多的了解。香港弹丸之地包容、隐忍的性格,割据多年而形成的独特文化,使香港电影有着不一样的韵味。

  正是有了了解,方能有所关注。恰巧此时结集成册的《香港制造 一梦十年》给我打开了另一个窗口,与香港电影有关,却又无牵绊的一扇窗。在这本被设计成录像带的书籍里,收录了诸位曾经浪迹“香港制造”,如今或在圈内或在圈外混迹的粉丝的怀旧作品。从内而外透着一股淡淡的,却抹不去的情怀。

  这些文字里隐含着对肮脏、破旧的录像厅的怀念,那是香港电影初级入门的地方;包藏着对各种风格香港电影的热爱,那是香港电影文化传播的基础。当然,里面也不乏这些作者之间的相互情感,隐隐的藏于文字间,不外露、不隐藏,只要你寻一定能找得。

  我未曾经历过,更未曾触碰过,若不羡慕,不嫉妒恐怕很难。这个属于影迷群集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博客的诞生,使得评论、欣赏更个人化,它不再只是大家侃侃而谈的资料,而是个人思想的表达。网络交流形式的改变,让这样情重的沟通时代一去不复返。要去怀念,心情的沉重是能体会的,却未因亲身感受而达到共鸣,这未免始终遗憾。

  这本册子当中的文字本身不能用溢美之词去衡量,在这些情感饱满的字里行间,其实应被看到更多的是它赋予香港电影的额外价值。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不同的香港电影,他们的想法或相似,观点或不同,但都从一个观众的视角体现了香港电影在某个时期,亦或某个群体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如今,无论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怎样被人叫烂,香港本地的电影如何青黄不接。属于一群人的这十年电影梦却从不曾断线,而随着电影市场的开放,电影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对电影有所认识,它的发展道路也会在不同的轨迹上延伸。而这群品头论足的粉丝们又会展开怎样精彩的观影人生,很有期待。

  《香港制造》读后感(十):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香港制造一梦十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文/悟空

  老实说,真不想用这个标题。就像是一对曾经海誓山盟的情侣在分手时常有的那种心情一样。可是,在合上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一个前女友,对于香港电影这曾经的恋人,只能用这句台词作为结语。

  还记得录像机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我上小学四年级。当时的录像机分为单放机和录放机两种。录放机不单单能播放还能把你播放的带子翻录出来,这种自制“盗版”在当时很流行。那时候,老爸还是个时髦中年,每天带回来几盘带子,他的狐朋狗友们就会聚到我家来看录影带。我和老妈也凑在他们后边瞄电视。那时候的孩子成熟晚,还没到情窦初开的年纪,不知情为何物的孩子却在一部部港片中体会到了初恋的甜蜜。

  新鲜,刺激,浪漫得不可言说。

  有一次我故意装病不去上学,就是为了上午能在家里看《天若有情》,吴倩莲成了我心中的大美女;还有一次边包饺子边看张曼玉和黄百鸣的一个鬼片,对妈妈说张曼玉的兔子牙好可爱。

  五福星,开心鬼成了家中的常客,也记住了脸上有两个小肉球总扮清朝鬼的眼镜男叫黄百鸣,还有那个穿着紧身裤,烫小卷的绣花枕头叫秦祥林。

  那时候的我对于这些老港片完全没有抵抗力,把他比作恋人,只要看到他站在那里,我不用他呼唤就会奋不顾身扑上去。本书中的一篇文章里说作者为了得到一张《东方不败》的海报,处心积虑终于把录像厅门口的海报偷走的情节让人发笑,可曾经痴迷港片的我们不也都如此吗。

  后来,后来,录像机过去了,VCD来了。《英雄本色》《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等新港片碟又被老爸带回了家里。这时候的我已经上了中学,因为学习吃紧看港片的机会少了不少,可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少。有天下午看了周润发一部不出名的片子激动了半个月,那部片子叫《公子多情》,周润发在里面的表演让人心跳。十几年后坐在电影院里看《让子弹飞》中的发哥,子弹飞扬掩饰不住容颜沧桑,在影院中忽明忽暗的我不由伤感:发哥老矣,不再重来。

  那时候,白日梦做多的就是穿越到佛山,还要清朝背景的,变十三姨和黄飞鸿在屋顶上飞。

  那时候,唱的最多的歌是《男儿当自强》,心中的偶像是李连杰,周润发和钟楚红。

  那时候的我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暗恋上一个清秀斯文的男同学,见面是在课间操全校解散时匆匆擦肩。整整两个月我上课时都拿着小铅笔画他的肖像画,期待着下次与他的不期而遇。那时候的港片就如同清秀男之于我,不经常见面,心里偷偷喜欢。

  后来后来,再后来。VCD成了过去时,DVD独领风骚十数年。新旧港片片名被地铁口卖盗版盘的小商贩吆喝着,好像早点摊上的烧饼包子,触手可得,极其便宜。这时候的我开始工作,每次路过地铁口虽然心动但却很少把它们带回家了。尤其是在看了几个新片后对港片的现状失望之极。如果看电影,肯定是好莱坞大片,老港片已经远去,新港片完全没有兴趣。周润发都去好莱坞演配角了,徐克,吴宇森也去美国掘金了,钟楚红嫁为人妇,张曼玉削掉兔牙做影后了,曾经老港片的辉煌再也不能重现。剩下的挑大梁的明星和导演都有点儿猴子称大王的意思。

  再看《香港制造一梦十年》,书里收录了一帮最专业的港片影迷的港片读解。他们在文中提到的看过和没看过的港片,在文字的作用下在脑中闪回的几个镜头里,突然觉得那个昔日恋人又回来了。他们比我幸运的多,看得港片是我的许多倍,不同的是数量,相同的是情怀。

  合上这本书,看到已过天命之年的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着无聊的电视剧,时光突然返回到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和父母一起边吃饭边看《笑傲江湖》。父母已经老去,他们的青春不再来;我们已经长大,我们的青春期不再来;港片的时代已经过去,曾经的辉煌不再来。

  一种久违的责任感突然涌上心头,拿起遥控器,关上了电视机,老爸老妈一脸诧异地看着我。

  我对他们说:过两天我拿点儿老港片回来,咱们重看吧。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yjbg/69196.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