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社会科学 > 历史 >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范文(精选6篇)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范文(精选6篇)

来源:历史 时间:2023-11-04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历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范文(精选6篇),欢迎品鉴!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1

名词五点法

即用五个要点概括名词

即: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评价或意义。此法适合于人物、事件、著作等类别的名词。

如:《孙子兵法》可这样概括:①春秋时期;②吴国;③军事家孙武所著;④总结了前人及自己作战经验写成《孙子兵法》;⑤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数学代表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取字头法

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谐音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关键字词法

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概括记忆法

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一场革命、二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

历史学习方法推荐:

1、自学环节

①自读。反复阅读新教材,了解课文大意,掌握脉络,既读书又读图,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落实到教材之中。②思考。积极独立思考,明确重点、难点。③找出问题。将课文中尚未弄懂的问题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出标记。④补习。补习旧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的融汇。⑤练习。寻找自学思考题答案。

2、听课环节

①全神贯注,努力排除一切干扰,做到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并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②目的明确。带着新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自学时存在的问题听课。③多思、勤问。要确立多个思维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理解所学问题,大胆回答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④认真读图表。历史教材有很多图表,学生应根据要求,认真的读,运用图表分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观点。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⑤做好课堂笔记。要听记统一,有详有略,不但要用文字记,而且要利用图表进行记录。

3、复习环节

①尝试记忆。合上课本,回忆所学内容,如有模糊问题,翻开课本后再记忆。②将知识系统化,要抓住中心问题,将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使之纲目清晰,条理分明。③整理笔记。通过尝试回忆,再一次阅读课文、图表,对笔记进行补充、纠正、整理,有利于深入掌握。④填图表、忆图表。先做历史填充图,最后合上图表回忆,如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阅图表后再忆,直到清晰为止。⑤及时复习。只有复习才能不遗忘,才能记得牢固。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2

高中历史背诵方法

1、框架记忆法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本册书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走向考场的一刹那,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若干子目录。

2、联想记忆法

(1)时间上的联想

就是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2)空间上的联想

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3、比较记忆法

就是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

本册书中可以比较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可以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体与近代民主政体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体的不同;现代中外政体的不同等。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说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归纳记忆法

就是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和归纳,也是记住线索和要点的过程。

比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三个“一”:一弱(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强(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在掌握了革命的基本史实后,可以得出结论:二月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5、趣味记忆法

就是把枯燥的记忆趣味化,或者叫寓记忆于趣味之中。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有时甚至很荒诞,但只要有利于记忆,都无大碍。

(1)谐音记忆法

比如,《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2)关键词记忆法

比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记忆为:“一开厂、赔二亿、割三岛、开四口。”

再比如,“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同学们总容易混淆,可以记忆为:“历代敕令法典看,人财诉讼总论翻;学说解释在汇纂,查帝又把新敕传”。

(3)荒诞记忆法

南京不在南京,在天津;(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天津条约》)

天津不在天津,在北京;(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北京条约》)

北京不在北京,在天津。(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天津条约》)

记忆有法,而无定法。以上介绍的几种比较常用的记忆方法,由于各人的思维习惯与记忆水平的不同,并不可能适应每一位同学,笔者希望以本文为契机,激发同学们的探索实践精神,开发出更有效、更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1.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是1840年,那么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年。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19,世界现代史便是19。

2.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战争比第一次战争晚,第一次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战争便是1856年。

八、推导式记忆法: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准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只要有一基本数,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推,也可互相推

1.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第一年。

2.后推法:以基点数向后推导。例如知道1818年马克思诞生,思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即1870年诞生。

3.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4.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5.干支推导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前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是19,辛丑条约是倒转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庚子赔款接着倒转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3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谐音记忆法:记忆历史知识的最佳办法

历史科目的知识繁杂细小,朝代更迭,人名地名国名众多,大事件无数,记忆起来相当困难,运用谐音记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我们用谐音就可以记成“一把揪死”,这样就化难为易,变死为活了,把枯燥的.死记硬背变成幽默诙谐、轻松有趣的话语,活跃了思维,又记忆了知识。

时间串联法:按时间顺序串联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是一部以时间为主线的大事记。掌握了时间的走向,按照时间来记忆对应的事件和相关知识,就很容易掌握整个历史知识。主要有相关联时间记忆法、时间运算法以及时间推导记忆法。

如:中国近代史上,按照时间顺序,先后爆发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对应的时间分别是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19等,记住了这些时间更替,学习效率就瞬间提高了90%。

相关联时间记忆

此方法需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比较。历史上,有许多事件发生在同一年、同一月中,这样记住一个事件,就能够连带记住其他几个事件的时间。比较和区别记忆,必能提高记忆效率。

时间运算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时间运算。具体有这样几种情况: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占据香港、台湾的时间是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以用列算式的方式推导:(1919-1840)-(1949-1919)=50年。

(2)比较距今时间远近。如:公元前594年与公元前459年,哪年距今比较近?

(3)进行时间转换,不同纪年方法之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甲午战争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

时间推导记忆

很多历史事件之间都具有内在的联系,如果你记住了一个历史事件,就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如:19,俄国十月革命;两年后发生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又过了两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通过线索推导,就能将多个事件联系在一起记忆。

分类整合法:将知识点归类记忆

历史知识看似杂乱琐碎,但实质上是有内在联系的,有规律可寻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和联系进行归类整合,就能清晰记忆了。

看书的同时,简单地列知识点提纲

在分类看书的时候,可以边看边记录,列写提纲,以时间、原因、发展方向等多个角度为主线,去引导记忆。

整理历史专题,有计划地复习和记忆

同学们也可以整理出历史专题。如古代政治史、古代经济发展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教育史等多个历史专题。整理完成后,再进行细化填充内容。这样肯定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熟记于心。

网络构建法:构建框架,条理清晰记得牢

从宏观角度讲,整个高中历史可以分为世界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三大块。从微观角度讲,每个历史概念都有它固有结构。如:每一事件都有固定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从多角度入手,建立框架,形成网络。

抓点:抓住每一个历史专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分析骑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发生变化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等。

串线:找出各事件中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线索。把这些事件的“点”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铺面:将某一时期内的全部历史事件组合到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面。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4

高二如何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1、机械记忆,就是死记硬背了,但是学死,不是死学,用死知识回答活问题。

2、理解记忆,对内容理解越深,记忆效果越明显。记忆的知识越多,理解能力越强。

3、直观记忆,可以利用图、表等进行比较归类,帮助记忆。

4、反复记忆,可不要忘光了再来。

三、如何理解历史概念:历史学科就是由历史概念建立起的体系。怎麽掌握呢?分析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外延和内涵。

历史概念一般分为:历史人物类、历史事件类、历史现象类、历史著作类、历史结论类、理性型概念等。

例如历史事件类中的“文艺复兴”,外延是时间、地点、代表人物、主要成果;内涵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复封建斗争。

高二学生怎么学习历史

预习是一个好习惯,对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没有任何例外。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让你对历史有个提前的理解,更加有学习兴趣、更加高效地去学习历史,收获历史的真正意义,让历史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了解历史:很多人都对历史有所一丝的不屑,他们都认为历史不就是一个事儿吗,记下来就好了。但是事实上真是这样吗,历史真的就这点意义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历代国家又为何那么大的力度去记录历史呢?只有了解历史,你才可以真正有了人生收获。

理解历史:历史,是需要你去慢慢了解和理解的,真正的去慢慢感受的。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你只有慢慢地去理解历史,你才可以收获历史中的真正意味,爱上历史的感觉是美妙的。

感知历史:历史,不单单是需要我们去铭记和理解的,还需要我们去慢慢的去感悟历史,从历史中收获一些东西,比如说历史事件的背后,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勾心斗角,到底有怎样的或许沉浮。

记忆历史,毕竟历史太多了,我们需要高效的去学习历史,就必须掌握好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要准确的形成历史的时空观,建立三维乃至四维的历史思维导图来架构历史,搞清楚历史头绪。

高二历史的复习指导方法

1、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高考命题的依据。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应将新课程理念与教材相整合,优化过程,突出能力,以主干知识为主线,将教材知识进行重组,以新的视角和新的理念构建新的知识模块,实现专题复习的有效性。

比如在复习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以历史知识主题为发展线索进行梳理:统治者维护封建制度与革命者反对封建统治专题、思想家的相近类别思想专题、民族独立专题、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制度与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专题等等。通过多角度建立小专题进行知识梳理,深化了知识面,构建了点、线、面立体的知识结构。

2、把握历史高考方向

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更加注重考查社会的热点问题,将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出历史试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历史学科“学以致用”的功用。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将专题知识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提高自己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多角度构建历史体系

要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如罗斯福新政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把握历史问题,如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进”,学习时应立足当今社会,密切联系现实,把握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5

1.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是1840年,那么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年。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19,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2.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战争比第一次战争晚16年,第一次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战争便是1856年。

八、推导式记忆法: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准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只要有一基本数,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推,也可互相推

1.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第一年。

2.后推法:以基点数向后推导。例如知道18马克思诞生,思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即1870年诞生。

3.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4.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5.干支推导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前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6

初中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

有些同学抱怨历史知识不好记,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在记忆历史知识时只靠死记硬背,没有用一些合适的记忆方法。在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记忆上,有些记忆方法是普及较广的,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被很多老师应用到教学中的方法,如压缩记忆法、诗歌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图像记忆法、地图记忆法、思维导图记忆法等。

一、压缩记忆法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压缩记忆法,就是化繁为简,对知识点进行最精简的概括,即把一段内容分为几条,每一条用一个核心字词进行概括,这样记起来就会负担轻,效率高。

1.《搞笑版中国简史》是这样概括“百家争鸣”各学派的观点的:“孔子说:我仁;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我无为;庄子说:我逍遥;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这样,孔子的“仁”、孟子的“义”、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以及韩非子的加强中央集权思想,都十分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出来。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用“割、赔、开、商”概括就很容易记:即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开放广、厦、福、宁、上为通商口岸),关税协商(中国征收英商的关税应由两国协商)四条。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割、赔、开、建”概括,也可以说成:“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两亿”(赔白银2亿两);“开四口”[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四地可用谐音记作“苏杭牌杀(沙)虫(重)剂”];“建工厂”(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可用“前进宾馆”概括:“前”,钱(赔钱);“进”,禁(禁止反帝);“宾”,兵(驻兵北京到山海關的铁路沿线要地);“馆”,设使馆界。

5.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可以用“人、马、共、社”来概括,即:“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二、诗歌记忆法

一些历史打油诗简洁而具有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流传十分广泛,可以用来帮我们记忆历史知识。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开动脑筋把所学内容编成打油诗,这样既锻炼了思维,又方便了记忆。

1.记中国朝代更替顺序,可以利用《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唐尧虞舜:尧封于唐,被称为唐尧;舜国号为虞,被称为虞舜。“唐尧虞舜”意思就是尧舜。

2.学到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汉的兴亡”这一课时我就编了一首打油诗,把这一课内容概括为:“公元之后第九年,王莽建新代西汉。刘秀二五都洛阳,光武中兴天下安。中期帝幼靠母后,外戚宦官轮流转。民不聊生干戈起,黄巾起义天下撼。”

通过这一首打油诗,我们就很容易记住东汉兴亡的历史: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取代了西汉;刘秀在公元25年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出现了“光武中兴”,从此天下安定。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只能依靠母后,而太后又依靠娘家人(外戚),皇帝为夺回权力又依靠宦官集团,这样就形成了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政的局面,造成东汉末年政局黑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四起。著名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3.《辛丑条约》歌:

“《辛丑条约》实在坏,一个国民赔一块。满清政府成走狗,北京山海大沽口。东交民巷使馆界,半封半殖完全陷。”

《辛丑条约》:(1)西方列强对清政府实行惩罚性赔款,当时清政府4.5亿国民,一人赔偿1两白银,共赔白银4.5亿两。(2)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这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走狗。(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许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关于遵义会议历史意义的打油诗:

“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王明、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受到了批判,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党和红军脱离了危险。

三、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把一些看似无关的历史国名、人名、地名,利用谐音组成一段有关联、有意义的话,进而进行历史知识记忆的方法。谐音记忆法有助于轻松而深刻地记住一些难记的历史知识点。

1.秦灭六国顺序可以编为“喊赵薇去演戏”,即喊(韩)赵(赵)薇(魏)去(楚)演(燕)戏(齐)。

2.八国联军侵华,八国比较难记,有人编为:“饿的话每日熬一鹰”,即饿(俄)的(德)话(法)每(美)日(日)熬(奥匈帝国)一(意)鹰(英)。这样,原来难记的八个国家变得轻松易记。

3.南昌起义的领导人较多,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有人编为“刘爷煮粥喝”,即刘(刘伯承)、叶(叶挺)、朱(朱德)、周(周恩来)、贺(贺龙)。这样一下就记住了。

4.中国1980年设了四个经济特区:珠海、深圳、汕头、厦门。它们在地理位置上由南到北,可以用谐音记忆为“猪身上下”,即“猪(珠海)身(深圳)上(汕头)下(厦门)”。

以上举例中,是不是有一些你用过的记忆方法呢?如果你开动脑筋,说不定也可以开发出如《搞笑版中国简史》一样简洁而深刻、如《朝代歌》一样流利而贯通、如“刘爷煮粥喝”一样风趣而形象的记忆方法来。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shkx/358784.html

推荐内容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