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经济文库 > 经济著作 > 定位读后感精选10篇_戏年读后感精选10篇

定位读后感精选10篇_戏年读后感精选10篇

来源:经济著作 时间:2019-08-19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经济著作】

戏年读后感精选10篇

  《戏年》是一本由葛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戏年》读后感(一):过眼云烟

  每个人都在上演自己的一出戏,《戏年》这本书,它的主题也是人生,说到底就是一出戏,导演是时日,而演员是你,这期间的苦乐、哀伤、悲壮、渺小,实际上也都在提示着我们成长乃至于成熟。有的人冷静观照,有的人激荡不拘,有的人全情投入,有的人漠然抽离,但每一个认真生活在这时代与生命的舞台上的人都值得尊敬。

  在这浩荡的世界,我们总会能如期的遇到需要我们想遇到的或者不想遇到的人或者事情,不管好的坏的都是我们人生的经历,结局是否美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我们曾经历过

  回头望望经历过,懂得过,珍惜过,或许这就是崭新的人生

  每个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要历经千千万万的苦与难

  每个人的故事和我们有关电影的时代记忆紧密相连。通过这些故事,你会看到一部一部曾经在我们的生命深处扮演过重要角色的那些影片。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苦痛也关于离别。那些似乎已经褪色的画面,深植在记忆的深处,也许有一天,因为一段文字一触即发,提醒着你的蒙昧与成长,昭示着你的得到与失去。而这也正是《戏年》这部小说,希望与你分享的,带着时代温度的人生风景。

  又有一些人,活在时间的褶痕里,或因内心的强大,未改初衷。比较幸运的,可在台下做了观众。看哑剧的上演,心情或平和,或凛冽。而终于还是要散场,情绪起伏之后,总有些落寞。为戏台上的所演,或是为自己。

  岁月如斯。以影像雕刻时光,离析重构之后﹐要的仍是永恒或者凝固。而文字的记录,是一种胶着﹐也算是对于记忆的某种信心。人生的过往与流徙,最终也会是一出戏。导演是时日,演员是你。

  此书的付梓,需要感恩的,仍是时间。沉淀落定后,希望清澈如期而至。还有我远赴藏地的朋友,感谢你拍摄的唐卡并愿与我分享。是的,作为封面的构图,它们如此切题, 而且恰如其分的美。

  《戏年》读后感(二):此戏经年

  之前看《七声》序言后记的时候,总是疑惑为什么要称葛亮是个年轻的作家,因为掐指算来,葛亮如今也年近40,实在不应被人反复称为年轻作家了。后来才发现,原来七声、戏年这些集子早在十年前就出版过了,彼时的葛亮当真称的上年轻,尤其是和他笔下成熟的文字相比。其实在如今看来,《戏年》依然是一本好书,大抵天赋绝佳之人,都不因阅历而减损他们的才气,只不过文笔会随着年月愈加成熟,眼界也随之深广罢了。

  葛亮出生于1978年,是香港大学中文系的博士。他在青年时代就开始了写作,《戏年》、《七声》就是那时作品的合集。2016年葛亮因长篇小说《北鸢》斩获各大奖项,包括包括2016年度“中国好书” 、2016年“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2016年度当代五佳长篇小说、2016年度中版十大中文好书等,葛亮也由此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为更多人熟知喜爱。

  不过在《戏年》里,葛亮还是那个年轻的葛亮,或者也可以说是那个年轻的毛果。所以他也依旧是见证、记录,而不是去改变什么。其实即便到了如今,谁又能改变谁呢?就像于叔叔传里的于叔叔,一番打拼半生奋斗,兜兜转转最终还不如起点,可是说起来又能怪谁呢?葛亮的小说总是这样,留一个让人哭哭不得,恨恨不得的尾巴。就像于叔叔腿瘸了,儿子死了,人生没了目标和意义,活着甚至成了一种折磨。可是要怪谁呢?怪于叔叔的妻子依凤阿姨吗?她没见识,也不懂生活,成天吵吵闹闹,耽误了儿女的前程,于叔叔想对她好,却总也落不得好。似乎是依凤阿姨推走了于叔叔,所以于叔叔才会出轨,才有了后面小三的要挟,才会让于叔叔的儿子一时冲动起了杀念。可是依凤阿姨真的就是所有悲剧的制造者吗?曾经的依凤阿姨心灵手巧,为人朴实勤劳,她也只是希望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好好的过日子,可是日子越过越好,人心却慢慢的改变了。

  小说向来是生活的缩影,这样的事情在现实里也并不少见,但我们大多时候却是听过即忘,至多不过骂几句负心男人弄得家破人亡。葛亮却以这样的一个故事,结构了中国婚姻生活的悲剧和无奈。在这样的家庭里没有一坏到底的恶人,却总有人被刺痛伤害,而后他们反过来以自己的方式反击,就像于叔叔的不回家,燕子考的越远越好。说到底,这是困扰了中国几千年的情理难容,是时代的悲剧,也是现代的悲剧。

  葛亮的小说总是这样,用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映照出一类人命运。于叔叔代表了那些在奋斗与前行中渐行渐远的夫妻,阿德映射了生活在香港的千千万万个黑户的人生,老陶展示的是那些让人鄙夷不解的上访专业户的生活,他们的故事看似寻常,葛亮却在这寻常里写出了可供人细细琢磨慢慢品味的东西。

  然而《戏年》一文却是不同的,戏年更像是脱开了虚构的记录,看来竟有些不似小说了。或许是因为在这里有太多葛亮对于戏曲电影的记忆,所以真作假来假亦成真。戏年由童年、少年、青年三部分组成,里面讲的都是与电影有关的人和事。葛亮依旧化身毛果,只是在这里,他带入了更多的感情,也使得小说有了让人沉溺深信的力量。

  在这三段与电影有关的故事里,我更喜欢书写少年的那一段。有关于外公的描写,总能让我回想起与长辈的亲昵以及他们对我的教导,旧日的好莱坞电影又总是能够让人重回那个黄金时代。虽然故事里也有隐含着错过的伤感,但在更多的时候,这个故事带给人仍旧是对亲人的思恋。在葛亮的小说里,无可奈何是更常见的情绪,就像戏年里木兰阿姨和裘静的故事,她们的遭遇带给人的依旧是莫名的无奈和忧伤。由此,少年时来自电影的温暖便显得弥足珍贵,也让我对这一段念念不忘。

  葛亮在自序中写道“有人负责戏,有人负责现实。人生才有此而清晰妥帖,真实而有温度”。对于葛亮而言,他负责起了现实,所以他的故事在叙事上内敛平实,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但在文字的下面,在真实朴素的表达背后,葛亮将许多人一生的起伏喜悲缓缓的揭开。葛亮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如戏,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与生而为人的勇敢。

  《戏年》读后感(三):浓烈的感伤,生活似乎最终都走向不可名状的死寂

  初读《戏年》

  此书中隐含着浓重的感伤,当然还没有滑向感伤主义。几个故事都有“我”(毛果),串起了一根线。《于叔叔传》中,木匠于守元乡下进城,后来有了自己的天地和事业,但因为夫妻关系不顺,最终走向没落;《老陶》军中受冤被复原,后来连年上访,最后想通开饭馆,还有了搭伙过日子的老婆,却又染上毒瘾,甚至让老婆肉偿,悔悟后又起了坏心在餐馆卖勾兑了甲醇的酒,老婆和前夫的儿子误食而死,老婆疯了。《阿德与史蒂夫》中,阿德是偷渡去香港的,身份不被认可,与早年做妓女而今躺在床上的母亲关系紧张,运货被劫,最后跟着带头大哥去游行,放火,被刑拘,母亲华丽般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患抑郁症的少女女友也突发病猝死,留下诗一般的楷体书法“是暗的,不会是明。”毛果依然去初识阿德处打球,友人却已不再,只在附近流浪汉身边发现阿德的老狗史蒂夫,说了声再见,似乎是对过往说再见,又确实有些感伤。《戏年》电影院画宣传海报的阿兰喜欢上新来的已婚放映员,浪漫一场,却最终悲剧收场,放映员“武叔叔”经老婆一闹,被调走了,木兰的生活也就没有了火,一起放映的那些电影和憧憬的电影一般的生活也随之而逝,木兰摔伤,木兰把武叔叔送给她的画的大篷车也送给了毛果。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只得作别,“木兰阿姨对我挥了挥手,瘸着腿,又往前跟了几步。突然踉跄了一下,便站定,不动了。”更不用说,《戏年·少年》中与外公有好感但一直不能在一起的姚奶奶,《戏年·青年》中谜一样的裘静。总之,这些人物最终都未得到自己想要或者憧憬的生活,整个来看,几个故事都一个基本的模式,底层人物——默默挣扎——憧憬——生活有了奔头/诗意——丧失/死亡。

  《戏年》读后感(四):说是戏年,却是人生凌凌现实

  《说是戏年,却是人生凌凌现实》 文 / 蒋苡芯 这样的文字是让人着迷的,所有沉重的个人命运和宏大的历史背景在朴实无华的讲述中就这样直勾勾地被搬到你的面前,自然又震撼,让你知道除你认知和经历范围外,竟还有更多的普通人这样的活着,但这又似乎都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应有的模样,一些欢喜,一些遗憾,一些罪恶,一些善良......过程并不起伏跌宕,结局却让人不忍唏嘘。 这是《戏年》,作者葛亮,全书4则故事。 一、最平凡的人——余叔叔传 我是在从北京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到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的途中读完的这则故事,记得人群来来往往,我站在地铁门边,为这家人的命运多舛几次皱眉。 可是,他们又那么普通,那么平凡。 先简单赘述一下这个故事。他(余叔叔)是个木匠师傅,再普通不过的城里打工仔,因给“我”(作者第一人称)家打家具而与我一家结识,又因我与余叔叔两个小孩燕子、献阳年龄相仿,两家后时常走动,成为朋友,从此“我”有了机会去看到更多余叔叔一家人的人生故事。 在作者的笔下,余叔叔是个极具个人魅力的人,他待人用心,又天性勤勉,工作精益求精,颇具工匠精神,这样一个人,曾经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开过餐馆、组建过送报队,小日子一时风光无忧,但也是这样一个人,因对妻子依凤的烦闷,找了妻子的侄女小任当情妇,最终逼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自己也落得胫骨粉碎性骨折,终生残疾。 这个故事里,最挑动我情绪其实并不是余,而是他的妻子依凤,这个女人有着典型90年代无文化农村女性的保守、固执、妇道为岗的脾性,她曾在所在国企风雨飘渺之际仍不肯离开另谋出路,混着日子过活;反对成绩优秀的儿子去上大学,而想让他读技校继承自己的“衣钵”;在发现男人出轨后多次上门“我”家以不可理喻之势来找我母亲诉苦,并对男人进行跟踪、试探、翻看衣服等手段进行查证;得知小三怀孕的消息后,只能哭逼得自己儿子挥刀杀了小三被判死刑;在失去儿子和丈夫的腿后,依然选择说:“他的下半辈子,我来养。” 我自是对女人这样的活法向来持批判态度的,最近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其中有个说法称,哪怕女人尊贵如皇后,她也只是制度和礼教的附件。这个传统在中国沿袭千年,且不论皇后与否,好似女人永远为男人的依附,人生所有的意义都被男人所定义,但好像这又是绝大多数女人的绝对命运,一直至今,哪怕女性自由主义的解放和女性社会地位的重构,也没能解锁个人内心观念和心性的束缚。我们每个人虽都是小人物,也让人不免为这样的小人物心生悲意。 每个人的一生,似乎总是在个人努力和外在环境中挣扎纠缠,这两者的张力又很大,而对于这样一家人来说,这样匆匆一生,曾经得到一些,失去一些,最终只好淡然一些,求得一份安慰,一份陪伴,对于女儿,求得一个离开父母的好出路,也许,也算是一个好一点的人生归处吧。 周保松的《相遇》一书中,在他与陈特先生的一则对谈中问到:“人可以如何面对这种挣扎?”陈特先生答:“人生是无可奈何的,即使一个人有很好的修为,这种张力也不会消失。人有时必须要承认自己的软弱及限制,了解到不是所有的压力,人都可以承受得起,要学会放松,不要执着,尽量学会宽恕谦卑。” 二、香港与活着——阿德与史蒂夫 葛亮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现在香港浸会大学授教,现居香港,在香港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个片段,读来我暂且理解为是他初到香港时遇见的一些人和事,我想,这段故事背后的真实经历会让他更加了解香港,对我也是。 我们这代人,有一些刻板印象下对香港的关键词:一国两制、自由民主、雨伞运动、奢侈代购、港片港星..... 这篇小文写的是,80年代的香港偷渡者。 初见阿德,在一个近海的体育场,他带着一条名叫史蒂夫的狗,穿着汗背心,打球莽撞,在休息间隙抽着烟问我:“你是来香港读书的吗?真好。” 在石塘嘴的一次事故,把香港偷渡者夹缝中生存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阿德在海鲜一条街打工,因一次送货途中遇到古惑仔突袭,被打被砍,阿德的狗史蒂夫找到我带我去见阿德时,他见我报警就马上说:“不要叫差人。”自然,也不敢去公立医院就诊,只能在私人诊所抽了我的血输给阿德保命。 因此事我见到了阿德的母亲,一个靠卖身养活他的女人,他的父亲偷渡到香港因喝酒醉死,第二天从海上捞起被泡得不成人形,阿德11岁离开了广西荔浦老家,来到香港。多年以后,他仍然记得阿奶在老家的后山种了很多芋头,他说母亲:“有个妈,总比做孤儿好。” 这篇小文最打动人心之处,是结尾。报纸的社会版上,一则新闻写道在旺角的一个单位里,发现了一具年轻女孩的尸体,尸检现实女孩已患抑郁症经年,脑卒中并发症而亡,女儿只在石灰墙上用毛笔写下一行字——“是暗的,不会是明。” 这个女孩正是阿德的女友曲曲,一个被父亲成日关在不足百尺的房间里的哑女,长相美丽,爱好学习,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阿德,在七月初一批为争取香港居留权的人士在入境处大楼纵火事件中,永远的消失了。 过去看龙应台的《大江大河一九四九》,四十年代那样千万人穿越十万大山的难民般的迁徙是令人深感悲壮的,刘以鬯先生也曾在其《迷楼》等小学中描绘过四十五年代的港人故事,影响深刻,而八十年代这段偷渡史,少了一些战乱的因素的悲悯,却多了很多政治与制度作用下的悲凉,让人唏嘘。 而对于香港这座城市,是他现在的繁华和自由,相对北方被权利控制更为明显的中国,她表现着一个更无所谓的中国,更有趣的中国的样子,曾让我们这代人都至今一度向往,但她也是狭小的,是变化的,是层次分明的。曾步行在中环繁华之间,穿梭在尖沙咀、旺角、铜锣湾奢侈品店,在佐敦青旅狭小过道和菲佣聊天,在北角不足8平米的小房间里阅读赵思乐《她们的征途》的我,至今也很难描绘出这种分层之感。 在我心里,似乎只有从更多的故事和影片中,去找到更多的香港历史,香港答案。 三、挣扎与妥协——老陶 过去几年,因工作关系,像老陶这样的“上访户”我其实见过一些,也接触过一些,中国其实有不少的上访户,上访一层层的政府,上访中央,期间有很多匪夷所思的经历,他们之中,有些上访确有其事,有些却是因为鸡毛小事,恁要讨个说法,所谓不争馒头争口气。 作者在书中描写的老陶就属于后者。七十年代末,老陶在部队的时候因为小事得罪了一个连长,结果连长将他作为坏分子政治了,成了“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但由于部队在79年翻牌成立了特区建设公司,跟着部队来的战士,集体转业逐渐变好。而老陶为了成为该公司的一员,拿工资、分房子,便走上了信访之路,一走就是二十几年。 我的表哥毛扬在国有企业当秘书,因对老陶的坚持不懈和相关部门的敷衍了事抱有心意,便对老陶格外关心一些。得知老陶与机电房女工彩姨同居之事时,那个张扬跋扈的老陶,在与毛扬的对话中沉默了。女人带着孩子与乡下的男人离了婚,和老陶在一起开了间餐馆,老陶也不再上访。 赌博打破了平稳的一切,老陶把家里输了精光后,开始输自己的女人彩姨,带着不同的男人回家和彩姨睡觉,女人也破罐子破摔:“老娘我跟谁睡不是谁,反正你也不是我正经男人。”而后,是一大桶工业酒精夺走了彩姨儿子的生命,彩姨精神失常被乡下的男人领走,老陶在看守所里捂着脸对着毛扬哭泣......最后,这个人在我们生命里出现过的痕迹,似乎只有在从看守所回来的大巴车上,毛扬在车窗蒙起的雾气上写下的三个字“陶汇泉”。 在很多猝不及防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中总会闯出一些特别的角色,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之间常常有着不同的地域生活教育背景,我不想以“阶级”这样的词来对人分类,但这似乎却是社会人之间早已形成的默契共识。面对这些人的难与痛,你真的是在很想帮助与无能为力之间矛盾两难,努力之后发现,你根本改变不了任何,影响到的个体更是微乎其微。感性一点说,这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选择,各自的命,理性一点说,你知道阶级带来的鸿沟会让创新与扩散的效果变得微乎其微。 但或许到最后找一个值得庆幸的点,就是我们都曾经挣扎过,经历了一些神奇之事后,妥协也好,继续顽固也罢,都是人生很难得的经验了。 四、电影是艺术也是人生——戏年 这则故事,是为书名,写了作者在少年,青年时代与电影结缘的故事。葛亮在与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公司总编李安先生的对谈中提到,对于《戏年》,他一直想把它写成一本记忆之书,一种“小说电影”,让书中的片段和故事都称为一种“集体回忆”,而故事和人物在其中成为“本身”。 我也是个信奉人的故事的人,无论是文字还是影像的形式表达都会让故事的面向变得丰富和迷人,无论是在电影、文学道路上影响过我们的人,还是其中人,在里外之间,都那么饱满深情,饱含经历,透露着不同的人生见解,让人纠结或欢喜。 五、与书相识 我与葛亮老师文字的相遇,源于去年8月,在微信公众号看上过他的作品《七声》中一篇描写外公与外婆故事的文字(后查没找到,以后遇到再补充分享),那时就觉得与这样平实的故事中有一种共同体会的情感共振,明明没有煽情的文字和华丽的词语,却看得让人心痒。 去年十二月在许知远的《单向空间》借书刚好看到《戏年》,没有购买以借阅的形式阅读完毕,这篇读后小感也断断续续写了几天,作以上一些自我感受为记,并分享。

  《戏年》读后感(五):《戏年》

  戏年 看完这本书我沉默了很久,之前看过《七声》,现在《戏年》依然是一本好书,葛亮出生于1978年,是香港大学中文系的博士。他在青年时代就开始了写作,在《戏年》里,葛亮还是那个年轻的葛亮,或者也可以说是那个年轻的毛果。所以他也依旧是见证、记录,而不是去改变什么。其实即便到了如今,谁又能改变谁呢?就像于叔叔传里的于叔叔,一番打拼半生奋斗,兜兜转转最终还不如起点,可是说起来又能怪谁呢?葛亮的小说总是这样,留一个让人哭哭不得,恨恨不得的尾巴。就像于叔叔腿瘸了,儿子死了,人生没了目标和意义,活着甚至成了一种折磨。可是要怪谁呢?怪于叔叔的妻子依凤阿姨吗?她没见识,也不懂生活,成天吵吵闹闹,耽误了儿女的前程,于叔叔想对她好,却总也落不得好。似乎是依凤阿姨推走了于叔叔,所以于叔叔才会出轨,才有了后面小三的要挟,才会让于叔叔的儿子一时冲动起了杀念。可是依凤阿姨真的就是所有悲剧的制造者吗?曾经的依凤阿姨心灵手巧,为人朴实勤劳,她也只是希望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好好的过日子,可是日子越过越好,人心却慢慢的改变了。 小说向来是生活的缩影,这样的事情在现实里也并不少见,但我们大多时候却是听过即忘,至多不过骂几句负心男人弄得家破人亡。葛亮却以这样的一个故事,结构了中国婚姻生活的悲剧和无奈。在这样的家庭里没有一坏到底的恶人,却总有人被刺痛伤害,而后他们反过来以自己的方式反击,就像于叔叔的不回家,燕子考的越远越好。说到底,这是困扰了中国几千年的情理难容,是时代的悲剧,也是现代的悲剧。 葛亮的小说总是这样,用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映照出一类人命运。于叔叔代表了那些在奋斗与前行中渐行渐远的夫妻,阿德映射了生活在香港的千千万万个黑户的人生,老陶展示的是那些让人鄙夷不解的上访专业户的生活,他们的故事看似寻常,葛亮却在这寻常里写出了可供人细细琢磨慢慢品味的东西。 然而《戏年》却是不同的,戏年更像是脱开了虚构的记录,看来竟有些不似小说了。或许是因为在这里有太多葛亮对于戏曲电影的记忆,所以真作假来假亦成真。戏年由童年、少年、青年三部分组成,里面讲的都是与电影有关的人和事。葛亮依旧化身毛果,只是在这里,他带入了更多的感情,也使得小说有了让人沉溺深信的力量。 在这三段与电影有关的故事里,我更喜欢书写少年的那一段。有关于外公的描写,总能让我回想起与长辈的亲昵以及他们对我的教导,好莱坞电影又总是能够让人重回那个黄金时代。虽然故事里也有隐含着错过的伤感,但在更多的时候,这个故事带给人仍旧是对亲人的思恋。在葛亮的小说里,无可奈何是更常见的情绪,就像戏年里木兰阿姨和裘静的故事,她们的遭遇带给人的依旧是莫名的无奈和忧伤。由此,少年时来自电影的温暖便显得弥足珍贵,也让我对这一段念念不忘 葛亮在自序中写道“有人负责戏,有人负责现实。人生才有此而清晰妥帖,真实而有温度”。他负责起了现实,所以他的故事在叙事上内敛平实,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但在文字的下面,在真实朴素的表达背后,葛亮将许多人一生的起伏喜悲缓缓的揭开。葛亮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如戏,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与生而为人的勇敢 书后面提到了很多的电影,很喜欢作者推荐的这些电影,一定去看。

  《戏年》读后感(六):人世流徙,烟火乍现

  或许是因为我一向不怎么看戏的,包括戏曲和电影,总觉作品里隐藏着太多自己无法触及的因素,因而读到本书中第四部分《戏年》时,更将注意力放在文字上。和时下大多数流行作家不同,葛亮的文字是厚重的,有经考量的沉甸甸感,同时也用简洁的文字轻易营造出氛围,并无雕琢之感。不运用见惯的技巧,他的文字和感情如此质朴,实在让人喜欢。

  “人间烟火”系列包含四个故事,以“毛毛”为线索,道出作者在不同的时段遇到的值得纪念的人。人世流徙,这些人都像烟火一样绽放在毛毛的生命中,却也像烟火一样瞬间湮灭。一直朴实有干劲的于叔叔和谦和的依凤阿姨,他们和一双可爱的儿女过着清贫却幸福的生活,而在岁月面前,于叔叔得到了经济上的回馈,却也抵不住道德上的诱惑,依凤阿姨固执而守旧,在破碎的家庭面前首先想到的却是自己的面子。这样环境下,儿女的悲剧不可避免,结局于叔叔仓惶洒出的酒仿佛在嘲讽他的伪装,这个故事里的两个人迷失在了烟火,无法回头。相比前篇,阿德则始终如一的单纯,幼年被父母抛弃也没有滋生他的怨恨,他对重病的母亲有极强的责任感。虽然困苦,却始终怀着对生活的希望,而全书中最使我感动的便是他与曲曲的感情,像黑白画面中的一抹亮,轻柔的颜色,冷淡人世间的温暖。而这单纯执拗的青年在追求自由中献身后,这位苍白的没有言语的女孩也随他而去。她的字道出了生前的绝望:

  “是暗的,不会是明。”

  老陶的塑造与于叔叔有些相似,只是他的前半生是潦倒的,但他的人格中始终有感恩的品格,读罢他后期赌博造假,竟也不觉生气,只余唏嘘。 第四个故事又将毛毛的人生化为童年、少年、青年三段,同样从人物着手,分别写了父亲的女徒弟木兰、外公和他年轻时的恋人,以及影像店的女老板裘静。因我对文中所涉及的电影并不熟悉,这里也只谈人物。木兰的形象十足是典型女青年,有才情和理想,却容易在感情中将这些抛却。外公和姚奶奶的感情从未写明,却极力用经典电影的画面和演员将读者带入回忆,直到光影流转中,转头看到姚奶奶流泪的脸,遗憾和怅然无可诉说。相比前两位女性,裘静更克制理性,文中多次写到她是“严肃”,这严肃背后是自己艰难抚养自闭症的儿子,无限心酸。

  尽管不怎么看电影,因时代相近的缘故,却也经历过葛亮所写的一些情节,幼年在老家搬着凳子看露天放映电影,在课间躲进出租屋去借书或者影碟。他写出了国内青年集体的记忆。

  回首看,我和毛毛,和所有书中人物并无不同。年月如戏,人世如烟。

  《戏年》读后感(七):最长的电影

  —“人生的过往与流徙,最终也是一出戏。导演是时日,演员是你。”—

  私认为前三个故事是要比‘戏年’精彩,三个故事都以温馨和睦的主基调最后陡然走向支离破碎。小说与电影相似,葛亮似乎也想给每一则故事创造一句“名台词”。第一则故事黑发人“死”与“离”,白发人落得两个字“混吧”。第二个故事以聋哑女孩自杀前写在墙上的欧体楷体“是暗的,不会是明”急促地定音。第三个故事则是以近乎鬼畜式的“报应,报应”收尾得令我恍惚。

  葛亮的文字给我一直以来的第一印象是“易入”,恰如这本书的初衷“小说电影”,恰巧到位的叙事节奏,忽高忽低的戏剧情节,你很容易进入到属于葛亮的文字里,属于那个名叫“毛果”的视角里,感受故事的跌宕,看懂台上戏角们的悲喜起承落定,再有记起再感受台下自己以前某个片段的悲欢,明白一切事是在人为,时间在等你又不在等你。

  上次述读《七声》时的心境用了大量的歌,这次也恰好手下弹奏完《最长的电影》,音乐与此刻心境再次自然交融。

  《戏年》读后感(八):“最好的葛亮!”

  知道这版《戏年》,是因为设计师的缘故。设计了这本的设计师Mirro是我以前的同事,很好的伙伴(我们一起合作过《人性的枷锁》)。他发了个微博,是葛亮新书的封面,《七声》《戏年》两本,很漂亮。

  我的钱只够买一本,选来选去买了《戏年》,是因为腰封上的字,引用王德威的评价,他说“This is Ge Liang at his best!”哇哦,那应该不错。

  结果书拿到手里,没有这句,连同整个腰封都没有。

  正文一共四篇:《于叔叔传》《阿德与史蒂夫》《老陶》《戏年》。都不算长,节奏很好。上一版里,《于叔叔传》和《阿德与史蒂夫》是收在《七声》里的,因为这一本有意在组一个主题,要和“戏”相合。这一点在开篇的“自序”和最后的“附录”里都说得清楚。

  写得好不好呢?我无从评价,只是感觉和印象中的葛亮没有太大的差别。写作者“一以贯之”似乎是应有之义,好像是理所当然,但实际体验里其实够难。读这些文字,我会在无意之中重又想起《朱雀》里的南京,夫子庙左右两侧的长廊深远,里面藏着无数的人和心事。

  也许这就是王德威所言的本义了。

  我自己以前是做书的人,现在读书就有了“职业病”,有一种产品测评的习惯。在这个层面上,这本《戏年》是很优秀的产品。精装本,锁线扎实;纸质洁白平滑,翻起来像是小说的样子;排版让我惊喜,字号、墨色、行间距字间距都恰好;页边距的留白也很慷慨,又不觉得作弊。

  在封面设计上更是没话说,外封用的是涂层纸,滑、不留痕;图案是插画师皇小皇的作品;内封硬皮上是朱红色,还有深金色的图案轮廓。题字是王世襄的字。我知道设计师Mirro是对字体很在意的人,王世襄应该可以让他满意了。

  说到封面还有一处有趣,图案上的小孩子在正面只露出一半,另一半延展到封底,恰好在书脊上显出一只眼睛,书插在书架,一眼就看到了一眼。

  是最好的葛亮吗?不知道,应该吧。

  《戏年》读后感(九):《戏年》

  戏年 看完这本书我沉默了很久,之前看过《七声》,现在《戏年》依然是一本好书,葛亮出生于1978年,是香港大学中文系的博士。他在青年时代就开始了写作,在《戏年》里,葛亮还是那个年轻的葛亮,或者也可以说是那个年轻的毛果。所以他也依旧是见证、记录,而不是去改变什么。其实即便到了如今,谁又能改变谁呢?就像于叔叔传里的于叔叔,一番打拼半生奋斗,兜兜转转最终还不如起点,可是说起来又能怪谁呢?葛亮的小说总是这样,留一个让人哭哭不得,恨恨不得的尾巴。就像于叔叔腿瘸了,儿子死了,人生没了目标和意义,活着甚至成了一种折磨。可是要怪谁呢?怪于叔叔的妻子依凤阿姨吗?她没见识,也不懂生活,成天吵吵闹闹,耽误了儿女的前程,于叔叔想对她好,却总也落不得好。似乎是依凤阿姨推走了于叔叔,所以于叔叔才会出轨,才有了后面小三的要挟,才会让于叔叔的儿子一时冲动起了杀念。可是依凤阿姨真的就是所有悲剧的制造者吗?曾经的依凤阿姨心灵手巧,为人朴实勤劳,她也只是希望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好好的过日子,可是日子越过越好,人心却慢慢的改变了。 小说向来是生活的缩影,这样的事情在现实里也并不少见,但我们大多时候却是听过即忘,至多不过骂几句负心男人弄得家破人亡。葛亮却以这样的一个故事,结构了中国婚姻生活的悲剧和无奈。在这样的家庭里没有一坏到底的恶人,却总有人被刺痛伤害,而后他们反过来以自己的方式反击,就像于叔叔的不回家,燕子考的越远越好。说到底,这是困扰了中国几千年的情理难容,是时代的悲剧,也是现代的悲剧。 葛亮的小说总是这样,用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映照出一类人命运。于叔叔代表了那些在奋斗与前行中渐行渐远的夫妻,阿德映射了生活在香港的千千万万个黑户的人生,老陶展示的是那些让人鄙夷不解的上访专业户的生活,他们的故事看似寻常,葛亮却在这寻常里写出了可供人细细琢磨慢慢品味的东西。 然而《戏年》却是不同的,戏年更像是脱开了虚构的记录,看来竟有些不似小说了。或许是因为在这里有太多葛亮对于戏曲电影的记忆,所以真作假来假亦成真。戏年由童年、少年、青年三部分组成,里面讲的都是与电影有关的人和事。葛亮依旧化身毛果,只是在这里,他带入了更多的感情,也使得小说有了让人沉溺深信的力量。 在这三段与电影有关的故事里,我更喜欢书写少年的那一段。有关于外公的描写,总能让我回想起与长辈的亲昵以及他们对我的教导,好莱坞电影又总是能够让人重回那个黄金时代。虽然故事里也有隐含着错过的伤感,但在更多的时候,这个故事带给人仍旧是对亲人的思恋。在葛亮的小说里,无可奈何是更常见的情绪,就像戏年里木兰阿姨和裘静的故事,她们的遭遇带给人的依旧是莫名的无奈和忧伤。由此,少年时来自电影的温暖便显得弥足珍贵,也让我对这一段念念不忘 葛亮在自序中写道“有人负责戏,有人负责现实。人生才有此而清晰妥帖,真实而有温度”。他负责起了现实,所以他的故事在叙事上内敛平实,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但在文字的下面,在真实朴素的表达背后,葛亮将许多人一生的起伏喜悲缓缓的揭开。葛亮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如戏,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与生而为人的勇敢 书后面提到了很多的电影,很喜欢作者推荐的这些电影,一定去看。

  《戏年》读后感(十):细说戏年

《戏年》

  图、文/文小妖

  旅美文学评论家王德威曾言,“葛亮是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之一”。当年葛亮的长篇小说《北鸢》出来时,大大小小囊括了许多奖项的同时,也惊艳了不少读者。

  葛亮的小说极其有味道,古典与现代糅合后的一种光影的味道。读《北鸢》的时候,爱极了他笔下寥寥数语对环境、氛围的营造,恍然中,有几分张爱玲的感觉,文字简省、准确,带着一丝荒凉。

  葛亮算得上是名门之后,家境的历史变迁带给他的影响透过他的文字,一点点显色。很多时候,读他小说中的人物时,总会让人“轻信”这是真实的,肯定在历史的某个节点存在过的。许,这又是葛亮小说的另一种魅力。

  捧起葛亮的新书《戏年》时,被封面吸引住了,天真无邪的红衣小孩与人对视的那一瞬,就是一出戏。《戏年》是葛亮的短篇小说的集结,由《于叔叔传》、《阿德与史蒂夫》、《老陶》和《戏年》几个短篇组成。

  从《北鸢》一书中,已让人感受到葛亮对人物外部和内里的刻画功力,笔力成熟谨慎,却又不乏一丝浪漫绮丽。他擅长于对小人物的雕琢细刻,看似云淡风轻的描述背后却隐藏着雷霆万钧,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一触即发,直击人心。

  《戏年》里的故事,大多都是一众小人物,过着极其平常的日子。然而,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他们的命运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微妙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以及改变后的结果,让人叹惋的同时,也让人觉得这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戏年》

  葛亮是文字的导演,编剧,摄影师。在他行云流水的讲述中,读者似乎走入了一个个光影世界,融入到那些人物的内心,陪着他们一起去感受生活带来的跌宕起伏。让我印象很深的是《老陶》一篇中的老陶这个人物,葛亮对他的塑造是成功的,带着一种内外结合的张力。小说前半段借着毛果的表哥的口述,向大家讲述了老陶的前半生,而后的一个转折点,毛果亲自接触到老陶后,故事的讲述变成了亲见亲闻的方式。而这两种转换的讲述方式,其实也是老陶命运的一道分割线。

  老陶的前半生全靠着信访支撑而活,虽不是大事,但他一次次的上访,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然而,当他放弃信访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时,整个人生却坍塌了,甚至是走向了灭亡。老陶的命运让人感慨不已,到底是命运弄人,还是自寻悲剧呢?从葛亮的故事讲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后半生的老陶是一个失去信念的人,他前半生几乎把信访当做了信念,他越挫越勇,不肯放弃也是因为有了这信念的存在。当他开始放弃这一信念后,虽然表面上正常,岁月静好,可是骨子里,老陶已失去了人生的方向,犹如一叶轻舟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中,岌岌可危,随时有翻船的危险。然而,老陶终于还是翻船了。他的悲剧让人有种无法言说的窒息感,也有一种寒透骨子的荒凉。老陶造就了自己的悲剧,当然,千丝万缕中,这悲剧亦跟时代有着极大的关系。

  当我刚从老陶的悲剧中喘息过来时,就被葛亮的另一短篇《戏年》深深地吸引住了。此时,葛亮的文字已不仅仅停留在讲述上面了,我竟然从中读出了电影里的镜头感,太美了!尤其在《少年:外公·好莱坞》一章中,文字把光色声影一并带了出来,在脑海里形成了一场独特的电影,那一帧帧画面,似乎不是用文字勾勒出来的,而是靠着摄影机拍摄出的。

  虽是电影串联起来的故事,明讲电影,暗说人事。外公,姚奶奶是有故事的人,葛亮却不说,却意在讲述少年时代与外公看过的那些电影。姚奶奶的出场,只有寥寥几笔,却是整篇小说的点睛之笔,极其惊艳。葛亮不细说,也不说破,可正是这样的含蓄,让人读懂了深藏在文字底下的那种爱过不能言的情愫,带着几许味道,一种浪漫中带着哀伤的味道,悠远有韵味!

  不知不觉,合上书本的最后一页,竟然生出了许多不舍,总希望顺着这些文字的讲述,将这些人的故事再拉长一点点。然而,终究这场戏随着最后一个文字的读尽也散场了。而后,我在想,下一次,“文字导演”葛亮,还会为读者带来怎样的一出戏?期待!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jwk/40187.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