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时光文档网 > 经济文库 > 经济著作 > 定位读后感精选10篇|二手时间读后感精选10篇

定位读后感精选10篇|二手时间读后感精选10篇

来源:经济著作 时间:2019-09-25 点击:

【www.cubkforchild.com--经济著作】

二手时间读后感精选10篇

  《二手时间》是一本由[白俄] 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5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二手时间》读后感(一):满目疮痍——徒劳之后的俄罗斯

  满目疮痍——合上这本书的第一感觉。

  阿列克谢耶维奇不仅向读者展示了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社会弥漫的种种现象,更拷问了俄罗斯人民思想深处的灵魂。书中作者基本没有表达任何立场,也没有大段的议论,更多的是普通俄罗斯人的叙述,像手术刀一样剖开了整个社会,展现了一个病态的民族。 苦难、时刻准备战争似乎成了俄罗斯人精神生活的全部,他们向往自由但同样骄傲,更愿意看到国家作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存在于世界,也为此宁愿做出牺牲。

  苏联的解体可以说是咎由自取,长期压迫统治犯了众怒,关键时刻又缺乏有才干的领导人才,在历史的转型期没有领导好苏联人民,这也是苏维埃政权在历史上的最大败笔。一个强大的国家被投机者和寡头出卖了,最终受苦的还是不掌握任何资源的普通人。

  由此及己,同样是因为思想开放,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国家也经历过一次这样的风波,但庆幸的是当时国家中有一批真正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阻止了国家崩溃,使得我们这些普通人免受再一次罹难。

  人类文明史发展至今,还没有摸索出一套绝对正确的适合普罗大众的政治制度,所谓西方民主制度也未必先进。自由永远是相对的,任何人都要让渡一部分自由给社会,至于让渡的多少应是时代决定的,毕竟创造历史的是时间。真正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因素应该是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性格和这个国家所处的时代,大量的事实不断证明革命似的颠覆运动未必有渐进式的改革对国家帮助更大。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早已形成,这股力量甚至强大到我们不用多做什么,社会变革就会自然发生,革命已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回忆历史,现实意义似乎就在于此,该来的终究会来,不该来的做再多只是徒劳。

  《二手时间》读后感(二):第二手的时间

  完整的夜晚和不被打扰的白日,都在读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里,后帝国时代遗老和遗少们、政变与改革时代欢呼的青年小将们,面对帝国的崩塌和伪二手时间的到来,充满着浪漫主义式的追忆、痛苦的悼念与怀想。细节之处让人动容,让人引发对伟大的苏维埃时代复杂难辨的情感共鸣。读《孤独的红色元帅和三天就被遗忘的革命》一章,对于其中充斥着历史崩坏时的在场感,熟悉的历史召唤出并不久远的中国记忆。而我忍不住拿出了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对读,去反思一种思想被改组成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以及它变成一种政治体制之后它的必然困境,这种困境背后是无数条鲜血淋漓的个体生命,以及他们被掩盖、被遮蔽、被删除的历史。这些惨痛的历史循环,难道就不能从思想、制度和实践上获得避免吗?哈耶克只告诉我们一个平静的事实:以计划经济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路,必将是一条通往地狱的奴役之路。

  所以,二十世纪下半叶的苏联—俄罗斯历史,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观点来说,这并不能称其为新旧交替的时代。这是源自西方世界的线性时间观,时间观背后隐藏的是一种进化论的绝对价值伦理,这就一笔否认了无数俄罗斯普通群众对“苏联社会主义”消逝的切身的痛苦感、对“俄罗斯资本主义时代”的犹疑和抵抗的合理性。从苏联到俄罗斯,这并不是从旧入新,无数普通人的思想、价值观和命运都在这个转变中,徒然发生了变化,他们失落,迷茫,看不清未来,又回不到过去,遂成为喧嚣的世纪末浪潮中的失语者和失根者。

  《二手时间》总是直面历史的疼痛之处,不相信任何宏大叙事和官方叙事,而试图打捞这个国度中失语者们的影像与声音,通过一种采访者的存在感近乎为零的采访与记录方式,避免任何非必要的干扰,让当事人们讲述所亲历的关于时代、关于历史、关于革命的经验与回忆。 《二手时间》和《切尔诺贝利的回忆》一样,是充满复调性的苦难群像的个人口述史,它所包含的痛苦是来自于不同背景的人们各自的苦难回忆,充满着多重声音。 我相信是也在这个意义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称其为“她的复调写作,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一座纪念碑”。

  而我又怀念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了,这同样是讲述流亡于西伯利亚的苦役犯的监狱见闻,陀氏难得在《死屋手记》中保持一种平静和审视——不同于《地下室手记》中的歇斯底里的癫狂絮语、不同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分裂的思想复调性。《死屋手记》记录的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被发配西伯利亚途中所经历的一切见闻,从一个人的苦难中,可以窥见一个民族的坚韧和崇高,以及思想上的不可战胜性。

  《二手时间》所带给人的空间感,是一个喧嚣的、声泪俱下、涕泗横流的采访大厅;《死屋手记》则是一个搭建在西伯利亚丛林的营地里安静的、幽暗的卧房,在窗前的书桌边,看到无数的苦役犯人们,佝偻着背,拖着巨木,默默走向营地。陀思妥耶夫斯基用鹅毛笔在莎草纸上,记录下观察到的这一切。

  《二手时间》读后感(三):红色乌托邦的终结

  这里曾经是一个涂满了壮丽红色的乌托邦,只能有一种三观,大家都以为彼此之间没有区别,吃一样的东西,读一样的书,说一样的话。有一天,乌托邦厚厚的壁垒从内向外被打破了。新的巴别塔矗立了起来,大家就都变了。无法接受变化的人们开始咒骂、打架,甚至杀人,弱者开始恐惧、哭泣,艰难度日。

  从《我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一书开始接触的白俄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是去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二手时间》则是我国在今年2月刚出版的她所著的一本新书。该书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们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这么多年来对共产主义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体会,我对它的印象是一种理想主义,或许能够实现,但是现在人类的生产力还远未达到这个上层建筑所需要的经济基础水平。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足够成熟,经历过革命阵痛的资本家掌握了一套可行性极强的社会运转规则。而苏联这个打败了腐朽沙俄的共产主义国家,在强大了几十年后却又轰然倒塌。真是可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书中的说法更为大胆:“我们的共产主义,本来有个疯狂的计划:要把亚当以来的旧人类改造为新人类,而且也付诸实施了,这算是它唯一做过的事情。七十多年间,在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实验室里,制造出了一种另类的人:苏维埃人。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悲剧的人物,另一些人把他们称为‘苏联分子’。”从脑子里到身体,他们抹不掉苏联,为苏联痛苦,苏联是穷,但是他们为它骄傲。

  “苏联分子”——几乎就是贯穿于整本书的主角,当然在后半部分,新俄罗斯人的面孔也多了起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既是两代人的冲突,又是两个时代、甚至可以说两个政体下表现在个体身上的冲突。第一代人不相信西方,视西方为敌人;第二代人则要过西方人一样的生活。过去的人民领教和体验了什么是共产主义,他们平等又贫穷,活在强大的国家控制之下,忠诚又压抑;如今的学生领教和体验了什么是资本主义,他们分化又愤怒,活在强大的财阀统治之下,叛逆又激情。历史彷如轮回,当年“红军”与“白军”的幽魂依然游荡在东欧的大地之上,没有谁是永久的胜利者,成王败寇始终是一时之争。

  俄罗斯人被称作“战斗民族”,要么打仗,要么准备打仗。但其实只要是人类,都更愿意过上和平的生活,哪怕没有伟大的思想。人们不仅不会在意自己的奴性,反而甚至会钟爱自己的奴性。因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害怕孤独,而孤独恰恰是自由的一部分。远离孤独等于舍弃自由,代价就是失去真实的自我,臣服于权威之下,与他人趋同于一致——奴性给予我们的奖赏则是,自由所不能给予的归属感。

  伟大的卫国战争赋予了苏联人前所未有的国民自豪感。那个年代盛行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理想。于是,大家一起建起了“红色乌托邦”。“乌托邦”的特点就在于有一个理想的社会规则与道德标准,所有人全都要按照整齐划一的游戏规则行事。没有人怀疑,就这样生活下去。那个时候,人们大谈现实中不存在的“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大家都成为了红色的理想主义者。这个红色,并不是代表“幸福”的红色。俄罗斯人民与其他民族最大的一点不同是他们喜欢痛苦,这是俄罗斯精神的焦点,是俄罗斯文学永恒不变的主题。对于俄罗斯人来说,痛苦是“个人的斗争”,是“救赎之路”。后来这段时期被擅长讲政治笑话的俄罗斯人形容为:“斯大林用血浇灌的土地,赫鲁晓夫在上面种上了玉米,所有人都嘲笑勃列日涅夫。”

  美苏冷战、古巴核弹危机、阿富汗战争和切尔诺贝利爆炸等等事件,一次又一次消耗着苏联曾经雄厚的国力。迈过劳改营的残垣、战争的尸堆、切尔诺贝利的废料……曾经的苏联人在七十四年后又站在社会主义的废墟上不知所措。人们迎来了资本主义,却发现所谓的“民主自由”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民主自由”。于是他们开始失望了……“伟大”和“自由”仿佛是不相容的。过去贫富分化不大,大家都穷,讲究知识。现在大家都把书卖了,生活的主旨就剩下钱、钱、钱,过去被鄙夷的小市民生活成为了主流。

  自由、平等、博爱、民主……都是无比美好的词语,然而其中渗透了鲜血。当俄罗斯历代人民付出了汪洋血海之后,却依然与这些词语无缘,这又教他们怎么想呢?“普京式的民主,这是俄罗斯最短的笑话。”他们如此自嘲。个人的命运在国家变革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人们追求自由,走上街头和广场,到头来发现自己不过是枚政治的棋子。没有切身体会过极权主义的年轻人推崇起斯大林。生长在苏维埃红旗下和生长在资本主义三色旗下的两代人割裂开来。苏联老兵指责他们的孙子没有理想,没有伟大的梦想,一定会输掉伟大卫国战争。新俄罗斯人厌恶他们的知识分子父母徒有理想,而从不追求物质生活。

  即使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也可能产生不同政见。有这样两个朋友各自讲述她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自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两人的故事中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就像两个阵营的人在书写各自的历史。光看这些文字,我想象不出这样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怎么会是朋友?结果被最后一句话迷之感动——“已经没有人还想要开枪。血已经流得太多了。”人类很难互相理解,却有可能和平相处。

  另一方面,曾经拥有广袤土地的苏联解体后,被掩盖的民族宗教矛盾一下爆发出来,国家内战和种族屠杀陆续上演。一位塔吉克斯坦难民经过千辛万苦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整天坐在旧金山的河岸上流泪。有一位老人在旁边停下来,问:“你怎么了?”

  “在我的国家,发生了战争,兄弟互相残杀。”

  “留在这儿吧。美丽的海洋能治愈你……”

  对这样善良的话语,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流泪。哭得比她听到枪战、看到流血时还厉害。对这种受到陌生人关心安慰,比自己遭受苦难的时候更加泪如泉涌,我也深有同感。

  再过二十年、五十年,一切又都将成为过眼云烟,好像这些人从来没有存在过,只会有两行字留在历史教科书上。未来的时间里,这些教科书也只会躺在书架上,落满灰尘,人们从旁走过,不留一丝余光。至少在此刻,我这样的读者,还能将他们讲述的故事用微薄的文字来怀念一番。

  本书的封底上,有一段德国书业和平奖颁奖词,深刻揭露了《二手时间》中的尖锐疑问:“如果乌托邦引起了灾难,贪婪的资本主义模式把我们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我们又破坏了环境、造成了精神的虚无,还留下什么路可以走?”我们都明白世上没有完美的政体制度,所谓的“适合”其实也是很难评价的标准。俄罗斯人的性格过于鲜明,背负的历史过于沉重,等到把每一条路都走遍,却依然绝望地发现,荆棘依旧遍布……

  《二手时间》读后感(四):二手时间开始了——读《二手时间》

  (一)(自我阉割版)

  常写读书报告,偶尔会觉得忖度一个标题是一件困难的事。诺奖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近报告文学《二手时间》是一本呈现了苏联·俄罗斯人生活与文化的好书。标题起的也好,一半是英文“The Second of”,另外一半是俄文“时间”。据说,俄文原来没有“二手的”这个单词,作者起这么一个不土不洋的名字,是揶揄无奈嘲笑,但肯定是一种明喻。两强之一的苏俄死于他的人民之手,全世界非苏联人都不弹冠相庆,额手称快。但对于曾经苏联人,普通的、不普通的苏联人,他们现在已经属于不同国家的前苏联人,他们是如何想的?时间开始了,二手时间开始了。

  读《二手时间》,首先读者就是:“绝对不搞西方那一套”,原不以为意,不过看过《二手时间》时间之后,这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书中大量小人物在苏联灭亡之后,在引进了资本主义自由与民主之后苦苦挣扎,痛苦迷茫堕落与惆怅是这些人物的主旋律。使得文中呈视一种压抑逼仄灰暗与失去希望的黯然。许多前苏联的百姓都怀念苏联时代、尤其是斯大林,那一个与美帝一决雌雄的岁月,他们甚至不否认那个时代是饥饿的、独裁的。但是他们强调那个时代另一面,就是理想主义与自尊。人为了理想而活着而并非为了香肠与牛仔裤。还有一些百姓不认为苏联好,但是却认为现代的俄罗斯坏。只有极少数人,真的是极少数人,认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的现在与光明的未来。

  苏联的百姓还替吾国与我党大吹法螺:

  “我对所有人都说:看看人家中国人,他们就是走自己的路。不依赖任何人,不模仿任何人。全世界今天都怕中国人……(又对我提问了)我相信,您一定会删掉我这些话。”

  读后不禁凛然,个人当然很自由主义,也很相信公知说的那一套。但是要如《二手时间》描绘这个样子。那我看还是别搞美帝那一套算了。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中俄两个民族很像;就是我们不太酗酒也不太读书而已。真得搞了资本主义自由化那一套。吾民还不得“受二碴子苦,遭二碴子罪”么?虽然我现在也怀疑,当今域中已经是金钱为王贫穷可耻商人有德的纯粹的资本主义时代了。俄罗斯人在资本主义生活的痛苦,我们天朝人哪一桩哪一件没有经历过呢?从黑煤窑到富士康十一跳,什么《盲山》、《盲井》、《妈咪》、《铁西区》……,那不部片子不在控诉资本主义大潮下工农阶级血与泪。这一点马爷爷的《资本论》句句在理,从英国的圈地到美国的大罢工,资本主义是把“中世纪脉脉的温情浸在冰水里”的。

  所以《二手时间》很有力量!只有俄罗斯人切肤之痛,上了自由民主的幼稚病的当,读者们才清醒了一些。这一点中宣部应该给《二手时间》发“五个一”工程奖。

  起码中国还没有分裂,国还没有破。这就好了。而且事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

  苏联人的历史与中国人很像,真的是太像了。

  我很不能理解中国的“毛左”脑子想些什么,看了《二手时间》的“斯左”,我突然懂得他们的内心的痛与苦、孤独与寂寞、失落与不甘。

  (三)

  本书呈视与读者是various Russians,不过誉的说,这是当今俄罗斯人的百科全书。写的很动情,读者能体会到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对自己民族那种深沉的感情。

  当然作者写的都是小人物,各种各样的小人物。但是他们的生活多还是迷茫的吧。但是他们的生活没法概括。这也是《二手时间》很耐读的一方面

  要说俄罗斯人有什么民族性,我只总结了三点,第一有大国野心与情节,这与中国很像;二与是酒与诗——即伏特加与读书。酗酒当然是不好的,但是前苏联人(俄罗斯人)居然那么喜欢读书,这到是我没有想到的一点。

  受访的每一个都提到了酒与读书。可能他们的理想与革命的激情还没有消退。

  看看吾民在干什么,还哪有几个读书的呢?

  2017.06.21

  (四)

  《二手时间》看完了,小人物的不平凡的故事,是很让人深思、让人感动、让人沉迷、让人心痛。

  《二手时间》读后感(五):嘈杂的生活与过往

  俄国版的《激荡三十年》,不同的是它描述的是政治与革命下人民的故事与心路历程。《激荡三十年》写道的是经济变革中社会膨胀、动荡与人们的起落。

  就像《激荡三十年》中讲的,历史中的人物,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人物,一类是小人物。大人物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小人物体现了历史的真实。

  这两本书都是借助小人物诉说历史故事。

  什么是历史?

  是过往,是时间,是思想的生命,不是人在写,而是时间在写。时间记录了改革开放,记录了苏联聚变...

  同样的历史转折,苏联是解体,中国是改革开放。同样是“接受”资本主义,一个是满灌,一个是逐级曝光。虽然有着不同的方式,却有着同样的迷惘,物质与精神,金钱与自由,阶级与信仰,不乏抗争,不乏失落...

  不论我们想不想,这段历史发生了,也不乏“过来人”和“见证者”。然而,我们真的自由了吗?

  人人都因自由而陶醉,但谁也没有准备好面对自由。自由,它到底在哪儿啊?

  我们从来没有为自由定义,以为它非常简单,无需学习。然而,一段时间过后,我们亲自感受到了它的沉重,因为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自由,没有人教给我们什么是自由,我们只被教育过怎么为自由牺牲。

  所以,有的人以为的自由是金钱。而事实上,超乎想象的财富是任何人都难以适应的,有钱人的行为往往表现出彻底的适应不良——被金钱支配,被欲望吞噬。

  对于消费,对于欲望,我们只有模糊的认识,它们是巨大的阴暗,蛰伏于人类生命中的本能。

  而生活呢,沦为票据和金融的骗局,盲目地活着,而丢掉了生活。

  我们被输入了程序,甚至是自愿输入,接受着来自他人的所有的想法和所有的语言,经历着前人所知或所经历过的东西,把鲜活的生命过成了苍白无味的二手时间。

  而我们的感情,痛苦、爱情、温柔却都单独存在着,它们各自存在着,并不依赖于我们。我们被感情驱使,被痛苦支配,却完全没有料到。人,不可自拔的陷入纠缠的情感中,痛苦却真实。也许在那一刻,你跳脱了程序,成为了你。

  痛苦的存在唤醒了自我,而那也不过是新一轮催眠的开始。

  生活的嘈杂依旧,不同的芸芸众生。

  《二手时间》读后感(六):真正的苏共亡党祭

  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等到他棺盖合上的时候,对一个政权的评价要等到它下野之后,对于永不下野的政权,当然要等到它亡党之后。

  但是,很多曲直和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合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又或者不符合大多数人利益但符合民族利益,又或者不符合民族的短期利益但符合民族的长期利益,都变成了抬杠,一百个人有一万种观点。《二手时间》有意思就有意思在,他把苏联李承鹏苏联李锐苏联李小琳苏联五岳散人苏联不高兴作者群都弄到一桌来开会,各人都来说说你们对那场社会大变革的看法。有爽的有悔的,有认为变得不够猛的,有认为那会儿是为了喝可乐出卖了国家利益的。

  我史观混乱,不敢说当年如果怎样那就如何如何,也不敢说那个年代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抓得着的只剩如实记录了,如实记录给仍然还在延续苏维埃族血脉的后代看看,如果在某个历史时刻没有那样选择,产生的另一个平行中国会是什么样。看了又怎样,不晓得,可能可以选择一下,是让权力怪兽咬死你这个野心家,还是历史车轮碾死你这个小蝼蚁。

  《二手时间》读后感(七):变革与生存

  变革与生存

  纵观整个人类史,始终是在摸索中不断尝试、不断前进的。大到社会结构,小到个人一生,整个过程虽然会像过山车一样,有高低起伏,甚至会有一时的倒退,但我们人类从来没有放弃摸索的勇气和决心,前进的大趋势也从未被打断。

  很多人认为,我们国家的近邻,俄国,就是一间跌宕起伏的人类试验场,从沙俄帝国,到红色苏联,到俄罗斯联邦。帝国时代存续的时间最长,给俄罗斯民族打上的烙印也最深。红色苏联,作为人类历史意义重大的创新,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用血肉之躯战胜德意志第三帝国,建设了一条条大铁路、无与伦比的军队和核力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神话制造者,却突然死亡,进入了动荡的俄罗斯联邦时代。

  对这场人类试验,人们已经分析了太多太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析面,有的从政治制度,有的从经济制度,《第二时间》这本书则是从人民的视角去分析。大国小民,李世民解释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关注人民的政体,不关注人性的政体,就算创造再多的人类奇迹,也必不长久,正如红色苏联,正如一统六国的强秦。

  《二手时间》是一本独特的书,像是一本俄国人民的纪录片和回忆录,书中那一个个真实的主人公,为我们讲述了他们人生中一段段真实的经历。俄国人民是伟大的,他们打赢了二战,占领了纳粹首都柏林,然而第二年,柏林出生的新生儿中百分之九十都是俄国人,因为红军在苏联连八十岁的老妇都不放过。成长在苏联的孩子们,会被教育检举揭发是一种光荣,对自己的父母家人也包括在内。在伟大的苏联旗帜下,所有人都是苏联人,但来自莫斯科的人还会把哈萨克人、塔吉克人当做未开化的民族。在共产主义的强力统治下,人性的黑暗力量依然强大。

  接着,俄国这个试验场迎来了又一次巨大试验,人们引以为傲的苏联,突然死亡了。时代的变革,导致了生活的分裂,银行的存款贬值,工程师变成了水管工,土匪变成了富豪,人民却依然是人民。戈尔巴乔夫配得上诺贝尔和平奖,他让苏联自废武功,世界两极争霸变成了一极独大。但是他的这枚奖章,是用苏联人民的再一次牺牲,和俄罗斯将近三十年的低迷状况换来的。老一辈苏联人,先后成了两代人类试验品。如今,他们依然在为第二次试验买单。

  人,天生热爱新的东西,新衣服、新房子、新汽车、新技术。人们对变革的向往也不例外。然而我们不能忘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要最求新这个层次上,我们更应该追求好的生活。同样,我们要清楚好生活的标准和含义。生活好不好,不是主导变革的人们说了算,而应该是生活的主人们自己说了算。不同的人,对好生活有不同理解,对生活标准有不同要求。变革,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需求,然而应该照顾到尽可能多数人的需求。怎么了解他们的需求?走入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声音,把握住人性。人最基础和最首要的需求,就是生存。

  《二手时间》读后感(八):沧海一粟

  一开始以为难读,因为看到是叙说苏联解体后人们的故事的,觉得离现在好遥远,离自己好遥远,会枯燥陌生。但开始读后,一切都与之前所想的不一样。

  在历史大背景下小人物以自己的口吻自己的角度述说自己的故事。一开始就是吸引人的,一种亲切的魅力,就仿佛进入了那个狭小昏暗温暖有些脏的闪着火光的苏联厨房,坐在小凳子上听着那些人们讲自己的故事。

  从故事中渐渐明白,生活的本质是一样的,人的本质是一样的,人的选择有时候是艰难的,大环境下的人是那样的渺小无助,时间是那样的一晃而过。真正的悲痛是没有止境的,而真正的快乐也是不可磨灭的。

  人的生活、百姓的生活,其根基就是养生丧死无憾,生存和生活。在苏联时期对于许多人原来是那样的“浪漫”,在生存不能保证的情况下,依然为阅读而幸福。生存的不能保证,继续恶化,是寻求变革的源泉。

  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就是人性。每个人的言行,选择就是人性。看着许许多多人用不同口吻说出同一类“宿命”。那种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我们这些旁观者才能看清一二的宿命。我们是不是也在走着某些宿命呢?许多人屡次提到,那些作恶者,同时也是别人的家人,或许在另一个地方是公认的好人。就像最后所总结的,人是复杂多面的,生活也同样如此。有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多面的,在不同的时候甚至在同一时刻都会有不同的角度与看法立场。

  作为旁观者,我总以为选择很简单。但是当真正面对,我也一样是犹豫不决的、随大流的、盲从的。在艰难时刻做出选择要勇气的,也要不断的练习。书中许多人提到,在俄罗斯的人性中只有奴性,总在等待着铁腕强权带领。这句话有些耳熟,也曾说到我们身上。但或许我们缺乏这样的一种教育,这样的一些实践。我们需要更多的关于选择、关于在艰难时刻选择的教育;我们需要在艰难时刻进行选择的练习、实践。我们和他们一样极度缺乏。所以总在很多时刻不知如何去做。

  本书有着吸引人阅读下去的魅力,想知道那些人的遭遇以及故事。同时也催促人快速读完,因为有着太多的苦痛苦难。

  本书中的世界,不论是过去的还是正在进行的,其实与我们所身处的社会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也在被物质主义影响与包围。我们也丧失了许多应该是很美好的事物。我们社会所推崇的偶像也成了那些“成功人士”商人。

  当看那些人以经历者的角度谈论他们所曾面对经历的一切时,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纵使人只是沧海一粟,但那一粟却也反映了一切。

  《二手时间》读后感(九):二手时代的我们

  “我们本能的傲慢,总让自己觉得我们这一代更聪明,更善良,能做得更好,但实际上并没有,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这一代人的失望。”——阿列克谢耶维奇

  2015年在北京举行的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上,俄罗斯带来了久别的礼物,“喀秋莎”步行方队,由此可见,中俄两国历史关系之深远长久,而关于共产主义这一永久性话题,绝对是几代中俄人民不可磨灭的共同记忆。

  就像开篇的笔记所说,现在的俄罗斯小孩会对长辈说,“别拿社会主义吓唬我们”,其实在如今的中国,年轻一代也有了更超脱的思想觉悟,就好像我们也常认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思想政治课很大一部分是无用的,不自觉地称为“洗脑课”。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人意识到他们不喜欢现在这个由国家领导人高度控制下的垄断资本主义,但他们也不喜欢那个充满光明与黑暗的红色帝国,以至于现今很多人会说俄罗斯是失败的社会主义,而中国是成功的社会主义。从政治、民生的角度看,中国在历史的很多时刻和前苏联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曾经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方向。诚然,背道而驰的只是一些表面上的改变,内在的层面上,中国和俄罗斯依旧是友好的“兄弟姐妹”。

  整本书从文学观感上第一印象就是“细”,很难得有如此平易近人又巨细无遗的采访写作,阿列克用复调式的写法把横跨一个世纪的普通大众生活变迁像一部加长记录片似地放映在读者面前,没有遗漏任何一个应有的人物,无论男女,年龄,民族,身份背景,面面俱到。一些括号内对于情景或人物表情的描写,诸如(长久沉默),(她缓缓地走向窗边),(她又擦了下眼泪),更加重了一种人物的厚重感,使话语更有份量。二十个小故事足以描绘那个红色年代的巨大变革,各种平凡人一生的命运印衬了前苏联各国的兴衰,阿列克用人道主义的笔伐写出了我从中学历史课本上看不到的前苏联,从帝国蓝图的开端到乌托邦梦碎,其中再夹杂着二战,肃清时期的劳改营,车臣战争,民族矛盾激化等等各样悲剧。

  身处国家的不断改革之下,一如书中所说,俄罗斯及前苏联各国的国民觉得,一百年前后,未来并没有在正确的方向上,甚至于二十一世纪的结尾和开端,大众的生活都还充斥着迷茫,原本前苏联人渴望自由,迎来了帝国的解体,渴望财富,迎来了贫富的两极分化,所以在书中听到更多的是青年人梦想破碎的声音。

  或许那个年代已经距离我们很远很远,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二手时间里的精华和糟粕我们或多或少都继承了一些。究竟在时代的分叉路口上,我们今天的选择又会和前苏联人的选择有何不同?

  《二手时间》读后感(十):心有猛虎

  这本书并不厚,以致中途一直纳闷,为什么这么短却看不完呢?

  俄罗斯——战斗民族,这是最常见的调侃和印象。然而书中的俄罗斯/苏联人却是迷茫、压抑、怀抱着伤痕并对未来充满怀疑。

  人们追求的是哪种自由?是普天之下皆为兄弟,为共同理想奋斗的热血还是商店里无限量供应的香肠和牛仔裤?两类人相互嘲笑,无法理解。然而他们所盼望的那种带着曙光的生活始终都没有来,这就是两类人的共同点。几经动荡,穷人依旧还是穷人,他们满身伤痛,带着希望,却又迎来失望。

  为什么某些人既成了受害者又是迫害者?书中一直在重复这表述,不知这是种疑问还是种默然接受。人们相互告发,相互残害。这些在狱中对无辜者动刑的警察在和平时代他们都是和善的邻居,有同情心的亲人。男人们宁愿打仗,他们更愿意在前线为了“保家卫国”牺牲,更愿意在杀戮中麻痹自己,而不是在现实中拷问自己。

  这样的生活里,除了追求浪漫的爱情,还是有什么是活下去的理由?俄罗斯女人富有同情心,特别对男人,就像是母亲对孩子。女人们明明知道她面对的是怎样的男人,暴力,嗜酒,也充满伤痛,可她们坚持奉献自己的爱。因为除了爱情,还有什么让她感受活着的意义?

  有时候历史会不断重演,我想是因为人心总是没变,太脆弱,太容易被重塑。

本文来源:http://www.cubkforchild.com/jjwk/47174.html

时光文档网 www.cubkforchild.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时光文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